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個年蘇譽過得比較辛苦,七天時間兩三天在路上跑,估計昨晚上折騰的太晚,兩人醒來時已經臨近中午。
還沒起床呢,張楠的電話響了。她眯著眼睛,嗯啊幾句就掛了。
“老公,快起床,媽媽叫我們迴去吃飯呢。”張楠捏了一下蘇譽的鼻子,親昵的說道。
這小妮子經過一晚上的洗禮,麵色紅潤,精神煥發,把蘇譽已經完全融入進了自己的生活,有一種初為人婦的小小激動。
電話不隔音,蘇譽早就聽見,他正在想著如何找借口不去吃飯。聽到張楠的提醒,他伸了個懶腰,又把她摟在懷裏,手裏麵零碎不斷。
“啊…,一晚上還不夠,我們先迴去吃飯,下午迴來再給你好嗎?”張楠一邊扭著身子躲避,一邊嬌羞的說道。
感覺這小妮子欲拒還迎的樣子甚是可愛,知道時間不早了,也不敢太放肆了,感慨的說道:“生命永不息,情愛咋能休?這種事情何時才是個夠喲,除非老了廢了也就斷了。”
“老公,你是最棒的,你永遠都不會老。快起床,爸媽還等著呢。”說著便下了床,拉開了窗簾。
一道雪白晃的眼睛都有些花,蘇譽還想欣賞小妮子的美麗風光呢,被光一刺眼,不得不閉上眼睛。
這時候,傳來張楠驚喜的聲音。“老公,小雪了,鵝毛大雪,窗台上已經有三寸厚了。”
“完了,完了!自己還想迴爺爺家,估計短時間不行了。”蘇譽心裏暗自歎息。
“下雪天,留客天!老公,你迴不去了,老天爺都讓你多陪陪我,下午我們去湖邊公園看雪怎麽樣?”張楠開心的說著。
見這小妮子光著身子站在窗前,開心的忘乎所以,蘇譽無奈的提醒著。“別站在窗口,快把衣服穿上,小心感冒了。”
蘇譽的提醒,張楠這才反應過來,急忙鑽迴了被窩,羞得小臉通紅。
見蘇譽一笑的壞笑,小妮子嬌嗔道:“看你的壞樣,看夠了吧?”
“我對美好的事物永遠看不夠,起床了!”說著起身穿衣服。
外麵的積雪已經抹了腳背,兩人沒有開車,相互攙扶著,一邊欣賞著雪景,一邊向家裏走去。
初十要正式上班了,初九下午溫度上升,路上的積雪也化的差不多了,蘇譽也顧不上迴爺爺家,接上張麗連夜迴了唿蘭縣。
……
張麗現在屬於扶貧人員,去不去鎮政府無關緊要,蘇譽可不行,有了位置有了職責。早早起來,收拾著準備上班。
這一夜,張麗也心滿意足,擔憂了很長時間的事,終於成為事實。知道蘇譽要上班,早早起來做好了早餐,看著蘇譽吃的開心,感覺自己終於又做迴了人妻,幸福的心情難以言表。
這個世界是個萬花筒,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一個人有一個人多幸福的定義。
五六十年代之前,對普通民眾來說,兒孫滿堂,小有盈餘,有飯吃不挨餓就是福。八十年代,不再提倡兒孫滿堂,提倡少生孩子多種樹,提倡三口之家。於是,遍地都是喵喵叫著準備抓老鼠的貓。實踐告訴大家,沒錢絕對不幸,但有錢就能幸福嗎?
進入九十年代,進入了笑貧不笑娼的時代,無論是權貴還是貧民,絞盡腦汁開啟撈錢模式。於是,人們不再注重生活質量,忘記了責任和義務,放棄了休息時間和節假日,什麽大幹一百天,創造什麽奇跡,忘記了活著的真諦!隻要生命不息,撈錢就不停,從而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
當舊的倫理道德被打破,新的倫理道德又沒有及時出現。所以,人的思想進入了混沌期,每個人對責任和幸福的定義發生了變化。
像李濟源和唐玉山這種傳統人認為;人活著就是責任和義務,為國盡職盡責,為民履行義務。孝敬父母是責任也是義務,撫養兒女是責任亦是義務。妻賢子孝,兒孫有出息,家庭和睦就是幸福。
蘇譽這輩小知識階層認為;人生就是來受罪的,把生我養我的人平安送走,照顧好自己愛的人和愛自己的人,看到她們在自己的努力下開心的活著,這就是自己的幸福。至於社會責任,他會在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盡力而為。以前說的為什麽而奮鬥,為什麽而獻身,他覺得都有點扯。因為他也見過很多因奮鬥而獻身人的窘迫與艱難,也沒見他們得到多少迴報。大家都忙,忙著做發財夢,誰還記得那個在夢裏倒下的人。
張麗覺得呀,活著可不就是為了愛嘛,隻要能把自己愛的人照顧好,看著他開開心心的,那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社會責任啥的,她又不是不明白,可她覺得那也太扯了吧,自己就是個被邊緣化的小職員罷了,這種大責任,那都是掌權者的事兒。作為一個社會底層婦女,她的責任,就隻有父母和愛人,這就是她的陪伴中的幸福。
像紀媛媛和喬慧雅這些新生代獨生子女知識分子,她們從小錦衣玉食,讀萬卷書遊曆世間物,同時也看透了人間事。什麽爾虞我詐,魁魅魍魎之輩也都見識過了。
她們覺著吧;靠著自身的本事過著自己的逍遙單身日子,啥責任啊義務啊,都特縹緲,離自己也老鼻子遠了,對功名利祿更是沒啥興趣。趁著年輕趕緊給心找個安樂窩,沒事就打個電話撒撒嬌,想對方了就訂張機票湊一塊,盡情享受愛與被愛的美妙。至於未來嘛,她們才懶得去想呢,反正她們覺得老了就沒未來了,這就是她們所謂的孤獨中的幸福。
哈哈,不過呢,還有好多人,根本沒時間去想啥幸福不幸福的,整天就忙著掙錢,上班、加班,這就是他們生活的全部。自己的錢要掙,兒子的錢也得掙,到最後連孫子的錢都掙上了。還沒等想明白自己活著是為啥呢,就被小鬼給帶走了。走的時候還念叨著沒給孫子娶上媳婦,那叫一個不甘心啊!
所以說,人生苦短,生活不易。大家各有各的不容易,各有各的生活方式。當然了,他家也各有各的幸福標準,隻要沒有危害他人,隻要不分你的蛋糕,就不要用自己那一套去約束和綁架別人。活在當下已經夠不容易了,還強加那麽多的枷鎖給他人,這本身也是一種不道德。
……
職場上流傳著這麽一句話;收假收的隻是大家的時間,但未必能收的了大家的心。不吃一碗元宵,難保心能歸位。
蘇譽到了鎮政府剛過八點,院子裏鋪著厚厚的一層積雪,滿院子參差不齊的腳印。李濟源辦公室門已經開了,唐玉山和薛迎春還沒來。
副鎮長就得有副鎮長的自覺,蘇譽拿了一把鐵鍬,提著一條掃把,開始清理起院子裏的積雪。聽到掃把鐵鍬聲響起,本來辦公室還嘻嘻哈哈的笑聲戛然而止,大家都探出頭來觀察。
綜合辦公室裏有人叫道:“我靠,是蘇副鎮長掃雪,大家趕緊的,都出去掃雪。”
“人家是副鎮長,你就是一個兵,急著出去表現個鳥,難不成掃完雪你就能升官?”又一個聲音陽聲陰氣的調侃道。
又一個女生笑道:“你們不出去,我陪帥哥去掃雪,這可是難得套近乎的機會。”說著,這女人戴上手套出了門。
“嘿嘿,這娘們夠直接的,啥時候都想著巴結領導,就怕她那股騷浪勁還入不了蘇副鎮長的法眼。”又一個聲音不屑的說道。
“蘇副鎮長好啊,雪有點凍結,你掃我來鏟。”女人走到蘇譽身後,拿起鐵鍬邊幹邊說道。
“好啊,你穿的小尖皮鞋,小心點,挺滑的。”蘇譽邊掃邊說道。
平時幹啥事都是領導招唿,大家才不情願去幹。蘇譽就是想看看有多少自覺人,又有多少沒眼色的主。他想借機了解一下,以後礦山項目啟動了,根據情況提拔使用。
終於還是有眼色的人多,女人剛說完,黨政辦出來兩個身影,也加入了掃雪的行列裏。
蘇譽記憶力非常好,出來幾個人,都是那個辦公室的,大概多長時間出來的,他都記下了。
一刻鍾後,掃雪的人增加到了十幾個,這時候,李濟源也拿著鐵鍬出來了。
“快快快,李書記親自下場了,再不出去一準被穿小鞋。”綜合辦有人緊張的叫道。
李濟源下場後,各個辦公室門前才晃晃悠悠出現了人影,一個個幹部們腰來腿不來的,慢騰騰向樓下走來。
李濟源直接來到了蘇譽身前,嘴角掛著一抹若有若無的笑容,朗聲說道:“蘇副鎮長,還是你有眼色啊,不像我們這些機關老油條,整日裏就知道坐享其成,忘了我們的傳統美德,不曉得辛勤耕耘。這人啊,一旦習慣了慵懶,身體就像那生鏽的機器,變得僵硬無比,思想也如同那被禁錮的鳥兒,僵化得厲害。長此以往,恐怕是要被時代的洪流所淘汰嘍。”
李書記這話是在表達自己的不滿,蘇譽明白,不知道其他人明白嗎。其實,李濟源說的很對。隻進不出的鐵飯碗,真是一種腦殘製度。讓機關變相成為幹部的福利院,讓服務成為一種空話,從而助長了官僚習氣的蔓延。隻要不挑剔不犯錯,這樣不死不活的日子也能混上一輩子,渾渾噩噩,死氣沉沉,無欲無求。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何嚐不是很多體製內人的幸福。
感覺李濟源的針對性太明顯了,蘇譽學著和起了稀泥。“哈哈哈,一個年過的感覺身體都生鏽了,出來活動活動挺好。”
能在各級政府裏混日子,覺悟高不高不好說,理論聯係實際的能力都有,就看能不能用到地方上。
黨政辦主任陳海洋也是個老機關,李書記話中意思,他哪裏聽不出來,聽到蘇副鎮長打岔,急忙附和著說道:“誰說不是呢,放了九天假,喝了八天酒,現在還感覺有些醉意呢。”
陳海洋的話讓大家有了共鳴,於是,自認為資格老的,都說起了過年酒場上的一些事。
社會事務辦主任荊南星說道:“唉,不喝想喝,喝多了要命呀!三十晚上我們村子裏一個老棒子喝多了,睡在雪地裏凍硬了,初三晚上又一個高血壓直接喝死了。這個春節,別的村子歡天喜地慶新春,我們村裏初一到初六都在辦喪事。”
一時間,大家猶如炸開了鍋一般,議論紛紛,竟然有人還腦洞大開地建議政府應該出個禁酒令,更有甚者別出心裁,想出了個限酒令,還弄出了個飲酒證,這飲酒證還分為三個檔次:初級證猶如那涓涓細流,僅有二兩量;中級證恰似那潺潺溪流,半斤量而已;高級證宛如那滔滔江水,一斤量以上。想喝酒?那得先考證,一年一審,不合格降級。無證喝酒輕者罰款,重者罰款再拘留。如此一來,既能增加產業,解決就業,又能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豈不是一舉兩得?
蘇譽聽著隻能苦笑,不得不說,高手在民間。這就相當於給驢車限速,為兩條腿辦駕照。
聽著還挺感動的,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還得查酒桌,幹部們真辛苦。“隻要能為人民群眾的利益著想,都算好幹部!難怪人民群眾越離不開他們了,家裏生火做飯還得領導們批準。豈有此理,一群混蛋玩意!”想著想著,蘇譽就想罵娘。
見過不要臉的,沒見過這麽不要臉的,一群人討論的竟然興高采烈。有人建議迴去就寫奏章,還算了一筆賬,全國至少解決就業千萬以上,財政至少能增加幾十個億。把不要臉能演繹到這個程度,全世界真沒誰了。
聽著亂七八糟的獻言獻策,李濟源黑著臉一句話都不說,抬手把鐵鍬插到雪堆上,扭頭就迴了辦公室。
掃雪完畢,蘇譽泡了一杯茶,坐在辦公室享受呢,李濟源也端著杯子進來接水了。李書記臉色雖然好看了許多,看得出來,心情依然不爽。
蘇譽嗬嗬一笑,開導起來。“李書記,為那些閑人閑事生哪門子氣。世道變了,幾千年都認為不合理的現在變合理了,大家都認為合理的事如今卻被限製了。比如說;工廠裏大煙囪裏黑煙咕嘟嘟的冒著,排出來的汙水橫流,都是合情合理。燒了幾千年的秸稈突然之間被禁燒了,理由很充分,汙染空氣。這都不算什麽,就連農村燒了幾千年的火灶都被封了,露天廁所也被封了,農家有機肥也成了有害汙染。這樣的謬論,你向誰說理去?
隻能說,我們活在一個顛倒的時代,要麽學會同流合汙,順流而下。要麽閉上眼睛閉上嘴巴,不聞不問,混吃等死。因為我們都不夠黑,也沒有成聖的資質。上麵一群人已經不食人間煙火久了,時刻準備著飛天成聖。我們沒有辦法,隻能祈禱他們快成仙入聖,早日飛走。”
李濟源聽完歎了一口氣道:“唉…,原來聽說上梁不正下梁歪,現在看來還真有一定的道理。這群人幹正事幹好事,都不行,整那些有的沒的,歪門邪道,一定一的強。這樣下去,該如何是好啊!”
這樣的問題很乏味,蘇譽也不想深入去談,拿出煙火,兩人都點上,坐在房間裏吞雲吐霧起來。
一支煙燒完,蘇譽喃喃的說道:“銅山鎮是個大染缸,有些人經過錢永利腐敗集團的潛移默化,已經變得腐朽不堪了。雖然他們沒有明顯的犯罪情節,但是,他們已經不能安心為民服務了。一隻老鼠害一鍋湯,銅山鎮要改變,這些人不能改變隻能離開。不然,我們會很被動的。”
蘇譽的話說完,李濟源眼睛一亮,驚異的望著他說道:“說說看,怎麽做?”
蘇譽沒有遲疑,直接說道:“不是有個分流下崗的政策嗎?我們倒可以好好用用。借此機會,所有的零時工全部清退,即使用零時工,我們可以重新招聘。新年新氣象新班子,不能走老套路。都當爛好人,我們啥事就別幹了。”
蘇譽的話斬釘截鐵,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還好沒有其他人在,否則都不知道誰才是鎮委書記。
李濟源隻顧著激動,哪裏管蘇譽啥口氣,何況銅山鎮錯綜複雜的局麵,他恨不得把書記職務讓給蘇譽,自己落個清淨。“好…,就這麽定了,下午我們倆就去縣委見李書記。”
還沒起床呢,張楠的電話響了。她眯著眼睛,嗯啊幾句就掛了。
“老公,快起床,媽媽叫我們迴去吃飯呢。”張楠捏了一下蘇譽的鼻子,親昵的說道。
這小妮子經過一晚上的洗禮,麵色紅潤,精神煥發,把蘇譽已經完全融入進了自己的生活,有一種初為人婦的小小激動。
電話不隔音,蘇譽早就聽見,他正在想著如何找借口不去吃飯。聽到張楠的提醒,他伸了個懶腰,又把她摟在懷裏,手裏麵零碎不斷。
“啊…,一晚上還不夠,我們先迴去吃飯,下午迴來再給你好嗎?”張楠一邊扭著身子躲避,一邊嬌羞的說道。
感覺這小妮子欲拒還迎的樣子甚是可愛,知道時間不早了,也不敢太放肆了,感慨的說道:“生命永不息,情愛咋能休?這種事情何時才是個夠喲,除非老了廢了也就斷了。”
“老公,你是最棒的,你永遠都不會老。快起床,爸媽還等著呢。”說著便下了床,拉開了窗簾。
一道雪白晃的眼睛都有些花,蘇譽還想欣賞小妮子的美麗風光呢,被光一刺眼,不得不閉上眼睛。
這時候,傳來張楠驚喜的聲音。“老公,小雪了,鵝毛大雪,窗台上已經有三寸厚了。”
“完了,完了!自己還想迴爺爺家,估計短時間不行了。”蘇譽心裏暗自歎息。
“下雪天,留客天!老公,你迴不去了,老天爺都讓你多陪陪我,下午我們去湖邊公園看雪怎麽樣?”張楠開心的說著。
見這小妮子光著身子站在窗前,開心的忘乎所以,蘇譽無奈的提醒著。“別站在窗口,快把衣服穿上,小心感冒了。”
蘇譽的提醒,張楠這才反應過來,急忙鑽迴了被窩,羞得小臉通紅。
見蘇譽一笑的壞笑,小妮子嬌嗔道:“看你的壞樣,看夠了吧?”
“我對美好的事物永遠看不夠,起床了!”說著起身穿衣服。
外麵的積雪已經抹了腳背,兩人沒有開車,相互攙扶著,一邊欣賞著雪景,一邊向家裏走去。
初十要正式上班了,初九下午溫度上升,路上的積雪也化的差不多了,蘇譽也顧不上迴爺爺家,接上張麗連夜迴了唿蘭縣。
……
張麗現在屬於扶貧人員,去不去鎮政府無關緊要,蘇譽可不行,有了位置有了職責。早早起來,收拾著準備上班。
這一夜,張麗也心滿意足,擔憂了很長時間的事,終於成為事實。知道蘇譽要上班,早早起來做好了早餐,看著蘇譽吃的開心,感覺自己終於又做迴了人妻,幸福的心情難以言表。
這個世界是個萬花筒,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一個人有一個人多幸福的定義。
五六十年代之前,對普通民眾來說,兒孫滿堂,小有盈餘,有飯吃不挨餓就是福。八十年代,不再提倡兒孫滿堂,提倡少生孩子多種樹,提倡三口之家。於是,遍地都是喵喵叫著準備抓老鼠的貓。實踐告訴大家,沒錢絕對不幸,但有錢就能幸福嗎?
進入九十年代,進入了笑貧不笑娼的時代,無論是權貴還是貧民,絞盡腦汁開啟撈錢模式。於是,人們不再注重生活質量,忘記了責任和義務,放棄了休息時間和節假日,什麽大幹一百天,創造什麽奇跡,忘記了活著的真諦!隻要生命不息,撈錢就不停,從而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
當舊的倫理道德被打破,新的倫理道德又沒有及時出現。所以,人的思想進入了混沌期,每個人對責任和幸福的定義發生了變化。
像李濟源和唐玉山這種傳統人認為;人活著就是責任和義務,為國盡職盡責,為民履行義務。孝敬父母是責任也是義務,撫養兒女是責任亦是義務。妻賢子孝,兒孫有出息,家庭和睦就是幸福。
蘇譽這輩小知識階層認為;人生就是來受罪的,把生我養我的人平安送走,照顧好自己愛的人和愛自己的人,看到她們在自己的努力下開心的活著,這就是自己的幸福。至於社會責任,他會在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盡力而為。以前說的為什麽而奮鬥,為什麽而獻身,他覺得都有點扯。因為他也見過很多因奮鬥而獻身人的窘迫與艱難,也沒見他們得到多少迴報。大家都忙,忙著做發財夢,誰還記得那個在夢裏倒下的人。
張麗覺得呀,活著可不就是為了愛嘛,隻要能把自己愛的人照顧好,看著他開開心心的,那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社會責任啥的,她又不是不明白,可她覺得那也太扯了吧,自己就是個被邊緣化的小職員罷了,這種大責任,那都是掌權者的事兒。作為一個社會底層婦女,她的責任,就隻有父母和愛人,這就是她的陪伴中的幸福。
像紀媛媛和喬慧雅這些新生代獨生子女知識分子,她們從小錦衣玉食,讀萬卷書遊曆世間物,同時也看透了人間事。什麽爾虞我詐,魁魅魍魎之輩也都見識過了。
她們覺著吧;靠著自身的本事過著自己的逍遙單身日子,啥責任啊義務啊,都特縹緲,離自己也老鼻子遠了,對功名利祿更是沒啥興趣。趁著年輕趕緊給心找個安樂窩,沒事就打個電話撒撒嬌,想對方了就訂張機票湊一塊,盡情享受愛與被愛的美妙。至於未來嘛,她們才懶得去想呢,反正她們覺得老了就沒未來了,這就是她們所謂的孤獨中的幸福。
哈哈,不過呢,還有好多人,根本沒時間去想啥幸福不幸福的,整天就忙著掙錢,上班、加班,這就是他們生活的全部。自己的錢要掙,兒子的錢也得掙,到最後連孫子的錢都掙上了。還沒等想明白自己活著是為啥呢,就被小鬼給帶走了。走的時候還念叨著沒給孫子娶上媳婦,那叫一個不甘心啊!
所以說,人生苦短,生活不易。大家各有各的不容易,各有各的生活方式。當然了,他家也各有各的幸福標準,隻要沒有危害他人,隻要不分你的蛋糕,就不要用自己那一套去約束和綁架別人。活在當下已經夠不容易了,還強加那麽多的枷鎖給他人,這本身也是一種不道德。
……
職場上流傳著這麽一句話;收假收的隻是大家的時間,但未必能收的了大家的心。不吃一碗元宵,難保心能歸位。
蘇譽到了鎮政府剛過八點,院子裏鋪著厚厚的一層積雪,滿院子參差不齊的腳印。李濟源辦公室門已經開了,唐玉山和薛迎春還沒來。
副鎮長就得有副鎮長的自覺,蘇譽拿了一把鐵鍬,提著一條掃把,開始清理起院子裏的積雪。聽到掃把鐵鍬聲響起,本來辦公室還嘻嘻哈哈的笑聲戛然而止,大家都探出頭來觀察。
綜合辦公室裏有人叫道:“我靠,是蘇副鎮長掃雪,大家趕緊的,都出去掃雪。”
“人家是副鎮長,你就是一個兵,急著出去表現個鳥,難不成掃完雪你就能升官?”又一個聲音陽聲陰氣的調侃道。
又一個女生笑道:“你們不出去,我陪帥哥去掃雪,這可是難得套近乎的機會。”說著,這女人戴上手套出了門。
“嘿嘿,這娘們夠直接的,啥時候都想著巴結領導,就怕她那股騷浪勁還入不了蘇副鎮長的法眼。”又一個聲音不屑的說道。
“蘇副鎮長好啊,雪有點凍結,你掃我來鏟。”女人走到蘇譽身後,拿起鐵鍬邊幹邊說道。
“好啊,你穿的小尖皮鞋,小心點,挺滑的。”蘇譽邊掃邊說道。
平時幹啥事都是領導招唿,大家才不情願去幹。蘇譽就是想看看有多少自覺人,又有多少沒眼色的主。他想借機了解一下,以後礦山項目啟動了,根據情況提拔使用。
終於還是有眼色的人多,女人剛說完,黨政辦出來兩個身影,也加入了掃雪的行列裏。
蘇譽記憶力非常好,出來幾個人,都是那個辦公室的,大概多長時間出來的,他都記下了。
一刻鍾後,掃雪的人增加到了十幾個,這時候,李濟源也拿著鐵鍬出來了。
“快快快,李書記親自下場了,再不出去一準被穿小鞋。”綜合辦有人緊張的叫道。
李濟源下場後,各個辦公室門前才晃晃悠悠出現了人影,一個個幹部們腰來腿不來的,慢騰騰向樓下走來。
李濟源直接來到了蘇譽身前,嘴角掛著一抹若有若無的笑容,朗聲說道:“蘇副鎮長,還是你有眼色啊,不像我們這些機關老油條,整日裏就知道坐享其成,忘了我們的傳統美德,不曉得辛勤耕耘。這人啊,一旦習慣了慵懶,身體就像那生鏽的機器,變得僵硬無比,思想也如同那被禁錮的鳥兒,僵化得厲害。長此以往,恐怕是要被時代的洪流所淘汰嘍。”
李書記這話是在表達自己的不滿,蘇譽明白,不知道其他人明白嗎。其實,李濟源說的很對。隻進不出的鐵飯碗,真是一種腦殘製度。讓機關變相成為幹部的福利院,讓服務成為一種空話,從而助長了官僚習氣的蔓延。隻要不挑剔不犯錯,這樣不死不活的日子也能混上一輩子,渾渾噩噩,死氣沉沉,無欲無求。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何嚐不是很多體製內人的幸福。
感覺李濟源的針對性太明顯了,蘇譽學著和起了稀泥。“哈哈哈,一個年過的感覺身體都生鏽了,出來活動活動挺好。”
能在各級政府裏混日子,覺悟高不高不好說,理論聯係實際的能力都有,就看能不能用到地方上。
黨政辦主任陳海洋也是個老機關,李書記話中意思,他哪裏聽不出來,聽到蘇副鎮長打岔,急忙附和著說道:“誰說不是呢,放了九天假,喝了八天酒,現在還感覺有些醉意呢。”
陳海洋的話讓大家有了共鳴,於是,自認為資格老的,都說起了過年酒場上的一些事。
社會事務辦主任荊南星說道:“唉,不喝想喝,喝多了要命呀!三十晚上我們村子裏一個老棒子喝多了,睡在雪地裏凍硬了,初三晚上又一個高血壓直接喝死了。這個春節,別的村子歡天喜地慶新春,我們村裏初一到初六都在辦喪事。”
一時間,大家猶如炸開了鍋一般,議論紛紛,竟然有人還腦洞大開地建議政府應該出個禁酒令,更有甚者別出心裁,想出了個限酒令,還弄出了個飲酒證,這飲酒證還分為三個檔次:初級證猶如那涓涓細流,僅有二兩量;中級證恰似那潺潺溪流,半斤量而已;高級證宛如那滔滔江水,一斤量以上。想喝酒?那得先考證,一年一審,不合格降級。無證喝酒輕者罰款,重者罰款再拘留。如此一來,既能增加產業,解決就業,又能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豈不是一舉兩得?
蘇譽聽著隻能苦笑,不得不說,高手在民間。這就相當於給驢車限速,為兩條腿辦駕照。
聽著還挺感動的,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還得查酒桌,幹部們真辛苦。“隻要能為人民群眾的利益著想,都算好幹部!難怪人民群眾越離不開他們了,家裏生火做飯還得領導們批準。豈有此理,一群混蛋玩意!”想著想著,蘇譽就想罵娘。
見過不要臉的,沒見過這麽不要臉的,一群人討論的竟然興高采烈。有人建議迴去就寫奏章,還算了一筆賬,全國至少解決就業千萬以上,財政至少能增加幾十個億。把不要臉能演繹到這個程度,全世界真沒誰了。
聽著亂七八糟的獻言獻策,李濟源黑著臉一句話都不說,抬手把鐵鍬插到雪堆上,扭頭就迴了辦公室。
掃雪完畢,蘇譽泡了一杯茶,坐在辦公室享受呢,李濟源也端著杯子進來接水了。李書記臉色雖然好看了許多,看得出來,心情依然不爽。
蘇譽嗬嗬一笑,開導起來。“李書記,為那些閑人閑事生哪門子氣。世道變了,幾千年都認為不合理的現在變合理了,大家都認為合理的事如今卻被限製了。比如說;工廠裏大煙囪裏黑煙咕嘟嘟的冒著,排出來的汙水橫流,都是合情合理。燒了幾千年的秸稈突然之間被禁燒了,理由很充分,汙染空氣。這都不算什麽,就連農村燒了幾千年的火灶都被封了,露天廁所也被封了,農家有機肥也成了有害汙染。這樣的謬論,你向誰說理去?
隻能說,我們活在一個顛倒的時代,要麽學會同流合汙,順流而下。要麽閉上眼睛閉上嘴巴,不聞不問,混吃等死。因為我們都不夠黑,也沒有成聖的資質。上麵一群人已經不食人間煙火久了,時刻準備著飛天成聖。我們沒有辦法,隻能祈禱他們快成仙入聖,早日飛走。”
李濟源聽完歎了一口氣道:“唉…,原來聽說上梁不正下梁歪,現在看來還真有一定的道理。這群人幹正事幹好事,都不行,整那些有的沒的,歪門邪道,一定一的強。這樣下去,該如何是好啊!”
這樣的問題很乏味,蘇譽也不想深入去談,拿出煙火,兩人都點上,坐在房間裏吞雲吐霧起來。
一支煙燒完,蘇譽喃喃的說道:“銅山鎮是個大染缸,有些人經過錢永利腐敗集團的潛移默化,已經變得腐朽不堪了。雖然他們沒有明顯的犯罪情節,但是,他們已經不能安心為民服務了。一隻老鼠害一鍋湯,銅山鎮要改變,這些人不能改變隻能離開。不然,我們會很被動的。”
蘇譽的話說完,李濟源眼睛一亮,驚異的望著他說道:“說說看,怎麽做?”
蘇譽沒有遲疑,直接說道:“不是有個分流下崗的政策嗎?我們倒可以好好用用。借此機會,所有的零時工全部清退,即使用零時工,我們可以重新招聘。新年新氣象新班子,不能走老套路。都當爛好人,我們啥事就別幹了。”
蘇譽的話斬釘截鐵,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還好沒有其他人在,否則都不知道誰才是鎮委書記。
李濟源隻顧著激動,哪裏管蘇譽啥口氣,何況銅山鎮錯綜複雜的局麵,他恨不得把書記職務讓給蘇譽,自己落個清淨。“好…,就這麽定了,下午我們倆就去縣委見李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