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無鞍馬的技巧,和騎乘鞍韉俱全的馬匹時截然相反。


    馬匹鞍韉俱全的時候,騎士靠馬鐙支撐體重,人和馬處於分離的狀態。所謂人馬合一的說法,指的是人要持續地調整自己的起坐姿態,以減輕馬匹受力的負擔,配合馬匹奔走的韻律。


    無鞍馬上的騎士則必須真正緊貼馬匹,這麽做,是為了用身體的每一部分去保證人和馬匹的連接,不至於被甩飛下馬,但動作又必須足夠柔和,以保證馬匹的舒適。這不止對騎士的技巧要求極高,更講究對馬匹性子的熟悉,在人和馬匹之間建立信任。


    此時兩人臨時拽馬就走,隻挑了看起來最是高壯善走的,什麽熟悉性子、建立信任,無論如何都來不及做到。老實說,他兩人本也沒這個本事。


    呂樞的身份特殊,乃是大周朝堂上唯一的國戚,大周再怎麽宣揚剛健的武人風範,日常總少不了有人奉承他,就算呂函督促得再嚴,太學裏的教師們並不會真把他當作衝鋒陷陣的將士一般操練。


    至於阿多,更是個擅長術算和格物的,在太學裏有個專門的屋舍,供他和同好們擺弄奇奇怪怪的裝置。郭寧曾經親口說,阿多日後的前程不在沙場。所以阿多的日常武藝訓練並不疏忽,卻也不會像精銳戰士那樣麵麵俱到,更不會特意去練習無鞍馬的騎乘技巧。


    縱馬奔馳沒多久,呂樞就被顛得五髒六肺都要翻轉,跨下的黑馬還不知為何暴躁起來,忽然左右搖頭,猛打響鼻,四蹄也跟著亂踏。


    呂樞一不留神,幾乎落馬,他揪著馬鬃沒口子嚷道:「乖兒,快跑,今日過後,我請你吃好的!吃細糧!吃雞子!」


    那馬兒哪裏聽得懂?愈發騰踏得厲害了。


    就這一下子耽擱,就已進入追兵的箭矢射程。接連幾支箭矢在呂樞身邊掠過,震動空氣的尖銳響聲就在他耳邊迴蕩。


    呂樞十分焦慮。


    他知道這是因為夜間看不清人影,但凡月色稍稍明亮,自己早就成了刺蝟!


    就在這時,阿多的戰馬也猛然跳躍,嘶鳴不已。


    怎就挑出了兩匹不聽使喚的馬?呂樞幾乎狂躁,卻見阿多猛然兜轉迴來,原來方才是他用雙手勒頸示意,強行扳迴馬匹。


    阿多手裏拿著一塊隨手撿到的石塊,與呂樞兩馬交錯之際,奮力用石塊的尖端猛砸黑馬的後股。


    黑馬吃痛,希律律地嘶鳴兩聲,開始不管不顧地狂奔。


    塔塔兒人追得那麽近,馬匹連續兩次兜轉方向的時間,足夠塔塔兒人覷準了開弓射箭了!阿多這是在拿命掩護呂樞!


    呂樞忍著身上幾處傷勢的痛楚,死死地箍著馬脖子,他一再試圖扭頭去看阿多的動向,卻因為馬匹顛簸起伏,怎也不敢鬆手擰腰。


    耳聽得後頭蹄聲如雷轟鳴,呂樞畢竟年少,這時候六神無主,隻連聲唿喚:「阿多!阿多!」


    連喊了數聲,後頭蹄聲越來越近。呂樞深吸一口氣,腰腿蓄力,準備待敵人湊近時,躍身過去拚命。


    轉過半個身子,呂樞繃緊的神經驟然放鬆。來的不是敵人,而是阿多,他又趕上來了。


    「沒事就好!快走快走!咱們往金蓮川去,張紹在那裏,到了那裏就安全了!」呂樞喊了兩聲,沒聽到阿多答應。


    此時兩匹馬的距離接近,呂樞定神再看,隻見阿多搖搖晃晃,仿佛隨時要落馬的樣子。月色下,他的臉色慘白,一支箭矢的箭尖從胸側鑽了出來,鮮血沿著鐵製的箭尖往外直冒!


    呂樞大叫一聲,目眥盡裂。


    這兩人年紀差了四五歲,因為阿多少年時性子遲鈍,當年在潰軍河營地的時候,便是呂樞的玩伴。


    阿多的家人全都死在蒙古人手裏,呂樞除了一個姐姐


    以外,家人也都死盡。兩人一向很有彼此扶持之感,也有共同的、如君如父的兄長。所以後來數載,兩人雖時有分離,卻始終情好莫逆。


    此時眼看阿多的身軀被箭矢貫穿,呂樞的心裏便似一團邪火猛燒,幾乎要吐血。


    本來此行甚是順利,現在趙瑄和盧五四不知生死如何,阿多又身受重傷!怎麽就這樣倒黴!眼前這情形,簡直就和多年前從烏沙堡一路敗逃的場景相似,眼看著身邊的人一個個死,一個個掉隊,呂樞全然無能為力,沒有任何辦法!


    後頭的塔塔兒人還在追擊,越來越近,箭矢還在空中颼颼飛射。


    他兩人奔逃的路線,本是筆直往金蓮川去。呂樞很熟悉這一帶的地形,知道隻要東行六十裏,就能遇見張紹設在金蓮川以西的北羊城軍堡。


    北羊城軍堡是縉山行省下屬的十餘個骨幹軍堡之一,依托早年的火唵榷場舊址興建,城牆全是條石築成,方圓兩裏,堅固異常,駐有正將一人,將營直屬步騎六百。一入軍堡,莫說區區兩三百個塔塔兒人,便是三五個蒙古千戶聯手來攻,呂樞也穩如泰山。


    而且呂樞既然抵達狗濼鹽場,張紹那邊事前也得了密令,會額外調動兵力前出策應。呂樞相信,兩人奔走三四十裏,就可能撞上大周的巡哨騎兵。


    可是,時間不夠了。


    呂樞的騎術不過關,還要帶著越來越昏沉的阿多,在東麵的平曠土地上根本甩不開後頭的塔塔兒人。那些野人越追越近,十裏之內,必定會追到首尾相接!阿多的傷勢必定嚴重,也根本拖不到奔行數十裏,接受北羊城軍堡裏軍醫的救治!


    呂樞猛地咬牙。


    「阿多!跟緊我!」


    他喊了一嗓子,隨即扳著馬脖子,往左側慢慢用力。黑馬不滿地噴著粗氣,跟隨著騎士的指示,奔跑的方向慢慢轉向北麵。阿多的神誌有些昏沉,已經沒法詢問呂樞的意圖,隻下意識地扯了扯馬鬃,讓馬匹跟著前馬奔行。


    兩騎一前一後,往北麵鹽沼深處狂奔。


    狗濼鹽池在這個位置漸漸幹涸,與東麵另一鹽池名叫蓋裏泊的,間隔開了數裏。這數裏寬窄、近百裏長的灘地,便成了通往更北方深山荒漠的道路。


    但這道路沿線的地形過於複雜,遍布鹽沼、荒灘和丘陵。無論人、馬,動輒陷入鹽沼而死,一向很少有人走。便是當年大遼所設的鹽路,也都繞行東麵兩百多裏,從桓州方向進入草原。


    一年前,因為和定海軍相處熱絡的關係,全真教有位號曰長春子的高道,曾試圖出塞傳道,為了節省時間春去秋還,決定從狗濼和蓋裏泊之間的這條灘地穿越。縉山方麵專門派了非常熟悉路途的向導,可途中他們依然好幾次險些被沼澤沒頂,丟了好幾頭牲畜和行李,差點也丟了性命。


    迴到中都以後,長春子就此特意賦詩一首,詩雲:坡陀折迭路彎環,到處鹽場死水灣,地無木植唯荒草,天產丘陵沒大山。


    這首詩,呂樞居然也是念過的。但這會兒他沒有別的選擇,隻能一頭猛撞進了鹽沼深處!


    後頭追擊的塔塔兒人在夜幕中忽然驚動,騎馬追擊兩個莫名逃竄的小子許久,又因為倉猝出外,好多人箭袋裏壓根沒裝幾支箭,這時候一個個都不耐煩了。


    忽然見他們扭轉方向,往北麵鹽沼灘地去了,人人轉怒為喜,都道:「我們這兩年能在狗濼周邊自在殺人,而幾番躲過蒙古人的探查,就是因為熟悉鹽沼地形!這兩個小兒奔向鹽沼,那是找死了!」


    當下百餘騎蹄聲隆隆,緊追不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扼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蟹的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蟹的心並收藏扼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