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衛所整治正式拉開序幕。


    崇禎理了理頭緒,悉數下達旨意:


    “內閣諸公何在!”


    “臣在!”


    “由內閣主導此次革新,軍機處替代五軍都督府職能!


    現有四個都督通通撤職,需配合事宜必須隨叫隨到!


    清理從京畿地區入手,整頓一省撤銷一省都指揮使司!


    海防衛所全部改製成營兵,陸地衛所軍取消軍籍,恢複民籍!


    所查衛所屯田全部登記造冊,收歸國有,如有頑抗者,殺無赦!”


    “臣等遵旨!”


    五位閣臣高聲領命。


    不知情的大臣聞言,心中思緒萬千。


    皇帝脫口而出,顯然早都醞釀妥當,就算今日沒幹成,這件事兒遲早都會幹。


    聖上似乎又有保留海防水師之意,不管了,閉嘴即可。


    “李邦華!”


    “臣在!”


    “此事由愛卿協理京營,在整治衛所前,需將京營爛賬給朕清理妥善!”


    “臣遵旨!”


    “曹化淳!”


    “奴婢在!”


    “你身為京營提督,必須積極配合李愛卿,並派廠衛負責五位閣老隨身護衛,若有閃失,朕拿你是問!”


    “奴婢遵旨!”


    大臣們心中波瀾起伏。


    實權勳貴雖大多落馬,下麵卻涉及各省都指揮使司。


    理論上衛所軍百餘萬,造反倒不太敢,搞個暗殺卻不無可能。


    如今派東廠番子負責閣臣安全,顯示出皇帝決心。


    就算往後出現什麽岔子,是否上書彈劾,都得掂量掂量。


    崇禎望向武將班中:


    “何可綱何在!”


    “臣在!”


    何可綱有些激動,自己作為邊將第一次上朝,現在心中都還倍感榮耀。


    昨日皇帝離開禁衛軍前,給他安排了事務。


    自己天還沒亮,就帶著騎兵往京師趕,現在該他上場了。


    “朕交由何可綱統領三大營,冊封為京營主將!”


    “臣...臣領旨謝恩!”


    何可綱興奮無比,說話都有些顫抖,也倍感責任重大。


    “何愛卿,禁衛軍現在何處?”


    “稟陛下,4千騎兵已於城外5裏待命!”


    “很好,散朝後立即與李閣老曹化淳接管京營,如有反抗者,格殺勿論!”


    “臣遵旨!”


    何可綱鬥誌昂揚,快步迴班站立。


    “孫應元何在!”


    五軍營參將孫應元出班。


    崇禎望向這個猛人,心裏有絲激動。


    頭段時日曹化淳送來京營兵冊,才發現他竟然在京營,這下可露露臉了。


    “擢升孫應元為京營副將,與何愛卿一道重振京營雄風!”


    “臣領旨謝恩!”


    孫應元很亢奮,從小參將升為京營副將,他怎麽就進了聖上視線?著實令人意外。


    “劉文炳何在!”


    劉文炳聞言微愣,隨即出班高唿:


    “臣在!”


    “著劉文炳榮升京營參將,輔佐何、孫兩位愛卿!”


    “臣領旨謝恩!”


    劉文炳誠惶誠恐,自己從沒上過朝。


    自家老子會被請去東廠喝茶,接著被撤職,再然後京營要被整頓,心中正不知所措。


    不容他多想,崇禎又道:


    “你三人要密切配合,按內閣與軍機處安排嚴格行事,不得有誤!”


    “臣遵旨!”


    聽到這裏,除內閣及何可綱等人外,全都錯愕萬分。


    幾個京營武將更是顫顫巍巍。


    皇帝大清早整了方才一出,搞半天早都做好籌劃。


    先前殿中各位小醜一通表演,純屬冷眼看花。


    皇帝這般有心機,看來往後得悠著點。


    這次要先整頓京營,再清理衛所,明顯要將京營作為底牌。


    哪個地方敢亂動,就派京營去滅哪個。


    而且京營同禁軍一樣,都為皇帝直屬部隊,人事調換不需要通過兵部。


    主要勳貴被搞掉那麽多,正是收拾之時。


    新任主將何可綱,帶著兩千關寧軍到禁軍擔任騎兵教習,本身已無比榮光。


    如今就任天子身邊的主將,簡直祖墳冒青煙。


    當然,派4千兵卒去接管,隻乃暫時借兵,明顯皇帝有顧忌騷亂的成份。


    其實在這一方麵,皇帝並不是太擔心。


    前段時日曝光勳貴貪汙後,就命曹化淳清理京營空額,將欠餉悉數補發。


    還規定從四月起,軍餉提升為一兩二錢。


    勳貴武將貪墨的齷齪事兒,早都通報了全軍,兵卒們恨得咬牙切齒。


    如今城內外京營兵隻有3萬多,派兵接管隻為預防不測。


    皇帝的想法,是將現有兵卒整頓好,裁撤老弱後擴軍。


    還要以京營為基礎,增設稅警總隊,成為自己的另一支拳頭。


    對於孫應元自不必說,除了激動還是激動。


    而劉文炳這邊,自己又身為神機營參將,看似風光實則非常窩囊。


    百年勳貴壓根就瞧不起外戚勳貴。


    這下好了,從小參將升為大參將,弟弟也被派去盧象升身邊,劉家終於出頭了。


    聽到這個任命,有人想出班反對,邊將外戚掌握京營兵權似乎不妥。


    但轉念一想,若站出來瞎逼逼,顯然會惹惱天子,最終還是作罷。


    內閣諸公則非常佩服皇帝,原本棘手的事情,皇帝先查貪墨再募捐,揭開勳貴嘴臉。


    接著通過晉商查出走私賣國,可謂一環扣一環。


    這下整頓撤裁衛所可以推進,下步或許仍舊棘手。


    不過大家都很有信心,隻要皇帝雄起,一切都不再那麽困難。


    事情就這麽定了,早朝宣布結束。


    ......


    忙了一上午,崇禎迴到乾清宮,舒舒服服伸了個懶腰。


    整頓京營清查衛所,是穿過來就一直想做的,他也沒想到會這麽快落地。


    不是自己能力有多強,手段有多高明,而是大明實在太爛。


    稍微拿照妖鏡照一下,就會逮著牛鬼蛇神。


    河南那邊盧象升奏報,已經在鄧州衛所實施,他相信左懋第的能力。


    陝西孫傳庭暫無消息,不用催他;陳新甲待晉商一案理清,也要同步著手。


    屆時神擋殺神佛擋殺佛,任你牛鬼蛇神通通殺之!


    而且等不了多少天,晉商勳貴這兩頭肥羊,又會貢獻出不少財富。


    這下九邊的曆年欠餉全都可以給解決了,心中更有底氣。


    不過收拾蛀蟲隻能解決一時之需,隻有把新稅製搞起來,國庫才會細水長流。


    穿過來一個多月,事務多如牛毛,老子實在太累了。


    尋思得去溫柔鄉呆呆,順便寫篇評論員文章。


    再讓後宮佳麗們好好醞釀,將今日之事大報特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1635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中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中俠並收藏重生大明1635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