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屠門,梓曜院。
已是入夜了,圓月高懸,斜斜掛在樹枝之上。有風不時吹拂而過,地麵之上,那些或濃或淡的潑墨剪影明明滅滅,搖搖晃晃。
驚虹潭橫跨三個院,並接臨鹿屠齋。而此處,便是梓曜院驚虹潭邊。
潭水每至夜色便更顯寧靜不驚,金黃色的波光在月光照耀之下熠熠生輝。潭邊向上,一條曲折小徑,路盡頭,是一座低矮的草廬,在一片金碧輝煌的鹿屠門之中,這座草廬就映在無限奢侈繁華當中,遺世獨立。
潭邊立著一道男子人影,頗為瘦削,他負手臨於潭邊,自此處向遠處望去,以他的眼力,仍不能見鹿屠齋或其餘兩院的一絲輪廓,可見驚虹潭之大。縱使在白天日頭正恰之時,憑目遠望,也僅能隱約觀得宮殿數座,分布寥落,如此而已。
人影站在此處已有一段時間了,一動未動,像是一座石雕刻像,夜夜守望碧潭,沐浴圓月光華,飄然欲仙。
似是又過了許久,又似是僅僅隻是一瞬,在曲折小徑之上,又出現另一道人影。身形婀娜,體段陰柔,行動之間,長衣飄飄,竟是一位女子。
隻見女子緩緩飄至潭邊男子身後,而男子像是未曾發覺一般。女子在靠近人影處才停住,立於他身邊,同他一道,麵朝黛綠似墨的潭水。
男子亦無所動,連臉都沒有轉過來。他隻是歎口氣,聲音低沉道:“我再待一會就迴去了,你又何苦追出來呢。驚虹潭邊夜裏涼,你身子本就嬌弱,可莫染了病。”
女子伸出手,慢慢探向男子的手邊。男子方才低頭看一下,又望一眼身邊女子溫暖的笑臉,反手抓緊了女子的手。
女子微微一笑,便若曇花入夜盛開,明豔動人。她聲音格外柔和,就仿佛最輕拂的微風,方開口,便令人不覺沉迷。女子道:“一山,自你從鹿屠齋歸來,便一直立在此處,便連午飯晚飯都尚未食用。門內到底發生了何事啊。”
男子略一側臉,月光傾灑而下,將他的臉龐都染成暈黃。而借著月光,方看清此人乃是梓曜院院主,丁一山。.tw[]
他一手輕輕撫摸女子玉手,目光卻迎向驚虹潭深處,道:“今日掌門師兄於鹿屠齋召集我們五位院主,卻是因為逸夜在外為人所害,其傷之深,令人不禁心生憐憫。”
女子亦是輕輕一歎,道:“此事掌門於午後已報於全門弟子知曉了,我方才聽聞之時,也是震驚異常。想十年之前,逸夜身為鹿屠門大弟子,何等意氣風發。但對於我,也還是畢恭畢敬,不敢絲毫逾禮。當時我便知曉,這孩子將來必成大器。但是奈何天妒英才,逸夜無辜遭人襲擊至此,實在可憐。”女子說完不斷搖頭,眼角於月光之下微微瑩亮,竟是流下淚來。
丁一山伸手為女子抹掉腮邊香淚,無奈道:“逸夜是我們眼看著長大的,從十歲懵懂少年長成修為高深的高手。隻是十年前奉掌門之令下山曆練,方才與他逐漸相隔。原想十年已過,逸夜便要歸來,修為必再上一層樓。可誰曾想…,唉。”
女子靜靜聽完丁一山的話,將頭默默的靠在他胸前,輕聲道:“一山,凡事都往好處想吧,無論如何,現在逸夜的姓命無憂,隻是傷勢甚重,暫時昏迷而已。想天下之大,若是遍訪名醫,或許還可令逸夜恢複也說不定呢。”
“此事說來輕巧,卻哪有這般容易。”丁一山抬頭遙望鹿屠齋的方向,像是跨過渺渺驚虹潭看到劉逸夜般,道,“修行至掌門師兄這般地步,就算是相較於一般神醫也不遑多讓。而逸夜之傷,就連他都束手無策。而且,逸夜一直如此昏迷還算尚好,若是一朝清醒,怕是卻再難以活下去了。”
女子陡然一驚,看向丁一山,奇道:“這卻是為何?”
“你想啊,逸夜如今已算是廢人一般,而今沉睡,尚且罷了。可是一旦他醒來,明白自己的處境,以逸夜的性格,這樣活著還不如死了痛快。”丁一山頓一下,沉吟許久,才又慢慢開口道,“而且,想來逸夜已經知曉害自己之人是誰,可他卻既無法說,也無法寫,更無法辨認,也就是說,他空知道自己仇人是誰,卻再無法告訴其他人。這樣的痛苦,卻比殺了他還難受。”
女子細細體會丁一山的話,亦覺得深有道理。她眼神溫柔道:“如此看來,卻是苦了這個孩子。一山,便是因了逸夜,你方才如此傷心,夜半遊蕩至此嗎。”
無聲抱緊了身邊女子的嬌軀,丁一山苦澀笑一聲道:“我雖擔憂逸夜,但畢竟他是掌門師兄的大弟子,而非我梓曜院弟子。要說為他悲傷至此,卻還輪不到我。”
女子眼中登時閃過奇光:“既不是為了逸夜,那卻是為何呢。難道還有何比逸夜之事更令你感到煩愁?”
“你既已知曉逸夜之事,想必聖血令一事掌門也已傳遍鹿屠門了吧。”丁一山滿臉肅容道。
“確實如此,今日傳信弟子便將此事告知我們了。我還正待要問你,聖血令是何物,我來鹿屠門屈指也已有十幾年了,卻從未聽聞過。”
丁一山眼流迴憶,沉聲道:“你未曾聽過聖血令,卻也是必然。便就是我,也僅是在師父將梓曜院院主之位傳給我之時略微提及,畢竟鹿屠門已繁盛數百年了。雖然這樣說有些失禮,但鹿屠門現今確是執天下正道牛耳,即便是你出身的無涯宮,還有沉翼閣、祁浮樓和藍迦寺,也隱隱不及。”
女子歎道:“這確是事實,但這都是鹿屠門曆年為正道所做應得的讚譽,況且鹿屠門人才輩出,更有掌門鹿參聖人功參造化,為天下第一高手。但這與聖血令有何關係?”
“彩兒,你可記得,三百年前,中原西南,蠻人出十萬大山,直逼中原之事。當時雖有祁浮樓鎮守於此,但仍有不少蠻人越過層層防線,潛入中原腹地,在中原四處生根。就在這段時間,中原門派四起,其中於蠻人建立的門派也是不知凡幾。他們廣收門徒,山門林立,一時之間亦是風生水起。而他們平日行為低調,循規蹈矩,幾乎也中原門派無異,故幾乎無人可辨認出,他們也因此在中原得以延續。”
女子語氣平靜問道:“這些我確是聽師父提及過,那這中間必然生了什麽變故吧,蠻人被祁浮樓打迴十萬大山,我想這些位於中原腹地者,必不會自尋安穩。”
丁一山淡笑道:“你還是這麽聰明,什麽事情都能猜到。沒錯,自蠻人退迴十萬大山,這些門派不甘寂寞,便將複仇之恨瀉到了中原正道身上,而由於無涯宮、沉翼閣和藍迦寺均在中原四方,幸免於難,而損失最為慘重的,便是我鹿屠門。凡我鹿屠門弟子入世修行的,必會遭人暗算,或襲擊致死,或重傷遠遁,修為大不如前。”
“那段時間對鹿屠門此等大派而言,想來必是打擊異常之大。”女子沉吟一下,淡淡道。
“是啊,因入世弟子皆是修行不深之輩,故傷亡慘重,消息傳迴門內,掌門和各院院主都是大為震驚。這些入世弟子都是門中希望,若從世俗歸來,悉心教導,將來必成大器,而今卻是十不存一。而這對於鹿屠門的名聲,亦是如塗墨其上。一時間,門中氣勢大落,弟子岌岌自危,甚至都有不少弟子退出鹿屠門以自保。我鹿屠門天下第一門派之位,亦是隱有撼動。”
“想來聖血令便是那時候提出的吧。”
“正是,那時候鹿屠門威名落至穀底,一時無前。當時掌門召眾院主商議,終決定祭出鐵血之勢,必要之時行必要之事,頒布聖血令。凡中原門派,無論大小,皆受我鹿屠門監督。我門令門中長老前往各門派,細查其門中弟子平時去向,凡遭查出卻無從解釋者,殺,凡攔我門中長老於門外者,殺,凡膽敢反抗者,殺。江湖之上,一時間一片血雨腥風,被滅門派,難數多少。”
女子長舒一口氣,歎道:“不曾想鹿屠門竟還有此往事,千年鹿屠,果真是大手筆。”
丁一山神情落寞,麵帶苦笑道:“這也是無奈之舉,實屬當年鹿屠門蕭索悲涼,急需一種手段挽救當日頹勢。縱有些血腥,也是顧不得了。幸好幾年之後,蠻人所建門派大幅被滅,我門又重迴昔日榮輝,聖血令便作罷了。”
“中原門派何其繁多,那些正經門派,也是被直接霸道強行檢查。他們一時或許懼於鹿屠門底蘊,而選擇忍氣吞聲,但怕是仇恨於那時便已是結下了。”女子目光望向驚虹潭中央,光華映入了她的美瞳。
“沒錯,此事影響甚遠,足有數百年。那時別人皆都畏我鹿屠門,卻無人親近。枉我第一大門派,人人敬而遠之。我鹿屠門也是深知種種因果,故這些許年,我門盡心力斬妖除魔,護我中原,便是想贏迴各門派的心。斷續了三百年,方才漸彌。”丁一山言及此處,眉間緊皺,目露憂色,緩緩道:“所有這些,方蒼不會不知,掌門師兄更不會不知,但是今日,方蒼卻昂顏提議,並鼓動性情簡單的孟易師弟,而掌門出乎所有人的預料,選擇堅持方蒼,雖然我同晴眉力爭,卻還是頒下了聖血令。這其中,到底有何隱情?”
女子想了一會,便像是了然一般,柔聲道:“或許是掌門師兄愛徒心切吧,畢竟逸夜之事,觸動最大的便是他了。他養育教誨了逸夜十餘年,就是重見之際,恰逢此變,心受重創,欲為逸夜複仇,頒下此令,也是情有可原。”
丁一山搖搖頭,冷靜道:“此事並非如此簡單。逸夜之事,對常人而言,或許打擊甚重,但是掌門師兄是何許人也,縱使是有所觸動,但定能很好壓控。況且聖血令事大,孰輕孰重,掌門不可能分不清楚。但他卻還是這樣做了,此中事情,怕是頗多曲折,隻是我怎麽都想不通。”
身邊女子抱著他的臂膀,柔道:“想不通便先不要想了。大不了明日你再去尋掌門師兄,對他痛陳利害,或許他會改了成命也說不定呢。夜已深了,我們迴去吧。”
丁一山將女子緊緊抱在懷中,歎道:“也隻能如此了,罷了罷了,這等煩心之事,便留由明日再作打算,今日,便早點休息吧。”
他最後望一眼鹿屠齋方向,微一低頭,才擁著女子,轉身一步一步走上身後小徑,而在盡頭,一座草廬輪廓依稀隱現,正在無言安靜等待他們。
圓月不知何時已逐漸升至頭頂,一輪玉盤,鑲在蒼穹之上,月下驚虹潭水深深,偶有鱗浪,光華翻湧,似滿地黃金盛開。
夜,確已深了。
已是入夜了,圓月高懸,斜斜掛在樹枝之上。有風不時吹拂而過,地麵之上,那些或濃或淡的潑墨剪影明明滅滅,搖搖晃晃。
驚虹潭橫跨三個院,並接臨鹿屠齋。而此處,便是梓曜院驚虹潭邊。
潭水每至夜色便更顯寧靜不驚,金黃色的波光在月光照耀之下熠熠生輝。潭邊向上,一條曲折小徑,路盡頭,是一座低矮的草廬,在一片金碧輝煌的鹿屠門之中,這座草廬就映在無限奢侈繁華當中,遺世獨立。
潭邊立著一道男子人影,頗為瘦削,他負手臨於潭邊,自此處向遠處望去,以他的眼力,仍不能見鹿屠齋或其餘兩院的一絲輪廓,可見驚虹潭之大。縱使在白天日頭正恰之時,憑目遠望,也僅能隱約觀得宮殿數座,分布寥落,如此而已。
人影站在此處已有一段時間了,一動未動,像是一座石雕刻像,夜夜守望碧潭,沐浴圓月光華,飄然欲仙。
似是又過了許久,又似是僅僅隻是一瞬,在曲折小徑之上,又出現另一道人影。身形婀娜,體段陰柔,行動之間,長衣飄飄,竟是一位女子。
隻見女子緩緩飄至潭邊男子身後,而男子像是未曾發覺一般。女子在靠近人影處才停住,立於他身邊,同他一道,麵朝黛綠似墨的潭水。
男子亦無所動,連臉都沒有轉過來。他隻是歎口氣,聲音低沉道:“我再待一會就迴去了,你又何苦追出來呢。驚虹潭邊夜裏涼,你身子本就嬌弱,可莫染了病。”
女子伸出手,慢慢探向男子的手邊。男子方才低頭看一下,又望一眼身邊女子溫暖的笑臉,反手抓緊了女子的手。
女子微微一笑,便若曇花入夜盛開,明豔動人。她聲音格外柔和,就仿佛最輕拂的微風,方開口,便令人不覺沉迷。女子道:“一山,自你從鹿屠齋歸來,便一直立在此處,便連午飯晚飯都尚未食用。門內到底發生了何事啊。”
男子略一側臉,月光傾灑而下,將他的臉龐都染成暈黃。而借著月光,方看清此人乃是梓曜院院主,丁一山。.tw[]
他一手輕輕撫摸女子玉手,目光卻迎向驚虹潭深處,道:“今日掌門師兄於鹿屠齋召集我們五位院主,卻是因為逸夜在外為人所害,其傷之深,令人不禁心生憐憫。”
女子亦是輕輕一歎,道:“此事掌門於午後已報於全門弟子知曉了,我方才聽聞之時,也是震驚異常。想十年之前,逸夜身為鹿屠門大弟子,何等意氣風發。但對於我,也還是畢恭畢敬,不敢絲毫逾禮。當時我便知曉,這孩子將來必成大器。但是奈何天妒英才,逸夜無辜遭人襲擊至此,實在可憐。”女子說完不斷搖頭,眼角於月光之下微微瑩亮,竟是流下淚來。
丁一山伸手為女子抹掉腮邊香淚,無奈道:“逸夜是我們眼看著長大的,從十歲懵懂少年長成修為高深的高手。隻是十年前奉掌門之令下山曆練,方才與他逐漸相隔。原想十年已過,逸夜便要歸來,修為必再上一層樓。可誰曾想…,唉。”
女子靜靜聽完丁一山的話,將頭默默的靠在他胸前,輕聲道:“一山,凡事都往好處想吧,無論如何,現在逸夜的姓命無憂,隻是傷勢甚重,暫時昏迷而已。想天下之大,若是遍訪名醫,或許還可令逸夜恢複也說不定呢。”
“此事說來輕巧,卻哪有這般容易。”丁一山抬頭遙望鹿屠齋的方向,像是跨過渺渺驚虹潭看到劉逸夜般,道,“修行至掌門師兄這般地步,就算是相較於一般神醫也不遑多讓。而逸夜之傷,就連他都束手無策。而且,逸夜一直如此昏迷還算尚好,若是一朝清醒,怕是卻再難以活下去了。”
女子陡然一驚,看向丁一山,奇道:“這卻是為何?”
“你想啊,逸夜如今已算是廢人一般,而今沉睡,尚且罷了。可是一旦他醒來,明白自己的處境,以逸夜的性格,這樣活著還不如死了痛快。”丁一山頓一下,沉吟許久,才又慢慢開口道,“而且,想來逸夜已經知曉害自己之人是誰,可他卻既無法說,也無法寫,更無法辨認,也就是說,他空知道自己仇人是誰,卻再無法告訴其他人。這樣的痛苦,卻比殺了他還難受。”
女子細細體會丁一山的話,亦覺得深有道理。她眼神溫柔道:“如此看來,卻是苦了這個孩子。一山,便是因了逸夜,你方才如此傷心,夜半遊蕩至此嗎。”
無聲抱緊了身邊女子的嬌軀,丁一山苦澀笑一聲道:“我雖擔憂逸夜,但畢竟他是掌門師兄的大弟子,而非我梓曜院弟子。要說為他悲傷至此,卻還輪不到我。”
女子眼中登時閃過奇光:“既不是為了逸夜,那卻是為何呢。難道還有何比逸夜之事更令你感到煩愁?”
“你既已知曉逸夜之事,想必聖血令一事掌門也已傳遍鹿屠門了吧。”丁一山滿臉肅容道。
“確實如此,今日傳信弟子便將此事告知我們了。我還正待要問你,聖血令是何物,我來鹿屠門屈指也已有十幾年了,卻從未聽聞過。”
丁一山眼流迴憶,沉聲道:“你未曾聽過聖血令,卻也是必然。便就是我,也僅是在師父將梓曜院院主之位傳給我之時略微提及,畢竟鹿屠門已繁盛數百年了。雖然這樣說有些失禮,但鹿屠門現今確是執天下正道牛耳,即便是你出身的無涯宮,還有沉翼閣、祁浮樓和藍迦寺,也隱隱不及。”
女子歎道:“這確是事實,但這都是鹿屠門曆年為正道所做應得的讚譽,況且鹿屠門人才輩出,更有掌門鹿參聖人功參造化,為天下第一高手。但這與聖血令有何關係?”
“彩兒,你可記得,三百年前,中原西南,蠻人出十萬大山,直逼中原之事。當時雖有祁浮樓鎮守於此,但仍有不少蠻人越過層層防線,潛入中原腹地,在中原四處生根。就在這段時間,中原門派四起,其中於蠻人建立的門派也是不知凡幾。他們廣收門徒,山門林立,一時之間亦是風生水起。而他們平日行為低調,循規蹈矩,幾乎也中原門派無異,故幾乎無人可辨認出,他們也因此在中原得以延續。”
女子語氣平靜問道:“這些我確是聽師父提及過,那這中間必然生了什麽變故吧,蠻人被祁浮樓打迴十萬大山,我想這些位於中原腹地者,必不會自尋安穩。”
丁一山淡笑道:“你還是這麽聰明,什麽事情都能猜到。沒錯,自蠻人退迴十萬大山,這些門派不甘寂寞,便將複仇之恨瀉到了中原正道身上,而由於無涯宮、沉翼閣和藍迦寺均在中原四方,幸免於難,而損失最為慘重的,便是我鹿屠門。凡我鹿屠門弟子入世修行的,必會遭人暗算,或襲擊致死,或重傷遠遁,修為大不如前。”
“那段時間對鹿屠門此等大派而言,想來必是打擊異常之大。”女子沉吟一下,淡淡道。
“是啊,因入世弟子皆是修行不深之輩,故傷亡慘重,消息傳迴門內,掌門和各院院主都是大為震驚。這些入世弟子都是門中希望,若從世俗歸來,悉心教導,將來必成大器,而今卻是十不存一。而這對於鹿屠門的名聲,亦是如塗墨其上。一時間,門中氣勢大落,弟子岌岌自危,甚至都有不少弟子退出鹿屠門以自保。我鹿屠門天下第一門派之位,亦是隱有撼動。”
“想來聖血令便是那時候提出的吧。”
“正是,那時候鹿屠門威名落至穀底,一時無前。當時掌門召眾院主商議,終決定祭出鐵血之勢,必要之時行必要之事,頒布聖血令。凡中原門派,無論大小,皆受我鹿屠門監督。我門令門中長老前往各門派,細查其門中弟子平時去向,凡遭查出卻無從解釋者,殺,凡攔我門中長老於門外者,殺,凡膽敢反抗者,殺。江湖之上,一時間一片血雨腥風,被滅門派,難數多少。”
女子長舒一口氣,歎道:“不曾想鹿屠門竟還有此往事,千年鹿屠,果真是大手筆。”
丁一山神情落寞,麵帶苦笑道:“這也是無奈之舉,實屬當年鹿屠門蕭索悲涼,急需一種手段挽救當日頹勢。縱有些血腥,也是顧不得了。幸好幾年之後,蠻人所建門派大幅被滅,我門又重迴昔日榮輝,聖血令便作罷了。”
“中原門派何其繁多,那些正經門派,也是被直接霸道強行檢查。他們一時或許懼於鹿屠門底蘊,而選擇忍氣吞聲,但怕是仇恨於那時便已是結下了。”女子目光望向驚虹潭中央,光華映入了她的美瞳。
“沒錯,此事影響甚遠,足有數百年。那時別人皆都畏我鹿屠門,卻無人親近。枉我第一大門派,人人敬而遠之。我鹿屠門也是深知種種因果,故這些許年,我門盡心力斬妖除魔,護我中原,便是想贏迴各門派的心。斷續了三百年,方才漸彌。”丁一山言及此處,眉間緊皺,目露憂色,緩緩道:“所有這些,方蒼不會不知,掌門師兄更不會不知,但是今日,方蒼卻昂顏提議,並鼓動性情簡單的孟易師弟,而掌門出乎所有人的預料,選擇堅持方蒼,雖然我同晴眉力爭,卻還是頒下了聖血令。這其中,到底有何隱情?”
女子想了一會,便像是了然一般,柔聲道:“或許是掌門師兄愛徒心切吧,畢竟逸夜之事,觸動最大的便是他了。他養育教誨了逸夜十餘年,就是重見之際,恰逢此變,心受重創,欲為逸夜複仇,頒下此令,也是情有可原。”
丁一山搖搖頭,冷靜道:“此事並非如此簡單。逸夜之事,對常人而言,或許打擊甚重,但是掌門師兄是何許人也,縱使是有所觸動,但定能很好壓控。況且聖血令事大,孰輕孰重,掌門不可能分不清楚。但他卻還是這樣做了,此中事情,怕是頗多曲折,隻是我怎麽都想不通。”
身邊女子抱著他的臂膀,柔道:“想不通便先不要想了。大不了明日你再去尋掌門師兄,對他痛陳利害,或許他會改了成命也說不定呢。夜已深了,我們迴去吧。”
丁一山將女子緊緊抱在懷中,歎道:“也隻能如此了,罷了罷了,這等煩心之事,便留由明日再作打算,今日,便早點休息吧。”
他最後望一眼鹿屠齋方向,微一低頭,才擁著女子,轉身一步一步走上身後小徑,而在盡頭,一座草廬輪廓依稀隱現,正在無言安靜等待他們。
圓月不知何時已逐漸升至頭頂,一輪玉盤,鑲在蒼穹之上,月下驚虹潭水深深,偶有鱗浪,光華翻湧,似滿地黃金盛開。
夜,確已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