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議事大帳,議事開始,眾人欲下跪行禮。
一道厲光從主座襲來,還是方正化機靈,高唿一聲:
“敬禮!”
腳下咯噔一響,眾將紛紛舉起右手。
崇禎很滿意,示意賜座,這不,不到半分鍾的事兒,多麽方便。
今日他要將新軍製、新的治軍理念作一番演講,往後再讓大家摸索細節,予以進一步完善。
當然,在議事之前,肯定得知道屬下姓誰名啥,同時也讓黃周二人認識認識,便讓方正化一一介紹。
四個衛正副指揮使中,一半都是太監。
其中一個叫盧九德的人,乃武驤左衛主官,引起崇禎注意。
此人高大魁梧,與方棕熊體型有點類似,兩人站在一起,像是在看熊出沒。
這家夥在曆史上有點名氣,是太監中難得一見的戰將。
於崇禎六年開始任京營監軍,隨王樸率領萬餘京營兵入中原剿賊。
兩人都很猛,然而京營就是群花架子,不到半年所帶兵卒幾乎消耗殆盡,盧九德後來調到禦馬監,充任武驤左衛指揮使。
按照軌跡,兩年後黃得功將率領四衛營出征中原及南方,盧九德屢立戰功,明亡後還擁立弘光帝。
崇禎沒去計較他從龍朱由崧,皇帝都吊秋千去了,太監還能做什麽。
昨日還尋思未來三個師尚缺一位領軍者,這下不用擔心了。
“方正化!”
“奴婢在!”
“當下軍中還剩多少兒郎?”
“稟皇爺,自願歸鄉者一千一百五十三人。
具體姓名尚在統計當中,營中尚存一萬四千六百七十三人。”
“新兵招納是否順利?流民中可供兵源幾何?”
“迴稟皇爺,一切正常,可招6000上下,預計後日起便可陸續帶至營中。”
“很好,流民不夠,就從百姓中募兵,切記要宣傳朕所述之新規。
新兵月餉暫定八錢,入營三個月提升至一兩,半年後享受老兵待遇。
聲勢搞得大一些,朕給你一個月時間,將禁軍擴充至5萬人!”
“奴婢遵旨!”
敢一口氣擴充幾萬人,崇禎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雖會花耗很多銀錢,但他並不擔心,老子有能力搞銀搞糧養軍隊。
眾人一驚,皇上幾日前要求裁撤老弱,今日又讓兵卒自願去留,搞半天早都有後手,看來是他們孟浪了。
以當下情況看,一個月再招3萬人問題不大。
接下來,崇禎將新編製一一道出,還對其優點進行闡述,陛下思路很清晰,武將們聽得一愣一愣。
四衛營各衛番號不存在了,統一稱作“大明禁衛軍第一軍”。
未來要大力發展火器,多個兵種混編,不再像以往那樣各自為戰。
設立的部門很全麵,細分出相應職責,比之前完善不少。
尤其那個訓導司,設置到百戶一級,實在新穎另類。
聽起來似乎又很有必要,隻不過模式太特別,還得慢慢消化。
就軍製革新,講了差不多一個時辰,茶水衝過幾次,武將們理解了個七七八八。
將昨晚寫的那幾頁紙遞給黃得功,隨即化作幾道命令:
“方正化、黃得功、周遇吉!”
“臣(奴婢)在!”
“著你三人,會同軍中武將,五日內將現有兵卒予以整編。
每個師分配約5000人,先將機構框架撐起,後續人員由新兵充入。
未來須確保每個小旗都有老兵,整頓後立即展開訓練!
第一師、第二師主將,暫由黃得功周遇吉兼任,待曹變蛟、虎大威到位後,由此二人接替!
軍中總讚畫,暫由周遇吉領銜,待楊廷麟來京交予此人擔當,前述三人預計半個月可悉數到崗,爾等盡可放心!
原軍中禦馬監內臣凡讀過書者,原則上從事訓導及後勤事務,其餘職位武將由爾等會商,遊擊以上官銜必須報朕禦批!
另外軍餉標準重新製定,老兵月餉最低一兩二錢!”
“臣(奴婢)遵旨!”
武將們很欣慰,框架有了,最低軍餉標準也有了,以往軍餉確實太低,比邊軍少出差不多一半。
皇上之前說至少提高三成,如今提升近一倍,實在大善。
“盧九德!”
“內臣在!”
“朕授你參將官銜,擔任第三師主將!”
“臣遵旨!”
盧九德行了個標準軍禮。
大方向就這樣,崇禎也不想事無巨細,畢竟專業事需專業人去幹,自己幹涉太多並非益事。
讓大家夥都去忙,他還得寫點東西,把軍規大綱製定出來。
關於這一點,其實昨晚就曾想過。
20世紀華夏偉人那“幾大紀律、幾大注意”,就是不錯藍本。
通俗易懂,對絕大多數目不識丁的將士來說,用起來無比貼切。
本著前世對偉人的景仰,這個時空也就再次借鑒了。
至於具體規定,比如違法違紀如何處理,立功標準如何區分等等,自己一律隻給原則,細節由武將們敲定。
待楊廷麟來了之後,還得醞釀出一部新軍法,引領大明軍隊走向正規化,做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究。
自己祖宗那些規矩並不適合長遠發展,必須結合實際情況,探索出最合理條款。
崇禎的打算,是軍隊各類革新都從禁軍做起,繼而向整個大明軍隊推廣。
洋洋灑灑寫了幾大篇,準備明日聚將,給軍中大佬們洗洗腦。
站起身伸了個懶腰,不多時護衛來報,錦衣衛李若鏈求見。
崇禎一驚,顯然有什麽大事,忙命快傳。
李若鏈進帳,稟報了兩個事務。
孫閣老已到京師,被安排於內城秘密聯絡點,外人不得而知。
崇禎很高興,最大那尊佛終於來了。
昨日離宮前,就叫王承恩去找李若鏈,務必將孫承宗、錢龍錫兩人於城外截住,然後秘密帶入京城。
另外一件也是大事,唐世濟的嘴已經撬開。
駱養性試圖打探審訊消息,沒有得逞,北鎮撫司滴水不漏。
很好,非常好!
苟日的駱養性,真不是好東西,屆時一並收拾。
隨即吩咐明日一早將孫閣老帶來,一切小心行事,待錢龍錫一到,無需稟報,直接領過來便可。
李若鏈領命而去。
崇禎興奮得摩拳擦掌,一切都在按計劃行進,感覺渾身充滿力量。
一道厲光從主座襲來,還是方正化機靈,高唿一聲:
“敬禮!”
腳下咯噔一響,眾將紛紛舉起右手。
崇禎很滿意,示意賜座,這不,不到半分鍾的事兒,多麽方便。
今日他要將新軍製、新的治軍理念作一番演講,往後再讓大家摸索細節,予以進一步完善。
當然,在議事之前,肯定得知道屬下姓誰名啥,同時也讓黃周二人認識認識,便讓方正化一一介紹。
四個衛正副指揮使中,一半都是太監。
其中一個叫盧九德的人,乃武驤左衛主官,引起崇禎注意。
此人高大魁梧,與方棕熊體型有點類似,兩人站在一起,像是在看熊出沒。
這家夥在曆史上有點名氣,是太監中難得一見的戰將。
於崇禎六年開始任京營監軍,隨王樸率領萬餘京營兵入中原剿賊。
兩人都很猛,然而京營就是群花架子,不到半年所帶兵卒幾乎消耗殆盡,盧九德後來調到禦馬監,充任武驤左衛指揮使。
按照軌跡,兩年後黃得功將率領四衛營出征中原及南方,盧九德屢立戰功,明亡後還擁立弘光帝。
崇禎沒去計較他從龍朱由崧,皇帝都吊秋千去了,太監還能做什麽。
昨日還尋思未來三個師尚缺一位領軍者,這下不用擔心了。
“方正化!”
“奴婢在!”
“當下軍中還剩多少兒郎?”
“稟皇爺,自願歸鄉者一千一百五十三人。
具體姓名尚在統計當中,營中尚存一萬四千六百七十三人。”
“新兵招納是否順利?流民中可供兵源幾何?”
“迴稟皇爺,一切正常,可招6000上下,預計後日起便可陸續帶至營中。”
“很好,流民不夠,就從百姓中募兵,切記要宣傳朕所述之新規。
新兵月餉暫定八錢,入營三個月提升至一兩,半年後享受老兵待遇。
聲勢搞得大一些,朕給你一個月時間,將禁軍擴充至5萬人!”
“奴婢遵旨!”
敢一口氣擴充幾萬人,崇禎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雖會花耗很多銀錢,但他並不擔心,老子有能力搞銀搞糧養軍隊。
眾人一驚,皇上幾日前要求裁撤老弱,今日又讓兵卒自願去留,搞半天早都有後手,看來是他們孟浪了。
以當下情況看,一個月再招3萬人問題不大。
接下來,崇禎將新編製一一道出,還對其優點進行闡述,陛下思路很清晰,武將們聽得一愣一愣。
四衛營各衛番號不存在了,統一稱作“大明禁衛軍第一軍”。
未來要大力發展火器,多個兵種混編,不再像以往那樣各自為戰。
設立的部門很全麵,細分出相應職責,比之前完善不少。
尤其那個訓導司,設置到百戶一級,實在新穎另類。
聽起來似乎又很有必要,隻不過模式太特別,還得慢慢消化。
就軍製革新,講了差不多一個時辰,茶水衝過幾次,武將們理解了個七七八八。
將昨晚寫的那幾頁紙遞給黃得功,隨即化作幾道命令:
“方正化、黃得功、周遇吉!”
“臣(奴婢)在!”
“著你三人,會同軍中武將,五日內將現有兵卒予以整編。
每個師分配約5000人,先將機構框架撐起,後續人員由新兵充入。
未來須確保每個小旗都有老兵,整頓後立即展開訓練!
第一師、第二師主將,暫由黃得功周遇吉兼任,待曹變蛟、虎大威到位後,由此二人接替!
軍中總讚畫,暫由周遇吉領銜,待楊廷麟來京交予此人擔當,前述三人預計半個月可悉數到崗,爾等盡可放心!
原軍中禦馬監內臣凡讀過書者,原則上從事訓導及後勤事務,其餘職位武將由爾等會商,遊擊以上官銜必須報朕禦批!
另外軍餉標準重新製定,老兵月餉最低一兩二錢!”
“臣(奴婢)遵旨!”
武將們很欣慰,框架有了,最低軍餉標準也有了,以往軍餉確實太低,比邊軍少出差不多一半。
皇上之前說至少提高三成,如今提升近一倍,實在大善。
“盧九德!”
“內臣在!”
“朕授你參將官銜,擔任第三師主將!”
“臣遵旨!”
盧九德行了個標準軍禮。
大方向就這樣,崇禎也不想事無巨細,畢竟專業事需專業人去幹,自己幹涉太多並非益事。
讓大家夥都去忙,他還得寫點東西,把軍規大綱製定出來。
關於這一點,其實昨晚就曾想過。
20世紀華夏偉人那“幾大紀律、幾大注意”,就是不錯藍本。
通俗易懂,對絕大多數目不識丁的將士來說,用起來無比貼切。
本著前世對偉人的景仰,這個時空也就再次借鑒了。
至於具體規定,比如違法違紀如何處理,立功標準如何區分等等,自己一律隻給原則,細節由武將們敲定。
待楊廷麟來了之後,還得醞釀出一部新軍法,引領大明軍隊走向正規化,做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究。
自己祖宗那些規矩並不適合長遠發展,必須結合實際情況,探索出最合理條款。
崇禎的打算,是軍隊各類革新都從禁軍做起,繼而向整個大明軍隊推廣。
洋洋灑灑寫了幾大篇,準備明日聚將,給軍中大佬們洗洗腦。
站起身伸了個懶腰,不多時護衛來報,錦衣衛李若鏈求見。
崇禎一驚,顯然有什麽大事,忙命快傳。
李若鏈進帳,稟報了兩個事務。
孫閣老已到京師,被安排於內城秘密聯絡點,外人不得而知。
崇禎很高興,最大那尊佛終於來了。
昨日離宮前,就叫王承恩去找李若鏈,務必將孫承宗、錢龍錫兩人於城外截住,然後秘密帶入京城。
另外一件也是大事,唐世濟的嘴已經撬開。
駱養性試圖打探審訊消息,沒有得逞,北鎮撫司滴水不漏。
很好,非常好!
苟日的駱養性,真不是好東西,屆時一並收拾。
隨即吩咐明日一早將孫閣老帶來,一切小心行事,待錢龍錫一到,無需稟報,直接領過來便可。
李若鏈領命而去。
崇禎興奮得摩拳擦掌,一切都在按計劃行進,感覺渾身充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