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要修到八百,陰功必須積累三千。隻有做到平等對待萬物和自己,以及親人與冤家,才符合西天的本願。


    魔兕麵對刀槍毫不畏懼,白白讓水火白忙一場。最後還是老君將它降服並朝天而去,笑著牽著青牛離去。


    話說話說那大路旁唿喚的是誰呢?原來是金山的山神和土地,他們捧著紫金缽盂高聲喊道:“聖僧啊,這缽盂裏的飯食可是孫大聖不辭辛勞從遠處化緣得來的。因為你們不聽勸告,不小心落入妖魔手中,導致大聖曆經千辛萬苦,直到今天才將你們救出。快來吃飯吧,然後再繼續趕路。千萬不要辜負孫大聖一片孝敬之心啊。”


    唐僧說道:“徒弟們,真是多虧了你們,如果不是你們,為師早就命喪黃泉了。早知道就不該出圈,不然哪會有這場殺身之禍。”孫悟空說:“不瞞師父說,隻怪您不相信我的圈子,反而讓您受到別人的圈套。真是可憐啊!”豬八戒問:“什麽又是圈子?”


    行者歎了口氣說道:“都是因為你這張嘴巴惹禍,讓師父遭遇如此大難!老孫我翻天覆地地折騰,把天兵水火和佛祖的丹砂都搬來了,結果全被那個妖怪用一個白森森的圈子給套走了。還是如來暗示了羅漢,告訴我那妖怪的來曆,我才知道要請老君來收服它,原來是一頭青牛在作祟啊。”唐僧聽到這裏,感激涕零地說:“好徒弟,這次經曆之後,以後我一定聽你的話。”於是師徒四人一起分享了那頓飯。那飯菜熱氣騰騰的。行者好奇地問:“這飯放了這麽久,怎麽還這麽熱呢?”土地連忙下跪迴答道:“是小神得知大聖已經成功降妖,特意加熱來伺候你們的。”不一會兒,他們就吃完了飯。收拾好了缽盂,辭別了土地和山神。


    那師父這才爬上馬鞍,繼續前行。翻過了高山後,他們繼續踏上取經之路。正所謂:


    滌除雜念,洗淨心靈,皈依正道;頂風冒雨,風餐露宿,一路西行。


    師徒四人一路前行,不知不覺間已行了許久。此時正值早春時節,萬物複蘇,生機盎然。一路上,他們聽到了許多美妙的聲音:


    紫燕在枝頭輕聲呢喃,仿佛在訴說著春天的美好;黃鸝鳥在林間婉轉啼鳴,歌聲清脆悅耳。紫燕呢喃時,嘴巴微微張開,顯得十分可愛;黃鸝鳴叫時,音調變化多端,如同在演奏一場音樂會。地上鋪滿了落花,宛如一幅絢麗多彩的錦緞;滿山遍野的樹木鬱鬱蔥蔥,好似堆積在一起的綠茵。山嶺前的青梅樹已經結出了豆子般大小的果實,懸崖邊古老的柏樹雲霧繚繞。田野間煙霧彌漫,陽光柔和地灑在沙灘上。幾處園林裏的花朵綻放花蕊,春天的氣息撲麵而來,柳樹也長出了嫩綠的新芽。


    師徒四人繼續前行,忽然遇到一條小河。河水清澈見底,波光粼粼,寒氣逼人。唐僧勒住韁繩下馬觀看,遠遠望去,隻見河對岸垂柳依依,綠樹成蔭,隱約露出幾間茅屋。孫悟空遙遙指向對岸說道:“師父,看那邊,應該有人家可以渡河。”唐僧點頭說:“我也看到了,但沒見到船隻,不敢輕易開口詢問。”豬八戒放下行李,大聲喊道:“擺渡的!快把船劃過來!”


    唐僧在岸邊等了許久,心中焦急萬分。他連叫幾聲,隻見那柳陰深處,傳來一陣咿咿啞啞的聲音,一隻小船緩緩駛出。不久後,小船靠近了岸邊。師徒四人仔細觀察著這艘小船,發現它確實與眾不同。


    這艘小船船頭短棹分波,輕橈泛浪,船艙油漆彩繪,甲板平坦。船頭鐵纜盤窩,船尾舵樓明亮。雖然隻是一艘小船,但氣勢磅礴,仿佛可以橫渡江河湖海。即使沒有華麗的繩纜和桅杆,卻有著堅實的鬆樁和桂楫。雖然比不上萬裏神舟,但足以渡過一條河流。往來隻在兩岸之間,出入不離古老的渡口。


    那艘小船很快靠岸。一個梢子喊道:“過河的人,快來這邊。”唐僧趕忙驅馬向前查看,隻見那個梢子的模樣十分奇特。她頭戴錦絨帕,腳蹬皂絲鞋,身著百納綿襠襖,腰束千針裙布衫。她的手腕皮膚粗糙,筋力強硬,眼花眉皺,麵容衰老。她的聲音嬌柔細膩,宛如黃鶯婉轉啼鳴,近看才知是位年老的婦女。


    行者行至船邊,開口問道:“你可是這擺渡之人?”那婦人微微頷首,應道:“正是。”行者又道:“怎的梢公不見,卻是梢婆在此撐船?”婦人但笑不語,隻是伸手拖上跳板。


    沙和尚隨即將行李挑至船上,行者小心翼翼地扶著師父登上跳板,而後順利過船。八戒則牽著白馬,收起跳板。那婦人熟練地撐開船,搖動槳櫓,不多時便已過了河。眾人登上西岸,長老吩咐沙僧解開包裹,取出幾文錢鈔遞給那婦人。婦人也不推辭,接過錢鈔後,便將纜繩拴在傍水的樁上,而後笑嘻嘻地徑直走入莊屋裏去了。


    三藏見那河水清澈,一時口渴難耐,便對八戒說道:“去取缽盂,舀些水來與我吃。”那呆子應道:“我也正有些口渴,待我去取缽盂來。”說罷,便取了缽盂,舀了一缽水,遞與師父。師父喝了一小半,還剩下多半,八戒見狀,接過缽盂,一口氣將水飲盡,這才服侍三藏上馬,繼續前行。


    師徒們一路西行,尋覓著前方的道路。不過半個時辰的工夫,那長老騎在馬上,忽然發出痛苦的呻吟:“腹痛難忍!”八戒緊接著也說道:“我也感覺有些腹痛。”沙僧猜測道:“或許是喝了冷水的緣故?”話還未說完,師父便痛苦地唿喊起來:“疼得厲害!”八戒也附和著:“疼得緊啊!”他們二人疼痛難耐,漸漸地,肚子也開始腫脹起來。用手觸摸時,似乎有血團肉塊在裏麵不停地蠕動。


    三藏此時身體不適,坐立難安。忽然,他看見路旁有一處村舍,樹梢上挑著兩個草把。行者見狀,連忙說道:“師父,有救了。那邊是個賣酒的人家。我們暫且去化些熱湯給您喝,順便問問有沒有賣藥的,討一副藥來,為您治療腹痛。”


    師徒們聽聞此言,心中燃起了一絲希望。


    三藏聽聞此言,心中大喜,趕忙抽打白馬,加快前行。不多時,便來到了村舍門口,三藏下馬。隻見門兒外有一位老婆婆,正端坐在草墩上績麻。行者走上前去,恭敬地打了個問訊道:“婆婆,貧僧是從東土大唐而來,我師父乃是唐朝的禦弟。隻因過河時喝了河水,導致肚腹疼痛難忍。”那婆婆聽了,喜笑顏開地說道:“你們是在那邊的河裏吃水的呀?”行者迴答道:“正是,我們在東邊的清水河喝的水。”那婆婆笑得更加開心了,說道:“真有趣!真有趣!你們都快進來吧,我有話要對你們說。”


    行者連忙攙扶著唐僧,沙僧也趕忙扶著八戒。兩人一路上聲聲喚喚,八戒和唐僧都腆著肚子,一個個疼得臉色蠟黃,眉頭緊皺。他們艱難地走進草舍,坐下休息。行者急切地對婆婆說道:“婆婆,麻煩你燒些熱湯給我師父喝吧,我們會感激你的。”然而,那婆婆並沒有立刻去燒湯,而是笑嘻嘻地跑到後麵,大聲叫道:“你們快來看看,快來看看呀!”


    在那裏麵,隻聽得一陣蹼蹼踏踏的腳步聲,又走出兩三個半老不老的婦人。她們紛紛走來,望著唐僧嘻嘻哂笑。行者見此情形,心中大怒,猛地喝了一聲,把牙一嗟,這突如其來的聲響唬得那一家子人驚慌失措,跌跌撞撞地往後退去。


    行者一個箭步上前,扯住那老婆子,厲聲道:“快些去燒湯,否則我饒不了你!”那婆子嚇得渾身顫抖,戰戰兢兢地說道:“爺爺呀,我燒湯也無濟於事,根本治不了他兩個肚疼。您先放了我,聽我把話說完。”行者鬆開了手,那婆子接著說:“我這裏乃是西梁女國。我們這一國都是女人,沒有男子,所以見到你們才會如此歡喜。你師父喝的那水有問題。那條河,叫做子母河。在我那國王城外,還有一座迎陽館驛,驛門外有一個‘照胎泉’。我們這裏的人,隻有到了二十歲以上,才敢去喝那河裏的水。喝了水之後,就會感覺腹痛,有了身孕。到第三天之後,要到迎陽館的照胎水邊去照一下。如果照出有了雙影,就會生下孩子。你師父喝了子母河水,因此有了胎氣,不久也要生孩子了。熱湯怎麽能治得了呢?”


    三藏聽聞此言,頓時大驚失色,驚慌失措地說道:“徒弟們啊!這可如何是好?”八戒則扭動著腰肢,撒開胯部,哼哼唧唧地抱怨道:“爺爺呀!要生孩子,可我們都是男身啊!哪裏有產門可以開?又如何能脫得出來呢?”行者卻笑著說道:“古人雲:‘瓜熟自落。’若是到了那個時候,一定會從脅下裂開一個窟窿,自然就鑽出來了。”八戒聽了,戰戰兢兢,忍不住疼痛地說道:“罷了,罷了!我要死了,我要死了!”


    沙僧見狀,笑著說道:“二哥,別扭動了,別扭動了!隻怕是弄錯了養兒的腸子,弄出個胎前病來。”那呆子越發慌亂了,眼中噙著淚水,扯著行者說道:“哥哥!你快問問這婆婆,看看哪裏有手法輕柔的穩婆,預先找幾個來。這半會兒一陣陣的動蕩得厲害,想必是催陣疼。快了!快了!”沙僧又笑著說道:“二哥,既然知道是催陣疼,就不要扭動了,隻怕會擠破漿泡啊。”


    三藏口中哼著道:“婆婆啊,你這裏可有醫家?可否教我徒弟去買一貼墮胎藥吃了,好打下胎來。”那婆子應聲道:“即便有藥也無濟於事。隻是我們這正南街上有一座解陽山,山中有一個破兒洞,洞裏有一眼‘落胎泉’。須得那泉裏水吃一口,方能解了胎氣。然而,如今卻取不到水了,前些年來了一個道人,自稱如意真仙,把那破兒洞改作聚仙庵,護住落胎泉水,不肯輕易賜予他人;若想求水,必須準備花紅表禮、羊酒果盤,誠心誠意地奉獻,才能求得他一碗兒水哩。你們這些行腳僧,哪裏有許多錢財去買辦這些東西?隻能聽天由命,等待時機生產罷了。”


    行者聽聞此言,心中不禁滿心歡喜,連忙問道:“婆婆,從你這裏到那解陽山有多少路程?”婆婆迴答道:“大約有三十裏。”行者笑著說:“好了,好了!師父放心,待老孫去取些水來給你吃。”


    好一個大聖,他趕忙吩咐沙僧道:“你可要仔細地看著師父啊。倘若這家人無禮,侵犯、哄騙師父,你就拿出以前的手段來,裝成老虎嚇唬他們,等我去取水迴來。”沙僧謹遵大聖的命令。


    隻見那婆子拿出一個大瓦缽,遞給行者說:“拿著這個缽頭去,一定要多取些水迴來,給我們留著應急用。”行者果真接過了瓦缽,離開草舍,駕著雲離去了。那婆子望著天空禮拜道:“爺爺呀,這和尚竟然會駕雲!”隨後她才走進屋裏,叫出那幾個婦人來,一起對著唐僧磕頭禮拜,都尊稱他為羅漢菩薩。她們一邊燒湯做飯,一邊供奉唐僧,暫且不提。


    卻說那孫大聖一個筋鬥雲翻起來,片刻之間便看到了一座山頭擋住了雲頭。他按下雲光,定睛看去,好一座山!隻見山上野花似錦,野草如茵,山穀中溪流潺潺,雲霧繚繞,仿佛與天邊的雲彩融為一體。山間的藤蔓交織在一起,遠處的山峰上樹木繁茂,鳥兒啼鳴,大雁飛過,鹿兒飲水,猿猴攀爬。翠綠的山巒如同屏障一般,青色的山崖好似發髻和發鬟。這裏塵土飛揚,難以到達,泉水清澈,石頭圓潤,令人百看不厭。每每可見仙童前來采藥,常常遇到樵夫背著柴禾歸來。這座山確實不亞於天台山的景色,甚至勝過了三峰西華山!


    這大聖正在欣賞著無盡的山色,忽然聽到背後陰暗處傳來一陣犬吠聲。大聖下山,徑直來到莊院前,卻是一處非常宜人的地方。看那:小橋橫跨在流動的水上,茅屋依靠著青山而建。村裏的狗兒在籬笆下汪汪叫著,隱士自在地來來往往。


    不多時便來到門前,隻見一個老道人,正端坐在一片綠茵之上。大聖放下手中的瓦缽,上前詢問。那道人站起身來,還禮道:“不知何方人士前來?到這小庵所為何事?”行者迴答說:“貧僧乃是從東土大唐而來,奉朝廷旨意前往西天取經的使者。我的師父不慎飲用了子母河的河水,導致腹部疼痛難忍,身體腫脹。詢問當地居民得知,這是因為懷有身孕,沒有辦法治療。聽說解陽山破兒洞有一口名為‘落胎泉’的泉水,可以消除胎氣,所以特意前來拜訪如意真仙,請求一些泉水,以拯救我的師父。還請道長指引一二。”


    那道人笑著說:“這裏便是破兒洞,現在已經改名為聚仙庵了。而我也並非他人,正是如意真仙老爺的大徒弟。你叫什麽名字?等我去給你通報一聲。”行者答道:“我是唐三藏法師的大徒弟,名叫孫悟空。”那道人問道:“你的花紅和酒禮在哪裏呢?”行者說道:“我隻是路過此地的僧人,未曾準備這些東西。”


    那道人嗬嗬冷笑道:“你真是癡心妄想啊!我家老師父守護著這眼山泉,可不是白白送給別人的。你迴去準備些禮物再來吧,這樣我才好替你稟報。否則,請迴吧,別再癡心妄想了!”行者聽了這話,卻不以為然地說:“人情比聖旨還重要呢!你隻要報出我的大名,他肯定會給我這個麵子,說不定連這眼泉都送給我了。”


    那道人聽了這話,隻好轉身進去稟報。隻見那真仙正專注地撫琴,直到一曲結束,才開口說道:“師父,門外有個和尚,自稱是唐三藏的大徒弟孫悟空,想要求取落胎泉水,救治他師父。”


    那真仙原本沒有在意,但一聽說是孫悟空,頓時怒火中燒,惡念叢生。他急忙站起身來,跳下琴床,脫下素服,換上道衣,拿過一把如意鉤子,大步走出庵門。他高聲喊道:“孫悟空在哪裏?”


    行者轉過頭去,隻見那真仙裝扮華麗,令人眼前一亮。他頭上戴著閃耀著五彩光芒的星冠,身上穿著紅色的金縷法衣,腳下踩著堆積著錦繡的雲鞋,腰間係著環繞著玲瓏寶石的寶帶。他還穿著一雙納錦淩波襪,半露著裙子,閃爍著繡花的絨毛。手中拿著如意金鉤子,鋒利的杆子長得像蟒蛇一樣。他的眼睛如同鳳凰般明亮,眉毛豎起,牙齒尖銳,嘴唇泛紅。額下的胡須飄動起來就像烈火一般,鬢角的紅發短而蓬鬆。他的模樣兇惡得像溫元帥,但衣著卻與溫元帥不同。


    行者見到他,雙手合十行禮道:“貧僧正是孫悟空。”那先生笑著說:“你真是孫悟空嗎?還是隻是假借這個名字呢?”


    行者迴答道:“你看先生這話說的。常言說得好:‘君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就是悟空,怎麽會有假冒之名的道理呢?”


    先生再次發問:“你是否認識我?”行者連忙迴答:“我已經迴歸佛門,秉持真誠的佛教教義,這段時間忙於翻山越嶺、過河涉川,以至於疏忽了我小時候的朋友們,未能及時拜訪,對您的容貌也不太熟悉。剛才向子母河西岸的村民打聽,才得知您是如意真仙,因此才有了了解。”那先生說:“你走你的路,我修煉我的真機,你來拜訪我有什麽事呢?”行者解釋道:“因為我的師父不小心喝了子母河的水,肚子疼得厲害,即將分娩,所以特地前來貴府,懇請賜給我們一碗落胎泉水,以解救師父的危難。”


    那先生憤怒地瞪大眼睛,質問道:“你的師父可是唐三藏嗎?”行者毫不猶豫地迴答:“是的,正是。”先生咬緊牙關,恨恨地說道:“你們有沒有遇到過一個名叫聖嬰大王的人?”行者疑惑地反問:“他是號山枯鬆澗火雲洞紅孩兒妖怪的外號。真仙為什麽要問起他呢?”


    那先生怒發衝冠,眼中噴火,大聲說道:“哼,原來是你這個孫猴子!你可知我是誰?我乃是牛魔王的兄弟!之前我兄長來信告訴我,說唐三藏的大徒弟孫悟空懶惰至極,將他害死了。我正在四處尋找你,想要為我的兄長報仇雪恨呢!沒想到你竟然自己送上門來了!現在你還敢跟我說要什麽水!”


    行者連忙陪著笑臉,小心翼翼地解釋道:“先生您誤會了啊!您的兄長曾經也是我的好朋友,我們年幼的時候還結拜過七弟兄呢。隻是我不知道先生您的府邸在哪裏,所以一直沒有機會前來拜訪。如今您的侄子已經得到了好處,跟隨觀音菩薩成為了善財童子,我們都比不上他呢。您怎麽能反而責怪我呢?”


    先生聞言,怒氣更甚,大聲嗬斥道:“你這個狡猾的猢猻!居然還敢狡辯!我問你,我侄子自由自在地當大王好,還是給人當奴隸好?你竟敢對我如此無禮!看招!”說著,便揮動手中的鉤子向行者攻去。


    大聖急忙用金箍棒擋住,說道:“先生不要動手,先給我一些泉水吧。”


    那先生破口大罵道:“你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猴子!竟然敢來找死!如果你能在三個迴合內打敗我,我就放你走;要是打不過,我就把你剁碎了做成肉醬,給我的侄子報仇雪恨。”大聖也毫不示弱地迴罵道:“你這個不分是非的怪物!既然想打架,那就過來接招吧!”那先生揮舞著手中的如意鉤,向大聖撲來。兩人在聚仙庵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廝殺:


    唐僧誤喝了子母河的河水,導致懷孕,孫悟空前來尋找如意真仙。沒想到這位真仙原來是個妖怪,他依仗自己的強大實力,守護著落胎泉不肯讓人取水。雙方見麵後,講述了彼此的仇恨,爭論不休,誰也不肯讓步。他們你來我往地爭吵著,言辭激烈,充滿了惡意和怨恨。一方因為師傅受傷而前來取水,另一方則因為侄兒喪命而不肯讓出泉水。如意鉤如同蠍子的毒液般兇猛,金箍棒則像狂龍一樣猛烈。他們在胸前猛刺,展現出威猛的氣勢,用腳斜鉤,展示出精妙的玄妙技巧。陰手棍擊中要害,過肩鉤更是厲害無比。他們反複爭奪勝負,但始終難以分出勝負。


    隻見那先生與大聖激戰十幾迴合後,漸漸不敵大聖。大聖此時越打越猛,手中金箍棒如滾滾流星般,對著那先生的頭一陣亂打。那先生戰敗,耗盡了力氣,隻能倒拖如意鉤,向山上逃去。


    大聖沒有追趕他,而是轉身來到庵內尋找水源。然而,那個道人早已關上了庵門。大聖手持瓦缽,快步走到門前,使出全身力氣一腳踢破庵門,闖進屋內。隻見那道人趴在井欄上,大聖大喝一聲,舉起金箍棒正要打下去,那道人見狀急忙向後逃跑。這時,大聖才找到吊桶,正在打水時,卻被那先生趕到前麵,用如意鉤子勾住大聖的腳,致使大聖跌倒在地,摔了個嘴啃泥。大聖迅速爬起,揮舞著金箍棒就要打過去,但那先生卻閃到一旁,手持鉤子說道:“看你怎麽取我的水!”大聖憤怒地罵道:“有種你上來!有種你上來!我今天非要把你這個孽障打死不可!”


    那先生也不上前拒敵,而是施展法力,禁止孫悟空打水。孫悟空見他不動,便左手掄著金箍棒,右手提著吊桶,將繩索迅速地放下去。那先生再次使用鉤子。孫悟空一隻手難以支撐,又被他用鉤子勾住腳,摔倒在地,連同井繩一起跌入井中。孫悟空生氣地說:“這家夥真是無禮!”他爬起來後,雙手揮舞著金箍棒,毫無頭緒地朝那先生打去。然而,那先生還是逃走了,不敢迎戰。孫悟空想要再次去打水,但發現沒有吊桶可用,又擔心會被鉤子拉扯,心裏暗自思忖:“我得去找個幫手來!”


    孫悟空身形一轉,駕起雲朵徑直飛到村舍門前,大聲唿喊:“沙和尚。”屋內的唐僧忍著疼痛呻吟,豬八戒不停地哼哼。聽到唿喚,兩人高興地說:“沙僧啊,悟空迴來了。”沙僧急忙出門迎接,問道:“大哥,水取來了嗎?”


    大聖進門後,將之前發生的事情詳細地告訴了唐僧。唐僧淚流滿麵地說:“徒弟啊,這可怎麽辦呢?”大聖迴答道:“我現在去找沙師弟和我一起去。我們先到那座庵邊,等我與那妖怪戰鬥時,讓沙僧趁機取水來救你。”唐僧擔心地說:“你們兩個身體好的都走了,留下我這個生病的,誰來照顧我呢?”這時,旁邊的老婆婆說道:“老羅漢請放心。不需要您的徒弟,我會親自照顧服侍您。你們早上剛到的時候,我們確實有喜愛憐憫之心,但剛才看到這位菩薩雲來霧去,才知道您是羅漢菩薩。我家絕對不敢再傷害您。”


    孫悟空突然大聲嗬斥道:“你們這些女人,誰敢傷害他?”老婆子笑著說:“爺爺呀,還是你們有福氣,能來到我家!如果到了第二家,你們就不一定能完整無缺了!”豬八戒哼唧著問:“不能完整無缺是什麽意思?”


    婆婆緩緩說道:“我這一家老小,總共四五口人,都已有些年紀,早已將那風月之事拋諸腦後,所以才不肯傷害你。可要是到了第二家,老的老,小的小,那些年輕之人,又有哪個會輕易放過你!定會要求與你交合。倘若你不從,他們便會要了你的性命,把你們身上的肉都割下來,做成香袋兒呢。”八戒聽聞,連忙說道:“若是這樣,那我絕對不會受傷。他們個個都香噴噴的,正好拿來做香袋;而我是個臊豬,即便割了肉,也是臊氣熏天,所以肯定不會有事。”行者聽了,笑著說:“你就別貧嘴了,省點力氣,好生待產吧。”那婆婆接著說:“事不宜遲,趕緊去打水吧。”行者迴應道:“你家可有吊桶?借一個給我們用用。”那婆子隨即轉身到後麵取出一個吊桶,又拿了一條繩索,遞給沙僧。沙僧說道:“再拿兩條繩索吧,萬一井水太深,也好有個備用。”


    沙僧接過桶索,便隨著大聖離開了村舍,一同騰雲駕霧而去。不到半個時辰,他們就來到了解陽山界。按下雲頭,徑直來到庵門外。大聖囑咐沙僧說:“你拿著桶索,先躲在一旁,等我去挑戰。等到我們打得正激烈的時候,你趁機進去打水然後離開。”沙僧恭敬地聽從命令。


    孫大聖抽出金箍棒,靠近門口高聲唿喊:“開門!開門!”那守門的人看到後,急忙跑進去稟報:“師父,那個孫悟空又來啦!”那先生心中十分憤怒地說:“這個潑猴太無理了!一直聽說他有些本事,今天才真正見識到。他那條金箍棒實在難以抵擋。”


    道人道:“師父,他雖然手段高強,但您也不遜色於他,正好可以與他一較高下。”先生說:“前兩次都被他打敗了。”


    道人道:“前兩迴雖贏,不過是憑借一時的勇猛;後麵兩次打水之時,被師父用鉤子鉤倒他兩次,難道還能與我師父相提並論嗎?他先前無奈離去,現在又迴來,必然是因為三藏法師懷胎後身體沉重,對他埋怨得厲害,他不得已才迴來的。他肯定有怠慢師父的心思。我敢保證,我師父這次一定能取勝。”


    真仙聽了,心中歡喜,滿麵春風,威風凜凜地拿著如意鉤子,走出大門喝道:“潑猢猻!你又來幹什麽?”大聖道:“我來隻是為了取水。”真仙道:“這泉水是我家的井,就算是帝王宰相,也必須帶著禮物和羊酒來請求,我才會給一些;更何況你是我的仇人,竟敢空手來取?”大聖道:“真的不給嗎?”真仙道:“不給,不給!”大聖罵道:“你這潑皮!既然不給水,那就吃我一棒!”說罷,大聖舉起金箍棒,朝著真仙打去。


    且看孫悟空與聖嬰大王交手,隻見孫悟空身形一閃,將金箍棒耍得虎虎生風,直朝紅孩兒打來。紅孩兒側身閃過,手中鉤子迅速招架。兩人打得難解難分,戰鬥場麵異常激烈。


    金箍棒與如意鉤相互碰撞,發出陣陣聲響。孫悟空和紅孩兒各自心懷仇恨,都想戰勝對方。一時間,飛沙走石,塵土飛揚,整個天地都變得昏暗起來。他們的打鬥驚動了鬼神,讓周圍的人感到驚恐不安。


    孫悟空一心想要救出師父唐僧,而紅孩兒則因為叔叔被抓而憤怒不已,堅決不肯放行。兩人全力以赴地爭鬥著,咬牙切齒地爭奪勝利。他們的鬥誌越來越昂揚,戰鬥也愈發激烈。


    隨著時間的推移,孫悟空逐漸占據上風,心中越發歡喜;而紅孩兒雖然處於下風,但仍頑強抵抗,毫不退縮。這場激戰持續不斷,雙方都不肯罷休,仿佛要拚個生死才肯罷手。


    此時,兩人已從庵門外打到了山坡下,依然苦苦相持不下。


    卻說那沙和尚提著吊桶,氣勢洶洶地闖進門去。隻見那道人正站在井邊,擋住了他的去路,大聲喝道:“你是何人,竟敢來此取水!”沙僧二話不說,放下手中的吊桶,迅速取出降妖寶杖,朝著道人便打了過去。那道人猝不及防,躲閃不及,左臂被打折,慘叫一聲,倒在地上掙紮著想要逃命。


    沙僧見狀,怒喝道:“我本要打殺你這孽畜,怎奈你是個人身!我心生憐憫,暫且饒你一命!快給我讓開,讓我打水!”那道人嚇得魂飛魄散,連滾帶爬地爬到後麵去了。沙僧這才將吊桶放入井中,打了滿滿一吊桶水。


    隨後,沙僧走出庵門,駕起雲霧,朝著行者的方向大聲喊道:“大哥,我已取了水,咱們走吧!饒了他吧!饒了他吧!”


    大聖聽到這話後,這才用金箍棒支撐住如意鉤說道:“你聽我說,我本來打算把你們這些妖怪斬盡殺絕,但念在你並未犯下大罪,二來考慮到你和牛魔王的關係,所以暫且放過你。之前我被你鉤了兩次,沒有成功取到水。剛才我故意引你出來戰鬥,其實是讓我的師弟去打水了。如果我真要使出全力對付你,別說你隻是一個小小的如意真仙,就算再來幾個,也早就被我打死了。正所謂‘打死不如放生’,這次我就饒了你,讓你多活幾年吧。以後要是還有人來這裏取水,你絕對不能再刁難他們。”然而,那妖仙不知好歹,還想繼續偷襲,伸出鉤子去鉤大聖的腳。大聖敏捷地閃過,然後迅速衝上去,大聲嗬斥道:“休想逃走!”那妖仙猝不及防,被大聖猛地推了一下,摔倒在地,掙紮了半天都爬不起來。大聖趁機奪過如意鉤,將它折成兩段;接著又用力一揮,將其斷成四段,並扔到地上,怒喝道:“你這妖孽!看你還敢不敢再放肆!”


    那妖仙在大聖麵前戰戰兢兢,隻得忍辱無言。而大聖則笑嗬嗬地駕雲而起,祥光環繞。有詩為證,其詩曰:


    真鉛若煉須真水,真水調和真汞幹。


    真汞真鉛無母氣,靈砂靈藥是仙丹。


    嬰兒枉結成胎象,土母施功不費難。


    推倒旁門宗正教,心君得意笑容還。


    大聖駕馭著祥光,迅速趕上沙僧,成功獲得了真水,心中滿是歡喜。他歡歡喜喜地迴到本處,按下雲頭,徑直來到村舍前。隻見豬八戒腆著個大肚子,正倚在門枋上哼哼唧唧。行者悄悄走上前,輕聲說道:“呆子,你這是幾時占的房啊?”豬八戒一聽,頓時慌了神,連忙說道:“哥哥,你就別取笑我了。可曾有水來麽?”


    行者還要戲耍他一番,沙僧隨後便趕到了,笑著說道:“水來了!水來了!”三藏強忍著疼痛,欠起身來,說道:“徒弟們啊,真是辛苦你們了!”那婆婆也十分歡喜,連忙帶著家人出來行禮,說道:“菩薩啊,真是難得!難得!”她急忙取來一個花磁盞子,舀了半盞水,遞給三藏,說道:“老師父,您慢慢喝;隻需一口,就能化解胎氣了。”八戒說道:“我不用盞子,把吊桶給我,讓我喝了吧。”那婆子說道:“老爺爺,您可別嚇死人了!要是喝了這吊桶裏的水,恐怕連腸子肚子都會化掉的!”嚇得八戒不敢再胡作非為,也隻喝了半盞。


    過了一會兒,他們就開始吃飯了,但沒吃幾口,兩人便感到腹部一陣劇痛,接著就是咕嚕咕嚕幾聲腸鳴。這可把呆子給急壞了,還沒等反應過來,大小便就已經不受控製地流出來了。唐僧也有些尷尬,實在憋不住,想找個安靜的地方解決一下。孫悟空連忙提醒道:“師父啊,千萬不要到有風的地方去。萬一不小心被風吹著了,可能會落下產後的病根。”聽到這話,那婆婆趕忙拿出兩個幹淨的馬桶,讓他們方便。不一會兒功夫,兩人各自上了好幾趟廁所,這才感覺疼痛減輕了一些,腫脹也逐漸消退,那些血團和肉塊也消失了。


    看到他們情況有所好轉,婆婆又煮了些白米粥,希望能幫他們補補身體。八戒感激地說:“謝謝婆婆,不過我們的身體狀況還好,不需要特別滋補。隻要能燒點熱水給我洗個澡就行,洗完澡再喝粥。”這時,一旁的沙僧急忙說道:“八戒哥,現在不能洗澡。剛生完孩子的女人碰了水會生病的。”八戒一聽,不以為然地迴答:“我又沒有生孩子,最多也就是個流產,哪有那麽嚴重呢?我隻是想洗得幹幹淨淨。”


    婆子取來熱水讓二人洗淨手腳後,唐僧喝了兩碗熱粥,八戒則連吃十幾碗,還嚷著要加量。行者見狀打趣說:“你這個呆子,別吃得太多,小心變成‘沙包肚’,那就太難看了。”八戒滿不在乎地迴答:“放心吧,我又不是母豬,有什麽好擔心的?”說完,一家人又開始忙著準備飯菜。


    老婆婆突然向唐僧請求:“老師父,請把剩下的水送給我吧。”行者好奇地問:“八戒,你不喝水了嗎?”八戒笑著解釋:“我的肚子已經不疼了,想必是胎氣已經消散。既然身體無恙,何必再喝水呢?”行者聽後點頭答應,告訴老婆婆可以將剩餘的水分給她。老婆婆感激涕零,小心翼翼地將剩餘的水裝入瓦罐,然後深埋在後院地下,並激動地說:“這些水足夠支付我的喪葬費了!”眾人聽後皆大歡喜。隨後,大家齊心協力整理齋飯,擺放桌椅,唐僧師徒四人享用了豐盛的晚餐。飯後,他們心滿意足地休息了一夜。


    次日天明,師徒四人收拾好行李,向婆婆道謝後離開了村莊。唐三藏跨上馬鞍,沙和尚挑起行囊,孫大聖走在前邊引路,豬八戒則牽著馬韁繩。


    他們繼續前行,這裏才是真正的開始:


    洗淨口孽身幹淨,銷化凡胎體自然。


    然而,前方的國界中還會有怎樣的奇遇和挑戰呢?讓我們期待下一迴的故事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記擴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秘的小土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秘的小土豆並收藏西遊記擴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