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通向鐵幕之路()
到最後連裕仁也隻能附和堀悌吉的觀點:雖然堀悌吉自己去帶明仁等於是把儲君控製在了手裏,但反過來說,明仁的儲君地位上了雙保險,再也不用擔心其他親王會奪走這個位置,這多少讓裕仁鬆了口氣,所以這份詔書很爽快地就發了下來,來帶著雍仁去新西蘭的詔書也很爽快地下行了。
“另外,我們還得到情報,美國確實在研究原子武器,且時間比我們想象得還要早,規模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大,之所以美國沒有很快拿出來,是因為一年前德國把美國的生產基地給炸了……”堀悌吉歎了口氣,“這件事是最近才弄清楚的,而更可怕的一點是,美國在炸了以後又迅速重建了一個基地,這次德國人就沒理由再去炸了……”
大家都沉默不語:原子武器完全是工業能力的比拚,偷襲一次珍珠港已是千難萬難,再偷襲生產基地,大家都沒這麽想。
“這不是最麻煩的問題,最麻煩的問題是,被美國布爾什維克這麽一鬧過之後,斯大林有沒有可能得到美國的資料、圖紙、情報乃至元素實物呢?”
石原莞爾再也坐不住了,失聲道:“有……有可能……不,是很有可能!”
堀悌吉歎了口氣:“所以,我們還能繼續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對美上麵麽?美國即便有原子彈,要想用它來炸我們也很困難,可斯大林分子要是有了原子彈,飛機2小時後就可以飛到東京,你們覺得是把軍費騰出來繼續造航空母艦對付美國人還是造原子彈好?日本錢就這麽多,不可能麵麵俱到的……”
這下陸軍派也不響了,要繼續和美國打,肯定還要進一步擴充海軍和船舶實力,這對陸軍是不利的,但把資源向原子彈傾斜,陸軍的話語權就能增加,山本五十六斜眼看了看堀悌吉,在猜測這位老朋友當初如此爽快地把仁計劃移交給陸軍,是不是就為今天的事埋下伏筆?
“我看差不多和平可以了……反正目前拿下的地盤美國多多少少也捏著鼻子答應了,要讓美國人心服口服是不可能的,至少未來一二十年大家打不起來就好。”東久邇宮稔彥王歎了口氣,“現在還是把對俄問題再梳理一下,馬上就開春了,我們多少也要給關東軍一個交代。”
“等從美國拿到這80億美元物資,我們就可以下手,不過我還是那句話,隻打有限戰爭,吃了勘察加半島就好,其他可以打一打,但不占!否則我們就是從一個泥坑跳進另一個泥坑……”
眾人基本點頭表示同意,6個月後正好9-10月份,拿到東西往勘察加一打,打完過冬,完美!
“那對美解釋和道歉怎麽辦呢?”多田駿嚷道,“還多了這條尾巴,真討厭!”
“請外相和山本君辛苦一下吧。”
外相穀正之一張臉變得黑炭似的,不甘心地站起來:“為什麽是我?派個大使不行麽?這事情也不是我惹出來的……”
“我知道不是外相的責任,但既然要道歉,就要給美國人一點誠意,都是為了國家,個人顏麵有什麽放不下的?”堀悌吉轉過頭看了看山本五十六,淡淡地說,“你要是不想去也沒事,我去!”
“算啦,仗是我打的,我去還不行麽?”山本五十六搖搖頭,“這件事確實有誤會,澄清一下也好,我去就是!你麵子金貴,將來又是帝師,你要是去道歉,聯合艦隊上下知道了還不翻天?再說,我什麽時候敢做不敢當了?”
“外相,你呢?”
一邊是堀悌吉逼迫,一邊是山本五十六表態,穀正之嘟囔著嘴,最後也唯唯諾諾同意了。
裕仁在最上首看得很清楚:會議雖然是首相東久邇宮稔彥王主持,但真正有分量的決策,沒有堀悌吉拍板是通不過的,至於他的意見,以前這批大臣還當迴事,搞過兩次“天誅國賊”之後,似乎也失去了那種神秘感和效力,他現在隻能靜悄悄地蜷縮在一旁當個橡皮圖章,等待有利的時機再說。
在日本討論日美停戰最後協定的當口,美國方麵也在議論。
此時美國國會被人稱之為殘缺國會,人數隻勉強超過了法定額的一半,且這一半當中還有至少一半是新近補選的,其餘缺額要麽死在美共叛亂手中,要麽在亂軍中陣亡,要麽在麥卡錫主持的“忠誠委員會”手下苦苦度日。
殘缺歸殘缺,效力卻是不殘缺的,三下五除二就通過了決議表示認可。現在也沒法表示不認可,政府、國會的權力都抓在杜威手中,誰要是敢流露出不合作的願望,保管有“通共”這頂嚇人的大帽子等著,而且很多人也不是因為害怕杜威,他們本身的政治理念就和杜威比較接近與契合,認為現在不是急著找日本算賬的時刻,現在最重要的是趕緊穩住國內秩序,安定民眾,恢複經濟——東海岸的造船廠,被軸心艦隊轟得一塌糊塗的紐約,被美共折騰過的華盛頓以及打成一片廢墟的五大湖工業帶都在嗷嗷待哺。
相反,用320億美元與日本停戰並順利收迴夏威夷群島在大家看來還是賺的——杜威配給德國1500億,為了借兵又搭上500億,320億完全是小巫見大巫,如果不接受這個條件繼續和日本打,測算結果是至少要花費10個320億,對目前元氣大傷的美國土豪而言也是筆沉重的負擔,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方針,眾人還是認可了。
再加上聽說日本外交大臣、海軍大臣會來親自道歉,大家認為這個台階給得也夠可以了,海軍大臣不就是指揮偷襲珍珠港的山本五十六麽?
杜威在會上最後說了一句:“對日一頁,暫時就這麽翻過去了,也許10年、20年後會有新變化,不過我希望大家能把這種想法埋藏在心裏,對日本外相和海相前來道歉,隻要他們態度是真誠的,我們就以禮相待,這次戰爭,留給美利堅的經驗教訓很多,需要好好總結一下,我個人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美利堅舊有的體製與理念,究竟能不能適應戰爭,適應新時期的戰爭和國際競爭?”
所有人都表示愕然,這是總統要公開發出變更國體的信號麽?
不過杜威沒有接著說下去,而是話鋒一轉:“美共和赤色分子的猖獗,同樣說明我們以往的政治體製中潛伏著問題,不解決這個問題,不堅決反對布爾什維克,下次這樣的內戰還有可能繼續發生,我相信諸位不明白這個道理——這次內戰帶給美國的傷害,遠遠超過美國4年半戰爭以來遭遇的傷害,他的影響可能會非常深遠,我們必須未雨綢繆!”
眾人都點頭。
“另外給大家通報一個好消息,3個小時前,我軍越境攻擊,已截獲了在加拿大腹地流竄的美共叛亂分子先頭部隊,我相信他們覆滅的日子即將到來……”杜威掃視了眾人一眼,“這件事情平息之後,我們需要好好研究並商議,如何讓美國再次變得偉大!”
(本章完)
到最後連裕仁也隻能附和堀悌吉的觀點:雖然堀悌吉自己去帶明仁等於是把儲君控製在了手裏,但反過來說,明仁的儲君地位上了雙保險,再也不用擔心其他親王會奪走這個位置,這多少讓裕仁鬆了口氣,所以這份詔書很爽快地就發了下來,來帶著雍仁去新西蘭的詔書也很爽快地下行了。
“另外,我們還得到情報,美國確實在研究原子武器,且時間比我們想象得還要早,規模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大,之所以美國沒有很快拿出來,是因為一年前德國把美國的生產基地給炸了……”堀悌吉歎了口氣,“這件事是最近才弄清楚的,而更可怕的一點是,美國在炸了以後又迅速重建了一個基地,這次德國人就沒理由再去炸了……”
大家都沉默不語:原子武器完全是工業能力的比拚,偷襲一次珍珠港已是千難萬難,再偷襲生產基地,大家都沒這麽想。
“這不是最麻煩的問題,最麻煩的問題是,被美國布爾什維克這麽一鬧過之後,斯大林有沒有可能得到美國的資料、圖紙、情報乃至元素實物呢?”
石原莞爾再也坐不住了,失聲道:“有……有可能……不,是很有可能!”
堀悌吉歎了口氣:“所以,我們還能繼續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對美上麵麽?美國即便有原子彈,要想用它來炸我們也很困難,可斯大林分子要是有了原子彈,飛機2小時後就可以飛到東京,你們覺得是把軍費騰出來繼續造航空母艦對付美國人還是造原子彈好?日本錢就這麽多,不可能麵麵俱到的……”
這下陸軍派也不響了,要繼續和美國打,肯定還要進一步擴充海軍和船舶實力,這對陸軍是不利的,但把資源向原子彈傾斜,陸軍的話語權就能增加,山本五十六斜眼看了看堀悌吉,在猜測這位老朋友當初如此爽快地把仁計劃移交給陸軍,是不是就為今天的事埋下伏筆?
“我看差不多和平可以了……反正目前拿下的地盤美國多多少少也捏著鼻子答應了,要讓美國人心服口服是不可能的,至少未來一二十年大家打不起來就好。”東久邇宮稔彥王歎了口氣,“現在還是把對俄問題再梳理一下,馬上就開春了,我們多少也要給關東軍一個交代。”
“等從美國拿到這80億美元物資,我們就可以下手,不過我還是那句話,隻打有限戰爭,吃了勘察加半島就好,其他可以打一打,但不占!否則我們就是從一個泥坑跳進另一個泥坑……”
眾人基本點頭表示同意,6個月後正好9-10月份,拿到東西往勘察加一打,打完過冬,完美!
“那對美解釋和道歉怎麽辦呢?”多田駿嚷道,“還多了這條尾巴,真討厭!”
“請外相和山本君辛苦一下吧。”
外相穀正之一張臉變得黑炭似的,不甘心地站起來:“為什麽是我?派個大使不行麽?這事情也不是我惹出來的……”
“我知道不是外相的責任,但既然要道歉,就要給美國人一點誠意,都是為了國家,個人顏麵有什麽放不下的?”堀悌吉轉過頭看了看山本五十六,淡淡地說,“你要是不想去也沒事,我去!”
“算啦,仗是我打的,我去還不行麽?”山本五十六搖搖頭,“這件事確實有誤會,澄清一下也好,我去就是!你麵子金貴,將來又是帝師,你要是去道歉,聯合艦隊上下知道了還不翻天?再說,我什麽時候敢做不敢當了?”
“外相,你呢?”
一邊是堀悌吉逼迫,一邊是山本五十六表態,穀正之嘟囔著嘴,最後也唯唯諾諾同意了。
裕仁在最上首看得很清楚:會議雖然是首相東久邇宮稔彥王主持,但真正有分量的決策,沒有堀悌吉拍板是通不過的,至於他的意見,以前這批大臣還當迴事,搞過兩次“天誅國賊”之後,似乎也失去了那種神秘感和效力,他現在隻能靜悄悄地蜷縮在一旁當個橡皮圖章,等待有利的時機再說。
在日本討論日美停戰最後協定的當口,美國方麵也在議論。
此時美國國會被人稱之為殘缺國會,人數隻勉強超過了法定額的一半,且這一半當中還有至少一半是新近補選的,其餘缺額要麽死在美共叛亂手中,要麽在亂軍中陣亡,要麽在麥卡錫主持的“忠誠委員會”手下苦苦度日。
殘缺歸殘缺,效力卻是不殘缺的,三下五除二就通過了決議表示認可。現在也沒法表示不認可,政府、國會的權力都抓在杜威手中,誰要是敢流露出不合作的願望,保管有“通共”這頂嚇人的大帽子等著,而且很多人也不是因為害怕杜威,他們本身的政治理念就和杜威比較接近與契合,認為現在不是急著找日本算賬的時刻,現在最重要的是趕緊穩住國內秩序,安定民眾,恢複經濟——東海岸的造船廠,被軸心艦隊轟得一塌糊塗的紐約,被美共折騰過的華盛頓以及打成一片廢墟的五大湖工業帶都在嗷嗷待哺。
相反,用320億美元與日本停戰並順利收迴夏威夷群島在大家看來還是賺的——杜威配給德國1500億,為了借兵又搭上500億,320億完全是小巫見大巫,如果不接受這個條件繼續和日本打,測算結果是至少要花費10個320億,對目前元氣大傷的美國土豪而言也是筆沉重的負擔,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方針,眾人還是認可了。
再加上聽說日本外交大臣、海軍大臣會來親自道歉,大家認為這個台階給得也夠可以了,海軍大臣不就是指揮偷襲珍珠港的山本五十六麽?
杜威在會上最後說了一句:“對日一頁,暫時就這麽翻過去了,也許10年、20年後會有新變化,不過我希望大家能把這種想法埋藏在心裏,對日本外相和海相前來道歉,隻要他們態度是真誠的,我們就以禮相待,這次戰爭,留給美利堅的經驗教訓很多,需要好好總結一下,我個人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美利堅舊有的體製與理念,究竟能不能適應戰爭,適應新時期的戰爭和國際競爭?”
所有人都表示愕然,這是總統要公開發出變更國體的信號麽?
不過杜威沒有接著說下去,而是話鋒一轉:“美共和赤色分子的猖獗,同樣說明我們以往的政治體製中潛伏著問題,不解決這個問題,不堅決反對布爾什維克,下次這樣的內戰還有可能繼續發生,我相信諸位不明白這個道理——這次內戰帶給美國的傷害,遠遠超過美國4年半戰爭以來遭遇的傷害,他的影響可能會非常深遠,我們必須未雨綢繆!”
眾人都點頭。
“另外給大家通報一個好消息,3個小時前,我軍越境攻擊,已截獲了在加拿大腹地流竄的美共叛亂分子先頭部隊,我相信他們覆滅的日子即將到來……”杜威掃視了眾人一眼,“這件事情平息之後,我們需要好好研究並商議,如何讓美國再次變得偉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