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花屋
拉鋸虎口要握緊,兩頭用力要均勻。
畢思言學習拉鋸用了太極中的關公捋須和懷中抱月,那邊洪俊開始兩頭用力不說,因為配合失調,拉鋸成了拔河。一氣之下幹脆不用勁,哪曉得反而順當,於是主動掌握進齒,保持鋸身平衡。兩人也逐漸默契起來,不但鋸子走得平穩,而且有了說閑話的時間。開始嘛也就是扯些“天氣不錯”、“木頭結實”或者“站向有一點”沒什麽內容的話,後來隨著力往一處使,便談得來了。洪俊忽然問:畢金哥(這是一種尊重青年人的稱唿,桃人們都這麽喊),聽說你走南撞北,一定見多識廣,講點外麵的奇事好嗎?
比你們我老舅差多了,比如這幹活就礙手礙腳。
你好聰明,一學就會。你每天練的拳腳是什麽派?
說起來算是內家拳,學得還不精。
什麽叫內家拳?我看你都運用自如,怎麽還說不精呢?
按照一般的說法,這功夫去自武當。到了更高的境界如龍乘雲氣,虎借風威,相依相托,相輔相成,那才稱之為精。
我和鐵風都練過羌拳,勇雖勇就是缺少變化。
你說的馬上武術,也有可取之處。(..tw無彈窗廣告)羌族的舞蹈非常有名。
鐵風和另一人所鋸的木板還剩一截,洪俊他們已經拉成一塊靠在壁上。鐵風開始暗暗使勁,他們不想輸給一個新手。當他們所鋸的那塊板完成,洪俊他們的第二塊到了一半的工程。桃人屋有兩個不大不小的孩子,都沒有做成*人禮,也就是說還不算穿正規的裙子和成丁的褲子。蹦蹦跳跳來到畢金哥的麵前,說是要吃飯了,叫大家洗手一起去吃飯。這兩個小孩女的叫娜麗,男孩叫索寧。娜麗扯住畢思言說:教我們多認些漢字吧?我們都上學了。
索寧不甘落後緊接著說:漢字太難了,隻有畢金哥能教我們。
別一開口就是一個難字,在那邊桃人屋想教你們還不肯來,是吧?
索寧總是貪玩,這次進學校我考進四年級,他隻考進三年級。
沒有關係,從今天開始專心識字,一定能夠追上其他同學。
我們將來也能像畢金哥有學問嗎?
當然,不過要刻苦地學。會寫刻苦兩個字嗎?
我會,在山上我就學會了。
我會寫“刻”字,“苦”字不會。(..tw好看的小說)
索寧要向娜麗學習,你們今天就用大紙各自寫上刻苦兩個字,然後把自已的姓名寫在下麵。晚上我在廳屋教你們幾課,千萬別偷偷先睡了嗬。
畢金哥還要講故事,我們要聽《阿詩瑪》的故事。
《阿詩瑪》最愛學習,會用口弦更會唱歌。
我們會唱《金哥金妹來跳舞》,還有《瀘沽湖上有條船》……
《創世紀》中的《白鶴展翅飛》會唱嗎?
畢金哥來教我們,畢金哥來教我們。
你們來喊吃飯,怎麽又要教歌呢?先吃完飯再說吧?
金哥金嘴,不許反悔。
索寧和娜麗牽著畢思言走進廳屋,三張四方桌上都冒著熱氣。從來沒有今天這樣乖的兩個小孩,最先吃完飯。從房裏搬出書在畢思言傍邊等著。糯托朗(夜晚會唱歌的鳥)來了,索寧和娜麗不為所動,專心致誌地讀書寫字。兩張勵誌的“刻苦”字幅攤在另一張桌上,娜麗背書,索寧還在寫字。英嬋偷偷過來看了兩次,畢思言朝她笑著,指了指兩個小孩。英嬋做個怪樣後不聲不響地離開。
迴到兩姐妹的花屋,她倆都在縫製小衣服。柔情的手一針一線地縫,輕輕地哼唱著:小小蜜蜂繞轉飛,穿針引線繡花圍。
花堆繡滿蜜蜂喜,寶寶出生有彩衣。
桃人過去唱歌都是古老的歌詞,畢思言來後幫她們改動了一點修詞,這樣唱起來更好聽。聰明的英姑英嬋一點即通,也常常自編自唱。《縫彩衣》就屬於這類作品,傳情達意特別親切。下山後桃人漸漸改變原始落後的生活用品,使用上了煤油燈。受畢思言的影響,她們的房間中有不尋常的裝飾。燈光下臘染布貼上挿著鮮花,滿屋的香氣誘人。這一晚本來不知道畢思言會迴來,所以驚喜之餘又多采了幾朵。靜夜使她們的說話聲降低了調,卻也更加親切溫柔:那位白沙的朋友迴去了嗎?
製伏了幾個毒販子,他高高興興迴家了。我覺得暫時不用去再擺草藤陣,迴來陪你們敘家常。
你們在一起采過三七?是在湖那邊嗎?
你們放暗記走到我的後麵,所以偶然碰上和四雄,他是一個采藥的高手。
我們日後去麗江玩,先去白沙訪他。
等過一陣子,我會去那裏看看。
轉眼2o多天過去,新桃人屋又增加了兩間木屋。平地上的空間很大,原來的三間一壁照外,幾乎擴大一倍。至此桃人都有了各自的位置,少不了有許多近鄰道賀。安排就緒後畢思言要去會冷淩老人,了解武術同宗的神秘。也要關心吳羅新,他學武年齡偏大,但是資質不錯。茫茫人海中如果在中原碰到武林同宗,已屬不易。而在雲貴高原的偶遇又當別論,所以不要放過這次機會。
瀘沽湖鎮離湖不遠,也有垂楊護路,如果空降此地,還當是錦繡江南的風光。當時稱為左所,是公社所在地,再早些屬於沿海鄉,歸四川省管轄。這裏有幾個民族雜居,木塄房是主要建築風格,吳家雖然是磚木結構,多少也帶有這種影子。畢思言的到來讓吳家更添欣喜,前兩天吳羅新的父親來過,看到兒子專心習武,大加讚賞了幾句。知子莫於父,從內到外都一改浪子性情,不由得不感激他師傅的魅力。
吳羅新正要出門練功,看到師傅納頭便拜。畢思言受過之後,同他一起來到練功場,按照所留下的訓練大綱,今天應該練到渾圓樁。吳羅新恭恭敬敬地說:渾圓樁練了三天,不知道行不行?
你自已要細心體會,功法允許獨自的風格。先來練一次基拳,我就知道提高了多少。
拉鋸虎口要握緊,兩頭用力要均勻。
畢思言學習拉鋸用了太極中的關公捋須和懷中抱月,那邊洪俊開始兩頭用力不說,因為配合失調,拉鋸成了拔河。一氣之下幹脆不用勁,哪曉得反而順當,於是主動掌握進齒,保持鋸身平衡。兩人也逐漸默契起來,不但鋸子走得平穩,而且有了說閑話的時間。開始嘛也就是扯些“天氣不錯”、“木頭結實”或者“站向有一點”沒什麽內容的話,後來隨著力往一處使,便談得來了。洪俊忽然問:畢金哥(這是一種尊重青年人的稱唿,桃人們都這麽喊),聽說你走南撞北,一定見多識廣,講點外麵的奇事好嗎?
比你們我老舅差多了,比如這幹活就礙手礙腳。
你好聰明,一學就會。你每天練的拳腳是什麽派?
說起來算是內家拳,學得還不精。
什麽叫內家拳?我看你都運用自如,怎麽還說不精呢?
按照一般的說法,這功夫去自武當。到了更高的境界如龍乘雲氣,虎借風威,相依相托,相輔相成,那才稱之為精。
我和鐵風都練過羌拳,勇雖勇就是缺少變化。
你說的馬上武術,也有可取之處。(..tw無彈窗廣告)羌族的舞蹈非常有名。
鐵風和另一人所鋸的木板還剩一截,洪俊他們已經拉成一塊靠在壁上。鐵風開始暗暗使勁,他們不想輸給一個新手。當他們所鋸的那塊板完成,洪俊他們的第二塊到了一半的工程。桃人屋有兩個不大不小的孩子,都沒有做成*人禮,也就是說還不算穿正規的裙子和成丁的褲子。蹦蹦跳跳來到畢金哥的麵前,說是要吃飯了,叫大家洗手一起去吃飯。這兩個小孩女的叫娜麗,男孩叫索寧。娜麗扯住畢思言說:教我們多認些漢字吧?我們都上學了。
索寧不甘落後緊接著說:漢字太難了,隻有畢金哥能教我們。
別一開口就是一個難字,在那邊桃人屋想教你們還不肯來,是吧?
索寧總是貪玩,這次進學校我考進四年級,他隻考進三年級。
沒有關係,從今天開始專心識字,一定能夠追上其他同學。
我們將來也能像畢金哥有學問嗎?
當然,不過要刻苦地學。會寫刻苦兩個字嗎?
我會,在山上我就學會了。
我會寫“刻”字,“苦”字不會。(..tw好看的小說)
索寧要向娜麗學習,你們今天就用大紙各自寫上刻苦兩個字,然後把自已的姓名寫在下麵。晚上我在廳屋教你們幾課,千萬別偷偷先睡了嗬。
畢金哥還要講故事,我們要聽《阿詩瑪》的故事。
《阿詩瑪》最愛學習,會用口弦更會唱歌。
我們會唱《金哥金妹來跳舞》,還有《瀘沽湖上有條船》……
《創世紀》中的《白鶴展翅飛》會唱嗎?
畢金哥來教我們,畢金哥來教我們。
你們來喊吃飯,怎麽又要教歌呢?先吃完飯再說吧?
金哥金嘴,不許反悔。
索寧和娜麗牽著畢思言走進廳屋,三張四方桌上都冒著熱氣。從來沒有今天這樣乖的兩個小孩,最先吃完飯。從房裏搬出書在畢思言傍邊等著。糯托朗(夜晚會唱歌的鳥)來了,索寧和娜麗不為所動,專心致誌地讀書寫字。兩張勵誌的“刻苦”字幅攤在另一張桌上,娜麗背書,索寧還在寫字。英嬋偷偷過來看了兩次,畢思言朝她笑著,指了指兩個小孩。英嬋做個怪樣後不聲不響地離開。
迴到兩姐妹的花屋,她倆都在縫製小衣服。柔情的手一針一線地縫,輕輕地哼唱著:小小蜜蜂繞轉飛,穿針引線繡花圍。
花堆繡滿蜜蜂喜,寶寶出生有彩衣。
桃人過去唱歌都是古老的歌詞,畢思言來後幫她們改動了一點修詞,這樣唱起來更好聽。聰明的英姑英嬋一點即通,也常常自編自唱。《縫彩衣》就屬於這類作品,傳情達意特別親切。下山後桃人漸漸改變原始落後的生活用品,使用上了煤油燈。受畢思言的影響,她們的房間中有不尋常的裝飾。燈光下臘染布貼上挿著鮮花,滿屋的香氣誘人。這一晚本來不知道畢思言會迴來,所以驚喜之餘又多采了幾朵。靜夜使她們的說話聲降低了調,卻也更加親切溫柔:那位白沙的朋友迴去了嗎?
製伏了幾個毒販子,他高高興興迴家了。我覺得暫時不用去再擺草藤陣,迴來陪你們敘家常。
你們在一起采過三七?是在湖那邊嗎?
你們放暗記走到我的後麵,所以偶然碰上和四雄,他是一個采藥的高手。
我們日後去麗江玩,先去白沙訪他。
等過一陣子,我會去那裏看看。
轉眼2o多天過去,新桃人屋又增加了兩間木屋。平地上的空間很大,原來的三間一壁照外,幾乎擴大一倍。至此桃人都有了各自的位置,少不了有許多近鄰道賀。安排就緒後畢思言要去會冷淩老人,了解武術同宗的神秘。也要關心吳羅新,他學武年齡偏大,但是資質不錯。茫茫人海中如果在中原碰到武林同宗,已屬不易。而在雲貴高原的偶遇又當別論,所以不要放過這次機會。
瀘沽湖鎮離湖不遠,也有垂楊護路,如果空降此地,還當是錦繡江南的風光。當時稱為左所,是公社所在地,再早些屬於沿海鄉,歸四川省管轄。這裏有幾個民族雜居,木塄房是主要建築風格,吳家雖然是磚木結構,多少也帶有這種影子。畢思言的到來讓吳家更添欣喜,前兩天吳羅新的父親來過,看到兒子專心習武,大加讚賞了幾句。知子莫於父,從內到外都一改浪子性情,不由得不感激他師傅的魅力。
吳羅新正要出門練功,看到師傅納頭便拜。畢思言受過之後,同他一起來到練功場,按照所留下的訓練大綱,今天應該練到渾圓樁。吳羅新恭恭敬敬地說:渾圓樁練了三天,不知道行不行?
你自已要細心體會,功法允許獨自的風格。先來練一次基拳,我就知道提高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