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祝家莊上敲了三通戰鼓,放了一聲炮,把前後門都打開,放下吊橋,四路人馬便一起衝殺了出去。
四路軍兵出了門,分別向四周廝殺。
孫立則帶著十幾個軍兵,站在吊橋上。
門裏孫新就把原來帶來的旗號插在門樓上。
樂和提著槍直接唱著曲兒衝進來。
鄒淵、鄒潤聽到樂和唱曲兒,就吹了幾聲口哨,轉動大斧,早就把看守監房的莊兵砍翻了幾十個,打開了囚車,放出七個好漢來。
他們各自找了兵器,一齊喊殺起來。
顧大嫂抽出兩把刀,徑直奔入房裏,把所有的婦人,一刀一個全都殺了。
祝朝奉看到形勢不好,正想要投井的時候,早就被石秀一刀砍倒,割下了首級。
那十幾個好漢分別去殺莊兵。
後門那裏解珍、解寶便去馬草堆裏放了一把火,黑色的火焰衝天而起。
四路的人馬看到莊裏起火,一起合力向前。
祝虎看到莊裏起火,先奔迴來。
孫立守在吊橋上,大聲喝道:
“你這家夥去哪裏!”
攔住吊橋。
祝虎醒悟,便調轉馬頭,再奔向宋江的陣上。
這裏呂方、郭盛,兩把戟一起舉起,早就把祝虎連馬刺翻在地,眾軍士趁亂一起擁上,將祝虎剁成肉泥。
前軍四散逃跑。
孫立、孫新迎接宋公明進入莊裏。
再說東路祝龍和林衝打鬥不過,便騎馬往莊後跑來。
到了吊橋邊,看到後門頭解珍、解寶把莊客的屍首一個個扔下來。
火焰裏祝龍急忙迴馬往北跑,猛然撞到黑旋風。
隻見李逵縱身轉動雙斧,早就砍翻馬腳。
祝龍來不及防備,從馬上倒下地來,被李逵隻一斧,祝龍的頭就被劈開。
祝彪聽到莊兵的報告,知道了莊內的情況,不敢迴去,直接來投奔扈家莊。
扈成叫莊客捉住祝彪,並將他捆綁起來。
扈成正押解著祝彪來見宋江,恰好遇到李逵,隻一斧,李逵就砍翻了祝彪的頭。
莊客都四散逃走了。
李逵再轉動雙斧,就要向扈成砍去。
扈成見局勢不好,拍馬逃到荒野,拋棄家小逃走,投奔延安府去了。
後來在中興時也做了個軍官武將。
再說李逵正殺得順手,直接闖入扈家莊裏,把扈太公一家老小全部殺了,一個不留。
叫小嘍囉牽了所有馬匹,把莊裏所有的財物,捎帶著有四五十馱,將莊院門一把火燒了,然後迴來獻功。
再說宋江已經在祝家莊的正廳坐下,眾頭領都來獻上戰功。
一共生擒了四五百人,奪得好馬五百多匹,活捉的牛羊不計其數。
宋江看了,非常高興地說道:
“隻可惜殺了欒廷玉那個好漢。”
正歎息間,聽到有人報告:
“黑旋風燒了扈家莊,砍了頭來獻功。”
宋江說道:
“前些天扈成已經來投降,誰讓他殺了這個人?”
“為什麽燒了他的莊院?”
隻見黑旋風一身血汙,腰裏插著兩把板斧,直到宋江麵前大聲行禮,說道:
“祝龍是兄弟殺的,祝彪也是兄弟砍了,扈成那家夥跑了,扈太公一家都殺得幹幹淨淨,兄弟特地來請功。”
宋江喝道:
“祝龍有人看見是你殺了,別的怎麽說是你殺的?”
黑旋風說道:
“我砍得順手,往扈家莊趕去,正碰到一丈青的哥哥解那祝彪出來,被我一斧砍了,隻可惜跑了扈成那家夥。”
“他家莊上的人被我殺得一個都沒了。”
宋江喝道:
“你這家夥!”
“誰叫你去的!”
“你也應該知道扈成前些天牽牛擔酒前來投降了,為什麽不聽我的話,擅自去殺他一家,故意違背我的將令!”
李逵說道:
“你忘記了,我可不會忘記!”
“那家夥前些天讓那個女人趕著要殺哥哥,你現在卻又做人情。”
“你又沒有和他妹子成親,幹嘛要考慮舅子、丈人?”
宋江喝道:
“你這鐵牛,不要胡說!”
“我怎麽會要這婦人?”
“隻是我自有安排。”
“你這黑廝抓到活的有幾個?”
李逵迴答道:
“誰耐煩!見到活的就砍了。”
宋江說道:
“你這家夥違背了我的軍令,本來應該斬首,暫且把殺祝龍、祝彪的功勞抵消了。”
“下次再違背命令,一定不饒!”
黑旋風笑道:
“雖然沒有了功勞,也讓我殺得痛快!”
隻見軍師吳用領著一行人馬,都到莊上來給宋江敬酒祝賀。
宋江和吳用商議,要把這祝家莊的村坊全部掃蕩摧毀。
石秀稟報道:
“這個鍾離老人是有仁德的人,有指路的功勞,對我們有救濟的大恩,也有這樣的善心良民在裏麵,不能傷害了這樣的好人。”
宋江聽了,叫石秀去找那老人來。
石秀去後不久,領著那個鍾離老人來到莊上,拜見了宋江、吳用。
宋江拿一包金銀財帛賞賜給老人,讓他永遠做鄉民:
“要不是看在你這個老人的麵子上,就把你這個村坊全部掃蕩了,不留一家。”
“因為你一家做善事,因此饒了你這一境的村坊鄉民。”
那鍾離老人隻是下拜謝恩。
宋江又說道:
“我連日在這裏打擾你們百姓。”
“今天打破了祝家莊,給你們村中除去禍害,所有各家,賞賜糧米一石,以表心意。”
就讓鍾離老人帶頭分發。
一麵把祝家莊多餘的糧米,全部裝載上車。
金銀財物,犒賞三軍眾將。
其餘的牛羊騾馬等物,搬去山中使用。
打破祝家莊得到糧食五千萬石,宋江非常高興。
大小頭領將軍馬收拾停當,準備出發。
又得到若幹新的頭領:孫立、孫新、解珍、解寶、鄒淵、鄒潤、樂和、顧大嫂,並救出七個好漢。
孫立等人用自己的馬帶著自己的財物,連同老小和樂大娘子,跟隨大隊軍馬上了山。
當時有村坊的鄉民扶著老人拉著小孩,拿著香花燈燭,在路上拜謝。
宋江等眾將一起上馬,將軍兵分作三隊擺開,前麵鞭子敲著馬鐙,後軍一起唱著凱歌。
隻見:
雲開見日,霧散天清。
旱苗得時雨重生,枯樹遇春風再活。
一鞭喜色,如龍駿馬赴梁山;
滿麵笑容,似虎雄兵歸大寨。
車上滿裝糧草,軍中盡是降兵。
風卷旌旗,將將齊敲金鐙響;
春風宇宙,人人都唱凱歌迴。
~~~~
雲開見日,霧散天清。
幹旱的禾苗得到及時雨重新生長,枯樹遇到春風再次活過來。
一路喜色,好像如龍的駿馬奔赴梁山;
滿臉笑容,好似猛虎般的雄兵迴歸大寨。
車上裝滿糧草,軍中都是投降的士兵。
風吹動旌旗,將領們一起敲著金鐙作響;
春風吹拂宇宙,人人都唱著凱歌迴去。
宋江把祝家莊的兵都收歸部下,一行軍馬全部出了村口。
鄉民百姓把祝家莊村坊拆成了一片廢墟。
話分兩頭。
且說撲天雕李應剛剛將箭瘡休養好,一直在莊上閉門不出。
他常常暗中派人去打聽祝家莊的消息,知道被宋江打破了,又驚又喜。
隻見莊客進來報告說:
“有本州知府帶領三五十個差役到莊上,詢問祝家莊的事情。”
李應急忙叫杜興打開莊門,放下吊橋,迎接他們進入莊裏。
李應用一條白絹搭膊纏著手臂,出來迎接他們,把他們請進莊裏的前廳。
知府下了馬,來到廳上,在中間坐下。
旁邊坐著孔目,下麵有一個押番,幾個虞候,台階下都是許多節級牢子。
李應拜見完畢,站在廳前。
知府問道:
“祝家莊被屠戮是怎麽迴事?”
李應迴答道:
“小人因為被祝彪射了一箭,左臂受傷,一直閉門,不敢出去,不知道實際情況。”
知府說道:
“胡說!祝家莊有狀子告你勾結梁山泊強寇,引誘他們軍馬打破了莊,前些天又接受他們的鞍馬羊酒,綢緞金銀,你怎麽能抵賴?”
“知道實情的就是你!”
李應申訴道:
“小人是知曉法度的人,怎麽敢接受他們的東西。”
知府說道:
“你的話很難讓人相信。”
“暫且帶去府裏,你自己和他們對質。”
於是便喝令獄卒牢子捉住李應:“帶他到州裏去和祝家分辯分辯。”
兩邊的押番、虞候把李應綁了,眾人簇擁著知府上了馬。
知府又問道:
“哪個是杜主管杜興?”
杜興說道:
“小人就是。”
知府說道:
“狀子上也有你的名字。”
“一同帶去,也給他鎖了。”
之後,一行人都出了莊門。
當時拿了李應、杜興,離開了李家莊,馬不停蹄地趕路押解而去。
走了不過三十多裏,隻見林子邊闖出宋江、林衝、花榮、楊雄、石秀一班人馬,攔住了去路。
林衝大聲喝道:
“梁山泊好漢在此集合!”
那知府等人不敢抵抗,撇下了李應、杜興,便逃命去了。
宋江喝道:
“追上去!”
眾人追了一段路迴來,說道:
“我們要是能趕上他們,一定會把這個知府殺了。”
“隻是不知道他們跑哪裏去了。”
便給李應、杜興解開了綁繩,打開了鎖,牽來兩匹馬,讓他們兩個騎了。
宋江說道:
“暫且請大官人到梁山泊躲避一陣子怎麽樣?”
李應說道:
“這可不行。”
“知府是你們殺的,和我沒關係。”
宋江笑道:
“官府怎麽肯讓你這樣分辯?”
“我們走了,必然會連累你。”
“既然大官人不肯落草為寇,暫且在山寨休息幾天,打聽到沒事的時候,再下山也不遲。”
當下不由李應、杜興不同意,在大隊軍馬中間怎麽能迴得去。
一行三軍人馬,曲折輾轉地迴到了梁山泊。
山寨裏的頭領晁蓋等眾人敲鼓奏笛,下山前來迎接,擺好了接風酒,都上到大寨裏的聚義廳,像扇子圈一樣坐下。
請李應和眾頭領相見。
兩人行禮後,李應向宋江說道:
“我二人已把將軍送到大寨,也和眾頭領都相見了。”
“在這裏倒是沒什麽問題,隻是不知家中老小情況如何,可否讓我下山一趟。”
吳用笑著說道:
“大官人您錯啦。”
“您的家眷都已接到山寨,您的莊院也已被一把火燒成了廢墟,您還能迴哪兒去?”
李應不相信。
很快就看到一隊隊車仗人馬上山來。
李應看時,發現是自家的莊客和老小等人。
李應趕忙詢問,他的娘子說道:
“您被知府抓走後,接著又有兩個巡檢領著四個都頭,帶著二百來個土兵,來抄沒家私。”
“把我們趕上車子,把家裏所有的箱籠、牛羊、馬匹、驢騾等,都拿走了,還把莊院放火燒了。”
李應聽完,隻能叫苦。
晁蓋、宋江都下廳請罪道:
“我們弟兄們早就聽聞大官人您的好,所以才想出這條計策,萬望大官人寬恕!”
李應見他們這樣說,隻得順從了。
宋江說道:
“暫且請家眷到後廳耳房中歇息。”
李應又看到廳前廳後眾多頭領,也有家眷老小在那裏,就對娘子說道:
“隻能答應他們了。”
宋江等人當即便把他們請到廳前敘說閑話,眾人都很高興。
宋江打趣道:
“大官人,您看我把那兩個巡檢和知府叫過來。”
扮演知府的是蕭讓,扮演巡檢的兩個是戴宗、楊林,扮演孔目的是裴宣,扮演虞候的是金大堅、侯健。
又叫來那四個都頭,卻是李俊、張橫、馬麟、白勝。
李應見到了,目瞪口呆,說不出話來。
宋江命令小頭目趕快殺牛宰馬陪大官人說話,慶賀新上山的十二位頭領,分別是:李應、孫立、孫新、解珍、解寶、鄒淵、鄒潤、杜興、樂和、時遷,女頭領扈三娘、顧大嫂連同樂大娘子、李應的家眷,另外安排一席在後堂飲酒。
正廳上吹吹打打,眾多好漢飲酒到晚上才散去。
第二天又擺了宴席,宋江提議,讓一丈青和王矮虎結為夫妻。
眾頭領都稱讚宋江是仁德之人。
正在飲酒設宴的時候,隻聽見山下有人來報告:
“朱貴頭領的酒店裏有個鄆城縣的人在那裏,想要來見頭領。”
晁蓋、宋江聽了報告,非常高興地說道:
“這位恩人上山來入夥,足以滿足平生的願望。”
不知道來的這個人是誰,枷鎖抬起之處,打倒路邊的柳花;
大斧落下之時,殺倒年幼的孩子。
都是兩位好漢恩義相逢,一個軍師智謀隱藏真情。
究竟來的是鄆城縣的什麽人,且聽下迴分解。
四路軍兵出了門,分別向四周廝殺。
孫立則帶著十幾個軍兵,站在吊橋上。
門裏孫新就把原來帶來的旗號插在門樓上。
樂和提著槍直接唱著曲兒衝進來。
鄒淵、鄒潤聽到樂和唱曲兒,就吹了幾聲口哨,轉動大斧,早就把看守監房的莊兵砍翻了幾十個,打開了囚車,放出七個好漢來。
他們各自找了兵器,一齊喊殺起來。
顧大嫂抽出兩把刀,徑直奔入房裏,把所有的婦人,一刀一個全都殺了。
祝朝奉看到形勢不好,正想要投井的時候,早就被石秀一刀砍倒,割下了首級。
那十幾個好漢分別去殺莊兵。
後門那裏解珍、解寶便去馬草堆裏放了一把火,黑色的火焰衝天而起。
四路的人馬看到莊裏起火,一起合力向前。
祝虎看到莊裏起火,先奔迴來。
孫立守在吊橋上,大聲喝道:
“你這家夥去哪裏!”
攔住吊橋。
祝虎醒悟,便調轉馬頭,再奔向宋江的陣上。
這裏呂方、郭盛,兩把戟一起舉起,早就把祝虎連馬刺翻在地,眾軍士趁亂一起擁上,將祝虎剁成肉泥。
前軍四散逃跑。
孫立、孫新迎接宋公明進入莊裏。
再說東路祝龍和林衝打鬥不過,便騎馬往莊後跑來。
到了吊橋邊,看到後門頭解珍、解寶把莊客的屍首一個個扔下來。
火焰裏祝龍急忙迴馬往北跑,猛然撞到黑旋風。
隻見李逵縱身轉動雙斧,早就砍翻馬腳。
祝龍來不及防備,從馬上倒下地來,被李逵隻一斧,祝龍的頭就被劈開。
祝彪聽到莊兵的報告,知道了莊內的情況,不敢迴去,直接來投奔扈家莊。
扈成叫莊客捉住祝彪,並將他捆綁起來。
扈成正押解著祝彪來見宋江,恰好遇到李逵,隻一斧,李逵就砍翻了祝彪的頭。
莊客都四散逃走了。
李逵再轉動雙斧,就要向扈成砍去。
扈成見局勢不好,拍馬逃到荒野,拋棄家小逃走,投奔延安府去了。
後來在中興時也做了個軍官武將。
再說李逵正殺得順手,直接闖入扈家莊裏,把扈太公一家老小全部殺了,一個不留。
叫小嘍囉牽了所有馬匹,把莊裏所有的財物,捎帶著有四五十馱,將莊院門一把火燒了,然後迴來獻功。
再說宋江已經在祝家莊的正廳坐下,眾頭領都來獻上戰功。
一共生擒了四五百人,奪得好馬五百多匹,活捉的牛羊不計其數。
宋江看了,非常高興地說道:
“隻可惜殺了欒廷玉那個好漢。”
正歎息間,聽到有人報告:
“黑旋風燒了扈家莊,砍了頭來獻功。”
宋江說道:
“前些天扈成已經來投降,誰讓他殺了這個人?”
“為什麽燒了他的莊院?”
隻見黑旋風一身血汙,腰裏插著兩把板斧,直到宋江麵前大聲行禮,說道:
“祝龍是兄弟殺的,祝彪也是兄弟砍了,扈成那家夥跑了,扈太公一家都殺得幹幹淨淨,兄弟特地來請功。”
宋江喝道:
“祝龍有人看見是你殺了,別的怎麽說是你殺的?”
黑旋風說道:
“我砍得順手,往扈家莊趕去,正碰到一丈青的哥哥解那祝彪出來,被我一斧砍了,隻可惜跑了扈成那家夥。”
“他家莊上的人被我殺得一個都沒了。”
宋江喝道:
“你這家夥!”
“誰叫你去的!”
“你也應該知道扈成前些天牽牛擔酒前來投降了,為什麽不聽我的話,擅自去殺他一家,故意違背我的將令!”
李逵說道:
“你忘記了,我可不會忘記!”
“那家夥前些天讓那個女人趕著要殺哥哥,你現在卻又做人情。”
“你又沒有和他妹子成親,幹嘛要考慮舅子、丈人?”
宋江喝道:
“你這鐵牛,不要胡說!”
“我怎麽會要這婦人?”
“隻是我自有安排。”
“你這黑廝抓到活的有幾個?”
李逵迴答道:
“誰耐煩!見到活的就砍了。”
宋江說道:
“你這家夥違背了我的軍令,本來應該斬首,暫且把殺祝龍、祝彪的功勞抵消了。”
“下次再違背命令,一定不饒!”
黑旋風笑道:
“雖然沒有了功勞,也讓我殺得痛快!”
隻見軍師吳用領著一行人馬,都到莊上來給宋江敬酒祝賀。
宋江和吳用商議,要把這祝家莊的村坊全部掃蕩摧毀。
石秀稟報道:
“這個鍾離老人是有仁德的人,有指路的功勞,對我們有救濟的大恩,也有這樣的善心良民在裏麵,不能傷害了這樣的好人。”
宋江聽了,叫石秀去找那老人來。
石秀去後不久,領著那個鍾離老人來到莊上,拜見了宋江、吳用。
宋江拿一包金銀財帛賞賜給老人,讓他永遠做鄉民:
“要不是看在你這個老人的麵子上,就把你這個村坊全部掃蕩了,不留一家。”
“因為你一家做善事,因此饒了你這一境的村坊鄉民。”
那鍾離老人隻是下拜謝恩。
宋江又說道:
“我連日在這裏打擾你們百姓。”
“今天打破了祝家莊,給你們村中除去禍害,所有各家,賞賜糧米一石,以表心意。”
就讓鍾離老人帶頭分發。
一麵把祝家莊多餘的糧米,全部裝載上車。
金銀財物,犒賞三軍眾將。
其餘的牛羊騾馬等物,搬去山中使用。
打破祝家莊得到糧食五千萬石,宋江非常高興。
大小頭領將軍馬收拾停當,準備出發。
又得到若幹新的頭領:孫立、孫新、解珍、解寶、鄒淵、鄒潤、樂和、顧大嫂,並救出七個好漢。
孫立等人用自己的馬帶著自己的財物,連同老小和樂大娘子,跟隨大隊軍馬上了山。
當時有村坊的鄉民扶著老人拉著小孩,拿著香花燈燭,在路上拜謝。
宋江等眾將一起上馬,將軍兵分作三隊擺開,前麵鞭子敲著馬鐙,後軍一起唱著凱歌。
隻見:
雲開見日,霧散天清。
旱苗得時雨重生,枯樹遇春風再活。
一鞭喜色,如龍駿馬赴梁山;
滿麵笑容,似虎雄兵歸大寨。
車上滿裝糧草,軍中盡是降兵。
風卷旌旗,將將齊敲金鐙響;
春風宇宙,人人都唱凱歌迴。
~~~~
雲開見日,霧散天清。
幹旱的禾苗得到及時雨重新生長,枯樹遇到春風再次活過來。
一路喜色,好像如龍的駿馬奔赴梁山;
滿臉笑容,好似猛虎般的雄兵迴歸大寨。
車上裝滿糧草,軍中都是投降的士兵。
風吹動旌旗,將領們一起敲著金鐙作響;
春風吹拂宇宙,人人都唱著凱歌迴去。
宋江把祝家莊的兵都收歸部下,一行軍馬全部出了村口。
鄉民百姓把祝家莊村坊拆成了一片廢墟。
話分兩頭。
且說撲天雕李應剛剛將箭瘡休養好,一直在莊上閉門不出。
他常常暗中派人去打聽祝家莊的消息,知道被宋江打破了,又驚又喜。
隻見莊客進來報告說:
“有本州知府帶領三五十個差役到莊上,詢問祝家莊的事情。”
李應急忙叫杜興打開莊門,放下吊橋,迎接他們進入莊裏。
李應用一條白絹搭膊纏著手臂,出來迎接他們,把他們請進莊裏的前廳。
知府下了馬,來到廳上,在中間坐下。
旁邊坐著孔目,下麵有一個押番,幾個虞候,台階下都是許多節級牢子。
李應拜見完畢,站在廳前。
知府問道:
“祝家莊被屠戮是怎麽迴事?”
李應迴答道:
“小人因為被祝彪射了一箭,左臂受傷,一直閉門,不敢出去,不知道實際情況。”
知府說道:
“胡說!祝家莊有狀子告你勾結梁山泊強寇,引誘他們軍馬打破了莊,前些天又接受他們的鞍馬羊酒,綢緞金銀,你怎麽能抵賴?”
“知道實情的就是你!”
李應申訴道:
“小人是知曉法度的人,怎麽敢接受他們的東西。”
知府說道:
“你的話很難讓人相信。”
“暫且帶去府裏,你自己和他們對質。”
於是便喝令獄卒牢子捉住李應:“帶他到州裏去和祝家分辯分辯。”
兩邊的押番、虞候把李應綁了,眾人簇擁著知府上了馬。
知府又問道:
“哪個是杜主管杜興?”
杜興說道:
“小人就是。”
知府說道:
“狀子上也有你的名字。”
“一同帶去,也給他鎖了。”
之後,一行人都出了莊門。
當時拿了李應、杜興,離開了李家莊,馬不停蹄地趕路押解而去。
走了不過三十多裏,隻見林子邊闖出宋江、林衝、花榮、楊雄、石秀一班人馬,攔住了去路。
林衝大聲喝道:
“梁山泊好漢在此集合!”
那知府等人不敢抵抗,撇下了李應、杜興,便逃命去了。
宋江喝道:
“追上去!”
眾人追了一段路迴來,說道:
“我們要是能趕上他們,一定會把這個知府殺了。”
“隻是不知道他們跑哪裏去了。”
便給李應、杜興解開了綁繩,打開了鎖,牽來兩匹馬,讓他們兩個騎了。
宋江說道:
“暫且請大官人到梁山泊躲避一陣子怎麽樣?”
李應說道:
“這可不行。”
“知府是你們殺的,和我沒關係。”
宋江笑道:
“官府怎麽肯讓你這樣分辯?”
“我們走了,必然會連累你。”
“既然大官人不肯落草為寇,暫且在山寨休息幾天,打聽到沒事的時候,再下山也不遲。”
當下不由李應、杜興不同意,在大隊軍馬中間怎麽能迴得去。
一行三軍人馬,曲折輾轉地迴到了梁山泊。
山寨裏的頭領晁蓋等眾人敲鼓奏笛,下山前來迎接,擺好了接風酒,都上到大寨裏的聚義廳,像扇子圈一樣坐下。
請李應和眾頭領相見。
兩人行禮後,李應向宋江說道:
“我二人已把將軍送到大寨,也和眾頭領都相見了。”
“在這裏倒是沒什麽問題,隻是不知家中老小情況如何,可否讓我下山一趟。”
吳用笑著說道:
“大官人您錯啦。”
“您的家眷都已接到山寨,您的莊院也已被一把火燒成了廢墟,您還能迴哪兒去?”
李應不相信。
很快就看到一隊隊車仗人馬上山來。
李應看時,發現是自家的莊客和老小等人。
李應趕忙詢問,他的娘子說道:
“您被知府抓走後,接著又有兩個巡檢領著四個都頭,帶著二百來個土兵,來抄沒家私。”
“把我們趕上車子,把家裏所有的箱籠、牛羊、馬匹、驢騾等,都拿走了,還把莊院放火燒了。”
李應聽完,隻能叫苦。
晁蓋、宋江都下廳請罪道:
“我們弟兄們早就聽聞大官人您的好,所以才想出這條計策,萬望大官人寬恕!”
李應見他們這樣說,隻得順從了。
宋江說道:
“暫且請家眷到後廳耳房中歇息。”
李應又看到廳前廳後眾多頭領,也有家眷老小在那裏,就對娘子說道:
“隻能答應他們了。”
宋江等人當即便把他們請到廳前敘說閑話,眾人都很高興。
宋江打趣道:
“大官人,您看我把那兩個巡檢和知府叫過來。”
扮演知府的是蕭讓,扮演巡檢的兩個是戴宗、楊林,扮演孔目的是裴宣,扮演虞候的是金大堅、侯健。
又叫來那四個都頭,卻是李俊、張橫、馬麟、白勝。
李應見到了,目瞪口呆,說不出話來。
宋江命令小頭目趕快殺牛宰馬陪大官人說話,慶賀新上山的十二位頭領,分別是:李應、孫立、孫新、解珍、解寶、鄒淵、鄒潤、杜興、樂和、時遷,女頭領扈三娘、顧大嫂連同樂大娘子、李應的家眷,另外安排一席在後堂飲酒。
正廳上吹吹打打,眾多好漢飲酒到晚上才散去。
第二天又擺了宴席,宋江提議,讓一丈青和王矮虎結為夫妻。
眾頭領都稱讚宋江是仁德之人。
正在飲酒設宴的時候,隻聽見山下有人來報告:
“朱貴頭領的酒店裏有個鄆城縣的人在那裏,想要來見頭領。”
晁蓋、宋江聽了報告,非常高興地說道:
“這位恩人上山來入夥,足以滿足平生的願望。”
不知道來的這個人是誰,枷鎖抬起之處,打倒路邊的柳花;
大斧落下之時,殺倒年幼的孩子。
都是兩位好漢恩義相逢,一個軍師智謀隱藏真情。
究竟來的是鄆城縣的什麽人,且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