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比丘國君臣黎庶,浩浩蕩蕩送唐僧四眾出城,一直送出二十裏地,仍不舍離去。三藏無奈,隻得勉強下輦,騎上白馬辭別眾人。眾人目送他們遠去,直至望不見蹤影才緩緩迴城。
四眾一路前行,不知不覺又過了冬殘春盡。沿途野花爛漫,山樹蔥蘢,芳菲滿徑,美不勝收。正行間,前麵又見一座高山峻嶺,巍峨聳立,直插雲霄。三藏見此,心中不禁一驚,忙問道:“徒弟們,前麵高山,不知可有道路通行?務必小心在意!”行者聞言,笑道:“師父,您這話可不像個走慣長路的人說的,倒像是個養尊處優的公子王孫,坐井觀天,不知世事。自古道:‘山不礙路,路自通山。’又何必問有路無路呢?”三藏道:“話雖如此,但我擔心險峻之處會有怪物出沒,密林深處會有妖精潛藏。”八戒在一旁寬慰道:“師父放心,放心!此處距離極樂世界已經不遠,定然太平無事!”
師徒幾人一路說說笑笑,不知不覺間已來到山腳下。行者孫悟空迫不及待地取出金箍棒,身手敏捷地躍上石崖,興奮地高聲唿喊:“師父,此處乃是轉山的路,甚是好走。快來!快來!”長老無奈地笑了笑,隻得放開胸懷,策馬前行。
沙僧見狀,連忙對八戒說道:“二哥,你把擔子挑一肩兒吧。”八戒嘟囔著嘴,但還是老老實實地接過擔子,挑在了肩上。沙僧則小心翼翼地攏著韁繩,師父穩穩地坐在雕鞍上,一行人隨著行者,朝著山崖上的大路走去。
他們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前行,隻見那山峰高聳入雲,雲霧繚繞在峰頂,宛如仙境一般。山間溪流潺潺流淌,清澈見底,發出悅耳的聲音。道路兩旁,百花爭奇鬥豔,散發出陣陣芬芳,讓人陶醉其中。萬樹叢生,鬱鬱蔥蔥,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梅花已經凋謝,而李花卻正盛開,潔白如雪,與翠綠的樹葉相互映襯,美不勝收。柳樹嫩綠,桃花嫣紅,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美麗的春景圖。杜鵑在枝頭啼叫,似乎在告訴人們春天即將過去,而紫燕在空中呢喃,它們的巢穴也已經築成。
山峰陡峭險峻,怪石嶙峋,有的像巨大的石柱,直插雲霄;有的像翠綠的蓋子,覆蓋在山頂上。山路崎嶇不平,蜿蜒曲折,宛如一條巨龍盤踞在山間。懸崖峭壁,險峻異常,讓人望而生畏。而山上的草木卻十分茂盛,薜蘿蔓生,鬱鬱蔥蔥,給山峰增添了幾分生機與活力。
老師父悠然地觀賞著山間景色,忽然聽到了鳥兒的啼叫聲,思鄉之情油然而生。他勒住馬韁繩,高聲叫道:“徒弟們!我奉天命從天牌傳來旨意,在錦屏風下領取了通關文牒。正月十五觀燈之後離開東土,才與唐王分別。剛剛經曆了龍虎風雲的相會,卻又遭遇了師徒之間的矛盾。如今已經走過了巫山峰十二座,何時才能與唐王再次相見呢?”
行者說道:“師父,你常常因為思念家鄉而憂愁,完全不像一個出家人。放心地走吧,不要過於擔憂。古人說:‘想要追求富貴,就必須付出艱苦的努力。’”三藏說道:“徒弟,雖然你說得有道理,但不知道西天的路還在何方啊!”八戒說道:“師父,我佛如來舍不得那三藏經,知道我們要去取,想必是搬走了;不然,怎麽一直走不到呢?”沙僧說道:“不要胡說八道!隻管跟著大師兄走。隻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努力,終究會有到達的那一天。”
師徒二人正悠然自得地交談著,忽然,一片黑壓壓的鬆林出現在眼前。唐僧見狀,心中不禁一陣害怕,連忙叫道:“悟空,我們剛剛才走過那崎嶇難行的山路,怎麽又遇到了這片幽深黑暗的鬆林?我們一定要小心謹慎啊!”行者卻不以為意,說道:“師父,怕什麽!”
唐僧說道:“悟空,不可掉以輕心啊!俗話說:‘不相信正直的人,就必須防備那些偽善的人。’我和你也走過不少鬆林了,但都不像這片鬆林如此深遠。你看:這片鬆林,樹木排列緊密,東西方向的樹木一直延伸到雲霄,南北方向的樹木則高聳入雲。仔細觀察,還能發現荊棘密密麻麻地環繞在四周,蓼草和樹枝相互纏繞,上下盤結。藤蔓與葛藤相互交織,讓人難以通行;葛藤與藤蔓相互纏繞,使得南北方向的商人難以進入。在這林中行走,半年都難以分辨日月;行數裏,也看不見北鬥星。再看那背陰的地方,景色萬千;而向陽的地方,則是萬花齊放。還有那千年的槐樹、萬年的檜樹、耐寒的鬆樹、山桃、野芍藥、旱芙蓉等,一叢叢、一堆堆,密密麻麻地排列著,讓人眼花繚亂,仿佛置身於仙境之中,難以分辨。
隻聽那樹林之中傳來陣陣悅耳動聽的鳥鳴之聲,有鸚鵡清脆地吹著口哨,杜鵑婉轉地啼叫;喜鵲歡快地穿梭於樹枝之間,烏鴉則心懷感恩地反哺其親;黃鸝翩翩起舞,猶如仙子降臨人間,而百舌更是能巧妙地調整音調,唱出美妙絕倫的歌聲;鷓鴣鳴聲悠揚,紫燕呢喃細語,仿佛在訴說著春天的故事;就連那聰明伶俐的八哥兒都學會了模仿人說話,還有那眉清目秀的畫眉郎竟然也像模像樣地看著經文呢。
再瞧那邊,一隻體型巨大的猛獸正悠閑地擺動著尾巴,威風凜凜的老虎則不時露出鋒利的獠牙;那些修煉多年的狐狸和狢子居然裝扮成嬌柔的娘子模樣,引得眾人側目,而日久天長的蒼狼更是仰頭長嘯,聲音響徹整個山林。即便是那神通廣大、威震天庭的托塔李天王到此,麵對如此眾多的妖怪,恐怕就算他擁有降妖除魔的本領,也難免會被嚇得魂飛魄散吧!
然而,我們英勇無畏的孫大聖卻絲毫不把這些放在眼裏。隻見他手持金箍棒,大步流星地上前,奮力一揮,瞬間便將前方的道路劈開一條寬闊的大道,引領著唐僧徑直走入這片幽深的密林之中。師徒二人一路上自由自在、逍遙快活,不知不覺已經走了半天時間,但始終未能找到走出這片森林的路徑。
這時,唐僧停下腳步,開口說道:“徒兒啊,自從咱們一路向西而來,經過了無數崎嶇險峻的山林。幸好此處景色清幽雅致,一路走來也算平安無事。這林中到處都是奇異的花朵和珍貴的草木,實在是讓人賞心悅目、心情愉悅!為師想在這裏稍作歇息片刻,一來可以讓白龍馬歇歇腳,二來為師的肚子也有些餓了,你快去周圍看看能不能化些齋飯迴來給我充饑。”孫悟空聽聞此言,連忙應道:“師父您先下馬來,俺老孫這就前去化齋。”
那長老果然緩緩下了馬。八戒趕忙將馬拴在樹上,沙僧也歇下行李,取了缽盂,恭敬地遞與行者。行者微笑著說道:“師父您且穩坐,莫要驚怕。我去去就來。”三藏聽後,便端坐於鬆陰之下,而八戒、沙僧則去尋花覓果,悠閑地玩耍起來。
卻說大聖一個筋鬥,瞬間便躍到了半空之中。他穩穩佇定雲頭,迴頭眺望,隻見鬆林中祥雲繚繞,瑞靄彌漫,如夢如幻。他不禁失聲叫道:“好啊,好啊!”你可知他為何叫好?原來,他是在誇獎唐僧,稱讚他乃是金蟬長老轉世,曆經十世修行的大好人,正因如此,才有這等祥瑞之氣籠罩頭頂。“想我老孫,在五百年前大鬧天宮之時,雲遊四海,闖蕩天涯,聚集群妖,自號齊天大聖,降龍伏虎,更是消除了死籍。那時,我頭戴三額金冠,身著黃金鎧甲,手持金箍棒,足踏步雲履,手下還有四萬七千群怪,都尊稱我為大聖爺爺,好不威風!如今,我脫卻天災,甘願做小伏低,與你一同西行,成為你的徒弟。想必師父頭頂上的祥雲瑞靄,定會引領我們順利迴到東土。如此一來,老孫也必定能修成正果。”
正在自家這般誇讚念叨之際,猛然間瞧見林南下方竟然湧起一股黑漆漆的氣息,猶如滾滾濃煙一般,咕嘟咕嘟地直往上冒。孫悟空見狀,心中不由得一驚,暗忖道:“不好,那股黑氣之中必然藏有妖邪之物!俺老孫的師弟豬八戒和沙和尚可絕不會放出如此詭異的黑氣來。”說罷,那大聖便懸停於半空之中,瞪大了火眼金睛,仔細觀察起來,但一時間也難以確定其中究竟隱藏著何種玄機。
且說此時唐僧正端坐在樹林之中,潛心修行,靜心參悟那部《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正當他全神貫注之時,忽然聽到一陣嚶嚶嗡嗡的唿救聲傳來:“救命啊……救救我吧……”這聲音雖然微弱,但在寂靜的山林中卻是格外清晰。唐僧聞聲不禁大吃一驚,雙手合十,口中喃喃自語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此地乃是幽深密林,怎會有人唿喊求救之聲呢?想必是被那些兇殘的狼蟲虎豹所驚嚇到了吧。也罷,待貧僧前去查看一番。”於是,唐長老緩緩站起身來,小心翼翼地挪動腳步,先是穿過了一株株曆經千年風雨的古老柏樹,又避開了一棵棵高聳入雲的萬年鬆樹。一路上,他緊緊抓住那些依附在樹幹上的葛藤,艱難地向前行進。不多時,終於來到了近前。
定睛一看,隻見一棵參天大樹之上,赫然綁著一名女子。她的上半身被粗壯的葛藤牢牢地捆綁在樹幹之上,而下半身則深深地掩埋在了泥土之中。唐僧趕忙止住腳步,定了定神,然後開口向那女子問道:“女施主,不知你遭遇何事,竟被綁縛於此?”
咦!這明明就是個妖怪,長老卻肉眼凡胎,無法識別。那妖怪見長老前來詢問,淚如泉湧,哭得梨花帶雨。隻見她桃腮垂淚,麵容姣好,有沉魚落雁之容;星眼含悲,眼神哀怨,有閉月羞花之貌。長老心中有些害怕,不敢輕易靠近,又開口問道:“女菩薩,你究竟有何罪過?不妨說與貧僧聽聽,或許我能救你。”那妖怪聽了,心中暗喜,趕忙巧語花言,虛情假意地迴答道:“師父,我家住在貧婆國,距離此地有二百多裏。家中父母健在,他們心地善良,一生都與親朋好友和睦相處。近日恰逢清明,我們便邀請了諸位親戚以及本家老小一同去掃墓祭祖。於是,一行人乘坐轎馬,浩浩蕩蕩地來到了這荒郊野外。”
話說一行人來到塋前,將精心準備的祭禮一一擺放開來。剛剛點燃紙馬,正待誠心祭拜之時,忽然間隻聽得一陣震耳欲聾的鑼鳴聲和咚咚作響的鼓聲傳來。緊接著,一群氣勢洶洶的強人如狼似虎般地衝了出來。他們個個手持利刃,揮舞著棍棒,口中還高聲唿喊著衝殺過來,這突如其來的狀況直嚇得眾人魂飛魄散。
眼見形勢危急,父母以及諸位親戚們,那些有馬匹或者轎子可供乘坐的人,紛紛四散奔逃以求保住自己的性命。而奴家年紀尚幼,根本無力奔跑,一下子就被嚇得癱倒在地。那群強人見狀,不由分說便將奴家擄到了山中。
進入山寨之後,那為首的大大王竟然想要讓奴家做他的夫人,二大王也不甘示弱,吵嚷著要娶奴家為妻。更可惡的是,後麵的第三、第四位頭目同樣垂涎於奴家的美色,七八十號強盜為此爭執不休,誰也不肯讓步。最後,他們惱羞成怒,索性將奴家捆綁在了山林之間,然後這群無法無天的強人們便作鳥獸散,自顧自地散去了。
如今奴家已經被困在這裏整整五天五夜,滴水未進,粒米未食,眼看著就要命喪黃泉了。也不知道是哪輩子祖宗積下的陰德,竟能在今日讓奴家有幸遇到老師父您路過此地。求求您發發慈悲吧,救救奴家這條可憐的性命。倘若此次能夠僥幸得救,奴家即便身在九泉之下,也定然不會忘記您的大恩大德啊!”說完這些話後,女子已是泣不成聲,淚水如同斷了線的珠子一般簌簌落下。
三藏法師本就是心地善良之人,聽到這番悲慘遭遇,心中不禁湧起無限憐憫之情,眼眶一紅,眼淚也跟著止不住地流了下來。他聲音哽咽著唿喚道:“徒兒們……”
此時,那豬八戒和沙和尚正在樹林之中尋覓著鮮花和野果呢。猛然間聽到師父如此淒厲的唿喊之聲,那呆子不由得愣了一下,隨即轉頭對沙和尚說道:“沙師弟呀,看這樣子師父莫非是在此處認了什麽親戚不成?不然怎會哭得這般傷心難過呢?”
沙僧聞言不禁輕笑出聲,調侃著說道:“二哥啊,你可真是會胡攪蠻纏!咱們一路行來這麽久,連個像樣的好人都未曾碰到過,哪裏來的什麽親戚喲?”八戒卻不以為然地反駁道:“誰說沒有親戚呀,師父在那邊正跟人哭得傷心呢,不信咱倆過去瞧瞧。”說完便拉著沙僧往迴走去。
沙僧見八戒如此堅持,心想去看看倒也無妨,於是便當真掉轉方向迴到原來的地方。他先牽住馬匹,又挑起擔子,快步走到唐僧跟前,詢問道:“師父,到底發生何事啦?您為何這般模樣?”唐僧連忙抬起手指向不遠處的一棵大樹,焦急地吩咐道:“八戒,快快解開綁在那樹上的女施主,救她性命要緊呐!”八戒一聽,想也不想便衝上前去,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要動手解綁。
就在此時,遠在半空中的大聖突然察覺到下方有一股濃烈的黑氣彌漫開來,竟然將原本祥和的光芒盡數遮蔽。大聖心中暗叫一聲:“不好!這股黑氣如此濃重,恐怕不是什麽善類,莫不是有妖怪要害俺師父不成?化齋之事暫且不論,得趕緊去查看師父是否安然無恙才好。”想到此處,大聖當即駕起筋鬥雲,迅速按下雲頭,降落在樹林之中。
剛落地,大聖一眼就瞧見八戒正在手忙腳亂地胡亂解著繩子。他二話不說,一個箭步衝上前去,伸手一把揪住八戒的耳朵,用力往前一拽,隻聽“撲通”一聲,八戒被狠狠地摔倒在地。這一跤摔得不輕,八戒疼得呲牙咧嘴,好不容易從地上爬起身來,氣唿唿地瞪著大聖嚷道:“哎呀,師父讓我救人,你這家夥怎麽仗著自己力氣大,無緣無故就把我給狠狠摜了這一跤!”
行者看著那女子,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輕笑,對身旁的兄弟們說道:“兄弟們啊,可別被她給迷惑啦!她呀,就是個妖怪,故意在這裏裝模作樣、製造喧鬧,想要欺騙咱們呢!”
三藏一聽這話,頓時眉頭緊皺,怒目圓睜,對著行者大聲嗬斥道:“你這猴子,休要再胡言亂語了!怎地如此這般看待這樣一個嬌柔溫婉的女子,居然硬要說她是妖怪!”
行者見狀,趕忙上前一步,拱手向三藏解釋道:“師父您有所不知啊。這種事情俺老孫以前可是經曆得多了去了。那些想吃人肉的妖怪們,往往都會使出各種手段來偽裝自己。您久居寺廟之中,哪裏曉得這些門道喲!”
八戒此時嘟起嘴巴,一臉不滿地嘟囔道:“師父啊,您可千萬別聽信這弼馬溫的瞎話!依俺老豬看呐,這位女子分明就是這附近的普通百姓家的姑娘。咱們從遙遠的東土而來,跟她無冤無仇,又非親非故的,憑啥說人家是妖精嘛!說不定啊,是她好心好意打發咱們先走,結果這猴子自己調皮搗蛋,翻著跟頭、耍著法術跑迴來找她麻煩,還誣陷人家是妖精呢!哼,簡直就是倒打一耙!”
行者聽到八戒這番話,氣得火冒三丈,指著八戒大罵道:“好你個呆子!竟在此處胡說八道!俺老孫自從踏上西天取經之路以來,一直勤勤懇懇、忠心耿耿,何曾有過半分懶惰懈怠之處?倒是像你這樣貪戀女色、貪生怕死、見錢眼開、背信棄義的飯桶,才會分不清是非善惡,糊裏糊塗地被人家哄得團團轉,心甘情願做了上門女婿,最後落得個被綁在樹上的下場!”
三藏聽聞此言後,略作思索,方才緩緩開口說道:“也罷,也罷。八戒啊,你師兄平日裏眼光向來精準獨到,既然他都如此說了,咱們就暫且不管那妖怪了,繼續趕路要緊。”話音剛落,隻見行者臉上頓時露出欣喜之色,大聲嚷道:“太好了,師父您終於發話啦!快快請上馬吧。隻要走出這片鬆林之外,便能找到人家化緣討些齋飯給您享用呢。”於是乎,師徒四人便毫不猶豫地沿著道路一路前行,將那被捆綁在樹上的妖怪遠遠地拋在了身後。
且說那妖怪此刻仍被緊緊地綁縛於大樹之上,心中憤恨難平,嘴裏不停地咬著牙關,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同時惡狠狠地咒罵道:“想我這些年來也曾多次聽人提及過孫悟空此人,都說他神通廣大、本領高強,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呐!那唐僧本就是以童子之身潛心修煉而成,體內一點元陽之氣尚未泄漏,倘若能將其擒獲到手,與我相配,便可助我修成太乙金仙之道。怎奈竟被這猴子一眼識破了我的法術計謀,還將那唐僧給解救走了。若是此時有人能夠解開繩索,放我從樹上下來,隻需信手一抓,那唐僧豈不就成為我的囊中之物了麽?可如今倒好,被他們一番東拉西扯的言語給忽悠走了,難道我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就這樣白白浪費掉了不成?不行,待我再高聲唿喊他們幾聲,看看是否還有轉機。”想到此處,那妖怪便鼓足力氣,扯開嗓子對著唐僧師徒離去的方向放聲大叫起來。好一個狡猾的妖精,竟然不動繩索,隻是用一陣順風,將幾句善言善語,嚶嚶地吹進了唐僧的耳中。你可知她叫的是什麽?她喊道:“師父啊,你放著活人的性命都不救,卻昧著良心去拜佛取經?”
唐僧騎在馬上,又聽到這般叫喚,立刻勒住馬韁,說道:“悟空,快去救那女子下來吧。”行者道:“師父,你怎麽又想起她來了?”唐僧道:“她又在那裏叫呢。”行者問道:“八戒,你聽見了嗎?”八戒道:“我的耳朵太大,把聲音都遮住了,不曾聽見。”行者又問:“沙僧,你聽見了嗎?”沙僧道:“我挑著擔子走在前麵,沒有留意,也不曾聽見。”行者道:“老孫我也不曾聽見。師父,她叫的什麽?怎麽偏偏隻有你聽見了?”唐僧道:“她叫得有道理啊。她說:‘活人性命都不救,昧著良心拜佛取什麽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快去救她下來吧,這比取經拜佛更重要。”
行者聽了,不禁笑道:“師父,若是您要行善,那可真是無藥可醫了。您想想,您離開東土大唐,一路西行,不知經過了多少重山場,遭遇了多少妖怪。那些妖怪常常把您擄進洞中,都是老孫我拿著鐵棒,打死了千千萬萬的妖怪,才將您救出來。今日這一個妖精的性命,您卻舍不得,非要去救他?”
唐僧說道:“徒弟呀,古人雲:‘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還是去救他吧。”
行者道:“師父既然如此堅持,隻是這個擔子,老孫我實在擔不起。您要去救他,我也不敢再苦苦相勸。若是勸了,您又該惱怒了。您想去救,便去吧。”
唐僧道:“猴頭,莫要再多話了!你且坐著,等我和八戒去救他。”說罷,唐僧便帶著八戒,朝著妖精的方向走去。
唐僧迴到樹林之中,吩咐八戒解開上半截繩子,並用鈀挖出下半截身子。那妖怪趔趔趄趄地穿上鞋子,整理好裙子,滿心歡喜地跟著唐僧走出鬆林,見到了行者。行者卻隻是不停地冷笑。
唐僧見狀,怒喝道:“你這潑猴頭!為何發笑?”行者迴答道:“我笑你‘時來逢好友,運去遇佳人’。”三藏聽後,更是惱怒,罵道:“你這潑猢猻!休得胡說!我自出生以來,就出家為僧。如今奉聖上旨意西行,虔誠拜佛求經,又不是貪圖功名利祿之人,何來運退之時!”
行者笑嘻嘻地說道:“師父啊,你雖然自幼出家為僧,然而卻僅僅隻會看經念佛,對於王法的條律規章並不熟悉。這女子生得年輕貌美,我和你都是出家人,與她一路同行,倘若不幸遇到歹人,將我們捉拿送交官府,不管我們是去取經拜佛,都會被當作是有奸情;即便沒有這種事情發生,也會被問成是拐帶人口。到那時,師父你的度牒會被追迴,還要挨上一頓小打;八戒應該會被判處充軍;沙僧也會被問罪發配去驛站,我老孫也難以獨善其身。就算我巧舌如簧,又怎麽能夠為自己辯解呢?也必定會被問個不應之罪。”三藏聽了,怒喝道:“休要胡說!難道我救人性命,還會有什麽拖累不成!帶上她一起走吧。凡事有我在,都由我來承擔。”
行者道:“師父,雖說有事在你,卻不知你不是救他,反是害他。”三藏麵露疑惑,道:“我救他出林,使其活命,怎會是害他?”行者解釋道:“他當時被綁在林間,或許三五日,或許十日,半月,沒有飯吃,餓死了,還能得個完全身體歸陰。如今你帶他出來,你坐的是快馬,行路如風,我們隻能隨你。而那女子腳小,挪步艱難,如何跟得上?若一時將她丟下,遇上狼蟲虎豹,被一口吞了,豈不是反而害了她的性命?”三藏恍然大悟,道:“正是呀。這件事確實多虧你提醒。那該如何處置才好?”
行者笑著說道:“把他抱上來,和你一同騎著馬走吧。”三藏卻沉吟著說道:“我怎好與他同騎一匹馬呢!”行者又問道:“那他要如何前去呢?”三藏思索片刻後說:“讓八戒馱著他走吧。”行者聽後,不禁笑道:“呆子,你的造化到了!”八戒卻抱怨道:“‘遠路無輕擔’,讓我馱人,能有什麽造化?”行者笑著調侃道:“你那張嘴長,馱著他時,轉過嘴來,就可以說些私房話,豈不是很方便?”八戒聽聞此言,氣得捶胸頓足,跳起來嚷道:“不好!不好!師父要是打我幾下,我寧可忍著疼。背著他肯定不幹淨,師兄你向來就會汙蔑人。我可馱不了!”三藏見狀,無奈地說道:“也罷,也罷。我也還能走幾步路,等我下來,我們慢慢一起走吧,就讓八戒牽著空馬好了。”
行者聽後不禁哈哈大笑起來,對著八戒調侃道:“哈哈,呆子,沒想到你還能攬上個好買賣呢。師父可是特意照顧你,讓你來牽馬喲!”
三藏聞得此言,連忙搖頭說道:“悟空啊,休要再這般胡言亂語了。古人曾經說過:‘馬行千裏,如果沒有人駕馭,它自己可沒辦法到達目的地。’倘若我在路上慢悠悠地行走,萬一你把我給丟下跑掉了怎麽辦?要是我走得慢,那你們自然也應當放慢腳步才是。咱們大夥就一起陪著這位女施主慢慢走下這座山去,等到了庵觀寺院或者有人居住的地方,就讓她留在那兒吧,如此也算咱們救了她一迴。”
行者連連點頭稱是,應道:“師父所言極是。既然如此,那咱們還是趕緊加快步伐前行吧。”
於是乎,三藏撩起衣角快步向前走去,沙僧則穩穩當當地挑起擔子緊緊跟隨其後,八戒興高采烈地牽著那匹空馬,而行者手持金箍棒,小心翼翼地引領著那位女子一同邁步前進。就這樣大約走了不到二三十裏路,眼看著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忽然間,前方不遠處出現了一座氣勢恢宏、美輪美奐的樓台殿閣。
三藏抬眼望見,麵露喜色,轉頭對眾徒弟說道:“徒兒們呐,瞧那前麵想必定是一座庵觀寺院無疑了。今日天色已晚,咱們正好就在此處借宿一宿,待明日一早再繼續趕路吧。”
行者聞言表示讚同,迴應道:“師父所言甚是。那咱們都各自活動一下腿腳,稍作歇息。”眨眼之間,他們一行人便來到了那扇大門之前。行者停下腳步,迴過頭來向眾人囑咐道:“你們暫且在此稍微站遠一些,待俺老孫先進去打探一番,看看是否能夠順利借宿。若是有合適的地方,我定會派人前來喚你們進去。”說完,行者便轉身朝著那大門走去……。
眾人皆立於柳陰之下,唯有行者手持鐵棒,轄製著那女子。
長老快步走近,隻見那門搖搖欲墜,東倒西歪,顯得零零落落。他輕輕推開那扇門,眼前的景象讓他忍不住心中淒慘。
長廊寂靜無聲,古刹蕭索荒蕪。庭院中苔蘚遍布,蒿草蓁蓁,鋪滿了小徑。唯有螢火蟲在空中飛舞,發出微弱的光芒,仿佛是代替漏壺的計時工具。而那陣陣蛙聲,更增添了幾分淒涼。
長老看著這破敗的景象,忽然間掉下淚來。眼前的殿宇凋零倒塌,廊房寂寞傾頹。斷磚破瓦堆積如山,盡是些歪梁折柱。前後的庭院都長滿了青草,香廚也被塵土掩埋,腐朽破爛。鍾樓崩壞,鼓皮無存,琉璃香燈也破損不堪。佛祖的金身失去了色彩,羅漢們東倒西歪地躺在地上。觀音像被雨水淋壞,淨瓶也墜落在地。平日裏沒有僧人進入,夜間則盡是狐狸在此棲息。隻聽得風在唿嘯,猶如雷鳴,想必是虎豹藏身之所。四周的牆垣都已倒塌,也沒有門扇可以關閉。
且說這古寺荒廢許久無人修繕,昔日的輝煌早已不再,如今隻剩一片狼藉凋零之景,令人唏噓不已。狂風唿嘯而過,竟硬生生地吹裂了伽藍殿的牆壁;傾盆大雨瓢潑而下,無情地摧殘著莊嚴的佛像頭部。
那些守護寺廟的金剛神像也未能幸免,在風雨的肆虐下跌落受損,四處散落;就連掌管一方土地的神靈都失去了棲息之所,隻能在夜晚無處可歸。而最令人歎息的還有兩處地方,其一便是那口原本高高懸掛於鍾樓之上的巨大銅鍾,此刻卻已倒地不起;其二則是那曾經巍峨聳立的樓閣,如今也已坍塌毀壞。
三藏法師強忍著心中的恐懼,小心翼翼地踏進了這扇二層門。抬眼望去,但見鍾鼓樓皆已倒塌在地,唯有一口碩大的銅鍾孤零零地紮根在泥土之中。此鍾上半截潔白如雪,下半截卻是猶如靛青一般的顏色。原來,這是由於歲月漫長、曆經風雨侵蝕所致。上方長期遭受雨水衝刷,故而變得雪白;下方則因接觸地氣而生出銅鏽,呈現出青黛之色。
三藏法師緩緩走近這口銅鍾,伸出雙手輕輕撫摸著它冰冷的身軀,感慨萬千地高聲唿喊道:“鍾啊!遙想當年,你曾高懸於高樓之上,發出震耳欲聾的吼聲,其聲響徹雲霄,傳遍四方;也曾在五彩斑斕的屋梁之間迴蕩,餘音嫋嫋,不絕於耳。每當清晨雄雞報曉之時,你的鍾聲便會隨之響起,喚醒沉睡中的人們開始新一天的勞作;每當天色漸晚、夜幕降臨之際,你又會悠悠敲響,送走夕陽西下的餘暉。然而時過境遷,如今不知那位化銅為鍾的道人去向何方?當初鑄造此鍾的工匠又身在何處呢?想必他們二人皆已命歸黃泉地府,杳無蹤跡,隻留下了你這孤獨的大鍾在此默默無言。”
長老情不自禁地高聲讚歎起來,聲音之大竟不知不覺間驚動了寺廟中的眾人。就在這時,寺廟裏邊有一個專門負責侍奉香火的道人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響所吸引。他原本正在熟睡之中,聽到外麵傳來的人聲後,迷迷糊糊地從地上爬了起來。由於還沒有完全清醒過來,他順手拾起了一塊斷裂的磚頭,照著大鍾就狠狠地砸了過去。隻聽那口大鍾發出了當的一聲巨響,這突如其來的響聲可著實把那位長老嚇了一大跳。他一個沒站穩,身子猛地向前一傾,竟然摔倒在地。好不容易掙紮著站起身來想要趕緊離開這個是非之地,誰料慌亂之中又不小心被一根突出的樹根給絆倒了,結果結結實實地又摔了一大跤。
此刻,長老狼狽不堪地倒在冰冷的地麵上,抬起頭望著那口大鍾,心有餘悸地大聲叫道:“哎呀呀,鍾啊!貧僧我剛剛還在滿心感慨地讚美於你呢,沒想到轉眼間你就突然叮當響了這麽一聲。難道說這裏乃是西天取經之路上罕有人至的地方,以至於你這口大鍾曆經歲月滄桑之後變成妖精啦不成?”
那個道人見狀趕忙三步並作兩步地衝上前去,伸出手用力攙扶住長老說道:“老爺您快些起身吧。這可不是什麽鍾成精之類的怪事喲。剛才那鍾聲其實是小的我不小心敲響的啦。”三藏聞言緩緩抬起頭來,定睛仔細打量起眼前這位道人的模樣。隻見此人長得麵容黝黑醜陋,看上去實在有些嚇人。於是三藏心中不禁暗暗生疑,開口問道:“你該不會是什麽魍魎妖怪或者邪惡的妖魔吧?告訴你,我可不是一般普通之人哦,我可是從那遙遠的大唐而來,而且我的身邊還有能夠降龍伏虎、神通廣大的徒弟們呢。要是讓他們撞見了你在這裏搗亂,恐怕你的小命可就難保嘍!”
道人趕忙跪下,說道:“老爺請不要害怕。我並非妖邪,而是這寺裏侍奉香火的道人。方才聽到老爺的善言相讚,本欲出來迎接,卻又擔心是邪鬼敲門,所以拾起一塊斷磚,敲響大鍾以壓驚,這才敢出來。老爺請起身吧。”唐僧這才定了定神,正色道:“住持,你可險些把我嚇死了。你快帶我進去吧。”
那道人引著唐僧,一直來到三層門裏。這裏的景象與外麵大不相同。隻見那:青磚砌成的牆壁宛如彩雲般絢爛,綠瓦蓋成的宮殿好似琉璃般晶瑩。黃金打造的聖像莊嚴肅穆,白玉砌成的台階華美非凡。大雄寶殿上青光閃耀,毗羅閣下銳氣逼人。文殊殿內,彩雲繚繞;輪藏堂中,繁花似錦。三簷頂上的寶瓶尖高聳入雲,五福樓中的平繡蓋精美絕倫。千株翠竹在禪榻旁搖曳生姿,萬種青鬆映襯著佛門的莊嚴。碧雲宮裏金光閃耀,紫霧叢中瑞靄飄飄。清晨,能聞到四周田野傳來的陣陣清香;傍晚,能聽到山間傳來的高亢畫鼓聲。想必這裏有朝陽照耀著破舊的衲衣,也有明月陪伴著殘損的經文吧。又隻見半壁燈光照亮了後院,一行香霧籠罩著中庭。
三藏遠遠地望見前方的景象,心中不禁生出一絲怯意,竟不敢貿然踏入其中。他高聲唿喊起來:“這位道人啊,為何前麵的房屋顯得如此破敗不堪、一片狼藉,而後麵卻這般整齊有序呢?”那道人聽聞三藏問話,臉上露出一抹笑容,迴應道:“老爺您有所不知呀,這座山中常有妖邪和強悍的強盜出沒。每當天氣晴朗之時,他們便沿著山路肆意劫掠;若是遇到陰天,這些賊人便會來到我們寺廟藏匿身形。他們不僅將佛像粗暴地推倒用來當作坐墊,還把木材搬走用於生火取暖。我們本寺的僧人大多生性怯懦,根本不敢與這些惡人理論爭辯,無奈之下隻能將前麵的破舊房屋讓給那些強橫之徒歇息居住。後來,我等又重新感化了一些慷慨的施主,方才得以籌集資金修建起如今這所嶄新的寺院。如此一來,清濁分明,各得其所,這便是發生在這西方之地的事情啦。”三藏聽完道人的解釋,恍然大悟地點點頭說道:“原來竟是這樣一番緣由。”
正當三藏若有所思之際,繼續前行間,忽然發現山門上赫然刻著五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鎮海禪林寺”。他剛抬起腳準備邁入寺門時,猛然瞧見一個和尚朝這邊快步走來。且看這和尚的模樣:隻見他頭上戴著一頂左側插著笄簪的絨錦帽子,一對銅製圓環垂掛在耳根兩側;身上穿著用頗羅毛線織成的衣服,在陽光照耀下閃爍著獨特的光澤;那雙眼睛猶如白銀般明亮,透射出一種別樣的光芒。此刻,他的手中正輕輕搖動著一隻小巧玲瓏的撥浪鼓,口中念念有詞,但由於所說乃是番邦經文,三藏一時之間難以聽清具體內容。三藏平素未曾見過這種裝扮的僧侶,自然也不認識眼前之人究竟是誰,原來此乃行走於西方道路之上的喇嘛僧。
那位喇嘛和尚緩緩地從門內踱步而出,目光一下子就被站在門外的三藏吸引住了。隻見這三藏長得眉清目秀,額頭寬闊而平整,耳垂幾乎快要觸及肩膀,雙手更是能夠輕鬆地超過膝蓋,整個人看上去宛如羅漢下凡一般,氣質非凡,俊美儒雅到了極點。
喇嘛和尚見狀,臉上立刻堆滿了笑容,快步上前一把扯住三藏的衣袖,然後便開始與他動手動腳起來。隻見他先是伸出手指輕輕地撚著三藏的手掌和腳掌,接著又好奇地去觸摸三藏高挺的鼻子,甚至還調皮地揪住了三藏的耳朵,以此來表示自己對三藏的親近之意。
隨後,喇嘛和尚興高采烈地拉著三藏走進了方丈室。待兩人相互見禮完畢之後,喇嘛和尚滿臉笑意地開口問道:“老師父您打哪兒來呀?”三藏微微躬身,禮貌地迴答道:“弟子乃是來自東土大唐,受陛下欽點差遣前往西方天竺國大雷音寺拜佛求經之人。今天恰好走到貴寶地時天色已晚,所以特地趕來貴寺想要借宿一宿,明日一早還要繼續趕路呢。還望大師能夠行個方便啊。”
聽到三藏這番言辭懇切的話語,喇嘛和尚不禁哈哈大笑起來,連連擺手說道:“哎呀呀,這可真是太不像話啦!太不像話啦!咱們這些出家人可不是因為心甘情願、心懷善意才選擇出家的喲。實在是因為命中注定與父母緣分淺薄,命裏犯了華蓋星,在家裏根本無法久留,這才不得不狠心割舍親情,剃度出家當了和尚尼姑的;既然已經遁入佛門成為弟子了,那就千萬不要再說這種不切實際的空話嘍。”然而,三藏一臉真誠地迴應道:“貧僧所言句句屬實,絕無半句虛言呐。”
和尚看著三藏,眼中滿是擔憂,緩緩說道:“那東土到西天,迢迢萬裏,其間不知有多少艱難險阻!一路上高山峻嶺連綿不絕,山中洞穴幽深莫測,洞內更是可能藏著各種妖魔鬼怪。而你孤身一人,又生得如此嬌嫩,哪裏像是個去取經的啊!”
三藏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院主所言極是。貧僧一人,確實難以抵達西天。好在我有三個徒弟,他們個個本領高強,神通廣大。一路上逢山開路,遇水疊橋,保護著我這個師父,這才得以來到貴刹。”
那和尚聽了,臉上露出一絲驚訝,忙問道:“不知三位高徒現在何處?”
三藏答道:“他們此刻正在山門外等候。”
那和尚一聽,頓時慌了神,急切地說道:“師父,你有所不知,我這裏常有虎狼出沒,還有妖賊、鬼怪傷人。白日裏我們都不敢輕易遠出,一到天晚,便會關閉門戶。你怎能在這早晚時分,將他們放在外邊呢!”
說罷,連忙轉頭對自己的徒弟喊道:“三位高徒快請進來!”
且說這寺廟之中有兩個小喇嘛,正嘻嘻哈哈地往外跑去玩耍。突然之間,他們瞧見了行者,被嚇得渾身一顫,腳下一個踉蹌,直接跌倒在地。好不容易爬起身來,又看到了八戒,這一驚更是非同小可,再次摔了個四腳朝天。兩人連滾帶爬地站起身來,慌不擇路地向後飛奔而去,嘴裏還不停地嚷嚷著:“爺爺啊,我們今天真是造化低了!您的那些徒弟都不見了蹤影,隻剩下三四個相貌奇特的妖怪杵在那大門前麵呢!”
聽到這話,三藏不禁好奇地問道:“哦?那這些妖怪都是什麽模樣啊?”其中一個小和尚心有餘悸地迴答道:“有一個長著雷公嘴,還有一個嘴巴像碓挺一般,另外一個則是青麵獠牙,好生嚇人呐!不過旁邊倒是站著一個女子,看上去倒是一副油頭粉麵的樣子。”三藏聽後微微一笑,說道:“你們有所不知啊,那三個長得醜陋的,正是我的徒兒們。而那個女子,則是我從鬆樹林裏救下來的。”
這時,另一個小喇嘛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說道:“爺爺呀,您如此英俊瀟灑、風度翩翩,怎會收這樣奇形怪狀的醜徒弟呢?”三藏搖了搖頭,耐心解釋道:“雖說他們容貌不佳,但個個身懷絕技,都是大有作用之人。你們快去把他們請進來吧。若是再耽擱一會兒,尤其是那個長著雷公嘴的,他性子急躁,萬一闖出什麽禍事來可就不好了,畢竟他可不是那種循規蹈矩、由人生父母悉心教養長大的孩子,說不定真會直接打將進來呢。”
那小和尚聞言,不敢再有絲毫怠慢,趕忙一路小跑出去,到了門口時已是氣喘籲籲、臉色煞白。隻見他戰戰兢兢地雙膝跪地,磕磕巴巴地說道:“列位老爺,唐老爺有請諸位進去呢。”
八戒咧嘴一笑,露出兩顆大白牙說道:“猴哥啊,人家既然已經讓咱們進來了,怎麽還這麽戰戰兢兢的呢?真是奇怪得很呐!”行者撓了撓腮幫子,眼珠子滴溜溜一轉迴答道:“想必是瞧見咱倆長得太醜,給嚇著啦!”八戒一聽可不樂意了,嘟囔著嘴嚷嚷起來:“哎呀呀,這可就是胡扯了!咱們生來如此模樣,哪有什麽好不好看、美不美的說法喲!”行者撇撇嘴,白了八戒一眼說:“行了行了,就算咱天生這副尊容,也多少收拾收拾唄,別把人嚇得夠嗆。”
隻見那呆子果真就把嘴巴往懷裏一揣,腦袋低得都快埋到地上去了,悶著頭牽著馬緩緩前行。沙僧則默默地挑起擔子跟在後頭,行者手持金箍棒走在最後麵,押解著那名女子一同走進寺廟。他們穿過一處處倒塌的房廊,又接連走過三道大門,終於來到了寺廟內部。眾人將馬匹拴好,放下擔子歇息片刻後,便徑直朝著方丈室走去。
進入方丈室後,行者等人見到了那位喇嘛僧,並按照尊卑次序分別落座。那喇嘛僧隨即轉身進到裏麵,不多時便領出七八十個小喇嘛來。這些小喇嘛們紛紛向行者等人行禮問好,一番寒暄之後,便開始忙碌地準備齋飯款待客人。
正所謂:積功須在慈悲念,佛法興時僧讚僧。
隻是不知道接下來他們究竟會如何離開這座寺廟,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四眾一路前行,不知不覺又過了冬殘春盡。沿途野花爛漫,山樹蔥蘢,芳菲滿徑,美不勝收。正行間,前麵又見一座高山峻嶺,巍峨聳立,直插雲霄。三藏見此,心中不禁一驚,忙問道:“徒弟們,前麵高山,不知可有道路通行?務必小心在意!”行者聞言,笑道:“師父,您這話可不像個走慣長路的人說的,倒像是個養尊處優的公子王孫,坐井觀天,不知世事。自古道:‘山不礙路,路自通山。’又何必問有路無路呢?”三藏道:“話雖如此,但我擔心險峻之處會有怪物出沒,密林深處會有妖精潛藏。”八戒在一旁寬慰道:“師父放心,放心!此處距離極樂世界已經不遠,定然太平無事!”
師徒幾人一路說說笑笑,不知不覺間已來到山腳下。行者孫悟空迫不及待地取出金箍棒,身手敏捷地躍上石崖,興奮地高聲唿喊:“師父,此處乃是轉山的路,甚是好走。快來!快來!”長老無奈地笑了笑,隻得放開胸懷,策馬前行。
沙僧見狀,連忙對八戒說道:“二哥,你把擔子挑一肩兒吧。”八戒嘟囔著嘴,但還是老老實實地接過擔子,挑在了肩上。沙僧則小心翼翼地攏著韁繩,師父穩穩地坐在雕鞍上,一行人隨著行者,朝著山崖上的大路走去。
他們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前行,隻見那山峰高聳入雲,雲霧繚繞在峰頂,宛如仙境一般。山間溪流潺潺流淌,清澈見底,發出悅耳的聲音。道路兩旁,百花爭奇鬥豔,散發出陣陣芬芳,讓人陶醉其中。萬樹叢生,鬱鬱蔥蔥,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梅花已經凋謝,而李花卻正盛開,潔白如雪,與翠綠的樹葉相互映襯,美不勝收。柳樹嫩綠,桃花嫣紅,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美麗的春景圖。杜鵑在枝頭啼叫,似乎在告訴人們春天即將過去,而紫燕在空中呢喃,它們的巢穴也已經築成。
山峰陡峭險峻,怪石嶙峋,有的像巨大的石柱,直插雲霄;有的像翠綠的蓋子,覆蓋在山頂上。山路崎嶇不平,蜿蜒曲折,宛如一條巨龍盤踞在山間。懸崖峭壁,險峻異常,讓人望而生畏。而山上的草木卻十分茂盛,薜蘿蔓生,鬱鬱蔥蔥,給山峰增添了幾分生機與活力。
老師父悠然地觀賞著山間景色,忽然聽到了鳥兒的啼叫聲,思鄉之情油然而生。他勒住馬韁繩,高聲叫道:“徒弟們!我奉天命從天牌傳來旨意,在錦屏風下領取了通關文牒。正月十五觀燈之後離開東土,才與唐王分別。剛剛經曆了龍虎風雲的相會,卻又遭遇了師徒之間的矛盾。如今已經走過了巫山峰十二座,何時才能與唐王再次相見呢?”
行者說道:“師父,你常常因為思念家鄉而憂愁,完全不像一個出家人。放心地走吧,不要過於擔憂。古人說:‘想要追求富貴,就必須付出艱苦的努力。’”三藏說道:“徒弟,雖然你說得有道理,但不知道西天的路還在何方啊!”八戒說道:“師父,我佛如來舍不得那三藏經,知道我們要去取,想必是搬走了;不然,怎麽一直走不到呢?”沙僧說道:“不要胡說八道!隻管跟著大師兄走。隻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努力,終究會有到達的那一天。”
師徒二人正悠然自得地交談著,忽然,一片黑壓壓的鬆林出現在眼前。唐僧見狀,心中不禁一陣害怕,連忙叫道:“悟空,我們剛剛才走過那崎嶇難行的山路,怎麽又遇到了這片幽深黑暗的鬆林?我們一定要小心謹慎啊!”行者卻不以為意,說道:“師父,怕什麽!”
唐僧說道:“悟空,不可掉以輕心啊!俗話說:‘不相信正直的人,就必須防備那些偽善的人。’我和你也走過不少鬆林了,但都不像這片鬆林如此深遠。你看:這片鬆林,樹木排列緊密,東西方向的樹木一直延伸到雲霄,南北方向的樹木則高聳入雲。仔細觀察,還能發現荊棘密密麻麻地環繞在四周,蓼草和樹枝相互纏繞,上下盤結。藤蔓與葛藤相互交織,讓人難以通行;葛藤與藤蔓相互纏繞,使得南北方向的商人難以進入。在這林中行走,半年都難以分辨日月;行數裏,也看不見北鬥星。再看那背陰的地方,景色萬千;而向陽的地方,則是萬花齊放。還有那千年的槐樹、萬年的檜樹、耐寒的鬆樹、山桃、野芍藥、旱芙蓉等,一叢叢、一堆堆,密密麻麻地排列著,讓人眼花繚亂,仿佛置身於仙境之中,難以分辨。
隻聽那樹林之中傳來陣陣悅耳動聽的鳥鳴之聲,有鸚鵡清脆地吹著口哨,杜鵑婉轉地啼叫;喜鵲歡快地穿梭於樹枝之間,烏鴉則心懷感恩地反哺其親;黃鸝翩翩起舞,猶如仙子降臨人間,而百舌更是能巧妙地調整音調,唱出美妙絕倫的歌聲;鷓鴣鳴聲悠揚,紫燕呢喃細語,仿佛在訴說著春天的故事;就連那聰明伶俐的八哥兒都學會了模仿人說話,還有那眉清目秀的畫眉郎竟然也像模像樣地看著經文呢。
再瞧那邊,一隻體型巨大的猛獸正悠閑地擺動著尾巴,威風凜凜的老虎則不時露出鋒利的獠牙;那些修煉多年的狐狸和狢子居然裝扮成嬌柔的娘子模樣,引得眾人側目,而日久天長的蒼狼更是仰頭長嘯,聲音響徹整個山林。即便是那神通廣大、威震天庭的托塔李天王到此,麵對如此眾多的妖怪,恐怕就算他擁有降妖除魔的本領,也難免會被嚇得魂飛魄散吧!
然而,我們英勇無畏的孫大聖卻絲毫不把這些放在眼裏。隻見他手持金箍棒,大步流星地上前,奮力一揮,瞬間便將前方的道路劈開一條寬闊的大道,引領著唐僧徑直走入這片幽深的密林之中。師徒二人一路上自由自在、逍遙快活,不知不覺已經走了半天時間,但始終未能找到走出這片森林的路徑。
這時,唐僧停下腳步,開口說道:“徒兒啊,自從咱們一路向西而來,經過了無數崎嶇險峻的山林。幸好此處景色清幽雅致,一路走來也算平安無事。這林中到處都是奇異的花朵和珍貴的草木,實在是讓人賞心悅目、心情愉悅!為師想在這裏稍作歇息片刻,一來可以讓白龍馬歇歇腳,二來為師的肚子也有些餓了,你快去周圍看看能不能化些齋飯迴來給我充饑。”孫悟空聽聞此言,連忙應道:“師父您先下馬來,俺老孫這就前去化齋。”
那長老果然緩緩下了馬。八戒趕忙將馬拴在樹上,沙僧也歇下行李,取了缽盂,恭敬地遞與行者。行者微笑著說道:“師父您且穩坐,莫要驚怕。我去去就來。”三藏聽後,便端坐於鬆陰之下,而八戒、沙僧則去尋花覓果,悠閑地玩耍起來。
卻說大聖一個筋鬥,瞬間便躍到了半空之中。他穩穩佇定雲頭,迴頭眺望,隻見鬆林中祥雲繚繞,瑞靄彌漫,如夢如幻。他不禁失聲叫道:“好啊,好啊!”你可知他為何叫好?原來,他是在誇獎唐僧,稱讚他乃是金蟬長老轉世,曆經十世修行的大好人,正因如此,才有這等祥瑞之氣籠罩頭頂。“想我老孫,在五百年前大鬧天宮之時,雲遊四海,闖蕩天涯,聚集群妖,自號齊天大聖,降龍伏虎,更是消除了死籍。那時,我頭戴三額金冠,身著黃金鎧甲,手持金箍棒,足踏步雲履,手下還有四萬七千群怪,都尊稱我為大聖爺爺,好不威風!如今,我脫卻天災,甘願做小伏低,與你一同西行,成為你的徒弟。想必師父頭頂上的祥雲瑞靄,定會引領我們順利迴到東土。如此一來,老孫也必定能修成正果。”
正在自家這般誇讚念叨之際,猛然間瞧見林南下方竟然湧起一股黑漆漆的氣息,猶如滾滾濃煙一般,咕嘟咕嘟地直往上冒。孫悟空見狀,心中不由得一驚,暗忖道:“不好,那股黑氣之中必然藏有妖邪之物!俺老孫的師弟豬八戒和沙和尚可絕不會放出如此詭異的黑氣來。”說罷,那大聖便懸停於半空之中,瞪大了火眼金睛,仔細觀察起來,但一時間也難以確定其中究竟隱藏著何種玄機。
且說此時唐僧正端坐在樹林之中,潛心修行,靜心參悟那部《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正當他全神貫注之時,忽然聽到一陣嚶嚶嗡嗡的唿救聲傳來:“救命啊……救救我吧……”這聲音雖然微弱,但在寂靜的山林中卻是格外清晰。唐僧聞聲不禁大吃一驚,雙手合十,口中喃喃自語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此地乃是幽深密林,怎會有人唿喊求救之聲呢?想必是被那些兇殘的狼蟲虎豹所驚嚇到了吧。也罷,待貧僧前去查看一番。”於是,唐長老緩緩站起身來,小心翼翼地挪動腳步,先是穿過了一株株曆經千年風雨的古老柏樹,又避開了一棵棵高聳入雲的萬年鬆樹。一路上,他緊緊抓住那些依附在樹幹上的葛藤,艱難地向前行進。不多時,終於來到了近前。
定睛一看,隻見一棵參天大樹之上,赫然綁著一名女子。她的上半身被粗壯的葛藤牢牢地捆綁在樹幹之上,而下半身則深深地掩埋在了泥土之中。唐僧趕忙止住腳步,定了定神,然後開口向那女子問道:“女施主,不知你遭遇何事,竟被綁縛於此?”
咦!這明明就是個妖怪,長老卻肉眼凡胎,無法識別。那妖怪見長老前來詢問,淚如泉湧,哭得梨花帶雨。隻見她桃腮垂淚,麵容姣好,有沉魚落雁之容;星眼含悲,眼神哀怨,有閉月羞花之貌。長老心中有些害怕,不敢輕易靠近,又開口問道:“女菩薩,你究竟有何罪過?不妨說與貧僧聽聽,或許我能救你。”那妖怪聽了,心中暗喜,趕忙巧語花言,虛情假意地迴答道:“師父,我家住在貧婆國,距離此地有二百多裏。家中父母健在,他們心地善良,一生都與親朋好友和睦相處。近日恰逢清明,我們便邀請了諸位親戚以及本家老小一同去掃墓祭祖。於是,一行人乘坐轎馬,浩浩蕩蕩地來到了這荒郊野外。”
話說一行人來到塋前,將精心準備的祭禮一一擺放開來。剛剛點燃紙馬,正待誠心祭拜之時,忽然間隻聽得一陣震耳欲聾的鑼鳴聲和咚咚作響的鼓聲傳來。緊接著,一群氣勢洶洶的強人如狼似虎般地衝了出來。他們個個手持利刃,揮舞著棍棒,口中還高聲唿喊著衝殺過來,這突如其來的狀況直嚇得眾人魂飛魄散。
眼見形勢危急,父母以及諸位親戚們,那些有馬匹或者轎子可供乘坐的人,紛紛四散奔逃以求保住自己的性命。而奴家年紀尚幼,根本無力奔跑,一下子就被嚇得癱倒在地。那群強人見狀,不由分說便將奴家擄到了山中。
進入山寨之後,那為首的大大王竟然想要讓奴家做他的夫人,二大王也不甘示弱,吵嚷著要娶奴家為妻。更可惡的是,後麵的第三、第四位頭目同樣垂涎於奴家的美色,七八十號強盜為此爭執不休,誰也不肯讓步。最後,他們惱羞成怒,索性將奴家捆綁在了山林之間,然後這群無法無天的強人們便作鳥獸散,自顧自地散去了。
如今奴家已經被困在這裏整整五天五夜,滴水未進,粒米未食,眼看著就要命喪黃泉了。也不知道是哪輩子祖宗積下的陰德,竟能在今日讓奴家有幸遇到老師父您路過此地。求求您發發慈悲吧,救救奴家這條可憐的性命。倘若此次能夠僥幸得救,奴家即便身在九泉之下,也定然不會忘記您的大恩大德啊!”說完這些話後,女子已是泣不成聲,淚水如同斷了線的珠子一般簌簌落下。
三藏法師本就是心地善良之人,聽到這番悲慘遭遇,心中不禁湧起無限憐憫之情,眼眶一紅,眼淚也跟著止不住地流了下來。他聲音哽咽著唿喚道:“徒兒們……”
此時,那豬八戒和沙和尚正在樹林之中尋覓著鮮花和野果呢。猛然間聽到師父如此淒厲的唿喊之聲,那呆子不由得愣了一下,隨即轉頭對沙和尚說道:“沙師弟呀,看這樣子師父莫非是在此處認了什麽親戚不成?不然怎會哭得這般傷心難過呢?”
沙僧聞言不禁輕笑出聲,調侃著說道:“二哥啊,你可真是會胡攪蠻纏!咱們一路行來這麽久,連個像樣的好人都未曾碰到過,哪裏來的什麽親戚喲?”八戒卻不以為然地反駁道:“誰說沒有親戚呀,師父在那邊正跟人哭得傷心呢,不信咱倆過去瞧瞧。”說完便拉著沙僧往迴走去。
沙僧見八戒如此堅持,心想去看看倒也無妨,於是便當真掉轉方向迴到原來的地方。他先牽住馬匹,又挑起擔子,快步走到唐僧跟前,詢問道:“師父,到底發生何事啦?您為何這般模樣?”唐僧連忙抬起手指向不遠處的一棵大樹,焦急地吩咐道:“八戒,快快解開綁在那樹上的女施主,救她性命要緊呐!”八戒一聽,想也不想便衝上前去,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要動手解綁。
就在此時,遠在半空中的大聖突然察覺到下方有一股濃烈的黑氣彌漫開來,竟然將原本祥和的光芒盡數遮蔽。大聖心中暗叫一聲:“不好!這股黑氣如此濃重,恐怕不是什麽善類,莫不是有妖怪要害俺師父不成?化齋之事暫且不論,得趕緊去查看師父是否安然無恙才好。”想到此處,大聖當即駕起筋鬥雲,迅速按下雲頭,降落在樹林之中。
剛落地,大聖一眼就瞧見八戒正在手忙腳亂地胡亂解著繩子。他二話不說,一個箭步衝上前去,伸手一把揪住八戒的耳朵,用力往前一拽,隻聽“撲通”一聲,八戒被狠狠地摔倒在地。這一跤摔得不輕,八戒疼得呲牙咧嘴,好不容易從地上爬起身來,氣唿唿地瞪著大聖嚷道:“哎呀,師父讓我救人,你這家夥怎麽仗著自己力氣大,無緣無故就把我給狠狠摜了這一跤!”
行者看著那女子,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輕笑,對身旁的兄弟們說道:“兄弟們啊,可別被她給迷惑啦!她呀,就是個妖怪,故意在這裏裝模作樣、製造喧鬧,想要欺騙咱們呢!”
三藏一聽這話,頓時眉頭緊皺,怒目圓睜,對著行者大聲嗬斥道:“你這猴子,休要再胡言亂語了!怎地如此這般看待這樣一個嬌柔溫婉的女子,居然硬要說她是妖怪!”
行者見狀,趕忙上前一步,拱手向三藏解釋道:“師父您有所不知啊。這種事情俺老孫以前可是經曆得多了去了。那些想吃人肉的妖怪們,往往都會使出各種手段來偽裝自己。您久居寺廟之中,哪裏曉得這些門道喲!”
八戒此時嘟起嘴巴,一臉不滿地嘟囔道:“師父啊,您可千萬別聽信這弼馬溫的瞎話!依俺老豬看呐,這位女子分明就是這附近的普通百姓家的姑娘。咱們從遙遠的東土而來,跟她無冤無仇,又非親非故的,憑啥說人家是妖精嘛!說不定啊,是她好心好意打發咱們先走,結果這猴子自己調皮搗蛋,翻著跟頭、耍著法術跑迴來找她麻煩,還誣陷人家是妖精呢!哼,簡直就是倒打一耙!”
行者聽到八戒這番話,氣得火冒三丈,指著八戒大罵道:“好你個呆子!竟在此處胡說八道!俺老孫自從踏上西天取經之路以來,一直勤勤懇懇、忠心耿耿,何曾有過半分懶惰懈怠之處?倒是像你這樣貪戀女色、貪生怕死、見錢眼開、背信棄義的飯桶,才會分不清是非善惡,糊裏糊塗地被人家哄得團團轉,心甘情願做了上門女婿,最後落得個被綁在樹上的下場!”
三藏聽聞此言後,略作思索,方才緩緩開口說道:“也罷,也罷。八戒啊,你師兄平日裏眼光向來精準獨到,既然他都如此說了,咱們就暫且不管那妖怪了,繼續趕路要緊。”話音剛落,隻見行者臉上頓時露出欣喜之色,大聲嚷道:“太好了,師父您終於發話啦!快快請上馬吧。隻要走出這片鬆林之外,便能找到人家化緣討些齋飯給您享用呢。”於是乎,師徒四人便毫不猶豫地沿著道路一路前行,將那被捆綁在樹上的妖怪遠遠地拋在了身後。
且說那妖怪此刻仍被緊緊地綁縛於大樹之上,心中憤恨難平,嘴裏不停地咬著牙關,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同時惡狠狠地咒罵道:“想我這些年來也曾多次聽人提及過孫悟空此人,都說他神通廣大、本領高強,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呐!那唐僧本就是以童子之身潛心修煉而成,體內一點元陽之氣尚未泄漏,倘若能將其擒獲到手,與我相配,便可助我修成太乙金仙之道。怎奈竟被這猴子一眼識破了我的法術計謀,還將那唐僧給解救走了。若是此時有人能夠解開繩索,放我從樹上下來,隻需信手一抓,那唐僧豈不就成為我的囊中之物了麽?可如今倒好,被他們一番東拉西扯的言語給忽悠走了,難道我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就這樣白白浪費掉了不成?不行,待我再高聲唿喊他們幾聲,看看是否還有轉機。”想到此處,那妖怪便鼓足力氣,扯開嗓子對著唐僧師徒離去的方向放聲大叫起來。好一個狡猾的妖精,竟然不動繩索,隻是用一陣順風,將幾句善言善語,嚶嚶地吹進了唐僧的耳中。你可知她叫的是什麽?她喊道:“師父啊,你放著活人的性命都不救,卻昧著良心去拜佛取經?”
唐僧騎在馬上,又聽到這般叫喚,立刻勒住馬韁,說道:“悟空,快去救那女子下來吧。”行者道:“師父,你怎麽又想起她來了?”唐僧道:“她又在那裏叫呢。”行者問道:“八戒,你聽見了嗎?”八戒道:“我的耳朵太大,把聲音都遮住了,不曾聽見。”行者又問:“沙僧,你聽見了嗎?”沙僧道:“我挑著擔子走在前麵,沒有留意,也不曾聽見。”行者道:“老孫我也不曾聽見。師父,她叫的什麽?怎麽偏偏隻有你聽見了?”唐僧道:“她叫得有道理啊。她說:‘活人性命都不救,昧著良心拜佛取什麽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快去救她下來吧,這比取經拜佛更重要。”
行者聽了,不禁笑道:“師父,若是您要行善,那可真是無藥可醫了。您想想,您離開東土大唐,一路西行,不知經過了多少重山場,遭遇了多少妖怪。那些妖怪常常把您擄進洞中,都是老孫我拿著鐵棒,打死了千千萬萬的妖怪,才將您救出來。今日這一個妖精的性命,您卻舍不得,非要去救他?”
唐僧說道:“徒弟呀,古人雲:‘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還是去救他吧。”
行者道:“師父既然如此堅持,隻是這個擔子,老孫我實在擔不起。您要去救他,我也不敢再苦苦相勸。若是勸了,您又該惱怒了。您想去救,便去吧。”
唐僧道:“猴頭,莫要再多話了!你且坐著,等我和八戒去救他。”說罷,唐僧便帶著八戒,朝著妖精的方向走去。
唐僧迴到樹林之中,吩咐八戒解開上半截繩子,並用鈀挖出下半截身子。那妖怪趔趔趄趄地穿上鞋子,整理好裙子,滿心歡喜地跟著唐僧走出鬆林,見到了行者。行者卻隻是不停地冷笑。
唐僧見狀,怒喝道:“你這潑猴頭!為何發笑?”行者迴答道:“我笑你‘時來逢好友,運去遇佳人’。”三藏聽後,更是惱怒,罵道:“你這潑猢猻!休得胡說!我自出生以來,就出家為僧。如今奉聖上旨意西行,虔誠拜佛求經,又不是貪圖功名利祿之人,何來運退之時!”
行者笑嘻嘻地說道:“師父啊,你雖然自幼出家為僧,然而卻僅僅隻會看經念佛,對於王法的條律規章並不熟悉。這女子生得年輕貌美,我和你都是出家人,與她一路同行,倘若不幸遇到歹人,將我們捉拿送交官府,不管我們是去取經拜佛,都會被當作是有奸情;即便沒有這種事情發生,也會被問成是拐帶人口。到那時,師父你的度牒會被追迴,還要挨上一頓小打;八戒應該會被判處充軍;沙僧也會被問罪發配去驛站,我老孫也難以獨善其身。就算我巧舌如簧,又怎麽能夠為自己辯解呢?也必定會被問個不應之罪。”三藏聽了,怒喝道:“休要胡說!難道我救人性命,還會有什麽拖累不成!帶上她一起走吧。凡事有我在,都由我來承擔。”
行者道:“師父,雖說有事在你,卻不知你不是救他,反是害他。”三藏麵露疑惑,道:“我救他出林,使其活命,怎會是害他?”行者解釋道:“他當時被綁在林間,或許三五日,或許十日,半月,沒有飯吃,餓死了,還能得個完全身體歸陰。如今你帶他出來,你坐的是快馬,行路如風,我們隻能隨你。而那女子腳小,挪步艱難,如何跟得上?若一時將她丟下,遇上狼蟲虎豹,被一口吞了,豈不是反而害了她的性命?”三藏恍然大悟,道:“正是呀。這件事確實多虧你提醒。那該如何處置才好?”
行者笑著說道:“把他抱上來,和你一同騎著馬走吧。”三藏卻沉吟著說道:“我怎好與他同騎一匹馬呢!”行者又問道:“那他要如何前去呢?”三藏思索片刻後說:“讓八戒馱著他走吧。”行者聽後,不禁笑道:“呆子,你的造化到了!”八戒卻抱怨道:“‘遠路無輕擔’,讓我馱人,能有什麽造化?”行者笑著調侃道:“你那張嘴長,馱著他時,轉過嘴來,就可以說些私房話,豈不是很方便?”八戒聽聞此言,氣得捶胸頓足,跳起來嚷道:“不好!不好!師父要是打我幾下,我寧可忍著疼。背著他肯定不幹淨,師兄你向來就會汙蔑人。我可馱不了!”三藏見狀,無奈地說道:“也罷,也罷。我也還能走幾步路,等我下來,我們慢慢一起走吧,就讓八戒牽著空馬好了。”
行者聽後不禁哈哈大笑起來,對著八戒調侃道:“哈哈,呆子,沒想到你還能攬上個好買賣呢。師父可是特意照顧你,讓你來牽馬喲!”
三藏聞得此言,連忙搖頭說道:“悟空啊,休要再這般胡言亂語了。古人曾經說過:‘馬行千裏,如果沒有人駕馭,它自己可沒辦法到達目的地。’倘若我在路上慢悠悠地行走,萬一你把我給丟下跑掉了怎麽辦?要是我走得慢,那你們自然也應當放慢腳步才是。咱們大夥就一起陪著這位女施主慢慢走下這座山去,等到了庵觀寺院或者有人居住的地方,就讓她留在那兒吧,如此也算咱們救了她一迴。”
行者連連點頭稱是,應道:“師父所言極是。既然如此,那咱們還是趕緊加快步伐前行吧。”
於是乎,三藏撩起衣角快步向前走去,沙僧則穩穩當當地挑起擔子緊緊跟隨其後,八戒興高采烈地牽著那匹空馬,而行者手持金箍棒,小心翼翼地引領著那位女子一同邁步前進。就這樣大約走了不到二三十裏路,眼看著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忽然間,前方不遠處出現了一座氣勢恢宏、美輪美奐的樓台殿閣。
三藏抬眼望見,麵露喜色,轉頭對眾徒弟說道:“徒兒們呐,瞧那前麵想必定是一座庵觀寺院無疑了。今日天色已晚,咱們正好就在此處借宿一宿,待明日一早再繼續趕路吧。”
行者聞言表示讚同,迴應道:“師父所言甚是。那咱們都各自活動一下腿腳,稍作歇息。”眨眼之間,他們一行人便來到了那扇大門之前。行者停下腳步,迴過頭來向眾人囑咐道:“你們暫且在此稍微站遠一些,待俺老孫先進去打探一番,看看是否能夠順利借宿。若是有合適的地方,我定會派人前來喚你們進去。”說完,行者便轉身朝著那大門走去……。
眾人皆立於柳陰之下,唯有行者手持鐵棒,轄製著那女子。
長老快步走近,隻見那門搖搖欲墜,東倒西歪,顯得零零落落。他輕輕推開那扇門,眼前的景象讓他忍不住心中淒慘。
長廊寂靜無聲,古刹蕭索荒蕪。庭院中苔蘚遍布,蒿草蓁蓁,鋪滿了小徑。唯有螢火蟲在空中飛舞,發出微弱的光芒,仿佛是代替漏壺的計時工具。而那陣陣蛙聲,更增添了幾分淒涼。
長老看著這破敗的景象,忽然間掉下淚來。眼前的殿宇凋零倒塌,廊房寂寞傾頹。斷磚破瓦堆積如山,盡是些歪梁折柱。前後的庭院都長滿了青草,香廚也被塵土掩埋,腐朽破爛。鍾樓崩壞,鼓皮無存,琉璃香燈也破損不堪。佛祖的金身失去了色彩,羅漢們東倒西歪地躺在地上。觀音像被雨水淋壞,淨瓶也墜落在地。平日裏沒有僧人進入,夜間則盡是狐狸在此棲息。隻聽得風在唿嘯,猶如雷鳴,想必是虎豹藏身之所。四周的牆垣都已倒塌,也沒有門扇可以關閉。
且說這古寺荒廢許久無人修繕,昔日的輝煌早已不再,如今隻剩一片狼藉凋零之景,令人唏噓不已。狂風唿嘯而過,竟硬生生地吹裂了伽藍殿的牆壁;傾盆大雨瓢潑而下,無情地摧殘著莊嚴的佛像頭部。
那些守護寺廟的金剛神像也未能幸免,在風雨的肆虐下跌落受損,四處散落;就連掌管一方土地的神靈都失去了棲息之所,隻能在夜晚無處可歸。而最令人歎息的還有兩處地方,其一便是那口原本高高懸掛於鍾樓之上的巨大銅鍾,此刻卻已倒地不起;其二則是那曾經巍峨聳立的樓閣,如今也已坍塌毀壞。
三藏法師強忍著心中的恐懼,小心翼翼地踏進了這扇二層門。抬眼望去,但見鍾鼓樓皆已倒塌在地,唯有一口碩大的銅鍾孤零零地紮根在泥土之中。此鍾上半截潔白如雪,下半截卻是猶如靛青一般的顏色。原來,這是由於歲月漫長、曆經風雨侵蝕所致。上方長期遭受雨水衝刷,故而變得雪白;下方則因接觸地氣而生出銅鏽,呈現出青黛之色。
三藏法師緩緩走近這口銅鍾,伸出雙手輕輕撫摸著它冰冷的身軀,感慨萬千地高聲唿喊道:“鍾啊!遙想當年,你曾高懸於高樓之上,發出震耳欲聾的吼聲,其聲響徹雲霄,傳遍四方;也曾在五彩斑斕的屋梁之間迴蕩,餘音嫋嫋,不絕於耳。每當清晨雄雞報曉之時,你的鍾聲便會隨之響起,喚醒沉睡中的人們開始新一天的勞作;每當天色漸晚、夜幕降臨之際,你又會悠悠敲響,送走夕陽西下的餘暉。然而時過境遷,如今不知那位化銅為鍾的道人去向何方?當初鑄造此鍾的工匠又身在何處呢?想必他們二人皆已命歸黃泉地府,杳無蹤跡,隻留下了你這孤獨的大鍾在此默默無言。”
長老情不自禁地高聲讚歎起來,聲音之大竟不知不覺間驚動了寺廟中的眾人。就在這時,寺廟裏邊有一個專門負責侍奉香火的道人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響所吸引。他原本正在熟睡之中,聽到外麵傳來的人聲後,迷迷糊糊地從地上爬了起來。由於還沒有完全清醒過來,他順手拾起了一塊斷裂的磚頭,照著大鍾就狠狠地砸了過去。隻聽那口大鍾發出了當的一聲巨響,這突如其來的響聲可著實把那位長老嚇了一大跳。他一個沒站穩,身子猛地向前一傾,竟然摔倒在地。好不容易掙紮著站起身來想要趕緊離開這個是非之地,誰料慌亂之中又不小心被一根突出的樹根給絆倒了,結果結結實實地又摔了一大跤。
此刻,長老狼狽不堪地倒在冰冷的地麵上,抬起頭望著那口大鍾,心有餘悸地大聲叫道:“哎呀呀,鍾啊!貧僧我剛剛還在滿心感慨地讚美於你呢,沒想到轉眼間你就突然叮當響了這麽一聲。難道說這裏乃是西天取經之路上罕有人至的地方,以至於你這口大鍾曆經歲月滄桑之後變成妖精啦不成?”
那個道人見狀趕忙三步並作兩步地衝上前去,伸出手用力攙扶住長老說道:“老爺您快些起身吧。這可不是什麽鍾成精之類的怪事喲。剛才那鍾聲其實是小的我不小心敲響的啦。”三藏聞言緩緩抬起頭來,定睛仔細打量起眼前這位道人的模樣。隻見此人長得麵容黝黑醜陋,看上去實在有些嚇人。於是三藏心中不禁暗暗生疑,開口問道:“你該不會是什麽魍魎妖怪或者邪惡的妖魔吧?告訴你,我可不是一般普通之人哦,我可是從那遙遠的大唐而來,而且我的身邊還有能夠降龍伏虎、神通廣大的徒弟們呢。要是讓他們撞見了你在這裏搗亂,恐怕你的小命可就難保嘍!”
道人趕忙跪下,說道:“老爺請不要害怕。我並非妖邪,而是這寺裏侍奉香火的道人。方才聽到老爺的善言相讚,本欲出來迎接,卻又擔心是邪鬼敲門,所以拾起一塊斷磚,敲響大鍾以壓驚,這才敢出來。老爺請起身吧。”唐僧這才定了定神,正色道:“住持,你可險些把我嚇死了。你快帶我進去吧。”
那道人引著唐僧,一直來到三層門裏。這裏的景象與外麵大不相同。隻見那:青磚砌成的牆壁宛如彩雲般絢爛,綠瓦蓋成的宮殿好似琉璃般晶瑩。黃金打造的聖像莊嚴肅穆,白玉砌成的台階華美非凡。大雄寶殿上青光閃耀,毗羅閣下銳氣逼人。文殊殿內,彩雲繚繞;輪藏堂中,繁花似錦。三簷頂上的寶瓶尖高聳入雲,五福樓中的平繡蓋精美絕倫。千株翠竹在禪榻旁搖曳生姿,萬種青鬆映襯著佛門的莊嚴。碧雲宮裏金光閃耀,紫霧叢中瑞靄飄飄。清晨,能聞到四周田野傳來的陣陣清香;傍晚,能聽到山間傳來的高亢畫鼓聲。想必這裏有朝陽照耀著破舊的衲衣,也有明月陪伴著殘損的經文吧。又隻見半壁燈光照亮了後院,一行香霧籠罩著中庭。
三藏遠遠地望見前方的景象,心中不禁生出一絲怯意,竟不敢貿然踏入其中。他高聲唿喊起來:“這位道人啊,為何前麵的房屋顯得如此破敗不堪、一片狼藉,而後麵卻這般整齊有序呢?”那道人聽聞三藏問話,臉上露出一抹笑容,迴應道:“老爺您有所不知呀,這座山中常有妖邪和強悍的強盜出沒。每當天氣晴朗之時,他們便沿著山路肆意劫掠;若是遇到陰天,這些賊人便會來到我們寺廟藏匿身形。他們不僅將佛像粗暴地推倒用來當作坐墊,還把木材搬走用於生火取暖。我們本寺的僧人大多生性怯懦,根本不敢與這些惡人理論爭辯,無奈之下隻能將前麵的破舊房屋讓給那些強橫之徒歇息居住。後來,我等又重新感化了一些慷慨的施主,方才得以籌集資金修建起如今這所嶄新的寺院。如此一來,清濁分明,各得其所,這便是發生在這西方之地的事情啦。”三藏聽完道人的解釋,恍然大悟地點點頭說道:“原來竟是這樣一番緣由。”
正當三藏若有所思之際,繼續前行間,忽然發現山門上赫然刻著五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鎮海禪林寺”。他剛抬起腳準備邁入寺門時,猛然瞧見一個和尚朝這邊快步走來。且看這和尚的模樣:隻見他頭上戴著一頂左側插著笄簪的絨錦帽子,一對銅製圓環垂掛在耳根兩側;身上穿著用頗羅毛線織成的衣服,在陽光照耀下閃爍著獨特的光澤;那雙眼睛猶如白銀般明亮,透射出一種別樣的光芒。此刻,他的手中正輕輕搖動著一隻小巧玲瓏的撥浪鼓,口中念念有詞,但由於所說乃是番邦經文,三藏一時之間難以聽清具體內容。三藏平素未曾見過這種裝扮的僧侶,自然也不認識眼前之人究竟是誰,原來此乃行走於西方道路之上的喇嘛僧。
那位喇嘛和尚緩緩地從門內踱步而出,目光一下子就被站在門外的三藏吸引住了。隻見這三藏長得眉清目秀,額頭寬闊而平整,耳垂幾乎快要觸及肩膀,雙手更是能夠輕鬆地超過膝蓋,整個人看上去宛如羅漢下凡一般,氣質非凡,俊美儒雅到了極點。
喇嘛和尚見狀,臉上立刻堆滿了笑容,快步上前一把扯住三藏的衣袖,然後便開始與他動手動腳起來。隻見他先是伸出手指輕輕地撚著三藏的手掌和腳掌,接著又好奇地去觸摸三藏高挺的鼻子,甚至還調皮地揪住了三藏的耳朵,以此來表示自己對三藏的親近之意。
隨後,喇嘛和尚興高采烈地拉著三藏走進了方丈室。待兩人相互見禮完畢之後,喇嘛和尚滿臉笑意地開口問道:“老師父您打哪兒來呀?”三藏微微躬身,禮貌地迴答道:“弟子乃是來自東土大唐,受陛下欽點差遣前往西方天竺國大雷音寺拜佛求經之人。今天恰好走到貴寶地時天色已晚,所以特地趕來貴寺想要借宿一宿,明日一早還要繼續趕路呢。還望大師能夠行個方便啊。”
聽到三藏這番言辭懇切的話語,喇嘛和尚不禁哈哈大笑起來,連連擺手說道:“哎呀呀,這可真是太不像話啦!太不像話啦!咱們這些出家人可不是因為心甘情願、心懷善意才選擇出家的喲。實在是因為命中注定與父母緣分淺薄,命裏犯了華蓋星,在家裏根本無法久留,這才不得不狠心割舍親情,剃度出家當了和尚尼姑的;既然已經遁入佛門成為弟子了,那就千萬不要再說這種不切實際的空話嘍。”然而,三藏一臉真誠地迴應道:“貧僧所言句句屬實,絕無半句虛言呐。”
和尚看著三藏,眼中滿是擔憂,緩緩說道:“那東土到西天,迢迢萬裏,其間不知有多少艱難險阻!一路上高山峻嶺連綿不絕,山中洞穴幽深莫測,洞內更是可能藏著各種妖魔鬼怪。而你孤身一人,又生得如此嬌嫩,哪裏像是個去取經的啊!”
三藏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院主所言極是。貧僧一人,確實難以抵達西天。好在我有三個徒弟,他們個個本領高強,神通廣大。一路上逢山開路,遇水疊橋,保護著我這個師父,這才得以來到貴刹。”
那和尚聽了,臉上露出一絲驚訝,忙問道:“不知三位高徒現在何處?”
三藏答道:“他們此刻正在山門外等候。”
那和尚一聽,頓時慌了神,急切地說道:“師父,你有所不知,我這裏常有虎狼出沒,還有妖賊、鬼怪傷人。白日裏我們都不敢輕易遠出,一到天晚,便會關閉門戶。你怎能在這早晚時分,將他們放在外邊呢!”
說罷,連忙轉頭對自己的徒弟喊道:“三位高徒快請進來!”
且說這寺廟之中有兩個小喇嘛,正嘻嘻哈哈地往外跑去玩耍。突然之間,他們瞧見了行者,被嚇得渾身一顫,腳下一個踉蹌,直接跌倒在地。好不容易爬起身來,又看到了八戒,這一驚更是非同小可,再次摔了個四腳朝天。兩人連滾帶爬地站起身來,慌不擇路地向後飛奔而去,嘴裏還不停地嚷嚷著:“爺爺啊,我們今天真是造化低了!您的那些徒弟都不見了蹤影,隻剩下三四個相貌奇特的妖怪杵在那大門前麵呢!”
聽到這話,三藏不禁好奇地問道:“哦?那這些妖怪都是什麽模樣啊?”其中一個小和尚心有餘悸地迴答道:“有一個長著雷公嘴,還有一個嘴巴像碓挺一般,另外一個則是青麵獠牙,好生嚇人呐!不過旁邊倒是站著一個女子,看上去倒是一副油頭粉麵的樣子。”三藏聽後微微一笑,說道:“你們有所不知啊,那三個長得醜陋的,正是我的徒兒們。而那個女子,則是我從鬆樹林裏救下來的。”
這時,另一個小喇嘛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說道:“爺爺呀,您如此英俊瀟灑、風度翩翩,怎會收這樣奇形怪狀的醜徒弟呢?”三藏搖了搖頭,耐心解釋道:“雖說他們容貌不佳,但個個身懷絕技,都是大有作用之人。你們快去把他們請進來吧。若是再耽擱一會兒,尤其是那個長著雷公嘴的,他性子急躁,萬一闖出什麽禍事來可就不好了,畢竟他可不是那種循規蹈矩、由人生父母悉心教養長大的孩子,說不定真會直接打將進來呢。”
那小和尚聞言,不敢再有絲毫怠慢,趕忙一路小跑出去,到了門口時已是氣喘籲籲、臉色煞白。隻見他戰戰兢兢地雙膝跪地,磕磕巴巴地說道:“列位老爺,唐老爺有請諸位進去呢。”
八戒咧嘴一笑,露出兩顆大白牙說道:“猴哥啊,人家既然已經讓咱們進來了,怎麽還這麽戰戰兢兢的呢?真是奇怪得很呐!”行者撓了撓腮幫子,眼珠子滴溜溜一轉迴答道:“想必是瞧見咱倆長得太醜,給嚇著啦!”八戒一聽可不樂意了,嘟囔著嘴嚷嚷起來:“哎呀呀,這可就是胡扯了!咱們生來如此模樣,哪有什麽好不好看、美不美的說法喲!”行者撇撇嘴,白了八戒一眼說:“行了行了,就算咱天生這副尊容,也多少收拾收拾唄,別把人嚇得夠嗆。”
隻見那呆子果真就把嘴巴往懷裏一揣,腦袋低得都快埋到地上去了,悶著頭牽著馬緩緩前行。沙僧則默默地挑起擔子跟在後頭,行者手持金箍棒走在最後麵,押解著那名女子一同走進寺廟。他們穿過一處處倒塌的房廊,又接連走過三道大門,終於來到了寺廟內部。眾人將馬匹拴好,放下擔子歇息片刻後,便徑直朝著方丈室走去。
進入方丈室後,行者等人見到了那位喇嘛僧,並按照尊卑次序分別落座。那喇嘛僧隨即轉身進到裏麵,不多時便領出七八十個小喇嘛來。這些小喇嘛們紛紛向行者等人行禮問好,一番寒暄之後,便開始忙碌地準備齋飯款待客人。
正所謂:積功須在慈悲念,佛法興時僧讚僧。
隻是不知道接下來他們究竟會如何離開這座寺廟,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