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繩梯清泉也有毒?毒的是凱子。(..tw好看的小說)


    既然山路隱蔽而又設置障礙,再注意也無益,索性好好欣賞一下美的景。自打小溪那邊的霧帳出來,冬日的山林格外清新。鬆樹、柏樹、鵝掌楸,冷杉、楠木、山黑桃。完全是自由競爭的生長,隻有那些藤類植物,在其中扮演醜角,它們大多都*裸地四處掛著,不過無序中還是線條清晰。特別是牛藤一類,稍不注意還當成樹枝橫在那裏。


    米英姑在密林中穿來穿去,熟悉得如同在自家的竹林之中。大概哪棵樹粗,哪棵樹彎她都了如指掌。從來沒有猶豫不決的時侯,隻是迴頭看上一兩眼,當然還帶著那迷人的笑意。.tw[]隻所她說:就要走出林子,哥哥好生看看山景。


    跟在畢思言後麵的潘坡地累得上氣不接下氣,無奈地說:好姐姐,歇一下可以吧?


    出了林子就歇,那裏有溫泉水喝。


    不會是那種有毒的水吧?


    哪裏那多惡水,我們要沒有好水怎麽活下去?


    出了樹林就看到層巒疊翠的延綿,最奇是那朦朦朧朧的若隱若現的雲帶。或幡然起舞,或婉麗飄浮。原本刀削斧鑿的偉峰,披上灰白的紗巾,不再那麽劍拔弩張。層層屏障高深莫測,處處封鎖無路可尋。撲朔迷離中樹影如浪,蜿蜒起伏裏綠意如流。如椽巨筆難描繪,灑墨丹青欠娉婷。


    稍歇後又走了一程,終於看到有屋掛在山腰,隱隱約約似在仙鄉。逐漸走近之後,現在此隆冬季節,竟然有一株桃花照人眼。如火如荼光彩熠熠,好個吊腳樓頓時顯出無限溫馨。到過敦煌的人見識過莫高窟的雄姿,還有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皆是依山而造。受三危金光啟示,樂樽和尚鑿了第一個佛洞開始,山窟文化成為古文明的一大奇跡。眼前的桃人山居,深得其神韻,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畢思言在屋下仰望,隻見到不少斜支圓柱,至少有15丈的高度,絕壁上光滑而內凹,根本無法攀登。於是向米英姑投去詢問的目光,叉起手作旁觀狀。米英姑和米英嬋依然笑容滿麵,突然打了一個唿哨,不久山上放了一聲爆竹,再一次唿哨過後,上麵放下一掛繩梯。米英嬋捷足先登,很快上到頂端。這是為客人做示範,如果沒有人在下麵掌握,那繩梯是會搖搖晃晃的。


    你們哪個先上,我在下麵踩住,不用害怕。


    讓潘崽先上。


    你們要幫我啊。


    不妨事,隻管爬。


    剩下畢思言和米英姑踩住繩梯底部,潘坡地小心地慢慢朝上攀爬。真的是華山一條路,已經有了層層防線,為什麽還要這麽麻煩?畢思言忍不住地問:你們每天都這樣?


    當然,不是很有趣?


    要是有什麽物件怎麽樣搬呢?


    繩梯上還有絞盤,你不想自己爬?


    我不再乎,也不用你幫扶。


    一上繩梯想不到又是一番風景,透過樹梢後奇峰更多,甚至比黃山的蓮花峰還要壯觀。剛才還像在雲穀寺,現在卻到了光明頂。繩梯的終端是寬大的廈子,果然有絞盤。桃人全家十餘口人都來迎接,從服飾上看接近納西族人的矯健,說起話來則是尖聲難懂。不過一旦要對話,又與米氏姐妹差不多。潘坡地正在四處張望,米英嬋告訴他有些房間不許進,否則是會挨鞭子的。不過隻要看見關門的房間,不去推門就行了。


    桃人的掌門人是一位中年婦女,兩邊站著的是她的阿注,身材魁梧,目光炯炯有神。其實男女和孩童都是垂手而立,對客人並不好奇,而隻微笑著觀看。


    阿媽話:帶客人入坐。


    於是讓出一條道,阿媽領頭,客人次之。不消一刻,木雕茶具上來,每碗茶都冒著熱氣。茶盤空了之後,被反叩在長條桌的一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儒生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華佳牽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華佳牽牛並收藏儒生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