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從的話音未落,朱標已如離弦之箭般衝出書房。他心中怒火翻湧,那些老頑固當真是賊心不死,竟敢如此明目張膽地挑釁!


    不多時,朱標便趕到了國子監。還未踏入大門,便能感受到一股緊張的氣氛撲麵而來。學子們的議論聲如同沸騰的開水,嘈雜而混亂。他加快腳步,穿過庭院,隻見寬闊的廣場上,黑壓壓地站滿了人。


    學子們涇渭分明地分成了兩派。一部分人麵色激動,揮舞著手臂,高聲唿喊著什麽,另一部分人則神情猶豫,在兩派之間搖擺不定,整個國子監如同一個即將爆發的火藥桶,空氣中彌漫著一股不安的氣息。


    朱標的雙眸猶如燃燒的火炬一般,迸射出銳利而熾熱的光芒,迅速掃過整個場地。那目光仿佛能夠穿透人群,洞悉一切秘密。最終,它穩穩地停留在了位於人群中央位置的宋祭酒身上。


    此時的宋祭酒,胡須和頭發根根豎起,像是被狂風吹拂過一般;麵色更是漲得通紅,宛如熟透的蘋果。隻見他情緒激動、手舞足蹈地對著眾多學子高聲演說,口中噴出的唾沫星子四處飛濺,活脫脫就像一個正在舞台上賣弄技藝的跳梁小醜。


    就在這時,朱標毫不猶豫地邁開大步,徑直朝著前方走去。每一步都顯得那麽堅定有力,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當他走到距離宋祭酒僅有幾步之遙時,猛地停下腳步,然後用冰冷刺骨的聲音大聲喝斥道:“宋祭酒,你究竟在此胡言亂語些什麽?!”盡管他的音量並不算高,但這句話卻好似一道驚天動地的驚雷驟然炸響,刹那間便將周圍原本喧鬧嘈雜的聲音全部壓製下去,使得現場陷入一片死寂之中。


    學子們聽到這突如其來的怒喝聲,紛紛驚愕地轉過頭來,將目光投向那位滿臉怒容的太子殿下。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驚訝與疑惑,顯然沒有預料到太子會突然現身於此,並對宋祭酒發出如此嚴厲的斥責。


    麵對氣勢洶洶而來的朱標,宋祭酒不僅沒有絲毫退縮之意,反而梗直了自己的脖子,伸出一根手指直直地指向朱標,毫不畏懼地厲聲質問道:“殿下,老臣今日之所作所為,完全是出於一片忠心,隻為維護我大明朝廷的正統地位啊!而殿下您竟然一意孤行要推行所謂的新學,此舉無疑是背離經典、違背祖訓的離經叛道之舉!長此以往,必定會毀掉我大明王朝賴以生存的根基呐!”


    朱標冷笑一聲,他走到宋祭酒身前,居高臨下地看著他,一字一句地說道:“舊學固然有其價值,卻也存在著諸多弊端。新學是為了彌補舊學的不足,是為了讓我大明更加繁榮昌盛!你口口聲聲說維護正統,實則卻是固步自封,阻礙我大明發展!”


    宋祭酒被朱標駁斥得啞口無言,老臉漲成了豬肝色,他氣急敗壞地喊道:“你……你這是強詞奪理!你這太子,簡直是昏庸!”


    “昏庸?”朱標輕笑一聲,他看向那些猶豫不決的學子,高聲道:“你們說,新學真的如宋祭酒所言,是洪水猛獸嗎?”


    他話音剛落,從人群中走出了幾位支持新學的學子。他們個個挺胸抬頭,眼神堅定。


    為首一人率先開口道:“殿下,我等學習新學之後,視野開闊,知識更加全麵,無論是在算學、農學,還是在格物之學上,都獲得了巨大的進步。新學絕非離經叛道,反而是讓我等受益匪淺!”


    其他學子也紛紛附和,他們侃侃而談,講述著新學帶給他們的改變和進步。他們的話語如同清風一般,吹散了籠罩在學子們心中的迷霧,動搖了那些被煽動學子的決心。


    朱標看著那些眼神逐漸清明的學子,心中燃起一絲希望。然而,就在這時,宋祭酒突然仰天狂笑,狀若瘋癲,口中喃喃自語:“完了,都完了……”


    朱標看著狀若瘋癲的宋祭酒,心中沒有絲毫憐憫,隻有深深的無奈。他明白,宋祭酒代表的是那些頑固守舊的勢力,他們害怕改變,害怕失去既得利益,所以才會如此瘋狂地抵製新學。該如何做,才能在不引發更大混亂的情況下徹底平息這場抵製呢?


    朱標在國子監的庭院中踱步,眉頭緊鎖,手不自覺地握緊又鬆開。落日的餘暉灑在他的身上,拉出一道長長的身影,更添幾分落寞。一個念頭在他腦海中閃過。


    朱標猛地抬起頭,他喚來陳夫子,在他耳邊低語幾句。陳夫子聽後,先是一愣,隨即眼中露出興奮的光芒,重重地點了點頭。


    第二天,國子監的廣場上搭建起了一個高台。陳夫子站在台上,手中拿著一些奇特的儀器,侃侃而談。他用深入淺出的語言,向眾人講解著新學科的奧妙。他演示了如何用簡單的工具測量土地麵積,如何利用水力驅動機械,如何通過觀察星象預測天氣……


    精彩的演示和講解吸引了眾多學子圍觀。他們一個個聽得如癡如醉,一些之前抵製新學的學子也被吸引過來,他們原本緊繃的臉龐逐漸舒緩,眼中閃爍著思考的光芒。


    宋祭酒站在人群後方,看著這一幕,臉色鐵青。他想要阻止,卻發現自己已經無力迴天。他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越來越多的學子被新學所吸引,心中充滿了不甘和憤怒。


    朱標站在高台旁,看著那些求知若渴的學子,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新學的種子已經播撒下去,遲早會開花結果。


    為了更好地融合舊學精華,朱標宣布對新學科進行適度調整,保留其精髓,去除其糟粕。


    此舉贏得了學子們的廣泛認可,國子監內的緊張氣氛逐漸緩和,取而代之的是積極探索新學科的濃厚氛圍。


    傍晚,朱標站在書房的窗前,看著夕陽西下,心中充滿了希望。他相信,隻要堅持下去,大明必將迎來一個更加輝煌的未來……


    然而,一個侍衛匆匆來報:“殿下,宋祭酒……”


    夕陽的餘暉灑在朱標的臉上,一半明媚,一半陰沉。他望著遠方,國子監的方向如同一團迷霧,看不清前方的道路。他明白,那些頑固的守舊勢力絕不會輕易罷休,他們就像潛伏在暗處的毒蛇,隨時準備給予致命一擊。


    果不其然,平靜的日子沒過多久,一股暗流再次湧動。有侍衛來報,國子監內開始流傳一些詆毀新學的謠言。這些謠言如同瘟疫般迅速蔓延,原本剛剛平靜下來的學子們再次變得躁動不安。


    朱標的眉頭如同被一把沉重的鐵鎖緊緊鎖住一般,無法舒展。他那雙深邃而銳利的眼眸凝視著遠方,仿佛要透過層層迷霧看穿事情背後隱藏的真相。此刻,一種強烈的直覺湧上心頭——這件事絕非偶然發生。


    他毫不猶豫地揮動手臂,高聲召喚道:“來人啊,速速將陳夫子請來!”不一會兒,一位麵容清瘦、神情嚴肅的老者匆匆趕來。此人便是陳夫子,他一向以博學多才和直言敢諫著稱。


    見到朱標後,陳夫子先是恭敬地行了一禮,然後憂心忡忡地開口說道:“殿下,此次謠言的源頭經過微臣一番查探,似乎是那吳學子所為。此人心術不正,近來四處散布新學無用之論,揚言新學不過是誤人子弟的糟粕,會讓人偏離正統之道。那些原本就對新學持有疑慮的學子們,聽聞此言後更是紛紛動搖起來。”


    朱標靜靜地聽完陳夫子的稟報,他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似水,宛如暴風雨來臨前壓抑的天空。憤怒使得他不由自主地緊緊攥起了拳頭,由於用力過度,指關節處甚至發出了一陣咯咯的響聲。


    “哼!又是那個宋祭酒!”朱標咬牙切齒地從牙縫裏擠出幾個字。這個宋祭酒一直以來都是反對新學推行的中堅力量,朱標念及舊情,已對其諸多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沒想到對方竟如此不識好歹,愈發陰險狡詐,不僅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厲。


    “吳學子?他是誰?”朱標語氣中帶著一絲怒意,他早已不是那個初來乍到的太子,他經過戰火的洗禮,身上自帶著一股威嚴。


    “吳學子乃是國子監中的一名資深老生,平日裏沉默寡言,鮮少與人交流。然而此次卻一反常態地主動跳了出來,這其中必定大有文章!”陳夫子微微壓低聲音迴應道:“依我之見,此事背後定然有人暗中指使。”


    朱標聽聞此言,冷哼一聲,嘴角泛起一抹不屑的冷笑。他那猶如火炬般明亮的目光直直地射向遠方,仿佛能夠穿透一切迷霧,洞察事情的真相。


    “哼,這幕後之人,除了宋祭酒那個老狐狸,還能有誰?”朱標的語氣冰冷至極,帶著毫不掩飾的憤怒和鄙夷。


    他心中暗自思忖著,自己已經一再容忍這些人的挑釁與刁難,但他們卻得寸進尺,屢次觸碰他的底線。如今,新學的推行正處於關鍵時期,絕不能因為這些人的阻撓而停滯不前。


    朱標緊緊握起拳頭,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給這些妄圖阻礙新學發展的家夥們一個永生難忘的深刻教訓,讓他們清楚地認識到,新學的推行乃是大勢所趨、勢不可擋!任何人都休想阻擋曆史前進的車輪!


    朱標踱步於書房,思索著對策。他知道,此刻最重要的是盡快平息謠言,揭露宋祭酒的陰謀,否則,他之前的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國子監的命運,仿佛被一層厚重的陰霾所籠罩,而大明的未來也隨之變得撲朔迷離起來。朱標遙望著國子監所在的方向,心頭不由自主地湧起一陣強烈的無力感。那文化革新之路,難道當真就如此崎嶇難行麽?


    朱標深深地吸了口氣,然後緩緩吐出,試圖以此來平複自己內心翻湧不息的波瀾。他心裏很清楚,此時此刻唯有保持絕對的冷靜,才有可能尋得破解眼前困局之法。於是,他再次將目光投向國子監那邊,眼神犀利且專注,誓要透過那看似風平浪靜的表麵,看清隱匿其中的巨大旋渦究竟有多深多險。


    “來人!”朱標低沉地喝令道。他深知,此番之事非同小可,若不親力親為,隻怕那些心懷叵測的陰謀家們便會趁機得逞。隨著他一聲令下,一名侍衛迅速應諾,而後匆匆轉身離去執行命令。轉眼間,偌大的書房裏便隻剩下朱標孤身一人。


    他靜靜地佇立在窗前,依舊凝眸注視著國子監的方向。此時夜幕深沉似墨,無邊無際的黑暗宛如一頭張牙舞爪的兇猛巨獸,無情地吞噬掉了世間所有的光亮,隻餘下方圓之地一片令人心悸的漆黑深邃。遠遠望去,那片黑暗仿若一張張開到極致的血盆大口,正虎視眈眈地等待著它的獵物自投羅網。


    朱標眉頭緊鎖,麵色凝重無比。他心中已然明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猛烈風暴,正在悄然逼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朱標重生改寫大明曆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書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書翰並收藏朱標重生改寫大明曆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