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本善淡淡道:“內功心法失傳,那就沒辦法煉穀化精,那麽就隻能不斷重複練習內家拳,強精壯力,一次又一次地重複產生氣感,跟內功心法直接煉穀化精比起來,非常緩慢。”


    徐重光心下忖道:內功心法煉穀化精,其實便相當於你手上有一個木桶,旁邊就有一條河流,你拿著一個碗直接從河裏取水很快就能裝滿這個木桶。


    但是內家拳法,就相當於讓一個原本擰緊水龍頭微微鬆動一點點,過一會兒,水龍頭便會滴下一滴水來,這一滴一滴的想要把木桶蓄滿水那真是可以急死人。


    這個木桶便是丹田,而水便是內家真氣,讓水龍頭鬆動就是內家拳。那河流就是水穀之精,那個碗,就是煉穀化精之法。


    內氣蓄滿丹田,水裝滿木桶,那已經是養氣境大成,下一步就是貫通經脈竅穴。


    想要做到能用內氣加持身體,步入養氣境,大概隻需要讓整個木桶裝滿十分之一甚至更少的水就可以了。


    但水龍頭一次隻能滴下一滴水,許久才會滴一次,想要讓木桶有十幾分之一的水,那得等很久。


    可按道理來說,滴水石穿,這樣一滴水一滴水,不說蓄滿整個水桶,但是蓄滿十幾分之一,邁入養氣境,應該還是不成問題的。


    徐重光於是將心中所想提出,“師祖,可若是按你這麽說,有道是滴水能穿石,隻要堅持練習內家拳,一絲一絲內氣不斷積累,終有一日能內氣能匯聚成一股溪流的啊。”


    徐本善笑道:“教禮,滴水能穿石,不錯,可是你卻忽略了一點啊。”


    “那就是人是會衰老的。”


    徐本善接著轉頭看著傅劍秋道:“而且你們這樣的國術宗師,在內家拳大成之前,不都是經過大量比武才練出來的,交手不激烈還好,越是激烈,身體越容易落下傷。


    身體若是留下暗傷,還能夠以內家拳能練出一次氣感都已經是殊為難得,何況要不斷重複產生氣感。”


    “這也是為什麽祖師爺留下門規不允許我們隨意下山的原因,等到練出氣感,就可以下山了。”


    “一是因為一旦有了氣感,就說明他皮肉筋骨的功夫已經大成,可說是當世第一等的好手,已經沒有幾個人能需要他生死相搏,不容易受傷了。二是因為有了內氣,雖然稀薄不能由你調動,卻也會如同地下泉水般在暗地裏滋養身體。”


    “那武當山上的道士都封山修行,為何隻有師祖你一人修成?”徐重光說道。


    徐本善搖頭道:“就算從來不與人交手,可是等到產生氣感的時候,年紀往往不小了,再過十年左右,肉身就會開始走下坡路,到時候精氣不足,氣血衰敗,哪裏還能生出氣感。”


    “既然如此艱難,師祖你是怎麽做到的?”


    徐本善雙手負立身後,仰望上方。


    “我自幼練拳,先師明了真人納授以武當拳,我勤學苦練,聞雞起舞,風雨不輟,習藝十餘載,武功日臻上乘,武當拳大成後而生氣感,那時,我二十五歲。”


    “原本我也隻能一次次生出氣感,積少成多,但你們也知道,情緒激蕩便能刺激氣感湧動,所以有人會挑戰高手,在一次次生死之戰中尋求情感的激蕩,刺激產生氣感。”


    “我便深入荒野森林,去過深山,去過雪山,去過草原,去過沙漠,與虎豹狼熊相博。與任何高手交手,所給我的壓迫,都遠沒有與禽獸爭悍勇來得可怕,來得兇險。


    在這種刺激下,於生死關頭遊走,我終於養氣有成,於是氣隨意走,拳到氣到。四十歲後,肉身漸衰,再不能化生內力,於是止步於此。”


    徐本善收迴目光,看向兩人,平靜道:“我相信,任何一個人,如果能像我這樣,不斷尋求生死之間的突破,也一樣能夠成就內家之路的。”


    “......”


    “師祖是赤手空拳還是帶著兵器?”徐重光連忙問道,赤手空拳與帶著兵器是完全不同的區別。


    赤手空拳,五個泰森一起上,老虎也隻會覺得吃飽了,別再來了。


    但是有兵器再手,就還有一搏之力。


    徐本善看了他一眼,“我是去尋求生死之間的刺激,不是去尋死的,當然是帶著兵器啊。”


    “所以內家之路的兩個關鍵是,年輕時少與人交手,盡早將內家拳法大成,生出氣感。生出氣感後去尋求情緒激蕩的刺激,在四十歲以前,要成功,否則身體就要開始走下坡路了。”


    情緒刺激就如同你接水時,水龍頭一滴一滴的掉,你生氣地用力拍打水龍頭,水龍頭在你拍的刺激下,就會加快滴水的速度。


    “可惜,可惜。”傅劍秋直歎可惜,因為他已經快五十歲了,雖然也有過氣機交感,但身體已經開始衰弛,再難有這個機會了。


    將自己成就內家之道的經驗說出,徐本善特意囑咐道:“合山,你雖然已經近五十歲了,但是教禮,你今年剛十七歲,切記,少與人交手,先將功夫練成,生出氣感才是正途。”


    從那天起,徐本善便將武當拳法相授,過了一個多月,又將武當劍術、太乙散手等武當山的武術也傳承下來。


    尤其是武當劍,徐重光學武當劍的時候,就發現異常輕鬆,其中許多的劍招居然有一點全真劍法的影子,想來應該因為龍門派的祖師爺是丘處機的緣故。


    <a id="wzsy" href="https://www.ranwen.la">ranwen.la</a>


    但千年下來,劍法招式都已經變更了無數次,也就隻能能保存一絲韻味了,就如同阿青的越女劍和傳到韓小瑩手中的越女劍一般。


    因此徐重光很快就將武當劍法演練純熟,傅劍秋原本還打算讓他開始抖大槍,但武當山上並沒有符合要求的大槍和木杆,於是便將形意拳的吐納法傳下,讓他在練拳架的時候,一起配合著唿吸節奏。


    形意拳是一種唿吸節奏,但武當拳的吐納法又是另一種唿吸節奏了,一個脫胎於少林心法,一個脫胎於武當心決,一短一長,一剛一柔。


    這天徐重光練完拳,走到一處石碑麵前,石碑之下有一處奔流不停的瀑布,下方是萬丈懸崖。


    徐重光看著懸崖,隻能看到山間雲霧繚繞,心道:“我所尋求的三大內家拳,如今形意拳與武當拳皆以到手,不如我效仿玉嬌龍從這武當山上一躍而下,就此結束這一趟旅程如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重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陽木四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陽木四火並收藏諸天重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