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國的外交使團在魯國曲阜待了十餘天,先後三次拜會了魯侯和上卿季友,寧速大夫費盡了唇舌,最後魯國終於答應提供一些援助。
不過說是援助,實際上也隻是是三瓜兩棗,遠沒達到原本的期望。
慶父不死,魯國始終難安。如今,魯國正在集結軍隊,開往魯莒的邊境駐守,防止莒國出動軍隊幫助慶父歸魯奪權。
在莒的魯間傳來消息,莒國國君似乎很有興趣扶持慶父,這無疑另魯國朝堂大驚失色,哪還有心思管衛國的破事。
莒國,雖然是個東夷國,但與周邊齊、魯等大國不斷聯姻,相互間關係盤根錯節。另外莒國疆域相當遼闊,擁有介根等三十一個城邑,實力十分強盛。
當年齊國發生內亂,公子小白為逃避殺身之禍,在鮑叔牙的保護下,就曾逃到莒國避難。所以齊桓公即位後,鮑叔牙時常提醒他,“毋忘在莒”,“毋忘初衷”,讓他別忘了昔日在莒國所經曆的苦難。
如今魯國內亂,慶父同樣逃往了莒國,明顯是想學齊桓公當年的故事,魯國眾人知曉消息後,如何能不多加防備。
季友等人卻是做了兩手準備,一是集結軍隊,防止莒國突然帶兵襲擊,也給莒國製造一些軍事壓力;二是派使者重賄莒國國君,許諾了無數財貨,以及邊境的數座城邑,隻要將慶父押送迴魯國,這一切將雙手奉上。
看著魯國君臣上下整個劍撥弩張的備戰氣氛,於正卻是再一次體會到了曆史“旁觀者”的感覺。因為他知道,最後莒國在魯的重賄下還是同意了將慶父送歸,而慶父知道自己不能被赦免,卻是在途中自殺了。
於正也曾竭力地去為衛國爭取更多的援助,為此也對魯國君臣講了許多“慶父必死”的道理,就差告訴魯國人自己是穿越者知道曆史了,但是魯國君臣恍若未聞,還是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
最後,此次出使行動隻獲得了少量的成果,整體以失敗而告終。
離開魯國前,整個外交使團卻是集體放了一天的假,方便大家在曲阜采買一番,或是幫國內親友們捎迴短缺物品,或是趁機倒買倒賣小賺一把,這是慣例。
於正自也帶著手下們好生采買了一些軍需用品,又重點采購了一批魯國物美價廉的“魯縞”。這些布匹不僅可以作為軍隊日常的獎賞之用,發給那些有功士卒,也可送幾匹給自己家中的幾個丫鬟,哄哄她們開心。
魯國種桑養蠶,手工藝非常的發達,生產的“魯縞”,聞名諸國。有一句話“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說的就是這種絹布雖然輕薄,但是非常牢固,品質優異。
“齊紈魯縞”,可算是此時非常受歡迎的硬通貨,這些布匹甚至可以直接拿來作為交易籌碼。
當然,如今魯國市場上“魯縞”的價格,卻是完全由齊國人來掌控的,這卻要從齊相管仲的經濟戰爭說起。
當年,齊魯兩國國力相當,齊侯要求打擊魯國。於是管仲便要求全國官員的衣服由齊國的紈布改為穿魯國的縞布,一時間導致“魯縞”的價格飛漲。同時他還禁止齊國百姓私下織布,卻隻對魯國開放。表麵上讓魯國大掙齊國的布錢,但是魯國因此全國大搞紡織業,將農田都種上了喪樹,而放棄了糧食生產。
一年後,齊國徹底拒絕魯國的縞布,而這時的魯國已經沒有多少糧食了,不得不被迫簽下了尊從齊國的條約,齊國兵不血刃就讓魯國屈服了。
如此的經濟戰爭,管仲還有許多成功案例,比如“去楚國購鹿”,通過哄抬鹿的價格,讓楚國人紛紛進山獵鹿,導致良田大量荒蕪。“去代國買狐皮”、“去萊莒兩國買柴”、“去衡山國買械器”等等,都是類似的做法,且都成功了。
另外管仲還是個天生的炒作高手,他炒作過的物品甚至還有茅草、石頭這兩樣本來一文不值的東西,經過管仲的手都被炒上了天價。
周朝因為威望不斷降低的關係,好多國家都不來進貢了,於是周王室窮啊。齊國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但是也不能一直當這個不斷給錢的冤大頭啊,於是管仲出了個主意。有一種特殊的茅草--“菁茅”,本來很不值錢,但是他讓周王派軍隊保護起來,然後放出消息,周朝要去泰山舉辦祭神儀式,想要進來參與甚至觀禮的,都要帶著這茅草製成的墊子,不然不讓進場。
於是為了進場,貴族們紛紛前往高價從周王室手中購買菁茅,最後菁茅墊成為了一種身份的象征。憑此收益,周王室大賺特賺,滿足了七年用度。
當然,管仲幫了周王室這樣的大忙可不是白幫的,之後管仲朝見天子說:“敝國之君想率領諸侯來朝拜先王宗廟,觀禮於周室,請發布命令,要求天下諸侯凡來朝拜先王宗廟並觀禮於周室的,都必須帶上彤弓和石璧。不帶彤弓、石壁者不準入朝。”
於此同時,管仲已經在陰裏築城,要求有三層城牆,九道城門。利用此項工程的剩餘原料,他又使玉匠雕製了大量的石壁,一尺的定價為一萬錢,八寸的定為八千,七寸的定為七千,石珪值四千,石瑗值五百。
<a href="http://m.beqege.cc" id="wzsy">beqege.cc</a>
諸侯們在齊桓公的帶領下集合完畢要去朝見周王,突然被通知要帶上彤弓、石璧。彤弓就是朱漆弓,諸侯們一般都有,但是石壁誰沒事會帶這玩意,若是寬限些時日還行,但如今急切之間,工匠也不在身旁,又哪裏打造的了精美的石壁。
這時管仲說,早前齊國在陰裏築城的時候,留下了大量的石塊,秉著不能浪費的原則,順便就讓工匠們打造了大量的石壁,如今應該有多。諸侯們聽了哪裏還不知道這是齊、周兩國聯手做的局,但是最後也隻能不得不捏著鼻子認下了,高價買下了齊國陰裏的石壁。
管仲石頭賣出了美玉的價格,讓齊國大賺特賺,“陰裏之謀”,也成為了後世“陰謀”這個詞匯的來源。
薑小白和管仲的夢幻組合,發明了很多的搜刮天下錢財的“陰謀”。
不過說是援助,實際上也隻是是三瓜兩棗,遠沒達到原本的期望。
慶父不死,魯國始終難安。如今,魯國正在集結軍隊,開往魯莒的邊境駐守,防止莒國出動軍隊幫助慶父歸魯奪權。
在莒的魯間傳來消息,莒國國君似乎很有興趣扶持慶父,這無疑另魯國朝堂大驚失色,哪還有心思管衛國的破事。
莒國,雖然是個東夷國,但與周邊齊、魯等大國不斷聯姻,相互間關係盤根錯節。另外莒國疆域相當遼闊,擁有介根等三十一個城邑,實力十分強盛。
當年齊國發生內亂,公子小白為逃避殺身之禍,在鮑叔牙的保護下,就曾逃到莒國避難。所以齊桓公即位後,鮑叔牙時常提醒他,“毋忘在莒”,“毋忘初衷”,讓他別忘了昔日在莒國所經曆的苦難。
如今魯國內亂,慶父同樣逃往了莒國,明顯是想學齊桓公當年的故事,魯國眾人知曉消息後,如何能不多加防備。
季友等人卻是做了兩手準備,一是集結軍隊,防止莒國突然帶兵襲擊,也給莒國製造一些軍事壓力;二是派使者重賄莒國國君,許諾了無數財貨,以及邊境的數座城邑,隻要將慶父押送迴魯國,這一切將雙手奉上。
看著魯國君臣上下整個劍撥弩張的備戰氣氛,於正卻是再一次體會到了曆史“旁觀者”的感覺。因為他知道,最後莒國在魯的重賄下還是同意了將慶父送歸,而慶父知道自己不能被赦免,卻是在途中自殺了。
於正也曾竭力地去為衛國爭取更多的援助,為此也對魯國君臣講了許多“慶父必死”的道理,就差告訴魯國人自己是穿越者知道曆史了,但是魯國君臣恍若未聞,還是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
最後,此次出使行動隻獲得了少量的成果,整體以失敗而告終。
離開魯國前,整個外交使團卻是集體放了一天的假,方便大家在曲阜采買一番,或是幫國內親友們捎迴短缺物品,或是趁機倒買倒賣小賺一把,這是慣例。
於正自也帶著手下們好生采買了一些軍需用品,又重點采購了一批魯國物美價廉的“魯縞”。這些布匹不僅可以作為軍隊日常的獎賞之用,發給那些有功士卒,也可送幾匹給自己家中的幾個丫鬟,哄哄她們開心。
魯國種桑養蠶,手工藝非常的發達,生產的“魯縞”,聞名諸國。有一句話“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說的就是這種絹布雖然輕薄,但是非常牢固,品質優異。
“齊紈魯縞”,可算是此時非常受歡迎的硬通貨,這些布匹甚至可以直接拿來作為交易籌碼。
當然,如今魯國市場上“魯縞”的價格,卻是完全由齊國人來掌控的,這卻要從齊相管仲的經濟戰爭說起。
當年,齊魯兩國國力相當,齊侯要求打擊魯國。於是管仲便要求全國官員的衣服由齊國的紈布改為穿魯國的縞布,一時間導致“魯縞”的價格飛漲。同時他還禁止齊國百姓私下織布,卻隻對魯國開放。表麵上讓魯國大掙齊國的布錢,但是魯國因此全國大搞紡織業,將農田都種上了喪樹,而放棄了糧食生產。
一年後,齊國徹底拒絕魯國的縞布,而這時的魯國已經沒有多少糧食了,不得不被迫簽下了尊從齊國的條約,齊國兵不血刃就讓魯國屈服了。
如此的經濟戰爭,管仲還有許多成功案例,比如“去楚國購鹿”,通過哄抬鹿的價格,讓楚國人紛紛進山獵鹿,導致良田大量荒蕪。“去代國買狐皮”、“去萊莒兩國買柴”、“去衡山國買械器”等等,都是類似的做法,且都成功了。
另外管仲還是個天生的炒作高手,他炒作過的物品甚至還有茅草、石頭這兩樣本來一文不值的東西,經過管仲的手都被炒上了天價。
周朝因為威望不斷降低的關係,好多國家都不來進貢了,於是周王室窮啊。齊國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但是也不能一直當這個不斷給錢的冤大頭啊,於是管仲出了個主意。有一種特殊的茅草--“菁茅”,本來很不值錢,但是他讓周王派軍隊保護起來,然後放出消息,周朝要去泰山舉辦祭神儀式,想要進來參與甚至觀禮的,都要帶著這茅草製成的墊子,不然不讓進場。
於是為了進場,貴族們紛紛前往高價從周王室手中購買菁茅,最後菁茅墊成為了一種身份的象征。憑此收益,周王室大賺特賺,滿足了七年用度。
當然,管仲幫了周王室這樣的大忙可不是白幫的,之後管仲朝見天子說:“敝國之君想率領諸侯來朝拜先王宗廟,觀禮於周室,請發布命令,要求天下諸侯凡來朝拜先王宗廟並觀禮於周室的,都必須帶上彤弓和石璧。不帶彤弓、石壁者不準入朝。”
於此同時,管仲已經在陰裏築城,要求有三層城牆,九道城門。利用此項工程的剩餘原料,他又使玉匠雕製了大量的石壁,一尺的定價為一萬錢,八寸的定為八千,七寸的定為七千,石珪值四千,石瑗值五百。
<a href="http://m.beqege.cc" id="wzsy">beqege.cc</a>
諸侯們在齊桓公的帶領下集合完畢要去朝見周王,突然被通知要帶上彤弓、石璧。彤弓就是朱漆弓,諸侯們一般都有,但是石壁誰沒事會帶這玩意,若是寬限些時日還行,但如今急切之間,工匠也不在身旁,又哪裏打造的了精美的石壁。
這時管仲說,早前齊國在陰裏築城的時候,留下了大量的石塊,秉著不能浪費的原則,順便就讓工匠們打造了大量的石壁,如今應該有多。諸侯們聽了哪裏還不知道這是齊、周兩國聯手做的局,但是最後也隻能不得不捏著鼻子認下了,高價買下了齊國陰裏的石壁。
管仲石頭賣出了美玉的價格,讓齊國大賺特賺,“陰裏之謀”,也成為了後世“陰謀”這個詞匯的來源。
薑小白和管仲的夢幻組合,發明了很多的搜刮天下錢財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