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嶽還待詢問,但見老者依舊聚精會神看著紙書,卻不敢打擾,更不敢再探出思感。他甚至懷疑,剛才在外麵對他施加壓迫力的,便是眼前之人。
既然不便開口相問,隻好自己自找進路。他環目之下,最後目光盯上了那扇屏風。
在這裏,屏風似乎起了個特殊的掩飾作用,一般情況下是不允許外人隨便進入。方七爺的屏風,掩著一個寶貝取之不竭的倉庫,而他自己住處的屏風,則通向精英堂紅場的便門,這扇屏風之後自也應另有玄虛。
方嶽邁步繞過老者,走向他身後的屏風,老者並沒有出言阻止。
屏風後麵果然還有一扇小門。
推門而入,眼前呈現的景象讓方嶽大為驚訝。難道這就是令人垂涎三尺的方氏家族的藏經閣?
因為有外廳的先入為主,令方嶽吃驚的並非是藏經閣內有多麽宏大雄偉,而是過於狹小和簡陋。在橫豎均不超過十丈見方的密封的空間內,四麵牆邊被一排五尺高的書架所占滿,隻留下一扇小門的位置。每個書架之前立有一根嵌著古赤晶石的石樁,作照明之用。在屋子中間的空處,胡亂擺放著幾張桌椅。
屋內空寂無聲,並無其他人存在。方嶽沿書架一一看去,這些書架也不知是用什麽木質搭成,黑不溜秋,不少地方磨損得厲害,露出了黃不拉幾的內瓤。看這木質的成色,說是老古董也不為過。那一個個裝書的格子,一個格子一本典籍,大部分都布滿了厚厚的灰塵,少部分也隻是書是幹淨的,顯是有人看過,但格子裏灰塵依舊。
走到屋角,發現一個上樓的木梯,方嶽登上二樓,與樓下大同小異。唯一的區別是,樓下的格子裏麵幾乎都有典籍,二樓上近乎一多半的格子都是空的。
在樓上轉了幾圈,卻沒發現上三樓的樓梯,難道這諾大的藏經閣還另藏乾坤不成?
確實,這藏經閣從外麵看非常之巨,就算刨去外廳,按理也不應隻有這麽點的空間。
方嶽隨意從格子裏抽出典籍翻了翻。這些典籍都是紙質書,紙頁保存新鮮完好,一眼就能看出都是後來的抄錄本,絕不會是原裝貨。同時,他也發現了一個規律,樓下的書格子裏,裝的都是低階武技以及其他基礎說明性質的書籍,二樓則一碼是中階武技,在這裏他找到了開金掌、崩突拳、沙環擊之類中階武技的抄錄本。
那些在架子的頂端標有屬性標記的,則表示該書架盛裝盛裝的該係列屬性的武技典籍,其中以土係居多,約占三分之二還強,居第二位的是風係,最少的則是水係,無論低階還是中階,一本都沒有。
方嶽在一樓抽出了一部名為《土牆術》的典籍,略微用心翻閱了一遍。從前麵的簡介來看是一門防禦術,這讓他想起在秋祭擂台上巴恩使出的“風盾術”,估計都是同一類型。再看看裏麵的內容,有圖有文,講述的倒是詳實。但對方嶽來說幾乎沒用,因他根本凝聚不出具有土係屬性的元力。
將這部《土牆術》放迴到格子裏,方著順著繼續緩緩看去,尋找著可能對自己有用的典籍著作。
其實,目前對於方嶽來說,最缺的就是武技。他空有一身強悍的元力,可是除了“元箭術”之外,卻不會任何武技。而他最初自創的那些散手短打,此時在他眼裏確確實實隻剩下舒筋健體的體操效果,若再把這一套搬到擂台上,那就和小孩子過家家沒什麽分別,一擊便潰,巴恩就曾給他上了難忘的一課。
猶令他懊惱的是,看著這滿屋子的武技,卻隻能望洋興歎,這就像守著巨大的寶藏,卻無法帶走分毫一般令人沮喪。
當方嶽圍著一樓牆邊的書櫃轉了一整圈,最後終於發現一處異樣的地方。這也是一麵書櫃,因為隱在木梯後方的角落,屬古赤晶石光芒映射的死角,最容易使人忽略,且櫃子的上方沒有任何武技屬性的標簽。但他仍可看到看到,那些格子裏依稀有物。
方嶽滿懷希望鑽了過去,書櫃的格子大部分都是空的,隻有中間的七八個格子塞了東西。當他伸手一摸,觸手滑膩膩猶如油脂,蕩起的粉塵差點讓他窒息。真不知這些書格子有多少年沒人動過了。
由於此地光線過暗,方嶽索性將這些格子裏的物品,一股腦搬到了屋子中間的桌子上,抖掉灰塵,待塵埃落定,方一件件翻看起來。
一看之下,不由大失所望。
原來這些物件沒有一樣是成冊裝訂的典籍,更別說有一本能讓他一步登天的秘笈了。這其中大部分是零散的紙張,好一點的是把數張紙黏在一起。由於這堆紙存在的年代不一,有些已經發幹發黑,一碰即碎,而上麵的字跡有不少已模糊不清。這裏還有十幾張獸皮卷,保存著相對完好些,至少比他那張羊皮卷麵相要好很多。
方嶽撿起一張獸皮卷,一看標題差點沒背過氣去,《論火係技能在生活中的應用》,內容不用看也隻通篇廢話,火係技能除了點火你還能玩出什麽花樣來,總不會去澆花吧?隨手扔到一邊,再拿起一張,同樣令他啼笑皆非,《論精神勝利法在實戰中的應用》,這都哪兒跟哪兒啊,連阿q都鑽出來了,但他也有點欽佩寫這篇文章的人,至少還有些主觀意識能動性的哲學觀點。有張獸皮卷沒有標題,看了前半部內容,才知道這是論述土係如何對付木係的文章。方嶽直接略過中間的部分,去看結尾,文章的結論更是讓他瞠目,“土係隻要保持高一階的優勢,便能永立不敗之地”。
方嶽把那十幾張獸皮卷堆在一邊,坐在椅子上喘了一會兒粗氣。他終於明白這些東西要麽就是多少年前某個子弟習武寫的心得體會,要麽就是純粹的惡作劇,真搞不懂,堂堂的藏經閣,典藏這些破爛玩意兒幹什麽,若非之前答應過不得損毀典藏,他恐會把這堆破爛抱出去直接扔了。
他想了想,既然裏麵有習武的心得,說不定也能找到對自己有些用處的東西,遂擯棄了原物放迴的想法,耐著性子一張張翻起那堆紙來。
剛開始看的東西與獸皮卷上的沒設麽本質上的區別,要麽是一些似而是非、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東西,要麽就是類似於某某到此一遊的胡言亂語。終於,有幾頁黏在一起的紙引起了他的注意。
這幾頁紙大半業已發黃,不少字跡也已模糊,可見距今已有不短的時間。打眼一看,每頁紙上的字跡雖然出自同一人之手,但筆畫有粗有細,深淡不一,顯然不是一天所就。當他粗略看了一頁的內容,眼睛不禁一亮,也許這就是他要找的東西罷?
寫這些字的人並沒有留下姓名,從簡介裏看,此人的修為已晉入魂宗鏡。讓方嶽感興趣的事,這人身為三素體,在將土係修到魂宗鏡之後,竟異想天開,開始從頭修煉另一種元素火元素。
當他全身充滿了土係元力,火元素已被壓榨到最低程度的極限,再修煉火元素,便無法像初始修煉那樣直接把元素化為元力,而是充分利用魂宗鏡能吸收天地間遊離元素的特點。所不同的是,他吸收的是火元素。這幾頁紙的內容,就是他在嚐試之後,根據修煉的進展寫下的手記。
以他相對於火元素來說空乏的體質,如能修練出火元力,那麽以方嶽的絕對空泛之體,同樣也有可能吸收外界的元素加以轉化,從而在體內擁有帶有元素特征的元力,這樣再施展出武技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這個想法想想都讓方嶽興奮不已,自以為這迴是真撿到寶了。他當然也發覺這份筆記一定遠不止這幾張,於是小心翼翼在那一堆紙中翻檢起來,最後找出四十多頁字跡雷同的紙張,其餘的紙張與獸皮卷皆抱迴原處。
下一步就是把這些手記按順序擺放,這對他有不小的難度。這些記錄並沒有標注日期,如果是幾頁紙黏在一起的倒好辦,但零散的也不少,隻好根據裏麵的內容加以區分。好在每頁筆記的內容都自成一體,就算某些頁碼擺錯了位置,也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當方嶽總算將這份筆記整理順暢,耳邊忽然想起一道淡淡的聲音:“時間到了,明天再來吧。”
方嶽一呆,聲音顯然發自門外的那位禿頭老者之口,近在咫尺。然而舉目四望,空蕩蕩的屋子除他之外再無旁人,更無那老者身影。
當方嶽走出書屋,禿頭老者依舊伏案看書,對他的招唿隻淡淡“嗯”了一聲。
藏經閣外已開始罩上蒼茫的暮色,方嶽沒想到自己竟在裏麵待了整整一個下午竟。向迴走的路上,聽著腳踩落葉的“沙沙”聲,他的心情說不出的輕鬆愉悅。無論是坤戒,還是雙修筆記,對他來說都是意想不到的收獲。
遠遠看到自家的院門竟然大敞,不禁一怔,心裏湧起幾許不安。待他走進庭院,屋子裏傳來女子放浪的笑聲。
人影一閃,青兒急匆匆從門內走了出來,麵含焦急,看見方嶽如遇救星般迎了過來:“公子,你怎麽才迴來啊?方戍公子在裏麵。”
既然不便開口相問,隻好自己自找進路。他環目之下,最後目光盯上了那扇屏風。
在這裏,屏風似乎起了個特殊的掩飾作用,一般情況下是不允許外人隨便進入。方七爺的屏風,掩著一個寶貝取之不竭的倉庫,而他自己住處的屏風,則通向精英堂紅場的便門,這扇屏風之後自也應另有玄虛。
方嶽邁步繞過老者,走向他身後的屏風,老者並沒有出言阻止。
屏風後麵果然還有一扇小門。
推門而入,眼前呈現的景象讓方嶽大為驚訝。難道這就是令人垂涎三尺的方氏家族的藏經閣?
因為有外廳的先入為主,令方嶽吃驚的並非是藏經閣內有多麽宏大雄偉,而是過於狹小和簡陋。在橫豎均不超過十丈見方的密封的空間內,四麵牆邊被一排五尺高的書架所占滿,隻留下一扇小門的位置。每個書架之前立有一根嵌著古赤晶石的石樁,作照明之用。在屋子中間的空處,胡亂擺放著幾張桌椅。
屋內空寂無聲,並無其他人存在。方嶽沿書架一一看去,這些書架也不知是用什麽木質搭成,黑不溜秋,不少地方磨損得厲害,露出了黃不拉幾的內瓤。看這木質的成色,說是老古董也不為過。那一個個裝書的格子,一個格子一本典籍,大部分都布滿了厚厚的灰塵,少部分也隻是書是幹淨的,顯是有人看過,但格子裏灰塵依舊。
走到屋角,發現一個上樓的木梯,方嶽登上二樓,與樓下大同小異。唯一的區別是,樓下的格子裏麵幾乎都有典籍,二樓上近乎一多半的格子都是空的。
在樓上轉了幾圈,卻沒發現上三樓的樓梯,難道這諾大的藏經閣還另藏乾坤不成?
確實,這藏經閣從外麵看非常之巨,就算刨去外廳,按理也不應隻有這麽點的空間。
方嶽隨意從格子裏抽出典籍翻了翻。這些典籍都是紙質書,紙頁保存新鮮完好,一眼就能看出都是後來的抄錄本,絕不會是原裝貨。同時,他也發現了一個規律,樓下的書格子裏,裝的都是低階武技以及其他基礎說明性質的書籍,二樓則一碼是中階武技,在這裏他找到了開金掌、崩突拳、沙環擊之類中階武技的抄錄本。
那些在架子的頂端標有屬性標記的,則表示該書架盛裝盛裝的該係列屬性的武技典籍,其中以土係居多,約占三分之二還強,居第二位的是風係,最少的則是水係,無論低階還是中階,一本都沒有。
方嶽在一樓抽出了一部名為《土牆術》的典籍,略微用心翻閱了一遍。從前麵的簡介來看是一門防禦術,這讓他想起在秋祭擂台上巴恩使出的“風盾術”,估計都是同一類型。再看看裏麵的內容,有圖有文,講述的倒是詳實。但對方嶽來說幾乎沒用,因他根本凝聚不出具有土係屬性的元力。
將這部《土牆術》放迴到格子裏,方著順著繼續緩緩看去,尋找著可能對自己有用的典籍著作。
其實,目前對於方嶽來說,最缺的就是武技。他空有一身強悍的元力,可是除了“元箭術”之外,卻不會任何武技。而他最初自創的那些散手短打,此時在他眼裏確確實實隻剩下舒筋健體的體操效果,若再把這一套搬到擂台上,那就和小孩子過家家沒什麽分別,一擊便潰,巴恩就曾給他上了難忘的一課。
猶令他懊惱的是,看著這滿屋子的武技,卻隻能望洋興歎,這就像守著巨大的寶藏,卻無法帶走分毫一般令人沮喪。
當方嶽圍著一樓牆邊的書櫃轉了一整圈,最後終於發現一處異樣的地方。這也是一麵書櫃,因為隱在木梯後方的角落,屬古赤晶石光芒映射的死角,最容易使人忽略,且櫃子的上方沒有任何武技屬性的標簽。但他仍可看到看到,那些格子裏依稀有物。
方嶽滿懷希望鑽了過去,書櫃的格子大部分都是空的,隻有中間的七八個格子塞了東西。當他伸手一摸,觸手滑膩膩猶如油脂,蕩起的粉塵差點讓他窒息。真不知這些書格子有多少年沒人動過了。
由於此地光線過暗,方嶽索性將這些格子裏的物品,一股腦搬到了屋子中間的桌子上,抖掉灰塵,待塵埃落定,方一件件翻看起來。
一看之下,不由大失所望。
原來這些物件沒有一樣是成冊裝訂的典籍,更別說有一本能讓他一步登天的秘笈了。這其中大部分是零散的紙張,好一點的是把數張紙黏在一起。由於這堆紙存在的年代不一,有些已經發幹發黑,一碰即碎,而上麵的字跡有不少已模糊不清。這裏還有十幾張獸皮卷,保存著相對完好些,至少比他那張羊皮卷麵相要好很多。
方嶽撿起一張獸皮卷,一看標題差點沒背過氣去,《論火係技能在生活中的應用》,內容不用看也隻通篇廢話,火係技能除了點火你還能玩出什麽花樣來,總不會去澆花吧?隨手扔到一邊,再拿起一張,同樣令他啼笑皆非,《論精神勝利法在實戰中的應用》,這都哪兒跟哪兒啊,連阿q都鑽出來了,但他也有點欽佩寫這篇文章的人,至少還有些主觀意識能動性的哲學觀點。有張獸皮卷沒有標題,看了前半部內容,才知道這是論述土係如何對付木係的文章。方嶽直接略過中間的部分,去看結尾,文章的結論更是讓他瞠目,“土係隻要保持高一階的優勢,便能永立不敗之地”。
方嶽把那十幾張獸皮卷堆在一邊,坐在椅子上喘了一會兒粗氣。他終於明白這些東西要麽就是多少年前某個子弟習武寫的心得體會,要麽就是純粹的惡作劇,真搞不懂,堂堂的藏經閣,典藏這些破爛玩意兒幹什麽,若非之前答應過不得損毀典藏,他恐會把這堆破爛抱出去直接扔了。
他想了想,既然裏麵有習武的心得,說不定也能找到對自己有些用處的東西,遂擯棄了原物放迴的想法,耐著性子一張張翻起那堆紙來。
剛開始看的東西與獸皮卷上的沒設麽本質上的區別,要麽是一些似而是非、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東西,要麽就是類似於某某到此一遊的胡言亂語。終於,有幾頁黏在一起的紙引起了他的注意。
這幾頁紙大半業已發黃,不少字跡也已模糊,可見距今已有不短的時間。打眼一看,每頁紙上的字跡雖然出自同一人之手,但筆畫有粗有細,深淡不一,顯然不是一天所就。當他粗略看了一頁的內容,眼睛不禁一亮,也許這就是他要找的東西罷?
寫這些字的人並沒有留下姓名,從簡介裏看,此人的修為已晉入魂宗鏡。讓方嶽感興趣的事,這人身為三素體,在將土係修到魂宗鏡之後,竟異想天開,開始從頭修煉另一種元素火元素。
當他全身充滿了土係元力,火元素已被壓榨到最低程度的極限,再修煉火元素,便無法像初始修煉那樣直接把元素化為元力,而是充分利用魂宗鏡能吸收天地間遊離元素的特點。所不同的是,他吸收的是火元素。這幾頁紙的內容,就是他在嚐試之後,根據修煉的進展寫下的手記。
以他相對於火元素來說空乏的體質,如能修練出火元力,那麽以方嶽的絕對空泛之體,同樣也有可能吸收外界的元素加以轉化,從而在體內擁有帶有元素特征的元力,這樣再施展出武技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這個想法想想都讓方嶽興奮不已,自以為這迴是真撿到寶了。他當然也發覺這份筆記一定遠不止這幾張,於是小心翼翼在那一堆紙中翻檢起來,最後找出四十多頁字跡雷同的紙張,其餘的紙張與獸皮卷皆抱迴原處。
下一步就是把這些手記按順序擺放,這對他有不小的難度。這些記錄並沒有標注日期,如果是幾頁紙黏在一起的倒好辦,但零散的也不少,隻好根據裏麵的內容加以區分。好在每頁筆記的內容都自成一體,就算某些頁碼擺錯了位置,也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當方嶽總算將這份筆記整理順暢,耳邊忽然想起一道淡淡的聲音:“時間到了,明天再來吧。”
方嶽一呆,聲音顯然發自門外的那位禿頭老者之口,近在咫尺。然而舉目四望,空蕩蕩的屋子除他之外再無旁人,更無那老者身影。
當方嶽走出書屋,禿頭老者依舊伏案看書,對他的招唿隻淡淡“嗯”了一聲。
藏經閣外已開始罩上蒼茫的暮色,方嶽沒想到自己竟在裏麵待了整整一個下午竟。向迴走的路上,聽著腳踩落葉的“沙沙”聲,他的心情說不出的輕鬆愉悅。無論是坤戒,還是雙修筆記,對他來說都是意想不到的收獲。
遠遠看到自家的院門竟然大敞,不禁一怔,心裏湧起幾許不安。待他走進庭院,屋子裏傳來女子放浪的笑聲。
人影一閃,青兒急匆匆從門內走了出來,麵含焦急,看見方嶽如遇救星般迎了過來:“公子,你怎麽才迴來啊?方戍公子在裏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