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的人都是一批人報喜即可,唯獨這前十需要分三批去,這是因為會試的前十,基本代表殿試的三甲在其中,如此榮耀之事,需要朝廷大加宣傳,討個好彩頭。


    第一案剛張貼出來,庭院裏等候的考生就圍了上去,雖然來的人不多,但也有好幾百人,前麵圍得水泄不通。


    禮部並沒有藏著掖著,很快第二案和第三案都張貼了出來,考生上去看過之後,大多數都是失望而歸。


    考生多少還是有自知之明的,考完會試後,到底自己考得怎麽樣,心裏其實非常清楚,本來會試的錄取率就不高,鯉魚躍龍門之事隻在心裏想想便可,有時還真不敢帶有奢念。


    淩封錦、秦玉堂三人一起走上前去看,祝澤清沒有去看,他要看的是最後一案,他考試就沒下過前三,若是最後一案沒有他的名字,這次就算考砸了。


    不過他是很自信的,前三絕對有他的名字。


    大家看到祝澤清一動不動,都不由看向他,會不會太自信了,萬一最後一案裏沒有他,豈不是鬧了大笑話。


    祝澤清可沒管他們,耐心地等著。


    前三榜公布後,不少人奔走相告,有自己中的,也有同鄉中的。


    若自己中的,要趕緊迴到下榻的客棧或者租住的民居等候傳報的喜訊,至於見到同鄉中的,也要第一時間迴去報喜,等著討一點賞錢,順便結個人緣。


    不一會兒,這裏就熱鬧了起來,但好些人也沒走,等著看最後一案。


    祝澤清依然十分淡定,站在人群外等著。


    淩封錦麵色喜悅地走過來,「考了十五名。」


    祝澤清抱拳,「恭喜。」


    淩封錦真誠地說道,「我等著看你的,一會兒你的才是大喜。」


    祝澤清微笑,「好。」


    秦玉堂三人走了過來,秦玉堂考了二十名,簡君傑考了二十二名,陶子衡二十五名。


    祝澤清笑著道賀,「恭喜三位師兄。」


    簡君傑拍拍祝澤清的肩膀,「我們也先提前恭喜你,你肯定在最後一案中。」


    這時,禮部終於張貼最後一案了。


    祝澤清大步向前,徑直走向最後一案的麵前,在場的學子全部看向他,表情不一。


    祝澤清直接看最後一案的前三,果然他的名字在第一。


    一些站得近的,看到了祝澤清的名字排在第一位,微微瞪大了眼睛。


    這,這怎麽可能?


    別人學了三四年,難道不如他學了一年嗎?他憑什麽排在第一,肯定是因為他的關係,肯定是!


    不一會兒,大家都知道祝澤清考了會元,看祝澤清的眼神,滿滿的不可思議之色。


    鄭大學士從禮部出來,向天抱了抱拳,「皇上有令,將祝澤清的試卷張貼出來,讓大家一起欣賞欣賞。」


    祝澤清的關係決定了身上的非議多,向要平息這些非議,隻有拿出真才實學。


    禮部的小吏將封存好的祝澤清的試卷一一搬出來,像字畫那樣展示在大家麵前。


    他寫的最好的文章如下——


    臣聞致治之道,必以教養為先,而教養之道,當以得人為要。


    蓋農桑所以養民,學校所以教民。


    是二者,衣食之本,風化之源,而君人者不可不以此為先務也,昔孔子之論治道曰:「既富矣,而必教之。」


    孟子之論王政,必以均田製、興學校而為說者,夫豈無征之空言哉?


    然非得人,亦無以行之,故又曰:「為政在人焉。」


    洪惟太祖高皇帝,肇造豐業,太宗文皇帝,中興家邦,仁宗昭皇帝,恭已守成。


    三聖相繼,實同一心,其重農事而田製有等則之均,崇教化而內外有學校之建。


    方今皇上,嗣登寶位,勵精圖理,乃進臣等於廷,降賜清問。


    遠舉唐虞三代教養之道,近述祖宗列聖勤民之政,且自期以鹹躋雍熙,而恪遵繼述。


    臣有以知皇上是心,即祖宗列聖之心也,即堯、舜、禹、湯、文、武之心也。


    臣雖愚陋,敢不精白一心,以對揚聖天子之休命乎?


    臣聞自古帝王為治之道,不越乎教養而已。


    養所以厚民之生,教所以成民之性,二者兼舉,而治道備矣,故堯自唐候特起為帝,其致治之道,因故非一端也,而必先命稷、契以任教養之職焉。


    舜以重華紹堯致治,其仁民之政,亦非一事也,而必申命稷、契,播時百穀,敬敷五教焉,是以唐虞之時,家給人足,而比屋可封,厥有由矣。


    迨夏、商、周之迭興,其養民則有田產之製焉,其教民則有學校之政焉。


    《傳》所謂夏後氏五十而貢,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畝而徹,製雖不同,其實皆什一者,無非所以養乎民也。


    所謂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時治隆俗美,人人有士君子之行者,抑豈無所本哉?


    然是道也,我國家列聖相承,六十餘年之間,天下太平,四海寧謐,出作入息,怡然於飽食暖衣之餘,父慈子孝,蔚然於禮樂教化之內。


    其治效之隆,固也方駕唐虞,而超軼三代矣。


    迨至皇上,宵盰孜孜於教養之務,尤加之意焉。


    故愛民若保赤子,則心之愛者誠矣,而田裏未皆給足;


    教化本於躬行,則謹諸己者至矣,而風俗未底刑措,此非皇上之心有所未盡也,殆必承流宣化,職任師儒者之未盡得其人也,蓋知人之實,自古為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界種田小日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上銀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上銀河並收藏異界種田小日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