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會麵
亂世悍卒,平定天下從殺韃子開始 作者:萬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別吵吵,快埋快迴,烘火酒剛煮上,別給涼了!”
幾番曲折後,亂葬崗到了。
他們將屍體隨手丟在荒草間,打了幾個手燈便匆匆撤迴。
草叢中,幾雙寒光畢露的眼睛立刻亮了起來。
“薛超,動手吧。”
暗中守候的張勇冷聲道。
他雙手未動,語氣卻讓夜色更寒三分。
薛超聞言點頭,從懷裏摸出一小瓶藥劑,滴入鄭世洲嘴裏:
“鄭兄,可別裝死裝過頭了,一耽擱誤了主公大計,咱們哥倆剁了你也顧不上講情麵了。”
藥效迅速滲入喉腔,鄭世洲的身體抽搐了片刻,然後猛地睜開雙眼,歪頭嘔出一口濃痰——他終究是活了過來。
被救迴的鄭世洲顫巍巍跪倒在地,蒼白的雙手因羞愧與憤怒攢得發抖。
他原本滿口牙卻缺了舌,已經沒法出聲,可幹裂的雙唇努力開合,竟用手指沾染自己咬破的血,顫抖著在泥地上寫下一行字:
“願追主行。”
張勇冷笑一聲,目光掃過地上模糊的血字,嘲諷道:
“人都死了半次了,還想著咱主公收留你?鄭大人,臉皮倒是真厚!”
薛超卻止住了話頭,跨步上前將一頂略顯破舊的笠帽丟給對方,壓低聲音道:
“主公已經吩咐,解藥給了,命也收了,鄭家隻剩下你一個人活著。你想活?就帶上這個,別露麵,今後隻有一條命跟著走。”
鄭世洲抓過鬥笠,雙目滾動的淚水倒映著眼前兩人的冷笑,似他啃不下的深深骨刺,卻隻能服從地扣上帽簷,遮住滿麵狼狽。
———
另一邊,楊越的書房內,燈火微搖。見鄭世洲被抬迴來,楊越半點不見喜色,反倒神情冷漠:
“鄭世洲,我知道你貪,我知道你軟弱。這些不打緊。但若你今日畏縮膽小,僅存苟活的心思繼續誤大局……我能收迴來你一條命,也能拿走你十條。”
這番話擊穿了鄭世洲自欺欺人的最後一層外殼。
他倉皇磕下重重幾個響頭,指尖再度沾著血一次次寫下“願奉主命”四個字,直到整套泥地被染得發黑。
楊越看著他的動作,隻是冷冷道:
“自知之明就好。鄭世洲,你記住,你是我拚一夜精力才救迴來的一手棋子。既是棋子,就別想著扭頭換主,隻管服從。其他的,與你性命有關,與念頭無關。”
隨即,書房門悄然關迭,留下暗影層疊。
翌日清晨,旭日微升,映得城中的瓦頂如同覆上一層金粉。
楊越早早洗漱完畢,換了一身繡著素紋的青衫,習慣性地整理著腰間的配飾。
他今日假冒王奮的身段必須演得無懈可擊,連眼中的傲氣與世故也不能少分毫。
作為一郡太守的劉勉,他的性情早在楊越的手劄中被研究了個通透——
這個家夥表麵精明,實則貪婪怯懦,尤其麵對上官更是謹小慎微,生怕說錯哪句話,定是能借禮挾製的大好靶子。
晌午一過,王府的正廳裏已然熱鬧非凡。
小廝們穿梭忙碌,奉茶備席,鋪設的一切看來又體麵又莊重。
楊越假裝成王奮,早已等候在正門前。
當劉勉坐著他的綠呢軟轎晃晃悠悠到府時,楊越一臉溫和,趕忙抱拳作禮:
“劉大人,常聞您的清正剛直如滿月般皎潔,今日得蒙雅駕,真是榮幸之至!”
“哪裏哪裏,王老弟言重了。”
劉勉不著痕跡地扶了扶滿臉的笑紋,語調諂媚。
他打量了眼楊越的裝束,左手又捏著拂塵輕輕一揮,才繼續說道。
“聽聞王府素有家風,這宴嘛,自當隆重。”
他話音一頓,眼中閃過些許期待,“菜色想必也定是珍饈滿席吧?”
楊越聽這尾音,心中冷笑。他笑容不變,伸手比劃請入內坐:
“劉大人一會自會滿意。”
宴席開始時,廳內燈火輝煌,一股並非酒肉香的清甜氣味如暗流般緩緩浮上。
隨著席上的青瓷碟沿順次擺滿,各類素菜依次呈上,翠綠的青菜盞,泛紅的木耳片,甚至主菜竟隻是一道藕香燉百合。
劉勉的期待頃刻蕩然無存。
他臉上的笑容僵了片刻,但還是迅速斂住情緒,悻悻地撚起筷子,夾了一片脆嫩的山藥送入口中。
“王老弟,這菜倒是……清雅得很哪。”
他拽著笑腔,語氣裏卻帶出了幾分不快,“隻是素齋為主,難道是有什麽講究?”
“當然有講究!”
楊越不慌不忙地飲了一口酒,語含深意。
“人生如聚散無常,素雅則保平安。劉大人清心寡欲,定能體會其中道理。”
這話說得滴水不漏,仿佛飽含敬意。
可劉勉聽得心中不是滋味,眼眸微眯,卻到底不敢挑明話語,隻能隨手又加了兩杯酒下肚,裝笑吹捧:
“果然是王老弟深諳哲理,我劉某愧不如也,來,敬你一杯!”
楊越淺笑,似醉非醉地舉起杯,清風般淡然地與他碰了下。
觥籌交錯中,劉勉自覺喝得過了興致,可席間楊越卻始終不徐不疾,酒杯裏的清酒不過點到為止。
然而劉勉推拒偽辭時卻已然頭重腳輕,他雖強撐著掏出幾句含糊的話套,但每一迴都被楊越輕鬆掐滅了語言的火苗。
“劉大人海量,文韜武略皆居首席,怎能不再斟滿此杯?”
“夠……夠了……”
劉勉將杯沿抵唇,卻早已渾身發麻,一頭栽倒在案邊。
幾個家丁上前,將劉勉籠在兩人臂膀中,托著將他送往府中早已備好的客房。
“服務到位,不許讓人靠太近。”
楊越立在堂口,目送那臃腫的身影被拖遠,轉而吩咐另外兩個心腹。
“房門處日夜要有人盯著,劉勉醒來之前,別漏出任何風聲。”
他拂袖隨意整了整衣襟。濃重的夜色在大堂燃不起明火反而更添了幾分深邃。
他靜靜站在長明燈下片刻,喚來親信張勇,低語吩咐道:
“去,今晚就動手查一查劉家,可別漏了什麽把柄。”
張勇領命,眸間一抹狠色掠過,隨即腳步極輕地隱進了庭院的陰影之中。
楊越立在堂外,夜風拂過,帶起一絲酒香,也帶走幾縷劉勉身上散發出的濁氣。
幾番曲折後,亂葬崗到了。
他們將屍體隨手丟在荒草間,打了幾個手燈便匆匆撤迴。
草叢中,幾雙寒光畢露的眼睛立刻亮了起來。
“薛超,動手吧。”
暗中守候的張勇冷聲道。
他雙手未動,語氣卻讓夜色更寒三分。
薛超聞言點頭,從懷裏摸出一小瓶藥劑,滴入鄭世洲嘴裏:
“鄭兄,可別裝死裝過頭了,一耽擱誤了主公大計,咱們哥倆剁了你也顧不上講情麵了。”
藥效迅速滲入喉腔,鄭世洲的身體抽搐了片刻,然後猛地睜開雙眼,歪頭嘔出一口濃痰——他終究是活了過來。
被救迴的鄭世洲顫巍巍跪倒在地,蒼白的雙手因羞愧與憤怒攢得發抖。
他原本滿口牙卻缺了舌,已經沒法出聲,可幹裂的雙唇努力開合,竟用手指沾染自己咬破的血,顫抖著在泥地上寫下一行字:
“願追主行。”
張勇冷笑一聲,目光掃過地上模糊的血字,嘲諷道:
“人都死了半次了,還想著咱主公收留你?鄭大人,臉皮倒是真厚!”
薛超卻止住了話頭,跨步上前將一頂略顯破舊的笠帽丟給對方,壓低聲音道:
“主公已經吩咐,解藥給了,命也收了,鄭家隻剩下你一個人活著。你想活?就帶上這個,別露麵,今後隻有一條命跟著走。”
鄭世洲抓過鬥笠,雙目滾動的淚水倒映著眼前兩人的冷笑,似他啃不下的深深骨刺,卻隻能服從地扣上帽簷,遮住滿麵狼狽。
———
另一邊,楊越的書房內,燈火微搖。見鄭世洲被抬迴來,楊越半點不見喜色,反倒神情冷漠:
“鄭世洲,我知道你貪,我知道你軟弱。這些不打緊。但若你今日畏縮膽小,僅存苟活的心思繼續誤大局……我能收迴來你一條命,也能拿走你十條。”
這番話擊穿了鄭世洲自欺欺人的最後一層外殼。
他倉皇磕下重重幾個響頭,指尖再度沾著血一次次寫下“願奉主命”四個字,直到整套泥地被染得發黑。
楊越看著他的動作,隻是冷冷道:
“自知之明就好。鄭世洲,你記住,你是我拚一夜精力才救迴來的一手棋子。既是棋子,就別想著扭頭換主,隻管服從。其他的,與你性命有關,與念頭無關。”
隨即,書房門悄然關迭,留下暗影層疊。
翌日清晨,旭日微升,映得城中的瓦頂如同覆上一層金粉。
楊越早早洗漱完畢,換了一身繡著素紋的青衫,習慣性地整理著腰間的配飾。
他今日假冒王奮的身段必須演得無懈可擊,連眼中的傲氣與世故也不能少分毫。
作為一郡太守的劉勉,他的性情早在楊越的手劄中被研究了個通透——
這個家夥表麵精明,實則貪婪怯懦,尤其麵對上官更是謹小慎微,生怕說錯哪句話,定是能借禮挾製的大好靶子。
晌午一過,王府的正廳裏已然熱鬧非凡。
小廝們穿梭忙碌,奉茶備席,鋪設的一切看來又體麵又莊重。
楊越假裝成王奮,早已等候在正門前。
當劉勉坐著他的綠呢軟轎晃晃悠悠到府時,楊越一臉溫和,趕忙抱拳作禮:
“劉大人,常聞您的清正剛直如滿月般皎潔,今日得蒙雅駕,真是榮幸之至!”
“哪裏哪裏,王老弟言重了。”
劉勉不著痕跡地扶了扶滿臉的笑紋,語調諂媚。
他打量了眼楊越的裝束,左手又捏著拂塵輕輕一揮,才繼續說道。
“聽聞王府素有家風,這宴嘛,自當隆重。”
他話音一頓,眼中閃過些許期待,“菜色想必也定是珍饈滿席吧?”
楊越聽這尾音,心中冷笑。他笑容不變,伸手比劃請入內坐:
“劉大人一會自會滿意。”
宴席開始時,廳內燈火輝煌,一股並非酒肉香的清甜氣味如暗流般緩緩浮上。
隨著席上的青瓷碟沿順次擺滿,各類素菜依次呈上,翠綠的青菜盞,泛紅的木耳片,甚至主菜竟隻是一道藕香燉百合。
劉勉的期待頃刻蕩然無存。
他臉上的笑容僵了片刻,但還是迅速斂住情緒,悻悻地撚起筷子,夾了一片脆嫩的山藥送入口中。
“王老弟,這菜倒是……清雅得很哪。”
他拽著笑腔,語氣裏卻帶出了幾分不快,“隻是素齋為主,難道是有什麽講究?”
“當然有講究!”
楊越不慌不忙地飲了一口酒,語含深意。
“人生如聚散無常,素雅則保平安。劉大人清心寡欲,定能體會其中道理。”
這話說得滴水不漏,仿佛飽含敬意。
可劉勉聽得心中不是滋味,眼眸微眯,卻到底不敢挑明話語,隻能隨手又加了兩杯酒下肚,裝笑吹捧:
“果然是王老弟深諳哲理,我劉某愧不如也,來,敬你一杯!”
楊越淺笑,似醉非醉地舉起杯,清風般淡然地與他碰了下。
觥籌交錯中,劉勉自覺喝得過了興致,可席間楊越卻始終不徐不疾,酒杯裏的清酒不過點到為止。
然而劉勉推拒偽辭時卻已然頭重腳輕,他雖強撐著掏出幾句含糊的話套,但每一迴都被楊越輕鬆掐滅了語言的火苗。
“劉大人海量,文韜武略皆居首席,怎能不再斟滿此杯?”
“夠……夠了……”
劉勉將杯沿抵唇,卻早已渾身發麻,一頭栽倒在案邊。
幾個家丁上前,將劉勉籠在兩人臂膀中,托著將他送往府中早已備好的客房。
“服務到位,不許讓人靠太近。”
楊越立在堂口,目送那臃腫的身影被拖遠,轉而吩咐另外兩個心腹。
“房門處日夜要有人盯著,劉勉醒來之前,別漏出任何風聲。”
他拂袖隨意整了整衣襟。濃重的夜色在大堂燃不起明火反而更添了幾分深邃。
他靜靜站在長明燈下片刻,喚來親信張勇,低語吩咐道:
“去,今晚就動手查一查劉家,可別漏了什麽把柄。”
張勇領命,眸間一抹狠色掠過,隨即腳步極輕地隱進了庭院的陰影之中。
楊越立在堂外,夜風拂過,帶起一絲酒香,也帶走幾縷劉勉身上散發出的濁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