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澤清拿到考題後,陷入了思考。
殿試考的已經不完全是士子的知識麵,以及寫議論文的能力,而是要考士子的思想。
??所謂思想,意思就是要在儒家思想下,分清天地君親師的主次關係,知道帝王禦民和愚民的手段,幫皇帝治理國家,教化百姓。
至於百姓是否安居樂業尚在其次,重點是讓百姓認清楚皇帝治國那是「天賦皇權」,不能撼動帝王的統治。
??曆朝曆代的帝王,追求的皆不過如此,儒家學說之所以得到推崇,正是因為儒家學說很好地契合了帝王治國的宗旨,讓皇帝覺得,隻要讀書人把儒家學說學好,同時能奉為經典,就不會影響到他們的統治。
儒家學說基本跟封建王朝的「思想政治課」差不多。
??考生要有學問,首先要有思想覺悟,不能跟皇帝唱反調,甚至造反,否則當帝王的怎會讓你學習,甚至列為科舉應試科目?
當皇帝的,誰不想在宮闈裏,天下臣服,四海昇平?
迴到策問的問題上,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祝澤清已明白自己所要論的方向。
沈溪奮筆疾書時,別的考生也在完成自己的文章。
??到下午申酉之交,太陽西斜,考生的筆基本都停了下來。
??規矩是一樣的,寫完就要合卷,因為卷子是不能改的。
殿試從清晨辰時開始,黃昏時分結束。
皇帝隻監考了一個多時辰,很多考生也是在殿試正式進行後許久,想趁著人們不注意,偷偷看一眼帝王,才知道皇帝已經離開。
??交了卷子,祝澤清與眾多考生一起,在侍衛護送之下出了皇宮。
??眾貢士進皇宮時不敢喧譁,但等出了紫禁城門口,已在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待走遠之後,眾貢士逐漸喧鬧起來。
得慕天子顏,算是學子的最高榮耀了。
今日的殿試尚且隻是個開始,三天之後殿試發榜才是正戲,到時候皇帝和文武百官都會出席,學子寒窗苦讀十幾載到幾十載,隻為一朝金榜題名。
離開皇宮不一會兒,前麵的大街上馬車和轎子排成了長溜溜一排,許多貢士上前找到自家的車轎,乘坐離開。
就算沒有車轎可乘之人,也有家僕前來迎接。
??中進士的考生,已經不是純粹意義上的「寒門士子」,就算家境落魄,中舉之後也會得到鄉社同族之人的饋贈,又有士紳刻意巴結逢迎,送上錢糧田地,更有朝廷下發的俸祿。
中了貢士後,就算手頭稍微拮據也都不會吝嗇,畢竟殿試後,朝廷還會有賞賜,到時候可以兌換銀錢。
祝澤清隨著人群走出皇宮不遠,淩封錦、秦玉堂三人便走了過來。
他們自然也是有人來接的,馬車僕人都有,若要講派頭,沒人能超過他們去。
江一寧快步走過來,「不問你們考試如何了,我準備了飯菜,先去吃飯吧?」
祝澤清點點頭,「走吧。」
秦玉堂揉了揉有些疼的肚子,「一日沒吃了,早知道應該多吃一點兒。」
旁邊簡君傑拍拍秦玉堂的肩膀,「為了能參加這一日的殿試,就算是餓兩天,也值得。」
陶子衡笑著附和,「此話有理。」
一行人往食堂而去。
江一寧和江子星親手下廚,為大家做了一頓大餐,「給你們介紹一下今天的菜,第一個獨占鰲頭(五柳菊花魚),第二個一鳴驚人(紅蔥頭蒸雞),第三個旗開得勝(勝瓜炒肉片),第四個生機勃勃(菜心)……」
總共十個菜,全是寓意極好的菜,一般考上狀元才吃。
江一寧是打算提前給祝澤清慶祝了。
第636章 閱卷
四月十六,是殿試讀卷官正式開始讀卷的日子。
考生們在殿試之後,交上來的試卷會被迅速送往保和殿東側的中左門,那裏有彌封官等待封裝試卷。
封裝試卷也與現**試封卷類似,蓋住考生的名字,之後將試卷裝入固定的箱子裏,護送至專門閱卷的場所——午門內朝房。
在這裏,等候多時的讀卷大臣要花費兩晚一天的時間來閱卷,讀卷大臣由皇帝欽點,閱卷為全封閉式,未閱卷完畢,不得出宮。
這十四位讀卷大臣為首的是宋大學士,他跟鄭大學士是同等級別的官員,讀卷官多選一二品大員,大家等級都差不多。
這天上午,十四名讀卷官進宮讀卷。
殿試並無謄錄,所以眾讀卷官所要閱覽的卷子全都是考生的原卷。
若是遇到十四名閱卷官認識的人,筆跡熟悉,而且這位讀卷官還非常欣賞這位考生,那麽這名考生就會幸運地先獲得一個圈的成績。
理論上來說,十四名閱卷官要把三百份考卷都看一遍,讀卷官覺得文章優異,就會畫個圈,若是覺得狗屁不通則直接畫叉,若是不好也不壞,那什麽都不管。
最後文章好壞優劣,全看考卷中圈和叉的數量。
但實際操作並非如此。
所有考卷,要先交給以宋大學士為首的三位內閣大學士,就是俗稱的閣老來審閱,讓閣老先定基調。
閣老的意見往往是最重要的,他們的意見基本關係到考生最後的排名。
最後所有考卷會分為三等,上一等、次二等的考卷會被分別列開,所謂的上一等,就是卷子上圈比較多,次二等則是圈比較少,或者叉比較多的試卷。
殿試考的已經不完全是士子的知識麵,以及寫議論文的能力,而是要考士子的思想。
??所謂思想,意思就是要在儒家思想下,分清天地君親師的主次關係,知道帝王禦民和愚民的手段,幫皇帝治理國家,教化百姓。
至於百姓是否安居樂業尚在其次,重點是讓百姓認清楚皇帝治國那是「天賦皇權」,不能撼動帝王的統治。
??曆朝曆代的帝王,追求的皆不過如此,儒家學說之所以得到推崇,正是因為儒家學說很好地契合了帝王治國的宗旨,讓皇帝覺得,隻要讀書人把儒家學說學好,同時能奉為經典,就不會影響到他們的統治。
儒家學說基本跟封建王朝的「思想政治課」差不多。
??考生要有學問,首先要有思想覺悟,不能跟皇帝唱反調,甚至造反,否則當帝王的怎會讓你學習,甚至列為科舉應試科目?
當皇帝的,誰不想在宮闈裏,天下臣服,四海昇平?
迴到策問的問題上,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祝澤清已明白自己所要論的方向。
沈溪奮筆疾書時,別的考生也在完成自己的文章。
??到下午申酉之交,太陽西斜,考生的筆基本都停了下來。
??規矩是一樣的,寫完就要合卷,因為卷子是不能改的。
殿試從清晨辰時開始,黃昏時分結束。
皇帝隻監考了一個多時辰,很多考生也是在殿試正式進行後許久,想趁著人們不注意,偷偷看一眼帝王,才知道皇帝已經離開。
??交了卷子,祝澤清與眾多考生一起,在侍衛護送之下出了皇宮。
??眾貢士進皇宮時不敢喧譁,但等出了紫禁城門口,已在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待走遠之後,眾貢士逐漸喧鬧起來。
得慕天子顏,算是學子的最高榮耀了。
今日的殿試尚且隻是個開始,三天之後殿試發榜才是正戲,到時候皇帝和文武百官都會出席,學子寒窗苦讀十幾載到幾十載,隻為一朝金榜題名。
離開皇宮不一會兒,前麵的大街上馬車和轎子排成了長溜溜一排,許多貢士上前找到自家的車轎,乘坐離開。
就算沒有車轎可乘之人,也有家僕前來迎接。
??中進士的考生,已經不是純粹意義上的「寒門士子」,就算家境落魄,中舉之後也會得到鄉社同族之人的饋贈,又有士紳刻意巴結逢迎,送上錢糧田地,更有朝廷下發的俸祿。
中了貢士後,就算手頭稍微拮據也都不會吝嗇,畢竟殿試後,朝廷還會有賞賜,到時候可以兌換銀錢。
祝澤清隨著人群走出皇宮不遠,淩封錦、秦玉堂三人便走了過來。
他們自然也是有人來接的,馬車僕人都有,若要講派頭,沒人能超過他們去。
江一寧快步走過來,「不問你們考試如何了,我準備了飯菜,先去吃飯吧?」
祝澤清點點頭,「走吧。」
秦玉堂揉了揉有些疼的肚子,「一日沒吃了,早知道應該多吃一點兒。」
旁邊簡君傑拍拍秦玉堂的肩膀,「為了能參加這一日的殿試,就算是餓兩天,也值得。」
陶子衡笑著附和,「此話有理。」
一行人往食堂而去。
江一寧和江子星親手下廚,為大家做了一頓大餐,「給你們介紹一下今天的菜,第一個獨占鰲頭(五柳菊花魚),第二個一鳴驚人(紅蔥頭蒸雞),第三個旗開得勝(勝瓜炒肉片),第四個生機勃勃(菜心)……」
總共十個菜,全是寓意極好的菜,一般考上狀元才吃。
江一寧是打算提前給祝澤清慶祝了。
第636章 閱卷
四月十六,是殿試讀卷官正式開始讀卷的日子。
考生們在殿試之後,交上來的試卷會被迅速送往保和殿東側的中左門,那裏有彌封官等待封裝試卷。
封裝試卷也與現**試封卷類似,蓋住考生的名字,之後將試卷裝入固定的箱子裏,護送至專門閱卷的場所——午門內朝房。
在這裏,等候多時的讀卷大臣要花費兩晚一天的時間來閱卷,讀卷大臣由皇帝欽點,閱卷為全封閉式,未閱卷完畢,不得出宮。
這十四位讀卷大臣為首的是宋大學士,他跟鄭大學士是同等級別的官員,讀卷官多選一二品大員,大家等級都差不多。
這天上午,十四名讀卷官進宮讀卷。
殿試並無謄錄,所以眾讀卷官所要閱覽的卷子全都是考生的原卷。
若是遇到十四名閱卷官認識的人,筆跡熟悉,而且這位讀卷官還非常欣賞這位考生,那麽這名考生就會幸運地先獲得一個圈的成績。
理論上來說,十四名閱卷官要把三百份考卷都看一遍,讀卷官覺得文章優異,就會畫個圈,若是覺得狗屁不通則直接畫叉,若是不好也不壞,那什麽都不管。
最後文章好壞優劣,全看考卷中圈和叉的數量。
但實際操作並非如此。
所有考卷,要先交給以宋大學士為首的三位內閣大學士,就是俗稱的閣老來審閱,讓閣老先定基調。
閣老的意見往往是最重要的,他們的意見基本關係到考生最後的排名。
最後所有考卷會分為三等,上一等、次二等的考卷會被分別列開,所謂的上一等,就是卷子上圈比較多,次二等則是圈比較少,或者叉比較多的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