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接連兩首新歌
最牛重生,人生迴檔在牙牙學語 作者:三寸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爸,您說吧,我還真沒來得及仔細考慮過這個問題!”董建國如學生在課堂聽講,態度端正極了。
董漢欽點頭道:“很簡單啊,內地的樂壇嚴重缺乏新音樂形式的作者和演唱人,我們閉關鎖國的時間太久了,海外那些流行音樂形式在79年改革開放後,正在被內地的廣大人民群眾越來越廣泛地接受,不再視這種新音樂形式為靡靡之音,這一點你承認吧?”
“嗯,我接受!”
“所以啊,既然越來越多群眾都接受了,那些抱著傳統思維的老人再沒有清醒的認知,就會因此而脫離群眾,甚至會走向背離群眾的另一麵。所以,咱們這邊好不容易出現了一位創作天才,還這麽年輕,你若是相關部門會怎麽看待這個問題?”
“大力扶持!特別是二興今年才十歲,僅僅是這個年齡的噱頭,就能拿來當做抵消外來音樂影響的最強勢手段!同時,通過他的能力宣傳,會鼓動起更多的年輕音樂人堅持原創的事業進取心!”
“很不錯,尤其是你的最後一點更難能可貴!就是這樣,二興的出現,不正是代表著咱們內地迎接那些海外泊來音樂的態度、決心以及能力?我們內地並不是思想不開化,甚至連十歲的孩子都能達到他們的創作才能,你說這些人來我們內地還能那麽底氣十足嗎?”
“我明白了,啟用二興的重要性意義高過形式,所以他說出來的話更容易得到重視!”
“是啊,其實想明白了就這麽簡單。更重要的是,他的實際年齡最有迷惑性,別人才容易淡化了他的功利性和目的性。”
“那我馬上去探探央台的口風,順便把二興的想法透露一下。”嘴裏說著,董建國就要起身去打電話。
董漢欽擺擺手攔下了他:“你不能參與這事,還有你,娟子,連麵也不要露,也不能跟你媽談起這件事,接下來就讓二興自己去操作吧,我想他心裏已經有計劃了!”
董娟則更關心二興的新作品:“你還有別的歌?適不適合這麽大的直播晚會?”
二興拿過來那把吉他,這把琴他無論到了哪裏都隨身背著,那個年代這可是一件相當提升逼格的事情。
此時,董家的人都圍了過來,包括剛剛從單位裏迴家,還沒來得及放下手裏的包的苗麗鳳。
這首歌叫做《光陰的故事》,他隻是把一部分歌詞改了,以便更適合他現在的年齡。
雖然他才十歲,還有幾年才到男孩子的變聲期。
但他認為自己極有可能不需要經過這個變聲期,因為他自覺男人的第二性征早在他身上體現出來了。
不止是喉結早早就開始了發育,聲帶也既可以有適齡年齡的青嫩,還能自如轉換出低沉、粗獷的成年人聲音。
這首歌就是他用相對成熟的嗓音唱出來了,得到的效果也是幾乎驚掉了現場所有人的下巴。
隻因這首歌的旋律跟演唱風格,都跟內地的主流音樂截然不同,也超出了校園歌曲的範疇。
這種曲風在內地還從來沒有出現過,即使是流行音樂涉足更早的灣島地區,類似的音樂形式也絕不多見。
但整體的旋律是真的好聽,尤其是一點也聽不出來是個10歲的孩子唱的。
閉眼去聽的話,很容易誤以為是個粗獷的成年人,還是飽經風霜的那種。
尤其是第一段過後,二興還拿出來口袋裏的口琴,來了段即興伴奏,一下子就把氛圍感拉滿了不說,旋律也顯得更加優美,歌聲更多出來一種醉人的沉浸感。
馮瑩瑩第一個站出來,跳著腳的拍手:“二興哥哥的新歌實在太好聽了,我都激動得快要哭出來了!”
苗麗鳳同樣給與了極高的評價:“很不一樣的一首流行歌,不同於一般的校園歌曲和民謠,音樂設計更超前,歌詞寓意也深刻,重要的是難以相信居然是你這個年齡創作出來的!”
跟老媽一樣,董娟的評價也有一定的專業性:“滿滿的感動,還有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對青春年華的懷念以及對成長變化的感悟。兒子,你是不是打算用樂隊的形式打造出來?”
二興是在很真誠地朝幹媽豎起了大拇指:“不僅是樂隊,還得是眼下最流行的電聲樂隊。我這幾年一直在跟我們廠裏的樂隊排練,所以已經很熟悉這樣的樂隊形式了。”
董娟點點頭:“你的伴奏也最好換成電吉他,你們廠的樂隊還沒有吧?”
“嗯,不過我見識過,是春城市裏的歌舞團你有一把,有一天我們團長把它借來了,我就試著彈了兩天,效果太棒了!”
“我們團裏就有!”董建國說話了,“明天就幫你借出來,你帶著那把琴去央台麵試吧!”
二興當然得有驚喜交集的表情,畢竟在當時電吉他可是相當昂貴的,他手裏存的那點錢,恐怕也就夠幾副琴弦的。
“那段口琴伴奏也得加進去,”苗麗鳳建議,“到了台裏有什麽要求就盡管提,他們那裏有目前咱國內最新潮的電聲樂隊!說不定你的表現好了,還能給你增加演出機會呢!”
“這麽大的舞台,兩首歌已經很滿足了,再多我可不敢奢求,資曆明顯不夠!”
“兩首歌算是什麽,李靜老師要連續六首獨唱呢!聽說還有跟別人合作的兩首歌,這樣的話,她一個人就能演唱八首歌!”
二興明顯被震驚到了,他是有前世的記憶,但83年春晚的具體演出內容,他並沒有太深刻的印象,隻記得有哪些作品一夜爆紅。
李靜就是那首《鄉戀》的原唱者,之前苗麗鳳跟她齊名,但估計在這一屆的春晚之後,人家會一騎絕塵,業內地位超過了所有的歌唱家。
於是他突發奇想:“董奶奶,我還有一首適合您的歌,您有沒有機會在春晚上演唱?”
不等對方迴答,他就輕聲唱了出來。
這首歌就是第二屆春晚爆紅的歌曲之一《媽媽教我一支歌》,等他哼唱出來後,苗麗鳳都激動得兩眼放光。
未曾開口,她的嘴唇卻變得有些顫抖了。
畢竟一首好的作品遠比好歌手更難遇到,很多歌唱家都是一曲成名的,可見具有代表性的歌曲有多麽大的重要性。
董漢欽點頭道:“很簡單啊,內地的樂壇嚴重缺乏新音樂形式的作者和演唱人,我們閉關鎖國的時間太久了,海外那些流行音樂形式在79年改革開放後,正在被內地的廣大人民群眾越來越廣泛地接受,不再視這種新音樂形式為靡靡之音,這一點你承認吧?”
“嗯,我接受!”
“所以啊,既然越來越多群眾都接受了,那些抱著傳統思維的老人再沒有清醒的認知,就會因此而脫離群眾,甚至會走向背離群眾的另一麵。所以,咱們這邊好不容易出現了一位創作天才,還這麽年輕,你若是相關部門會怎麽看待這個問題?”
“大力扶持!特別是二興今年才十歲,僅僅是這個年齡的噱頭,就能拿來當做抵消外來音樂影響的最強勢手段!同時,通過他的能力宣傳,會鼓動起更多的年輕音樂人堅持原創的事業進取心!”
“很不錯,尤其是你的最後一點更難能可貴!就是這樣,二興的出現,不正是代表著咱們內地迎接那些海外泊來音樂的態度、決心以及能力?我們內地並不是思想不開化,甚至連十歲的孩子都能達到他們的創作才能,你說這些人來我們內地還能那麽底氣十足嗎?”
“我明白了,啟用二興的重要性意義高過形式,所以他說出來的話更容易得到重視!”
“是啊,其實想明白了就這麽簡單。更重要的是,他的實際年齡最有迷惑性,別人才容易淡化了他的功利性和目的性。”
“那我馬上去探探央台的口風,順便把二興的想法透露一下。”嘴裏說著,董建國就要起身去打電話。
董漢欽擺擺手攔下了他:“你不能參與這事,還有你,娟子,連麵也不要露,也不能跟你媽談起這件事,接下來就讓二興自己去操作吧,我想他心裏已經有計劃了!”
董娟則更關心二興的新作品:“你還有別的歌?適不適合這麽大的直播晚會?”
二興拿過來那把吉他,這把琴他無論到了哪裏都隨身背著,那個年代這可是一件相當提升逼格的事情。
此時,董家的人都圍了過來,包括剛剛從單位裏迴家,還沒來得及放下手裏的包的苗麗鳳。
這首歌叫做《光陰的故事》,他隻是把一部分歌詞改了,以便更適合他現在的年齡。
雖然他才十歲,還有幾年才到男孩子的變聲期。
但他認為自己極有可能不需要經過這個變聲期,因為他自覺男人的第二性征早在他身上體現出來了。
不止是喉結早早就開始了發育,聲帶也既可以有適齡年齡的青嫩,還能自如轉換出低沉、粗獷的成年人聲音。
這首歌就是他用相對成熟的嗓音唱出來了,得到的效果也是幾乎驚掉了現場所有人的下巴。
隻因這首歌的旋律跟演唱風格,都跟內地的主流音樂截然不同,也超出了校園歌曲的範疇。
這種曲風在內地還從來沒有出現過,即使是流行音樂涉足更早的灣島地區,類似的音樂形式也絕不多見。
但整體的旋律是真的好聽,尤其是一點也聽不出來是個10歲的孩子唱的。
閉眼去聽的話,很容易誤以為是個粗獷的成年人,還是飽經風霜的那種。
尤其是第一段過後,二興還拿出來口袋裏的口琴,來了段即興伴奏,一下子就把氛圍感拉滿了不說,旋律也顯得更加優美,歌聲更多出來一種醉人的沉浸感。
馮瑩瑩第一個站出來,跳著腳的拍手:“二興哥哥的新歌實在太好聽了,我都激動得快要哭出來了!”
苗麗鳳同樣給與了極高的評價:“很不一樣的一首流行歌,不同於一般的校園歌曲和民謠,音樂設計更超前,歌詞寓意也深刻,重要的是難以相信居然是你這個年齡創作出來的!”
跟老媽一樣,董娟的評價也有一定的專業性:“滿滿的感動,還有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對青春年華的懷念以及對成長變化的感悟。兒子,你是不是打算用樂隊的形式打造出來?”
二興是在很真誠地朝幹媽豎起了大拇指:“不僅是樂隊,還得是眼下最流行的電聲樂隊。我這幾年一直在跟我們廠裏的樂隊排練,所以已經很熟悉這樣的樂隊形式了。”
董娟點點頭:“你的伴奏也最好換成電吉他,你們廠的樂隊還沒有吧?”
“嗯,不過我見識過,是春城市裏的歌舞團你有一把,有一天我們團長把它借來了,我就試著彈了兩天,效果太棒了!”
“我們團裏就有!”董建國說話了,“明天就幫你借出來,你帶著那把琴去央台麵試吧!”
二興當然得有驚喜交集的表情,畢竟在當時電吉他可是相當昂貴的,他手裏存的那點錢,恐怕也就夠幾副琴弦的。
“那段口琴伴奏也得加進去,”苗麗鳳建議,“到了台裏有什麽要求就盡管提,他們那裏有目前咱國內最新潮的電聲樂隊!說不定你的表現好了,還能給你增加演出機會呢!”
“這麽大的舞台,兩首歌已經很滿足了,再多我可不敢奢求,資曆明顯不夠!”
“兩首歌算是什麽,李靜老師要連續六首獨唱呢!聽說還有跟別人合作的兩首歌,這樣的話,她一個人就能演唱八首歌!”
二興明顯被震驚到了,他是有前世的記憶,但83年春晚的具體演出內容,他並沒有太深刻的印象,隻記得有哪些作品一夜爆紅。
李靜就是那首《鄉戀》的原唱者,之前苗麗鳳跟她齊名,但估計在這一屆的春晚之後,人家會一騎絕塵,業內地位超過了所有的歌唱家。
於是他突發奇想:“董奶奶,我還有一首適合您的歌,您有沒有機會在春晚上演唱?”
不等對方迴答,他就輕聲唱了出來。
這首歌就是第二屆春晚爆紅的歌曲之一《媽媽教我一支歌》,等他哼唱出來後,苗麗鳳都激動得兩眼放光。
未曾開口,她的嘴唇卻變得有些顫抖了。
畢竟一首好的作品遠比好歌手更難遇到,很多歌唱家都是一曲成名的,可見具有代表性的歌曲有多麽大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