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大明不妙曲
我刷短視頻:朱棣快樂曲 作者:月下追愛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咦,是小劉啊,許久未曾見你出來了。”
在小區寧靜的一條小路上,一位年逾五十的阿姨瞧見了劉鴻,臉上立即綻出笑容,趕忙上前熱情地打招唿。
劉鴻亦麵帶微笑,禮貌地迴應道:“剛用過餐,出來活動活動,消消食。阿姨,您這是遛完狗準備迴去了嗎?”
周阿姨微微點頭,“皮皮在家裏老是叫嚷,我就曉得它要大小便了,這不,正打算迴去呢。”
皮皮乃是一隻金毛犬,性格溫順和善,隻是體型頗為龐大。所幸它並非那種在路上瞧見同類就衝過去尋釁滋事的性子,不然以它那壯碩的體格,年過半百且腿腳不便的周阿姨著實難以把控。
劉鴻輕輕摸了摸皮皮的腦袋,皮皮頓時興奮起來,兩隻後腳直立,前腳歡快地搭在劉鴻的腰間。它與劉鴻極為熟稔,畢竟周阿姨就居住在劉鴻樓上,二者算是同樓的鄰裏。
“好了,你去忙你的吧,我也該迴去了。” 周阿姨對劉鴻說道。周阿姨的一隻腳曾動過手術,落下了病根,隨著歲月的流逝,後遺症愈發顯著。若非心中實在難舍,她都考慮要將皮皮送人了,主要是如今體力漸衰,著實有些帶不動它了。晴天的時候倒還好說,一旦遇上下雨天,皮皮的大小便問題就成了令人頭疼的麻煩事。
“好的,周阿姨,再見。” 劉鴻向周阿姨揮了揮手,而後繼續沿著跑道快步前行。沒錯,是快步走而非跑步,若他熱衷於跑步,腹部也不至於微微隆起,長出小肚子了。
又前行了一百多米,來到放置健身器材的區域,此處熱鬧非凡,聚集著許多人。大部分是母親帶著年幼的孩子在此玩耍嬉戲,還有一些年齡稍大些的孩子相互追逐打鬧,歡聲笑語此起彼伏,好不歡快。
萬界的老祖宗們目睹這一場景,眼眸中皆流露出難以置信之色。暫且不提那高聳入雲的高樓大廈以及平整開闊的地麵究竟是如何建造而成,又耗費了多少民脂民膏,單是瞧瞧那些孩子與女子的穿著打扮,便能一眼看出皆是家境優渥之人。
為何會如此斷言呢?實在是他們的服飾樣式繁多,色彩斑斕,看上去精美絕倫,絕非底層百姓所能負擔得起的。
須知在他們所處的時代,眾多底層百姓的衣物皆是質樸無華且款式單一。有些家庭子女眾多,兄弟之間甚至連褲子都要輪流穿著,誰外出勞作誰才有機會穿上。這一點,清朝的底層百姓想必最有體會。
那些衣衫襤褸、連褲子都穿不起的窮苦百姓,望著那些身著鮮豔服飾的孩子與女子,眼中無不閃爍著羨慕的光芒。
“這些後人不僅衣著華麗,就連麵容都白皙粉嫩,瞧著便是營養充足。”
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劉恆身為一位體恤民情的君王,對百姓的生活雖不敢說了如指掌,但也相差不遠。他深知底層百姓的疾苦,亦知曉他們日常的飲食狀況。那些麵容蠟黃、身形瘦弱幹巴的百姓,一眼便能看出是食不果腹之人,莫說饑一頓飽一頓,即便每日都能勉強果腹,其麵色與體態亦無法與後世之人相提並論。
“這便是我們奮鬥成功之後的世界嗎?真美啊!”
清末時期的革命黨人以及胸懷天下的有誌之士,目睹後世子孫生活如此安逸自在,心中的革命信念愈發堅定。況且天幕已然透露了他們終將取得成功的信息,這使他們堅信自己必定能夠成功,讓子孫後代徹底擺脫剝削與壓迫,孩子們亦能如後世那些孩童一般無憂無慮地盡情玩耍。
至於那高樓大廈與平整地麵究竟是用何種材料建造而成,年代較為靠前的朝代或許茫然不知,然他們這些近世之人又怎會不清楚呢?
是水泥啊!
嗯,準確來說應當是鋼筋混凝土。
朱元璋亦凝視著這一幕,不過他心中尚不能確定,隻是這些人看上去生活富足、油光滿麵,可是否後世所有人皆是如此呢?故而他仍需拭目以待,繼續觀看下去,以探個究竟。
“那隻狗是哪裏的品種,為何自己從未見過這種品種的狗?”與朱元璋劉恆這些人不同,朱厚照的關注點反而是在那隻金毛身上,他自認見過大多數人都沒見過的飛禽走獸,而天幕中那狗的品種他還真沒見過。
“全身毛色發黃,莫不是叫黃毛?”朱厚照自語道。
劉鴻隻是看了一眼玩鬧的小孩以及那些帶小孩的大人就繼續快步走消化著肚子裏的食物,不過他並不打算走多久,隻需逛小區一圈就可以了。
劉鴻這個小區占地麵積無法跟高檔小區相比,卻比一般的小區要大一些,逛小區一整圈需要十五分鍾左右,若是快跑的話時間肯定能縮短,可他的身體怎麽可能堅持十五分鍾快跑,堅持個三分鍾估計就跑不動了。
“好無聊聽首歌助助興。”劉鴻低語一聲,便拿出手機打開了酷狗音樂,隨手點了一下收藏欄裏的歌曲,很快音樂聲就響了起來。
【此去半生太淒涼花落惹人斷腸】
【你我天涯各一方】
【我追著你的月光淚卻濕了眼眶】
【往事隨風怎能忘】
【花開又花謝花漫天】
【是你忽隱又忽現】
【朝朝又暮暮朝暮間】
【卻難勾勒你的臉】
【我輕歎浮生 歎紅顏】
【來來去去多少年】
【半生的遺憾誰來寫】
【唯有過客留人間】
【此去半生太淒涼 花落惹人斷腸】
【你我天涯各一方】
【我追著你的月光 淚卻濕了眼眶】
【往事隨風怎能忘】
【此去半生兩茫茫 不及深情一場】
【皆是所念即所想……】
劉鴻沒想到自己隨意點了一下,就點到了這首歌,在歌詞開始的第一句他就聽出來了,不過由於歌詞很好聽他就沒有換掉,正好一邊快步走一邊聽著這首《大明不妙曲》讓他越發的有動力。
突然放出這麽淒涼的曲子,萬界的老祖宗都是一怔,旋即不少人靜心傾聽。
有樂曲愛好者或者樂曲大師都對這首曲子很感興趣,就比如漢末時期有著曲有誤周郎顧之名的周瑜,他一下子就愛上了這首曲子,都不理懷中的小喬閉目傾聽。
嵇康也沒想到會聽到這樣的曲子,當即強迫自己將詞記住然後等曲子完畢再墨寫下來。
朱元璋聽到這首曲子,忽然心中一突,一種不妙感湧上心頭,這讓他眉頭緊緊皺了一下,不明白這種感覺從何而來,不過是一首帶著哀傷的後世歌曲而已,為何會讓自己有這種不妙的感覺?
永樂朝的朱棣聽著聽著,眉頭也忍不住微微蹙起,他覺得有些奇怪,為何這首曲明明唱的很哀傷,他聽著卻有一種快感,他思索半天都想不明白這種快感是從哪裏來的?
李世民劉徹劉洵也都有這種類似朱元璋的感覺,就是聽著聽著有點像家裏死人的古怪感。
“這曲調不錯,記下來傳唱肯定能吸引很多客人。”
一時之間各個時空的青樓、樂坊、街上唱曲的都紛紛起了這個心思。
不僅是這首歌,之前天幕播的《百代成史》和給劉備李世民這些人填詞的歌,她們都記錄下來,若是有客人要來點,她們也能應付一二,否則客人定然會跑到其它地方聽曲,她們的收入就少了,收入少了就容易養不活自己。
為了填飽肚子,她們必須緊跟天幕的腳步。
商業之爭自古便是如此。
當然有些歌曲的填詞可不是什麽時空的人都敢傳唱,就比如誰敢在貞觀朝曲唱李世民跟朱棣對比的那首歌,除非你把裏麵的那些詞改掉一些,不然項上人頭不保。
開頭就提到玄武門血濺,李世民在不在意先另說,定下的官員總不可能無視這些唱曲的詆毀他們的陛下。
這要是放任不管,事後被同僚拿這件事攻訐自己,皇帝心情也不爽來一個順勢而為,這可是要出大事的。
並不知自己聽歌都能搞一波萬界潮流的劉鴻,在歌曲的加持下慢跑了一小會,可能是因為跑不動又或者記得吃完飯不能快跑的話,慢跑了一小會又變成了快步走。
他這番舉動讓萬界百分之九十的老祖宗都搖了搖頭。
這個後世子孫身體素質不太行啊,才跑了這麽一小會就跑不動了。
剩下的百分之十的人群都是富人家庭,其中宋明文官居多,他們倒認為這個很正常,咱們這種飽學之士專研好學問就行了,何必跟那些賣力氣的人一樣瘋狂的糟蹋身體,弄得滿身是汗。
劉鴻終於逛完一圈,手機裏的那首歌也已經重複了兩遍,來到自己樓下的劉鴻覺得消化的差不多了,就直接進了單元門按下電梯走了進去,然後按了自己的樓層的開關。
如果說劉鴻剛才從家裏出來,按電梯樓層時候古人還不知道那東西是做什麽用的,那麽現在他們已經知道了這電梯的作用,一種能夠快速的將人上下拉動的大型吊籃。
沒錯就是吊籃。
城池攻防戰的時候,一方派使者入城,守城將軍不想打開城門就會用吊籃將人吊上來。
這個可以將人拉上拉下的在他們這些古人眼裏就是大型吊籃,隻是四周被密封,叫吊箱更合適。
這東西因該不是人力運作的,好像是機械自動操作的,隻需按下那個開關就可以了。
先秦的墨家看著電梯的運行方式,立刻與身邊的師兄弟們探討起來,想著怎樣才能弄出這麽一個自動箱子出來。
對他們來說弄一個封閉的箱子用繩子剩下吊動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他們現在想要搞清楚的事那是什麽樣的機械可以不用人力來運行,要是他們也能搞出來哪怕高度差了一些也是有利天下人的東西。
“要是天幕能給我們看那東西的原理就好了!”一位墨家老者忍不住歎息了一聲。
很快劉鴻就到達了自己的樓層,老祖宗們看到那麽高的樓,才幾十個唿吸就到了,對這機械運行的速度嘖嘖稱奇。
那麽重的箱子裏麵還要站著一個人,是怎麽樣的機械才能這樣輕鬆且迅速的將人送到指定樓層?
幾十丈的高樓就是用人力吊機,也需要四五個人一起用勁,速度沒法跟天幕裏後人用的那機械相提並論。
這東西要是能做出來,不說吊人上下,那些工地的大型石木都可以用到這個,不僅節省了人力還可以大大節省工期。
想到如此利國利民的用處,無數工匠都開始抓耳撓腮起來。
來到自家門口的劉鴻按了一下密碼鎖,原本黑漆漆的密碼鎖一下子就亮了起來,然後萬界的老祖宗們就聽到不帶感情的聲音響起。
“人臉正確,歡迎迴家。”
然後他們就見到劉鴻拉開了門鎖走進了屋子。
無數世界的人都麵麵相覷,臉上難以掩飾的驚駭暴露了他們此刻的心情。
自己看到了什麽?
那東西隻是亮了一下,就響起一個聲音,然後說人臉正確歡迎迴家?
這東西還能辨別來人是不是這家的主人?
這到底是什麽,真的不是神仙的法器?
還有那個門,一看就是用很多鐵打造的,根本不是他們這些尋常百姓家用木頭做的門能比的,防盜能力肯定沒的說。
至少他們想不出除了暴力破開之外,盜賊能用什麽辦法進去偷東西?
什麽?你說開鎖高手可以進去,問題是這門上我沒看到鎖孔啊,沒鎖孔你怎麽開?
這後世連鎖都這麽先進了?
清末那些留過洋的精英人士,自認為見識在這個世界算是頂尖的,卻也被劉鴻的那套指紋鎖給整懵了。
他們想了半天就是想不出一個所以然,這鎖究竟是怎麽造出來的,它為何能夠自動識別來人的臉是不是這家的主人?其中運行的原理是什麽?
這東西能自動識別是不是房子主人迴來,那是否可以運用在戰場上,也來個自動識別敵我?
清末的一些有了先進思想的先輩們,突然心頭有了這麽一種想法。
在小區寧靜的一條小路上,一位年逾五十的阿姨瞧見了劉鴻,臉上立即綻出笑容,趕忙上前熱情地打招唿。
劉鴻亦麵帶微笑,禮貌地迴應道:“剛用過餐,出來活動活動,消消食。阿姨,您這是遛完狗準備迴去了嗎?”
周阿姨微微點頭,“皮皮在家裏老是叫嚷,我就曉得它要大小便了,這不,正打算迴去呢。”
皮皮乃是一隻金毛犬,性格溫順和善,隻是體型頗為龐大。所幸它並非那種在路上瞧見同類就衝過去尋釁滋事的性子,不然以它那壯碩的體格,年過半百且腿腳不便的周阿姨著實難以把控。
劉鴻輕輕摸了摸皮皮的腦袋,皮皮頓時興奮起來,兩隻後腳直立,前腳歡快地搭在劉鴻的腰間。它與劉鴻極為熟稔,畢竟周阿姨就居住在劉鴻樓上,二者算是同樓的鄰裏。
“好了,你去忙你的吧,我也該迴去了。” 周阿姨對劉鴻說道。周阿姨的一隻腳曾動過手術,落下了病根,隨著歲月的流逝,後遺症愈發顯著。若非心中實在難舍,她都考慮要將皮皮送人了,主要是如今體力漸衰,著實有些帶不動它了。晴天的時候倒還好說,一旦遇上下雨天,皮皮的大小便問題就成了令人頭疼的麻煩事。
“好的,周阿姨,再見。” 劉鴻向周阿姨揮了揮手,而後繼續沿著跑道快步前行。沒錯,是快步走而非跑步,若他熱衷於跑步,腹部也不至於微微隆起,長出小肚子了。
又前行了一百多米,來到放置健身器材的區域,此處熱鬧非凡,聚集著許多人。大部分是母親帶著年幼的孩子在此玩耍嬉戲,還有一些年齡稍大些的孩子相互追逐打鬧,歡聲笑語此起彼伏,好不歡快。
萬界的老祖宗們目睹這一場景,眼眸中皆流露出難以置信之色。暫且不提那高聳入雲的高樓大廈以及平整開闊的地麵究竟是如何建造而成,又耗費了多少民脂民膏,單是瞧瞧那些孩子與女子的穿著打扮,便能一眼看出皆是家境優渥之人。
為何會如此斷言呢?實在是他們的服飾樣式繁多,色彩斑斕,看上去精美絕倫,絕非底層百姓所能負擔得起的。
須知在他們所處的時代,眾多底層百姓的衣物皆是質樸無華且款式單一。有些家庭子女眾多,兄弟之間甚至連褲子都要輪流穿著,誰外出勞作誰才有機會穿上。這一點,清朝的底層百姓想必最有體會。
那些衣衫襤褸、連褲子都穿不起的窮苦百姓,望著那些身著鮮豔服飾的孩子與女子,眼中無不閃爍著羨慕的光芒。
“這些後人不僅衣著華麗,就連麵容都白皙粉嫩,瞧著便是營養充足。”
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劉恆身為一位體恤民情的君王,對百姓的生活雖不敢說了如指掌,但也相差不遠。他深知底層百姓的疾苦,亦知曉他們日常的飲食狀況。那些麵容蠟黃、身形瘦弱幹巴的百姓,一眼便能看出是食不果腹之人,莫說饑一頓飽一頓,即便每日都能勉強果腹,其麵色與體態亦無法與後世之人相提並論。
“這便是我們奮鬥成功之後的世界嗎?真美啊!”
清末時期的革命黨人以及胸懷天下的有誌之士,目睹後世子孫生活如此安逸自在,心中的革命信念愈發堅定。況且天幕已然透露了他們終將取得成功的信息,這使他們堅信自己必定能夠成功,讓子孫後代徹底擺脫剝削與壓迫,孩子們亦能如後世那些孩童一般無憂無慮地盡情玩耍。
至於那高樓大廈與平整地麵究竟是用何種材料建造而成,年代較為靠前的朝代或許茫然不知,然他們這些近世之人又怎會不清楚呢?
是水泥啊!
嗯,準確來說應當是鋼筋混凝土。
朱元璋亦凝視著這一幕,不過他心中尚不能確定,隻是這些人看上去生活富足、油光滿麵,可是否後世所有人皆是如此呢?故而他仍需拭目以待,繼續觀看下去,以探個究竟。
“那隻狗是哪裏的品種,為何自己從未見過這種品種的狗?”與朱元璋劉恆這些人不同,朱厚照的關注點反而是在那隻金毛身上,他自認見過大多數人都沒見過的飛禽走獸,而天幕中那狗的品種他還真沒見過。
“全身毛色發黃,莫不是叫黃毛?”朱厚照自語道。
劉鴻隻是看了一眼玩鬧的小孩以及那些帶小孩的大人就繼續快步走消化著肚子裏的食物,不過他並不打算走多久,隻需逛小區一圈就可以了。
劉鴻這個小區占地麵積無法跟高檔小區相比,卻比一般的小區要大一些,逛小區一整圈需要十五分鍾左右,若是快跑的話時間肯定能縮短,可他的身體怎麽可能堅持十五分鍾快跑,堅持個三分鍾估計就跑不動了。
“好無聊聽首歌助助興。”劉鴻低語一聲,便拿出手機打開了酷狗音樂,隨手點了一下收藏欄裏的歌曲,很快音樂聲就響了起來。
【此去半生太淒涼花落惹人斷腸】
【你我天涯各一方】
【我追著你的月光淚卻濕了眼眶】
【往事隨風怎能忘】
【花開又花謝花漫天】
【是你忽隱又忽現】
【朝朝又暮暮朝暮間】
【卻難勾勒你的臉】
【我輕歎浮生 歎紅顏】
【來來去去多少年】
【半生的遺憾誰來寫】
【唯有過客留人間】
【此去半生太淒涼 花落惹人斷腸】
【你我天涯各一方】
【我追著你的月光 淚卻濕了眼眶】
【往事隨風怎能忘】
【此去半生兩茫茫 不及深情一場】
【皆是所念即所想……】
劉鴻沒想到自己隨意點了一下,就點到了這首歌,在歌詞開始的第一句他就聽出來了,不過由於歌詞很好聽他就沒有換掉,正好一邊快步走一邊聽著這首《大明不妙曲》讓他越發的有動力。
突然放出這麽淒涼的曲子,萬界的老祖宗都是一怔,旋即不少人靜心傾聽。
有樂曲愛好者或者樂曲大師都對這首曲子很感興趣,就比如漢末時期有著曲有誤周郎顧之名的周瑜,他一下子就愛上了這首曲子,都不理懷中的小喬閉目傾聽。
嵇康也沒想到會聽到這樣的曲子,當即強迫自己將詞記住然後等曲子完畢再墨寫下來。
朱元璋聽到這首曲子,忽然心中一突,一種不妙感湧上心頭,這讓他眉頭緊緊皺了一下,不明白這種感覺從何而來,不過是一首帶著哀傷的後世歌曲而已,為何會讓自己有這種不妙的感覺?
永樂朝的朱棣聽著聽著,眉頭也忍不住微微蹙起,他覺得有些奇怪,為何這首曲明明唱的很哀傷,他聽著卻有一種快感,他思索半天都想不明白這種快感是從哪裏來的?
李世民劉徹劉洵也都有這種類似朱元璋的感覺,就是聽著聽著有點像家裏死人的古怪感。
“這曲調不錯,記下來傳唱肯定能吸引很多客人。”
一時之間各個時空的青樓、樂坊、街上唱曲的都紛紛起了這個心思。
不僅是這首歌,之前天幕播的《百代成史》和給劉備李世民這些人填詞的歌,她們都記錄下來,若是有客人要來點,她們也能應付一二,否則客人定然會跑到其它地方聽曲,她們的收入就少了,收入少了就容易養不活自己。
為了填飽肚子,她們必須緊跟天幕的腳步。
商業之爭自古便是如此。
當然有些歌曲的填詞可不是什麽時空的人都敢傳唱,就比如誰敢在貞觀朝曲唱李世民跟朱棣對比的那首歌,除非你把裏麵的那些詞改掉一些,不然項上人頭不保。
開頭就提到玄武門血濺,李世民在不在意先另說,定下的官員總不可能無視這些唱曲的詆毀他們的陛下。
這要是放任不管,事後被同僚拿這件事攻訐自己,皇帝心情也不爽來一個順勢而為,這可是要出大事的。
並不知自己聽歌都能搞一波萬界潮流的劉鴻,在歌曲的加持下慢跑了一小會,可能是因為跑不動又或者記得吃完飯不能快跑的話,慢跑了一小會又變成了快步走。
他這番舉動讓萬界百分之九十的老祖宗都搖了搖頭。
這個後世子孫身體素質不太行啊,才跑了這麽一小會就跑不動了。
剩下的百分之十的人群都是富人家庭,其中宋明文官居多,他們倒認為這個很正常,咱們這種飽學之士專研好學問就行了,何必跟那些賣力氣的人一樣瘋狂的糟蹋身體,弄得滿身是汗。
劉鴻終於逛完一圈,手機裏的那首歌也已經重複了兩遍,來到自己樓下的劉鴻覺得消化的差不多了,就直接進了單元門按下電梯走了進去,然後按了自己的樓層的開關。
如果說劉鴻剛才從家裏出來,按電梯樓層時候古人還不知道那東西是做什麽用的,那麽現在他們已經知道了這電梯的作用,一種能夠快速的將人上下拉動的大型吊籃。
沒錯就是吊籃。
城池攻防戰的時候,一方派使者入城,守城將軍不想打開城門就會用吊籃將人吊上來。
這個可以將人拉上拉下的在他們這些古人眼裏就是大型吊籃,隻是四周被密封,叫吊箱更合適。
這東西因該不是人力運作的,好像是機械自動操作的,隻需按下那個開關就可以了。
先秦的墨家看著電梯的運行方式,立刻與身邊的師兄弟們探討起來,想著怎樣才能弄出這麽一個自動箱子出來。
對他們來說弄一個封閉的箱子用繩子剩下吊動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他們現在想要搞清楚的事那是什麽樣的機械可以不用人力來運行,要是他們也能搞出來哪怕高度差了一些也是有利天下人的東西。
“要是天幕能給我們看那東西的原理就好了!”一位墨家老者忍不住歎息了一聲。
很快劉鴻就到達了自己的樓層,老祖宗們看到那麽高的樓,才幾十個唿吸就到了,對這機械運行的速度嘖嘖稱奇。
那麽重的箱子裏麵還要站著一個人,是怎麽樣的機械才能這樣輕鬆且迅速的將人送到指定樓層?
幾十丈的高樓就是用人力吊機,也需要四五個人一起用勁,速度沒法跟天幕裏後人用的那機械相提並論。
這東西要是能做出來,不說吊人上下,那些工地的大型石木都可以用到這個,不僅節省了人力還可以大大節省工期。
想到如此利國利民的用處,無數工匠都開始抓耳撓腮起來。
來到自家門口的劉鴻按了一下密碼鎖,原本黑漆漆的密碼鎖一下子就亮了起來,然後萬界的老祖宗們就聽到不帶感情的聲音響起。
“人臉正確,歡迎迴家。”
然後他們就見到劉鴻拉開了門鎖走進了屋子。
無數世界的人都麵麵相覷,臉上難以掩飾的驚駭暴露了他們此刻的心情。
自己看到了什麽?
那東西隻是亮了一下,就響起一個聲音,然後說人臉正確歡迎迴家?
這東西還能辨別來人是不是這家的主人?
這到底是什麽,真的不是神仙的法器?
還有那個門,一看就是用很多鐵打造的,根本不是他們這些尋常百姓家用木頭做的門能比的,防盜能力肯定沒的說。
至少他們想不出除了暴力破開之外,盜賊能用什麽辦法進去偷東西?
什麽?你說開鎖高手可以進去,問題是這門上我沒看到鎖孔啊,沒鎖孔你怎麽開?
這後世連鎖都這麽先進了?
清末那些留過洋的精英人士,自認為見識在這個世界算是頂尖的,卻也被劉鴻的那套指紋鎖給整懵了。
他們想了半天就是想不出一個所以然,這鎖究竟是怎麽造出來的,它為何能夠自動識別來人的臉是不是這家的主人?其中運行的原理是什麽?
這東西能自動識別是不是房子主人迴來,那是否可以運用在戰場上,也來個自動識別敵我?
清末的一些有了先進思想的先輩們,突然心頭有了這麽一種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