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院子裏靜謐而安寧,僅有幾盞昏黃的燈散發著幽微的光芒。康為民滿心渴盼著這一刻的降臨,他苦候許久,終於盼到所有人都沉入夢鄉,盼來了這個能夠探秘未知的絕佳契機。此刻,他心懷滿滿的期待與忐忑,輕手輕腳地從房間走出,謹小慎微地朝著院子中央挪去,那裏的地麵鑲嵌著他心心念念的時光穿梭機。
月光傾灑在水泥與泥土交織的地麵上,折射出清冷的光澤。康為民終於抵達時光穿梭機所在之地,他的心猶如戰鼓狂擂,緊張與期待在心頭交織纏繞。他的目光緊緊鎖住地麵上那繪製出的奇特對稱圖形,感受著那神秘莫測的力量。
康為民自幼便在書卷中領略過唐朝的昌盛繁榮,那些靈動鮮活的文字描述在他心中勾勒出一幅美輪美奐的畫卷;他也曾在電視熒幕中目睹過有關唐朝的影視作品,那華美絢麗的服飾、熱鬧喧囂的街市都令他心醉神迷。正是這些點點滴滴的積累,讓唐朝那個盛世的景象在他腦海中反複浮現。他暢想自己置身於唐朝那熙攘非凡的街市,盤算著從那個時代帶迴一些珍稀的物品到現代變賣,以獲取巨額的財富。躊躇良久,康為民終於狠下心來,深吸一口氣,聲音顫抖地輸入了口令:“,傳送到 1289 年前的盛唐時期。”
隨著一陣炫目的光芒和強烈的眩暈感席卷而來,康為民的身影在原地逐漸消逝,時光穿梭機成功將他送往了那個久遠的時代。
康為民眼前豁然一亮,發現自己已置身於山林中的一條僻徑之上。他沿著小道前行,依稀能夠望見不遠處有一戶人家。
待他走近,才發覺這是一個由籬笆圍成的小院。籬笆雖有些破舊,卻也規整。院子裏有幾塊菜地,種著一些不知名的蔬菜,生機盎然。幾棵大樹高聳其中,枝椏上還掛著些許晾曬的獵物,散發出陣陣鹹香。
康為民靜靜地站在籬笆院牆門前,仔細端詳著眼前的這座小屋。屋頂覆蓋著厚厚的茅草,仿佛給小屋戴上了一頂溫暖的帽子。土坯砌成的牆壁,雖略顯粗糙,卻透著古樸的韻味。那扇窄小的窗子,是由幾根木條簡單拚湊而成,糊著的窗紙已有些泛黃。簡陋的木門,因歲月的侵蝕而略顯斑駁,門環上還帶著些許鏽跡。
就在他看得出神時,屋內走出一位身形矯健的老者,但見這老者長袖寬袍,衣袂飄飄,身後背著一張雕花精致的彎弓,左手提著滿滿一筐物件,右手握著一把鋒刃雪亮的三叉,目光如炬,臉上刻著歲月的滄桑印痕。
康為民心中猛地一驚,老者身上的衣著與自己身著的一套休閑服飾截然不同,這服裝上的顯著差別,提醒著他,自己已然迴到了遠古的盛唐時期。他的心瞬間狂跳不止,仿佛要躍出嗓子眼兒。額頭上刹那間布滿了細密的汗珠,雙腿也不由自主地微微顫抖起來。他深吸一口氣,努力試圖平複自己慌亂的心情,心中不斷告誡自己:“既來之,則安之。”可那狂跳的心卻絲毫沒有減緩的跡象。
那老者看到籬笆院牆門前身著奇異服飾的康為民,目光中滿是驚愕,隨後放下左手提著的那筐物件,雙手緊緊握住三叉,大步走過來喝問道:“汝乃何人?為何在老夫家門口窺探,汝究竟有何意圖?”
康為民被這突如其來的質問嚇得渾身一震,原本就顫抖的雙腿此刻更是綿軟無力,不禁連連後退幾步,連忙舉手迴應:“老大爺,你別害怕。” 可轉念一想語言不對,腦海裏瞬間浮現出上學時學過的古文知識,盡量模仿古文的口吻改口迴應:“老人家切莫驚慌,吾並無惡意。吾乃來自千年之後的現代人,迷途至此,本想進屋討口水喝,怎料還未進得院子,您老人家就出來了,而後便如此這般……” 他指了指那老者手中拿的那個寒光閃閃、尖銳得令人生畏的叉子。
老者聽他這般言辭,滿臉狐疑,怒喝道:“休要胡言亂語,何來千年之後之人?汝定是在誆騙於我!”
康為民平定了一下心緒,趕忙從兜裏掏出手機,高高舉起說道:“老人家,您看此乃何物?”老者看到手機又嚇了一跳,怒喝道:“此乃何等妖物?”
康為民趕忙解釋道:“此物並非妖物,此乃千年之後的物件,是我們那個時代人人都有的通訊之物,通過它可以千裏傳音,還能知曉天下之事。”老者將信將疑,走上前來仔細查看他的手機,而後緩緩說道:“此物竟如此精巧,老夫活了這般年歲,還是頭次見到這樣的物件。”
康為民打開手機,給老者展示裏麵的圖片和視頻,老者看得瞠目結舌,驚歎道:“此真乃神物,竟如此奇妙。”
康為民見老者態度有所緩和,心中鬆了一口氣,接著說道:“老人家,我所言句句屬實,絕無半句虛言。”
老者沉思了片刻,慢慢湊到康為民的身前,眼中流露出好奇與渴望,手抬起又放下,似是想摸又不敢摸。康為民說道:“老人家,您感受一下,摸一下沒事。”老者這才伸出手輕輕觸摸,上下摩挲,而後驚歎道:“你這衣物竟如此奇特,為何如此絲滑,做工竟如此精細。”
康為民笑著說道:“老人家,這在我們那個時代,不過是尋常衣物罷了。”
老者搖了搖頭,說道:“千年後之物件,竟皆是這般神奇,老夫今日真是大開了眼界。”
康為民思索了片刻,又在自己身上仔細地搜尋了一番,而後摸出兜裏的打火機,打著了火,在老者麵前晃了晃,說道:“老人家,您看,這便是千年之後的火石。”
老者驚歎地湊過來看,康為民將打火機交到他手上,老者左翻右翻地查看一番,而後滿臉疑惑,不知如何使用。康為民便上前扶住他的手,教他如何按下按鈕。
康為民認為自己教會了老者,於是鬆開手,說道:“老人家,您自己試試。”老者輕輕一按,火焰瞬間燃起,由於太過新奇,老者一直按著按鈕,火焰持續燃燒。康為民趕忙說道:“老人家,您鬆開手指,火就滅啦。”老者依言鬆開,火焰熄滅,興奮地說道:“這東西取火竟這般容易,原來千年後的火石竟是如此!”
短暫的興奮過後,老者冷靜下來,說道:“公子,老夫年邁,竟忘了公子口渴之事,實在慚愧,快隨老夫進屋。”
康為民跟著老者進到屋內,屋內的布置彰顯著古樸與殷實。屋子正中間是一張堅實的方形木桌,桌麵由上等木材打造,邊角雖有細微磨損,卻更添歲月沉澱之美。桌子四周放置著四條精心雕刻的長凳,凳腿與凳麵連接處的雕花工藝精湛,栩栩如生,盡顯匠人巧思。入門處正對著的板壁前放置著一條長長的條案,案上擺放著一個精致的香爐,正散發著嫋嫋青煙,為整個房間增添了幾分高雅的韻味。
一側的牆角倚著一把鋒利的長刀,那刀身泛著冷冽的寒光,刀柄上鑲著幾顆寶石,在微弱的光線下仍閃爍著神秘的光澤。牆上掛著一張虎皮,虎皮的紋理清晰,仿佛還能感受到昔日猛虎的威風。旁邊還有一張狼皮,狼皮的毛質粗糙卻堅韌,彰顯著捕獵時的激烈。而那支紅纓槍則筆直地立在牆邊,槍頭鋒利無比,紅纓隨風飄動,似在訴說著曾經的戰鬥故事。
老者熱情地招唿康為民:“公子,請先在此處稍坐,老夫這就去後屋打水來。”說罷,便轉身去了。
不一會,老者拿著半邊葫蘆瓢打了水過來,遞給康為民說道:“公子請喝水。”康為民愣在當場,有些茫然,出於禮貌,他還是抬手去接那個葫蘆瓢。老者察覺到康為民的異樣,馬上意識到不妥,趕忙收迴葫蘆瓢,說道:“公子莫怪,家中久未待客,老夫這就去取個碗來。”說完便轉身進了裏屋。
片刻後,老者拿著碗走了出來,將葫蘆瓢裏的水倒入碗中遞給康為民。康為民接過水,一飲而盡,不禁感歎道:“老人家,您這水竟然如此甘甜可口,可比我們那的水強多了。”
老者答道:“不知公子那所飲何水,但這水乃是我院中深井中所取,水質清冽,故而甘甜。”
康為民一邊把手裏的碗遞還給老者,一邊說道:“老人家,多謝!多謝!我們那用的水,名曰自來水,未曾有您這井水之美味。”
老者微笑著接過碗,應道:“老夫再為公子打些來品嚐。”
康為民迴應:“甚好,甚好。”
趁著老者去內屋打水之機,康為民起身看了看那案上精致的小香爐,這香爐約摸半尺來高,爐身呈青銅之色,隱隱透著歲月的痕跡。爐蓋上雕琢著精巧的雲紋,宛如縷縷輕煙嫋嫋升起,又似仙雲縹緲。爐身四周刻著花鳥圖案,鳥兒栩栩如生,仿佛隨時會展翅高飛,花朵嬌豔欲滴,似有芬芳溢出。湊近細瞧,香爐的細節之處更是令人讚歎,那細膩的紋理和精湛的工藝,無不彰顯著它曾經的珍貴與不凡。
康為民正看得入神,老者端過來水,遞給他,輕聲問道:“敢問公子尊姓大名?”
康為民微笑著迴答道:“在下姓‘康’,名曰‘為民’,敢問您老人家貴姓。”
老者捋了捋胡須,微笑著說道:“老夫姓‘蘇’,名‘振嶽’。”
康為民起身,拱手問道:“吾已迷途,方向既失,勞煩蘇老為吾指明方位,此處乃是何境地?”
蘇振嶽微微點頭,應道:“此處乃長安城之郊外。距長安城不到十裏,若要去往長安城,需沿我家門口這條小路前行五裏,方可通達通往長安城的大路。”
康為民再次拱手問道:“多謝蘇老。不知長安城內可有售賣玉器之所?”
蘇老迴答道:“這長安城內熱鬧非凡,店鋪頗多,售賣玉器的鋪子少說也有五六處。其中一二家頗有名氣,所售玉器甚佳。老夫這籃中獵物,便是打算帶去集市變賣。”
康為民喜出望外,說道:“那正巧,吾欲往長安城內瞧瞧,望您攜吾同往。”
蘇老麵露難色,搖頭說道:“康公子,老夫實難攜你同往。”接著又道:“汝此裝扮殊異,城門守衛必不容汝通行。倘若被那守衛詢問,老夫不知如何作答,恐難脫幹係。再則即便城門守衛放入入城,汝這般模樣在城內必會引來眾人圍觀,屆時老夫亦恐難以脫身。若公子執意前往,可獨自沿此小路一直前行,途中皆無阻礙,匯入大道向右便可通往長安城之大門。老夫勸公子切莫冒險前往。”
康為民微微點頭,說道:“多謝蘇老指點。”
稍作停頓,蘇老又道:“康公子若是喜歡玉器,老夫屋內尚有,這便去取來與公子一觀。”言罷,蘇老轉身走進後屋。
不多時,蘇老手持兩塊玉而出。其一為一尊彌勒佛擺件,彌勒佛盤腿而坐,笑容滿麵,大肚便便,給人一種慈祥歡愉之感。其雕刻工藝極為精湛,每一處細節都處理得恰到好處,佛身線條流暢自然,袈裟的褶皺仿若隨風飄動。玉質純淨溫潤,色澤微黃,散發著柔和而溫暖的光澤。
另一塊是刻有觀音的玉佩,觀音側身而立,姿態優雅,眉眼低垂,似在俯瞰眾生。玉佩上的觀音形象栩栩如生,發絲縷縷分明,衣袂飄飄。玉佩呈淡青色,通透無瑕,紋理細膩,仿佛蘊含著無盡的慈悲與祥瑞。
康為民仔細端詳那兩塊玉,心中暗自估價 ,而後說道:“蘇老,此玉倒也不錯。”
蘇老說道:“公子覺得如何?”
康為民思索片刻,拿出打火機,說道:“蘇老,吾用這打火機,與您交換這兩塊玉,不知可否?”
蘇老擺了擺手,說道:“公子,實不相瞞,這兩塊玉並非老夫購得。乃是多年前老夫上山打獵,在林子裏偶然撿到的。一直留在家裏,也尚未派上什麽用場,如同廢物一般。公子若喜歡,老夫便贈與公子,莫談什麽交換。”
康為民聽聞,麵露驚愕與感激之色,連忙說道:“蘇老,這如何使得?無功不受祿,我怎能無故受您如此厚禮。”
蘇老爽朗一笑:“康公子莫要推辭,相遇便是緣分,這玉留在老夫這裏也無大用,送與公子也算物盡其用。”
康為民思索片刻,而後說道:“蘇老如此慷慨,那我若再推脫,倒是顯得矯情了。隻是我這心中實在過意不去,蘇老,這打火機於我雖珍貴,但我願贈予您,以表我的感激之情。”
蘇老推辭道:“使不得,使不得,珍貴之物公子留著自用便是。”
康為民執意將打火機塞到蘇老手中:“蘇老,您收下吧,倘若日後再次有緣得見,您老人家還是賞吾口井水品嚐,便是。”
蘇老見康為民態度堅決,便收下打火機:“那老夫便多謝公子了,康公子此去長安,一路小心。”
康為民再次拱手告別蘇老,懷揣兩塊千年古玉,朝著長安城方向而去。
月光傾灑在水泥與泥土交織的地麵上,折射出清冷的光澤。康為民終於抵達時光穿梭機所在之地,他的心猶如戰鼓狂擂,緊張與期待在心頭交織纏繞。他的目光緊緊鎖住地麵上那繪製出的奇特對稱圖形,感受著那神秘莫測的力量。
康為民自幼便在書卷中領略過唐朝的昌盛繁榮,那些靈動鮮活的文字描述在他心中勾勒出一幅美輪美奐的畫卷;他也曾在電視熒幕中目睹過有關唐朝的影視作品,那華美絢麗的服飾、熱鬧喧囂的街市都令他心醉神迷。正是這些點點滴滴的積累,讓唐朝那個盛世的景象在他腦海中反複浮現。他暢想自己置身於唐朝那熙攘非凡的街市,盤算著從那個時代帶迴一些珍稀的物品到現代變賣,以獲取巨額的財富。躊躇良久,康為民終於狠下心來,深吸一口氣,聲音顫抖地輸入了口令:“,傳送到 1289 年前的盛唐時期。”
隨著一陣炫目的光芒和強烈的眩暈感席卷而來,康為民的身影在原地逐漸消逝,時光穿梭機成功將他送往了那個久遠的時代。
康為民眼前豁然一亮,發現自己已置身於山林中的一條僻徑之上。他沿著小道前行,依稀能夠望見不遠處有一戶人家。
待他走近,才發覺這是一個由籬笆圍成的小院。籬笆雖有些破舊,卻也規整。院子裏有幾塊菜地,種著一些不知名的蔬菜,生機盎然。幾棵大樹高聳其中,枝椏上還掛著些許晾曬的獵物,散發出陣陣鹹香。
康為民靜靜地站在籬笆院牆門前,仔細端詳著眼前的這座小屋。屋頂覆蓋著厚厚的茅草,仿佛給小屋戴上了一頂溫暖的帽子。土坯砌成的牆壁,雖略顯粗糙,卻透著古樸的韻味。那扇窄小的窗子,是由幾根木條簡單拚湊而成,糊著的窗紙已有些泛黃。簡陋的木門,因歲月的侵蝕而略顯斑駁,門環上還帶著些許鏽跡。
就在他看得出神時,屋內走出一位身形矯健的老者,但見這老者長袖寬袍,衣袂飄飄,身後背著一張雕花精致的彎弓,左手提著滿滿一筐物件,右手握著一把鋒刃雪亮的三叉,目光如炬,臉上刻著歲月的滄桑印痕。
康為民心中猛地一驚,老者身上的衣著與自己身著的一套休閑服飾截然不同,這服裝上的顯著差別,提醒著他,自己已然迴到了遠古的盛唐時期。他的心瞬間狂跳不止,仿佛要躍出嗓子眼兒。額頭上刹那間布滿了細密的汗珠,雙腿也不由自主地微微顫抖起來。他深吸一口氣,努力試圖平複自己慌亂的心情,心中不斷告誡自己:“既來之,則安之。”可那狂跳的心卻絲毫沒有減緩的跡象。
那老者看到籬笆院牆門前身著奇異服飾的康為民,目光中滿是驚愕,隨後放下左手提著的那筐物件,雙手緊緊握住三叉,大步走過來喝問道:“汝乃何人?為何在老夫家門口窺探,汝究竟有何意圖?”
康為民被這突如其來的質問嚇得渾身一震,原本就顫抖的雙腿此刻更是綿軟無力,不禁連連後退幾步,連忙舉手迴應:“老大爺,你別害怕。” 可轉念一想語言不對,腦海裏瞬間浮現出上學時學過的古文知識,盡量模仿古文的口吻改口迴應:“老人家切莫驚慌,吾並無惡意。吾乃來自千年之後的現代人,迷途至此,本想進屋討口水喝,怎料還未進得院子,您老人家就出來了,而後便如此這般……” 他指了指那老者手中拿的那個寒光閃閃、尖銳得令人生畏的叉子。
老者聽他這般言辭,滿臉狐疑,怒喝道:“休要胡言亂語,何來千年之後之人?汝定是在誆騙於我!”
康為民平定了一下心緒,趕忙從兜裏掏出手機,高高舉起說道:“老人家,您看此乃何物?”老者看到手機又嚇了一跳,怒喝道:“此乃何等妖物?”
康為民趕忙解釋道:“此物並非妖物,此乃千年之後的物件,是我們那個時代人人都有的通訊之物,通過它可以千裏傳音,還能知曉天下之事。”老者將信將疑,走上前來仔細查看他的手機,而後緩緩說道:“此物竟如此精巧,老夫活了這般年歲,還是頭次見到這樣的物件。”
康為民打開手機,給老者展示裏麵的圖片和視頻,老者看得瞠目結舌,驚歎道:“此真乃神物,竟如此奇妙。”
康為民見老者態度有所緩和,心中鬆了一口氣,接著說道:“老人家,我所言句句屬實,絕無半句虛言。”
老者沉思了片刻,慢慢湊到康為民的身前,眼中流露出好奇與渴望,手抬起又放下,似是想摸又不敢摸。康為民說道:“老人家,您感受一下,摸一下沒事。”老者這才伸出手輕輕觸摸,上下摩挲,而後驚歎道:“你這衣物竟如此奇特,為何如此絲滑,做工竟如此精細。”
康為民笑著說道:“老人家,這在我們那個時代,不過是尋常衣物罷了。”
老者搖了搖頭,說道:“千年後之物件,竟皆是這般神奇,老夫今日真是大開了眼界。”
康為民思索了片刻,又在自己身上仔細地搜尋了一番,而後摸出兜裏的打火機,打著了火,在老者麵前晃了晃,說道:“老人家,您看,這便是千年之後的火石。”
老者驚歎地湊過來看,康為民將打火機交到他手上,老者左翻右翻地查看一番,而後滿臉疑惑,不知如何使用。康為民便上前扶住他的手,教他如何按下按鈕。
康為民認為自己教會了老者,於是鬆開手,說道:“老人家,您自己試試。”老者輕輕一按,火焰瞬間燃起,由於太過新奇,老者一直按著按鈕,火焰持續燃燒。康為民趕忙說道:“老人家,您鬆開手指,火就滅啦。”老者依言鬆開,火焰熄滅,興奮地說道:“這東西取火竟這般容易,原來千年後的火石竟是如此!”
短暫的興奮過後,老者冷靜下來,說道:“公子,老夫年邁,竟忘了公子口渴之事,實在慚愧,快隨老夫進屋。”
康為民跟著老者進到屋內,屋內的布置彰顯著古樸與殷實。屋子正中間是一張堅實的方形木桌,桌麵由上等木材打造,邊角雖有細微磨損,卻更添歲月沉澱之美。桌子四周放置著四條精心雕刻的長凳,凳腿與凳麵連接處的雕花工藝精湛,栩栩如生,盡顯匠人巧思。入門處正對著的板壁前放置著一條長長的條案,案上擺放著一個精致的香爐,正散發著嫋嫋青煙,為整個房間增添了幾分高雅的韻味。
一側的牆角倚著一把鋒利的長刀,那刀身泛著冷冽的寒光,刀柄上鑲著幾顆寶石,在微弱的光線下仍閃爍著神秘的光澤。牆上掛著一張虎皮,虎皮的紋理清晰,仿佛還能感受到昔日猛虎的威風。旁邊還有一張狼皮,狼皮的毛質粗糙卻堅韌,彰顯著捕獵時的激烈。而那支紅纓槍則筆直地立在牆邊,槍頭鋒利無比,紅纓隨風飄動,似在訴說著曾經的戰鬥故事。
老者熱情地招唿康為民:“公子,請先在此處稍坐,老夫這就去後屋打水來。”說罷,便轉身去了。
不一會,老者拿著半邊葫蘆瓢打了水過來,遞給康為民說道:“公子請喝水。”康為民愣在當場,有些茫然,出於禮貌,他還是抬手去接那個葫蘆瓢。老者察覺到康為民的異樣,馬上意識到不妥,趕忙收迴葫蘆瓢,說道:“公子莫怪,家中久未待客,老夫這就去取個碗來。”說完便轉身進了裏屋。
片刻後,老者拿著碗走了出來,將葫蘆瓢裏的水倒入碗中遞給康為民。康為民接過水,一飲而盡,不禁感歎道:“老人家,您這水竟然如此甘甜可口,可比我們那的水強多了。”
老者答道:“不知公子那所飲何水,但這水乃是我院中深井中所取,水質清冽,故而甘甜。”
康為民一邊把手裏的碗遞還給老者,一邊說道:“老人家,多謝!多謝!我們那用的水,名曰自來水,未曾有您這井水之美味。”
老者微笑著接過碗,應道:“老夫再為公子打些來品嚐。”
康為民迴應:“甚好,甚好。”
趁著老者去內屋打水之機,康為民起身看了看那案上精致的小香爐,這香爐約摸半尺來高,爐身呈青銅之色,隱隱透著歲月的痕跡。爐蓋上雕琢著精巧的雲紋,宛如縷縷輕煙嫋嫋升起,又似仙雲縹緲。爐身四周刻著花鳥圖案,鳥兒栩栩如生,仿佛隨時會展翅高飛,花朵嬌豔欲滴,似有芬芳溢出。湊近細瞧,香爐的細節之處更是令人讚歎,那細膩的紋理和精湛的工藝,無不彰顯著它曾經的珍貴與不凡。
康為民正看得入神,老者端過來水,遞給他,輕聲問道:“敢問公子尊姓大名?”
康為民微笑著迴答道:“在下姓‘康’,名曰‘為民’,敢問您老人家貴姓。”
老者捋了捋胡須,微笑著說道:“老夫姓‘蘇’,名‘振嶽’。”
康為民起身,拱手問道:“吾已迷途,方向既失,勞煩蘇老為吾指明方位,此處乃是何境地?”
蘇振嶽微微點頭,應道:“此處乃長安城之郊外。距長安城不到十裏,若要去往長安城,需沿我家門口這條小路前行五裏,方可通達通往長安城的大路。”
康為民再次拱手問道:“多謝蘇老。不知長安城內可有售賣玉器之所?”
蘇老迴答道:“這長安城內熱鬧非凡,店鋪頗多,售賣玉器的鋪子少說也有五六處。其中一二家頗有名氣,所售玉器甚佳。老夫這籃中獵物,便是打算帶去集市變賣。”
康為民喜出望外,說道:“那正巧,吾欲往長安城內瞧瞧,望您攜吾同往。”
蘇老麵露難色,搖頭說道:“康公子,老夫實難攜你同往。”接著又道:“汝此裝扮殊異,城門守衛必不容汝通行。倘若被那守衛詢問,老夫不知如何作答,恐難脫幹係。再則即便城門守衛放入入城,汝這般模樣在城內必會引來眾人圍觀,屆時老夫亦恐難以脫身。若公子執意前往,可獨自沿此小路一直前行,途中皆無阻礙,匯入大道向右便可通往長安城之大門。老夫勸公子切莫冒險前往。”
康為民微微點頭,說道:“多謝蘇老指點。”
稍作停頓,蘇老又道:“康公子若是喜歡玉器,老夫屋內尚有,這便去取來與公子一觀。”言罷,蘇老轉身走進後屋。
不多時,蘇老手持兩塊玉而出。其一為一尊彌勒佛擺件,彌勒佛盤腿而坐,笑容滿麵,大肚便便,給人一種慈祥歡愉之感。其雕刻工藝極為精湛,每一處細節都處理得恰到好處,佛身線條流暢自然,袈裟的褶皺仿若隨風飄動。玉質純淨溫潤,色澤微黃,散發著柔和而溫暖的光澤。
另一塊是刻有觀音的玉佩,觀音側身而立,姿態優雅,眉眼低垂,似在俯瞰眾生。玉佩上的觀音形象栩栩如生,發絲縷縷分明,衣袂飄飄。玉佩呈淡青色,通透無瑕,紋理細膩,仿佛蘊含著無盡的慈悲與祥瑞。
康為民仔細端詳那兩塊玉,心中暗自估價 ,而後說道:“蘇老,此玉倒也不錯。”
蘇老說道:“公子覺得如何?”
康為民思索片刻,拿出打火機,說道:“蘇老,吾用這打火機,與您交換這兩塊玉,不知可否?”
蘇老擺了擺手,說道:“公子,實不相瞞,這兩塊玉並非老夫購得。乃是多年前老夫上山打獵,在林子裏偶然撿到的。一直留在家裏,也尚未派上什麽用場,如同廢物一般。公子若喜歡,老夫便贈與公子,莫談什麽交換。”
康為民聽聞,麵露驚愕與感激之色,連忙說道:“蘇老,這如何使得?無功不受祿,我怎能無故受您如此厚禮。”
蘇老爽朗一笑:“康公子莫要推辭,相遇便是緣分,這玉留在老夫這裏也無大用,送與公子也算物盡其用。”
康為民思索片刻,而後說道:“蘇老如此慷慨,那我若再推脫,倒是顯得矯情了。隻是我這心中實在過意不去,蘇老,這打火機於我雖珍貴,但我願贈予您,以表我的感激之情。”
蘇老推辭道:“使不得,使不得,珍貴之物公子留著自用便是。”
康為民執意將打火機塞到蘇老手中:“蘇老,您收下吧,倘若日後再次有緣得見,您老人家還是賞吾口井水品嚐,便是。”
蘇老見康為民態度堅決,便收下打火機:“那老夫便多謝公子了,康公子此去長安,一路小心。”
康為民再次拱手告別蘇老,懷揣兩塊千年古玉,朝著長安城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