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啊。
她勤練騎射,又有靈氣滋養身軀,秋獮上若非她放水,又怎會比不過皇帝。
煮好的綠豆湯放溫,暑熱時來上一碗再舒爽不過。
“我的好春嬋,你家娘娘若是力小,永琛他們幾個怎會天賦異稟。”
想在騎射武功上有所造詣,勤練自是不可或缺,但天賦往往能錦上添花。
否則璟琇怎麽能小小年紀便能一人降服那兩隻獵犬呢。
膽識、本事可是缺一不可。
春嬋雖還有些震驚,但也是緩過來了:“怪不得娘娘您要了這把大弓呢。”
嬿婉輕敲那烏木弓身,她用了七分力氣竟未留下半個印子,的確是有年頭的烏木。
“《春秋別典》上提過,烏號之柘,騂牛之角,荊麋之筋,河魚之膠也,四物者,天下之練材也。這把弓,剛好符合。”
春嬋不明所以:“奴婢聽著覺得真是件寶貝,但主兒您怎麽不太高興呢?”
“因為傳說中黃帝的軒轅弓也是這般。”
當時呈放此弓的錦盒被放置在一側,並未被皇帝收起,證明這弓不得他的青睞,也不打算自留。
而她出言索要時,皇帝眼中一閃而過的疑心她並未錯過,這證實她的猜測並未出錯。
與其讓皇帝拿這把弓去試探她的孩子,倒不如留在她這兒。
永琛那孩子的確重情溫厚,可也絕非心軟退讓之人。
此刻的憐憫並不妨礙來日的決絕,隻看是敵是友罷了。
而皇帝於永琛來講,隻會是君父,可永壽宮中卻都是至親之人。
嬿婉相信自己教養出來的孩子,當然她也有承擔自大後果的本事。
“娘娘,那咱們做些什麽才好?”
嬿婉輕笑一聲:“做什麽?永琛他們都長大了,難道還什麽都依賴我這個額娘。我們啊,等著看便好。”
見主子打定主意,春嬋也不好再勸,轉而說起另一件事來:“娘娘,奴婢聽說和敬公主與駙馬快要抵京了。”
“算算日子,也差不多了。”
此時王蟾自殿外走入,手中捧著一封書信:“娘娘,霍少主送信來了。”
待拆開信一看,嬿婉拿著信紙的手不自覺收緊了力氣。
見信紙都被握碎了,春嬋和王蟾忍不住開口提醒,嬿婉這才鬆開了信紙。
“本宮沒事,隻是太過……高興了。”
她就說,這個時間點也該來了。
穎嬪,穎妃,巴林湄若,她等了好久。
……
固倫和敬公主攜駙馬歸京為太後賀壽,弘曆高興之下特命人備了一場家宴以作慶賀。
家宴結束後,皇後帶著璟瑟迴了長春仙館。
剛一進門便忍不住開始詢問起璟瑟在漠北的生活,這一問便是小半個時辰。
到最後璟瑟說的口都幹了,茶也喝了兩杯,但觀皇後依舊是精神奕奕的。
“見皇額娘麵色紅潤,兒臣也就放心了。”
皇後麵色如常地說道:“你出嫁後額娘也沒了可操心的地方,宮務上也有令貴妃她們幫襯,自然是舒心些。”
想起方才宴席那位薄施脂粉便是冠絕群芳的佳人,璟瑟心中有些羨慕。
令貴妃那副樣子一瞧便是舒心的緊,瞧著肚子像是又懷了雙胎。
皇阿瑪的後宮從不缺新人,可令貴妃卻將自己的日子過得很好。
“巴林部的穎嬪可需皇額娘多照拂些?這樣你在漠北也能得幾分助力。”
璟瑟一口迴絕掉:“不可。皇額娘,準噶爾部自聖祖一朝便是大清之患,也就前些年才被皇阿瑪打的四分五裂,萬不能再出下一個準噶爾。”
“巴林部一族驍勇之士甚多,這幾年又有力壓周邊部族之勢。此番選秀都結束了,巴林王又將女兒送來,未必沒有求和示弱之意。”
達爾罕王府一向對皇阿瑪忠心耿耿,她又何須畫蛇添足呢。
皇後看著侃侃而談的璟瑟,心中驕傲之外又是心酸。
若是她早一些認識到璟瑟的成長,或許她們母女還能是額娘與女兒。
“璟瑟,便是額娘此刻就去了,也是能安心的。”
屋內聲音戛然而止,屋外蟬鳴越發響亮。
因為它們要在生命結束之際燃盡所有。
……
“額娘,您是不是又將標準拔高了?”璟琇看著自己的課業上被額娘畫滿了紅圈,扒在額娘身邊問道。
嬿婉將批改好的課業還給魏茵:“你都快過十三歲的生辰了,額娘怎麽能拿十二歲的標準來要求你呢,豈不是看輕了璟琇。”
也沒覺得額娘高看她了,每迴出的課業都不簡單。
一旁的魏茵視若珍寶地看著手中課業,在姑母身邊的日子竟同在額娘身邊時一樣快活,甚至她學到的更多。
所以對於璟琇的抱怨,魏茵不理解但也沒有出言反駁。
嬿婉讓人端了新做的糕點和牛乳茶上來給兩個小姑娘品嚐,見兩個女孩都吃的高興了才開口提問。
“怎麽樣,是不是比上迴吃著更合口味些。”
兩個女孩都是讚同。
“可要是沒有提出意見,你們吃到的糕點還會這般合自己的口味嗎?”
嬿婉招了招手,瀾翠端來的托盤上放著四支上好的湖筆:“一味的沉默誇耀,那是捧殺,是惡的。”
“一人兩支。等把課業改好了再拿過來。”
兩個小姑娘乖乖應道:“是,額娘\/姑母。”
今日教育目標圓滿達成!
看了眼角落中的自鳴鍾,嬿婉剛蹙起眉心,便見璟妘抱著兩個畫匣走了進來。
“可算迴來了,再不迴來額娘可是要去文淵閣抓人了。”
璟琇和魏茵見璟妘平安歸來,便各自抱著課業迴去了,當然也不忘帶著那幾盤點心;而宮人們也將嬿婉一早吩咐好的鹹奶茶端了上來。
永壽宮的人都知道,娘娘與五阿哥、四公主都喜甜,剛來的茵茵格格也喜甜食,唯有六公主是偏好鹹口的。
“讓額娘擔心了。女兒要的畫早就挑好了,隻是去向皇阿瑪道別時遇到一位穎嬪娘娘,耽擱了些時間。”
嬿婉微眯了下眼,擋住了那一分寒光:“噢,能不能說給額娘聽聽。”
便是嬿婉不問,璟妘也是要說的。
她還小嘛,才剛挑完八歲的生辰禮呢。
穎嬪樣貌姣好,行止間皆是天真爛漫,入宮以來也是頗得弘曆寵愛。
今日又是穎嬪在九州清晏伴駕,璟妘去的時候正巧碰上。
“……我說雖然生辰之禮,但這畫也是皇阿瑪常常賞玩的,便送了兩幅我自己的畫給皇阿瑪;可她卻是一副不解的模樣。”
“還說了好些巴林王如何疼愛的她的話末了還拿出一對娃娃送我;可那娃娃的樣子我不喜歡,言語間聽起來又是她的心愛之物,我便推拒了。”
“額娘,你說她為何還要表現出一副我欺負她的樣子。能留住自己的心愛之物,不該高興嗎?”
嬿婉親自拿了梳子給璟妘梳了兩個花苞頭,這可比旗頭要舒服的多:“額娘猜,她可能有了更喜歡的東西,卻又沒能得到。”
上一世的那條抹額,她花心思做出來送給穎嬪就是為了在皇帝麵前做出一副交好的樣子。
若是不提,不就是白做了。
宮中這般做的人如過江之鯽,她不過是其中之一。
如懿和海蘭輕蔑她,與輕蔑原先使計爭寵的自己有何區別。
還有穎嬪,不是整日一口一個禮重蒙古嗎,怎麽那個時候就不反抗,就心不甘情不願地戴出去了。
可笑至極。
“額娘,額娘,您怎麽了?”
嬿婉迴過神來:“沒怎麽,額娘隻是想起一些過去的事情。想觀摩的畫拿迴來了,這會兒不想迴屋畫畫?”
“想的。”
璟妘年紀雖小,卻是個對自己有要求的孩子,尤其是在她喜愛的繪畫上。
今日的練習量還未完成,璟妘當然惦念著。
“額娘,那女兒先迴去了。”
嬿婉笑著目送璟妘出門,轉頭便冷了臉:“春嬋,將庫房中的陶器都找出來送到穎嬪那兒去。就說是本宮憐穎嬪思鄉心切,這些陶器先送她賞玩,日後還多著呢。”
宮中多用瓷器,但草原上依舊還是陶器居多。
既然是心愛之物,還千裏迢迢帶來,她就讓巴林湄若喜歡個夠。
她不惜得試探巴林湄若是真天真還是假爛漫。
敢拿她的寶貝女兒做筏子,看來真是她動手太慢了。
在宮裏,厭惡一個人還需要理由嗎?
可以不需要的。
……
長春仙館。
“穎嬪,本宮送你的東西可還喜歡?”
這會兒已是請安結束的時辰,眾人都還未曾散去。
見到穎嬪被令貴妃叫住,不少人都樂得看這個熱鬧。
雖不知真情實況,但她們都看出來令貴妃不喜歡穎嬪了。
“臣妾宮中器具足夠,不勞令貴妃娘娘費心了,省得平白浪費了那麽多陶器。”
嬿婉上前幾步,唇邊的笑容已沒了笑意:“那便換上不就好了,省的你用著用著又成了心愛之物。瓷器易碎,來日再傷心及身可就不好了。你說,本宮說的可對?”
“或者本宮去向皇上求道恩旨,讓內務府將你日後的份例都換作陶器,一了百了。”
穎嬪咬緊了後牙,她做錯什麽了,讓令貴妃這般針對她。
若是讓嬿婉聽見這道心聲,隻怕會笑的肚子疼。
為什麽?
因為穎嬪讓她的女兒不高興了;因為穎嬪這般作為讓她覺得不順眼;因為上一世穎嬪做下的事讓她恨不能生啖其肉……
能因為的可太多了,但唯一不變的就是,這次穎嬪最終還是不能違抗,就像那道抹額一般。
她這也算是持肚逞兇吧。
嬿婉揉了揉酸痛的後腰,指揮道:“對,就是那兒,力道重一些。”
“今日多站了一會兒,這腿就酸痛的厲害。”嬿婉半抱怨道。
“您遇喜都六個月, 挺著這麽大的肚子怎麽不會累。”
春嬋又往手上倒了些藥油,嘀咕道:“迴頭進忠公公又得嫌奴婢們沒伺候好您了。”
“等他來了讓他來找我。這仇要是不能親手報,本宮這個貴妃索性別當了。”
春嬋頭一次有了無語的感覺。
進忠公公來永壽宮除了尋她們娘娘,就是尋她們主兒。
主兒這次遇喜可真是累著了,不然怎麽說得出這種話。
迴頭讓任太醫再多來幾次吧,小心駛得萬年船。
……
穎嬪看著滿宮的陶器,氣的眼圈都紅了,可她卻不能發脾氣。
因為禦前的人還在旁邊盯著呢。
等最後一件瓷器換下後,進忠福了個身:“皇上知道穎嬪娘娘思鄉心切,這不特命內務府備了陶窯,日後保管不會缺了娘娘的陶器用,這可是宮中獨一份的。”
除卻皇上登基那會兒,在皇後的主張下宮中盛行過節儉之風,之後便又歸於尋常。
華衣錦裳,金簪寶釵,白瓷玉器,沉香不滅,日常而已。
主位娘娘的殿中擺滿陶器,這還是皇上登基以來頭一遭。
出了穎嬪住處後還沒多遠,便能聽到重物摔打在地上響起的砰砰聲。
“哎,皇上就是皇上,就是有先見之明。”
跟在進忠身後的小太監麵麵相覷,沒一個敢站出來說話的。
這……他們也不知道說什麽啊。
一開始長春仙館外的場麵傳開時,不少宮人都驚了。
這,這,這,為什麽啊!
穎嬪娘娘是得寵不錯,可令貴妃娘娘得寵多年,有子有女,現在又懷有龍嗣,為什麽啊!
這幾日不少宮人都在私下討論,各種流言喧囂日上,但普遍都是穎嬪娘娘麵白心狠,心機深沉之類的。
畢竟沒道理啊。
……
“臣妾就是小心眼了,皇上想罰便罰吧。”
瞧著對麵賭氣的人,弘曆語氣平和道:“朕不是為你撐腰了嗎?”
“先前永琛和璟琇他們兩個你都硬的下心腸教導,到了璟妘這兒怎麽護的厲害了。”
呸。
現在撐腰,早作甚去了,那也是你親生女兒。
她怎麽護的厲害了,你這生父不當爹,還有臉管她怎麽當娘。
帕子一甩,眼圈紅了;眼睛一眨,清淚流下。
“這迴遇喜也不知怎麽了,臣妾吃不好也睡不好,璟妘見了後便常過來陪著臣妾。”
嬿婉擦掉眼角的淚珠,歎道:“不瞞皇上說,璟妘向您討要那兩幅古畫做她的生辰禮,就是為了精進畫藝,好在太後壽宴時送上親手畫就的觀音圖。”
“您不也說了,璟妘念著那兩幅畫您自個兒喜歡賞玩,送了您好些畫作,都是璟妘自己的心愛之物。”
“可您貴為天子,臣妾也是您親封的貴妃!何至於這孩子小小年紀就開始操心這麽多呢?”
這一句接著一句,弘曆也被勾起了許多迴憶,感歎道:“璟妘的確是個孝順孩子。”
所以啊,她現在看這位皇帝可是越發不順眼了。
她勤練騎射,又有靈氣滋養身軀,秋獮上若非她放水,又怎會比不過皇帝。
煮好的綠豆湯放溫,暑熱時來上一碗再舒爽不過。
“我的好春嬋,你家娘娘若是力小,永琛他們幾個怎會天賦異稟。”
想在騎射武功上有所造詣,勤練自是不可或缺,但天賦往往能錦上添花。
否則璟琇怎麽能小小年紀便能一人降服那兩隻獵犬呢。
膽識、本事可是缺一不可。
春嬋雖還有些震驚,但也是緩過來了:“怪不得娘娘您要了這把大弓呢。”
嬿婉輕敲那烏木弓身,她用了七分力氣竟未留下半個印子,的確是有年頭的烏木。
“《春秋別典》上提過,烏號之柘,騂牛之角,荊麋之筋,河魚之膠也,四物者,天下之練材也。這把弓,剛好符合。”
春嬋不明所以:“奴婢聽著覺得真是件寶貝,但主兒您怎麽不太高興呢?”
“因為傳說中黃帝的軒轅弓也是這般。”
當時呈放此弓的錦盒被放置在一側,並未被皇帝收起,證明這弓不得他的青睞,也不打算自留。
而她出言索要時,皇帝眼中一閃而過的疑心她並未錯過,這證實她的猜測並未出錯。
與其讓皇帝拿這把弓去試探她的孩子,倒不如留在她這兒。
永琛那孩子的確重情溫厚,可也絕非心軟退讓之人。
此刻的憐憫並不妨礙來日的決絕,隻看是敵是友罷了。
而皇帝於永琛來講,隻會是君父,可永壽宮中卻都是至親之人。
嬿婉相信自己教養出來的孩子,當然她也有承擔自大後果的本事。
“娘娘,那咱們做些什麽才好?”
嬿婉輕笑一聲:“做什麽?永琛他們都長大了,難道還什麽都依賴我這個額娘。我們啊,等著看便好。”
見主子打定主意,春嬋也不好再勸,轉而說起另一件事來:“娘娘,奴婢聽說和敬公主與駙馬快要抵京了。”
“算算日子,也差不多了。”
此時王蟾自殿外走入,手中捧著一封書信:“娘娘,霍少主送信來了。”
待拆開信一看,嬿婉拿著信紙的手不自覺收緊了力氣。
見信紙都被握碎了,春嬋和王蟾忍不住開口提醒,嬿婉這才鬆開了信紙。
“本宮沒事,隻是太過……高興了。”
她就說,這個時間點也該來了。
穎嬪,穎妃,巴林湄若,她等了好久。
……
固倫和敬公主攜駙馬歸京為太後賀壽,弘曆高興之下特命人備了一場家宴以作慶賀。
家宴結束後,皇後帶著璟瑟迴了長春仙館。
剛一進門便忍不住開始詢問起璟瑟在漠北的生活,這一問便是小半個時辰。
到最後璟瑟說的口都幹了,茶也喝了兩杯,但觀皇後依舊是精神奕奕的。
“見皇額娘麵色紅潤,兒臣也就放心了。”
皇後麵色如常地說道:“你出嫁後額娘也沒了可操心的地方,宮務上也有令貴妃她們幫襯,自然是舒心些。”
想起方才宴席那位薄施脂粉便是冠絕群芳的佳人,璟瑟心中有些羨慕。
令貴妃那副樣子一瞧便是舒心的緊,瞧著肚子像是又懷了雙胎。
皇阿瑪的後宮從不缺新人,可令貴妃卻將自己的日子過得很好。
“巴林部的穎嬪可需皇額娘多照拂些?這樣你在漠北也能得幾分助力。”
璟瑟一口迴絕掉:“不可。皇額娘,準噶爾部自聖祖一朝便是大清之患,也就前些年才被皇阿瑪打的四分五裂,萬不能再出下一個準噶爾。”
“巴林部一族驍勇之士甚多,這幾年又有力壓周邊部族之勢。此番選秀都結束了,巴林王又將女兒送來,未必沒有求和示弱之意。”
達爾罕王府一向對皇阿瑪忠心耿耿,她又何須畫蛇添足呢。
皇後看著侃侃而談的璟瑟,心中驕傲之外又是心酸。
若是她早一些認識到璟瑟的成長,或許她們母女還能是額娘與女兒。
“璟瑟,便是額娘此刻就去了,也是能安心的。”
屋內聲音戛然而止,屋外蟬鳴越發響亮。
因為它們要在生命結束之際燃盡所有。
……
“額娘,您是不是又將標準拔高了?”璟琇看著自己的課業上被額娘畫滿了紅圈,扒在額娘身邊問道。
嬿婉將批改好的課業還給魏茵:“你都快過十三歲的生辰了,額娘怎麽能拿十二歲的標準來要求你呢,豈不是看輕了璟琇。”
也沒覺得額娘高看她了,每迴出的課業都不簡單。
一旁的魏茵視若珍寶地看著手中課業,在姑母身邊的日子竟同在額娘身邊時一樣快活,甚至她學到的更多。
所以對於璟琇的抱怨,魏茵不理解但也沒有出言反駁。
嬿婉讓人端了新做的糕點和牛乳茶上來給兩個小姑娘品嚐,見兩個女孩都吃的高興了才開口提問。
“怎麽樣,是不是比上迴吃著更合口味些。”
兩個女孩都是讚同。
“可要是沒有提出意見,你們吃到的糕點還會這般合自己的口味嗎?”
嬿婉招了招手,瀾翠端來的托盤上放著四支上好的湖筆:“一味的沉默誇耀,那是捧殺,是惡的。”
“一人兩支。等把課業改好了再拿過來。”
兩個小姑娘乖乖應道:“是,額娘\/姑母。”
今日教育目標圓滿達成!
看了眼角落中的自鳴鍾,嬿婉剛蹙起眉心,便見璟妘抱著兩個畫匣走了進來。
“可算迴來了,再不迴來額娘可是要去文淵閣抓人了。”
璟琇和魏茵見璟妘平安歸來,便各自抱著課業迴去了,當然也不忘帶著那幾盤點心;而宮人們也將嬿婉一早吩咐好的鹹奶茶端了上來。
永壽宮的人都知道,娘娘與五阿哥、四公主都喜甜,剛來的茵茵格格也喜甜食,唯有六公主是偏好鹹口的。
“讓額娘擔心了。女兒要的畫早就挑好了,隻是去向皇阿瑪道別時遇到一位穎嬪娘娘,耽擱了些時間。”
嬿婉微眯了下眼,擋住了那一分寒光:“噢,能不能說給額娘聽聽。”
便是嬿婉不問,璟妘也是要說的。
她還小嘛,才剛挑完八歲的生辰禮呢。
穎嬪樣貌姣好,行止間皆是天真爛漫,入宮以來也是頗得弘曆寵愛。
今日又是穎嬪在九州清晏伴駕,璟妘去的時候正巧碰上。
“……我說雖然生辰之禮,但這畫也是皇阿瑪常常賞玩的,便送了兩幅我自己的畫給皇阿瑪;可她卻是一副不解的模樣。”
“還說了好些巴林王如何疼愛的她的話末了還拿出一對娃娃送我;可那娃娃的樣子我不喜歡,言語間聽起來又是她的心愛之物,我便推拒了。”
“額娘,你說她為何還要表現出一副我欺負她的樣子。能留住自己的心愛之物,不該高興嗎?”
嬿婉親自拿了梳子給璟妘梳了兩個花苞頭,這可比旗頭要舒服的多:“額娘猜,她可能有了更喜歡的東西,卻又沒能得到。”
上一世的那條抹額,她花心思做出來送給穎嬪就是為了在皇帝麵前做出一副交好的樣子。
若是不提,不就是白做了。
宮中這般做的人如過江之鯽,她不過是其中之一。
如懿和海蘭輕蔑她,與輕蔑原先使計爭寵的自己有何區別。
還有穎嬪,不是整日一口一個禮重蒙古嗎,怎麽那個時候就不反抗,就心不甘情不願地戴出去了。
可笑至極。
“額娘,額娘,您怎麽了?”
嬿婉迴過神來:“沒怎麽,額娘隻是想起一些過去的事情。想觀摩的畫拿迴來了,這會兒不想迴屋畫畫?”
“想的。”
璟妘年紀雖小,卻是個對自己有要求的孩子,尤其是在她喜愛的繪畫上。
今日的練習量還未完成,璟妘當然惦念著。
“額娘,那女兒先迴去了。”
嬿婉笑著目送璟妘出門,轉頭便冷了臉:“春嬋,將庫房中的陶器都找出來送到穎嬪那兒去。就說是本宮憐穎嬪思鄉心切,這些陶器先送她賞玩,日後還多著呢。”
宮中多用瓷器,但草原上依舊還是陶器居多。
既然是心愛之物,還千裏迢迢帶來,她就讓巴林湄若喜歡個夠。
她不惜得試探巴林湄若是真天真還是假爛漫。
敢拿她的寶貝女兒做筏子,看來真是她動手太慢了。
在宮裏,厭惡一個人還需要理由嗎?
可以不需要的。
……
長春仙館。
“穎嬪,本宮送你的東西可還喜歡?”
這會兒已是請安結束的時辰,眾人都還未曾散去。
見到穎嬪被令貴妃叫住,不少人都樂得看這個熱鬧。
雖不知真情實況,但她們都看出來令貴妃不喜歡穎嬪了。
“臣妾宮中器具足夠,不勞令貴妃娘娘費心了,省得平白浪費了那麽多陶器。”
嬿婉上前幾步,唇邊的笑容已沒了笑意:“那便換上不就好了,省的你用著用著又成了心愛之物。瓷器易碎,來日再傷心及身可就不好了。你說,本宮說的可對?”
“或者本宮去向皇上求道恩旨,讓內務府將你日後的份例都換作陶器,一了百了。”
穎嬪咬緊了後牙,她做錯什麽了,讓令貴妃這般針對她。
若是讓嬿婉聽見這道心聲,隻怕會笑的肚子疼。
為什麽?
因為穎嬪讓她的女兒不高興了;因為穎嬪這般作為讓她覺得不順眼;因為上一世穎嬪做下的事讓她恨不能生啖其肉……
能因為的可太多了,但唯一不變的就是,這次穎嬪最終還是不能違抗,就像那道抹額一般。
她這也算是持肚逞兇吧。
嬿婉揉了揉酸痛的後腰,指揮道:“對,就是那兒,力道重一些。”
“今日多站了一會兒,這腿就酸痛的厲害。”嬿婉半抱怨道。
“您遇喜都六個月, 挺著這麽大的肚子怎麽不會累。”
春嬋又往手上倒了些藥油,嘀咕道:“迴頭進忠公公又得嫌奴婢們沒伺候好您了。”
“等他來了讓他來找我。這仇要是不能親手報,本宮這個貴妃索性別當了。”
春嬋頭一次有了無語的感覺。
進忠公公來永壽宮除了尋她們娘娘,就是尋她們主兒。
主兒這次遇喜可真是累著了,不然怎麽說得出這種話。
迴頭讓任太醫再多來幾次吧,小心駛得萬年船。
……
穎嬪看著滿宮的陶器,氣的眼圈都紅了,可她卻不能發脾氣。
因為禦前的人還在旁邊盯著呢。
等最後一件瓷器換下後,進忠福了個身:“皇上知道穎嬪娘娘思鄉心切,這不特命內務府備了陶窯,日後保管不會缺了娘娘的陶器用,這可是宮中獨一份的。”
除卻皇上登基那會兒,在皇後的主張下宮中盛行過節儉之風,之後便又歸於尋常。
華衣錦裳,金簪寶釵,白瓷玉器,沉香不滅,日常而已。
主位娘娘的殿中擺滿陶器,這還是皇上登基以來頭一遭。
出了穎嬪住處後還沒多遠,便能聽到重物摔打在地上響起的砰砰聲。
“哎,皇上就是皇上,就是有先見之明。”
跟在進忠身後的小太監麵麵相覷,沒一個敢站出來說話的。
這……他們也不知道說什麽啊。
一開始長春仙館外的場麵傳開時,不少宮人都驚了。
這,這,這,為什麽啊!
穎嬪娘娘是得寵不錯,可令貴妃娘娘得寵多年,有子有女,現在又懷有龍嗣,為什麽啊!
這幾日不少宮人都在私下討論,各種流言喧囂日上,但普遍都是穎嬪娘娘麵白心狠,心機深沉之類的。
畢竟沒道理啊。
……
“臣妾就是小心眼了,皇上想罰便罰吧。”
瞧著對麵賭氣的人,弘曆語氣平和道:“朕不是為你撐腰了嗎?”
“先前永琛和璟琇他們兩個你都硬的下心腸教導,到了璟妘這兒怎麽護的厲害了。”
呸。
現在撐腰,早作甚去了,那也是你親生女兒。
她怎麽護的厲害了,你這生父不當爹,還有臉管她怎麽當娘。
帕子一甩,眼圈紅了;眼睛一眨,清淚流下。
“這迴遇喜也不知怎麽了,臣妾吃不好也睡不好,璟妘見了後便常過來陪著臣妾。”
嬿婉擦掉眼角的淚珠,歎道:“不瞞皇上說,璟妘向您討要那兩幅古畫做她的生辰禮,就是為了精進畫藝,好在太後壽宴時送上親手畫就的觀音圖。”
“您不也說了,璟妘念著那兩幅畫您自個兒喜歡賞玩,送了您好些畫作,都是璟妘自己的心愛之物。”
“可您貴為天子,臣妾也是您親封的貴妃!何至於這孩子小小年紀就開始操心這麽多呢?”
這一句接著一句,弘曆也被勾起了許多迴憶,感歎道:“璟妘的確是個孝順孩子。”
所以啊,她現在看這位皇帝可是越發不順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