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一聲,密室的大門打開,林海興奮地走了出來。


    “林海,又修煉昆吾劍法了?收效如何?”霍寓文關切地問。


    林海點點頭,高興地迴答說:“謝謝霍閣主,收益良多。”


    “什麽?”霍寓文心中感到吃驚。


    他接觸過林海兩次,覺得林海是一個低調、穩重的青年。上次修煉出來他迴答的是“幸不辱命”。這次看他是滿臉喜色,口中說的是“收益良多”,一定有了很大的提高。


    林海上次與水常坤比試,霍寓文事後才聽人說起,大長老和端木長老兩人也對他推崇備至。因此,他後悔沒有看到林海比試的場景。今天他打算讓林海當麵演示一遍。


    “好,我先要恭喜你!但你必須演示一遍昆吾劍法,讓我開開眼界。”霍寓文笑著對林海說。


    “多謝閣主的賞識,我這次的收獲,全靠二長老的提示,所以我要去當麵致謝。改日再登門向閣主請教。”林海謙虛地說。


    “去二長老那裏?我陪你一起去。”霍寓文主動地說。


    兩人同時離開了藏書閣,霍寓文把林海出關的大致情況,事先傳音二長老,讓他當麵考較一下林海修煉的結果。


    端木瑞曾在水常坤與林海比賽的當日,就看出了林海使出的昆吾劍法,已經達到小成。要不是修為上的差距,自己與他難分軒輊。聽到霍寓文傳音說林海的劍法,又有了很大提高,不由得讓他這個千年老怪心癢難耐。


    他當即傳音給霍寓文,讓霍閣主把林海帶到大樓演武廳,一邊又把消息報告給了高掌門和大長老。


    演武廳在昆吾門主樓的第五層,這裏是高層相互切磋的地方。當霍寓文把林海帶來時,端木瑞已經笑盈盈地站在了那裏。


    林海趨步向前,望著端木瑞說:“當日與常師兄比試,二長老提到昆吾劍法的真諦、玄奧、神韻、精髓。弟子近日按照您的提示參悟,果然有所進步,所以,弟子特意前來向二長老致謝!”林海說完,朝著端木瑞一揖到底。


    “老夫當日就是隨口一說,自己並沒有那些方麵的領悟。沒想到聽者有意,反而心有所悟。來、來,我陪你走幾招試試,檢驗一下效果如何。”端木瑞說著拔劍在手。


    “弟子不敢班門弄斧。”林海謙虛地說。


    他自己與自己比,進步很大;但與二長老比,他自知差之千裏。


    “相互切磋有什麽不敢?我把境界壓到結丹境後期,因為你真正的實力不比後期低。所以,我們算棋逢對手。”端木瑞話音剛落,高擎天大步走了進來,同來的有齊誌國、景逸塵和朱洪三位長老。


    看到高掌門和一幹長老鼓勵的目光,林海有點心動了。


    他也想測試自己劍法水平如何,但很難找到合適的對手;如果二長老把修為壓低到與自己同一境界,肯定會是一場酣暢淋漓的爭鬥。


    “弟子恭敬不如從命。”林海說完。挽了一個劍花行執劍禮後,隨手揮出一招“金雞點頭”。


    端木瑞見狀大吃一驚。這一招貌似平淡無奇,實則出神入化。逼得他連忙後退了三步,同時使出一招“白馬分鬃”來化解。


    林海握劍行禮在先,出招在後,按理說端木瑞已有準備。但林海的劍太快了,無聲、無形、無風,令端木瑞一招便失了先機。


    但薑還是老的辣,端木瑞化解了林海的招式,隨即發起反攻。


    “猛虎轉身”“仙人入洞”“金花落地”“懷抱玉瓶”,端木瑞在昆吾劍法上浸淫了上千年,劍法自然老到、犀利、無懈可擊。一時間,演武廳裏人影穿梭,劍鳴如吟,劍氣逼人,讓一幹大佬們看得眼花繚亂,齊聲喝彩。


    而林海卻是神定氣閑,見招拆招,不時地揮出“烏雀飛空”“浩然折梅”“順風領衣”“獻計連環”。


    此刻的他,劍由心生,心隨劍行。看似是在防守,實際上卻是最厲害的攻擊;當你認為他要發起攻擊時,他卻在布局防守,蓄勢準備下一輪進攻。他的劍法出奇難料、神秘莫測。


    在場的人驚訝,驚奇,驚歎,驚心動魄。


    刹那間兩人過了上百招,端木瑞打得意猶未盡,攻勢連綿不絕,防守時水潑不浸,運劍快如閃電,收劍動如脫兔。


    林海同樣戰意盎然,身與劍融,劍與人合,攻即是守,守即是攻。出劍輕風拂柳,收劍波瀾不驚。


    雙方棋逢對手,難分伯仲。端木瑞重在經驗,攻防兼備;林海重在自然,信手拈來。


    高擎天等人看得忘記了自己的修為,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忘記了自己的年齡。在一旁如醉如癡,手舞足蹈。


    四長老朱洪更是看得心癢難耐,他壓低自己的境界,長嘯一聲揮劍加入戰圈,與端木瑞聯手攻擊林海。


    他們一進一退,一攻一守,環環相扣,首尾相連。有如大海的狂浪,一波連著一波,又像春日的驟雨,一陣緊似一陣。


    林海不驚反喜,運起閃電鷹擊步法,穿梭在兩人之間。


    他隨意揮劍,隨劍變招;隨心所欲,物我兩忘;人即是劍,劍即是人。動則有招似無招,靜則無招勝有招,充分銓釋出昆吾劍“道法自然”“無為而治”“柔弱勝剛”“返璞歸真”的真諦。


    高擎天懵了,齊誌國愣了,景逸塵呆了,霍寓文傻了。


    昆吾門有史以來,破天荒出現了一個普通弟子,對戰兩位長老的奇跡。


    盡管端木瑞、朱洪兩人壓低了自身的修為,但仍然是以一個結丹境的初期,對戰兩個結丹境的後期。


    林海應付自如,淡定從容。


    五百招過後,高擎天開口叫停了雙方。三人似乎還意猶未盡,假如真要分出勝負,勢必會有人負傷。


    如今林海在高擎天的心裏,寶貝得不得了,哪能容許他半點受傷。


    “將遇良才,精彩絕倫。僅就劍法招式而言,林海勝過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高擎天感慨地說。


    此言一出,震驚了眾人。然而,大家親眼目睹,自忖無法在招式上贏過林海,不得不從心底佩服。


    “我讚同掌門人的評語。林海的劍法修煉如此之快,領悟如此之深,必有他的獨到之處,可否說出來大家分享。”大長老說。


    齊誌國的意思,是想讓林海說出參悟昆吾劍的心得。


    當然,一個人參悟心法武技的心得,是不能外傳的。但林海麵對的是宗門的核心人物,是關心培養他的引路人,他懂得感恩。


    “說說吧,讓我們參考參考,也許從中受到啟發。”高掌門鼓勵他說。其他人同樣露出祈盼的眼神。


    “弟子謹遵掌門人和大長老的令諭,談談對修煉昆吾劍法的一些感悟。但弟子年輕學淺,粗通皮毛,還望掌門和諸位長老指教。”林海說著行了一個羅圈揖,便接著說道:


    “前段時間,水師兄與我比劍。二長老在最後說出昆吾劍法的真諦、玄奧、神韻、精髓八個字。我在密室修煉一門功法時,尚餘三分之一的時間,便按照二長老說的八個字參悟昆吾劍法。”


    林海稍作停頓,整理了一下思緒,便又接著說:“昆吾劍是道家創立的一門絕學,參悟昆吾劍法必須要遵循道家的思想、理論、觀點和主張。不能偏離道家的學說,舍本逐末。”


    林海的思路,讓大家心境豁然開朗:這小子能通過溯本求源,以道家理論指導修煉昆吾劍法,當真是天縱其才。


    “道家的核心思想是‘順其自然’,要求諸事不要過於刻意。比如我們練劍,如果一味地注重招式、速度和力量,就違背了‘道法自然’的真諦。”林海邊說邊觀察在場之人。


    林海一語道破昆吾劍法真諦,眾人臉上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


    “道家倡導‘正言若反’,主張從事物的反麵,看待事物的本質。它認為‘有’生於‘無’,‘無為’就是‘有為’。我們如果照此修煉昆吾劍法,防守就是進攻,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這就是昆吾劍法的玄奧所在。”


    “道家推崇‘為而不爭’‘柔弱勝剛’,主張人收斂性情,謹慎對待周圍的世界。如果帶著這種觀念去修煉劍法,劍術上表現出來的每一個招式,是內斂而不是淩厲,是含蓄而不是張揚,是委婉而不是生猛。這就賦予了昆吾劍法的神韻。”


    林海正想一口氣說完,不料被景長老的話所打斷:“林海,你講得太精彩了。請稍微慢一點,讓我們有消化的餘地。”


    的確,林海對昆吾劍法的理解,超乎了在場所有人的想象。他講道論劍,精辟獨到,一語中的。讓這些平時高高在上的大佬們,感到耳目一新,茅塞頓開。


    略作停頓,林海又接著說:“道家主張‘返樸歸真’,追求自我身心的和諧,強調人與自然的融合。這些理論如果運用到我們練劍之中,便是人與劍的融合。”


    “心中有劍,劍隨心生;手中有劍,心中無劍。前兩句話可以理解為:隻要心中有劍,手中的任何東西都可以當作劍使;後兩句話可以理解為:手中握著劍,心裏麵卻忘記了劍的招式,這樣便沒有了劍招的束縛,可以自由地發揮。這是人劍合一的最高境界。”


    林海講完了,演武廳裏的人卻沒有任何反應。他舉目望去,隻見高掌門和四長老朱洪打坐在地上,進入了頓悟狀態。其他人張開嘴巴、瞪大眼睛,若有所思。


    靜!安靜得針掉在地上都能聽到聲響。


    良久,大長老把左手食指放在嘴唇上,輕輕“噓”了一聲。示意各位別影響高掌門和朱長老,靜靜地等待他們蘇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真從穿越到長橙域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門老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門老多並收藏修真從穿越到長橙域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