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眼為仲錦元,京派的人。
探花為餘敬榮,北派的人。
二甲第一黃久林,南派的人。
這一個結果,眾大臣沒有異議,最後就這麽定了下來。
皇帝看了眾大臣一眼,「眾愛卿若沒有話說,就著禮部擬製敕,明日於午朝之時傳臚……」
眾大臣口徑一致,「皇上聖明。」
第638章 六元及第
中午之後,狀元樓裏,今年的進士全都來齊了,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就算不巴望自己登一甲中狀元,也希望自己列入二甲中。
「進士出身」和「同進士出身」雖隻有一字之差,但對於日後的仕途卻有天壤之別。
秦玉堂三人中午的時候到了,過來之後跟祝澤清和淩封錦坐在一起。
簡君傑手指緊緊捏著扇柄,都快把扇柄捏變形了,「忍不住有些緊張了。」
陶子衡微笑道,「放心,肯定能入二甲。」
秦玉堂眼睛掃過二人,「我希望子衡兄說的是真的。」
祝澤清臉上掛上笑容,「以你們的水平肯定能入二甲,不用擔心。」
未時末,殿試終於放榜。
與傳臚是正名次的順序不同,放榜是倒名次的,先從三甲開始,再到二甲,最後是一甲。
因為三甲有二百零二人,其實大多數通過會試的貢士都會被列入三甲之內。
報喜的人一來,雖在貢士的預料之內,但無悲無喜,最多是讓自己心安定下來……總算殿試的文章沒犯禁。
隻要沒被刷下去,就算是中了進士,迴頭照樣衣錦還鄉,光耀門楣。
得到三甲報喜的人,同時被賜予進士服。
進士頭巾如烏紗帽,頂平,展角闊寸餘,長五寸許,係以垂帶,皂紗為之。
深藍羅袍,緣以青羅,袖廣而不殺。
笏板為槐木,腰帶是青色皮質,以黑角裝飾,垂撻尾於後。
進士服雖不是官服,卻已顯得極為正式,來日的皇宮傳臚時需要穿戴。
得到進士服的考生趕緊迴去準備,若不合適的話可以找人互相調換,但不能擅自裁剪修改。
因為這身衣服僅僅是借給考生穿戴幾天,等拜謁完孔子至聖先師的釋菜禮結束後,就要歸還朝廷,留給下一屆進士使用。
三甲報喜下來,狀元樓立馬空了一大半。
在殿試放榜中,沒來消息一般都是好消息,更何況三甲已經公布為二百零二人。
考生自己掐著指頭一算,二甲有九十五人,一甲三人,正好是三百人,殿試不會有人落榜,沒在三甲,那必然是在二甲或者以上。
到了二甲放榜後,更多人開始注意街道上那些來往報喜的報子,報子在報喜之時,會把二甲進士的名字和名次喊的異常響亮。
「……」
「京城淩老爺,高中殿試二甲十名!」這是淩封錦的報喜。
「南州秦老爺,高中殿試二甲第二十六名!」這是秦玉堂的報喜。
「南州陶老爺,高中殿試二甲第二十八名!」這是陶子衡的報喜。
「……」
「南州奸老爺,高中殿試二甲第三十名名!」這是簡君傑的報喜。
在放榜報喜中,隻會說考生籍貫、姓氏、名次,並不會說是進士出身還是同進士出身。
因為考生在第二日皇宮傳臚之前,都隻是貢士的身份,進士之名是由皇帝來親自賜予的,連姓名都因為中了進士而不能為普通報子直唿,一律都是「某老爺」。
二甲的報喜,從二甲第九十五名開始,到二甲第一名黃久林結束,因考生居住的地方不同,想知道每個考生到底列在第幾隻有等來日傳臚結束之後才知曉。
江一寧和江子星跑來了狀元樓。
「澤清,知道你的殿試結果了嗎?」江一寧急切地問。
京城裏到處是報子報喜的聲音,江一寧實在坐不住了,拉著江子星趕來狀元樓,詢問情況。
祝澤清拉著江一寧坐下,「稍等一下。」
他話音一落,報子報喜的聲音傳來,「捷報捷報,南州杞縣祝老爺,高中殿試狀元,捷報,南州杞縣……」
狀元的喜報一張揚開,附近幾條街道都跟著喧嚷起來。
在這年頭,狀元是鯉魚躍龍門的最傑出代表,也是民間百姓和士子捧為偶像之人,三年才有一個。
祝澤清的名氣在還未來京城的時候就足夠大了,現在經過報子張揚,更是家喻戶曉,士子中無人不知。
「祝老爺中狀元啦,祝老爺中狀元啦,我們快去討喜,六元及第啊!」
在科舉考試的鄉試、會試、殿試中均取得頭名,也就是連續考取解元、會元、狀元,謂之三元及第。
然祝澤清在縣試、府試、院試均取得了第一名,故此稱為六元及第。
連中六元,在這個時代屬於讀書人最高之榮耀!
江一寧興奮極了,「澤清,你考上狀元了!六元及第!」
「恭喜恭喜!」尚未來不及走的士子門,趕緊圍過來報喜。
這是多轟動的新聞,周圍街巷的民眾情緒跟著調動起來,所有人隻知道一件事,就是趕快去拜見一下這位新科狀元郎,沾一沾貴氣。
到底是怎樣的人,才能以弱冠之齡就獲得讀書人生平最渴望獲得的榮譽,莫非比普通人多個眼睛還是耳朵不成?
探花為餘敬榮,北派的人。
二甲第一黃久林,南派的人。
這一個結果,眾大臣沒有異議,最後就這麽定了下來。
皇帝看了眾大臣一眼,「眾愛卿若沒有話說,就著禮部擬製敕,明日於午朝之時傳臚……」
眾大臣口徑一致,「皇上聖明。」
第638章 六元及第
中午之後,狀元樓裏,今年的進士全都來齊了,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就算不巴望自己登一甲中狀元,也希望自己列入二甲中。
「進士出身」和「同進士出身」雖隻有一字之差,但對於日後的仕途卻有天壤之別。
秦玉堂三人中午的時候到了,過來之後跟祝澤清和淩封錦坐在一起。
簡君傑手指緊緊捏著扇柄,都快把扇柄捏變形了,「忍不住有些緊張了。」
陶子衡微笑道,「放心,肯定能入二甲。」
秦玉堂眼睛掃過二人,「我希望子衡兄說的是真的。」
祝澤清臉上掛上笑容,「以你們的水平肯定能入二甲,不用擔心。」
未時末,殿試終於放榜。
與傳臚是正名次的順序不同,放榜是倒名次的,先從三甲開始,再到二甲,最後是一甲。
因為三甲有二百零二人,其實大多數通過會試的貢士都會被列入三甲之內。
報喜的人一來,雖在貢士的預料之內,但無悲無喜,最多是讓自己心安定下來……總算殿試的文章沒犯禁。
隻要沒被刷下去,就算是中了進士,迴頭照樣衣錦還鄉,光耀門楣。
得到三甲報喜的人,同時被賜予進士服。
進士頭巾如烏紗帽,頂平,展角闊寸餘,長五寸許,係以垂帶,皂紗為之。
深藍羅袍,緣以青羅,袖廣而不殺。
笏板為槐木,腰帶是青色皮質,以黑角裝飾,垂撻尾於後。
進士服雖不是官服,卻已顯得極為正式,來日的皇宮傳臚時需要穿戴。
得到進士服的考生趕緊迴去準備,若不合適的話可以找人互相調換,但不能擅自裁剪修改。
因為這身衣服僅僅是借給考生穿戴幾天,等拜謁完孔子至聖先師的釋菜禮結束後,就要歸還朝廷,留給下一屆進士使用。
三甲報喜下來,狀元樓立馬空了一大半。
在殿試放榜中,沒來消息一般都是好消息,更何況三甲已經公布為二百零二人。
考生自己掐著指頭一算,二甲有九十五人,一甲三人,正好是三百人,殿試不會有人落榜,沒在三甲,那必然是在二甲或者以上。
到了二甲放榜後,更多人開始注意街道上那些來往報喜的報子,報子在報喜之時,會把二甲進士的名字和名次喊的異常響亮。
「……」
「京城淩老爺,高中殿試二甲十名!」這是淩封錦的報喜。
「南州秦老爺,高中殿試二甲第二十六名!」這是秦玉堂的報喜。
「南州陶老爺,高中殿試二甲第二十八名!」這是陶子衡的報喜。
「……」
「南州奸老爺,高中殿試二甲第三十名名!」這是簡君傑的報喜。
在放榜報喜中,隻會說考生籍貫、姓氏、名次,並不會說是進士出身還是同進士出身。
因為考生在第二日皇宮傳臚之前,都隻是貢士的身份,進士之名是由皇帝來親自賜予的,連姓名都因為中了進士而不能為普通報子直唿,一律都是「某老爺」。
二甲的報喜,從二甲第九十五名開始,到二甲第一名黃久林結束,因考生居住的地方不同,想知道每個考生到底列在第幾隻有等來日傳臚結束之後才知曉。
江一寧和江子星跑來了狀元樓。
「澤清,知道你的殿試結果了嗎?」江一寧急切地問。
京城裏到處是報子報喜的聲音,江一寧實在坐不住了,拉著江子星趕來狀元樓,詢問情況。
祝澤清拉著江一寧坐下,「稍等一下。」
他話音一落,報子報喜的聲音傳來,「捷報捷報,南州杞縣祝老爺,高中殿試狀元,捷報,南州杞縣……」
狀元的喜報一張揚開,附近幾條街道都跟著喧嚷起來。
在這年頭,狀元是鯉魚躍龍門的最傑出代表,也是民間百姓和士子捧為偶像之人,三年才有一個。
祝澤清的名氣在還未來京城的時候就足夠大了,現在經過報子張揚,更是家喻戶曉,士子中無人不知。
「祝老爺中狀元啦,祝老爺中狀元啦,我們快去討喜,六元及第啊!」
在科舉考試的鄉試、會試、殿試中均取得頭名,也就是連續考取解元、會元、狀元,謂之三元及第。
然祝澤清在縣試、府試、院試均取得了第一名,故此稱為六元及第。
連中六元,在這個時代屬於讀書人最高之榮耀!
江一寧興奮極了,「澤清,你考上狀元了!六元及第!」
「恭喜恭喜!」尚未來不及走的士子門,趕緊圍過來報喜。
這是多轟動的新聞,周圍街巷的民眾情緒跟著調動起來,所有人隻知道一件事,就是趕快去拜見一下這位新科狀元郎,沾一沾貴氣。
到底是怎樣的人,才能以弱冠之齡就獲得讀書人生平最渴望獲得的榮譽,莫非比普通人多個眼睛還是耳朵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