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麵欠的一張補了2500字,老樣子今天欠的明天補)


    …………


    洪武朝。


    青年朱棣看到天幕的評論中有人說自己中年喪妻,頓時臉色一白,他的妙雲竟然也走的那麽早?


    不行我得讓太醫時常為妙雲診斷才行。


    既然天幕已然透露了這一關乎自己至為重要之人的信息,朱棣又怎會懵懂無覺、坐以待斃?


    自此刻起,於他而言,世間再無何事能比妙雲的身體健康更為緊要。


    至於那所謂的“朱棣快樂曲”等無聊至極的評論,在知曉徐妙雲未來命運之後,朱棣自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全然無視,仿若那些閑言碎語從未入得他耳中一般。


    哦對了天幕還說自己是被逼反的,是朱允炆繼位,他好像要削藩才逼得自己造反的。


    不過並非最重要的,如果隻是削藩自己未必會反,老爹製定的製度讓自己這些大明的藩王注定無法跟漢朝開國時候那些諸侯王相比,所以在沒有足夠的把握之下,沒有哪個傻子會麵對精銳的百萬朝廷大軍。


    自己未來最終造反,肯定是朱允炆要自己的命,天幕裏不是說過了,朱允炆削藩害死了好多自己的兄弟。


    他這不是削藩是奔著殺光自己這些叔伯來的。


    這個朱允炆這麽狠的?


    青年朱棣的背脊忽然有些發涼。


    同一時刻的朱元璋可是無比的暴怒,說他的大明寶鈔是廢鈔,是合法搶劫百姓,這已經可以讓他滅這個人九族。後麵的那些評論讓他都準備滅那些說話之人十族。


    其中說他殘暴的他可以無視,這一點他都不會去否認,任何敢威脅自己統治的人都會被自己無情的剿滅。


    這一點無需否認,他也相信任何朝代的皇帝都會跟自己一樣,哪怕和自己一樣都是泥腿子出身的窮苦百姓,一旦威脅朱家的江山社稷自己也會將其殺個幹淨。


    後世之人如果認為自己這樣做是暴君,那就隨他們怎麽想,隻要大明不滅,隨你們怎麽罵都行。


    這種評論他朱元璋根本就不生氣,讓他受不了的是後人還敢說他的標兒是假仁假義的偽君子,什麽叫我誅那些人九族,標兒隻要誅那些人三族,被誅族的人就喊標兒是仁君?


    我的標兒誅過誰三族了?


    就算標兒族滅了對方,那也是這些人該死,不然好好的他為什麽要族滅這些官員?


    殺貪官難道不應該嗎?


    還有他費盡心血才寫出來的《皇明祖訓》怎麽就成了滅亡大明的罪魁禍首之一了?


    這東西難道不是為了穩固大明的基礎統治而被自己寫出來的?


    後世子孫沒用,還怪起自己付出心血寫出的皇明祖訓?


    朱元璋是一個極其倔強且認死理的人,他絕不會因為沒有看到的事實,就憑哪個不認識的後世之人幾句話就否定了自己的心血。


    他的皇明祖訓就是好。


    誰說都沒用。


    可比起後麵的一條評論,就連皇明祖訓都能夠被朱元璋暫時拋之腦後。


    朱允炆。


    殺害了朱棣好幾個兄弟。


    那就是自己好幾個兒子……


    自己的孫子殺了自己好幾個兒子?


    “他怎麽敢?”


    朱元璋再一次暴怒了,也顧不得未來朱標早逝這件事,雙目赤紅的瞪著大,嗓門無比巨大:“標兒你生的好兒子,他竟然敢在繼位之後殺害自己親叔叔,還一連殺了好幾個。”


    朱標低垂著頭,他沒法反駁,雖然不知道自己那個混蛋兒子怎麽會做出這種大逆不道之事,可天幕裏的後人不會在這種事上亂說,自己的好兒子他真的幹出這種事來。


    雖然皇帝殺藩王在曆史上並不少見,可他們朱家皇室想來相親相愛,怎麽可以出這種事情來?


    “咱終於知道老四為什麽要在咱死後起兵了,就你那好兒子的狠辣手段,老四要是在不博上一博那下場就是死。”


    朱元璋咬牙切齒,“而且老四才多少兵力,打仗在兄弟裏又不是最強的,還有老二跟老三呢,結果老四得了天下,那豈不是說朱允炆這個小畜生殺的叔叔是老二跟老三。”


    朱元璋想來事情肯定是這樣的,不然有秦王晉王在,他燕王朱棣憑什麽能得天下?


    “孩兒教子無方,請爹責罰。”朱標有些痛苦的閉上眼睛,對自己側妃生的兒子失望至極。


    責罰?


    怎麽責罰你?


    朱元璋直接無視了朱標這句話,他現在恨不得太醫全天在朱標身邊查看他的身體,怎麽還會舍得責罰他。


    再說朱允炆現在才幾歲,他又如何能對這個還在學牙牙語的小屁孩動手。


    而且這些事都不是還沒有發生嗎,隻要朱標渡過那道死劫順利坐上皇位,就沒有朱允炆什麽事了。


    “罷了這也不怪你,再說現在這些還沒有發生,我們還可以做出改變。”


    他又看了天幕一眼,對朱標說道:“繼續看天幕,等天幕結束我們再關起門來商量。”


    天幕還在播放,朱元璋生怕自己遺漏什麽重要信息,尤其是朱標的死因他必須要知道。


    這時候劉鴻也看完了評論,隨即毫不留戀的又點了下一個視頻。


    【劉邦行】普天之下 --莫非漢土 君臨四海 大漢高祖!!!


    看到這個新標題的萬界老祖宗們都是齊齊一怔,旋即表情各異,嬴政更是死死盯著這個標題來迴看了好幾遍,嘴角不由自主的抽動起來。


    “看樣子應該又是後世之人填的詞。”嬴政的語氣裏本能的出現一絲酸味,顯然對劉邦有些嫉妒,天幕裏的後人這是第幾次為他填詞了?


    自己作為始皇帝,還是華夏大一統第一人,為什麽就沒有人給自己填詞?


    又或者有人為自己填詞,隻是沒有出現在那發光的神物上麵。


    看了這麽久的電腦,嬴政已經發現那電腦裏的網頁變化的很不規律,除非在那上麵的橫欄裏說出自己想要的,否則那上麵的變化是很難預測的。


    所以他才有了這樣的猜測。


    一定是這樣的。


    同樣在漢朝已經坐上皇位的劉邦,又一次看到天幕提起了自己,還有後麵附帶的普天之下莫非漢土君臨四海的字樣,臉上幾乎樂出花來。


    至於後麵的大漢高祖四個字,他還是很疑惑,自己是太祖啊,前麵不是有一個那什麽說自己跟朱元璋對比嗎。


    漢太祖對明太祖。


    這是後人說過的,可怎麽又是太祖又是高祖的。


    不過天幕也不會給劉邦太多時間思考,畫麵跟樂曲旋律已經開始了。


    畫麵中出現了威武雄壯的宮牆,還有許多穿著盔甲的兵卒。


    隻不過那些盔甲的樣式……


    【祖龍溘然瞑目】


    【趙高誤主】


    【殺公子扶蘇】


    一瞬間嬴政那極其銳利的目光直射一旁趙高身上,而趙高也撲通一聲雙膝重重跪在地上,屁股翹起把頭磕在地上渾身顫抖。


    李斯等官員也一臉詫異的看著跪在地上的趙高。


    還沒有被嬴政趕去北地的扶蘇此時也正在這,他也滿臉不可思議看著趙高。


    而歌詞卻沒有讓他們有多餘時間做別的事,除非他們不想記歌詞了。


    當然已經有了經驗的始皇帝早就讓人在一旁抄錄,就算沒記住幾句也可以從抄錄的帛上得知。


    不過能現場記住還是現場記住的好。


    於是嬴政便暫時沒有理會趙高,繼續抬頭看著天幕,後人的填詞給他帶來的信息量可謂是無比的巨大。


    他必須集中精神一字不落的看下去。


    若是能從這首歌裏得知劉邦的來曆,那就賺大了。


    …………


    【苛政如山重賦】


    【百姓困苦】


    【見盈郊白骨】


    【兵起六國故土】


    【秦失其鹿】


    【天下共逐】


    【一時豪傑並出】


    【天地反覆】


    六國貴族看到這裏那叫一個歡欣鼓舞,看看都看看,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了,又有扶蘇被殺作為前提,暴秦果然不長久。


    但很快他們的笑容逐漸凝固,因為秦之後是漢,而非他們六國中的任何一國,所以自己這些人最後還是輸給了那位漢太祖劉邦。


    這麽一想六國的那些躲藏起來的貴族心裏忽然有了別樣的心思。


    是先一步爭取從龍之功,還是先聯手滅了劉邦,從而改變曆史的走向?


    “其實也不用我們動手,嬴政也能看到天幕,他豈能無動於衷。”


    張耳對和自己有著刎頸之交的陳餘說道,後者猛然反應過來連連點頭,確實天幕他們看得到,嬴政沒理由看不到,所以這個劉邦……他最好祈禱天幕不要暴露他的住所,否則天下將再無漢太祖。


    …………


    【隆準美須胡】


    【天印左股】


    【七十二星主】


    【亦酒色貪圖】


    【倦怠耕讀】


    【不學無術】


    【遇始皇巡遊】


    【一聲嗟乎】


    【當如是也大丈夫】


    【慕信陵風度】


    【大風起兮】


    【龍蛇起陸】


    “好!唱得好,詞也填的好!”劉邦哈哈大笑,隨後看向呂後道:“這後人果然厲害,這裏的每一句填詞都說出乃公的生平,連那句乃公說過的“大丈夫當如是也”他們也知道,真是太讓乃公驚訝了。”


    後者麵無表情道:“就是不知道會不會說你為自己逃命,把兒女扔下馬車的醜事?”


    劉邦笑容一僵,但很快又恢複了原狀,好似一點也不在意自己的黑曆史被後人知曉,他心中清楚這麽大的事肯定有史官記了下來,這幫人都是硬骨頭,讓他們改上麵哪怕一個字,他們都敢跟自己拚命。


    至於用死來威脅他們,嗬嗬他劉邦還沒聽過史官會怕死。


    他雖然讀書不多,可齊國大夫崔杼弑君齊莊公之後,讓史官修改自己弑君之事卻被史官拒絕然後殺史官的故事還是知曉的。


    所以對自己的黑曆史會流傳後世,劉邦一點也不意外更不介意。


    …………


    【呂公宴客開府】


    【萬錢一句高唿】


    【我自龍行虎步】


    【昂首挺胸入】


    【麵呈王者氣度】


    【堂堂儀表不俗】


    【是神州天命主】


    【奉命押送刑徒】


    【路逃半數】


    【芒碭解其縛】


    【何懼白蛇攔阻】


    【匣中劍出】


    【一劍將其戮】


    【暴秦天怨人怒】


    【征塵四起】


    【揭竿斬木】


    【赤帝之子既出】


    【天下當服】


    劉恆也樂嗬嗬的聽著天幕裏的歌詞,還看著天幕裏那個演繹自己父親的後世之人,這氣質倒是有幾分相似,當然臉可定是不像的。


    好詞,好詞!


    雖然直白了點,可每一句填詞都不是多餘的,都在述說著曆史上發生的事。


    後人這填詞方式倒是新鮮。


    以後樂師作曲倒是可以借鑒一二。


    劉啟劉徹劉詢劉秀等各個時空的漢朝皇帝,都在集中注意聽著後人為他們高皇帝填的詞。


    怎麽說呢。


    很滿意,沒有太過誇,也沒有惡意貶低,就是在述說曆史事實。


    很有趣的填詞方式,以後也可以借鑒一下。


    這一刻他們仿佛跨時空的心有靈犀。


    …………


    【得蕭何之助】


    【曹參為輔】


    【樊噲相守護】


    【章邯為巨鹿】


    【沛公奉命】


    【出兵西路】


    【把賢才招募】


    【高陽酒徒】


    【四千眾盡皆歸附】


    【滅楊熊所部】


    【再遇張良】


    【合兵一處】


    【藍田揮兵如虎】


    【子嬰請降著素】


    【縱馬徑入秦都】


    蕭何:???


    曹參:???


    樊噲:???


    章邯:???


    子嬰:???


    嬴政:子嬰?


    嬴子嬰:我成皇帝了?


    沛縣蕭何居所,正跟劉季一夥人一邊喝酒一邊聽著天幕裏後人為那漢太祖填詞的蕭何幾人,皆是一臉懵逼的相互看著對方。


    蕭何曹參樊噲。


    如果隻是說出他們其中任意一人的名字,還能以天下同名同姓的巧合遮掩過去,可三個人的名字都念出來,偏偏他們三個還都相互認識,偏偏這裏又是沛縣……


    劉季滿臉驚喜的看著麵前的三個狐朋狗友,差點沒高興的跳腳,“你們三個竟然跟那漢太祖劉邦有這樣的關係,還說不認識那個叫劉邦的?


    “聽聽後人怎麽給你們三個填詞的?”


    “得蕭何之助,曹參為輔,樊噲相守護。”


    “嘖嘖你們三個在那漢太祖劉邦身邊地位不低啊。”


    三人又一次麵麵相覷,最後蕭何忽然想到什麽,知悉打量著劉季的臉頰,看的劉季一臉納悶,“你看什麽?乃公又不是那漂亮女人,有什麽好看的?”


    蕭何卻沒有迴答劉季這個問題,反而突然笑了起來,然後對眾人道:“先聽完這首歌,等聽完之後我再與你們說我想到的事。”


    見他都這麽說了,劉季也就沒有過多追問下去,但他的目光微微閃爍,心裏也隱約有了一種大膽猜測。


    【奢華亂人目】


    【先收秦宮財富】


    【再納各處文書】


    【還軍灞上屯住】


    【與民約法三章】


    【苛律廢除】


    【人心盡依附】


    【鴻門慷然以赴】


    【項莊劍舞】


    【殺意盡在吾】


    【項羽自立西楚】


    【分封諸侯】


    【吾入巴蜀】


    【靜待時機東出】


    【陳倉暗度】


    【一坐將台高築】


    【淮陰拜服】


    【拓漢之版圖】


    【垓下四麵圍堵】


    【聯合信布】


    【迫霸王末路】


    【君臨八荒五湖】


    【普天之下】


    【莫非漢土】


    【定鼎江山萬古】


    【大漢高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刷短視頻:朱棣快樂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下追愛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下追愛姬並收藏我刷短視頻:朱棣快樂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