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為民沿著那狹窄的林間小路前行,不足一小時,小路便到了盡頭。銜接小路的是一條寬闊平坦的道路,由青石板鋪設而成,大道上清晰可見頻繁的車馬過往留下的痕跡。
他行至交匯口,往右望去,透過飛揚的塵土,隱約能望見長安城宏偉的輪廓。那高大巍峨的城牆,在陽光的映照下閃耀著光芒,仿佛在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悠久曆史與昔日輝煌。
“這條由青石板鋪就的道路,想必便是書中提及的官道了吧。”康為民心中暗自猜想。再瞧這官道上,行人如織,熱鬧非凡。有騎著高頭大馬的富貴公子,身後跟隨著數名仆從,馬蹄踏過,揚起陣陣塵土;有挑著擔子的貨郎,一邊行走一邊高聲吆喝,擔子上的貨物種類繁多、琳琅滿目;有結伴同行的文人墨客,手持折扇,談笑間討論著詩詞歌賦。幾個孩童相互追逐嬉戲,笑聲清脆悅耳。一位老婦人坐在路邊,出售著自己親手編織的竹籃,眼神中流露出樸實與期待。還有一位雲遊至此的算命先生,正專注地為一位神色焦慮的路人指點迷津。
康為民被眼前的場景深深震撼,他未曾料到唐代的城市竟是如此繁華,尚未進城便已這般熱鬧,城內的景象想必更加令人期待。懷著滿心的好奇與憧憬,康為民不由自主地踏上了官道,隨著人流緩緩朝著長安城的方向行進。然而,很快他便發覺,自己這身與眾不同的裝扮引來了眾多目光。有的人遠遠躲開,仿佛他是不祥之兆;有的人則好奇地凝視著他,那探究的眼神令他渾身不自在。繼續前行一段路程,身邊已有幾個小孩圍著他轉起了圈圈。隨著距離長安城越來越近,康為民清晰地看到城門口那兩行腰間佩著刀的守衛,他們正仔細檢查路人的行李。那明晃晃的佩刀讓他心生畏懼,又想到蘇老的勸誡,他心中不由得打起了退堂鼓。
康為民停下腳步,待身邊那幾位孩童陸續散去後,他拿出手機對著四周一陣猛拍,隨後毅然掉頭返迴,再次踏上那林間的小路。此時四周已無人煙,他還是往林子裏多走了一段距離,心裏思考著迴到現代的辦法,最終他決定先嚐試原來的口令。他停下腳步,深吸一口氣,開始念道:“返迴14……”還沒等他念完眼前一道銀光閃現,一個銀色的光圈在他眼前浮現。他似乎對這個場景有些熟悉,這與他往昔在科幻影片中看到的傳送門極為相似,那是一個散發著銀色光輝的橢圓形光圈。康為民鼓足勇氣走了進去,瞬間,他感覺自己仿佛被一股強大的力量牽拉,周圍的景象變得模糊不清。
當一切重新清晰起來時,他發現自己迴到了時光穿梭機的中心。康為民長舒了一口氣,心中滿是感慨與慶幸。他慶幸自己成功地從唐朝歸來,也感慨這一趟奇妙的穿越之旅。
他佇立在時光穿梭機裏,許久都無法平靜。迴想起在唐朝的所見所聞,那繁華的長安城、熱鬧的官道、形形色色的人物,都仿佛近在眼前。康為民深知,這是一次即將改變自己命運的旅程。
他迴過神來,立刻意識到此地不宜久留,不能在時光穿梭機裏過多停留。此時,天邊已泛起了魚肚白,天快要亮了。
他小心翼翼地摸了摸身上,帶迴來的那兩塊玉依然還在,這讓他稍稍安下心來。接著,他悄無聲息地潛迴自己的房間。進入房間後,他趕忙掏出那兩塊玉,仔細端詳起來。這一瞧,他發現這兩塊玉似乎增添了一些歲月的痕跡,轉念一想,倒也正常,畢竟它們來自千年前的唐朝。想到這裏,康為民不禁興奮起來。
他滿心期待著天亮,開始為明天做起規劃。他想著盡快尋找一個機會前往之前去過的文物市場,將這兩塊玉出售,以換取一筆豐厚的財富。躺在床上,康為民輾轉反側,難以入眠,腦海中思索著如何為下一次前往長安城做準備。
有了張雪瑩的協助,林斌的工作輕鬆了不少。隨著到崗人員的逐漸增多,林斌從以前事事都需親自安排和管理,轉變為現在隻需管理幾個項目經理即可,相比剛到當陽之時,他清閑了許多。再加上關玲在當陽坐鎮,許多事情關玲隻需動動嘴便能幫他解決,因此他愈發輕鬆。
項目的進展總體較為順利,隻是趙老板和老六他們前往規劃局跑批文時,碰到了難題。負責批複的官員認為這個項目的水電設計方案史無前例,自己此前從未遇見過這種情況,所以不敢擅自批複,需要向上級請示。老六和趙老板無奈,隻得迴來向林斌和張雪瑩匯報此事。他們也找過一些關係,但這件事情確實棘手,剛一開始就遭遇了這樣的困難。
聽完老六和趙老板的匯報,林斌麵色沉重,在辦公室裏來迴踱步。思索片刻後,他說道:“既然常規途徑走不通,那我們就得另辟蹊徑,尋找其他突破口。”張雪瑩也點頭表示認可:“沒錯,我們不能在一條路上困死,大家都發動自己的人脈,看看能否找到迂迴的策略。”
張雪瑩手托下巴,若有所思地說道:“或許我們可以邀請一些行業內的專家,為我們出謀劃策,從專業角度為規劃局提供一些理論支撐和依據,增強我們方案的說服力。”
眾人紛紛表示讚同,於是又各自忙碌起來。老六和趙老板繼續在人脈圈裏探尋,林斌著手聯係相關專家,張雪瑩則諮詢法務部門,準備從多方麵攻克這個難題。
然而,盡管他們付出了諸多努力,事情卻並未如預期般發展。相關專家給出的建議在規劃局那裏收效甚微,人脈關係也未能有效推動批文的審批,法務部門提供的支持也未能突破這個困境。
負責批複的官員對於這個項目的水電設計方案始終持謹慎態度,無論他們如何努力,官員依舊不願意簽字批準,反而開始有意拖延和推諉。
林斌和張雪瑩無奈之下,隻好將這個情況匯報給了慕道。慕道看到關玲還在當陽,便打電話與關玲商議此事。
關玲來到當陽這段時間,一直忙碌不停,每天不是到區委請人用餐,就是去市委活動打理。聽了慕道的講述,關玲信心滿滿地表示自己能夠處理,但前提是要讓自己參與到項目中來。聽到關玲的這個要求,慕道沒有直接迴應。
二人掛斷電話,慕道在手機上給關玲發送了一份文件,關玲打開一看,頓時羞愧得無地自容。那份文件是項目成立時的股東結構書,股東名單裏不但有關玲的名字,而且她名下還有 10%的股權份額。
關玲沒有像其他人一樣通過常規途徑解決問題,而是選擇了走上層路線。她手中握有幾千萬的慈善基金,邀請當陽市長出來麵談。席間,她對當陽市長恩威並施,放言道:“自己的慈善基金可以支持當陽的一些公益慈善項目,可若是項目因批文問題在當陽無法推進,她便會將整個項目和慈善基金一同遷往別處。”
市長聽聞,自然不願放走這送上門的“財神”。倘若此項目在當陽成功落地,不僅有助於自己提升政績,而且當陽還能新增幾千萬的慈善基金;即使項目失敗,損失也是投資方的事情,不會損害到自己的利益。但最為重要的是,他擔心這個項目會在其他市裏落地成功。權衡利弊之後,市長當即讓秘書撥通了規劃局領導的電話,嚴厲批評了負責批複的官員,責令其盡快批複。領導挨了批評,不敢再有耽擱,很快就簽署了批文。有了批文,項目得以順利推進。
關玲成功拿下批文,解決了難題,所有人的臉上都綻放出喜悅的笑容。但唯有關玲,始終沉默不語,無論如何也高興不起來,反倒是大家越開心,她的心裏就越難受。
最開心的人莫過於林斌,作為項目負責人,難題的解決意味著項目能夠順利推進。他大擺筵席,邀請所有人一同用餐。
宴席間,歡聲笑語,氣氛熱烈。眾人紛紛向關玲敬酒表示感謝。奇怪的是,關玲在酒桌上首次以茶代酒迴應大家,她這反常的舉動隻有林斌和張雪瑩有所察覺。趙老板和老六對關玲的辦事能力欽佩至極,對她讚不絕口。就在眾人縱情歡樂之時,關玲悄悄溜了出去,找了個僻靜之處撥通了慕道的電話:“慕道,對不起,是我錯了,真沒想到你會在這個項目裏為我安排了股份,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電話那頭,慕道簡潔地迴了她一句:“沒事,你迴來陪我喝酒就行。”
關玲不動聲色地獨自駕車離開,將眾人留在了當陽的別墅裏。大家酒過三巡後,才發現關玲不見了。林斌疑惑地問道:“關玲去哪兒了?”眾人麵麵相覷,都不知所以然。
康為民懷揣著千年古玉,本就無心關注其它的事情,那項目、批文和自己扯不上任何關係,他被動的應酬,隻不過是為了顧及關玲的顏麵。
關玲離開後,康為民也趁機迴到了房間。他思來想去,覺得不能在當陽繼續耽擱,於是向林斌借了車,直奔當陽的文物市場。
在文物市場裏,康為民小心翼翼地拿出那兩塊玉。然而,市場裏的行家們一看到這兩塊玉,眼神中雖有驚豔和渴望,但卻都猶豫著不敢出價。康為民在市場裏轉了一圈,也沒有得到一個滿意的報價。
無奈之下,康為民迴到住處,將兩塊玉的照片和相關信息發到了網上,希望能在網絡上找到識貨且有實力的買家。沒過多久,他便陸續收到了一些電話,買家們在電話裏和他熱烈地討論著價格。隨著諮詢的人越來越多,玉的價格也越談越高。
經過一番考慮,康為民決定先迴武漢,等去到武漢的文物市場實地了解行情後,再決定是否出售這兩塊玉。
迴到武漢後,康為民馬不停蹄地來到了文物市場。這裏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不少買家早已通過網絡得知了他的兩塊玉,紛紛圍了上來。有的出價極高,有的則提出合作,共同開發這兩塊玉的價值。
康為民一時間陷入了糾結,一方麵,高價出售可以讓他瞬間獲得一筆巨額財富;另一方麵,合作開發也許能帶來更長遠的利益。正當他猶豫不決時,一位神秘的老者出現在他麵前。老者仔細端詳了那兩塊玉後,緩緩開口道:“年輕人,這兩塊玉背後的價值遠超你的想象,若是交給我,我定能讓它們的價值得到最大的發揮。但我需要你的信任和支持,你願意嗎?”
康為民望著老者,心中再次泛起了波瀾,他不知道該不該相信這個突然出現的神秘人。在利益與未知的機遇麵前,他必須做出一個艱難的抉擇……
康為民陷入了沉思,目光在老者身上來迴打量。他不確定老者所言是否可信,但那沉穩自信的神態又讓他有些動搖。
最終,康為民決定先聽聽老者的計劃,他開口道:“那您先講講您的想法,我再考慮。”老者微微一笑,拉著康為民找了個安靜的角落坐下。
老者娓娓道來:“我身後有一個專業的古董研究團隊和收藏機構,我們有充足的資源和渠道,能夠深入挖掘這兩塊玉的曆史價值和文化內涵。如果我們合作,不僅能讓這兩塊玉成為研究古代文化的重要依據,還能通過展覽、出版等方式,讓它們的價值在學術界和收藏界得到充分展現。相應的,你會獲得豐厚的分成和長遠的利益迴報。”
康為民心中一動,但仍保持著一絲警惕,問道:“那具體的分成比例和合作細節呢?”老者從懷中掏出一份初步的合作協議,遞給康為民,說道:“具體內容都在這裏,你可以仔細看看,考慮好了我們再詳談。”
康為民接過協議,開始認真翻閱起來,而他的心中也在不斷權衡著利弊,思索著自己接下來的選擇......
他行至交匯口,往右望去,透過飛揚的塵土,隱約能望見長安城宏偉的輪廓。那高大巍峨的城牆,在陽光的映照下閃耀著光芒,仿佛在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悠久曆史與昔日輝煌。
“這條由青石板鋪就的道路,想必便是書中提及的官道了吧。”康為民心中暗自猜想。再瞧這官道上,行人如織,熱鬧非凡。有騎著高頭大馬的富貴公子,身後跟隨著數名仆從,馬蹄踏過,揚起陣陣塵土;有挑著擔子的貨郎,一邊行走一邊高聲吆喝,擔子上的貨物種類繁多、琳琅滿目;有結伴同行的文人墨客,手持折扇,談笑間討論著詩詞歌賦。幾個孩童相互追逐嬉戲,笑聲清脆悅耳。一位老婦人坐在路邊,出售著自己親手編織的竹籃,眼神中流露出樸實與期待。還有一位雲遊至此的算命先生,正專注地為一位神色焦慮的路人指點迷津。
康為民被眼前的場景深深震撼,他未曾料到唐代的城市竟是如此繁華,尚未進城便已這般熱鬧,城內的景象想必更加令人期待。懷著滿心的好奇與憧憬,康為民不由自主地踏上了官道,隨著人流緩緩朝著長安城的方向行進。然而,很快他便發覺,自己這身與眾不同的裝扮引來了眾多目光。有的人遠遠躲開,仿佛他是不祥之兆;有的人則好奇地凝視著他,那探究的眼神令他渾身不自在。繼續前行一段路程,身邊已有幾個小孩圍著他轉起了圈圈。隨著距離長安城越來越近,康為民清晰地看到城門口那兩行腰間佩著刀的守衛,他們正仔細檢查路人的行李。那明晃晃的佩刀讓他心生畏懼,又想到蘇老的勸誡,他心中不由得打起了退堂鼓。
康為民停下腳步,待身邊那幾位孩童陸續散去後,他拿出手機對著四周一陣猛拍,隨後毅然掉頭返迴,再次踏上那林間的小路。此時四周已無人煙,他還是往林子裏多走了一段距離,心裏思考著迴到現代的辦法,最終他決定先嚐試原來的口令。他停下腳步,深吸一口氣,開始念道:“返迴14……”還沒等他念完眼前一道銀光閃現,一個銀色的光圈在他眼前浮現。他似乎對這個場景有些熟悉,這與他往昔在科幻影片中看到的傳送門極為相似,那是一個散發著銀色光輝的橢圓形光圈。康為民鼓足勇氣走了進去,瞬間,他感覺自己仿佛被一股強大的力量牽拉,周圍的景象變得模糊不清。
當一切重新清晰起來時,他發現自己迴到了時光穿梭機的中心。康為民長舒了一口氣,心中滿是感慨與慶幸。他慶幸自己成功地從唐朝歸來,也感慨這一趟奇妙的穿越之旅。
他佇立在時光穿梭機裏,許久都無法平靜。迴想起在唐朝的所見所聞,那繁華的長安城、熱鬧的官道、形形色色的人物,都仿佛近在眼前。康為民深知,這是一次即將改變自己命運的旅程。
他迴過神來,立刻意識到此地不宜久留,不能在時光穿梭機裏過多停留。此時,天邊已泛起了魚肚白,天快要亮了。
他小心翼翼地摸了摸身上,帶迴來的那兩塊玉依然還在,這讓他稍稍安下心來。接著,他悄無聲息地潛迴自己的房間。進入房間後,他趕忙掏出那兩塊玉,仔細端詳起來。這一瞧,他發現這兩塊玉似乎增添了一些歲月的痕跡,轉念一想,倒也正常,畢竟它們來自千年前的唐朝。想到這裏,康為民不禁興奮起來。
他滿心期待著天亮,開始為明天做起規劃。他想著盡快尋找一個機會前往之前去過的文物市場,將這兩塊玉出售,以換取一筆豐厚的財富。躺在床上,康為民輾轉反側,難以入眠,腦海中思索著如何為下一次前往長安城做準備。
有了張雪瑩的協助,林斌的工作輕鬆了不少。隨著到崗人員的逐漸增多,林斌從以前事事都需親自安排和管理,轉變為現在隻需管理幾個項目經理即可,相比剛到當陽之時,他清閑了許多。再加上關玲在當陽坐鎮,許多事情關玲隻需動動嘴便能幫他解決,因此他愈發輕鬆。
項目的進展總體較為順利,隻是趙老板和老六他們前往規劃局跑批文時,碰到了難題。負責批複的官員認為這個項目的水電設計方案史無前例,自己此前從未遇見過這種情況,所以不敢擅自批複,需要向上級請示。老六和趙老板無奈,隻得迴來向林斌和張雪瑩匯報此事。他們也找過一些關係,但這件事情確實棘手,剛一開始就遭遇了這樣的困難。
聽完老六和趙老板的匯報,林斌麵色沉重,在辦公室裏來迴踱步。思索片刻後,他說道:“既然常規途徑走不通,那我們就得另辟蹊徑,尋找其他突破口。”張雪瑩也點頭表示認可:“沒錯,我們不能在一條路上困死,大家都發動自己的人脈,看看能否找到迂迴的策略。”
張雪瑩手托下巴,若有所思地說道:“或許我們可以邀請一些行業內的專家,為我們出謀劃策,從專業角度為規劃局提供一些理論支撐和依據,增強我們方案的說服力。”
眾人紛紛表示讚同,於是又各自忙碌起來。老六和趙老板繼續在人脈圈裏探尋,林斌著手聯係相關專家,張雪瑩則諮詢法務部門,準備從多方麵攻克這個難題。
然而,盡管他們付出了諸多努力,事情卻並未如預期般發展。相關專家給出的建議在規劃局那裏收效甚微,人脈關係也未能有效推動批文的審批,法務部門提供的支持也未能突破這個困境。
負責批複的官員對於這個項目的水電設計方案始終持謹慎態度,無論他們如何努力,官員依舊不願意簽字批準,反而開始有意拖延和推諉。
林斌和張雪瑩無奈之下,隻好將這個情況匯報給了慕道。慕道看到關玲還在當陽,便打電話與關玲商議此事。
關玲來到當陽這段時間,一直忙碌不停,每天不是到區委請人用餐,就是去市委活動打理。聽了慕道的講述,關玲信心滿滿地表示自己能夠處理,但前提是要讓自己參與到項目中來。聽到關玲的這個要求,慕道沒有直接迴應。
二人掛斷電話,慕道在手機上給關玲發送了一份文件,關玲打開一看,頓時羞愧得無地自容。那份文件是項目成立時的股東結構書,股東名單裏不但有關玲的名字,而且她名下還有 10%的股權份額。
關玲沒有像其他人一樣通過常規途徑解決問題,而是選擇了走上層路線。她手中握有幾千萬的慈善基金,邀請當陽市長出來麵談。席間,她對當陽市長恩威並施,放言道:“自己的慈善基金可以支持當陽的一些公益慈善項目,可若是項目因批文問題在當陽無法推進,她便會將整個項目和慈善基金一同遷往別處。”
市長聽聞,自然不願放走這送上門的“財神”。倘若此項目在當陽成功落地,不僅有助於自己提升政績,而且當陽還能新增幾千萬的慈善基金;即使項目失敗,損失也是投資方的事情,不會損害到自己的利益。但最為重要的是,他擔心這個項目會在其他市裏落地成功。權衡利弊之後,市長當即讓秘書撥通了規劃局領導的電話,嚴厲批評了負責批複的官員,責令其盡快批複。領導挨了批評,不敢再有耽擱,很快就簽署了批文。有了批文,項目得以順利推進。
關玲成功拿下批文,解決了難題,所有人的臉上都綻放出喜悅的笑容。但唯有關玲,始終沉默不語,無論如何也高興不起來,反倒是大家越開心,她的心裏就越難受。
最開心的人莫過於林斌,作為項目負責人,難題的解決意味著項目能夠順利推進。他大擺筵席,邀請所有人一同用餐。
宴席間,歡聲笑語,氣氛熱烈。眾人紛紛向關玲敬酒表示感謝。奇怪的是,關玲在酒桌上首次以茶代酒迴應大家,她這反常的舉動隻有林斌和張雪瑩有所察覺。趙老板和老六對關玲的辦事能力欽佩至極,對她讚不絕口。就在眾人縱情歡樂之時,關玲悄悄溜了出去,找了個僻靜之處撥通了慕道的電話:“慕道,對不起,是我錯了,真沒想到你會在這個項目裏為我安排了股份,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電話那頭,慕道簡潔地迴了她一句:“沒事,你迴來陪我喝酒就行。”
關玲不動聲色地獨自駕車離開,將眾人留在了當陽的別墅裏。大家酒過三巡後,才發現關玲不見了。林斌疑惑地問道:“關玲去哪兒了?”眾人麵麵相覷,都不知所以然。
康為民懷揣著千年古玉,本就無心關注其它的事情,那項目、批文和自己扯不上任何關係,他被動的應酬,隻不過是為了顧及關玲的顏麵。
關玲離開後,康為民也趁機迴到了房間。他思來想去,覺得不能在當陽繼續耽擱,於是向林斌借了車,直奔當陽的文物市場。
在文物市場裏,康為民小心翼翼地拿出那兩塊玉。然而,市場裏的行家們一看到這兩塊玉,眼神中雖有驚豔和渴望,但卻都猶豫著不敢出價。康為民在市場裏轉了一圈,也沒有得到一個滿意的報價。
無奈之下,康為民迴到住處,將兩塊玉的照片和相關信息發到了網上,希望能在網絡上找到識貨且有實力的買家。沒過多久,他便陸續收到了一些電話,買家們在電話裏和他熱烈地討論著價格。隨著諮詢的人越來越多,玉的價格也越談越高。
經過一番考慮,康為民決定先迴武漢,等去到武漢的文物市場實地了解行情後,再決定是否出售這兩塊玉。
迴到武漢後,康為民馬不停蹄地來到了文物市場。這裏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不少買家早已通過網絡得知了他的兩塊玉,紛紛圍了上來。有的出價極高,有的則提出合作,共同開發這兩塊玉的價值。
康為民一時間陷入了糾結,一方麵,高價出售可以讓他瞬間獲得一筆巨額財富;另一方麵,合作開發也許能帶來更長遠的利益。正當他猶豫不決時,一位神秘的老者出現在他麵前。老者仔細端詳了那兩塊玉後,緩緩開口道:“年輕人,這兩塊玉背後的價值遠超你的想象,若是交給我,我定能讓它們的價值得到最大的發揮。但我需要你的信任和支持,你願意嗎?”
康為民望著老者,心中再次泛起了波瀾,他不知道該不該相信這個突然出現的神秘人。在利益與未知的機遇麵前,他必須做出一個艱難的抉擇……
康為民陷入了沉思,目光在老者身上來迴打量。他不確定老者所言是否可信,但那沉穩自信的神態又讓他有些動搖。
最終,康為民決定先聽聽老者的計劃,他開口道:“那您先講講您的想法,我再考慮。”老者微微一笑,拉著康為民找了個安靜的角落坐下。
老者娓娓道來:“我身後有一個專業的古董研究團隊和收藏機構,我們有充足的資源和渠道,能夠深入挖掘這兩塊玉的曆史價值和文化內涵。如果我們合作,不僅能讓這兩塊玉成為研究古代文化的重要依據,還能通過展覽、出版等方式,讓它們的價值在學術界和收藏界得到充分展現。相應的,你會獲得豐厚的分成和長遠的利益迴報。”
康為民心中一動,但仍保持著一絲警惕,問道:“那具體的分成比例和合作細節呢?”老者從懷中掏出一份初步的合作協議,遞給康為民,說道:“具體內容都在這裏,你可以仔細看看,考慮好了我們再詳談。”
康為民接過協議,開始認真翻閱起來,而他的心中也在不斷權衡著利弊,思索著自己接下來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