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迴來,因果循環,勸人向善,切勿作惡。心中一個念頭產生,神明便會照鑒,任由他去作為。愚笨、乖巧、無能,這些又怎能去學習呢?這兩種都是沒有心的藥物。趁著在世時,應該修行正道,不要虛度光陰。認清事物的根源,脫去原本的軀殼。尋求長生之道,必須牢牢把握。要時刻保持清醒,像醍醐灌頂一樣仔細思考。貫通三關,填滿黑海,教導善良之人騎著鸞鶴成仙。到那時憐憫故人更加慈悲,登上極樂世界。


    話說唐三藏一心虔誠,暫且不說有天神保護,就連這草木之靈也前來引導護送。他們共度了一夜,脫離了荊棘和針刺,再也沒有蘿蓏糾纏。


    師徒四人繼續向西行進,走了很久,又到了冬天將盡的時候,正值春天到來:萬物蓬勃發展,北鬥星柄指向東方。草芽遍地生長,柳樹滿眼青翠。一座山嶺上桃花如紅色的錦繡一般豔麗,半條溪流煙霧繚繞,水色碧綠如玉。經曆了許多風雨,心情無比愉悅。陽光曬得花心鮮豔奪目,燕子叼著苔蘚的花蕊輕盈飛舞。山巒的景色如同王維的畫作,色彩濃淡相宜,鳥兒的歌聲如同季劄的舌頭一般婉轉悠揚。美麗芬芳的花朵鋪滿大地,卻無人欣賞,蝴蝶翩翩起舞,蜜蜂歡快歌唱,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師徒四人一路賞景,緩緩前行。走著走著,突然看見前方出現一座高山,遠遠望去仿佛與天空相連。唐僧揚起馬鞭指著那座山說道:“悟空啊,這座山不知道有多高,看起來好像和藍天連接在一起,直衝向雲霄。”孫悟空迴答道:“古話說得好:‘隻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意思就是山非常高,沒有其他山峰可以與之相比。但是怎麽可能會有接天的道理呢!”豬八戒反駁道:“如果不是接天,為什麽要把昆侖山稱為‘天柱’呢?”孫悟空解釋道:“你不知道嗎?自古以來就有‘天不滿西北’的說法。昆侖山位於西北乾位,所以有頂天立地、堵塞天空的含義,因此被命名為天柱。”沙和尚笑著說:“大師兄,這些話不要跟他說了。他要是聽到了,又會拿去跟別人賣弄。我們還是趕緊趕路吧。等到登上了那座山,自然就能知道它到底有多高了。”


    那呆子趕著沙僧,兩人一路嬉戲打鬧。而唐僧所騎的白馬速度極快,猶如風馳電掣一般。不一會兒,他們就來到了一座山崖旁邊。師徒三人沿著山路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眼前所見的景象讓人心生敬畏。


    隻見山林間風聲陣陣,峽穀底部溪水潺潺流淌。烏鴉和麻雀難以飛越這陡峭的山峰,就連神仙也會覺得路途艱難。這裏千峰萬壑,曲折蜿蜒;億曲百灣,景色各異。塵埃飛揚,人跡罕至,怪石嶙峋,令人目不暇接。有的地方雲霧繚繞,仿佛水波蕩漾;有的地方樹木蔥蘢,鳥兒歡唱。鹿兒口銜靈芝離去,猿猴手捧仙桃歸來。狐狸和貉子在懸崖上跳躍,麂獐在山嶺之間頑皮出沒。突然,一陣虎嘯傳來,讓人膽戰心驚,斑斕的豹子和兇猛的野狼擋住了去路。


    唐三藏見狀心中一驚,但孫悟空神通廣大,他手持金箍棒,一聲咆哮,嚇得狼蟲虎豹四散逃竄。孫悟空劈開道路,引領師父徑直登上高山。當他們走過嶺頭,來到西邊平坦之處時,忽然看到一片祥瑞之光,五彩雲霧彌漫其間。遠處有一座樓台殿閣若隱若現,悠揚的鍾磬之聲隱隱傳來。唐三藏說道:“徒弟們,看看這是什麽地方。”


    行者抬頭,以手搭著涼篷,聚精會神地仔細觀看。隻見那壁廂真是個絕妙的所在!果真是:珍樓高聳,寶座莊嚴,乃是上刹之名方。山穀幽深,地籟之聲繁密;境界靜謐,天香之氣彌漫。青鬆帶雨,遮掩著高閣;翠竹留雲,守護著講堂。霞光縹緲,龍宮若隱若現;彩色飄飄,沙界無邊無際。朱欄玉戶,畫棟雕梁,美輪美奐。談經之聲,香滿座席;語籙之音,月照寒窗。鳥兒在丹樹內啼鳴,仙鶴在石泉旁飲水。四周繁花似錦,琪園秀麗;三麵門開,舍衛之光閃耀。樓台突兀,門迎嶂巒;鍾磬虛徐,聲韻悠長。窗戶敞開,微風輕拂;簾幕垂掛,煙霧迷茫。寺中僧侶,情性散淡;無世俗之意,和樂而昌盛。紅塵不到,此乃真仙境;靜土招提,實乃好道場。


    行者看罷,迴複道:“師父,那去處雖是一座寺院,但在那禪光瑞藹之中,卻似乎有些兇氣,不知為何。觀此景象,也似雷音寺,卻又道路不同。我們到那廂,切不可擅自進入,恐怕會遭遇毒手。”唐僧道:“既有雷音之景,莫非就是靈山?你休要誤了我的誠心,耽擱了我的來意。”


    行者說道:“並非如此,並非如此!前往靈山的道路,我也走過好幾迴了,絕不是這一條!”八戒迴應道:“即便不是,想必也會有善良之人居住在此。”沙僧接著說:“無需過多猜疑。這條道路或許需要從那門前經過,是否如此,一看便知。”行者點頭道:“悟淨所言極是。”


    那長老趕忙揚鞭催馬,快速來到山門前。當他看到“雷音寺”三個大字時,驚慌失措,竟從馬上滾落下來,摔倒在地。他口中咒罵道:“你這潑猴!要害死我啊!明明是雷音寺,你還敢哄騙我!”行者趕忙賠笑道:“師父莫要生氣,你再仔細瞧瞧。山門上實際上是四個字,你怎麽隻念出了三個,反倒怪罪起我來了?”長老戰戰兢兢地爬起身來,再次定睛一看,果然是四個字,乃是“小雷音寺”。三藏說道:“即便隻是小雷音寺,想必也會有佛祖在此。佛經上說有三千諸佛,想必他們並不都在同一個地方:比如觀音菩薩在南海,普賢菩薩在峨眉,文殊菩薩在五台。這裏不知是哪一位佛祖的道場。古人雲:‘有佛便有經,無方不成寶。’我們可以進去一探究竟。”


    行者趕忙阻攔道:“師父,不可進去。此處看似莊嚴,實則少吉多兇。倘若遭遇禍患,你可莫要怪罪於我。”三藏聽聞,麵色堅定地說道:“即便無佛,也必有佛像。我身為弟子,心願便是遇佛拜佛,又怎會怪你。”說罷,便命八戒取來袈裟,換上僧帽,仔細整理衣冠,然後舉步向寺內前進。


    剛踏入山門,就聽見裏麵有人高聲叫道:“唐僧,你從東土而來,專程拜見我佛,怎可如此怠慢?”三藏聞言,當即虔誠下拜。八戒和沙僧也趕忙磕頭,唯有大聖牽著馬匹,收拾行李,跟在後麵。眾人進入二層門內,隻見如來大殿矗立眼前。殿門外的寶台之下,排列著五百羅漢、三千揭諦、四大金剛、八位菩薩、比丘尼、優婆塞,以及無數的聖僧和道者。真可謂是香花豔麗,瑞氣繽紛,令人心生敬畏。


    三藏、八戒和沙僧三人一步一拜,虔誠地拜至靈台之間。然而,行者卻並未下拜,反而仔細觀察起來。他定睛一看,發現這如來竟是假的,頓時怒喝道:“你這夥孽畜,膽子不小!竟敢假托佛名,敗壞如來的清德!休走!”說罷,便丟下馬匹和行囊,掣出金箍棒,準備迎敵。


    隻見那大聖雙手舉起金箍棒,氣勢洶洶地衝上前去,就要開打。就在這時,隻聽見半空中傳來“叮當”一聲清脆的響聲,緊接著,一副閃耀著金色光芒的鐃從空中落下,不偏不倚地將孫悟空從頭到腳緊緊地罩在了裏麵。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一旁的豬八戒和沙和尚驚慌失措,他們急忙揮動手中的鈀杖,想要抵抗。然而,那些阿羅、揭諦、聖僧、道者們卻如潮水般湧來,迅速將他們包圍起來。兩人猝不及防,最終也被生擒活捉。隨後,唐僧也被抓住,三人一同被繩索捆綁,牢牢地束縛住。


    原來,那個坐在蓮花座上假扮佛祖的人竟然是一個妖王,而那些阿羅等人則都是些小妖怪。他們收起了假扮佛祖的形象,恢複了本來的妖怪模樣。然後,他們將唐僧師徒三人抬到後麵藏匿起來,把孫悟空困在金鐃之中,永遠不再開啟。隻是將金鐃放在寶台上,限定三天三夜的時間,要讓孫悟空化為膿血。等到他化為膿血之後,再用鐵籠蒸煮另外三個人享用。


    這真是:


    碧眼猢兒識假真,禪機見像拜金身。


    黃婆盲目同參禮,木母癡心共話論。


    邪怪生強欺本性,魔頭懷惡詐天人。


    誠為道小魔頭大,錯入旁門枉費身。


    碧眼猢猻能辨別真假,領悟禪機拜見假佛身。黃婆盲目跟隨參拜,木母癡心一同議論。邪惡的妖怪逞強欺負善良的本性,魔頭心懷惡意欺騙上天之人。確實是正道弱小而魔障強大,誤入旁門左道隻會白白浪費生命。


    彼時,群妖將唐僧師徒三人藏於後堂,馬匹拴在後麵,而唐僧的袈裟和僧帽則被放置在行李擔子之中,一並妥善保管起來。他們嚴密地看守著這些物品,不敢有絲毫鬆懈。


    再說孫悟空被困在金鐃之中,四周一片漆黑,燥熱難耐,渾身汗水淋漓。他左衝右撞,試圖找到出口,但卻無濟於事。焦急之下,他揮動金箍棒猛力敲打,卻未能撼動金鐃分毫。心中一時慌亂,不知所措,便決定奮力掙脫金鐃。他念起咒語,身形瞬間長高至千百丈,但金鐃也隨之變長,毫無縫隙可言。接著,他再次念咒,將身體縮小成芥菜子般大小,金鐃也跟著變小,依然沒有任何破綻。他又對著金箍棒吹了一口仙氣,喊道:“變!”金箍棒立刻變成了幡杆一般粗細,支撐住金鐃。然後,他從腦後拔出兩根長毛,口中念念有詞:“變!”長毛隨即化作梅花頭狀,五瓣鑽兒,緊緊挨著金箍棒,開始瘋狂地鑽動。然而,盡管鑽了千百次,發出陣陣清脆聲響,卻再也無法移動半分。


    行者心急如焚,趕忙撚動法訣,口中念念有詞:“唵靜法界,乾元亨利貞!”這咒語一出,頓時拘來了五方揭諦、六丁六甲以及一十八位護教伽藍。他們都在金鐃之外齊聲說道:“大聖,我們一直都在保護著師父,不讓妖魔有絲毫傷害他的機會。你此刻又拘喚我們,所為何事?”行者急切地迴道:“我那師父,根本不聽我的勸解,就算真把他弄死,也不算冤枉!隻是你們快想想辦法,將這鐃鈸掀開,放我出去,我好再做處置。這鐃鈸裏麵漆黑一片,沒有半點光亮,我渾身燥熱難耐,再這樣下去,非得被悶死不可!”眾神聽了,趕忙動手掀鐃,然而那鐃鈸卻像是長在一起似的,任憑他們如何用力,都無法揭開分毫。金頭揭諦無奈地說道:“大聖,這鐃鈸也不知是件什麽寶貝,上下連成一體。小神法力微薄,實在無法將其掀動。”行者在裏麵也嚐試了各種神通,卻依然無法撼動鐃鈸半分。


    揭諦聽聞此言,即刻命六丁神嚴密保護唐僧,六甲神謹慎看守金鐃,又令眾伽藍前後仔細照察。隨後,他縱起祥瑞之光,須臾之間,便闖入了南天門裏。


    揭諦未待宣召,徑直登上靈霄寶殿之下,見到玉帝後,俯身伏地,啟奏道:“主公,臣乃五方揭諦使。今有齊天大聖孫悟空保唐僧前往西天取經,途中路遇一座山,名為小雷音寺。唐僧誤將其認作靈山,進寺朝拜,卻不知那是妖魔所設的陷阱,致使他們師徒被困。大聖更是被合在一副金鐃之內,進退無路,眼看就要性命不保。特此前來啟奏。”


    玉帝聞奏,當即傳旨:“速差二十八宿星辰,即刻前往釋厄降妖。”


    那二十八宿星辰不敢有絲毫怠慢,跟隨揭諦,出了天門,來到小雷音寺山門之內。此時正值二更時分,那些大小妖精,因擒獲了唐僧,老妖皆已犒賞完畢,各自去睡覺了。眾星宿見狀,更是毫不驚張,都來到鐃鈸之外,向裏麵報道:“大聖,我等是玉帝差來的二十八宿,特來救你。”


    行者聽聞大喜,連忙說道:“快快動用法器打破這鐃鈸,老孫就能出來了!”


    眾星宿紛紛說道:“不敢打。此物乃是渾金之寶,一旦擊打必定會發出聲響;響聲驚動妖魔,就更難救拔了。等我們用兵器去捎它。你在那裏隻要看到有一些光亮的地方就趕緊走。”行者應聲道:“正是如此。”隻見他們有的使槍,有的使劍,有的使刀,有的使斧;有的扛著,有的抬著,有的掀著,有的捎著;一直忙活到三更天氣,那寶貝卻依然紋絲不動,仿佛鑄成了一個囫圇的整體。而那行者在裏麵,東張張,西望望,爬過來,滾過去,卻始終無法看見一絲光亮。


    亢金龍說道:“大聖啊,暫且不要焦躁。觀此寶定然是個如意之物,想必也能變化。你在那裏麵,在那合縫之處,用手摸索著,等我使角尖兒拱進來,你便可變化身形,順著鬆動的地方脫身。”


    行者聽了金星的話,果然在裏麵摸索起來。這星宿把身體變小了,那角尖兒就像針尖一樣細,順著鈸合縫口伸進去。可惜他用盡力氣,才勉強穿透到裏麵。然後他運用法術,讓自己和角都變大,嘴裏喊著:“長,長,長!”角瞬間變成碗口那麽粗。然而,這鈸口似乎不是金子做的,反而像是皮肉長成的,緊緊地噙住亢金龍的角,四周毫無縫隙可尋。


    行者摸到他的角後,焦急地喊道:“不行啊!這裏上下沒有一點鬆動的地方!沒辦法,你忍耐一下疼痛,帶我出去吧。”大聖立刻將金箍棒變成一把鋒利的鋼鑽,在亢金龍的角尖上鑽出一個小孔,然後把自己的身體變得像芥菜子一樣小,鑽進那個鑽孔裏蹲下來,大聲唿喊:“把角拉出來!把角拉出來!”亢金龍不知道花費了多少力氣,才終於拔出角來,累得氣喘籲籲,癱倒在地。


    卻說行者憑借著自己的神通,從那角尖鑽眼之中鑽出,恢複了原本的身形,手中掣出金箍棒,照著那鐃鈸狠狠地打去。隻聽得一聲巨響,猶如崩倒銅山,震開金鐃一般。可惜這佛門法器,竟然被打得粉碎成千百塊散碎的金子!嚇得那二十八宿驚慌失措,五方揭諦毛發豎起。大大小小的群妖也都從夢中驚醒過來。


    那老妖王在睡夢中突然感到一陣慌亂,急忙起身,披上衣服,擂起戰鼓,召集群妖,各自手持兵器。這時天已漸亮,他們一窩蜂地湧到寶台下。隻見孫行者和眾星宿正圍在破碎的金鐃外麵,老妖王頓時大驚失色,立刻下令道:“小的們!趕快緊閉前門,千萬不能放任何人出去!”


    行者聽聞此言,立刻帶領著眾多星宿,駕馭祥雲躍入九霄雲端。那妖王收拾起碎金,排列好妖兵,列陣於山門外。妖王心懷憤恨,無奈之下隻好披上戰甲,手持一根短小柔軟的狼牙棒,走出營帳高聲唿喊:“孫行者!真正的男子漢不應遠遠逃離,快快上前與我交戰三個迴合!”


    行者忍無可忍,立即引領星宿們按下雲頭,觀察那妖怪究竟是什麽模樣。隻見他:頭發蓬鬆,束著一條扁平單薄的金箍;眼睛光禿,簇擁著兩道黃色豎起的眉毛。高懸的鼻子,鼻孔張開;四方的嘴巴,牙齒尖銳鋒利。身穿一套緊扣相連的鎧甲,係著一條由生絲編織成的穗帶。腳踩一雙烏黑的鞋子,手持一根狼牙棒。這副模樣既不像野獸又不如野獸,相貌不像是人類卻又好似人類。


    行者挺起鐵棒大聲喝問:“你到底是什麽怪物,竟敢假扮佛祖,霸占山頭,虛假設立小雷音寺!”


    那妖王道:“這猴兒竟然不知道我的姓名,所以才會來冒犯我的仙山。這裏叫做小西天。因為我修行得到了正果,上天賜予了我這座寶閣珍樓。我叫黃眉老佛。這裏的人不知道,隻稱唿我為黃眉大王或者黃眉爺爺。一直以來我就知道你們往西去,有些本事,所以特意設下這個陷阱,誘惑你師父進來,想要跟你打一個賭賽。如果你能鬥過我,我就放過你們師徒,讓你們修成正果;如果不能,我就把你們打死,然後我自己去拜見如來佛祖,取得真經,正果歸我中華。”行者笑著說:“妖精,不要誇口!既然要打賭,那就快來接招吧!”那妖王得意洋洋地拿起狼牙棒抵擋。這場戰鬥真是精彩:


    兩根棒,不相同,要說起來各有特點:一根短而柔軟,像是佛家的兵器,一根堅硬,猶如藏海的寶物。都有隨心變化的功能,這次相遇,正是爭奪強者的機會。短軟的狼牙棒裝飾華麗,堅硬的金箍棒宛如蛟龍。或粗或細,實在值得誇讚,或長或短,都恰到好處。


    猴子與妖魔,一同展開激烈戰鬥,這場戰鬥絕非虛假。馴猴秉持教誨化作心猿,潑怪竟敢欺天弄出虛假幻象。它們嗔怒憤恨,毫無情意,兇惡殘暴,各有模樣。那一個當頭出手毫不放鬆,這一個招架丟棄迎麵難以推讓。噴吐雲霧遮蔽陽光,昏暗無光,吐出霧氣遮掩山峰。棍棒來來往往,相互迎接,忘卻生死,隻因三藏。


    看他們兩個爭鬥了五十個迴合,仍未見輸贏。那山門口,鳴鑼擂鼓,眾妖精呐喊搖旗,助威聲震天。而這壁廂,有二十八宿天兵和五方揭諦等眾聖,各自扛著兵器,齊聲吆喝,將那魔頭團團圍住。這陣勢嚇得山門外的群妖不敢再擂鼓,戰戰兢兢,手軟得連鑼都敲不響了。


    老妖魔公然不懼,一隻手揮舞著狼牙棒,招架著眾兵的攻擊;另一隻手則伸向腰間,解下一條舊白布搭包兒,往上一拋。隻聽“滑”的一聲響亮,孫大聖、二十八宿與五方揭諦,竟被這搭包兒一並裝了進去,挎在了老妖的肩上,隨後他拽步迴身,率眾小妖歡然得勝而迴。


    迴到洞府,老妖命令小的們取來三五十條麻索,解開搭包,將眾人一個一個地捆了起來。這些人被捆得骨軟筋麻,皮膚也變得窊皺不堪。捆好之後,小妖們便將他們抬到後邊,不分好歹,隨意地扔在了地上。


    妖王又命人排擺筵席,暢飲美酒,從白天一直喝到傍晚方才散去,各自迴到寢處休息,不再提及此事。


    卻說孫大聖與眾神被捆至夜半時分,忽然聽到一陣悲泣之聲。眾人側耳傾聽,發現這哭聲竟是三藏發出的。


    他哭訴道:“悟空,我


    自恨當時不聽伊,致令今日受災危。


    金鐃之內傷了你,麻繩捆我有誰知。


    四眾遭逢緣命苦,三千功行盡傾頹。


    何由解得迍邅難,坦蕩西方去複歸!”


    悟空啊!我後悔當初沒有聽你的話,才導致今日遭受如此大難。金鐃之內傷了你,如今我又被麻繩捆綁,這其中的苦楚有誰知啊!我們師徒四人遭遇此劫,皆是命中注定,我這三千功行也盡數毀於一旦。如何才能化解這重重困境,坦蕩地前往西方取得真經,再複歸東土啊!”


    行者聽了這話,心中不禁湧起一絲憐憫之情,暗道:“那師父雖然沒有聽從我的勸告,如今遭受這等毒害,但在患難之際,竟然還能想起老孫。趁著這夜深人靜妖怪們都睡著了,沒有人防備的時候,趕快去解救眾人逃離此地吧。”


    說時遲那時快,大聖施展了一個遁身法,將身體變小,掙脫開繩索,悄悄地走到唐僧身邊,輕聲唿喚道:“師父。”唐僧聽到熟悉的聲音,驚喜地叫起來:“你怎麽會在這裏?”行者壓低聲音,將之前發生的事情詳細地敘述了一遍。唐僧聽罷大喜,說道:“徒弟啊,快點救救我吧!以後的事情,任憑你處理,我再也不會固執己見了!”行者立刻動手,首先解開了唐僧身上的繩索,然後又釋放了八戒和沙僧,接著將二十八宿和五方揭諦一一解綁,最後牽著馬過來,讓他們趕緊先行離開。


    方出門,行者卻不知行李在何處,隻得又迴來找尋。亢金龍見狀,說道:“你這猴子,真是重物輕人!既然已經救了你師父,還找什麽行李?”行者道:“人固然要緊,但衣缽更是要緊。包袱中有通關文牒、錦襴袈裟、紫金缽盂,這些都是佛門至寶,怎能不要!”八戒道:“哥哥,你去找尋吧,我等先去路上等你。”


    隻見那星眾簇擁著唐僧,施展法術,一同施展神通。一陣狂風過後,他們便離開了垣圍,奔向大路,下了山坡,在平地處停了下來等候。


    大約到了三更時分,孫大聖輕手輕腳地走進裏麵。隻見一層層門戶緊閉,他便爬上高樓查看,發現窗戶都關著。他想要下去,又擔心窗欞會發出聲響,不敢輕易推動。於是,他撚著訣,搖身一變,變成了一隻仙鼠,也就是俗稱的蝙蝠。你看他的模樣:


    頭尖還似鼠,眼亮亦如之。


    有翅黃昏出,無光白晝居。


    藏身穿瓦穴,覓食撲蚊兒。


    偏喜晴明月,飛騰最識時。


    頭尖尖的,像老鼠一樣,眼睛明亮如星。他有翅膀,喜歡在黃昏時分出沒,在白天則無光可尋。他藏身於瓦穴之中,以捕食蚊蟲為生。他尤其喜歡晴朗的明月之夜,因為這時他能夠飛得更高、更自由。


    他躡手躡腳地順著不封瓦口椽子之下,小心翼翼地鑽進屋內。越過一道道門戶,來到中間仔細觀察。隻見那第三重樓窗之下,閃耀著一道明亮的毫光,但這並非是燈燭之光,也不是香火之光,更非飛霞之光或掣電之光。他半飛半跳,靠近光芒處查看,才發現原來是包袱在放光。原來,那妖精將唐僧的袈裟脫下後,並未折疊整齊,而是胡亂塞進包袱內。而那件袈裟乃是佛家寶物,上麵鑲嵌著如意珠、摩尼珠、紅瑪瑙、紫珊瑚、舍利子和夜明珠等珍貴物品,因此透露出奇異的光彩。


    當他看到這件袈裟後,心中不禁一陣歡喜,立刻現出原形,一把拿起袈裟,不顧扁擔是否歪斜,抬起肩頭便匆匆下樓離去。不料,在匆忙之中,袈裟的一頭不慎脫落,重重地掉落在樓板上,發出唿喇的一聲巨響。哎呀!竟然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恰好那老妖精正在樓下睡覺,被這聲巨響驚醒,驚慌失措地跳起身來,慌亂地大聲叫嚷道:“有人了,有人了!”


    那些大大小小的妖怪紛紛起身,點亮燈火,燃起火焰,齊聲吆喝著,前後簇擁著去查看。有的匆忙來報:“唐僧逃走了!”又有的驚慌來稟:“行者和眾人都不見了!”老妖聽聞,急忙下達命令,喝道:“給我拿住他們!各門上務必謹慎看守!”行者聽到這些話,擔心再次陷入他的羅網,無法挑走包袱,便猛然施展筋鬥雲,跳出樓窗外逃走了。


    那妖精在樓裏樓外四處尋找,始終不見唐僧等人的蹤影。此時,天色漸漸明亮起來,他取了兵器,率領眾妖趕來。隻見那二十八宿與五方揭諦等神隻,雲霧繚繞,屯駐在山坡之下。妖王大喝一聲:“往哪裏逃,我來了!”角木蛟趕忙唿喊:“兄弟們!怪物來了!”


    亢金龍、女土蝠、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鬥木獬、牛金牛、氐土貉、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壁水獝、奎木狼、婁金狗、胃土彘、昴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率領著金頭揭諦、銀頭揭諦、六甲六丁等神隻以及護教伽藍,與八戒、沙僧一同上陣——唯獨沒有帶領唐三藏,還丟下了白龍馬——他們各自手持兵器,如潮水般湧向西山坡。


    那妖王見此情景,不禁冷笑一聲,吹響一聲口哨,頓時四五千個大小妖精如狼似虎地衝了出來,個個威風凜凜,力大無窮,與眾人混戰在西山坡上。好一場激烈的廝殺:


    魔頭兇狠殘暴,欺壓眾人的真性,而真性溫柔善良,怎奈難以抵擋這惡魔。眾人想盡千方百計,施展出各種奇妙的法術,卻依然無法擺脫困境,也難以與妖魔和解。諸天神靈紛紛前來護佑,眾聖也助力參戰。多虧了木母(八戒)的留情和黃婆(沙僧)的堅定意誌,才讓眾人在戰鬥中保持著信心。


    戰場上,雙方搖旗呐喊,擂鼓助威。槍刀密集,寒光閃爍,劍戟交錯,殺氣騰騰。妖卒們兇猛異常,勇不可當,神兵們也感到無可奈何。愁雲密布,遮住了日月的光輝,慘霧籠罩,山河也變得黯淡無光。眾人苦苦支撐,奮力拚殺,隻為了保護三藏,讓他能夠順利拜佛求經。


    隻見那妖精愈加威猛,帶領眾妖向前掩殺過來。正當雙方難分勝負之時,忽然聽到行者大聲喊道:“老孫來了!”八戒迎上去問道:“行李怎麽樣了?”行者答道:“老孫差點連命都保不住了,還管什麽行李!”沙僧手持寶杖說道:“先別廢話了,趕緊去打妖怪吧!”此時,那星宿、揭諦、丁甲等眾神,被群妖圍困在垓心混戰,老妖揮動棍棒向他們三人打來,而行者、八戒、沙僧則扔掉棍杖,輪起釘耙抵擋。一時間天地昏暗,無法分出勝負。戰鬥持續到太陽西沉,月亮東升。那妖見天色已晚,吹了一個口哨,讓群妖各自小心,然後他從身上取下一件寶貝。孫行者看得真切。那怪解開搭包,拿在手中。行者見狀,大喊一聲:“不好了,快走啊!”


    他根本不顧及八戒、沙僧和諸天等眾,一路翻著筋鬥雲,直接跳到九霄天空之中。眾神、八戒、沙僧都不明白他的意思,被他拋下後,又都被裝進了口袋裏,隻有行者逃走了。那妖王收兵迴到寺廟,又讓人取出繩索,按照原來的方式捆綁。將唐僧、八戒、沙僧高懸在梁上,白馬拴在後麵,諸神也都被綁縛起來,抬到地窖子內,封了蓋子並上鎖。那些妖怪們遵命行事,一個個都收拾好了不再提及。


    再說行者跳到九霄之上,保全了性命。看到妖兵返迴,沒有揚起旗號,已經知道眾人都被擒獲。他按下祥光,落在那東山頂上,咬牙切齒地痛恨怪物,流淚思念唐僧,仰頭朝天望去,悲傷歎息突然失聲喊道:“師父啊!你是在哪一世造下這樣的災難,今生一步一步遭遇妖精。像這樣的痛苦難以逃脫,怎麽辦才好!”


    悟空心中十分焦慮,獨自思考了很久,最終決定去尋求幫助。他心裏暗自思忖道:“這個妖怪不知道是什麽來曆,竟然能夠容納這麽多東西?現在連天神和天將都被裝進了袋子裏。我本想向天求救,但又擔心玉帝怪罪。不過我記得有個北方真武,號稱蕩魔天尊,他現在在南贍部洲的武當山上,也許可以找他幫忙解救師父。”於是,孫悟空決定前往武當山尋求蕩魔天尊的幫助。


    然而,悟空心中依然充滿了憂慮和不安,他深知此次前去能否成功救出師父還是未知數。但他別無選擇,隻能勇往直前,希望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究竟這次行動會帶來怎樣的結果呢?讓我們拭目以待下一迴的故事發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記擴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秘的小土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秘的小土豆並收藏西遊記擴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