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文改新程,曙光乍現
朱標重生改寫大明曆史 作者:黃書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標麵色陰沉地在書房裏急速地走來走去,仿佛一隻被困在牢籠中的野獸,焦急而又無奈。他那緊皺的眉頭宛如兩道深深的溝壑,怎麽也舒展不開。昏暗的燭光在房間裏搖曳不定,微弱的光芒在他那張輪廓分明的臉上投射出一片片晃動的陰影,使得原本就顯得十分凝重的氣氛愈發壓抑起來。
殿內侍奉的侍從們一個個屏息凝神、戰戰兢兢,甚至連大氣都不敢喘一口,他們深知此刻太子心情極差,稍有不慎便可能觸怒龍顏。於是,眾人皆小心翼翼地站在一旁,將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唯恐一不小心打擾到這位正處於暴怒邊緣的主子。
朱標時而猛地停住腳步,一雙眼睛死死地盯著窗外那片漆黑如墨的夜空,似乎想要透過這無盡的黑暗看到一些希望;時而抬起手來用力地揉搓著自己的眉心,試圖緩解內心深處不斷翻騰湧動的紛亂思緒。
對於朱標來說,這次科舉革新乃是他曆經重生之後精心策劃的一項重大布局,絕對不允許出現任何差錯!想到此處,他再也按捺不住心頭的焦慮與急切,突然高聲喊道:“來人啊!速速去傳陳夫子進宮!不得有誤!”這聲怒吼猶如平地驚雷一般在寂靜的書房中炸響,其中所蘊含的威嚴和霸氣令人不禁為之膽寒。
翌日,國子監門前人頭攢動,一場關於新舊思想的辯論即將在此展開。林學究一身青衫,站在高台上,言辭如刀,將新學批駁得一無是處。他背後,是那些根深蒂固的保守勢力,為他撐腰壯膽。
陳夫子則氣定神閑,引經據典,以新思想的先進性一一反駁林學究的指控。他字字珠璣,如春風化雨,漸漸扭轉了場上的局勢。
台下學子們原本被林學究煽動,此刻卻開始認真思考陳夫子的話語,眼中閃爍著求知的光芒。與此同時,京城內一些不起眼的小書肆開始悄悄售賣一些新奇的書籍。
這些書籍內容新穎,思想前衛,正是朱標暗中安排人印刷出版的。朱標巧妙地繞開了李書商的封鎖,將新思想的種子播撒到民間。
起初,這些書籍隻是在小範圍內流傳,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讀書人開始接觸到這些新思想,並被其深深吸引。
他們逐漸開始明白過來,太子所大力推行的改革舉措絕非僅僅隻是頭腦發熱、一時衝動之舉,而是深深契合當下時代發展脈絡與趨勢的一種必然抉擇。
就在這時,那位一直深得太子信任的心腹太監麵色凝重地匆匆趕來,隻見他行至近前之後稍作猶豫,似有難言之隱,但最終還是鼓起勇氣開口說道:“殿下,京城裏頭近些日子以來陸陸續續發生了不少事情......尤其是......”說到此處,他忽然止住話頭不再繼續往下講,轉而從懷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本嶄新的書籍,恭恭敬敬地遞到了朱標的麵前。
朱標見狀,不緊不慢地伸手接過大太監呈上的那本書冊,當他的目光不經意間掃過封麵時,原本平靜如水的麵龐之上忽地浮現出一絲難以讓人捕捉到的淺笑。緊接著,他輕輕翻開書本,仔細端詳起裏麵的內容來。隨著一頁頁紙張被緩緩翻動,朱標的眼神漸漸變得專注起來,最終定格在了書中那些獨具匠心的排版以及精妙絕倫的印刷方式上麵。
沉默片刻後,隻聽朱標口中喃喃自語道:“嗯,不錯,相當不錯啊!如此一來,看來這整個天下都即將迎來一場翻天覆地的巨大變革嘍......”
朱標坐在書房中,手裏握著一卷新印的書籍,書頁散發著淡淡的墨香。窗外,月色如水,靜謐而安詳。朱標輕輕地翻動著書頁,目光卻並沒有落在文字上,而是飄向了遠方。
民間對新學的接受程度比他預想的要好,陳夫子的講學場場爆滿,甚至有人不遠千裏趕來聆聽。這讓他感到欣慰,但也讓他更加警醒,改革之路才剛剛開始,未來的阻力還很大。
他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一下,兩下,一下…如何才能讓新思想更快更廣地傳播開來?
與此同時,陳夫子正站在一座臨時搭建的高台上,滔滔不絕地講解著新學的精妙之處。
台下,人山人海,學子們聽得如癡如醉,不時發出陣陣讚歎。有些原本對新學抱有懷疑態度的人,此刻也被陳夫子的熱情和學識所感染,開始認真思考新學帶來的變革。
人群中,一位衣著樸素的年輕人緊緊地攥著手中的書,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他來自一個偏遠的小山村,為了聽陳夫子講學,他走了整整三天三夜的路。
國子監內,一間寬敞明亮的教室裏,一群年輕的學子正圍坐在一起,熱烈地討論著新學科的內容。他們有的低頭沉思,有的奮筆疾書,有的則相互辯論,氣氛活躍而熱烈。
朱標站在教室門口,看著這一幕,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這些年輕人就是大明的未來,他們身上承載著國家的希望。
新學科的試點取得了初步成功,這讓他對未來的改革更加充滿了信心。“殿下,宋祭酒求見……”侍從的聲音打破了書房的寧靜。朱標收起笑容,“讓他進來。”
宋祭酒走進書房,步履蹣跚,昔日傲然挺拔的身姿也佝僂了幾分。他麵色鐵青,眼底布滿血絲,顯然連日來的挫敗讓他心力交瘁。他向朱標躬身行禮,語氣僵硬:“殿下,老臣有事稟報。”
朱標端坐在書案後,神情淡漠,手中把玩著一枚玉扳指,目光卻銳利如鷹。“宋祭酒請講。”他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絲不容抗拒的威嚴。
宋祭酒顫巍巍地直起身子,那原本就有些傴僂的脊背顯得愈發彎曲了。他那雙飽經滄桑、已然變得渾濁不堪的老眼緩緩地掃過四周,仿佛要將每一個角落都盡收眼底一般,確定周圍確實沒有旁人窺探之後,這才稍稍鬆了口氣,然後壓低了自己的嗓音說道:“殿下啊,您所大力推行的新學,老臣我可真是萬萬不敢隨意加以議論啊。可是呢,近些日子以來,京城之中到處都是各種流言蜚語,而且還有一些身份不明之人故意散播謠言,對這新學大肆進行惡意中傷呐。他們不僅如此,甚至還變本加厲地毀壞咱們那些讀書人的名聲呀。殿下您想想看,這讀書人的名聲若是被毀了,那對於國家來說可不就是如同根基被動搖了一樣嗎?所以啊,請殿下一定要明察秋毫,千萬不能讓這些人得逞啊!”
聽到這番話後,朱標的嘴角微微向上一勾,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覺的冷笑來。其實他心裏跟明鏡兒似的,非常清楚這所謂的“不明人士”究竟是誰——不就是眼前這位宋祭酒以及他背後所代表的那幫守舊勢力嘛。不過,朱標並沒有當場戳穿對方,而是依舊麵不改色心不跳,以一種異常平靜的語氣迴應道:“哦?竟然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那麽敢問宋祭酒,關於這些謠言,您是否掌握了什麽確鑿的證據呢?”
宋祭酒似乎對此事早已胸有成竹,隻見他不慌不忙地伸手入袖,從中掏出一疊厚厚的紙張來。那紙張邊緣微微泛黃,顯然有些時日了。他恭恭敬敬地走上前,雙手捧著那一疊紙,呈到了朱標的麵前,並說道:“殿下,此乃老臣費盡心力所搜集而來的一些流言蜚語,還請殿下您親自過目。”
朱標麵無表情地點了點頭,伸手接過那疊紙張。他漫不經心地翻開幾張,快速掃視著上麵的文字。然而僅僅隻是這匆匆一瞥,就讓他眉頭微皺。原來,那些紙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對於新學的各種詆毀之詞,其用詞不僅尖酸刻薄,更是充滿了惡意的人身攻擊,令人看後不禁為之側目。
朱標抬起頭,目光冰冷地看向宋祭酒,緩緩開口道:“宋祭酒,孤一直期望你能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書育人這件大事之上,而不是整日糾纏於這些毫無意義且低俗不堪的明爭暗鬥之中。難道你就沒有其他更為重要之事可做嗎?”
宋祭酒聞聽此言,臉上頓時一陣青紅交加。他那張原本還算鎮定自若的麵龐瞬間變得如同豬肝一般顏色,顯得極為難看。但他終究還是深吸了一口氣,強行壓抑住內心洶湧澎湃的怒火,低頭應道:“殿下所言極是,老臣定當銘記在心,日後絕不再犯。”說罷,他再次向著朱標深深一躬,隨後才轉過身去,腳步略顯蹣跚地緩緩離去。
朱標靜靜地凝視著宋祭酒逐漸遠去、直至消失在視線盡頭的背影,心中暗自思忖道:“以自己對這位宋祭酒以及與他同流合汙之人的了解,這群冥頑不靈的老家夥們絕對不可能如此輕易地善罷甘休。想必此刻他們正在暗地裏精心策劃著一場規模更大、更為陰險狡詐的陰謀詭計呢。”
想到此處,朱標不由自主地將握在手中的那塊玉扳指又用力攥緊了幾分,同時在心底暗暗發誓:“既然爾等執意不肯收手罷休,那麽也就休要怪罪本殿下心狠手辣、不留情麵了!”
不知不覺間,夜幕已然悄悄地降臨大地。如墨般漆黑的夜空仿佛一塊巨大的帷幕,緩緩地籠罩下來。四周一片靜謐,唯有偶爾傳來的幾聲蟲鳴,打破這份寧靜。降臨,繁星如寶石般點綴在浩瀚的天際,閃爍著微弱而迷人的光芒。溫柔的月光如水般透過窗欞,輕輕地灑落在朱標的身上,仿佛給他披上了一層薄如蟬翼的銀紗,使得他整個人都散發著一種神秘而寧靜的氣息。
朱標靜靜地佇立在窗前,他那雙深邃的眼眸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遙望著遠方。他的手中依舊摩挲著那枚珍貴的玉扳指,仿佛它能給予他無盡的力量和勇氣。晚風輕拂而來,調皮地撥動著他額前的幾縷碎發,同時也吹散了他心頭那一絲絲若有若無的擔憂。
文化革新之路就像一條蜿蜒曲折、布滿荊棘的小徑,漫長且艱辛異常。然而,朱標內心深處的信念卻堅如磐石,無論遇到多少艱難險阻,他都決不會有絲毫退縮之意。隻見他緩緩轉過身,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到書案前,穩穩地拿起一支毛筆。筆尖蘸滿墨汁後,他在潔白如雪的紙張上落下一個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那字跡猶如龍飛鳳舞,又恰似鐵畫銀鉤,每一筆每一劃都透露出他堅定不移的決心。寫完之後,朱標輕輕放下毛筆,抬起頭再次將目光投向窗外,口中喃喃自語道:“看來,目前所做的一切還遠遠不夠啊......”
就在此時,門外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一名侍從匆匆忙忙地跑進房間,神色緊張地向朱標稟報著什麽重要消息。匆走進書房,臉色焦急,語氣慌張:“殿下,不好了!”
殿內侍奉的侍從們一個個屏息凝神、戰戰兢兢,甚至連大氣都不敢喘一口,他們深知此刻太子心情極差,稍有不慎便可能觸怒龍顏。於是,眾人皆小心翼翼地站在一旁,將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唯恐一不小心打擾到這位正處於暴怒邊緣的主子。
朱標時而猛地停住腳步,一雙眼睛死死地盯著窗外那片漆黑如墨的夜空,似乎想要透過這無盡的黑暗看到一些希望;時而抬起手來用力地揉搓著自己的眉心,試圖緩解內心深處不斷翻騰湧動的紛亂思緒。
對於朱標來說,這次科舉革新乃是他曆經重生之後精心策劃的一項重大布局,絕對不允許出現任何差錯!想到此處,他再也按捺不住心頭的焦慮與急切,突然高聲喊道:“來人啊!速速去傳陳夫子進宮!不得有誤!”這聲怒吼猶如平地驚雷一般在寂靜的書房中炸響,其中所蘊含的威嚴和霸氣令人不禁為之膽寒。
翌日,國子監門前人頭攢動,一場關於新舊思想的辯論即將在此展開。林學究一身青衫,站在高台上,言辭如刀,將新學批駁得一無是處。他背後,是那些根深蒂固的保守勢力,為他撐腰壯膽。
陳夫子則氣定神閑,引經據典,以新思想的先進性一一反駁林學究的指控。他字字珠璣,如春風化雨,漸漸扭轉了場上的局勢。
台下學子們原本被林學究煽動,此刻卻開始認真思考陳夫子的話語,眼中閃爍著求知的光芒。與此同時,京城內一些不起眼的小書肆開始悄悄售賣一些新奇的書籍。
這些書籍內容新穎,思想前衛,正是朱標暗中安排人印刷出版的。朱標巧妙地繞開了李書商的封鎖,將新思想的種子播撒到民間。
起初,這些書籍隻是在小範圍內流傳,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讀書人開始接觸到這些新思想,並被其深深吸引。
他們逐漸開始明白過來,太子所大力推行的改革舉措絕非僅僅隻是頭腦發熱、一時衝動之舉,而是深深契合當下時代發展脈絡與趨勢的一種必然抉擇。
就在這時,那位一直深得太子信任的心腹太監麵色凝重地匆匆趕來,隻見他行至近前之後稍作猶豫,似有難言之隱,但最終還是鼓起勇氣開口說道:“殿下,京城裏頭近些日子以來陸陸續續發生了不少事情......尤其是......”說到此處,他忽然止住話頭不再繼續往下講,轉而從懷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本嶄新的書籍,恭恭敬敬地遞到了朱標的麵前。
朱標見狀,不緊不慢地伸手接過大太監呈上的那本書冊,當他的目光不經意間掃過封麵時,原本平靜如水的麵龐之上忽地浮現出一絲難以讓人捕捉到的淺笑。緊接著,他輕輕翻開書本,仔細端詳起裏麵的內容來。隨著一頁頁紙張被緩緩翻動,朱標的眼神漸漸變得專注起來,最終定格在了書中那些獨具匠心的排版以及精妙絕倫的印刷方式上麵。
沉默片刻後,隻聽朱標口中喃喃自語道:“嗯,不錯,相當不錯啊!如此一來,看來這整個天下都即將迎來一場翻天覆地的巨大變革嘍......”
朱標坐在書房中,手裏握著一卷新印的書籍,書頁散發著淡淡的墨香。窗外,月色如水,靜謐而安詳。朱標輕輕地翻動著書頁,目光卻並沒有落在文字上,而是飄向了遠方。
民間對新學的接受程度比他預想的要好,陳夫子的講學場場爆滿,甚至有人不遠千裏趕來聆聽。這讓他感到欣慰,但也讓他更加警醒,改革之路才剛剛開始,未來的阻力還很大。
他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一下,兩下,一下…如何才能讓新思想更快更廣地傳播開來?
與此同時,陳夫子正站在一座臨時搭建的高台上,滔滔不絕地講解著新學的精妙之處。
台下,人山人海,學子們聽得如癡如醉,不時發出陣陣讚歎。有些原本對新學抱有懷疑態度的人,此刻也被陳夫子的熱情和學識所感染,開始認真思考新學帶來的變革。
人群中,一位衣著樸素的年輕人緊緊地攥著手中的書,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他來自一個偏遠的小山村,為了聽陳夫子講學,他走了整整三天三夜的路。
國子監內,一間寬敞明亮的教室裏,一群年輕的學子正圍坐在一起,熱烈地討論著新學科的內容。他們有的低頭沉思,有的奮筆疾書,有的則相互辯論,氣氛活躍而熱烈。
朱標站在教室門口,看著這一幕,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這些年輕人就是大明的未來,他們身上承載著國家的希望。
新學科的試點取得了初步成功,這讓他對未來的改革更加充滿了信心。“殿下,宋祭酒求見……”侍從的聲音打破了書房的寧靜。朱標收起笑容,“讓他進來。”
宋祭酒走進書房,步履蹣跚,昔日傲然挺拔的身姿也佝僂了幾分。他麵色鐵青,眼底布滿血絲,顯然連日來的挫敗讓他心力交瘁。他向朱標躬身行禮,語氣僵硬:“殿下,老臣有事稟報。”
朱標端坐在書案後,神情淡漠,手中把玩著一枚玉扳指,目光卻銳利如鷹。“宋祭酒請講。”他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絲不容抗拒的威嚴。
宋祭酒顫巍巍地直起身子,那原本就有些傴僂的脊背顯得愈發彎曲了。他那雙飽經滄桑、已然變得渾濁不堪的老眼緩緩地掃過四周,仿佛要將每一個角落都盡收眼底一般,確定周圍確實沒有旁人窺探之後,這才稍稍鬆了口氣,然後壓低了自己的嗓音說道:“殿下啊,您所大力推行的新學,老臣我可真是萬萬不敢隨意加以議論啊。可是呢,近些日子以來,京城之中到處都是各種流言蜚語,而且還有一些身份不明之人故意散播謠言,對這新學大肆進行惡意中傷呐。他們不僅如此,甚至還變本加厲地毀壞咱們那些讀書人的名聲呀。殿下您想想看,這讀書人的名聲若是被毀了,那對於國家來說可不就是如同根基被動搖了一樣嗎?所以啊,請殿下一定要明察秋毫,千萬不能讓這些人得逞啊!”
聽到這番話後,朱標的嘴角微微向上一勾,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覺的冷笑來。其實他心裏跟明鏡兒似的,非常清楚這所謂的“不明人士”究竟是誰——不就是眼前這位宋祭酒以及他背後所代表的那幫守舊勢力嘛。不過,朱標並沒有當場戳穿對方,而是依舊麵不改色心不跳,以一種異常平靜的語氣迴應道:“哦?竟然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那麽敢問宋祭酒,關於這些謠言,您是否掌握了什麽確鑿的證據呢?”
宋祭酒似乎對此事早已胸有成竹,隻見他不慌不忙地伸手入袖,從中掏出一疊厚厚的紙張來。那紙張邊緣微微泛黃,顯然有些時日了。他恭恭敬敬地走上前,雙手捧著那一疊紙,呈到了朱標的麵前,並說道:“殿下,此乃老臣費盡心力所搜集而來的一些流言蜚語,還請殿下您親自過目。”
朱標麵無表情地點了點頭,伸手接過那疊紙張。他漫不經心地翻開幾張,快速掃視著上麵的文字。然而僅僅隻是這匆匆一瞥,就讓他眉頭微皺。原來,那些紙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對於新學的各種詆毀之詞,其用詞不僅尖酸刻薄,更是充滿了惡意的人身攻擊,令人看後不禁為之側目。
朱標抬起頭,目光冰冷地看向宋祭酒,緩緩開口道:“宋祭酒,孤一直期望你能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書育人這件大事之上,而不是整日糾纏於這些毫無意義且低俗不堪的明爭暗鬥之中。難道你就沒有其他更為重要之事可做嗎?”
宋祭酒聞聽此言,臉上頓時一陣青紅交加。他那張原本還算鎮定自若的麵龐瞬間變得如同豬肝一般顏色,顯得極為難看。但他終究還是深吸了一口氣,強行壓抑住內心洶湧澎湃的怒火,低頭應道:“殿下所言極是,老臣定當銘記在心,日後絕不再犯。”說罷,他再次向著朱標深深一躬,隨後才轉過身去,腳步略顯蹣跚地緩緩離去。
朱標靜靜地凝視著宋祭酒逐漸遠去、直至消失在視線盡頭的背影,心中暗自思忖道:“以自己對這位宋祭酒以及與他同流合汙之人的了解,這群冥頑不靈的老家夥們絕對不可能如此輕易地善罷甘休。想必此刻他們正在暗地裏精心策劃著一場規模更大、更為陰險狡詐的陰謀詭計呢。”
想到此處,朱標不由自主地將握在手中的那塊玉扳指又用力攥緊了幾分,同時在心底暗暗發誓:“既然爾等執意不肯收手罷休,那麽也就休要怪罪本殿下心狠手辣、不留情麵了!”
不知不覺間,夜幕已然悄悄地降臨大地。如墨般漆黑的夜空仿佛一塊巨大的帷幕,緩緩地籠罩下來。四周一片靜謐,唯有偶爾傳來的幾聲蟲鳴,打破這份寧靜。降臨,繁星如寶石般點綴在浩瀚的天際,閃爍著微弱而迷人的光芒。溫柔的月光如水般透過窗欞,輕輕地灑落在朱標的身上,仿佛給他披上了一層薄如蟬翼的銀紗,使得他整個人都散發著一種神秘而寧靜的氣息。
朱標靜靜地佇立在窗前,他那雙深邃的眼眸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遙望著遠方。他的手中依舊摩挲著那枚珍貴的玉扳指,仿佛它能給予他無盡的力量和勇氣。晚風輕拂而來,調皮地撥動著他額前的幾縷碎發,同時也吹散了他心頭那一絲絲若有若無的擔憂。
文化革新之路就像一條蜿蜒曲折、布滿荊棘的小徑,漫長且艱辛異常。然而,朱標內心深處的信念卻堅如磐石,無論遇到多少艱難險阻,他都決不會有絲毫退縮之意。隻見他緩緩轉過身,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到書案前,穩穩地拿起一支毛筆。筆尖蘸滿墨汁後,他在潔白如雪的紙張上落下一個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那字跡猶如龍飛鳳舞,又恰似鐵畫銀鉤,每一筆每一劃都透露出他堅定不移的決心。寫完之後,朱標輕輕放下毛筆,抬起頭再次將目光投向窗外,口中喃喃自語道:“看來,目前所做的一切還遠遠不夠啊......”
就在此時,門外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一名侍從匆匆忙忙地跑進房間,神色緊張地向朱標稟報著什麽重要消息。匆走進書房,臉色焦急,語氣慌張:“殿下,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