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陸續進門,唐書卻並沒有移動腳步,而是站在寧北的身旁望著青青的背影輕聲道:“她為什麽會被這座神殿召喚,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可能。”
“想過。”寧北點頭道。
“既然想過,那你怎麽看?”
“那不可能。”
“為什麽不可能?”
“因為那是青崖海。”
唐書眉頭微皺,說道:“拋卻世上的所有不可能,無論眼前的答案多麽的匪夷所思,都有可能是正確的。”
寧北看著他,平靜道:“可那些不可能還沒有被盡數拋卻,不是嗎?”
對於這一點,唐書倒是並不否認,他點了點頭,道:“不過有所準備總是要好過沒有的,這個世界很大,我從不吝於將人性想象的太差。”
寧北沉默了一會兒,忽然說道:“可你也說過要改變這個世界,不是嗎?”
唐書聞言微怔,旋即笑道:“我現在再度覺得與你誌同道合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
<a id="wzsy" href="http://www.siluke.com">siluke.com</a>
寧北望著秦長魚身側的那扇門,邁步走了過去,身形逐漸消失在門戶之後:“與我們誌同道合的人,還有很多。”
唐書望著他的背影,再度想起了那天夜裏兩個人之間的交談,兩個修行不過二境的年輕人在那場雨裏談論著怎樣改變世界。
又或者說是怎樣改變自己。
......
類似於神主教會這種與神明聯係的宗教,無論是有意無意總喜歡去故弄玄虛,搞一些虛虛實實,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的把戲。
神殿牆壁上的門戶隻是最外圍的一扇門,隨手就可以打開,打開之後麵前出現的一道長廊,一片漆黑,但當門被打開之後,牆壁兩側的燈火就會明亮起來。
照亮整條長廊,以及長廊盡頭的又一扇門。
寧北走到門下站立,抬手試探著是否能夠將門推開,可在嚐試之後卻發現這扇門始終都紋絲不動,根本沒有被推開的意思。
劍符開始閃爍,秦長魚的聲音從上麵響起:“我已經進去了,這裏好像是祭祀神明的殿堂,出了一個大祭壇之外,什麽都沒有。”
蘇幕遮:“我這裏是牢獄。”他的話很少,總是能夠用最直白簡短的話說明自身的情況。
然後是古落提,魚柳,唐書和另外兩名西蜀劍閣的弟子的聲音都各自傳來。
八扇門已經有七扇門走了進去,寧北沒有說話,退後兩步看著攔在自己麵前的這扇門,上麵雕刻著花瓣一樣的圖案,十分的精美和大氣。
哪怕是數千年無人來過,那股磅礴的氣勢依舊是不減分毫,反而是額外增添了些許古意。
“如果其餘七扇門都已經進去了,那麽這扇門的後麵應該就是掌教迴廊了。”難怪自己推不開,八扇門中,要屬光明室,靜閉室,紅衣會和掌教迴廊這四扇門最難被打開,但如今神殿已經經過了最少數千年的無人問津,其中的神力也已經消失殆盡,失去神力的庇佑,光明室,禁閉室和紅衣會都和普通的門沒什麽區別。
但掌教迴廊不同,這裏不單單隻有神聖力量的加持,還有著曆代神教教皇的自身力量作為底蘊,所謂迴廊,某種程度上來講和黑連山脈的首尾相連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力量首尾相連,生生不息生生不絕,所以哪怕是經過了如此長時間的流逝,殘存的力量依舊阻撓著寧北的打開。
“沒有神主教會掌教的力量是絕對打不開這扇門的,如果沒有遇見薑白柳的話,我縱使對神教教義再如何了解,隻怕也沒辦法打開這扇門。”得知自己眼前這扇門是掌教迴廊,寧北剛剛打不開門的一籌莫展反倒是舒緩了下來。
他輕輕抬起手貼在門上,一如先前試探之時的動作,隻是這一次和剛剛有所不同的是,他手腕上的手環散發出了一道微弱的光亮,在兩側燈火的映襯下顯得微不足道,可就是這道微弱的神聖之力卻讓這扇先前無論如何也紋絲不動的門戶綻放出了比兩側燈火還要更為耀眼的光亮。
刹那間,長廊之中如同墜入了陽光的海洋,身體四處一片的雪白奪目。
不知過了多久,手腕上的那個手環所散發出的光亮開始消失,與此同時伴隨著
的還有門戶被打開的聲音,沉重的金屬門摩擦地麵,左右分開。
長廊裏耀眼的光芒也在同時退去,露出了門戶之後的模樣。
正如先前所預料一般,同樣是一座殿堂,隻是和外麵不同的是其中並沒有什麽陳設,一片空曠,就隻有在壁畫下方擺著一張木桌。
木桌上放著幾本書和一盞燈。
除此之外別無他物,這就是整個掌教迴廊當中的全部東西。
寧北將衣袖放下,把薑白柳送他的手環遮掩,這當然不是普通的手環,代表了薑白柳在神主教會的高絕地位,換句話說這就是下一任教皇才有資格佩戴的聖物。
正因為如此,才能夠在掌教迴廊當中殘存力量不多的情況下將這扇門打開。
這東西很珍貴,而且輕易不能在人前顯露,所以這麽長時間裏除了秦長魚之外旁人並不知曉這個手環的存在,再加上手環可以隨意更改形狀和顏色,平時就貼合在手腕之上,如果不仔細看的話根本就分辨不出他的手上戴了東西。
掌教迴廊是隻有教皇才有資格進入的地方,裏麵的東西雖然很少,但肯定不同凡響,寧北邁步走到木桌之前,低頭看著上麵的幾本書。
與其說是書籍,莫不如說更像是隨手寫的筆記,上麵並沒有落灰,寧北拿起一本在手中翻閱著。
並不是什麽特殊的內容,記載的是一些修行上的事情,他現在的境界太低,哪怕有著高出很多人的眼界依舊是似懂非懂,於是將其放下拿起了第二本。
第二本上麵記載的是一些事情,比如在祭祀之時需要做的準備,神教接下來要做些什麽,與神明之間的聯係愈發微弱,到現在更是完全得不到神的答複,下個月要去一趟須彌古教...
看著上麵的內容,寧北的眉頭在一瞬間皺了起來。
須彌古教,他對這個宗派的印象很深,並非是因為其多麽了不起,而是因為在一萬五千年前,神主教會的教皇帶著九位紅衣大主教前往須彌古教搭建通天路。
又一年後,神教分裂,神隱建立。
“想過。”寧北點頭道。
“既然想過,那你怎麽看?”
“那不可能。”
“為什麽不可能?”
“因為那是青崖海。”
唐書眉頭微皺,說道:“拋卻世上的所有不可能,無論眼前的答案多麽的匪夷所思,都有可能是正確的。”
寧北看著他,平靜道:“可那些不可能還沒有被盡數拋卻,不是嗎?”
對於這一點,唐書倒是並不否認,他點了點頭,道:“不過有所準備總是要好過沒有的,這個世界很大,我從不吝於將人性想象的太差。”
寧北沉默了一會兒,忽然說道:“可你也說過要改變這個世界,不是嗎?”
唐書聞言微怔,旋即笑道:“我現在再度覺得與你誌同道合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
<a id="wzsy" href="http://www.siluke.com">siluke.com</a>
寧北望著秦長魚身側的那扇門,邁步走了過去,身形逐漸消失在門戶之後:“與我們誌同道合的人,還有很多。”
唐書望著他的背影,再度想起了那天夜裏兩個人之間的交談,兩個修行不過二境的年輕人在那場雨裏談論著怎樣改變世界。
又或者說是怎樣改變自己。
......
類似於神主教會這種與神明聯係的宗教,無論是有意無意總喜歡去故弄玄虛,搞一些虛虛實實,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的把戲。
神殿牆壁上的門戶隻是最外圍的一扇門,隨手就可以打開,打開之後麵前出現的一道長廊,一片漆黑,但當門被打開之後,牆壁兩側的燈火就會明亮起來。
照亮整條長廊,以及長廊盡頭的又一扇門。
寧北走到門下站立,抬手試探著是否能夠將門推開,可在嚐試之後卻發現這扇門始終都紋絲不動,根本沒有被推開的意思。
劍符開始閃爍,秦長魚的聲音從上麵響起:“我已經進去了,這裏好像是祭祀神明的殿堂,出了一個大祭壇之外,什麽都沒有。”
蘇幕遮:“我這裏是牢獄。”他的話很少,總是能夠用最直白簡短的話說明自身的情況。
然後是古落提,魚柳,唐書和另外兩名西蜀劍閣的弟子的聲音都各自傳來。
八扇門已經有七扇門走了進去,寧北沒有說話,退後兩步看著攔在自己麵前的這扇門,上麵雕刻著花瓣一樣的圖案,十分的精美和大氣。
哪怕是數千年無人來過,那股磅礴的氣勢依舊是不減分毫,反而是額外增添了些許古意。
“如果其餘七扇門都已經進去了,那麽這扇門的後麵應該就是掌教迴廊了。”難怪自己推不開,八扇門中,要屬光明室,靜閉室,紅衣會和掌教迴廊這四扇門最難被打開,但如今神殿已經經過了最少數千年的無人問津,其中的神力也已經消失殆盡,失去神力的庇佑,光明室,禁閉室和紅衣會都和普通的門沒什麽區別。
但掌教迴廊不同,這裏不單單隻有神聖力量的加持,還有著曆代神教教皇的自身力量作為底蘊,所謂迴廊,某種程度上來講和黑連山脈的首尾相連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力量首尾相連,生生不息生生不絕,所以哪怕是經過了如此長時間的流逝,殘存的力量依舊阻撓著寧北的打開。
“沒有神主教會掌教的力量是絕對打不開這扇門的,如果沒有遇見薑白柳的話,我縱使對神教教義再如何了解,隻怕也沒辦法打開這扇門。”得知自己眼前這扇門是掌教迴廊,寧北剛剛打不開門的一籌莫展反倒是舒緩了下來。
他輕輕抬起手貼在門上,一如先前試探之時的動作,隻是這一次和剛剛有所不同的是,他手腕上的手環散發出了一道微弱的光亮,在兩側燈火的映襯下顯得微不足道,可就是這道微弱的神聖之力卻讓這扇先前無論如何也紋絲不動的門戶綻放出了比兩側燈火還要更為耀眼的光亮。
刹那間,長廊之中如同墜入了陽光的海洋,身體四處一片的雪白奪目。
不知過了多久,手腕上的那個手環所散發出的光亮開始消失,與此同時伴隨著
的還有門戶被打開的聲音,沉重的金屬門摩擦地麵,左右分開。
長廊裏耀眼的光芒也在同時退去,露出了門戶之後的模樣。
正如先前所預料一般,同樣是一座殿堂,隻是和外麵不同的是其中並沒有什麽陳設,一片空曠,就隻有在壁畫下方擺著一張木桌。
木桌上放著幾本書和一盞燈。
除此之外別無他物,這就是整個掌教迴廊當中的全部東西。
寧北將衣袖放下,把薑白柳送他的手環遮掩,這當然不是普通的手環,代表了薑白柳在神主教會的高絕地位,換句話說這就是下一任教皇才有資格佩戴的聖物。
正因為如此,才能夠在掌教迴廊當中殘存力量不多的情況下將這扇門打開。
這東西很珍貴,而且輕易不能在人前顯露,所以這麽長時間裏除了秦長魚之外旁人並不知曉這個手環的存在,再加上手環可以隨意更改形狀和顏色,平時就貼合在手腕之上,如果不仔細看的話根本就分辨不出他的手上戴了東西。
掌教迴廊是隻有教皇才有資格進入的地方,裏麵的東西雖然很少,但肯定不同凡響,寧北邁步走到木桌之前,低頭看著上麵的幾本書。
與其說是書籍,莫不如說更像是隨手寫的筆記,上麵並沒有落灰,寧北拿起一本在手中翻閱著。
並不是什麽特殊的內容,記載的是一些修行上的事情,他現在的境界太低,哪怕有著高出很多人的眼界依舊是似懂非懂,於是將其放下拿起了第二本。
第二本上麵記載的是一些事情,比如在祭祀之時需要做的準備,神教接下來要做些什麽,與神明之間的聯係愈發微弱,到現在更是完全得不到神的答複,下個月要去一趟須彌古教...
看著上麵的內容,寧北的眉頭在一瞬間皺了起來。
須彌古教,他對這個宗派的印象很深,並非是因為其多麽了不起,而是因為在一萬五千年前,神主教會的教皇帶著九位紅衣大主教前往須彌古教搭建通天路。
又一年後,神教分裂,神隱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