下麵,我們試著來揭開一個曆史謎團,扈輒敗亡的平陽或武城,究竟是哪裏呢?


    《秦始皇本紀》記載:十三年,桓齮攻趙平陽,殺趙將扈輒,斬首十萬。[..tw超多好看小說]王之河南。正月,彗星見東方。十月,桓齮攻趙。十四年,攻趙軍於平陽,取宜安,破之,殺其將軍。桓齮定平陽、武城。韓非使秦,秦用李斯謀,留非,非死雲陽。韓王請為臣。


    《趙世家》記載:悼襄王卒,子幽繆王遷立。幽繆王遷元年,城柏人。二年,秦攻武城,扈輒率師救之,軍敗,死焉。


    對於武城,幾乎沒有過多爭議。“武城”之名由來已久,最早源於夏朝,《隋區宇圖》雲:“夏禹七代孫芸封公子武於此建國”。戰國時期,東武城是趙國的軍事重鎮,兵家必爭之地,地處趙、齊兩國交界的前沿。趙國有個平原君趙勝,《史記》曰:“趙平原君勝封東武城。”


    秦始皇第一次攻打趙國的時候,明確說有一隻秦軍從今日河北邯鄲南部掠過,一直向東打到山東趙國與齊國交界的武城,但沒有提及是否攻取武城。


    傳說《禹貢》分天下為九州,平陽為冀州之地。冀州處九州之中央,故稱“中國”,“中國”一詞由此而來。西周時期,周成王封弟叔虞於唐(即翼城),因唐境內有晉水,叔虞之子燮父“易唐為晉”。春秋屬諸侯國晉,晉文公北方稱霸時,晉國的中心就在曲沃、侯馬、襄汾一帶。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分晉”,韓建都平陽。這個平陽是臨汾。


    可是,“趙平陽”是哪裏?為何《秦始皇本紀》這段話連續三次提及平陽?這個平陽是山西臨汾,還是另有其地。如果平陽就是臨汾,那它距離武城足有千裏之遙,“桓齮一次就定平陽、武城”,他豈不是長出了三頭六臂?扈輒敗亡的地方,《秦始皇本紀》說是平陽,《趙世家》說是武城,難道平陽與武城距離很近?如果是那樣,它怎麽會是遠在山西(晉地)的臨汾呢?


    平陽之謎,可謂撲朔迷離、莫衷一是。


    我們再來分析秦趙之前的戰役,看能否從中找出一些蛛絲馬跡:


    1、《秦本紀》中記載:(邯鄲戰役)齕攻邯鄲,不拔,去,還奔汾軍二月餘。攻晉軍,斬首六千,晉楚流死河二萬人。攻汾城,即從唐拔寧新中,寧新中更名安陽。初作河橋。五十一年,將軍摎攻韓,取陽城、負黍,斬首四萬。攻趙,取二十餘縣,首虜九萬。


    這也就是說秦昭王時期,秦軍邯鄲圍困戰役失敗後,退到了汾水一帶,但旋即又反擊,取得了對趙國軍隊的重大勝利,但上黨的得失呢?秦軍為什麽不退到上黨?答案是那裏不能去,上黨已經被聯軍奪取了,最後媾和的時候“歸還”了韓國。


    這個“汾城”指的是戰國時期三晉之一魏國的城邑,即現在襄汾縣趙康鎮附近的晉城。


    我們還可以看到,韓國出現了一個陽城,這與今河北境內燕國與趙國爭奪的陽城(河北唐縣附近)兩地重名!


    2、《秦本紀》莊襄王元年使蒙驁伐韓,韓獻成皋、鞏。秦界至大梁,初置三川郡。二年,使蒙驁攻趙,定太原。三年,蒙驁攻魏高都、汲,拔之。攻趙榆次、新城、狼孟,取三十七城。


    這個更加明確了,就連太原也落入了秦軍掌控之中。而成皋失守,秦界已至大梁,韓國怎麽能再保有上黨?此時,上黨一定又一次落入了秦國手中。


    3、據《秦始皇本紀》記載:十一年,王翦、桓齮、楊端和攻鄴,取九城。王翦攻閼與(山西和順)、橑楊(山西左權),皆並為一軍。翦將十八日,軍歸鬥食以下,什推二人從軍取鄴(河北臨漳)安陽(河南安陽),桓齮將。也就是說秦軍控製上黨以後,早就把戰線向東北、東南推至太行山西麓及邯鄲附近,很可能已經北上切斷了晉北東至太行山的通道。


    這也進一步佐證了秦軍一定是牢固控製了上黨,然後再向北、向東發展。


    如此,秦軍怎麽能一再去攻打自己早已控製的平陽(山西臨汾一帶)呢?


    結論是:此“平陽”一定非彼“平陽”,也就是說,扈輒敗亡之地一定不是現在的山西臨汾!!!


    那麽,平陽究竟在哪裏呢?


    我們注意到:在《史記-秦始皇本紀》這段話中,連續兩次使用了“攻”平陽,一次“定”平陽、武城,說明秦軍猛烈攻擊平陽三次才最終得手,這趙國的平陽之守備,簡直可稱是“東方的斯大林格勒”了!


    “平陽”顧名思義:“平”是指土地平整,“陽”是指在河水北麵或山脈南麓或向陽的緩坡上(山南水北謂之陽)。例如如此說來,符合這種條件的地方,數不勝數!


    秦國都城又在渭河北部,又在群山之南,所以叫做鹹陽。“鹹陽”就是“都是陽”的意思。所以,後人有人說秦國都城“全陽”,太強了,所以秦國滅六國。但陰陽不平衡,鹹陽北部群山高度也不如南部的秦嶺高,靠山不牢固,統一後若是搬遷到一個全陰的地方,即渭河以南或者搬遷到一個名字叫“陰盛”的地方就好了!


    這當然是笑談!不過實際情況是,秦國也確實把大量的工程項目和殿宇建設到了渭河以南,包括信宮、上林苑、華陽宮、甚至六國城、阿房宮等等,是不是獲得了高人指點就不知道了!


    渭水南部的鹹陽新城也重點開發了,秦國卻照樣早早滅亡了,“這些風水”也沒有起到作用。難道鹹陽的名字也要改了,叫做“鹹陰”為好?--無稽之談!


    古代也有重名的地方,例如“河間”顧名思義,一定是指在兩河之間,但是指那兩條河呢?


    據考證,秦、漢時,所謂河間通外大道就有七八條,但說是走河間路,非走錯了不可。“平陽”之地是不是也如此呢?


    這個《秦始皇本紀》的記載:十三年,桓齮攻趙平陽,殺趙將扈輒,斬首十萬。王之河南。正月,彗星見東方。十月,桓齮攻趙。十四年,攻趙軍於平陽,取宜安,破之,殺其將軍。


    從軍事戰略的角度來分析:


    秦始皇在第一次趁燕趙交戰、出兵攻打趙國的時候,很可能采取了兩手策略。南路秦軍威脅趙國邯鄲,吸引趙國軍隊向南調動、脫離北方與燕國交兵的戰場。而北路秦軍很可能是從太原出發,通過井陘關、跨越太行山攻入了今日河北境內。但秦軍一定不會有大的發展,因為入關後,向北不遠就是燕趙的陽城(河北唐縣)戰場。既然秦國對外宣稱是“仗義出兵”救燕國,就不能搶奪燕國的地盤吧?!不過,趙國的地盤一定是搶了一些,設立了幾個關外的據點,而其中不包括“平陽”這個難啃的骨頭。


    當時,秦軍很可能是試圖控製太行山東麓的井陘、行唐、曲陽、靈壽、唐縣、阜平一帶,以鞏固太行山西麵的晉地,然後向東發展,橫掃趙國防守空虛的北方,即再經今日衡水、河間地域,東至今日山東德州附近的武城。秦軍不一定逢城必拔,目的還是在於騷擾趙國北方,進一步切斷燕趙的聯係,並企圖吸引南方的趙國邯鄲守軍出援。


    那麽,這個平陽很可能就在今日河北境內,距離太行山通道不遠處!


    若果真如此,趙將扈輒失敗的地方,很可能就限定在滹沱河或再向北遠一些的唐河以北,一處可以稱作“平陽”的地方。


    翻看地圖,這個“平陽”應當就在太行山東麓的井陘、行唐、曲陽、靈壽、唐縣、阜平、易縣、順平一帶地區。


    據《河北省縣名考原》雲:“阜平縣境內多山,治所適當平坦,縣或以此名”,阜為“興旺昌盛”之意。夏商時代,阜平屬冀州地域。周朝時,隸屬並州。春秋時為鮮虞國之地,戰國時係原中山國的地方。那時候,附近還有陽城以及後來設置的曲陽。


    而河北順平縣,古代稱完縣。直到大約七八年前,完縣才因為名字不好,嚴重影響外來投資的興趣,於是拚死拚活纏著國家地名委員會,最終獲批改名為“順平”縣,立馬經濟大翻身。看來,名字也很重要呦(嗬嗬)!


    這個完縣,是不是就是當年趙將扈輒全軍敗亡的不祥之地呢?二千多年才改了個名字,其官民直到如今才感覺不爽、提出來改名的嗎?曆史上更名的地方多了,為什麽曆代的上級部門偏偏不批準完縣改名呢?莫非是它名副其實?其中的隱情,值得思考。


    另一個佐證是河北完縣古稱蒲陽,平陽是不是蒲陽的音誤?


    查閱完縣曆史沿革,這裏還是堯的出生地,戰國時該地區存在曲逆縣、蒲陽縣,秦國統一六國設立郡縣的時候,蒲陽這個名字突然消失了,隻剩下一個曲逆縣。我們猜想,很可能是平陽(蒲陽)已被廢棄或並入了曲逆縣域,原因可能是戰爭的破壞。


    漢代王莽篡位當皇帝,忌諱“曲逆”,取其反意,將曲逆縣改為順平縣,這是順平縣開始的由來。東漢又恢複原名。《水經注》載:“漢章帝巡行北嶽,以曲逆名不善,以山水之名改為蒲陰(水之南曰陰,之北曰陽,縣城在蒲水(今順平縣蒲陽河)之南,)”。


    “平陽”是不是今日河北阜平或順平縣?希望能拋磚引玉,解開謎團。


    此文一出,作者也希望山西、河北不要彼此發生爭鬥。爭啥不好?又不是為了獲得“皇家龍脈或李白、趙雲故裏或國酒誕生之地”的名分,那樣也許還值得一鬥。一個敗軍屠戮之地,爭來何用?再說了,山西已經有了一個類似的“長平”。


    書寫到這裏暫停,抱怨兩句司馬遷,然後唿朋引伴喝酒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帝國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於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於標並收藏大秦帝國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