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心中各有所要堅持的“道”,卻是沒必要非要強行說服於誰。亭中坐而論道之舉,不過是好友閑話,排解苦悶罷了。
特別是陳完,作為陳國的流亡公子,如今想要去投奔齊國,也不知結果會如何,因而更多了些前途未卜的愁苦之情。
老者展獲出言安慰陳完:“以君的賢名和才能,必能得到齊侯的重用,到時少不了一個大夫之位。若是真不得誌,也可前來魯國,我當代為引薦。”
齊國如今比魯國強大太多了,所以展獲為了友人考慮,並沒有一開始就推薦自己的魯國,而隻是做了齊國之後的備選。
於正也在一旁附和了幾句,陳完投齊的後續如何,他心裏是清楚的,隻是不能太過表現出來。
心中不禁吐槽:“陳完啊,你如今如喪家之犬一般逃離陳國,困頓於魯國,卻是怎麽也不會想到,你的後代竟然會代齊而立,最後反成為了齊國的國君。”
這樣知道了曆史走向的於正,突然有了一種超脫曆史的“旁觀者”的感覺。
<a id="wzsy" href="https://www.wucuoxs.com">wucuoxs.com</a>
他模糊迴想起後世網上關於此人的資料,記得此人身上有兩卦,十分傳奇。一卦是說他去哪國,就會光大哪一國家;另一卦是說八代以後,他的子孫無人能比,指的就是後來的“代齊”之事。
於正心中思付,自己如今正缺人才,尤其是治政之才,以他第一卦來說,若是能得他輔助,豈不是大業可成。當然第二卦,於正倒不是太過在意,畢竟是八代以後的事。若是狠心一點,待自己時日無多時,直接下道密詔,將其族滅就是,免得貽害子孫。
想到此處,他便有些心動起來。畢竟陳完算是於正在這個時代碰到的,第一個正處於“下野”狀態的曆史名人,可以嚐試招攬一下。
於是於正言語間透露出延攬他的口風:
“齊國雖好,但各司皆有其人,卻是並沒有多少發揮才幹的機會。
而如今衛國正是建功立業的好時候,再有一兩月便會對狄人發動新的攻勢,完君不如隨我去衛國出仕。
如今正忝為衛國之大夫,麾下也有一旅人馬,若是能得完君襄助一二,正必定以兄長之禮相待,拜為軍師,日日請益。”
“咳咳……”老者展獲突然聞聽此言,卻是一口酒差點嗆到,不住的咳嗽起來。
現在的年輕都人這麽狂妄嘛,不過是一個破敗衛國的新晉大夫,竟然異想天開想要招募陳國的賢公子做家臣,這世道未免也變化太快了吧。
陳完聽了,心中也是暗暗叫奇,口中連稱“自己才薄”,言道自己乃是“盛名虛士”,卻是委婉地拒絕了於正的邀請。
見此,老者展獲怕這位新認識的年輕大夫再多糾纏陳完,卻是出言早早結束了此次的亭中小聚,不給於正繼續開口的機會。
不過於正也並不死心,仍是隔三差五就以討教的名義,前來陳完在魯國的暫居之所敘話,一次次的流露出愛才之意。畢竟他知道,一旦陳完去了齊國,人才就歸齊桓公所有了。
可惜,或許是自己身上穿越者的王霸之氣不夠,陳完卻是一再拒絕了自己的延攬,甚至提前帶著家人踏上了去齊國之路。
臨行前連道別都不曾言語一聲,隻是走後才讓展獲代為告知。
於正心中自是苦悶不已。最近這段時間以來,先是得罪了公子辟疆,來魯國後又接連外交首秀失敗、招攬下野名士失敗,可謂事事不順。
不過細思下來,卻也讓他自己的頭腦清醒了不少。
自己畢竟隻是個普通人,一沒有係統,二在能力值方麵,無論是武力、智力、魅力等數值都很一般,失敗也很正常。
自己唯一能稱之為優勢的便是對曆史的了解,知道大勢所趨,了解名人故事。
此次沒有招募到陳完也沒關係,若論起來,陳完曆史上雖然大大有名,但卻不是這個時代的頂級謀臣,投奔齊國後,也隻得了個“工正”的職位。陳完的名聲主要還是靠他的後人“田氏代齊”給打響的。
於正細細在腦海中思索起來,這個時代最頂級的謀臣,應該是齊桓公的“齊之五子”、晉文公的“晉之五子”、以及秦穆公的“秦之五子”這十五人了。
如今齊桓公已經稱霸多年,麾下的“齊之五子”都已經登上高位,甚至年紀不小。對於這些人,於正自然是招攬不的了。
但是秦、晉這十人,說不定還有些許機會。
如今晉文公姬重耳還是公子,秦穆公也才初登大位,他們麾下未來輔政的人才如今大多還流失在外。
隻是這些人都有誰呢?於正的大腦不是超級電腦,記不了那麽多東西,隻記得秦穆公身邊有由餘、百裏奚二人,姬重耳身邊有趙衰、先軫二人。
記得百裏奚是因為他“五羖大夫”的名號,他是秦穆公用了五張黑色公羊皮買迴來的奴隸,所以相對而言這人應該是最容易得的,是於正日後的重點關注對象。
不過百裏奚現在仍是虞國的大夫,要等到兩三年後,晉獻公“假道伐虢”滅了虞國後他才會成為奴隸。
是了,晉國滅亡的國家中,應該也有許多人才,自己應該好好留意下,於正心中想到。
記得由餘是因為“由餘適秦,穆公成霸”這句話。由餘是流落到西戎的晉國人,會說戎語和晉語,熟悉各個戎國的山川地貌,風土人情。秦能並國十二,辟地千裏,他的功勞是最大的。
記得趙衰是因為他是趙國的始祖,記得先軫是因為他指揮了晉楚爭霸的城濮之戰,讓晉文公得以稱霸,這二人軍事才能都很出色。
倒是還有一人名為介子推,也是隨晉文公流亡的賢人之一,據說清明節和寒食節都來源於他。但是因為此人沒有出仕,也就沒什麽政績,不知才能如何,看其經曆主要是表現忠君的“割股充饑”,表現氣節的“抱樹而死”兩件事。對於這隱士一類,於正倒是不怎麽上心,他也不想後世少兩個傳統節日。
於正越想越興奮。是了,沒有人才,我完全可以挖秦、晉這兩位未來霸主的牆角啊,秦、晉“十子”,挖他幾個過來,自己的謀士就不用愁了。
當然,擴充自己的實力也很重要,要不然便會象這次延攬陳完一樣,對方根本看不上自己,最終還是迴歸到了原本的曆史軌跡。
【作者題外話】:大家有票的記得投一下哈,謝謝大家了!
特別是陳完,作為陳國的流亡公子,如今想要去投奔齊國,也不知結果會如何,因而更多了些前途未卜的愁苦之情。
老者展獲出言安慰陳完:“以君的賢名和才能,必能得到齊侯的重用,到時少不了一個大夫之位。若是真不得誌,也可前來魯國,我當代為引薦。”
齊國如今比魯國強大太多了,所以展獲為了友人考慮,並沒有一開始就推薦自己的魯國,而隻是做了齊國之後的備選。
於正也在一旁附和了幾句,陳完投齊的後續如何,他心裏是清楚的,隻是不能太過表現出來。
心中不禁吐槽:“陳完啊,你如今如喪家之犬一般逃離陳國,困頓於魯國,卻是怎麽也不會想到,你的後代竟然會代齊而立,最後反成為了齊國的國君。”
這樣知道了曆史走向的於正,突然有了一種超脫曆史的“旁觀者”的感覺。
<a id="wzsy" href="https://www.wucuoxs.com">wucuoxs.com</a>
他模糊迴想起後世網上關於此人的資料,記得此人身上有兩卦,十分傳奇。一卦是說他去哪國,就會光大哪一國家;另一卦是說八代以後,他的子孫無人能比,指的就是後來的“代齊”之事。
於正心中思付,自己如今正缺人才,尤其是治政之才,以他第一卦來說,若是能得他輔助,豈不是大業可成。當然第二卦,於正倒不是太過在意,畢竟是八代以後的事。若是狠心一點,待自己時日無多時,直接下道密詔,將其族滅就是,免得貽害子孫。
想到此處,他便有些心動起來。畢竟陳完算是於正在這個時代碰到的,第一個正處於“下野”狀態的曆史名人,可以嚐試招攬一下。
於是於正言語間透露出延攬他的口風:
“齊國雖好,但各司皆有其人,卻是並沒有多少發揮才幹的機會。
而如今衛國正是建功立業的好時候,再有一兩月便會對狄人發動新的攻勢,完君不如隨我去衛國出仕。
如今正忝為衛國之大夫,麾下也有一旅人馬,若是能得完君襄助一二,正必定以兄長之禮相待,拜為軍師,日日請益。”
“咳咳……”老者展獲突然聞聽此言,卻是一口酒差點嗆到,不住的咳嗽起來。
現在的年輕都人這麽狂妄嘛,不過是一個破敗衛國的新晉大夫,竟然異想天開想要招募陳國的賢公子做家臣,這世道未免也變化太快了吧。
陳完聽了,心中也是暗暗叫奇,口中連稱“自己才薄”,言道自己乃是“盛名虛士”,卻是委婉地拒絕了於正的邀請。
見此,老者展獲怕這位新認識的年輕大夫再多糾纏陳完,卻是出言早早結束了此次的亭中小聚,不給於正繼續開口的機會。
不過於正也並不死心,仍是隔三差五就以討教的名義,前來陳完在魯國的暫居之所敘話,一次次的流露出愛才之意。畢竟他知道,一旦陳完去了齊國,人才就歸齊桓公所有了。
可惜,或許是自己身上穿越者的王霸之氣不夠,陳完卻是一再拒絕了自己的延攬,甚至提前帶著家人踏上了去齊國之路。
臨行前連道別都不曾言語一聲,隻是走後才讓展獲代為告知。
於正心中自是苦悶不已。最近這段時間以來,先是得罪了公子辟疆,來魯國後又接連外交首秀失敗、招攬下野名士失敗,可謂事事不順。
不過細思下來,卻也讓他自己的頭腦清醒了不少。
自己畢竟隻是個普通人,一沒有係統,二在能力值方麵,無論是武力、智力、魅力等數值都很一般,失敗也很正常。
自己唯一能稱之為優勢的便是對曆史的了解,知道大勢所趨,了解名人故事。
此次沒有招募到陳完也沒關係,若論起來,陳完曆史上雖然大大有名,但卻不是這個時代的頂級謀臣,投奔齊國後,也隻得了個“工正”的職位。陳完的名聲主要還是靠他的後人“田氏代齊”給打響的。
於正細細在腦海中思索起來,這個時代最頂級的謀臣,應該是齊桓公的“齊之五子”、晉文公的“晉之五子”、以及秦穆公的“秦之五子”這十五人了。
如今齊桓公已經稱霸多年,麾下的“齊之五子”都已經登上高位,甚至年紀不小。對於這些人,於正自然是招攬不的了。
但是秦、晉這十人,說不定還有些許機會。
如今晉文公姬重耳還是公子,秦穆公也才初登大位,他們麾下未來輔政的人才如今大多還流失在外。
隻是這些人都有誰呢?於正的大腦不是超級電腦,記不了那麽多東西,隻記得秦穆公身邊有由餘、百裏奚二人,姬重耳身邊有趙衰、先軫二人。
記得百裏奚是因為他“五羖大夫”的名號,他是秦穆公用了五張黑色公羊皮買迴來的奴隸,所以相對而言這人應該是最容易得的,是於正日後的重點關注對象。
不過百裏奚現在仍是虞國的大夫,要等到兩三年後,晉獻公“假道伐虢”滅了虞國後他才會成為奴隸。
是了,晉國滅亡的國家中,應該也有許多人才,自己應該好好留意下,於正心中想到。
記得由餘是因為“由餘適秦,穆公成霸”這句話。由餘是流落到西戎的晉國人,會說戎語和晉語,熟悉各個戎國的山川地貌,風土人情。秦能並國十二,辟地千裏,他的功勞是最大的。
記得趙衰是因為他是趙國的始祖,記得先軫是因為他指揮了晉楚爭霸的城濮之戰,讓晉文公得以稱霸,這二人軍事才能都很出色。
倒是還有一人名為介子推,也是隨晉文公流亡的賢人之一,據說清明節和寒食節都來源於他。但是因為此人沒有出仕,也就沒什麽政績,不知才能如何,看其經曆主要是表現忠君的“割股充饑”,表現氣節的“抱樹而死”兩件事。對於這隱士一類,於正倒是不怎麽上心,他也不想後世少兩個傳統節日。
於正越想越興奮。是了,沒有人才,我完全可以挖秦、晉這兩位未來霸主的牆角啊,秦、晉“十子”,挖他幾個過來,自己的謀士就不用愁了。
當然,擴充自己的實力也很重要,要不然便會象這次延攬陳完一樣,對方根本看不上自己,最終還是迴歸到了原本的曆史軌跡。
【作者題外話】:大家有票的記得投一下哈,謝謝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