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界上人性誰解得透?善良一事便明。


    女性氏族的桃人群體,男性不掌握權力,甚至血統遺傳也失去姓氏,但是他們的生產力還是合理地存在,比較重要的祭祀,家庭中大筆的支出,實際上是由他們出謀劃策,甚至直接指揮。現代社會中許多家庭,男性的地位好像不存在了,其實是一種假象。畢思言他們最後離開溫柔陷阱,才能揮聰明才智,做出一番事業。


    桃人屋的桃花樹長出許多嫩葉,而別處的桃花剛剛開放。如果白居易看到桃人屋的溫陪桃樹,不知作何感想?他的詩句恐怕要作修改:“雲間四月芬菲盡,山下桃花始盛開”。畢思言在這麽想,安曉芝卻想不到。寒食節那天,準備下山去界上的行裝打點好了,米氏姐妹決定不隨畢思言一起去會安曉芝。不過反複交代情蠱的作用,囑咐又囑咐,千萬別生*之事,否則性命堪憂。


    英姑語重心長地說:一年之中情蠱是不可解的,現在千萬別做傻事,思言哥哥切記!


    言出必行,三天後我一定迴來。按我們漢人的規矩,你們是我的妻子,我決不會拋妻棄子。


    我們知道你言而有信,就怕碰到意外。


    相信我對你們的牽掛,如同對安曉芝的情誼。(..tw)我是去向她續罪,並且求得她的寬恕。


    我們桃人女子可以有幾個阿注,我們姐妹卻不會再找阿注了。你有了情人我們也可以接受,但是不要忘記我們。


    我與安曉芝原來是有約定,但是始終保持著理智。我們都不願意隨便苟合,這是我和她做人的準則。


    我們當然相信,你就放心去吧。


    畢思言心中的矛盾還不便說出來,對於是實質性的夫妻他有極強的責任心,但是那不是愛情。米氏姐妹的優秀不用說,陷入其中也是先天性的需求。克己複禮曾經統治過他的思維,光明磊落也是養成的性格。但是遇到意外的挑戰,才使真正愛情的對象又被冷落,甚至近似於拋棄。他深信安曉芝用情至深,正因如此才更加內疚。在苕園要是聽了光杆們的話,後來也不可能遇到桃人。


    當時考慮到苕園的不穩定因素,那種生活無論如何不能讓安曉芝去過,近似野人的生存,對她太殘忍了。為了改變環境,他才拚命去努力。在經濟狀況改善後,他也沒有接安曉芝的打算。自己的身份還是“死人”,而且兇手們還逍遙法外。他相信社會混亂不會長此下去,總有雲開日出的時候。艱難險阻到了穀底而不放棄,總有路可尋。就當是對愛情的考驗,但是現在他退縮了,犯下不可饒恕的過錯。


    潘坡地在桃人屋樂不思蜀,但聽說畢思言要去界上也有所動心。先是找其同居的青姣,希望她在阿媽那裏說幾句好話,讓他也去界上玩兩天。這青姣早把潘坡地牢牢掌握,對這個青年農民也深深愛著。那天雷擊生,她也因為“有了”在阿注屋裏小睡,猛然的響雷把他驚醒。接著聽到廈子裏的驚叫,馬上想到潘阿注在那裏,顧不得梳理一下,拚命撲向廈子。當寧姑去看倒地的潘阿注時,她幾乎暈倒。直覺得這雷是打在自己身上,震動了五髒六腑,氣都喘不過來。如果不是廚娘扶她一把,肯定會歪倒在地。


    當時有人說潘阿注還活著,青姣瘋也似地跑上去抱起他,在阿媽主事的廳堂中急救。不一會潘坡地醒來一點事沒有,兩人傻笑著又到廈子,那時侯畢思言他們才到。雖說有驚無險,青姣從此對潘坡地寸步不離。對他想外出的打算一百個不讚成,甚至想讓阿媽為她下蠱,那樣就拴住他的心了。原則性極強的掌門人不會越軌,情蠱也不是隨便可以放的。隻有從小以血養蠱,施放才會有效。阿媽對青姣說:你現在要情蠱不可能,別的蠱對你們兩人都有害。想留阿注要用心,一是照顧好他,二是留住他的心。


    青姣含淚說道:誰知道男人的心哪時會變?


    所以要你留住他的心,該順著的時侯莫反著來,再說他一個人想走也走不脫。


    阿媽身為桃人領袖,自然有過人之處。她的心胸開擴,對一般小事毫不計較。由其是對家人的關心愛護,使每一個成員都信服。她用說故事的辦法講了許多阿注共處的經驗,接著教了許多掌握阿注的方法,從體貼到灑嬌,從尊重到批評。每一件合情合理,青姣不住地點頭,一番話勝讀十年書。現在潘阿注要外出,青姣不敢強行反對,卻搬出阿媽的教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你去界上是為了那椿事?


    就是想去散心玩一玩。


    這次英姑和英嬋都不去,我能陪你嗎?


    是你不同意還是阿媽反對?


    沒人硬是反對,我在害崽了,哪裏能夠隨便跑。


    你說我們有崽了?怎麽不早說?


    現在說也不遲,還想走嗎?


    不走了,我潘坡地沒想到今生還會有後。


    阿媽說我是個會生的女子,將來多生幾個讓你帶迴去榮光一下。


    現在迴不去嗬,家鄉忘不了,那裏的人忘記了我!


    別提傷心事,我們好好過日子。


    同一件事對不同的人有各種想法,也會產生各種不同的結果。所以雞生的蛋不會一模一樣,所有的浪花當然也各有異。潘坡地的滿足無可非議,畢思言的複雜感情也都合情合理。有前因才有後果,很多事情都是不由自主。車到山前必有路,船至灘頭自然直。隻要不昧良心萬事都隨緣,苦苦掙紮反而適得其反。對不起歸對不起,路還得繼續走下去。安曉芝啊,今生恐怕你會恨我一輩子,那也沒有辦法。但是隻要用得著我,還是原來的畢思言在人間。


    畢思言一個人離開桃人屋,風塵仆仆趕往界上。阿媽和米氏姐妹對他的信任不是沒有道理,蛇窟事件的出生入死,建立了他在桃人心目中的威信。靈芝寶貝也是檢驗人性的試金石,據說桃人的祖先就經過這種考驗。為了一株古靈芝,曾經生大戰,甚至有外族人參入。多少人為靈芝流血,戰爭使古仆的風俗改變了,所以摩梭人中產生了桃人。那是一種無聲的反抗,也是對殘酷社會的逃避。畢思言現在也是逃避,都是拜那兩個殘餘土匪所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儒生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華佳牽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華佳牽牛並收藏儒生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