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通向鐵幕之路()


    “托馬斯同誌,我們已沒法再猶豫了……”4月13日,馬林科夫趁著混亂,利用他們掌握近衛部隊的便利,把一架經過特殊改造,載著圖紙、資料和10克提純後的鈾-235和勃列日涅夫本人的b-29送上了天空,b-29在裝載額外燃料並進行轉場飛行時可連續飛行9000公裏以上的航程,足夠單程從底特律飛往東俄境內,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選用的全部是俄方援助美國的、最有經驗的運輸機飛行員。


    這架飛機經過2天的飛行(其中有一天涉及國際日期變更線)終於艱難抵達了東俄最東段的機場,當勃列日涅夫連滾帶爬從機艙裏爬出來時,跪在地上嚎啕大哭!他不但哭將1000多人的教官團除前兩批有秩序撤退外,剩餘的700多人幾乎全部陷在了美共控製區,哭的是當初三駕馬車中團長切爾尼亞霍夫斯基失去音訊,副團長現在帶著部隊困守底特律,隻有自己僥幸逃得性命;哭的是總算拿到了美國原子彈工程的部分圖紙、資料和實物,可以向貝利亞和斯大林交差了。


    4月15日,崔可夫以一次聲東擊西的突擊,幹脆漂亮地甩掉了在外圍監視的總統衛隊,帶著近4萬美共紅軍和骨幹踏上了東進加拿大的征途。從30萬紅軍、50萬赤衛隊打到現在隻有4萬之眾,美共經曆了一次次升華,真的可以用剩下的都是精華來自詡。


    這4萬活命心切的紅軍出現在加拿大軍隊麵前時,立即打了對手一個措手不及,部署在底特律附近的加拿大師立即被擊潰,所有給養和重裝備全部被搶走——美加裝備通用。


    4月17日,美共又擊退了一個攔路的加拿大師,丘吉爾緊急向美國發出照會,要求美國方麵派出有力部隊協助剿滅布爾什維克分子。


    此時此刻,斯坦因納正好整以暇地帶隊接受有關蘇維埃控製區,而已麥卡錫為首的忠誠委員會也趕到了底特律,開始了瘋狂工作——那些被美共高層拋棄的一般基層,還有同樣被拋棄的國會議員、政府工作雇員們全部被總統衛隊關押在一起,麥卡錫連同林德伯格等右派親德議員,在南方右翼分子的支持下,開始了大清洗。


    杜威對此裝聾作啞,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隻要是反對他的,一律都按上了“通共”的罪名,包括被迫當了蘇維埃副總統的愛德華茲也“被自殺”在監獄中,其他議員死於非命的也不少,更慘烈的是先後兩次被整肅的東部和五大湖區資本家隊伍——蘇維埃掌權時,凡是不肯和蘇維埃合作的資本家都被按上“國家蛀蟲”的罪名予以槍決並查抄沒收,隻有表態願意“合作”的資本家才活了下來;等忠誠委員會趕到後,這些表態願意“合作”的資本家又有了新的罪名——通共!


    最慘的猶太裔資本家,不但忠誠委員會不肯放過,就連總統衛隊看他們也不順眼,動不動就抓幾個來處理。雖然最頂尖的洛克菲勒、摩根等家族杜威不敢動,但其他勢力稍微小一點的全部被折騰得七零八落,一直在汽車界享有威望的福特家族因為親德是倒在美共手裏,而其他家族很多是倒在杜威手裏——七拚八湊之下,杜威需要的400億美元居然也湊齊了!


    “現在應該怎麽辦呢?立即越境追擊麽?丘吉爾已發來了照會。”


    斯坦因納從動手到全功,基本上用了一個月功夫,手段淩厲,可比李奇微的磁性戰術快速多了,不過這次他一反常態地主張慢慢來:“總統閣下,您可以迴答加拿大人,就說我們目前連日激戰,需要休整,而且後方還有大量左翼分子需要清理,短期內無法越境。”


    他眨著眼睛:“赤色分子流竄到加拿大後,就意味著他們得不到人力資源上的補給了,死一個少一個,完全可以讓加拿大人頂上去打頭陣;第二,從美國未來的政治格局考慮,有利於您掌握加拿大這個局麵;第三,要剿滅美共也不是這麽幹的,尾追沒有好下場,隻有圍追堵截才能徹底解決問題,您猜赤色分子會流動到哪裏去?”


    “哪裏?”


    “去阿拉斯加!”斯坦因納評析道,“我仔細審問過他們的成員,隱隱約約有提到開辟西北根據地的說法,這個根據地指的就是阿拉斯加,他們如果能抵達阿拉斯加大概是5月份,這個時間點正好可以相對容易的生存,而且阿拉斯加和俄國隻有一道白令海峽遙遙相望,容易抱團取暖。”


    “真要去阿拉斯加?”杜威看了下地圖,“直線距離都5000多公裏呢,如果要依靠交通工具過去,還不要行駛1萬多公裏?”


    “這不是問題,隻要有車、有汽油都好辦,加拿大地廣人稀,要穿行不困難……”斯坦因納指了指地圖上的路線,“您看他們從底特律方向越境後,先去洗劫了多倫多,然後擺出要進攻渥太華的樣子,迫使丘胖子把幾個師兵力往渥太華方向收縮,實際上方向一轉,拐彎到了西北方去了薩德伯裏,在那裏美共用了2天的功夫養精蓄銳、補足元氣後重新上路,接下去的路程雖然彎彎繞繞,但總體是向西北方向前進的,今天偵察機顯示他們已在安大略省的腹地了,我猜測他們要去打一次溫尼伯。”


    “為什麽?”杜威不解道,“溫尼伯靠近美加邊境……”


    李奇微歎了口氣:“他們不打不行,因為其他地方他們弄不到給養,溫尼伯和靠近美加邊境的城市地帶還可以再撈一把。”


    “所以,我讓總統衛隊休整幾天,我們去溫尼伯一帶候命,等著赤色分子自己撞上來!”斯坦因納笑笑,“不來也行,不來就意味著他們必須忍饑挨餓至少一周才能去搶曼尼托巴省的小城鎮,還不一定能滿足需要!如果我是指揮官,我是不敢冒這個險的……”


    斯坦因納的估計不錯,崔可夫就在和托馬斯以及馬林科夫匯報:“現在我們雖然已甩開了加拿大陸軍的追擊,但危險並沒有遠去,貧乏的給養是比敵人圍追堵截更殘酷、更危險的存在,為了安全,必須去打一次溫尼伯,說不定還要重新去美國明尼蘇達州、北達科他州再打一圈,告訴美國人民我們並未遠去……”


    “您說,去阿拉斯加開辟根據地可行麽?”托馬斯憂心忡忡地說道。


    “哪怕不可行也能退到蘇維埃去!”馬林科夫鼓勵他,“革命處於低潮的時候,我們也要保持充分的信心……”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鐵十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影梧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影梧桐並收藏鐵十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