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姓的起源按照竹書紀年等說法,可以說是萬姓之宗。


    不過也有疑惑,後來被大禹殺了的那個防風氏首領,是不是真的為了防備風氏而取的名呢?


    伏羲女媧的爹,燧人氏,就是鑽木取火那位,就姓風,相傳還是他發明了姓氏。


    並且燧人氏還是全人類無性繁殖的第一例,就是他的夫人在雷澤看到一個大腳印,覺得很奇怪,就踩著大腳印往前走,就這麽著懷孕生下了伏羲。


    隻是風姓現在人口太少,隻有幾千人。


    相比較風姓,鳳姓也有出自女媧之說。


    但是鳳姓在西南最重要的出處,還是在唐朝中期。當時有個叫閣羅鳳的占據今天的雲南貴州等地,前期臣服於大唐,後來獨立出來。


    查了半天,沒找到鳳姓的具體人口數,估計不會多了,也沒有代表性名人。


    既然風姓和鳳姓人口都不多,也沒太著名的人物,那就還講一些古代跟這倆姓氏有關的故事吧。


    咱們常說的三皇五帝,如果問一下具體三皇是誰,五帝都有誰?並沒有一成不變的說法。但是燧人氏是可以確定的三皇之首,叫遂皇,也叫天皇!


    您看,小鬼子那邊所謂的天皇,是不是比咱們晚了幾千幾萬年。論輩分,咱這邊是他祖爺爺的上八千輩的祖爺爺!


    能被尊為天皇,當然要對人類有傑出的貢獻!


    時間迴到幾千上萬我也不知道多少年前,那時候人類剛開始起步。


    說到起步,咱們現在為什麽會把做一件事的開始說成起步呢?其原因就是以前在樹上跑,從下地走路才邁開步,所以叫起步。


    這幾句是我個人的理解,信不信的由您。


    拉迴主題。


    燧人氏發現,剛剛從樹上下來的人類,麵臨著各種生物的競爭。弱肉強食在任何時候都一樣,我們人類不也是通過搶占其他生物的地盤慢慢走到今天的嗎!


    所以當時燧人氏覺得,地下狼蟲虎豹肆虐,空中鷹隼禽鳥襲擾,水裏鯊蟒鱷魚橫行,如果不能想出來好辦法應對,估計人類想迴樹上都沒指望,隻能跑地底下變成石油造福不知道誰的子孫了。


    一次打雷,擊中了一棵枯樹,由此引發了山林大火。


    路過的燧人氏,抽了抽鼻子,咋這麽香呢?


    嗅著香味尋找,原來是動物被火燒後散發出來的。燧人氏品嚐了一下,嘿嘿,還真香。


    從這以後,燧人氏就刻意的留心哪裏發生山火,找燒焦了的動物屍體。


    問題是雷擊生火,一輩子也難得遇到幾次,哪有那麽多打雷剛好擊中樹木著火的呀!


    所以燧人氏經過琢磨,發明了鑽木取火。


    後來又發現,狼蟲虎豹這些猛獸以及飛禽,好像都害怕火,這就使火的使用更加重要。


    自從燧人氏發明了火,人類才真正實現了告別飲毛如血,進入熟食時代。


    風姓和鳳姓人口實在太少,也找不到有太大名氣的,所以就聊這麽多吧。


    ******


    花姓和華姓在過去屬於一支,因為古文華和花是通假字,意思一樣。


    前麵說過華姓的起源,這裏也不重複了。


    花這個字,據說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候的北魏,是專指花草的。後來就慢慢有人以花為姓了。


    在今天的河南商丘和安徽亳州之間,105國道東側約十公裏左右的地方,有個叫木蘭鎮的地方,相傳就是花木蘭的老家。


    在遙遠的東北黑龍江,還有個木蘭縣。隻是這個木蘭縣跟河南的木蘭鎮,根本就是兩個概念。


    東北那旮瘩的木蘭,是圍場的意思。大估計是過去沒有鋼筋水泥鐵絲網,隻能用木棍或者泥土圈起來做柵欄抵擋狼啊什麽的,所以叫木欄。具體是不是這意思,還請您自個猜。


    曆史上有沒有花木蘭,什麽時代的人,存在爭議。


    按照有些說法,這位花大姐是隋末隋恭帝時代應征入伍的。但是一來隋煬帝垮台,隋朝還有誰能發動群眾組織抵抗。二者《木蘭辭》早在南北朝就有,不可能先有木蘭辭,再有花木蘭從軍的傳奇吧。


    所以綜合考慮,如果真有其人其事,花木蘭就是北魏時期的人。


    豫劇花木蘭有段唱詞:花木蘭羞答答,施禮拜上,尊一聲賀元帥,細聽端詳。。。。。。


    按照北魏推測,這個賀元帥,很可能是賀賴部的一個領導,而不是真的姓賀。


    另外北魏時候經常打仗,征兵當然得常態化。您想啊,花木蘭家裏就三口人,一個跑不動的半大老頭,帶一個閨女和未成年的兒子,這種家庭還要出人參軍,社會之亂也就能想象出來了。


    這也符合當時的社會背景,當時北魏的太武帝拓跋燾,為什麽要發起滅佛運動呢?


    還不是這幫所謂的和尚,占著田產,吃的肥頭大耳腦滿腸肥,卻不交稅不服兵役。大家都這麽幹,皇帝吃誰去呀!所以在兵源緊張的情況下,才會出現像花木蘭這種家庭,還得被強製服兵役的情況。


    甭管這事真假,花木蘭代表著一種精神。雖然花木蘭可能沒想到什麽家國天下的愛國主義精神,但是作者肯定想到了。


    巾幗不讓須眉的還很多,我們後麵慢慢介紹。


    詩聖杜甫有首不太出名的詩《戲做花卿歌》:成都猛將有花卿,學語小兒知姓名。說的是唐朝一員將軍,叫花敬定。


    這個花敬定是成都府尹崔光遠的手下,以勇猛能打著稱。


    當時段子璋叛亂,攻下了重鎮綿州,自稱梁王。


    崔光遠就派出花敬定,還別說,花敬定真是能打,沒多久就攻克綿州,斬殺段子璋。


    但是令綿州老百姓沒想到的是,代表政府軍的花敬定,還不如反對派段子璋呢!


    段子璋好歹不那麽騷擾老百姓,而花敬定的部隊卻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看到女人戴著金手鐲,士兵就過去搶。整半天卻摘不掉,士兵揮刀將婦女胳膊剁了,提著半截胳膊跑一邊慢慢摘。


    一時間綿州老百姓恨的牙癢,卻又無可奈何。人家拳頭硬,幹不過隻能忍著。


    作死的花敬定據說還讓樂隊演奏屬於皇帝才能聽的音樂。具體這些音樂是啥,俺也不知道,大估計不會是豬八戒背媳婦那種吧。


    人狂必有禍,追擊段子璋餘部的花敬定,中了人家的埋伏,亂軍中死於非命。


    花姓人口基數少,隻有不到二十萬,可以說的名人軼事不多,就簡單聊到這裏吧。


    下一篇,聊聊方姓,歡迎持續關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趣談百家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趣並收藏趣談百家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