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曆2006年八月間,通往北方關外的各條道路上驟然間熱鬧起來,處處可見背刀佩劍的武林人士,雖然有的鮮衣怒馬,有的落魄襤縷,但人人臉上喜氣洋溢,仿佛撞上了天大的好運,引來無數路人的矚目。


    知道內情的人都微笑不語,心底裏卻泛出辛酸的感歎:“恨不身為武林人”。


    一些腦子糊塗,反應遲滯的人開始時懵然愕然,但旋即便會一拍額頭,恍然道:“瞧我這個豬腦子,連九月十五日沈莊主的生日都給忘了”。


    這些人確實無一例外,都是趕往關外沈家莊去給莊主沈家秀祝壽。


    每年的九月十五日都是武林的一大盛會,武林中各門各派,有頭有臉的人物都會齊聚沈家莊,遠比佛誕日熱鬧得多,即便白道武林盟主召集武林大會,人也不會到的這樣齊整。


    關外沈家莊絕非什麽武林盛地,莊主沈家秀其實不能算是武林人士,因為他根本不會任何武功,然而他又天性尚武,嗜武如命,最大的愛好就是把各門派的武林人士請到家中,聽他們談武論道,看他們比武較技。


    武林中人大多都受過沈家秀的恩惠,因為沈家秀待人慷慨,有求必應。無論你提出怎樣的請求,在沈家莊都會得到滿意的答複,甚至超出請求者的願望。


    武林中人常年行走江湖,不事產業,窮困潦倒或一時手頭不便是難免的事,此時沈家莊便是他們安身立命的富貴鄉和拿錢用的錢莊。有的人被仇敵追殺,無路可逃時,也會逃到沈家莊避難,而他的對頭一般也受過沈莊主的恩惠,絕不敢在恩人的莊園內放肆殺人,喋血庭堂,而許多生死糾纏的恩怨也經沈莊主出麵斡旋,得以化解。而沈家莊常年養著的武林賓客從不在千人以下,所以武林人士公稱沈家秀為“活孟嚐”。當然也有不少人背後叫他“濫好人”,這是譏諷他對武林人士一視同仁,缺乏正邪善惡這種大是大非觀念。


    不管怎樣,隻要一提起“沈莊主”,武林人士無不心生感激之情,至於他的“名諱”,絕沒有人敢直言不諱,否則就不知有多少刀、多少劍、多少暗器向他身上招唿了,有些人還為沈家秀惋惜;假如他信佛的話,他就不隻是活孟嚐了,而是“活菩薩”了。


    關於沈家莊,曆來流傳著許多傳說和猜測。最大的便是沈家莊的巨額財富的來源。


    沈家莊富貴已近千年,似乎真有花不盡的金銀珠寶。盡管沈家的店鋪遍布天下,隻要是標有“沈記”字樣的店鋪便都是沈家的本錢。然而沈家曆來場麵豪闊,出手驚人,單單經商所得似乎不足以支撐這種門麵。何況“富不過三代”,然而沈家卻富逾十餘世,卻從無衰敗氣像,所以許多人都說,是沈家的祖先選到了安家的好地方,沈莊的地下便是取之不盡的金穴,可以源源不斷的挖掘出十足成金來。


    “金穴”之說自然隻是傳聞,沈家財富的來源也就成了世上最大的不解之謎。


    另一樁令世人不解的是,沈家莊曆代莊主都嗜武如命,卻無一人習武,似乎也是他們的家風,如果沈家人喜好習武,任憑怎樣上乘的武功也不難學到手。武林中不知有多少人願意將身負的絕技傾囊相授,更有不少人主動提出過,卻都吃了微笑的閉門羹。似乎沈家人對酷愛的武術隻止於欣賞而絕不願意嚐試。這種心態又成為武林不解之謎,隻是關於這點,連一個能自圓其說的猜測都沒有。


    盡管傳說紛紜,秘密無窮,但有一點卻是明朗的:沈莊主便是萬人愛戴的活孟嚐,所以,每個接到生日請柬的人都毫不遲疑,立馬束裝就道,趕往武林人心目中的人間天堂―沈家莊。


    這一天,劍仙門傳人許飛揚也接到了沈家秀的請柬,不管武林人士怎樣愛戴沈家秀,劍仙門卻從來不買他的賬,因為劍仙門從不欠他,更不欠任何人的人情,所以也無須去捧這個場,除了劍仙門,武林五大世家、四大禁地也從不湊這個熱鬧,心底裏還譏笑那些人是追銅逐臭的俗類。


    沈家秀並不乏自知之明,所以對這十個武林重鎮從不發出請柬,免得自討沒趣,所以許飛揚接到的是千年來沈家莊向劍仙門發出的第一份請柬。


    許飛揚接到請柬後隻是微微一笑,隨手拋置一旁,暗笑:沈家秀這是想往臉上貼金啊,你家有金穴,打個金人都夠了,何必多此一舉,心裏想都沒想,便決定以不理理之。


    好笑之餘,卻又覺得不對。沈家發出的生日請柬向以金箔製成,這倒不是存心擺闊,而是別有深意,是怕有的人盤纏不足,可以用來換取足夠的銀子,免得路途上有凍餓之虞,這種事當然不能明說,卻也足見沈家秀為人之精細。


    然而許飛揚接到的卻是普通的紙柬,而絕非金柬,“是沈家秀學的勤儉了,抑或是金穴挖空了?”他這樣想著,卻不由得翻開了那份他本來不想翻開的請柬。


    光潔的宣紙上赫然寫著這樣一句話:九月十五敬請務必蒞臨,老朽欲以性命相托。劍仙門素以濟世救人為念,諒不會拒絕一個垂死老人的請求。


    下麵簽著沈家秀潦草的簽名。


    許飛揚不知怎樣,心頭陡然沉落:這不是請柬,而是求救!


    許飛揚的心裏凝結成一個疑團:沈家莊曆代從不介入任何武林糾紛中,十餘世來普施恩惠,除了劍仙門,五大世家和四大禁地外,幾乎沒人沒受過沈家的恩惠,即便這一代沒有,上一代甚至上幾代也都受過。


    “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這是每個行走江湖的人心中鐵定的法則。然而沈家從未有過任何麻煩,更不有求於人,也從沒給任何人一個還報的機會。舉目滔滔,無不是沈家結下的善緣,卻從無一個仇人,倒是有許多人暗中祈盼沈家平空生出幾個仇人來,自己好暗中料理了,稍稍表示一下自己的感激之情,可惜查遍了沈家祖宗八代,也查不出這樣一個臆想中的敵人


    所以許飛揚想破了頭也想不出,沈家秀會遇到什麽麻煩,況且還是性命攸關的大麻煩。即便遇到了,憑借沈家曆代廣積的善緣,足有排山倒海之力,何必向自己求援?


    他苦思了一下午也沒想出個頭緒,隻好不想,如同沈家莊對武林人士有求必應一樣,“有難必救”更是劍仙門超越一切的法則,所以不管真情如何,許飛揚還是簡單收拾一下行囊,跨馬上路,匯入浩浩蕩蕩的前往沈家莊祝壽的人流中。


    沈家莊位於北方要塞龍虎關外四百裏,占地四十頃,主宅位於莊子中心,修建得美侖美渙,富麗如天宮。主宅的左側是迎賓樓,裏邊一應器具俱全,隨時準備好接待四方來客,右側是食客居,裏麵長年住著上千名來自五湖四海的食客,即便在外麵卑微無名,處處遭人白眼的人在這裏也會受到貴賓般的款待,而且隻要你願意,盡可在此逍遙一生,絕不必擔心有朝一日會接到逐客令。


    四周散落著沈家的家人奴仆所居住的房屋,也都是廣廈豪宅,盡顯富貴氣象,在幾千名家人奴仆中,有不少都是前幾代的食客自願投身門下效力轉化而成,最外圍則是高高的圍牆,負責守衛的即是一隊不亞於皇家禁衛軍的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軍隊,既然金穴之說傳遍天下,深入人心,不加意提防也是不行的。


    甫進九月,趕到沈家莊祝壽的人便已絡繹不絕,每個人路途遠近不一,都抱著寧可提前,絕不遲到的信念。所以一些偏僻遠處的人倒提前趕到了沈家莊。


    沈家莊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不可思議的財力和能力,客人無論什麽時候到莊裏,迎入迎賓樓洗漱完畢後,馬上便被約入席。沈家的所有廚房爐火熊熊,晝夜不停,儲備了海陸天空一切能采買到的奇珍異味,賓客一到,立刻成席,肉山酒海已不足以仿佛其萬一。


    客人們驚異的已不是沈家的財力了,而是沈家廚師班的能力。許多需要慢火熬製,精烹細調的湯肴也是須臾端上,細細品味滋味絕美,絕非急火趕製出來的,心底裏隻有驚歎。還有許多有幸第一次被邀請來到沈莊的人望著滿桌子叫不出名的陸海奇珍,直驚疑生日盛宴是不是提前了,心裏都畫了個大大的問號:現在就吃這個,生日那天吃什麽哪?


    沈家秀年過五旬,在他的家族中這不過是剛剛步入中年,因為他的祖先幾乎個個壽逾百齡,而且幾乎是個個無疾而終,人們都說這是沈家積德行善修來的福氣。


    沈家秀看上去確也像三十出頭的人,個頭雖不太高,卻英俊挺秀,他的相貌大多遺傳自他那位當年號稱天下第一美人的母親。


    沈家秀雖出身豪門世家,卻從不以富驕人,反而謙恭有禮,對每名來客都親自迎接,把手寒喧,即便不過三言兩語,也能令對方心裏暖融融的,感到自己在沈莊是最受重視的貴賓,隻是那些下人們感到驚疑:他們的主子是在什麽時候睡覺?抑或是根本不睡覺?因為絡繹不絕的客人幾乎占據了他所有的時間,他根本不可能有時間睡覺。然而沈家秀每次出現在客人麵前,都是精神飽滿,幾乎可稱是神采奕奕,所以那些下人們都看得目瞪口呆。


    也許在所有人的心裏,沈家和沈家的主人都是不解之謎。


    許飛揚緊趕慢趕,總算在九月十四日傍晚快馬駛入沈家莊。


    看著莊內繁忙而又有序的情景,聽著迎賓樓內傳出的輕歌曼舞聲和武林豪客們吆五喝六的喧鬧聲,許飛揚緊提著的心放鬆下來,長籲出一口氣:總算沒有來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庸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庸新並收藏劍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