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枯河


    勞燕分飛,愛情到底是什麽?


    在鄭明全的培同下,安曉芝踏上迴生產隊的山路。原來想去看一下來想問一下鄭明全:看有美麗傳說的百雅泉,由於心情亂糟糟,匆匆就走過去了。百雅泉水並沒厭棄這位滿心煩惱的女孩,一路上彎彎曲曲地跟著她們。鄭明全不知說什麽好,還是不言不語地跟在安曉芝後麵。滿山的蟲鳥不曉得有悲哀的人路過,嘰嘰喳喳地議論紛紛。百雅溪轉過彎不見了,山石路頓時變得很幹燥。安曉芝低頭走著,目不旁視。忽然現路邊又有水槽般的溝壑,於是停下來問:明寶:這是什麽溝,怎麽不見一滴水?


    鄭明全走近她後慢慢說:這裏叫做“忘川”,現在一直都沒有水。


    遇到下大雨也不存水嗎?


    忘川很像一條河,但是那些石壁都漏水,想留也留不住,所以叫忘川。聽老人說這裏原來可能有一條河,也有人說它通向暗河。源於幕阜山,據說那時候還每年還大水。


    好好一條河怎麽就沒有了呢?


    我們的村子離這裏遠,村裏沒人知道原委,隻曉得有個忘川。我師傅專門走訪過附近的老農,得到的故事是:“元代的時候,有一股民軍戰敗逃在山上紮了營,蒙古兵善騎善射,對於山地他們愁。而蒙古人後來成了勢,才對山區也開始實行剿滅。為了防止蒙古兵的追殺,農民兵鑿穿了石壁,並且安上許多機關。後來蒙古兵果然來了,民軍啟動機關,一河的水衝向蒙古兵,這樣民軍才保住了兵寨。”。


    那麽後來河水就真的沒有嗎?


    聽師傅說那股水後來改了方向,有的穿過岩石從許多泉眼流出,但是這些泉眼流出的是淨水,水溫特別低,根本不適合種早稻。那次隊裏這種淨水田沒揷早稻,公社書記跑來大脾氣,隊裏人都不敢吱聲,師傅上去對理,書記啞口無言地走了。這些小溪又匯聚,比如流向高橋的方向,成為一條明渠。明渠的水溫升高後用來灌田,再也不用灑石灰提高水溫。這股水流終年不斷,在梅歧山的終點成了一個潭,就是你們去過的牛鼻潭。再往下就是雙溪了,水一直流進梁子湖了。


    你還知道得很多呢,隻怕是胡編濫造的吧?


    才不呢,師傅認真的考察過……


    鄭明全看到安曉芝的臉色不好,立刻止住,不敢再往下說。這個16歲多的小夥對畢思言佩服得五體投地,但是對眼前這位安姐也不敢馬虎。就算將來不是他的師娘,畢竟還是師傅的相好過的人。想到這裏,再也不多說話了。迴到知青點,安曉芝鞋也不脫,躺在床上欲哭無淚。她記不清畢思言臨別時說了的那些話,隻想到自己受了傷害。從此孤伶伶無助,命運如同浮萍,眼睛盯著石窗外,偏偏有隻烏鴉在那裏嚼舌。“想他,恨他,嗚哇,嗚哇!”……


    收工的知青們迴來,鄭明全也隨著進了祠堂。他是來看望安曉芝的,兩個女知青在與她小聲說話。話題是關於招工的事,中間少不了許多額外的故事。覃桂宛當值要做飯,先離開去了廚房。張翠碧招工的事在等待政審,因此顯得心情愉快,不斷講起招工中的很多細節。安曉芝懶得聽,但是沒有打斷她的話頭。鄭明全的到來,給安曉芝找到機會,她走向鄭明全突然說:明寶:今天隊裏有信來嗎?


    鄭明全知道安曉芝的意圖,故意說道:這位張姐姐去看了,沒有你們知青的信,也沒有招工的消息。安姐,你的招工表填好了嗎?別人都急得像熱鍋的螞蟻,你還穩坐釣魚台。


    我的心情不好,過兩天再填吧?


    拖不得的,明天招工的人就迴區裏了,快填吧,明天早上一定要交上去。


    我不想見那個唐書記,你幫我帶去交。


    好,這種人就是該好好整一下,我就不怕他。


    說完,看見安曉芝情緒不壞,鄭明全的擔心也沒有了,轉身說還要迴家澆菜,先自走了。安曉芝抽身跑出女生住房,在祠堂後門打算擦一下忍了許久的眼淚。順著小路,慢慢向野山方向走去。陳紹強靠著一棵小樹在吹口琴,看見安曉芝又要去野山,馬上收起口琴,由於對畢思言的敬重,對安曉芝也特別同情。所以準備跟著安曉芝,恐怕生什麽意外。朝祠堂裏打聲招乎,迴頭現安曉芝又迴來,於是迎上去說道:想去野山看墳嗎?我可以陪你一起去。不過天快黑了,明天再去吧?


    我不想再到那裏又勾起無限的傷心,所以不打算去。


    我們隔幾天就去一迴,清明那天,還摘了很多野花,都放在墳頭。


    畢思言要知道了不曉得有多高興,他就是喜歡野花。


    陳紹強不知道自已的話中有話,又笑著吹起了口琴。安曉芝聽見野*裏就有氣,狠勁扯了一棵田皂角,這是一味草藥,別名叫合萌、蜈蚣楊柳或者連根拔,性味苦、澀而微寒。畢思言說它能治小孩子疳積,還可以治療瘡癤。這使她想到她和畢思言經常散步的時侯,總會聽到許多草藥的名字,什麽窄葉韓信草啦,夏枯草啦,車前草啦,還有見腫消、半枝蓮等等。他那博學的談吐,使又一陣酸楚襲來……


    如果不是該死的隊長鄒化三和那個更該死的田充漢,她和畢思言現在都該談婚論嫁了。如今被弄得死去活來,又中了什麽情蠱,他倒好在什麽溫柔陷阱中逍遙自在,丟下我成了孤單一人。花前月下美好的時光,現在成為不堪迴的夢境。生活、家庭的不幸都無所謂,有他在一切都快快樂樂。可是被依賴的人走了,帶走她最珍貴的記憶。為什麽還要寫信來?約到界上去見麵,這不是朝傷口上灑鹽嗎?


    可恨,眼前的事情都可恨。還有畢思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儒生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華佳牽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華佳牽牛並收藏儒生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