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名偵探——劉邦
我刷短視頻:朱棣快樂曲 作者:月下追愛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漢昭烈廟!
還真是乃公的後代!
在提及劉備的姓氏時,劉邦就已經有了猜測,隻不過天幕的那些填詞裏,他隻看到了這個劉備跟自己一樣曾經做過遊俠,然後喜歡結交豪強,並且生活比較困難,否則也不會到織席販履的地步。
後麵就遇到了關張二人,將其聚在自己麾下,對他們恩若兄弟寢則同榻。
這兩人應該是兩員猛將,很可能是那昭烈廟裏的那兩位塑像。
後麵那句討黃巾立功名,就是說自己的這個後人是靠討黃巾積累功勳名望起家的,就像自己反秦一樣。
而那關張二人,定是劉備討黃巾的主力將領。
撻督郵亡天涯。
這個“督郵”應該是個官職,看樣子還不是什麽小官,至少在中等官職的位置上。
還可能是劉備的上司。
而自己的這個後人肯定因為什麽事而做出鞭打上司的事情出來,不得已棄官而亡命天涯。
奔舊友仁政兼善下,刺客不忍利刃相加。
這裏肯定是流亡時後投奔了自己的舊友,這個舊友因該是一個官,還是能跟朝廷說得上話的官,他定是為劉備洗了督郵的罪名,讓劉備繼續做官,隻是這個官究竟多大就不知道了。
不過劉邦知道劉備繼續當官之後,依舊在施仁政頗得民心,否則也不會有下麵那句刺客不忍利刃相加。
這兩句上下聯動劉邦就能猜出整個過程。
劉備因為一些施政問題得罪了當地的一些既得利益者,然後有人就派刺客刺殺他,可刺客是仁義之人就動了惻隱之心,甚至有可能自我吐露身份,或者說他肯定自己吐露身份,否則也不會記載在史書上。
劉備既然做了皇帝,那他的過往史官自然要去翻閱以及填補史書的空白。
刺客這件事也就被記錄了進來。
救徐州不計兵多寡,眾望歸心托信義弘雅。
這個救徐州就不必多說了,肯定是徐州受到圍攻向劉備求救,而劉備手上沒有多少兵卻依舊去救,才有了這句救徐州不計兵多寡。
隻不過那時候的徐州是誰在鎮守,又是誰在攻打徐州,劉邦沒有在歌詞裏找到也就暫時略過。
後麵那句“眾望歸心托信義弘雅”劉邦想了想,文化不太好的他隻能想到劉備是眾望所歸然後有人將什麽東西托付於他。
溫侯投誠接納,引狼入室終致散家。
這個溫侯一聽就是一名侯爵,他來投靠劉備然後劉備接納了他,最後這個侯爵居心不良恩將仇報,最終導致引狼入室甚至很有可能在亂軍中導致家人失散。
那麽問題來了,劉備當時有多大勢力,竟能讓一名侯爵來投奔?
不過若是結合下麵那句劉邦就有頭緒了。
圍下邳擒虓虎,白門樓憶往事未遐。
白門樓什麽的先不管,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下邳這個地方。
下邳處於徐州地界,而前麵劉備又出兵救徐州,然後又有那句眾望歸心托信義弘雅。
那麽事情想必是這樣。
劉備出兵救了徐州為其解圍退了強敵,可徐州的主事人卻害怕強敵再來,而劉備又非徐州本地官員肯定要離開的,所以思來想去他決定將徐州讓給劉備,這樣就能保證徐州安全,又能保護自己的族人。
這是劉邦將自己代入那名徐州主事之人的視角去思考,他想來想去也隻有這種可能。
實在是信息太少他也隻能想到這些。
不過劉邦有預感,自己猜測的跟事實估計八九不離十。
至於為何那徐州主事之人可以不去管朝廷而自行將徐州交於外人,這裏劉邦已經猜出來,肯定是朝廷已經失去了對天下的管控,就像周天子那樣管不了諸侯國的廝殺。
既然管不了,那麽徐州就相當於獨立王國。
劉備拿到徐州就相當於有了自己的基業,接下來就是發展壯大實力。
可結合後麵的歌詞,他還是沒有保住徐州,被那溫侯給竊取了。
然後劉備就反手圍了下邳,那句擒虓虎中的虓虎想必就是指那位溫侯了。
劉邦知道劉備這次是報仇了,隻不過他是一個人報仇的還是請了別人幫忙就不怎麽清楚。
不過按照劉邦的預感以及後麵的歌詞,劉備這次圍攻下邳肯定不止他一股勢力,天下大亂的話周圍那些人怎麽可能眼睜睜看著劉備再奪徐州?
劉備肯定是找人幫忙,這也符合接下來的歌詞。
縱論英雄天下,失箸托驚雷炸。
是誰在跟他論天下英雄,為何會掉落箸還將事情拖於那突然響起的驚雷?
劉邦再一次代入了劉備的角色。
想著如果項羽跟自己吃飯,吃著吃著突然說自己是英雄,那自己該如何反應?
也不用多想,項羽要是真這麽說,自己肯定想著如何逃跑。
劉備肯定是被對方說出是天下英雄時候,嚇得掉了箸,這時恰巧天上響起了驚雷,他才會腦子一轉說是被雷給嚇的讓對方不會立刻對自己下殺手。
想到這的劉邦不由的笑了出來,“乃公這個後輩腦子轉的還挺快,像乃公,確實是乃公的血脈。”
密詔傳衣帶鋤奸謀未發。
這裏的密詔肯定是皇帝給的密詔,而傳衣帶就有意思了
莫非是將密詔放在衣帶之中傳給了劉備?
如果是這樣那就是說皇帝被人控製身不由己,隻能通過這種手段向忠臣傳信,讓其準備處奸。
那麽這個所謂的密詔究竟隻給劉備一個人,還是通過劉備集結更多的漢家忠臣,又或者劉備是通過別人得知了這密詔的?
還有後麵那“謀未發”三個字就說明劉備的謀劃還沒來得及實施就出了別的事。
結合後麵這句“困龍出升天”劉邦已經能夠猜到劉備當時自己的處境也不是很好,估計是因為丟了徐州才讓劉備寄人籬下。
後來哪怕奪迴了下邳以及徐州,整個徐州也不是他劉備的,否則沒必要填“困龍”二字。
這不就說劉備這頭龍被困住了嗎?
所以劉備當時是真的成了困龍,跟著那個替劉備攻下徐州的勢力迴了都城,後來得到了皇帝密詔。
然後找個機會遠離都城,趁機奪迴徐州再度自立。
這也很符合後麵那句重奪舊土爭霸。
隻不過下麵那句輾轉奔南北複又寄人籬下則告訴劉邦,劉備又失敗了,他沒有守住徐州又去投奔別的勢力導致寄人籬下。
還真是乃公的後代!
在提及劉備的姓氏時,劉邦就已經有了猜測,隻不過天幕的那些填詞裏,他隻看到了這個劉備跟自己一樣曾經做過遊俠,然後喜歡結交豪強,並且生活比較困難,否則也不會到織席販履的地步。
後麵就遇到了關張二人,將其聚在自己麾下,對他們恩若兄弟寢則同榻。
這兩人應該是兩員猛將,很可能是那昭烈廟裏的那兩位塑像。
後麵那句討黃巾立功名,就是說自己的這個後人是靠討黃巾積累功勳名望起家的,就像自己反秦一樣。
而那關張二人,定是劉備討黃巾的主力將領。
撻督郵亡天涯。
這個“督郵”應該是個官職,看樣子還不是什麽小官,至少在中等官職的位置上。
還可能是劉備的上司。
而自己的這個後人肯定因為什麽事而做出鞭打上司的事情出來,不得已棄官而亡命天涯。
奔舊友仁政兼善下,刺客不忍利刃相加。
這裏肯定是流亡時後投奔了自己的舊友,這個舊友因該是一個官,還是能跟朝廷說得上話的官,他定是為劉備洗了督郵的罪名,讓劉備繼續做官,隻是這個官究竟多大就不知道了。
不過劉邦知道劉備繼續當官之後,依舊在施仁政頗得民心,否則也不會有下麵那句刺客不忍利刃相加。
這兩句上下聯動劉邦就能猜出整個過程。
劉備因為一些施政問題得罪了當地的一些既得利益者,然後有人就派刺客刺殺他,可刺客是仁義之人就動了惻隱之心,甚至有可能自我吐露身份,或者說他肯定自己吐露身份,否則也不會記載在史書上。
劉備既然做了皇帝,那他的過往史官自然要去翻閱以及填補史書的空白。
刺客這件事也就被記錄了進來。
救徐州不計兵多寡,眾望歸心托信義弘雅。
這個救徐州就不必多說了,肯定是徐州受到圍攻向劉備求救,而劉備手上沒有多少兵卻依舊去救,才有了這句救徐州不計兵多寡。
隻不過那時候的徐州是誰在鎮守,又是誰在攻打徐州,劉邦沒有在歌詞裏找到也就暫時略過。
後麵那句“眾望歸心托信義弘雅”劉邦想了想,文化不太好的他隻能想到劉備是眾望所歸然後有人將什麽東西托付於他。
溫侯投誠接納,引狼入室終致散家。
這個溫侯一聽就是一名侯爵,他來投靠劉備然後劉備接納了他,最後這個侯爵居心不良恩將仇報,最終導致引狼入室甚至很有可能在亂軍中導致家人失散。
那麽問題來了,劉備當時有多大勢力,竟能讓一名侯爵來投奔?
不過若是結合下麵那句劉邦就有頭緒了。
圍下邳擒虓虎,白門樓憶往事未遐。
白門樓什麽的先不管,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下邳這個地方。
下邳處於徐州地界,而前麵劉備又出兵救徐州,然後又有那句眾望歸心托信義弘雅。
那麽事情想必是這樣。
劉備出兵救了徐州為其解圍退了強敵,可徐州的主事人卻害怕強敵再來,而劉備又非徐州本地官員肯定要離開的,所以思來想去他決定將徐州讓給劉備,這樣就能保證徐州安全,又能保護自己的族人。
這是劉邦將自己代入那名徐州主事之人的視角去思考,他想來想去也隻有這種可能。
實在是信息太少他也隻能想到這些。
不過劉邦有預感,自己猜測的跟事實估計八九不離十。
至於為何那徐州主事之人可以不去管朝廷而自行將徐州交於外人,這裏劉邦已經猜出來,肯定是朝廷已經失去了對天下的管控,就像周天子那樣管不了諸侯國的廝殺。
既然管不了,那麽徐州就相當於獨立王國。
劉備拿到徐州就相當於有了自己的基業,接下來就是發展壯大實力。
可結合後麵的歌詞,他還是沒有保住徐州,被那溫侯給竊取了。
然後劉備就反手圍了下邳,那句擒虓虎中的虓虎想必就是指那位溫侯了。
劉邦知道劉備這次是報仇了,隻不過他是一個人報仇的還是請了別人幫忙就不怎麽清楚。
不過按照劉邦的預感以及後麵的歌詞,劉備這次圍攻下邳肯定不止他一股勢力,天下大亂的話周圍那些人怎麽可能眼睜睜看著劉備再奪徐州?
劉備肯定是找人幫忙,這也符合接下來的歌詞。
縱論英雄天下,失箸托驚雷炸。
是誰在跟他論天下英雄,為何會掉落箸還將事情拖於那突然響起的驚雷?
劉邦再一次代入了劉備的角色。
想著如果項羽跟自己吃飯,吃著吃著突然說自己是英雄,那自己該如何反應?
也不用多想,項羽要是真這麽說,自己肯定想著如何逃跑。
劉備肯定是被對方說出是天下英雄時候,嚇得掉了箸,這時恰巧天上響起了驚雷,他才會腦子一轉說是被雷給嚇的讓對方不會立刻對自己下殺手。
想到這的劉邦不由的笑了出來,“乃公這個後輩腦子轉的還挺快,像乃公,確實是乃公的血脈。”
密詔傳衣帶鋤奸謀未發。
這裏的密詔肯定是皇帝給的密詔,而傳衣帶就有意思了
莫非是將密詔放在衣帶之中傳給了劉備?
如果是這樣那就是說皇帝被人控製身不由己,隻能通過這種手段向忠臣傳信,讓其準備處奸。
那麽這個所謂的密詔究竟隻給劉備一個人,還是通過劉備集結更多的漢家忠臣,又或者劉備是通過別人得知了這密詔的?
還有後麵那“謀未發”三個字就說明劉備的謀劃還沒來得及實施就出了別的事。
結合後麵這句“困龍出升天”劉邦已經能夠猜到劉備當時自己的處境也不是很好,估計是因為丟了徐州才讓劉備寄人籬下。
後來哪怕奪迴了下邳以及徐州,整個徐州也不是他劉備的,否則沒必要填“困龍”二字。
這不就說劉備這頭龍被困住了嗎?
所以劉備當時是真的成了困龍,跟著那個替劉備攻下徐州的勢力迴了都城,後來得到了皇帝密詔。
然後找個機會遠離都城,趁機奪迴徐州再度自立。
這也很符合後麵那句重奪舊土爭霸。
隻不過下麵那句輾轉奔南北複又寄人籬下則告訴劉邦,劉備又失敗了,他沒有守住徐州又去投奔別的勢力導致寄人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