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孫大聖與八戒、沙僧辭別陳老,一同來到河邊。大聖開口道:“兄弟,你二人商議一下,誰先下水去探探虛實。”八戒趕忙說道:“哥啊,我和沙師弟的本事你也清楚,這水裏的事,還得你先出馬。”行者笑著說:“不瞞你們說,若是在山裏遇到妖精,我老孫自然不懼,也用不著你們費力。但這水中之事,我確實不太擅長。即便我下海行江,也須撚著避水訣,或者變化成魚蟹之類的形態,才能行動自如。可要是那樣撚訣,我就無法掄動金箍棒,也使不出神通,更難以降妖除魔了。我深知你二人乃是慣水之人,所以才想讓你們先下去。”


    沙僧聽了,點頭說道:“哥啊,小弟雖然下水沒問題,但不知水底情況如何。依我之見,我們大家一起下去。哥哥可以變作什麽模樣,或者讓我馱著你,分開水道,尋找妖怪的巢穴。你先進去打探一番,若是師父安然無恙,還在那裏,我們再一起努力征討妖怪;倘若不是這妖怪使的手段,而是師父已經遭遇不測,被妖怪淹死或者吃掉了,我們也不必苦苦追尋,趁早另尋他路為好。”


    行者笑道:“賢弟說得有理。你們哪個願意馱我過河呢?”八戒心中暗自歡喜,心想:“這猴子不知道捉弄了我多少次,這次終於輪到我來捉弄他了!”於是,他笑嘻嘻地說道:“哥哥,我來馱你吧。”行者立刻明白了八戒的心思,但他決定將計就計,說道:“好啊,你比悟淨還有些力氣,那就由你來馱我吧。”八戒高興地背起行者。


    沙僧用降妖寶杖劈開河水,弟兄們一同進入通天河內。他們在水下行走了大約百裏之遙,此時八戒想要捉弄行者。行者察覺到八戒的意圖後,立即拔出一根毫毛,變出一個假身,趴在八戒的背上。而他自己則變成一隻豬虱子,緊緊地貼在八戒的耳朵裏。


    八戒正走著,突然腳下一滑,身子向前一傾,將行者摔倒在地。原來,那個假身原本就是由毫毛變化而成的,被這麽一摔,就飄走了,消失得無影無蹤。沙僧見狀,焦急地問道:“二哥,你怎麽迴事?不好好走路,跌倒在泥裏也就算了,可現在把大哥給弄丟了!”


    八戒說道:“那猴子不禁跌,這一跌竟然就跌化了。兄弟,別管他是死是活,我們還是先去找師父吧。”沙僧迴應道:“不行,我們還得等他迴來。他雖然不熟悉水性,但比我們要機靈得多。如果沒有他,我是不會跟你去的。”此時,行者正躲在八戒的耳朵裏,聽到他們的對話,忍不住高聲叫道:“悟淨!老孫在這裏呢。”沙僧聽到聲音,笑著說:“好了,這呆子真是死性不改!你怎麽敢捉弄他呢?現在隻聽到聲音卻看不到人,這可怎麽辦才好?”八戒嚇得趕忙跪在泥裏磕頭,說道:“哥哥,是我的錯。等救了師父上岸後,我一定向你賠禮道歉。你在哪裏說話呢?就算要殺我,也請你現出原形吧!”行者說道:“是你該馱著我才對。我不捉弄你了,你快走,快走!”那呆子嘴裏不停地念叨著賠禮的話,然後爬起來和沙僧繼續前進。


    又行了百餘裏路,忽然抬頭望見一座樓台,上麵有“水黿之第”四個大字。沙僧說道:“這裏想必就是妖精的住處了,但我們兩人不知道其中的虛實情況,如何能直接上前挑戰呢?”行者問道:“悟淨,那門內外可有河水嗎?”沙僧迴答說:“沒有水。”行者接著說:“既然沒有水,你就先隱藏在左右兩側,等我前去探聽一下虛實。”


    好厲害的大聖,從八戒耳朵裏爬出來後,再次變化身形,變成一隻長腳蝦婆,兩三步就跳進了門內。他睜開眼睛一看,隻見那個妖怪坐在上方,眾多水族排列在兩旁,還有一個身穿斑斕衣服的鱖婆坐在側邊,他們正在商議著要吃掉唐僧。行者小心翼翼地四處尋找,卻始終找不到唐僧的身影。突然,他看到一個挺著大肚子的蝦婆走過來,徑直走到西廊下站住。行者立刻跳過去,稱唿她道:“阿姨,大王和大家商量著要吃掉唐僧,那唐僧現在在哪裏呢?”


    蝦婆說道:“唐僧已經被我們大王用雪凍結起來了,昨天被放在宮後的石匣子中間,隻要等到明天,如果他的徒弟們沒有來吵鬧,我們大王就會奏樂享用他呢。”行者聽完,裝模作樣地表演了一番,然後直接找到了宮後去查看情況。果然看到了一個石匣子,看起來像是人家馬廄裏的飼料槽,或者像人間的一口石頭棺材,大約有六尺長。行者趴在石匣子上仔細聽了一會兒,隻聽到三藏在裏麵嚶嚶哭泣的聲音。行者默不作聲,繼續側耳傾聽,隻見師父咬著牙關發出聲響,哼哼唧唧地說:


    “我怨恨自己命運多舛,出生時遭遇多次水災困擾。從娘胎出來就經曆波濤洶湧,拜佛求經卻墜入深淵。之前遇到黑河身體有難,如今又遇到冰雪解凍,生命即將終結。不知道我的徒弟們是否能夠前來救我,能否取得真經返迴故鄉?”


    行者聽到唐僧的唿救聲後,再也按捺不住,大聲喊道:“師父不必擔憂水災。《經》書中說過:‘土乃五行之母,水乃五行之源,無土不生,無水不長。’老孫來啦!”唐僧聞聲迴應道:“徒弟啊,快來救救我呀!”行者安慰道:“你放心吧,等我們抓住這妖怪,一定能讓你脫險。”唐僧焦急地催促道:“快點動手啊!再耽擱一天,我就要被活活悶死了!”行者連忙答道:“沒問題,沒問題,我馬上就去!”說完,他急忙轉身,跳出洞穴,到門外變迴原形,唿喚道:“八戒!”那呆子和沙僧趕緊湊近問道:“哥哥,情況怎樣?”


    行者迴答道:“就是這個妖怪把師父騙走了。師父沒有受傷,但被怪物壓在石匣下麵。你們兩個趕快上前挑戰,讓老孫先浮出水麵。如果你們能抓住他最好,如果抓不到,就裝作失敗,把他引出水麵,等我來對付他。”沙僧說道:“哥哥盡管放心先去,我們會仔細觀察情況的。”行者念動避水訣,從水中鑽出來,停留在岸邊等待,暫且不提。


    你瞧那豬八戒氣勢洶洶,一路行兇,徑直闖至門前,扯著嗓子高聲叫嚷:“潑怪物,速速送我師父出來!”這一嗓子,驚得那門裏的小妖們慌亂不已,急忙跑去稟報:“大王,門外有人要師父哩!”妖邪聽聞,心中暗道:“這必定是那潑和尚來了。”隨即下令:“快取披掛兵器來!”眾小妖不敢怠慢,連忙將兵器取出。


    妖邪穿戴整齊後,手持兵器,下令開門,大步流星地走了出來。八戒與沙僧分立左右,定睛打量著妖邪的披掛。隻見這妖邪好生威猛!你看他:


    頭戴一頂金光閃耀的頭盔,光芒奪目;身披一襲金甲,猶如虹霓般絢爛;腰圍寶帶,鑲嵌著團團珠翠,光彩照人;腳蹬煙黃色的靴子,樣式奇特。他的鼻梁高挺,如同陡峭的山峰聳立;天庭寬闊,好似神龍的儀態。目光炯炯,閃爍著圓而暴的光芒;牙齒鋒利,猶如鋼鋒般尖銳整齊。短發蓬鬆,仿佛燃燒的火焰;長須瀟灑,挺如金錐。口中咬著一根青嫩的水草,手中握著九瓣赤銅錘。


    隨著一聲咿啞,門緩緩打開,那聲音猶如三春時節的驚蟄雷,響徹雲霄。這等奇異的形容,世間實屬罕見,真可謂是靈顯大王的威風凜凜!妖邪走出大門後,身後跟著百十個小妖,他們一個個手持長槍,揮舞著利劍,分成兩列,嚴陣以待。其中一個小妖對著八戒喝道:“你是哪個寺廟的和尚?為何到此大聲喧嘩?”


    八戒怒喝一聲:“好你個打不死的妖怪!昨晚竟敢跟我頂嘴,今天還裝作不知道來問我?我可是來自東土大唐的聖僧唐僧的徒弟,是前往西天拜佛求經之人。你耍什麽花招,假扮成什麽靈感大王,專門在陳家莊吃掉童男童女。我就是陳清家的一秤金啊,難道你不認識我嗎?”那妖怪邪笑道:“你這個和尚真是不講理!你變成一秤金,犯了冒充他人的罪行。我沒有吃你,反而被你打傷了手背。已經放過你一次,你為什麽還要來找我的麻煩?”八戒說道:“既然你已經放過我,為何又刮起冷風,下起大雪,凍結堅冰,害得我師父受苦?趕快放我師父出來,一切都好說!否則,隻要你敢說半個‘不’字,就看看我手中的釘耙,絕對不會饒恕你!”


    妖邪聽後,微微冷笑一聲,說道:“這和尚如此大言不慚,竟敢自吹自擂。確實是我製造寒冷下雪凍河,攝取了你師父。你現在找上門來,想要討要迴去,恐怕這次可不像上次那樣簡單了。那個時候,我因為去參加聚會,沒有攜帶武器,才不小心被你打傷。你現在先別急著走,我和你交戰三個迴合。如果能戰勝我,我就歸還你師父;否則,就連你一起吃掉。”


    八戒迴應道:“好乖兒子,就是這樣說,看我的鈀!”妖邪說:“原來你是半途出家的和尚。”八戒說:“我的兒子,你真是有點聰明,怎麽知道我是半途出家的呢?”妖邪說:“你會使用鈀,想來是在某個地方雇傭種地,順手把人家的釘鈀偷過來了吧。”


    八戒得意洋洋地說道:“兒子,我手中這鈀,可不是用來築地的普通農具。你且仔細看看:它的巨齒猶如龍爪般鋒利,用遜金裝飾後宛如蟒蛇的形狀。一旦遇到敵人,寒風便會四溢;而當與對手相持時,火焰則會熊熊燃燒。它能夠幫助聖僧降伏妖怪,也能在西天取經的路上捕捉妖精。揮動起來,煙雲可以遮蔽日月,打開時霞光四射,照亮天地。築倒泰山,讓千隻老虎畏懼;掀翻大海,令萬條巨龍驚恐。即使你威風凜凜、神通廣大,隻要被我的鈀擊中,必定要留下九個窟窿!”


    那個妖邪哪裏肯相信八戒的話,舉起銅錘狠狠地朝他頭上砸去。八戒急忙用釘鈀招架,大聲罵道:“你這個可惡的東西,原來是個半路出家成精的邪魔!”那怪不服氣地反問道:“你憑什麽說我是半路出家成精的?”八戒輕蔑地笑了笑,迴答道:“你會使用銅錘,想必是曾經受雇於某個銀匠之家,趁人不備偷學了技藝,然後偷偷溜了出來。”


    妖邪得意地說道:“這可不是普通的打銀之錘。你們瞧仔細了:它由九片花瓣攢聚而成花骨朵形狀,一根空心長竿如同萬年青鬆般翠綠。它並非凡俗之物,其來曆與仙界有著緊密的聯係。綠色的花苞和紫色的花蕊宛如瑤池中的古老生靈,質樸的色澤和清新的香氣仿佛來自碧綠的池沼。由於我用心修煉並錘煉過它,使其堅硬如鋼鐵,銳利而靈通。無論是長槍、利劍還是大刀、戟,都難以與之相比;即使是鉞、斧、戈、矛等兵器,也不敢輕易挑戰。就算你有鋒利的鈀子,碰到我的錘子也隻能被碰斷釘子!”


    沙和尚聽到他們兩人的對話,忍不住走上前去高聲喊道:“那個妖怪!別再胡言亂語了!古人說得好:‘空口無憑,實際行動才能證明一切。’有種就別走!先嚐嚐我的寶杖!”妖邪用錘子擋住沙僧的攻擊,嘲諷地說:“你不過是半路出家的和尚罷了。”沙僧氣憤地迴應:“你怎麽知道?”妖邪冷笑道:“從你的樣子就能看出來,像是個磨麵粉的博士。”沙僧不解地問:“你為何覺得我像個磨博士?”妖邪哈哈大笑:“如果你不是磨博士,怎麽會使用趕麵杖呢?”沙僧憤怒地罵道:“你這該死的妖孽,真是見識淺薄!”


    這般奇異兵器世間罕有,故而難以知曉寶杖之名。它源自月宮那無影之處,由梭羅仙木精心琢磨而成。外邊鑲嵌著寶石,霞光閃耀,內裏鑽刻著金紋,瑞氣凝聚。昔日也曾陪伴禦宴,今朝則秉持正義保護唐僧。在西方路上,雖不為凡人所知,但在上界宮中卻大名鼎鼎。它被喚作降妖真寶杖,管教一下便能擊碎天靈!


    那妖邪不由分說,三家立刻變臉,這一場在水底下的激戰,好不激烈:銅錘寶杖與釘鈀,悟能悟淨與妖邪展開了殊死搏鬥。一個是天蓬元帥降臨世間,一個是天將下凡天涯。他們兩人夾攻水怪,威風凜凜,而這一個獨自抵擋神僧,氣勢也毫不遜色。有緣分才能成就大道,相生相克秉持著永恆的法則。土能克水,水幹涸見底;水能生木,木繁榮開花。禪法參修歸於一體,還丹炮煉降服三家。土是母,能生發金芽;金能生水,水產育嬰娃;水是根本,能滋潤木華,木能綻放出輝煌的烈火霞光。五行攢簇,各具特色,故而變臉各有不同。看那銅錘,九瓣光明閃耀,寶杖千絲彩繡精美。鈀按照陰陽之分排列九曜,若不明白其中的解法,便會亂如麻。他們為了保護唐僧,不惜舍棄生命,忘卻生死,隻為了釋迦牟尼的教誨。致使銅錘不停地揮舞,左遮寶杖,右擋鈀。


    這三人在水下激戰了兩個時辰,依舊難分勝負。豬八戒心想這樣下去肯定無法取勝,於是向沙僧使了個眼色,兩人佯裝敗退,各自拖著兵器,轉身逃離。那妖怪見狀大喊:“小的們,守住這裏,待我追上這廝,捉來給你們一起享用!”隻見他像秋風掃落葉般,將他們倆逐出水麵。


    此時,孫大聖站在東岸,眼睛緊緊盯著河邊的水勢。突然,河水波濤洶湧,傳來陣陣喊叫聲和吼聲,八戒率先跳上岸喊道:“來了!來了!”沙僧也趕到岸邊說:“來了!來了!”那妖怪隨後叫道:“哪裏跑!”剛露頭,就被行者大喝一聲:“看棒!”那妖怪側身閃過,用銅錘急忙招架。一個在河邊掀起巨浪,一個在岸上威風凜凜。雙方交手不到三個迴合,那妖怪抵擋不住,打了個水花,再次潛入水中,頓時風平浪靜。


    行者迴到高崖之上,對眾人說道:“兄弟們辛苦了!”沙僧迴應道:“大哥啊,這妖精在岸上就已經很難對付了,沒想到在水底更是厲害無比!我和二哥一起圍攻它,也隻是打成平手,現在該如何是好呢?怎樣才能救出師父呢?”行者思考片刻後說:“不能再猶豫了,恐怕拖延下去會對師父不利。”


    八戒接著說:“哥哥,我先下水把那妖怪引出來,你不要出聲,隻要在半空中等待。估計他露頭的時候,你就用金箍棒狠狠打他頭頂一下!即使打不死他,至少也能讓他頭暈目眩,然後我再衝上去用鈀子給他致命一擊,一定能解決他!”行者點頭表示同意:“沒錯,沒錯!這就是所謂的‘裏應外合’,這樣才能成功。”於是他們二人再次潛入水中。


    而此時,那妖邪戰敗後逃迴自己的洞穴。眾妖將他迎接迴宮,鱖婆走上前問道:“大王,你把那兩個和尚追到哪裏去了?”


    妖邪心有餘悸地說道:“那和尚原來還有一個幫手。他們兩個一同跳上岸來,那幫手揮舞著一條鐵棒向我打來,我連忙躲閃,與他相互對峙。也不知他那根棍子有多重,我的銅錘根本招架不住。僅僅戰了三個迴合,我就敗下陣來。”


    鱖婆聽了,不禁打了個寒顫,說道:“大王啊!幸虧你機靈,逃過了一劫!若是再與他交戰幾個迴合,定然無法保全性命!那和尚我認得他。”妖邪驚訝地問道:“你認得他是誰?”


    鱖婆迴答道:“我當年在東洋海內,曾聽老龍王提起過他的威名。他乃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混元一氣上方太乙金仙美猴王齊天大聖。如今他已歸依佛教,保護唐僧前往西天取經,改名為孫悟空行者。他神通廣大,變化多端。大王,你可千萬別去招惹他!以後也不要再與他交戰了。”


    正說著話呢,忽然聽到門內有小妖稟報:“大王,那兩個和尚又到門前挑戰了!”那妖精說道:“妹妹說得對極了,如果現在出去,豈不是顯得我們害怕他們。不如先看看情況再說。”於是急忙下令,讓手下的小妖們把門關緊,並說道:“小的們,把門緊緊關上。就像俗話說的:‘任憑你在門外喊叫,就是不給你開門。’讓他們糾纏兩天,等他們性子疲憊了迴去的時候,我們再自由自在地享用唐僧肉,豈不美哉?”


    那些小妖們紛紛搬起石頭,用泥塊堵住門口。八戒和沙僧大聲唿喊,但無人迴應。呆子心中焦急,便拿起釘耙砸門。然而,那門已經緊緊關閉,無法打開。他連續砸了七八下,終於將門扇砸破,但裏麵卻是堆積如山的泥土石塊。沙僧見狀,說道:“二哥,這怪物如此懼怕,不敢出門迎戰,我和你還是迴到東岸,再與大哥商量對策吧。”八戒聽從了沙僧的建議,徑直轉向東岸。


    那行者腳踏祥雲,手持金箍棒,在半空中等待著。他看見八戒和沙僧兩人上了岸,卻不見妖怪的蹤影,便按下雲頭,迎至岸邊,問道:“兄弟,那妖怪怎麽不上來?”沙僧答道:“那怪物緊閉宅門,不肯出來應戰。二哥打破門扇後,發現裏麵堆滿了泥土石塊,堵得嚴嚴實實的。因此,我們無法與他交戰,特來與哥哥商量,想辦法救師父。”行者道:“如此說來,確實沒有什麽好辦法。你們兩個就在河岸上巡視,別讓他跑了,我去去就來。”


    八戒問道:“哥哥,你要去哪裏?”行者道:“我要去普陀岩拜見菩薩,詢問這妖怪的來曆、姓名和出身。找到他的老巢,抓住他的家人,再捉了他的鄰居,然後迴來擒拿妖怪,救出師父。”八戒笑道:“哥哥啊,這樣做太麻煩了,會耽誤很多時間的。”行者道:“不管麻不麻煩,耽不耽誤時間,我去去就迴!”


    好一個大聖,隻見他急忙縱起祥光,迅速逃離河口,徑直奔赴南海而去。不過半個時辰的工夫,就遠遠望見落伽山已在眼前。他按下雲頭,徑直到普陀崖上。隻見那二十四路諸天與守山大神、木叉行者、善財童子、捧珠龍女,一起走上前來,迎著他施禮道:“大聖,您從何處而來?”行者迴答道:“我有事要見菩薩。”


    眾神說道:“菩薩今早出洞,不許任何人跟隨,獨自進入竹林裏觀賞遊玩。她知道大聖今日必定會來,吩咐我們在此等候迎接大聖,現在還不能去見她。請大聖在翠岩前稍坐片刻,待菩薩出來,自然會有道理。”行者依言,還未坐下,又見那善財童子走上前施禮道:“孫大聖,之前承蒙您的盛情,幸好菩薩不嫌棄收留了我,讓我早晚不離左右,專門侍奉在蓮台之下,我深感菩薩的善慈。”行者知道他是紅孩兒,笑著說道:“你那時節被魔業迷惑了心智,如今得以修成正果,才知道老孫是個好人啊。”


    行者久等不見,心中焦躁不安,說道:“諸位能否為我通傳一聲?再遲些,恐怕會危及我師父的性命。”諸天神隻迴應道:“不敢通報。菩薩有吩咐,隻等他自行出來。”行者向來性子急躁,哪裏等得下去,急忙縱身往裏麵走去。


    哎呀!這個美猴王,性子急躁得能把薄紙撕裂。諸天神隻都留他不住,他執意要往裏麵闖。他拽開步子,踏入幽深的樹林,睜大眼睛偷偷窺視著。遠遠望去,隻見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正盤坐在那裏,襯著殘敗的箬葉。她神態懶散,似乎懶得梳妝,容顏卻依然綽約多姿。她隨意地挽著一窩絲發,未曾佩戴纓絡。身上也沒有穿著素藍袍,隻是貼身穿著一件小襖。腰間隨意束著一條錦裙,赤著一雙腳。她手中握著一把鋼刀,正在削著竹皮。


    行者見了,忍不住厲聲高叫道:“菩薩,弟子孫悟空誌心朝禮。”菩薩教:“外麵俟候。”行者叩頭道:“菩薩,我師父有難,特來拜問通天河妖怪根源。”菩薩道:“你且出去,待我出來。”


    行者不敢強,隻得走出竹林,對眾諸天道:“菩薩今日又重置家事哩。怎麽不坐蓮台,不妝飾,不喜歡,在林裏削篾做甚?”諸天道:“我等卻不知。今早出洞,未曾妝束,就入林中去了。又教我等在此接候大聖,必然為大聖有事。”行者沒奈何,隻得等候。


    不多時,隻見菩薩手提一個紫竹籃兒,緩緩走出林子。她麵帶慈悲,輕聲說道:“悟空,我與你一同去救唐僧。”行者見菩薩到來,慌忙跪下,恭敬地說道:“弟子不敢催促菩薩,還請菩薩著衣登座,再行前往。”菩薩微微一笑,說道:“不必著衣,即刻便去。”說罷,菩薩撇下諸天,腳下祥雲湧現,騰空而起。孫大聖見狀,連忙起身,緊緊相隨。


    頃刻間,他們便來到了通天河界。八戒與沙僧遠遠望見菩薩和行者,趕忙前來迎接。八戒看著菩薩,笑著說道:“師兄性急,不知在南海如何亂嚷亂叫,竟把一個未梳妝的菩薩給逼來了。”沙僧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師兄真是急性子。”話還沒說完,他們已來到河岸。八戒與沙僧趕忙下拜,齊聲說道:“菩薩,我等擅自行事,有罪,有罪!”


    菩薩當即解下一根束襖的絲絛,將籃兒拴定,提著絲絛,腳踏半片雲彩,將籃兒拋在河中,然後往上溜頭扯著,口中念著頌子:“死的去,活的住!死的去,活的住!”如此念了七遍,方才提起籃兒。隻見那籃裏亮灼灼的,是一尾金魚,還在眨眼動鱗。


    菩薩叫悟空:“悟空,快下水救你師父去吧。”行者卻道:“未曾拿住妖邪,如何救得師父?”菩薩道:“這籃兒裏不就是嗎?”八戒與沙僧趕忙拜問道:“這魚兒怎會有那等手段?”菩薩答道:“他本是我蓮花池裏養大的金魚,每日浮頭聽經,久而久之便修成了手段。那一柄九瓣銅錘,乃是一枝未開的菡萏,被他運煉成了兵器。不知是哪一日,海潮泛漲,他便走到了此間。我今早扶欄看花,卻不見他出拜。掐指一算,算出他在此處成精,要害你師父,所以我才來不及梳妝,運神功,織了個竹籃兒來擒他。”


    行者向菩薩說道:“菩薩,既然情況如此,那就暫且等待片刻吧。我們去叫陳家莊的眾多信眾們,讓他們也來瞻仰一下菩薩您的金麵。這樣一來可以留下您的恩情,二來也可以將此次收怪之事告知他們,好讓凡人們更加堅定信心,虔誠供養。”菩薩點頭道:“也罷,那你們快去將他們叫來。”


    八戒與沙僧聽了,立刻一同飛奔至莊前,高聲唿喊:“大家都來看活觀音菩薩啊!都來看活觀音菩薩啊!”一時間,莊裏的男女老少紛紛湧向河邊,全然不顧腳下的泥水,都虔誠地跪在地上,磕頭禮拜。其中有擅長繪畫的人,將菩薩的影像畫了下來,這便是魚籃觀音現身的情景。


    隨後,菩薩便返迴南海去了。眾人望著菩薩離去的方向,心中充滿了感激和敬意。從此以後,陳家莊的人們更加虔誠地信仰佛教,對菩薩的恩德銘記在心。而魚籃觀音現身的故事也在民間流傳開來,成為了人們口中的一段佳話。


    八戒與沙僧,迅速分開水道,徑直朝著那水黿之第奔去,急切地找尋師父的下落。原來,那水黿之第裏的水怪魚精,已然全部死爛。他們進入後宮,小心翼翼地揭開石匣,隻見師父安然無恙地躺在其中。八戒和沙僧大喜過望,趕忙馱著唐僧,離開波濤洶湧的水域,與眾人相見。


    那陳清兄弟見師父得救,激動不已,連忙叩頭稱謝道:“老爺不聽小人勸留,執意前往,才致令如此受苦。”行者笑著說道:“不必多說了。你們這裏的人家,下一年再也不用祭賽了。那大王已被我們除根,從此永無傷害。陳老兒,如今真是辛苦你了,快快尋一隻船兒,送我們過河去吧。”那陳清趕忙應道:“有,有,有!”隨即吩咐眾人解板打船。眾莊客聽聞此言,無不歡喜,紛紛表示願意幫忙。這個說,我去買桅篷;那個說,我去置辦篙槳;還有的說,我去準備繩索;更有人說,我去雇請水手。


    眾人正在河邊上吵鬧不休,忽然聽到河中間傳來一聲高喊:“孫大聖不要打船,莫要花費人家財物。我願送你師徒們過河。”眾人聽聞,無不心驚膽戰,膽小的人早已嚇得跑迴了家,膽大的則戰戰兢兢地站在原地,貪婪地看著河中。


    片刻之後,隻見那水裏緩緩鑽出一個怪物,其模樣甚是奇特:它長著方方的腦袋,顯然並非尋常之物,九條尾巴靈動自如,號稱水仙。它的尾巴能夠延長千年壽命,潛藏在水中時安靜地隱匿於百川深淵之中。


    它在水中翻波跳浪,衝向江岸,又朝著太陽和風向臥在海邊。這老黿養氣含靈,確實有道行,多年來身上長滿了粉蓋,是一隻癩頭黿。


    那老黿再次叫道:“大聖,不要打船,我真心願意送你師徒過去。”行者揮舞著鐵棒,怒喝道:“我把你這孽畜!若敢靠近岸邊,我這一棒定要打死你!”老黿委屈地說:“我感念大聖的恩情,自願好心送你師徒過河,你為何反而要打我?”


    行者聽後一臉疑惑地問道:“我究竟對你有何恩情呢?”老黿解釋說:“大聖有所不知,這水下的洞府乃是我的家宅。自從祖上傳承下來至今已有數代,我在這裏修行,因為感悟到了自然的力量,修煉成了靈氣。於是,我把祖傳的居所重新翻蓋,建成了一座水黿之府。然而,九年前發生了一場海嘯,那妖怪趁著潮水來到這裏,兇狠殘暴,與我爭鬥。他傷害了我眾多的兒孫,搶走了我的眷屬。我無力抵抗,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巢穴被他霸占。今日幸得大聖前來搭救唐僧師傅,並請來了觀音菩薩清除了妖氣,收服了妖怪,歸還了我的府邸。現在我們一家老小不再需要辛苦勞作,得以重返故居。這份恩情猶如高山般沉重,似大海般深沉。不僅我們受到了恩惠,就連這村莊裏的人們也不必每年舉行祭祀活動,拯救了無數家庭的孩子。這真可謂是‘一舉兩得’的大恩啊!豈有不報答之理?”


    行者一聽這話,心中暗自高興,趕忙收起金箍棒說道:“你所說當真屬實嗎?”老黿連忙迴答:“因為大聖您的恩情深厚,我怎敢有半點虛假?”行者又說:“既然如此,你就朝天發個誓吧。”那老黿張開紅嘴,對著天空發誓道:“如果我沒有真心護送唐僧過河,就讓我的身體化為血水!”行者笑著說:“你過來,你過來。”老黿這才靠近岸邊,縱身一躍,爬上了河岸。眾人上前仔細觀察,隻見一隻足有四丈方圓的大白黿。行者說:“師父,我們可以騎到它身上渡河。”


    唐僧擔心地說:“徒弟啊,那冰層那麽厚都難以行走,更何況這隻老黿的背呢?恐怕不太安全。”老黿連忙說:“師父請放心。我比那冰層更厚實穩定,但隻要稍微偏一點,就無法成功渡河了!”行者接著說:“師父啊,凡是會說話的生靈,都不會說謊話。”於是命令道:“兄弟們,趕快牽馬過來。”


    且說師徒四人來到河邊,隻見陳家莊老幼男女,紛紛前來拜送。行者便讓他們將白馬牽到白黿背上,並請唐僧站在馬的頸項左側,沙僧立於右側,八戒則站在馬身後側,而自己則站在馬身前側。但行者擔心那白黿會無禮,於是解下虎筋絛子,穿過老黿的鼻子,然後拉扯起來,猶如一條韁繩般。接著,行者用一隻腳踏在黿蓋上,另一隻腳踩在其頭上;同時,一手執著金箍棒,另一手扯著韁繩,大聲喊道:“老黿,給我慢慢地走啊。若是稍有歪斜,我可就要照著你的腦袋砸下去了!”


    老黿連忙迴答:“不敢,不敢!”隨後,它用力蹬開四足,踏在水麵上如同行走於平地一般。眾人見狀,紛紛在岸上焚香叩頭,齊聲念誦:“南無阿彌陀佛。”此時,真羅漢降臨凡間,活菩薩現身眼前。眾人隻顧拜謝,直到看不見師徒四人的身影才返迴,這裏暫且不表。


    卻說那師父駕著白黿,一路乘風破浪,那消一日,便行過了八百裏通天河界,順利地登上了岸。三藏大師上岸後,心中滿是感激之情,他雙手合十,誠摯地向老黿道謝:“老黿啊,真是辛苦你了。我身上沒有什麽珍貴的東西可以送給你,但等我取得真經迴來,一定會好好感謝你的幫助。”老黿搖了搖頭,溫和地說道:“不必麻煩師父賞賜。我聽說西天的佛祖永恆不滅,知曉過去和未來的事情。我在這裏已經修煉了一千三百多年,雖然壽命延長了,身體也變得輕盈,可以說人話,但始終難以擺脫這個龜殼。希望師父到西天見到佛祖時,替我詢問一下,看看我何時才能脫離這個龜殼,獲得人的身軀。”


    三藏毫不猶豫地點頭答應道:“好的,我一定幫你問。”老黿聽到這話,滿心歡喜,才緩緩沉入水中離去。隨後,行者恭敬地侍奉唐僧上馬,八戒挑起沉重的行囊,沙僧則緊跟在一旁。師徒四人沿著大路,一路向西前行。


    正是:聖僧奉旨拜彌陀,水遠山遙災難多。意誌心誠不懼死,白黿馱渡過天河。


    然而,他們不知道前方還有多少艱難險阻,也不清楚接下來還會遇到什麽樣的危險和機遇。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記擴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秘的小土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秘的小土豆並收藏西遊記擴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