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樣子,欠下的2000字補在前麵那張,需要刷新一下。)


    (這章4000字算是寫完了,也就沒有欠下的章節。)


    (忙了一天,晚上還要趕稿,累死了)


    (哭唧唧)


    …………


    漢文帝劉恆因劉鴻沉迷於那毫無營養的遊戲,且從中難以獲取有用信息,便徑直返迴大殿處理堆積如山的政務。


    不過他與嬴政等勤於政務的帝王一樣,吩咐下屬時刻留意天幕,一旦有任何有價值的信息,即刻前來稟報,如此便可在處理國事與關注天幕動態之間達成平衡,實現工作與生活二者兼顧。


    “陛下,天幕又有了新情況,那後世的劉郎君正在做飯。” 侍從匆匆前來奏報。


    劉恆先是一愣,心中暗自思忖,做飯本是尋常之事,後世之人即便擁有諸多神奇之物,也同樣離不開飲食果腹,這有何值得大驚小怪之處?


    “他做飯所用的爐灶甚是奇特,全然無需柴火便可生火,隻需轉動一下按鈕,火焰便能燃起。” 侍從緊接著補充道。


    劉恆臉色頓時一變,再也無法維持鎮定。他全然不顧尚未批閱的奏疏,匆忙從座位上起身,疾步走出大殿,仰頭凝視天幕,恰好目睹劉鴻將餃子下鍋的場景。


    然而劉恆的目光並未在餃子上過多停留,他滿心滿眼皆被那個無需柴薪就能生火的神奇灶台所吸引。


    他目不轉睛地仔細端詳許久,確認那東西確實無需添加柴薪便能產生火焰。盡管他絞盡腦汁,也無法理解其中的原理,但他深知,這樣的物件對於大漢而言,意義非凡,絕非僅僅是一件新奇的玩意兒,確切地說,這是大漢百姓夢寐以求的寶物。


    倘若大漢的百姓能夠擁有這樣的神奇物件,每年將會節省下數量可觀的購買柴薪的費用。而這些節省下來的錢財,他們可以用來購置更多的糧食,以充實家中的糧倉,確保在災荒之年也能有足夠的食物果腹;可以用來購買食鹽,滿足身體對鹽分的需求;還可以用來添置布匹,製作厚實的衣物,抵禦寒冷的侵襲,使自己和家人在艱難的生活中多一份保障,多一絲溫暖。


    劉恆素以深知百姓需求而在眾多封建帝王中備受讚譽。


    此刻麵對如此能夠利國利民的神奇之物,他內心的渴望猶如熊熊烈火般燃燒起來。


    他心中暗自思忖,若不是無法與劉鴻取得聯絡,哪怕需要付出巨額的金錢,他也要想盡一切辦法從劉鴻那裏購得這種無需柴火即可燒火煮飯的神物的製作方法,讓其在大漢境內廣泛傳播,造福天下蒼生。


    “派人去問問墨家那些匠人,看看是否知曉那不需木柴以及別的燃燒之物就能點火的原理,若是不知,也無妨,讓他們去鑽研探究,誰若能研究出來,朕必定重重有賞。” 劉恆深知自己無法與天幕裏的後輩溝通,但既然知曉了這種神奇之物的存在,他便決意要設法將其造出來,不求其與後世的功效完全相同,隻求能夠打造出哪怕是最為原始的版本也行。


    “唯!” 宦者領命,不敢有絲毫懈怠,躬身退下傳達皇帝陛下的旨意。


    望著宦者離去的背影,劉恆微微輕歎一聲,他其實對這件事並未抱有過高的期望,畢竟這兩千年的時間跨度,其間的技術差距絕非一星半點。


    沒錯,他已然知曉自己所處的時代與劉鴻所處的時代究竟相差多少年。這並非是劉恆聰慧過人,能夠一下子破解那種此前看不懂的紀年方法,而是天幕在介紹李世民之類的視頻時有相關解說,提及公元多少年李世民如何如何,那其中的紀年數字便是劉恆之前難以理解的。


    而經此解說,劉恆便明白了那些數字的讀法,哪怕並非所有數字都有詳盡解說,可隻需知曉其中六七個數字的讀法,剩餘的數字憑借連蒙帶猜也能大致明了其意思。


    就比如 “1” 和 “一” 實則表示同一個數字,隻不過寫法上一個是豎寫,另一個是橫寫。這第一個數字還算容易推測,可從第二個數字開始便頗具難度了。誰能想到華夏傳統數字裏的 “二” 會演變成 “2” 這種模樣,若不是天幕予以解說,劉恆恐怕即便絞盡腦汁也難以想到這個字符讀作 “2”。


    眼見劉鴻獨自在煮食,劉恆心中不禁開始對先前的猜測產生了動搖。此前他曾推測劉鴻的身份或許是世家子弟,又或者是家境殷實的富家子弟,畢竟隻有這樣的身份才有可能使用得起那神奇的琉璃鏡。


    在他看來,普通的農民百姓,無論相隔多少年,生活狀況都難以富裕到無需耕種田地,整日閑居家中玩樂的程度。


    然而,見劉鴻親自下廚做飯,這讓劉恆不禁懷疑自己之前的猜想是否有誤。畢竟一個富家子弟,按常理來說,理應配有專門為其做飯的廚子或廚娘才是,可他觀察許久,發現這家中似乎僅有劉鴻一人,連用餐都需親自操持,這與富家子弟甚至世家子弟的身份特征並不相符。


    難道他僅僅隻是一個平民?可一個平民竟能擁有如此精良的神物,這後世究竟富裕到何種程度才能如此呢?


    “差不多熟了。” 劉鴻看著鍋蓋裏不斷升騰的嫋嫋白煙,又取出手機瞧了一眼時間,知曉餃子已然熟透,於是伸手掀開鍋蓋。刹那間,一股熱氣騰騰的白色水汽彌漫開來,鍋中的餃子們在沸水中歡快地翻滾著,個個白白胖胖,模樣甚是誘人。劉鴻手持漏勺,小心翼翼地將餃子撈起,盛放在早已準備就緒的碗中。


    他轉身走向櫥櫃,取出一瓶醋,輕輕擰開瓶蓋,頓時,濃鬱的醋香飄散而出。劉鴻緩緩將醋倒入另一個小碟子裏,看著那棕褐色的醋液在碟中緩緩流淌,逐漸匯聚成一小灘。


    他用筷子夾起一個餃子,先在碟邊輕輕蘸了蘸,使餃子的底部均勻地沾上一層薄薄的醋,而後放入口中。輕輕咬下一口,餃子皮的軟糯與餡料的鮮美瞬間在舌尖散開,混合著醋的酸甜滋味,口感豐富而富有層次。


    劉鴻愜意地眯起眼睛,細細品味著這簡單卻美味的食物,片刻之間,幾個餃子便已下肚。


    一連吃下十二個餃子,劉鴻忍不住打了個飽嗝,他微微抬手,輕輕撫摸著微微隆起的肚子,起身將碗筷拿至水槽邊。


    先是把碗裏剩餘的少許湯汁倒入水槽,接著打開水龍頭,用清水簡單衝洗了一下碗和筷子,去除表麵的油漬與食物殘渣。


    隨後,他在洗碗布上擠了一點洗潔精,開始仔細地擦拭碗的內外壁以及筷子,洗潔精產生的泡沫在他的揉搓下逐漸增多。最後,他又用清水衝洗了十幾秒,直至覺得幹淨為止,主要是擔心洗潔精若有殘留,下一頓用餐時便會隨著筷子一同進入腹中,容易引發疾病。


    做完這些,劉鴻本打算迴屋繼續玩電腦,可一想到自己剛剛吃下的十二個餃子皆為肉餡,若吃後不運動,腹部贅肉便會增多,肝髒的負擔也會加重,他可不想患上脂肪肝,進而惡化為肝硬化,最終發展成肝癌。


    他表示自己還想多活個五六十年,可不想這麽早就走。


    “出去消消食吧。” 劉鴻腦海中突然閃過這樣的念頭,他向來是個說做就做的人,當即走向玄關,換了一雙運動鞋,打開房門離開了屋子。一出門,便瞧見電梯就在眼前,他伸手按下電梯按鈕,隻見電梯上的數字鍵開始不斷變化。


    電梯從一樓迅速往上升,沒過多久便抵達了十六樓。


    電梯門 “滴” 的一聲打開,隨後,古人便看到劉鴻走進了一個類似箱子的空間裏,他們個個滿臉疑惑,不明白這個比人還高大的箱子究竟是何物,劉鴻又為何要走入其中。


    還有那數字 “16”,這又代表著什麽含義呢?


    他們還來不及深入思索,劉鴻所乘坐的電梯便迅速往下降,那數字也從十六依次變為十五、十四,而後變成了六、五,最後停在了一樓。緊接著,電梯門緩緩打開,從古人的視角望去,外麵的空間變得開闊起來。隨著劉鴻走出電梯,天幕的視角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待劉鴻走出樓道,天幕裏那高大的房屋便完整地呈現在古人麵前,驚得他們差點合不攏嘴。


    “這…… 這是房屋?”


    “這得有多高啊?”


    就連城牆與之相比都顯得矮小許多。


    劉鴻所居住的房屋有30層,按照每層3米左右的高度計算,30層的住宅高度大約在90米左右,這一高度已然遠超古代城牆的高度。


    通常而言,古代城牆的高度在幾米到十幾米之間。就拿西安的城牆來說,其高度約為12米左右,與這些高樓住宅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再看南京城牆,其高度在 14 - 26 米之間不等,但大部分地段的城牆高度也在 20 米以下。


    如此懸殊的對比,足以見得這棟樓給古人帶來的震撼是何等巨大。


    不僅如此,劉鴻走出樓層後,那開闊的視野也讓古人看到了那密密麻麻的高樓大廈,每一棟都遠遠超過他們所熟知的城牆高度。


    更讓他們驚歎不已的是腳下的地麵,如此平整光滑的地麵,這些老祖宗簡直難以想象,這需要耗費多麽巨大的石塊才能鋪設而成啊?


    “這樣的建築跟地麵需要耗費多少民脂民膏?”


    “這後世的朝廷怎麽能這樣壓榨百姓?”


    “這與那暴秦又有何區別?”


    一些激進之人直接將這一幕跟嬴政的秦朝聯係在一起,在他們看來這一幕高的房子修起來得死多少人才修的出來,就連修長城都沒有這樣的高度。


    還有那平整到令人不可思議的地麵。


    因為下過雨,路上還有積水,他們看到劉鴻從那積水處走過,竟然沒有帶起一點泥濘,那地麵依舊堅硬,整條路看上去就是一個巨大且被打磨光滑的石頭鋪成。


    這若是真的,那得需要花費多少錢糧才能弄出來?


    正當眾人還沉浸在對高樓大廈與平整地麵的驚歎與質疑之中時,劉鴻已漫步至小區的綠化區域。


    小區的綠化區域景色宜人,修剪齊整的灌木叢錯落分布,高大樹木枝繁葉茂,如巨傘撐起片片綠蔭,陽光透過葉間縫隙灑下金色光斑。蜿蜒小徑似靈動絲帶貫穿其中,磚石路麵平整光滑,縫隙裏偶現的嫩綠小草在微風中輕搖,為這人工與自然交融的景致添了幾分生機。


    就在這時,一輛電動車悄無聲息地從遠處駛來。


    那小巧輕便的車身,鋥亮的外殼在陽光下閃爍著金屬特有的光澤,仿佛一顆移動的星辰。兩個圓潤的輪子快速地轉動著,卻幾乎聽不到任何嘈雜的聲響,就像兩個靈動的精靈在無聲地舞蹈。


    駕車之人悠然自得地坐在車上,身體微微前傾,一隻手輕輕搭在車把上,另一隻手則隨意地垂在身側。隻見他輕輕扭動著把手,電動車便如同一葉輕舟在平靜的湖麵上滑行一般,靈活地穿梭在小區的道路間,所過之處,隻留下一道淡淡的影子。


    古人看到這一幕,不禁瞪大了眼睛,滿臉的不可思議。他們何曾見過如此奇特的交通工具,無需畜力牽引,便能自行快速行進,而且行動起來如此平穩安靜。


    “此乃何物?竟能自行奔走,且無聲無息,宛如鬼魅!” 一位老者顫巍巍地抬起幹枯的手指,指著電動車,聲音中充滿了震驚與疑惑,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仿佛要將這奇異之物看穿。


    還未等眾人從電動車的震驚中緩過神來,一輛汽車又風馳電掣般地駛過。


    那汽車龐大而又威嚴的身軀,如同一頭鋼鐵巨獸,渾身散發著一種令人敬畏的氣息。


    它唿嘯而過時帶起一陣輕微的風聲,那風聲像是巨獸的咆哮,讓人膽寒。車窗玻璃在陽光下反射著耀眼的光芒,如同一片片明亮的鏡子,將周圍的景色映照其中,又因其速度過快而顯得扭曲變形,讓人無法看清車內的情形。


    汽車行駛的速度之快,遠超他們的想象,僅僅眨眼之間,便消失在了道路的盡頭,隻留下一股淡淡的尾氣和仍在震驚中的眾人。


    “這…… 這又是什麽妖物?速度如此之快,仿若閃電劃過天際,莫不是天神的座駕降臨凡間?” 唐朝的一位年輕男子驚恐地張大了嘴巴,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敬畏,他的身體微微顫抖,似乎還沉浸在那汽車帶來的震撼之中。


    慈禧看了一眼跑過去的汽車,臉上露出一抹不屑,“不就是洋人的汽車,哀家又不是沒坐過?”


    她作為大清的最高掌權者,對於汽車並不陌生,畢竟在她所處的時代,汽車已經開始在一些達官貴人中出現。然而,眼前這輛汽車的外形卻並非她所喜愛的那種奢華風格,這讓她覺得頗為無趣。


    不過那個兩輪的倒是跟自行車有點像,但外觀看上去比自行車穩,而且也沒看見腳踏板,那這車是怎麽跑起來的呢?慈禧心中充滿了疑惑,但也隻是一瞬間,這種小事她可不願意多費腦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刷短視頻:朱棣快樂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下追愛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下追愛姬並收藏我刷短視頻:朱棣快樂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