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遠洋歸朝去,榮耀滿歸帆
朱標重生改寫大明曆史 作者:黃書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寅時三刻,夜色依舊濃重如墨,萬籟俱寂之中,隻有海浪輕輕拍打著船舷的聲音。朱標手持一把鋒利的短刀,刀刃在微弱的月光下閃爍著寒光。他小心翼翼地割開了已經被海水浸透的官服下擺,仿佛每一刀都承載著沉重的責任和未知的命運。
與此同時,在船艙底部,一塊粗糙的麻布緊緊纏繞住淡水艙那道令人憂心的裂縫。就在這緊張的時刻,那些剛剛發芽的占城稻正在努力頂開潮濕的麻袋,它們嫩綠的芽尖宛如希望之光,頑強地生長著。
“四艙的稻種留下兩艙作為種子,其餘的全部拿去碾成大米!”朱標的命令聲在狹窄的船艙內迴蕩,刀柄敲擊艙壁發出的沉悶響聲驚得三隻信天翁撲棱著翅膀飛起。緊接著,他轉頭對身旁的吳老喊道:“吳老,您帶人去捕撈一些海菜迴來。”
而另一邊,經驗豐富的王航海家正準備將硫磺粉拍進滲水孔,以防止海水進一步滲入。然而,他的動作卻突然停頓下來,目光被眼前的一幕所吸引。隻見朱標迅速抓起一本已經發黴的航海日誌,隨著他翻動紙頁,一片片靛藍色的晶粒簌簌落下,如同夜空中閃爍的星星般耀眼奪目。
“底艙的八箱稻種竟然全都開始發芽了!”一名滿臉滄桑的老船員驚訝地喊出聲來,他的喉結上下滾動著,手中還高舉著半截斷裂的纜繩。看著那些藍汪汪的血結晶,他的眼神充滿了疑惑和擔憂。
麵對眾人的驚慌失措,朱標表現得異常鎮定。他毫不猶豫地將那些珍貴的靛藍色晶粒塞進一隻銅匣中,然後用麻繩緊緊捆綁起來。由於用力過猛,麻繩深深地勒入他的手掌,一道道血痕混合著藍色的汙漬漸漸滲進了木紋之中,但他絲毫沒有在意手上的疼痛。
在朱標的帶領下,二十名強壯的槳手紛紛跟上他的步伐,他們毫不猶豫地撕開自己的衣擺,投入到緊急的堵漏工作當中。一時間,破浪聲、裂帛聲響徹整個海麵,與唿嘯的海風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曲驚心動魄的樂章。
卯時將至,天色依舊昏暗,海麵被一層淡淡的霧氣所籠罩。就在此時,六道黑影如同鬼魅一般迅速靠近寶船的航路,正是那六艘快船。
“太子殿下接旨!”一聲高唿驟然響起,劃破了海上的寧靜。隻見錢禦史的族弟高舉著一卷明黃卷軸,站在船頭,身後跟著八名威風凜凜、手持長刀的侍衛。他們腳步沉重地踏上寶船的甲板,濺起一片片水花,仿佛是這平靜海麵上掀起的驚濤駭浪。
然而,就在這時,一支鋒利的短矛毫無征兆地橫在了詔書之前。持矛之人,乃是鄭海盜。他一臉冷峻,手中的短矛矛尖閃爍著寒光,上麵竟然還沾染著墨綠色的墨色海藻,給人一種神秘而又危險的感覺。
朱標緩緩抹去眉骨上凝結的細小鹽粒,他的目光如炬,緊緊盯著眼前的來人。隨後,他猛地將手中的航海日誌狠狠地砸在那張濕漉漉的木案之上。隨著這一動作,翻開的紙頁間,一些來自新大陸的珍貴植物標本若隱若現,其中一株株玉米和番薯尤為引人注目。
“玉米可飽萬民之腹,番薯更能抵禦蝗災肆虐——難道錢大人要將這些統統焚毀不成?”朱標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一絲質問與憤怒。
那位使者聞言,下意識地伸出手指想要觸碰一下那些已經開始發芽的稻種。然而,就在他的指尖即將觸碰到稻種的瞬間,卻像是觸電一般猛然縮迴手來。
與此同時,一旁的王航海家快步上前,用力掀開一塊浸透油布的箱子。刹那間,一股潮濕的氣息撲麵而來。令人驚訝的是,原本應該受潮受損的占城稻,此刻竟然抽出了三寸長的嫩綠新穗。
“此乃我們在返航途中偶然發現的耐鹽稻種。”朱標走上前去,伸手輕輕掰開一根稻穗。隻見那斷茬之處,一抹奇異的藍血結晶正散發著微弱的熒光,宛如夜空中閃爍的星星。
酉時正,太陽漸漸西沉,餘暉將天空染成一片橙紅。此時,使者船隊開始緩緩地調轉航向。
“淺灘!右滿舵!”一聲子夜般的驚雷猛然炸響,震得人們心頭一顫。而就在這驚心動魄的瞬間,朱標正全神貫注地使用著六分儀,仔細丈量著夜空中閃爍的星鬥。
隻見那位經驗豐富的吳老船員,雙手緊緊握住測深錘的繩索,用力一甩,那沉重的測深錘便如離弦之箭一般飛射而出。然而,就在它即將觸及海底的時候,卻驚險萬分地擦過了一塊隱藏在水下的巨大暗礁。隨著鐵鏈與礁石劇烈摩擦,五道耀眼的火星瞬間迸射而出,仿佛夜空中劃過的流星。
與此同時,寶船那龐大的龍骨也發出一陣令人毛骨悚然的摩擦聲,仿佛巨獸在痛苦地呻吟。船上的二十根槳櫓則如同猛獸的利爪,奮力地劈開波濤洶湧的海麵。
朱標毫不猶豫地扯斷自己腰間佩戴的玉佩穗子,然後猛地將其拋入前方那急速旋轉的旋渦之中。刹那間,血紅色的水珠混合著藍色的水晶碎片一同墜入了墨色的海水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緊接著,羅盤上的磁針像是受到了某種神秘力量的驅使,瘋狂地轉動起來。整整轉了七圈之後,它才驟然停住,死死地釘在了“坤”位之上。
見此情形,朱標麵色凝重,飛起一腳踹開已經卡死的舵輪,口中狠狠地咬碎了半粒海鹽,大聲吼道:“降半帆!東南潮汛就要來了!”
在那黎明前最為黑暗的時刻,也就是寅卯交接之際,萬籟俱寂之中,忽然從遠處的了望台上,傳來一陣變了調的唿喊聲。這唿喊聲仿佛一道劃破夜空的閃電,瞬間打破了寧靜,讓人的心不由得緊緊揪起。
而此時的朱標,則正神情凝重地攥緊一本已經完全浸透了藍色血液的書籍——《救荒本草》。這本原本應該是記載著各種可以救命的植物信息的書籍,此刻卻因為沾染了詭異的藍血,顯得格外陰森恐怖。特別是封麵上那個海帶的圖樣,更是被鹹水浸泡得發脹變形,仿佛隨時都會從書中掙脫出來一般。
就在眾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得不知所措的時候,那位一直沉默不語的王航海家,突然間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隻見他毫不猶豫地拿起一把鋒利的匕首,猛地割破自己的手掌。
刹那間,藍色的鮮血如泉湧般流出,順著星圖凹槽緩緩流淌,形成了一條曲折蜿蜒的航路。這條由藍血組成的航路,就像是命運之線一般,在星圖上延伸開來,引領著人們走向未知的方向。
就在那艘巨大而華麗的寶船龍骨緊貼著珊瑚礁急速掠過時,朱標的心中猛地一驚。他感覺到自己袖袋中的那顆藍血結晶竟然瞬間變得滾燙無比,仿佛要燃燒起來一般。
朱標下意識地伸手摸向袖袋,同時目光掃過一旁的航海日誌。隻見那本厚厚的日誌翻開到最新一頁,上麵有著一灘尚未幹涸的墨漬。仔細看去,那墨漬竟是一幅半幅未完成的海圖,而繪圖者的筆鋒卻在“泉州”這兩個字之前突兀地停下了。
就在這時,伴隨著一陣沉重的聲響,鐵錨被迅速投入水中。緊接著,長達十二丈的寶船如同一條靈活的大魚般,在擦著暗礁的驚險時刻成功地完成了轉向動作。
朱標毫不猶豫地伸出一隻手,用力扯斷了那些緊緊纏繞在舵輪上的海藻。隨著他的動作,船尾處濺起了高高的浪花,而在那翻湧的浪花之中,竟赫然浮現出半截已經斷裂的船槳。
站在不遠處的王航海家此時也快速地抹了一把滿臉的鹽粒,眼神緊張地盯著前方。突然間,從了望台上傳來了一聲帶著哭腔的大喊:“泉州港!我們終於看到泉州港啦!”
這聲唿喊就像是一道驚雷,瞬間打破了原本平靜的海麵和凝重的氣氛。一時間,船上三萬百姓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唿聲,他們的喜悅之情如洶湧澎湃的海浪一般,狠狠地撞擊著那鹹澀的海風,似乎想要將其徹底撕碎。
而那些早已疲憊不堪的船工們,則一個個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軟綿綿地癱倒在了不斷滲水的甲板之上。他們的手指縫隙之間,還沾黏著一些已經發黴的稻殼,這些稻殼見證了他們這段漫長而艱辛的旅程。
朱標麵色凝重地伸手一把抓起那早已被海水浸透了的旌旗,猛地用力將其向著船頭狠狠地甩去。隻見那靛藍色的血漬迅速在明黃色的緞麵上蔓延開來,仿佛一條猙獰的巨龍正逐漸顯露出它威嚴的身姿和紋路。
“殿下請看啊!”一旁的吳老船員聲音顫抖地喊道,並哆哆嗦嗦地抖開了身旁那個鼓鼓囊囊的麻袋。隨著麻袋口的敞開,一股潮濕發黴的氣味撲鼻而來。令人驚奇的是,那些原本應該幹燥堅硬的玉米粒此刻竟然已經在麻袋的縫隙之間悄悄地抽出了嫩綠的新芽。更為詭異的是,一些海鹽的結晶也附著在了這些脆弱的芽尖之上,閃爍著幽幽的藍光,宛如點點鬼火一般,讓人不寒而栗。
正午時分,陽光灑在巍峨的宮門上,午門處的鼓聲如雷般響起,一遍又一遍地震顫著人們的心弦。當第七遍鼓聲停歇時,朱標的身影緩緩出現在眾人眼前。他步履匆匆,靴底竟還沾著一些細碎的珊瑚屑,仿佛剛剛從遙遠的海邊歸來。
與此同時,朱元璋身著華麗的龍紋常服,大步流星地走過丹墀。由於昨夜剛下了一場雨,丹墀上積滿了水窪,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皇帝的威嚴步伐。隻見他所經之處,積水被濺起水花,形成一道道晶瑩的弧線。
很快,朱標來到殿前,雙膝跪地,向父親行叩拜之禮。朱元璋見狀,連忙親自上前將兒子扶起。
就在這時,一旁站著的錢禦史手中的象牙笏板發出“哢”的一聲脆響,仔細一看,那笏板上竟然裂開了一道細細的紋路。
朱標起身之後,迅速解開了身上背著的一個浸透雨水的油布包裹。隨著包裹的打開,一股潮濕的氣息撲麵而來。在層層油紙的保護之下,一本名為《救荒本草》的書籍顯露出來。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朱標翻動書頁時,一顆圓滾滾的土豆突然從書中滾落而出。
看到這一幕,站在旁邊的王航海家立刻走上前來,用手中的刀尖輕輕挑開土豆發芽的部位。刹那間,一股靛藍色的汁液從斷麵處滲了出來,宛如藍寶石一般璀璨奪目。
朱元璋凝視著這一切,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之色。他低頭看了看自己身上堅硬的護甲,剛才走動時不小心壓碎了腳下的三粒海鹽。隨後,他抬起頭來,目光溫和地看向朱標,開口問道:“標兒此次立下大功,想要何種賞賜啊?”
朱標微微躬身,雙手捧著航海日誌,小心翼翼地說道:“兒臣懇請陛下減免江浙地區三成的夏季賦稅。”說話間,他的掌心不經意間碰到了航海日誌的邊角,感覺到一陣刺痛。原來,在那紙頁之間,還夾著一串來自新大陸孩童贈送的貝殼項鏈。
朝堂之上,突然間陷入一片死寂,安靜到甚至能夠清晰地聽到那一粒粒藍血結晶順著金磚緩緩滾動所發出的細微聲響。這聲音仿佛被無限放大,在空蕩蕩的大殿內迴蕩不休。
當暮色如潮水般漸漸淹沒奉天殿的時候,朱標的蟒袍依然在不停地向下滴落著海水。那些晶瑩剔透的水珠,一滴接著一滴,砸落在金磚地麵上,濺起一朵朵小小的水花。他就那樣靜靜地站在那裏,身影顯得有些落寞和孤寂。
在偏殿之中,整整二十箱沾染上珊瑚粉的奏章堆積如山,一直摞到幾乎快要頂到屋頂。而位於最上麵的那一冊,封麵赫然寫著“蘇鬆水患”四個大字,字跡龍飛鳳舞,透露出一種急切與焦慮之情。
此時,負責值夜的太監已經來來迴迴添了三遍燈油,但他卻驚訝地發現,原本應該鮮紅如血的朱砂不知何時竟然混入了一些靛藍色的晶粒。這些奇異的顏色相互交織在一起,宛如一幅神秘莫測的畫卷。
朱標終於咬斷了手中絲線,將剛剛寫好的奏疏仔細封好。隨後,他輕輕放下毛筆,筆尖則穩穩地懸停在了“賦役改製”這四個字的上方。他凝視著這幾個字,眉頭微微皺起,似乎正在思考著什麽重大的決策。
就在這時,窗外忽然傳來一陣清脆的五更梆子聲。緊接著,一股帶著濃濃海腥味的夜風唿嘯而入,猛地卷起了案頭上那張經過改良的龍骨結構圖。隻見圖中的空白之處,畫著半截尚未完工的溝渠,線條簡潔而有力,仿佛在訴說著一段未完待續的故事。
清晨時分,當那第一縷卯時的陽光透過薄薄的窗紙,輕柔地灑在了房間內。那光芒仿佛有著神奇的魔力,使得整個屋子都變得明亮而溫暖起來。
此時,書桌上擺放著一份剛剛書寫完成的奏疏,其上“輕賦”兩個大字格外引人注目。然而,仔細觀察便能發現,這字跡上的墨汁還未完全幹透,似乎仍能嗅到那淡淡的墨香。
就在這時,朱標緩緩地拿起了一塊散發著神秘藍光的血結晶,他小心翼翼地將其按進了一旁的硯台中。刹那間,那原本平淡無奇的硯台竟泛起了一層奇異的藍色光暈,宛如夜空中閃爍的星辰般美麗動人。
正當朱標全神貫注於眼前的景象時,一陣嘈雜聲忽然從宮門外傳來。那聲音雖然不大,但卻異常清晰,其中夾雜著熟悉的福建口音。朱標心中一怔,不禁放下手中的事物,快步走向宮門處查看情況。
待到走近一看,隻見幾名衣衫襤褸的老農正雙膝跪地,他們緊緊地懷抱著已經開裂的稻穗,滿臉淚痕與絕望之色。那一顆顆幹癟的稻穗就如同這些老農們破碎的心一般,令人看後心生憐憫之情。
與此同時,在船艙底部,一塊粗糙的麻布緊緊纏繞住淡水艙那道令人憂心的裂縫。就在這緊張的時刻,那些剛剛發芽的占城稻正在努力頂開潮濕的麻袋,它們嫩綠的芽尖宛如希望之光,頑強地生長著。
“四艙的稻種留下兩艙作為種子,其餘的全部拿去碾成大米!”朱標的命令聲在狹窄的船艙內迴蕩,刀柄敲擊艙壁發出的沉悶響聲驚得三隻信天翁撲棱著翅膀飛起。緊接著,他轉頭對身旁的吳老喊道:“吳老,您帶人去捕撈一些海菜迴來。”
而另一邊,經驗豐富的王航海家正準備將硫磺粉拍進滲水孔,以防止海水進一步滲入。然而,他的動作卻突然停頓下來,目光被眼前的一幕所吸引。隻見朱標迅速抓起一本已經發黴的航海日誌,隨著他翻動紙頁,一片片靛藍色的晶粒簌簌落下,如同夜空中閃爍的星星般耀眼奪目。
“底艙的八箱稻種竟然全都開始發芽了!”一名滿臉滄桑的老船員驚訝地喊出聲來,他的喉結上下滾動著,手中還高舉著半截斷裂的纜繩。看著那些藍汪汪的血結晶,他的眼神充滿了疑惑和擔憂。
麵對眾人的驚慌失措,朱標表現得異常鎮定。他毫不猶豫地將那些珍貴的靛藍色晶粒塞進一隻銅匣中,然後用麻繩緊緊捆綁起來。由於用力過猛,麻繩深深地勒入他的手掌,一道道血痕混合著藍色的汙漬漸漸滲進了木紋之中,但他絲毫沒有在意手上的疼痛。
在朱標的帶領下,二十名強壯的槳手紛紛跟上他的步伐,他們毫不猶豫地撕開自己的衣擺,投入到緊急的堵漏工作當中。一時間,破浪聲、裂帛聲響徹整個海麵,與唿嘯的海風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曲驚心動魄的樂章。
卯時將至,天色依舊昏暗,海麵被一層淡淡的霧氣所籠罩。就在此時,六道黑影如同鬼魅一般迅速靠近寶船的航路,正是那六艘快船。
“太子殿下接旨!”一聲高唿驟然響起,劃破了海上的寧靜。隻見錢禦史的族弟高舉著一卷明黃卷軸,站在船頭,身後跟著八名威風凜凜、手持長刀的侍衛。他們腳步沉重地踏上寶船的甲板,濺起一片片水花,仿佛是這平靜海麵上掀起的驚濤駭浪。
然而,就在這時,一支鋒利的短矛毫無征兆地橫在了詔書之前。持矛之人,乃是鄭海盜。他一臉冷峻,手中的短矛矛尖閃爍著寒光,上麵竟然還沾染著墨綠色的墨色海藻,給人一種神秘而又危險的感覺。
朱標緩緩抹去眉骨上凝結的細小鹽粒,他的目光如炬,緊緊盯著眼前的來人。隨後,他猛地將手中的航海日誌狠狠地砸在那張濕漉漉的木案之上。隨著這一動作,翻開的紙頁間,一些來自新大陸的珍貴植物標本若隱若現,其中一株株玉米和番薯尤為引人注目。
“玉米可飽萬民之腹,番薯更能抵禦蝗災肆虐——難道錢大人要將這些統統焚毀不成?”朱標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一絲質問與憤怒。
那位使者聞言,下意識地伸出手指想要觸碰一下那些已經開始發芽的稻種。然而,就在他的指尖即將觸碰到稻種的瞬間,卻像是觸電一般猛然縮迴手來。
與此同時,一旁的王航海家快步上前,用力掀開一塊浸透油布的箱子。刹那間,一股潮濕的氣息撲麵而來。令人驚訝的是,原本應該受潮受損的占城稻,此刻竟然抽出了三寸長的嫩綠新穗。
“此乃我們在返航途中偶然發現的耐鹽稻種。”朱標走上前去,伸手輕輕掰開一根稻穗。隻見那斷茬之處,一抹奇異的藍血結晶正散發著微弱的熒光,宛如夜空中閃爍的星星。
酉時正,太陽漸漸西沉,餘暉將天空染成一片橙紅。此時,使者船隊開始緩緩地調轉航向。
“淺灘!右滿舵!”一聲子夜般的驚雷猛然炸響,震得人們心頭一顫。而就在這驚心動魄的瞬間,朱標正全神貫注地使用著六分儀,仔細丈量著夜空中閃爍的星鬥。
隻見那位經驗豐富的吳老船員,雙手緊緊握住測深錘的繩索,用力一甩,那沉重的測深錘便如離弦之箭一般飛射而出。然而,就在它即將觸及海底的時候,卻驚險萬分地擦過了一塊隱藏在水下的巨大暗礁。隨著鐵鏈與礁石劇烈摩擦,五道耀眼的火星瞬間迸射而出,仿佛夜空中劃過的流星。
與此同時,寶船那龐大的龍骨也發出一陣令人毛骨悚然的摩擦聲,仿佛巨獸在痛苦地呻吟。船上的二十根槳櫓則如同猛獸的利爪,奮力地劈開波濤洶湧的海麵。
朱標毫不猶豫地扯斷自己腰間佩戴的玉佩穗子,然後猛地將其拋入前方那急速旋轉的旋渦之中。刹那間,血紅色的水珠混合著藍色的水晶碎片一同墜入了墨色的海水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緊接著,羅盤上的磁針像是受到了某種神秘力量的驅使,瘋狂地轉動起來。整整轉了七圈之後,它才驟然停住,死死地釘在了“坤”位之上。
見此情形,朱標麵色凝重,飛起一腳踹開已經卡死的舵輪,口中狠狠地咬碎了半粒海鹽,大聲吼道:“降半帆!東南潮汛就要來了!”
在那黎明前最為黑暗的時刻,也就是寅卯交接之際,萬籟俱寂之中,忽然從遠處的了望台上,傳來一陣變了調的唿喊聲。這唿喊聲仿佛一道劃破夜空的閃電,瞬間打破了寧靜,讓人的心不由得緊緊揪起。
而此時的朱標,則正神情凝重地攥緊一本已經完全浸透了藍色血液的書籍——《救荒本草》。這本原本應該是記載著各種可以救命的植物信息的書籍,此刻卻因為沾染了詭異的藍血,顯得格外陰森恐怖。特別是封麵上那個海帶的圖樣,更是被鹹水浸泡得發脹變形,仿佛隨時都會從書中掙脫出來一般。
就在眾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得不知所措的時候,那位一直沉默不語的王航海家,突然間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隻見他毫不猶豫地拿起一把鋒利的匕首,猛地割破自己的手掌。
刹那間,藍色的鮮血如泉湧般流出,順著星圖凹槽緩緩流淌,形成了一條曲折蜿蜒的航路。這條由藍血組成的航路,就像是命運之線一般,在星圖上延伸開來,引領著人們走向未知的方向。
就在那艘巨大而華麗的寶船龍骨緊貼著珊瑚礁急速掠過時,朱標的心中猛地一驚。他感覺到自己袖袋中的那顆藍血結晶竟然瞬間變得滾燙無比,仿佛要燃燒起來一般。
朱標下意識地伸手摸向袖袋,同時目光掃過一旁的航海日誌。隻見那本厚厚的日誌翻開到最新一頁,上麵有著一灘尚未幹涸的墨漬。仔細看去,那墨漬竟是一幅半幅未完成的海圖,而繪圖者的筆鋒卻在“泉州”這兩個字之前突兀地停下了。
就在這時,伴隨著一陣沉重的聲響,鐵錨被迅速投入水中。緊接著,長達十二丈的寶船如同一條靈活的大魚般,在擦著暗礁的驚險時刻成功地完成了轉向動作。
朱標毫不猶豫地伸出一隻手,用力扯斷了那些緊緊纏繞在舵輪上的海藻。隨著他的動作,船尾處濺起了高高的浪花,而在那翻湧的浪花之中,竟赫然浮現出半截已經斷裂的船槳。
站在不遠處的王航海家此時也快速地抹了一把滿臉的鹽粒,眼神緊張地盯著前方。突然間,從了望台上傳來了一聲帶著哭腔的大喊:“泉州港!我們終於看到泉州港啦!”
這聲唿喊就像是一道驚雷,瞬間打破了原本平靜的海麵和凝重的氣氛。一時間,船上三萬百姓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唿聲,他們的喜悅之情如洶湧澎湃的海浪一般,狠狠地撞擊著那鹹澀的海風,似乎想要將其徹底撕碎。
而那些早已疲憊不堪的船工們,則一個個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軟綿綿地癱倒在了不斷滲水的甲板之上。他們的手指縫隙之間,還沾黏著一些已經發黴的稻殼,這些稻殼見證了他們這段漫長而艱辛的旅程。
朱標麵色凝重地伸手一把抓起那早已被海水浸透了的旌旗,猛地用力將其向著船頭狠狠地甩去。隻見那靛藍色的血漬迅速在明黃色的緞麵上蔓延開來,仿佛一條猙獰的巨龍正逐漸顯露出它威嚴的身姿和紋路。
“殿下請看啊!”一旁的吳老船員聲音顫抖地喊道,並哆哆嗦嗦地抖開了身旁那個鼓鼓囊囊的麻袋。隨著麻袋口的敞開,一股潮濕發黴的氣味撲鼻而來。令人驚奇的是,那些原本應該幹燥堅硬的玉米粒此刻竟然已經在麻袋的縫隙之間悄悄地抽出了嫩綠的新芽。更為詭異的是,一些海鹽的結晶也附著在了這些脆弱的芽尖之上,閃爍著幽幽的藍光,宛如點點鬼火一般,讓人不寒而栗。
正午時分,陽光灑在巍峨的宮門上,午門處的鼓聲如雷般響起,一遍又一遍地震顫著人們的心弦。當第七遍鼓聲停歇時,朱標的身影緩緩出現在眾人眼前。他步履匆匆,靴底竟還沾著一些細碎的珊瑚屑,仿佛剛剛從遙遠的海邊歸來。
與此同時,朱元璋身著華麗的龍紋常服,大步流星地走過丹墀。由於昨夜剛下了一場雨,丹墀上積滿了水窪,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皇帝的威嚴步伐。隻見他所經之處,積水被濺起水花,形成一道道晶瑩的弧線。
很快,朱標來到殿前,雙膝跪地,向父親行叩拜之禮。朱元璋見狀,連忙親自上前將兒子扶起。
就在這時,一旁站著的錢禦史手中的象牙笏板發出“哢”的一聲脆響,仔細一看,那笏板上竟然裂開了一道細細的紋路。
朱標起身之後,迅速解開了身上背著的一個浸透雨水的油布包裹。隨著包裹的打開,一股潮濕的氣息撲麵而來。在層層油紙的保護之下,一本名為《救荒本草》的書籍顯露出來。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朱標翻動書頁時,一顆圓滾滾的土豆突然從書中滾落而出。
看到這一幕,站在旁邊的王航海家立刻走上前來,用手中的刀尖輕輕挑開土豆發芽的部位。刹那間,一股靛藍色的汁液從斷麵處滲了出來,宛如藍寶石一般璀璨奪目。
朱元璋凝視著這一切,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之色。他低頭看了看自己身上堅硬的護甲,剛才走動時不小心壓碎了腳下的三粒海鹽。隨後,他抬起頭來,目光溫和地看向朱標,開口問道:“標兒此次立下大功,想要何種賞賜啊?”
朱標微微躬身,雙手捧著航海日誌,小心翼翼地說道:“兒臣懇請陛下減免江浙地區三成的夏季賦稅。”說話間,他的掌心不經意間碰到了航海日誌的邊角,感覺到一陣刺痛。原來,在那紙頁之間,還夾著一串來自新大陸孩童贈送的貝殼項鏈。
朝堂之上,突然間陷入一片死寂,安靜到甚至能夠清晰地聽到那一粒粒藍血結晶順著金磚緩緩滾動所發出的細微聲響。這聲音仿佛被無限放大,在空蕩蕩的大殿內迴蕩不休。
當暮色如潮水般漸漸淹沒奉天殿的時候,朱標的蟒袍依然在不停地向下滴落著海水。那些晶瑩剔透的水珠,一滴接著一滴,砸落在金磚地麵上,濺起一朵朵小小的水花。他就那樣靜靜地站在那裏,身影顯得有些落寞和孤寂。
在偏殿之中,整整二十箱沾染上珊瑚粉的奏章堆積如山,一直摞到幾乎快要頂到屋頂。而位於最上麵的那一冊,封麵赫然寫著“蘇鬆水患”四個大字,字跡龍飛鳳舞,透露出一種急切與焦慮之情。
此時,負責值夜的太監已經來來迴迴添了三遍燈油,但他卻驚訝地發現,原本應該鮮紅如血的朱砂不知何時竟然混入了一些靛藍色的晶粒。這些奇異的顏色相互交織在一起,宛如一幅神秘莫測的畫卷。
朱標終於咬斷了手中絲線,將剛剛寫好的奏疏仔細封好。隨後,他輕輕放下毛筆,筆尖則穩穩地懸停在了“賦役改製”這四個字的上方。他凝視著這幾個字,眉頭微微皺起,似乎正在思考著什麽重大的決策。
就在這時,窗外忽然傳來一陣清脆的五更梆子聲。緊接著,一股帶著濃濃海腥味的夜風唿嘯而入,猛地卷起了案頭上那張經過改良的龍骨結構圖。隻見圖中的空白之處,畫著半截尚未完工的溝渠,線條簡潔而有力,仿佛在訴說著一段未完待續的故事。
清晨時分,當那第一縷卯時的陽光透過薄薄的窗紙,輕柔地灑在了房間內。那光芒仿佛有著神奇的魔力,使得整個屋子都變得明亮而溫暖起來。
此時,書桌上擺放著一份剛剛書寫完成的奏疏,其上“輕賦”兩個大字格外引人注目。然而,仔細觀察便能發現,這字跡上的墨汁還未完全幹透,似乎仍能嗅到那淡淡的墨香。
就在這時,朱標緩緩地拿起了一塊散發著神秘藍光的血結晶,他小心翼翼地將其按進了一旁的硯台中。刹那間,那原本平淡無奇的硯台竟泛起了一層奇異的藍色光暈,宛如夜空中閃爍的星辰般美麗動人。
正當朱標全神貫注於眼前的景象時,一陣嘈雜聲忽然從宮門外傳來。那聲音雖然不大,但卻異常清晰,其中夾雜著熟悉的福建口音。朱標心中一怔,不禁放下手中的事物,快步走向宮門處查看情況。
待到走近一看,隻見幾名衣衫襤褸的老農正雙膝跪地,他們緊緊地懷抱著已經開裂的稻穗,滿臉淚痕與絕望之色。那一顆顆幹癟的稻穗就如同這些老農們破碎的心一般,令人看後心生憐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