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陽。


    洪承疇坐於軍帳主位,雙眼無神愁容滿麵。


    年關前,五省總督陳奇瑜被撤職問罪,皇帝下旨由他接任。


    屁股還未坐熱,流寇便匯集河南,於正旦之際召開所謂“群英會”。


    洪承疇親率主力出潼關,立即奔赴滅賊。


    不曾想人還沒到,流賊便一哄而散。


    一路流竄於山西河南,一路前往陝西,一路往湖廣又轉攻南直隸。


    洪承疇傻眼,忙召集各路將帥,於二月初九在信陽商討剿賊大計。


    在這一次會議中,才知道中都被占皇陵被毀,而且是快一個月前的事兒了。


    讓他這個新任五省總督,瞬間心底冰涼。


    南直隸雖不屬於管轄範圍,然事關重大,於是連忙上奏朝廷。


    九天前,得到張獻忠轉攻廬州的消息,也迎來一封聖旨。


    皇帝要他積極籌劃,六個月內滅掉轄區流賊。


    洪總督更感頭大,野戰兵力不足,銀錢又極度缺乏。


    隻得命湖廣巡撫唐輝、鄖陽巡撫盧象升,密切關注湖廣態勢。


    要求河南巡撫玄默、山西巡撫吳甡、四川巡撫王維章,守好自己一畝三分地。


    還讓曹文詔率他那2000多關寧鐵騎先行,速速迴陝西。


    自己則帶著不到8000洪兵,追擊北竄的一股流寇。


    各部離開信陽四天,洪總督剛追到南陽,便又接到皇帝兩封手諭。


    一封要他從軍中抽調三人,調往京師聽用,另一封則事關重大。


    命他對流賊無需心急,應攆而不攻,尋機再殲之。


    所領諸部就地布防,靜候不出二十日,必有佳音雲雲。


    洪承疇搞不懂了,這禦令跟上一道聖旨,完全天上地下。


    按大明規製,皇帝私人發的中旨、禦令之類,官員有權不接受。


    但他可不想將來身首異處,便停下腳步。


    隨即命各路人馬就地布防,將帥們前來南陽議事。


    各將帥收到軍令後同樣納悶,安頓好軍隊緊趕慢趕而來。


    至今日,離得最遠的曹文詔、左良玉終於趕到,前線會議可以開始了。


    望著各個軍中及地方大佬,洪承疇開口道:


    “諸位,我等於信陽所定之策,需要重新布置,故讓諸位來此另行磋商!”


    “督憲大人,兵事朝令夕改,末將如何是好?”


    臨洮總兵曹文詔作揖。


    他都行軍幾百裏了,去而折返,語氣中帶有不滿。


    洪承疇望了他一眼。


    這家夥心直口快,以前還不太欣賞,如今卻非常器重。


    “曹總兵莫急,且聽本督慢慢道來。”


    說完拿起一張書信,往東北方向拱手:


    “本督四日前收到天子聖諭,讓我等調整剿賊方略。”


    頓了頓又道:


    “聖諭,流賊之本在於流,我軍跟隨其尾,眼看趕上,流賊卻轉而突變,出現在意想不到之地。


    我軍疲於應對,往往得不償失。


    我軍步兵為主,根本望塵莫及,尤其以闖賊高迎祥部騎兵最多。


    故聖諭應攆而不打,隻虛張聲勢,待流賊聚集某處時尋機殲之!”


    說完,將禦令遞出,讓將帥傳看。


    盧象升看後很是欣慰,作揖道:


    “督憲大人,聖上此般可謂直指我等痛楚,然陛下僅下禦令,似乎有違常理。


    下官不敢擅自揣測聖意,下官以為按禦令執行絕無大錯!”


    “嗯,建鬥賢弟所言極是,本官也如此認為!”


    洪承疇撫須,微微點頭:


    “不知諸位如何看待?”


    洪承疇望向眾人。


    河南巡撫玄默歎了口氣,拱手道:


    “下官以為,聖上讓靜候佳音,顯然有好事傳至。


    聖命不可違,然大明還有何等好事?”


    “玄撫台莫急,說不定是要送軍餉來呢。


    末將那一萬兒郎,早都望眼欲穿也!”


    昌平副總兵左良玉說道。


    “昆山所言不無可能,曹某人戰馬精料早都喂不起了。


    再過些時日,真不知如何應對!”


    曹文詔扯著他的大嗓門。


    “......”


    洪承疇眉頭緊鎖。


    軍中欠餉數月不等,軍需早已見底。


    但願真如左良玉所說能盼來軍餉,否則是等是戰,均非長久之計。


    見大家似乎都有遵從之意,便站起身道:


    “既然諸位都認為聖命不可違,那我等就按兵不動,在此等待。


    接下來幾日,按聖諭好生籌劃一番!”


    “下官(末將)遵命!”


    “建鬥賢弟、曹總兵,本督讓爾等所帶之人,是否已帶來?”


    “下官兩位屬下正於帳外等候!”


    “末將侄兒也在帳外!”


    “很好,速速喚進來!”


    “遵命!”


    不多時,幾人進帳。


    “末將曹變蛟、末將虎大威、下官楊廷麟,拜見督憲大人!”


    洪承疇看了眼三人。


    楊廷麟三十多歲,氣宇軒昂,給人的感覺很幹練,有一絲智者風範。


    曹變蛟、虎大威很年輕,威猛而不失儒雅。


    跟盧象升氣質類似,一看就是能文能武者。


    “奉聖諭!”


    三人一驚,連忙跪地: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著曹變蛟、虎大威、楊廷麟,見諭後即刻赴京麵聖,不得有誤!”


    三人腦袋懵懵的,這消息太突然了。


    皇帝怎麽知道他們?實在不可思議。


    “爾等還不快快接旨!”


    隨即反應過來:


    “臣遵旨!”


    “好了,你等下去與上官交接吧!”


    “遵命!”


    軍帳外,曹變蛟差點哭鼻子,跪於曹文詔腳下。


    “你個狗東西,男子漢大丈夫,像個娘們兒似的。


    去麵聖乃好事,你小子有前途了!”


    “侄兒舍不得叔父,侄兒一去,叔父務必保重身體!”


    “老子知道,少給老子婆婆媽媽...”


    盧象升也很納悶,他不清楚自己的手下怎會進得皇帝法眼。


    也懶得去想了,想必聖上另有重用,真心為二人感到高興。


    向曹文詔打了聲招唿,喚來一旁的曹變蛟,對小夥子們說道:


    “你三人今後要相互照應,關寧軍、天雄軍乃不同體係。


    然諸位無論身處何職,都要將曹總兵風範,及我天雄軍精髓發揚光大!


    曹總兵,你意下如何?”


    “盧撫台所言甚是!”


    “嗯,速速啟程!”


    “多謝撫台大人,多謝曹總兵!”


    望著三人背影,盧象升曹文詔相視一笑。


    其實他們都難以割舍,可皇帝看重,他們也沒辦法。


    罷了,天高任鳥飛,年輕人嘛,也該去大膽闖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1635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中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中俠並收藏重生大明1635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