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客觀上來說解決了,主觀上沒解決。
貪貪貪貪貪貪貪空大清 作者:番茄第一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事情結束了,整個改稻為桑的惡性事件結束了,用時整整一個月,光是路程來迴就用了二十天。
客觀上來說解決了,主觀上或許沒解決。
因為整個江浙一行,浩浩蕩蕩,攜雷霆萬鈞之勢,僅僅是過去砍了一個人的腦袋,處死了一個多隆,就宣告了整個事件的完美解決。
杭州的改稻為桑還在繼續,官員的橫征暴斂還在繼續,百姓依舊生活在水深火熱之間。
所以,當杭州城的百姓看到告示貼出來,原本還以為是要開始大力整頓了,沒想到已經是宣告事情結束了的時候,終於迎來了暴亂。
“趙清廉,不作為!”
“狗屁督察團,出來!”
一時之間,整個杭州府衙被圍住,人們高喊。
他們都是因為改稻為桑受苦受難的百姓,如今好不容易盼到了一絲光芒,覺得朝廷能夠給他們一個希望,沒想到,這麽短暫!
短暫到,什麽都還沒解決,就沒光了。
他們什麽都沒有改變,失去的田畝沒有拿迴來,被剝奪走的銀子沒有拿迴來,餓死的親人的命也沒有還迴來。
衙門的人顯然依舊不足以應對眼前這成千上萬你聚眾而來的百姓了,強撐著攔著的同時,火速派人稟報給正收拾行囊離開的趙清廉趙大人。
如今整個局麵就靠它老人家來維持了。
趙清廉當然知道眼下這個情況,聽到有人來報告外麵情況之糟糕,隻是讓人把外麵領頭的幾個帶進來,每個大集體都是一個個小集體組成,找到叫囂最兇幾個莊子的領頭人,事情也就平了。
杭州知府府衙內。
趙清廉顯的格外淡定。
既然他敢把事情這麽處理,就知道後果。
唿~
茶蓋輕撥開浮在茶水上的浮沫,吹了吹,咩了一口。
“大人!
匹夫一怒,流血千裏,今天你不把事情解決,我們……我們絕對不放你走。”
“你想怎麽解決?”
趙清廉眸光瞥向說出要挾話語的男人。
“全部揪出來殺了嗎?那整個杭州城的官員都可以拉出來了!
你知不知道,每個官員背後又有多密集的關係網?
他們的保護傘的背後又有多少關係網,這就像一個龐大的蜘蛛網,你要真是較真,把其中一隻蜘蛛扯下來,那麽連同抖落的是一片片,一群群。有可能,驚動了京城的某些位大人,連我都撼動不了的某位,那到時候本大人又有誰做主呢?”
“這……這……”
“可是,你不能不管,您就殺了一個多隆,做了個樣子,我們莊子全體老少可還挨著餓!”
“是啊是啊,我們莊子過幾天還得交蠶絲稅,交不上來,就有牢獄之災啊。
青天大老爺,救救我們,不能不管呐。”
趙清廉噌的站起身來,目光掃過這群誠惶誠恐的所謂代表們。
“青天大老爺不是我。
從古至今,青天大老爺隻有一個人,你們自己!
遇到不公?家破人亡?餓肚子?你們得自己想辦法。”
“自己想辦法?趙老爺,您這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呐!”
趙清廉猛地抓住整個話茬:“欸,你說對了,那你們就反,反了上麵人就知道了,知道了才會下定決心徹底整頓。我個人能做的,隻能是朝廷的麵子工程,憑借咱一己之力改變整個杭州,這是無稽之談。”
眾人:“……”
反叛?
沒聽錯吧。
這個當官的,朝廷來的大員竟然同意讓他們反叛?
一時之間,幾人也不知道怎麽辦了,互相看看,大眼瞪小眼,不知所措。
青天大老爺是自己……
官逼民反那就反……
很難想象,這是大清狗腿子能夠說出的,是當朝一品大員能夠說出來的話。
對,一定是試探。
等他們出去府衙門外後,絕對會被抓住這個話柄找他們算賬。
要不……再忍忍?
或許明天會更好。
或許朝廷不會坐視不管,或許,壞人會變好。
或許,因為這一次多隆之死,那幫貪贓枉法的官員受到震懾,不會再橫征暴斂,強征蠶絲稅了。
看著這群人,趙清廉一個冷冷的笑。
她看向京城方向。
現在紀曉嵐劉墉這兩個家夥指不定又在背後怎麽捅他呢!
這一次督察團可以說全都是按照聖上的心思在辦差。
什麽督察不督察,做出來就好,天下人知道朝廷有行動有想法肅清吏治就好,至於其它的,什麽百姓,反了再說,沒反那就說明還沒那麽嚴重。
正如趙清廉所想的那樣。
彼時的京城早朝,紀昀劉墉二人正傻不愣登的朝皇上奏報呢。
看到兩人如此上心,一個勁陳述事實,一口一個趙清廉故意京城耽誤時間,給杭州城官員製造洗白時間,故意殺一個多隆來敷衍辦差,和珅就覺得可笑。
這哪裏是趙清廉的想法,明明是……
和珅抬頭看向皇上。
人生在世無時無刻不需要演戲
皇上這被劉紀二人架在火上烤,一個勁質問,正騎虎難下呢。
“皇上,趙清廉聲勢搞那麽大!有什麽用事情不還是沒解決!
杭州城的百姓依舊生活在書生火熱之中,殺一個多隆有什麽用?!
要肅清的是整個杭州的吏治啊。”
“趙清廉如今辦的這差,就和當初去河南當安撫欽差的手一樣,麵子工程!
他去了,但他什麽都沒有改變,問題隻在表麵解決,內部依舊腐朽!
用不來多久,恐怕會河南的危機會再度重現呐!”
劉墉急哭了,擦了擦眼角的淚水,他不明白為什麽老祖宗千年以來都喜歡做那種麵子工程,為什麽都不從根上治理問題,眼睜睜看著國將不國。
高台上坐著的乾隆目光離散,他多麽想要以國家最高權力者的身份向劉墉紀曉嵐這兩位賢能之臣,感受一下,感受一下作為皇帝的視角。
這個國家是他一個人的嘛?
不!
是他這個皇上和台下眾文武的。
治理一個國家就像治理一口大鍋,當人人都往這口大鍋裏丟一勺鹽的時候,個別人的一勺糖無異於杯水車薪,於事無補。
現在就是這麽個情況。
他能懲辦所有杭州城的官員嗎?
那以後誰還給他做事?
即便承辦了,把他們都革職了,換上來的新一批官員依舊如此。
眼下這一批都還是肚子油水鼓鼓的肥鴨子,等換上沒油水的幹鴨子,隻會壓榨的更加厲害。
如今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能過且過。
隻要朝廷還能每個月收到改稻為桑進貢上來的銀子,就不再多加幹涉,多隆的死就代表了整個杭州肅清吏治的結束,就是這麽簡單。
抓緊時間恢複國力,消滅河南的三支起義軍,就徹底讓杭綢恢複耕田製,放棄改稻為桑,那個時候,家還是那個家,國還是那個國,一切就當沒發生過。
客觀上來說解決了,主觀上或許沒解決。
因為整個江浙一行,浩浩蕩蕩,攜雷霆萬鈞之勢,僅僅是過去砍了一個人的腦袋,處死了一個多隆,就宣告了整個事件的完美解決。
杭州的改稻為桑還在繼續,官員的橫征暴斂還在繼續,百姓依舊生活在水深火熱之間。
所以,當杭州城的百姓看到告示貼出來,原本還以為是要開始大力整頓了,沒想到已經是宣告事情結束了的時候,終於迎來了暴亂。
“趙清廉,不作為!”
“狗屁督察團,出來!”
一時之間,整個杭州府衙被圍住,人們高喊。
他們都是因為改稻為桑受苦受難的百姓,如今好不容易盼到了一絲光芒,覺得朝廷能夠給他們一個希望,沒想到,這麽短暫!
短暫到,什麽都還沒解決,就沒光了。
他們什麽都沒有改變,失去的田畝沒有拿迴來,被剝奪走的銀子沒有拿迴來,餓死的親人的命也沒有還迴來。
衙門的人顯然依舊不足以應對眼前這成千上萬你聚眾而來的百姓了,強撐著攔著的同時,火速派人稟報給正收拾行囊離開的趙清廉趙大人。
如今整個局麵就靠它老人家來維持了。
趙清廉當然知道眼下這個情況,聽到有人來報告外麵情況之糟糕,隻是讓人把外麵領頭的幾個帶進來,每個大集體都是一個個小集體組成,找到叫囂最兇幾個莊子的領頭人,事情也就平了。
杭州知府府衙內。
趙清廉顯的格外淡定。
既然他敢把事情這麽處理,就知道後果。
唿~
茶蓋輕撥開浮在茶水上的浮沫,吹了吹,咩了一口。
“大人!
匹夫一怒,流血千裏,今天你不把事情解決,我們……我們絕對不放你走。”
“你想怎麽解決?”
趙清廉眸光瞥向說出要挾話語的男人。
“全部揪出來殺了嗎?那整個杭州城的官員都可以拉出來了!
你知不知道,每個官員背後又有多密集的關係網?
他們的保護傘的背後又有多少關係網,這就像一個龐大的蜘蛛網,你要真是較真,把其中一隻蜘蛛扯下來,那麽連同抖落的是一片片,一群群。有可能,驚動了京城的某些位大人,連我都撼動不了的某位,那到時候本大人又有誰做主呢?”
“這……這……”
“可是,你不能不管,您就殺了一個多隆,做了個樣子,我們莊子全體老少可還挨著餓!”
“是啊是啊,我們莊子過幾天還得交蠶絲稅,交不上來,就有牢獄之災啊。
青天大老爺,救救我們,不能不管呐。”
趙清廉噌的站起身來,目光掃過這群誠惶誠恐的所謂代表們。
“青天大老爺不是我。
從古至今,青天大老爺隻有一個人,你們自己!
遇到不公?家破人亡?餓肚子?你們得自己想辦法。”
“自己想辦法?趙老爺,您這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呐!”
趙清廉猛地抓住整個話茬:“欸,你說對了,那你們就反,反了上麵人就知道了,知道了才會下定決心徹底整頓。我個人能做的,隻能是朝廷的麵子工程,憑借咱一己之力改變整個杭州,這是無稽之談。”
眾人:“……”
反叛?
沒聽錯吧。
這個當官的,朝廷來的大員竟然同意讓他們反叛?
一時之間,幾人也不知道怎麽辦了,互相看看,大眼瞪小眼,不知所措。
青天大老爺是自己……
官逼民反那就反……
很難想象,這是大清狗腿子能夠說出的,是當朝一品大員能夠說出來的話。
對,一定是試探。
等他們出去府衙門外後,絕對會被抓住這個話柄找他們算賬。
要不……再忍忍?
或許明天會更好。
或許朝廷不會坐視不管,或許,壞人會變好。
或許,因為這一次多隆之死,那幫貪贓枉法的官員受到震懾,不會再橫征暴斂,強征蠶絲稅了。
看著這群人,趙清廉一個冷冷的笑。
她看向京城方向。
現在紀曉嵐劉墉這兩個家夥指不定又在背後怎麽捅他呢!
這一次督察團可以說全都是按照聖上的心思在辦差。
什麽督察不督察,做出來就好,天下人知道朝廷有行動有想法肅清吏治就好,至於其它的,什麽百姓,反了再說,沒反那就說明還沒那麽嚴重。
正如趙清廉所想的那樣。
彼時的京城早朝,紀昀劉墉二人正傻不愣登的朝皇上奏報呢。
看到兩人如此上心,一個勁陳述事實,一口一個趙清廉故意京城耽誤時間,給杭州城官員製造洗白時間,故意殺一個多隆來敷衍辦差,和珅就覺得可笑。
這哪裏是趙清廉的想法,明明是……
和珅抬頭看向皇上。
人生在世無時無刻不需要演戲
皇上這被劉紀二人架在火上烤,一個勁質問,正騎虎難下呢。
“皇上,趙清廉聲勢搞那麽大!有什麽用事情不還是沒解決!
杭州城的百姓依舊生活在書生火熱之中,殺一個多隆有什麽用?!
要肅清的是整個杭州的吏治啊。”
“趙清廉如今辦的這差,就和當初去河南當安撫欽差的手一樣,麵子工程!
他去了,但他什麽都沒有改變,問題隻在表麵解決,內部依舊腐朽!
用不來多久,恐怕會河南的危機會再度重現呐!”
劉墉急哭了,擦了擦眼角的淚水,他不明白為什麽老祖宗千年以來都喜歡做那種麵子工程,為什麽都不從根上治理問題,眼睜睜看著國將不國。
高台上坐著的乾隆目光離散,他多麽想要以國家最高權力者的身份向劉墉紀曉嵐這兩位賢能之臣,感受一下,感受一下作為皇帝的視角。
這個國家是他一個人的嘛?
不!
是他這個皇上和台下眾文武的。
治理一個國家就像治理一口大鍋,當人人都往這口大鍋裏丟一勺鹽的時候,個別人的一勺糖無異於杯水車薪,於事無補。
現在就是這麽個情況。
他能懲辦所有杭州城的官員嗎?
那以後誰還給他做事?
即便承辦了,把他們都革職了,換上來的新一批官員依舊如此。
眼下這一批都還是肚子油水鼓鼓的肥鴨子,等換上沒油水的幹鴨子,隻會壓榨的更加厲害。
如今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能過且過。
隻要朝廷還能每個月收到改稻為桑進貢上來的銀子,就不再多加幹涉,多隆的死就代表了整個杭州肅清吏治的結束,就是這麽簡單。
抓緊時間恢複國力,消滅河南的三支起義軍,就徹底讓杭綢恢複耕田製,放棄改稻為桑,那個時候,家還是那個家,國還是那個國,一切就當沒發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