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上麵記載的內容,寧北整個人的神經瞬間緊繃到了極點,他萬萬沒有想到,這間神殿並不是數千年沒有人來過,如果按照這個筆記上所記載的內容來看,起碼已經有一萬五千年的時間沒有人跡。
教皇,九位紅衣大主教,須彌古教。
第二本書上就寫了這麽多的內容,卻讓寧北的心裏翻湧起了驚濤駭浪,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座神殿竟然是一萬五千年前叛出神主教會的那位教皇所在過的地方。
他在應天府的藏書閣上看到過關於神隱與神主教會分離出去的真正秘辛。
雖說是秘辛,但其實也就是幾句話的內容,教皇羲試圖重新與神明取得聯係,遂前往須彌古教搭建通天路,一年沒有消息,一年後,教皇羲帶領九位紅衣大主教脫離神教,創下神隱。
而神教則是由當時的另外一位聖人也就是教皇羲的師弟擔任新的教皇。
自此開始神戰。
直到後來九位紅衣大主教陸續戰死,通天路消失,教皇羲被斬殺,那場持續了千年的神戰方才由明轉暗,自那以後神朝創立,天地間的勢力格局持續到了現在都不曾變過。
他將第二本書放下,沉默了片刻後又拿起了第三本書也就是桌麵上的最後一本筆記看了起來。
這上麵的字跡有些淩亂,依舊工整,隻是相較於前兩個筆記有細微差別,就像是執筆的人心緒不定,導致落筆紛亂。
“與神的溝通依舊沒有得到迴複,就連祭祀也沒有反饋,看來問題應該不是出自光明室上...”
“最後一次與神交流是在二百年前,但因為神力衰弱的緣故導致隻能陸續聽清三個字,自,戰,生,這是什麽意思...”
教皇羲似乎有著寫日記的習慣,又或者是思考時候的小習慣,喜歡將自己思考的問題和思考的過程寫下來。
寧北越看則是愈發心驚,因為上麵赫然寫著神明是曾做出過迴應的,要知道現在世界對於神明是否存在的態度已經愈發模糊了,也就隻有各大派才會知道神明是的確存在的,但隨著痕跡的衰減已經愈發的不確定。
而且傳聞已經十數萬年都不曾出現過神跡,可教皇羲的記載在一萬五千二百年前是出現過神跡的。
所以他們才會前往須彌古教,寧北皺著眉,繼續往下看。
“二百年的神跡不顯,神域或許是出了問題,可神域是否存在,降下神跡的是神還是天,我不能再等了...”
這是最後一本書上的最後一句話。
上麵記載的內容讓寧北說不出話來,在短短的時間內他已經接連震撼了許多次,饒是性情堅定,一時之間也是緩不過神來。
神域,指的又是什麽地方?
而且,堂堂的教皇羲,竟然在懷疑神究竟是否存在,在光明室與他交流的到底是神還是天。
神和天乍看起來沒什麽不同,但實際上卻是大相徑庭。
神代表了一種生命,一種更高層次的生命,如果是神創造了世界,那神與人之間的關係就像是人與子嗣。
而天則是道的一種衍化,這片天地的規則,比如人們修行,讀書,妖族化形修煉,這都是規則所致,也就是所謂天道。
天道是整個世界。
而神則是世界之上的一個人。
在這句話的最後教皇羲說他不能再等了,這句話很好理解,指的應該就是前往須彌古教搭建通天路的事情。
而神教分裂,神隱產生,這諸多變化就在這一年的時間裏。
換句話說,須彌古教的所在之處,一定會有什麽線索留下。
而與教皇羲交流的究竟是神還是天也已經有了答案,一定是神,而不是天。
否則神隱的教義不會是迎接新神,創造新世界。
假設,既然神的確存在,而通天路的存在證明了神的存在,那麽教皇羲為何還會從神主教會中分離出去?
寧北的眉頭皺的很深,在接觸到更多隱晦的秘密之後,他心中所帶來的疑問也就更大。
這一瞬間有太多的謎團出現在他的心裏,而且是根本得不到答案的那
種。
想要更深一步了解的話,要麽去當初須彌古教的遺址看一看,要麽就是去現在的神主教會詢問,當年教皇羲離開,新教皇掌權,這中間一定有很多事情被記錄在神教當中。
隻是這些內容肯定不會讓外人隨意觀看,別說是他,就算是神皇是否看過,估計都是一個未知數。
他現在在考慮的是要不要將這些發現告訴其他人,說了的話除了徒增謎團之外,還有沒有其他作用。.
而且最關鍵的是,如果消息傳了出去,可能會讓神隱有所防備,寧北始終相信一點,在沒有絕對實力之前,不能將一切底牌都扔出去。
對抗神隱這樣的勢力,總要有所保留。
讓對方以為八成實力就是你的全力,等到最後真正要分生死的時候再拿出十成實力,如此才能一舉成功。
當然,這隻是例子,他想讓神隱以為自己一方沒有那麽了解他,然後自己再在暗中加深了解,隻要將那遮在臉上的一層神秘麵紗所撕下,到那時候即便是神隱意識到了什麽,也來不及防備。
他低頭看著木桌上的三本書,將教皇羲的第一本修行筆記貼身放好,然後掌心凝聚劍氣,將另外兩本撕碎。
在燈火中被燃燒成灰燼,然後被長廊外吹進來的風吹散。
無影無蹤。
一個時辰的時間還沒到,劍符裏的聲音卻再度響起,是秦長魚的聲音,聽起來十分焦急:“寧北,你快出來,青青出事了。”
寧北聞言心裏那抹不安再度被擴大,最後看了一眼掌教迴廊,轉身朝著神殿迴去。
<a href="http://m.yawenku.com" id="wzsy">yawenku.com</a>
當他走出門戶之後,發現其他人都已經離開了那七扇門,此刻正站在青青的四周,眉頭緊鎖著。
而此刻的青青,紅裙飄起,長發散落,雙目冷淡的朝著遠處那麵巨大的牆壁行走,無論秦長魚如何唿喊阻攔都沒有停下腳步的意思。
教皇,九位紅衣大主教,須彌古教。
第二本書上就寫了這麽多的內容,卻讓寧北的心裏翻湧起了驚濤駭浪,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座神殿竟然是一萬五千年前叛出神主教會的那位教皇所在過的地方。
他在應天府的藏書閣上看到過關於神隱與神主教會分離出去的真正秘辛。
雖說是秘辛,但其實也就是幾句話的內容,教皇羲試圖重新與神明取得聯係,遂前往須彌古教搭建通天路,一年沒有消息,一年後,教皇羲帶領九位紅衣大主教脫離神教,創下神隱。
而神教則是由當時的另外一位聖人也就是教皇羲的師弟擔任新的教皇。
自此開始神戰。
直到後來九位紅衣大主教陸續戰死,通天路消失,教皇羲被斬殺,那場持續了千年的神戰方才由明轉暗,自那以後神朝創立,天地間的勢力格局持續到了現在都不曾變過。
他將第二本書放下,沉默了片刻後又拿起了第三本書也就是桌麵上的最後一本筆記看了起來。
這上麵的字跡有些淩亂,依舊工整,隻是相較於前兩個筆記有細微差別,就像是執筆的人心緒不定,導致落筆紛亂。
“與神的溝通依舊沒有得到迴複,就連祭祀也沒有反饋,看來問題應該不是出自光明室上...”
“最後一次與神交流是在二百年前,但因為神力衰弱的緣故導致隻能陸續聽清三個字,自,戰,生,這是什麽意思...”
教皇羲似乎有著寫日記的習慣,又或者是思考時候的小習慣,喜歡將自己思考的問題和思考的過程寫下來。
寧北越看則是愈發心驚,因為上麵赫然寫著神明是曾做出過迴應的,要知道現在世界對於神明是否存在的態度已經愈發模糊了,也就隻有各大派才會知道神明是的確存在的,但隨著痕跡的衰減已經愈發的不確定。
而且傳聞已經十數萬年都不曾出現過神跡,可教皇羲的記載在一萬五千二百年前是出現過神跡的。
所以他們才會前往須彌古教,寧北皺著眉,繼續往下看。
“二百年的神跡不顯,神域或許是出了問題,可神域是否存在,降下神跡的是神還是天,我不能再等了...”
這是最後一本書上的最後一句話。
上麵記載的內容讓寧北說不出話來,在短短的時間內他已經接連震撼了許多次,饒是性情堅定,一時之間也是緩不過神來。
神域,指的又是什麽地方?
而且,堂堂的教皇羲,竟然在懷疑神究竟是否存在,在光明室與他交流的到底是神還是天。
神和天乍看起來沒什麽不同,但實際上卻是大相徑庭。
神代表了一種生命,一種更高層次的生命,如果是神創造了世界,那神與人之間的關係就像是人與子嗣。
而天則是道的一種衍化,這片天地的規則,比如人們修行,讀書,妖族化形修煉,這都是規則所致,也就是所謂天道。
天道是整個世界。
而神則是世界之上的一個人。
在這句話的最後教皇羲說他不能再等了,這句話很好理解,指的應該就是前往須彌古教搭建通天路的事情。
而神教分裂,神隱產生,這諸多變化就在這一年的時間裏。
換句話說,須彌古教的所在之處,一定會有什麽線索留下。
而與教皇羲交流的究竟是神還是天也已經有了答案,一定是神,而不是天。
否則神隱的教義不會是迎接新神,創造新世界。
假設,既然神的確存在,而通天路的存在證明了神的存在,那麽教皇羲為何還會從神主教會中分離出去?
寧北的眉頭皺的很深,在接觸到更多隱晦的秘密之後,他心中所帶來的疑問也就更大。
這一瞬間有太多的謎團出現在他的心裏,而且是根本得不到答案的那
種。
想要更深一步了解的話,要麽去當初須彌古教的遺址看一看,要麽就是去現在的神主教會詢問,當年教皇羲離開,新教皇掌權,這中間一定有很多事情被記錄在神教當中。
隻是這些內容肯定不會讓外人隨意觀看,別說是他,就算是神皇是否看過,估計都是一個未知數。
他現在在考慮的是要不要將這些發現告訴其他人,說了的話除了徒增謎團之外,還有沒有其他作用。.
而且最關鍵的是,如果消息傳了出去,可能會讓神隱有所防備,寧北始終相信一點,在沒有絕對實力之前,不能將一切底牌都扔出去。
對抗神隱這樣的勢力,總要有所保留。
讓對方以為八成實力就是你的全力,等到最後真正要分生死的時候再拿出十成實力,如此才能一舉成功。
當然,這隻是例子,他想讓神隱以為自己一方沒有那麽了解他,然後自己再在暗中加深了解,隻要將那遮在臉上的一層神秘麵紗所撕下,到那時候即便是神隱意識到了什麽,也來不及防備。
他低頭看著木桌上的三本書,將教皇羲的第一本修行筆記貼身放好,然後掌心凝聚劍氣,將另外兩本撕碎。
在燈火中被燃燒成灰燼,然後被長廊外吹進來的風吹散。
無影無蹤。
一個時辰的時間還沒到,劍符裏的聲音卻再度響起,是秦長魚的聲音,聽起來十分焦急:“寧北,你快出來,青青出事了。”
寧北聞言心裏那抹不安再度被擴大,最後看了一眼掌教迴廊,轉身朝著神殿迴去。
<a href="http://m.yawenku.com" id="wzsy">yawenku.com</a>
當他走出門戶之後,發現其他人都已經離開了那七扇門,此刻正站在青青的四周,眉頭緊鎖著。
而此刻的青青,紅裙飄起,長發散落,雙目冷淡的朝著遠處那麵巨大的牆壁行走,無論秦長魚如何唿喊阻攔都沒有停下腳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