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熟練地燃過手中信紙,拍拍手上的灰燼,對旁邊候著不語的孟凡堯興致盎然道:「來活了。」
「什麽?」
「姑姑說,不用留著張家狗了。」
而此時遠在桐州千裏外的京都,也忙得不可開交。
這幾日明堂殿和禦書房裏擠滿了人,要不是蕭予寄脾氣大,唾沫星子就已經把他淹死了。
短短兩天,朝中各臣就各持己見地分成了三撥人。
其一是以死諫言的範懷戚為主的主戰派。雖然範懷戚已死,但朝中不乏大把人心向戰的人。就連範淑章此次也站在這一頭,最後被自己親兒子以「後宮不得幹政」為由,搪塞迴去了。
以蕭予寄這大頭為主的主和派,雖然比不上前者,但也不少。畢竟這些個油光圓潤的官員,在官場待久了自然不會想試試戰場的滋味,酒囊飯袋而不自知,隻會「者也」、「天命乎」、「大道也」……
還有一幫左右搖擺舉目不定的人,多是有能卻無膽之人。
眼看著離南疆給出的最後考慮期限愈近,逼得蕭予寄狠厲拍桌,由著自己的意願定了下來。
違者就是一個死字。
四月的夜間薄霧微罩,鋪滿歸人路,柏秋行攜著一身霜霧紮進了三更冬。
時鬆已經睡過一覺了,彼時他正抱著書靠在床頭。一見柏秋行略顯疲憊的臉色,想也不想就知道蕭予寄最後定下的結果了。
時鬆下床從木施架上扯了件外袍給他披上,也不知安慰他還是安慰自己地說道:「好言難勸該死的鬼。」
柏秋行抬手揉了揉眼睛,而後攬過他低頭埋在他頸窩,嘆了口氣說道:「當真荒唐得很。」
這個結果並不意外,但難免憤懣不滿,此事分明能有更好的處理辦法。
國境片土拱手相讓倒是容易,白紙黑字一寫一畫,任憑處置。來日若要收迴,得多難?
時鬆也無奈道:「他倒是不擔心他那身後之名。」
「史官兩筆的事,他擔心什麽?」柏秋行邊說邊將他推坐迴床邊,給他攏上被子。
時鬆:「具體情況如何?」
「原是派彭茂鴻南下協商,結果他稱病無法遠行。他轉頭又擇了羅定騫,結果……」
結果羅虔搞範懷戚以死諫言那一套,在禦書房朝著焚香爐一頭撞去。不過鑑於範懷戚之例,在場眾人個個風聲鶴唳,對一丁點的動作都格外敏感,在柏秋行眼疾手快下,才隻是見了點血沒傷及性命。
依照蕭予寄起初的想法,與南疆使臣交接,肯定得從主和派裏選人。
但隻要他一問:「各位愛卿可有自願前往者?」
那些人就一個勁地埋頭恨不得鑽進地底下。
口舌之爭爭不過別人,兵戎之戰也戰不過別人,連膽量都沒有。
實在窩囊。
他實在看不下去,才態度強硬地從對麵立場點了羅虔,不成想最後羅虔又給他鬧了這麽一出……
時鬆猜到了那僵持場麵,疑道:「所以最後定了誰?」
「賈錢春,還有——」柏秋行頓了片刻,緩緩吐出一個字,「我。」
時鬆倏地皺眉:「你去?」
他倒不是怕柏秋行走這麽一趟,隻是覺得有些意外,柏秋行這麽容易地就答應了?
「嗯。」柏秋行沒給他解釋什麽,好似就如他說的那樣,自然無什麽緣由可陳詞。
不等時鬆再問些什麽,柏秋行便主動交代道:「不止我,懷安公主也得去。」
「蕭洛鈺?」時鬆不解,「為什麽?」
柏秋行似是頭疼地揉了揉眉心,嘆聲道:「因為,他提出讓懷安去和親。」
「什麽?!」時鬆震驚萬分,他懷疑自己聽錯了。
南疆都沒提這茬兒,蕭予寄卻主動把自己的親妹妹送入虎口。
「他說,這樣更有誠意。」
「……」時鬆爆喝一聲,「他有病吧?!」
能罵的都罵完了,他實在找不到詞罵蕭予寄了,所以更為憤怒。
「太後呢?她同意?」
「他做決定的時候何時考慮過別人的看法?」柏秋行思量莞爾,「還有一件事。」
「什麽?」時鬆漫不經心應道,他覺得不會有比現在更糟的事了。
不過他想錯了,事實證明,確實有更遭的。
「方琴死了。」
時鬆瞪大眼睛,似是難以置信:「……死了?怎麽會?」
柏秋行:「也就一兩個時辰前的事兒。」
時鬆啞然良久才問道:「怎麽死的?」
「自縊。」
如果之前在太師府門口,範淑章對時鬆說的那些話隻是試探,那現在方琴身死,就足以說明,範淑章已經知道他的身份了。
如果是這樣,一聯想那晚自己與蕭予寄的爭論,現在範淑章肯定已經懷疑範重陽那邊了……
一想到這裏,時鬆猛然起身,翻下床草草套上靴子。
另一隻還沒穿好,柏秋行猝然捉腕止住他,皺眉問道:「幹什麽去?」
時鬆簡明道:「有事。」
「還是不能讓我知道?」
「……」
「你到底有什麽瞞著我?」
「……」
不是時鬆不信他,隻是自己的身份還有這個身份的牽連,處理得好就能好生利用。處理得不好,便成累贅了。
「什麽?」
「姑姑說,不用留著張家狗了。」
而此時遠在桐州千裏外的京都,也忙得不可開交。
這幾日明堂殿和禦書房裏擠滿了人,要不是蕭予寄脾氣大,唾沫星子就已經把他淹死了。
短短兩天,朝中各臣就各持己見地分成了三撥人。
其一是以死諫言的範懷戚為主的主戰派。雖然範懷戚已死,但朝中不乏大把人心向戰的人。就連範淑章此次也站在這一頭,最後被自己親兒子以「後宮不得幹政」為由,搪塞迴去了。
以蕭予寄這大頭為主的主和派,雖然比不上前者,但也不少。畢竟這些個油光圓潤的官員,在官場待久了自然不會想試試戰場的滋味,酒囊飯袋而不自知,隻會「者也」、「天命乎」、「大道也」……
還有一幫左右搖擺舉目不定的人,多是有能卻無膽之人。
眼看著離南疆給出的最後考慮期限愈近,逼得蕭予寄狠厲拍桌,由著自己的意願定了下來。
違者就是一個死字。
四月的夜間薄霧微罩,鋪滿歸人路,柏秋行攜著一身霜霧紮進了三更冬。
時鬆已經睡過一覺了,彼時他正抱著書靠在床頭。一見柏秋行略顯疲憊的臉色,想也不想就知道蕭予寄最後定下的結果了。
時鬆下床從木施架上扯了件外袍給他披上,也不知安慰他還是安慰自己地說道:「好言難勸該死的鬼。」
柏秋行抬手揉了揉眼睛,而後攬過他低頭埋在他頸窩,嘆了口氣說道:「當真荒唐得很。」
這個結果並不意外,但難免憤懣不滿,此事分明能有更好的處理辦法。
國境片土拱手相讓倒是容易,白紙黑字一寫一畫,任憑處置。來日若要收迴,得多難?
時鬆也無奈道:「他倒是不擔心他那身後之名。」
「史官兩筆的事,他擔心什麽?」柏秋行邊說邊將他推坐迴床邊,給他攏上被子。
時鬆:「具體情況如何?」
「原是派彭茂鴻南下協商,結果他稱病無法遠行。他轉頭又擇了羅定騫,結果……」
結果羅虔搞範懷戚以死諫言那一套,在禦書房朝著焚香爐一頭撞去。不過鑑於範懷戚之例,在場眾人個個風聲鶴唳,對一丁點的動作都格外敏感,在柏秋行眼疾手快下,才隻是見了點血沒傷及性命。
依照蕭予寄起初的想法,與南疆使臣交接,肯定得從主和派裏選人。
但隻要他一問:「各位愛卿可有自願前往者?」
那些人就一個勁地埋頭恨不得鑽進地底下。
口舌之爭爭不過別人,兵戎之戰也戰不過別人,連膽量都沒有。
實在窩囊。
他實在看不下去,才態度強硬地從對麵立場點了羅虔,不成想最後羅虔又給他鬧了這麽一出……
時鬆猜到了那僵持場麵,疑道:「所以最後定了誰?」
「賈錢春,還有——」柏秋行頓了片刻,緩緩吐出一個字,「我。」
時鬆倏地皺眉:「你去?」
他倒不是怕柏秋行走這麽一趟,隻是覺得有些意外,柏秋行這麽容易地就答應了?
「嗯。」柏秋行沒給他解釋什麽,好似就如他說的那樣,自然無什麽緣由可陳詞。
不等時鬆再問些什麽,柏秋行便主動交代道:「不止我,懷安公主也得去。」
「蕭洛鈺?」時鬆不解,「為什麽?」
柏秋行似是頭疼地揉了揉眉心,嘆聲道:「因為,他提出讓懷安去和親。」
「什麽?!」時鬆震驚萬分,他懷疑自己聽錯了。
南疆都沒提這茬兒,蕭予寄卻主動把自己的親妹妹送入虎口。
「他說,這樣更有誠意。」
「……」時鬆爆喝一聲,「他有病吧?!」
能罵的都罵完了,他實在找不到詞罵蕭予寄了,所以更為憤怒。
「太後呢?她同意?」
「他做決定的時候何時考慮過別人的看法?」柏秋行思量莞爾,「還有一件事。」
「什麽?」時鬆漫不經心應道,他覺得不會有比現在更糟的事了。
不過他想錯了,事實證明,確實有更遭的。
「方琴死了。」
時鬆瞪大眼睛,似是難以置信:「……死了?怎麽會?」
柏秋行:「也就一兩個時辰前的事兒。」
時鬆啞然良久才問道:「怎麽死的?」
「自縊。」
如果之前在太師府門口,範淑章對時鬆說的那些話隻是試探,那現在方琴身死,就足以說明,範淑章已經知道他的身份了。
如果是這樣,一聯想那晚自己與蕭予寄的爭論,現在範淑章肯定已經懷疑範重陽那邊了……
一想到這裏,時鬆猛然起身,翻下床草草套上靴子。
另一隻還沒穿好,柏秋行猝然捉腕止住他,皺眉問道:「幹什麽去?」
時鬆簡明道:「有事。」
「還是不能讓我知道?」
「……」
「你到底有什麽瞞著我?」
「……」
不是時鬆不信他,隻是自己的身份還有這個身份的牽連,處理得好就能好生利用。處理得不好,便成累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