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那菩薩念了幾遍咒語後,方才停口。那妖怪頓時不再覺得疼痛難忍,但它仍想除掉身上的金箍。然而,當它試圖解除金箍時,發現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移動分毫。原來,這些金箍已經深深嵌入皮肉之中,越是想要除去,越是痛苦不堪。行者見狀,不禁笑道:“我那乖乖,菩薩怕你長得不夠大,特意給你戴上了頸圈鐲頭呢。”那童子聽到這句話,心中又添煩惱,再次拿起長槍,向行者亂刺。行者急忙閃到一旁,躲在菩薩身後,大聲唿喊:“念咒!念咒!”


    菩薩聽了,揮動手中的楊柳枝,蘸取少許甘露,灑向前方,並叫道:“合!”隻見那童子瞬間丟掉長槍,雙手合十放在胸前,再也無法分開。這個姿勢一直保留下來,被稱為“觀音扭”。此刻,那童子無法動手,亦無法持槍,終於意識到菩薩的法力高深莫測。無奈之下,隻得低頭下拜,表示臣服。


    菩薩念動真言,將淨瓶微微傾斜,那一海水便如巨龍吸水般,迅速被收了迴去,點滴不剩。菩薩轉頭對行者說道:“悟空,這妖精已然降服,隻是其野心仍未消除。待我教他一步一拜,一直拜到落伽山,方可收去法力。你現在速速前往洞中,救你師父去吧!”行者聽聞,連忙轉身叩頭道:“多謝菩薩大恩,弟子願送菩薩一程。”菩薩微笑著擺擺手道:“你無需相送,以免耽誤了你師父的性命。”行者聞言,心中大喜,再次叩頭拜別。那妖精此時也已皈依正果,曆經五十三參,虔誠參拜觀音。


    且說那沙僧在林間久等行者,卻始終不見其歸來。他將行李放在馬上,一隻手緊握降妖寶杖,另一隻手牽著韁繩,走出鬆林,向南邊張望。隻見行者麵帶喜色,快步而來。


    沙僧心急如焚地迎著孫悟空道:“哥哥,你怎麽去請菩薩,到此時才來!可把我急死了!”孫悟空笑著道:“你這呆子,還在做夢呢。老孫早已請了菩薩,將那妖怪降伏了。”接著,孫悟空便將菩薩施展的法力,詳細地向沙僧陳述了一遍。沙僧聽後,滿心歡喜地說道:“太好了!我們快去救師父吧!”


    說完,他兩個便跳過山澗,徑直來到妖怪的洞穴前,拴好馬匹,舉起兵器,一同衝進洞裏。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他們終於剿滅了所有的妖怪,然後解下皮袋,放出了豬八戒。豬八戒一出來,便感激地對孫悟空說道:“哥哥,那妖精在哪裏?等我去築他幾鈀,也好出出氣!”孫悟空卻道:“先別急著出氣,我們還是趕緊去找師父吧。”於是,他們便開始四處尋找唐僧的下落。


    三人快步來到後邊,隻見師父赤裸裸地被捆在院中,正傷心哭泣。沙僧趕忙上前解開繩索,行者則迅速取來衣服為師父穿上。三人一起跪在師父麵前,說道:“師父,您受苦了。”三藏感激地說道:“賢徒們啊,多虧了你們。你們是如何降伏妖魔的呢?”行者便將請菩薩相助、收服童子的經過詳細敘述了一遍。三藏聽後,急忙跪下,麵向南方虔誠禮拜。行者笑著說:“不必謝他,反倒是我們給他帶來了福氣,收了一個童子呢。”——如今所說的童子拜觀音,五十三參,參參見佛,說的就是這件事。——隨後,行者讓沙僧將洞內的寶物收拾起來。接著,他們又尋找米糧,安排齋飯,好好款待了師父。那長老能夠保全性命,全靠孫大聖的功勞;而取得真經,也隻依賴美猴精的本事。師徒們走出洞穴,攀鞍上馬,沿著大路,堅定不移地向西行去。


    行經一個多月,師徒四人一路西行,忽聽得水聲振耳。三藏大驚,忙道:“徒弟呀,又是哪裏傳來的水聲?”行者笑道:“你這老師父,也忒多疑了些,怎麽做得了和尚?我們一同四眾,偏你聽見了什麽水聲。你莫不是把那《多心經》給忘了?”


    唐僧道:“《多心經》乃浮屠山烏巢禪師口授,共五十四句,二百七十個字。我當時耳傳心記,至今常念,怎會忘了其中哪句?”


    行者道:“老師父,你忘了‘無眼耳鼻舌身意’。我們出家人,應當眼不視色,耳不聽聲,鼻不嗅香,舌不嚐味,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如此方能祛除六賊。你如今為求真經,心心念念;懼怕妖魔,不肯舍身;想要齋飯,動了口舌之欲;喜愛香甜,聞香而動;聽聞聲音,便心驚膽戰;看見事物,又目不轉睛。如此這般,六賊紛紛擾擾,你又怎能得見西天如來,取得真經妙法?”


    三藏聞言,不禁陷入沉思,默默不語。良久,他才緩緩說道:“徒弟啊,我自從當年辭別聖君,踏上取經之路,日夜奔波,不辭辛勞。芒鞋踏破了山頭的雲霧,竹笠衝開了嶺上的雲煙。夜晚寂靜,猿猴啼叫,令人心生悲歎;月色明朗,鳥兒噪鳴,更是不堪入耳。何時才能滿足這三三之數,取得如來的妙法真經啊!”


    行者聽畢,忍不住鼓掌大笑道:“這師父原來隻是思鄉難息!若要那三三行滿,有何難哉!常言道:‘功到自然成’哩。”八戒迴頭道:“哥啊,若照依這般魔障兇高,就走上一千年也不得成功!”沙僧道:“二哥,你和我一般,拙口鈍腮,不要惹大哥熱擦。且隻挨肩磨擔,終須有日成功也。”


    師徒們正話間,腳走不停,馬蹄正疾,見前麵有一道黑水滔天,馬不能進。四眾停立岸邊,仔細觀看。


    但見那:層層濃浪,疊疊渾波:層層濃浪翻烏潦,疊疊渾波卷黑油。近觀不照人身影,遠望難尋樹木形。滾滾一地墨,滔滔千裏灰。水沫浮來如積炭,浪花飄起似翻煤。牛羊不飲,鴉鵲難飛。牛羊不飲嫌深黑,鴉鵲難飛怕渺彌。隻是岸上蘆蘋知節令,灘頭花草鬥青奇。湖泊江河天下有,溪源澤洞世間多。人生皆有相逢處,誰見西方黑水河!


    唐僧翻身下馬,望著眼前渾濁烏黑的河水,麵露憂色道:“徒弟們,這水怎會如此渾黑?”八戒湊上前去,瞧了瞧河水,隨口說道:“想必是哪家潑了靛缸吧。”沙僧搖了搖頭,反駁道:“不然,依我看,倒像是誰家在洗筆硯哩。”行者皺了皺眉,說道:“你們且休胡猜亂道,還是先想辦法保師父過河要緊。”八戒拍著胸脯說道:“這河若是俺老豬過去,倒也不難。要麽駕雲過去,要麽下河負水,不消頓飯工夫,俺就能過去了。”沙僧也說道:“若讓我老沙馱師父過河,也隻需駕雲而過,頃刻之間便可到達對岸。”行者說道:“我等過河自然容易,隻是師父難以過去。”


    三藏問道:“徒弟啊,這河有多寬?”八戒估摸了一下,說道:“約摸有十來裏寬。”三藏又道:“你們三個商量一下,看誰馱我過去。”行者說道:“八戒馱得。”八戒卻連連擺手道:“不好馱,不好馱。若是馱著師父騰雲,三尺也不能離地。常言道:‘背凡人重若丘山。’若是馱著師父下河負水,隻怕連我也會墜下水去。”


    師徒們在河邊,正都商議如何過河,隻見那上溜頭,有一人棹下一隻小船兒來。唐僧見了,喜上眉梢,忙道:“徒弟們,有船來了。快叫他渡我們過去。”沙僧聞言,立刻厲聲高叫道:“棹船的,快來渡人!快來渡人!”船上人聽到唿喊,迴應道:“我不是渡船,如何渡人?”沙僧道:“天上人間,方便第一。你雖不是渡船,但我們也不是常來打攪你的。我等是東土欽差取經的佛子,還望你行個方便,渡我們過河,必有重謝。”


    那人聽了,這才把船兒棹近岸邊,扶著槳說道:“師父啊,我這船小,你們人多,怎能全渡?”三藏近前仔細一看,那船兒原來是一段木頭刻的,中間隻有一個艙口,僅能坐下兩個人。三藏麵露難色,道:“這可如何是好?”沙僧想了想,道:“這般啊,隻能分兩遭兒渡了。”八戒一聽,心中暗喜,想要躲懶討乖,便說道:“悟淨,你與大師兄在這邊看著行李、馬匹,等我保師父先過去,然後再來渡馬。讓大師兄跳過去吧。”


    行者點頭道:“你說的是。”


    隻見那呆子扶著唐僧,那梢公則用力撐開船,舉棹衝流,一路向前而去。就在他們剛剛行至河中間時,突然聽到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緊接著便是卷浪翻波,遮天迷目的景象。那陣狂風極為兇猛厲害!好一陣狂風啊:


    當空之中,一片炮雲湧起;中溜之間,千層黑浪高高揚起。兩岸的飛沙遮蔽了太陽的光輝,四邊的樹木被吹倒,發出震天的聲響。翻江攪海,龍神都感到懼怕;撥土揚塵,花木凋零。狂風唿唿作響,仿佛春雷怒吼;陣陣兇猛,如同餓虎咆哮。蟹鱉魚蝦紛紛朝上朝拜,飛禽走獸失去了窩巢。五湖的船戶都遭遇災難,四海的人家性命難保。溪內的漁翁難以把鉤,河間的梢子無法撐篙。揭瓦翻磚,房屋倒塌;驚天動地,泰山搖晃。


    這陣狂風,其實正是那棹船人所施展的法術。他原本是黑水河中一個可怕的怪物。此刻,眼看著那唐僧和豬八戒連帶著船隻一起墜入水中,消失得無影無蹤,不知道被攝取到了何處。


    卻說這岸上,沙僧與行者心慌意亂地說道:“怎麽辦呢?老師父真是步步都遭遇災難啊,好不容易才脫離了魔障,慶幸這一路上還算平安無事,結果卻又遇上了這黑水迍邅!”沙僧著急地說道:“難道是翻了船嗎?我們趕緊往下方去找尋吧。”行者連忙搖頭說道:“應該不是翻船,如果是翻船,八戒水性很好,他肯定會保護師父從水裏出來。我剛才看見那個劃船的人有些不對勁,想來就是這個家夥弄出風浪,將師父拖進水中去了。”沙僧聽後,急忙說道:“哥哥為什麽不早點說!你看好馬匹和行李,等我下水尋找師父去吧。”行者擔憂地說道:“這水的顏色不太正常,恐怕你無法下去。”沙僧安慰道:“這水比起我的流沙河又算得了什麽?放心吧,我能行!”說完,便準備跳入水中。


    那和尚身手敏捷,迅速脫下褊衫,熟練地紮緊手腳,然後揮舞著手中的降妖寶杖,猛地劈開前方的水路,縱身跳入波濤之中。隻見他大步流星地向水中走去。正在這時,突然聽到有人說話的聲音。沙僧急忙閃到一旁,偷偷觀察四周情況。他發現那邊有一座亭台,亭台外橫著八個大字,正是“衡陽峪黑水河神府”。接著,他又聽見那個怪物坐在上麵說道:“一直以來都很辛苦,今天終於能得到想要的東西了。這個和尚可是經過十世修行的好人啊,如果能吃上他一塊肉,就能變成長生不老之人。我已經為他等待了很久,今天終於如願以償了。”


    於是下令道:“小的們!趕快把鐵籠子抬出來,將這兩個和尚整個蒸熟,準備請柬邀請二舅爺過來,一起慶祝生日。”沙僧一聽這話,頓時怒火中燒,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憤怒。他手持寶杖,瘋狂地砸打著門,嘴裏大罵道:“那可惡的家夥,趕緊放我的唐僧師父和八戒師兄出來!”嚇得門內的妖怪驚慌失措,匆忙跑去稟報說:“大事不好啦!”


    老怪驚問道:“這是什麽禍事啊!”小妖趕忙迴答說:“外麵有一個臉色晦氣的和尚,正在前門大罵,說是要找人呢。”


    那妖怪聽了這話,馬上吩咐去拿他的披掛。小妖們急忙抬出披掛,隻見那老怪迅速整理好裝備,手裏提著一根竹節鋼鞭,大步走出門口。他的模樣真是兇狠猙獰,令人膽寒。隻看他:


    一張方方正正的臉上,一雙圓溜溜的眼睛閃爍著霞光般的亮光;卷起的嘴唇露出一口血紅色的大嘴巴;幾根稀疏的胡須像鐵絲一樣擺動著;兩鬢的朱砂色頭發蓬鬆雜亂地豎著;他的相貌恰似顯靈的真太歲,又像是發怒的狠雷公。身上披著的鐵甲閃耀著團花圖案,頭上戴著鑲嵌寶石的金色頭盔,顯得格外華麗。手中握著一根竹節鋼鞭,行動起來就像一陣狂風席卷而過。原來,他是從波浪中誕生的怪物,如今已經脫離了原形,變得如此兇惡。如果要問這個妖邪的真實姓名,那麽他就是那條名叫小鼉龍的妖怪。


    那怪怒喝道:“是何人在此敲打我的門?”沙僧怒目圓睜,大聲嗬斥道:“你這無知的潑怪!竟敢使玄虛之術,變作梢公,駕船將我師父擄來!快快送還,否則饒你不得!”那怪卻嗬嗬笑道:“這和尚真是不知死活!你師父已被我拿下,如今正要蒸熟了請人享用呢!你若有本事,就上來與我一決高下!若能三合之內敵得過我,我便還你師父;若三合之內敵不過我,就連你也一並蒸了吃,休想前往西天!”


    沙僧聞言,頓時怒發衝冠,掄起寶杖,朝著那怪狠狠地劈頭打去。那怪也不甘示弱,舉起鋼鞭,迅速招架。兩人在水底下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廝殺。


    隻見降妖杖如蛟龍出海,竹節鞭似怪蟒翻身,二人都怒發衝冠,奮勇爭先。一個是黑水河中修煉千載的妖怪,一個是靈霄殿外的舊時神仙。那怪隻因貪圖唐僧肉,沙僧則是為了保護唐僧的性命。他們都在水底奮力爭鬥,各不相讓。


    一時間,水中的蝦兵蟹將紛紛躲避,魚鱉蝦蟹也都嚇得縮頭潛底。隻聽得水府中的群妖齊聲擂鼓助威,門前的眾怪也在喧鬧爭吵。好一個沙門真悟淨,單身獨力,大展神威!他在波浪中翻滾跳躍,與那怪打得難解難分,寶杖與鋼鞭相互交織,牽連不斷。這場戰鬥,隻為了唐和尚,為了取得真經,拜佛西天。


    他二人激烈地戰了三十迴合,依舊難分高下。沙僧心中暗想:“這怪物實力強勁,與我不相上下,我難以取勝,不如引他出去,讓師兄來對付他。”於是,沙僧佯裝敗退,虛晃一招,拖著寶杖轉身就走。那妖精卻並未追趕,反而說道:“你走吧,我不與你鬥了。我還要寫請柬去請客呢。”


    沙僧氣憤地跳出水麵,見到行者後說道:“哥哥,這怪物好生無禮!”行者問道:“你下去這麽久才出來,到底是什麽妖怪?可曾找到師父?”沙僧迴答道:“那水府裏麵有一座亭台,台門外橫著寫了八個大字,叫作‘衡陽峪黑水河神府’。我躲在一旁,聽到他在裏麵吩咐小的們刷洗鐵籠,準備把師父和八戒蒸熟了,去請他舅爺來賀壽。我一時怒起,就去打門。那怪物提著一條竹節鋼鞭走了出來,與我鬥了半日,大約有三十個迴合,不分勝負。我便使了個佯輸的法子,想要引他出來,讓你幫忙。誰知那怪物十分狡猾,他不追我,隻說要迴去寫請柬請客,我這才上來了。”行者問道:“不知這是個什麽妖怪?”沙僧道:“看他的模樣,像是一隻大鱉;不然,就是一條鼉龍。”行者又問:“那他的舅爺又是誰呢?”


    說不了,隻見那下灣裏走出一個老人,遠遠的跪下,叫:“大聖,黑水河河神叩頭。”行者道:“你莫是那棹船的妖邪,又來騙我麽?”那老人磕頭滴淚道:“大聖,我不是妖邪,我是這河內真神。那妖精舊年五月間,從西洋海趁大潮來於此處,就與小神交鬥。奈我年邁身衰,敵他不過,把我坐的那衡陽峪黑水河神府,就占奪去住了,又傷了我許多水族。我卻沒奈何,徑往海內告他。原來西海龍王是他的母舅,不準我的狀子,教我讓與他住。我欲啟奏上天,奈何神微職小,不能得見玉帝。今聞得大聖到此,特來參拜投生。萬望大聖與我出力報冤!”


    行者聽了河神的話,說道:“照這麽說,四海龍王都有罪過。那妖怪如今捉了我師父和師弟,還揚言說要把他們蒸熟了,拿去給他舅爺暖壽。我正要去捉拿他,幸虧你來報信。這樣吧,你陪著沙僧在這裏看守,等我去海中,先把那龍王捉來,讓他去擒住這妖怪。”河神感激涕零,說道:“多謝大聖大恩!”


    行者隨即駕起祥雲,徑直飛往西洋大海。他按下雲頭,撚動避水訣,分開波浪,向前行進。正走著,忽然撞見一個黑魚精,手裏捧著一個渾金的請書匣兒,從下遊像箭一樣飛速地鑽了上來。行者迎麵撲去,一棒打在他的臉上,可憐那黑魚精頓時腦漿迸裂,腮骨也被打得粉碎,“噗通”一聲,浮出水麵。


    行者打開匣兒一看,裏麵有一張請柬,上麵寫著:“愚甥鼉潔,頓首百拜,啟上二舅爺敖老大人台下:承蒙您往日的關照,感激不盡。今日有幸獲得兩件寶物,乃是東土來的僧人,實在是世間罕見之物。外甥不敢獨自享用。因想到舅爺的壽辰將至,特備下薄宴,提前為您祝壽。萬望您能大駕光臨,不勝感激!”


    行者哈哈一笑,說道:“這家夥倒是挺機靈,居然先將供狀交給老孫了。”他剛剛收好了帖子,準備繼續前行。突然,前方出現了一隻負責探海的夜叉,它遠遠地望見了行者,急忙轉身衝迴水晶宮中報告大王:“齊天大聖孫爺爺來了!”龍王敖順聽到這個消息後,立刻帶領著眾多水族從宮中出來迎接,並恭敬地說道:“大聖,請進入小宮稍作休息,品嚐一杯香茗。”行者卻笑著迴答說:“我還沒有喝到你的茶呢,但你已經先喝了我的酒了。”龍王驚訝地問:“大聖一直以來都皈依佛門,從不沾葷腥和酒,什麽時候請過我喝酒呢?”行者一臉嚴肅地迴答:“雖然你沒有真正去喝酒,但現在卻惹上了一個喝酒的罪名。”敖順聽後大吃一驚,連忙問道:“小龍怎麽會有罪呢?”行者從袖子裏拿出簡帖兒,遞給了龍王。


    龍王見了孫悟空,頓時嚇得魂飛魄散,慌忙跪下,叩頭求饒道:“大聖啊,請您恕罪!那廝乃是舍妹的第九個兒子。隻因妹夫錯行了風雨,私自刻減了雨數,觸犯了天條,被天曹降下旨意,著人曹官魏徵丞相在夢裏將他斬首。舍妹因此無處安身,是小龍我將她帶到此處,悉心撫養長大。前年,舍妹不幸病故,唯有他無依無靠,我便讓他在黑水河修身養性,期望他能有所成就。沒想到他竟做出這等惡事,小龍這就差人去將他擒來。”


    行者聽了,問道:“你令妹共有幾個兒子?他們都在何處作怪?”龍王迴答道:“舍妹共有九個兒子。那八個都是好孩子。大兒子小黃龍,現居淮瀆;二兒子小驪龍,住在濟瀆;三兒子青背龍,占據了江瀆;四兒子赤髯龍,鎮守河瀆;五兒子徒勞龍,在佛祖處司鍾;六兒子穩獸龍,為神宮鎮脊;七兒子敬仲龍,替玉帝守護擎天華表;八兒子蜃龍,在我的大哥那裏,據守太嶽。唯有這第九個鼉龍,因年幼尚無具體職務,去年才讓他居住在黑水河修身養性,待他成名後,再另行調配任用。誰知他竟不遵我的旨意,冒犯了大聖您啊!”


    行者聽了敖順的話,不禁笑了起來,問道:“你妹妹有幾個妹丈啊?”敖順迴答道:“隻嫁了一個妹丈,就是涇河龍王。前些年已經被斬了,我妹妹守寡在此,前年也病故了。”行者又問:“一夫一妻,怎麽會生出這幾個雜種呢?”敖順說:“這正是所謂的‘龍生九種,九種各別’啊。”行者說:“我剛才心中正煩惱呢,想要拿這簡帖作為證據,上奏天庭,問你個通同作怪、搶奪人口的罪名。但聽你這麽說,是那廝不遵教誨,我這次就暫且饒了你:一來是看在你兄弟的情分上;二來隻怪那廝年幼無知,你也不太清楚情況。你趕快派人去把他擒來,救我師父,再作處理。”敖順隨即叫來太子摩昂:“趕緊點五百蝦魚壯兵,去把小鼉捉來問罪。另外安排酒席,給大聖賠禮道歉。”行者說:“龍王不必多心。既然已經說開了饒了你,就不用辦酒席了。我現在必須和你的兒子一起迴去:一是師父遭遇災禍,二是我師弟還在盼望。”


    那老龍苦留不住,又看到龍女捧著香茶前來敬獻。行者立刻接過一杯香茶一飲而盡,然後告別老龍,隨著摩昂率領軍隊離開了西海。他們很快就來到了黑水河。行者說:“賢太子,請好好捉拿妖怪,我要上岸去了。”摩昂迴答說:“大聖放心,小龍子會先把這妖怪抓起來讓您過目,等您懲治了他的罪名之後,再把唐僧送上岸,這樣我們才能安心地迴到海裏,向我的父親稟報此事。”行者高興地與他道別。念動避水咒,縱身躍出水麵,徑直跳到了東岸的懸崖上。沙僧和河神迎上前來說:“師兄,你去的時候是從空中飛走的,怎麽迴來卻是從河裏出來呢?”行者詳細講述了他如何打死魚精、得到簡帖、拜見龍王以及與太子一同領軍前來的事情。沙僧聽後非常高興,大家都站在岸邊等待迎接唐僧。


    話說那摩昂太子派遣士兵先行到達妖怪的水府門前,向妖怪報告:“西海老龍王的太子摩昂來了!”


    那怪正襟危坐,忽聞摩昂前來,心中不禁疑惑起來:“我差黑魚精投簡帖拜請二舅爺,這早晚不見迴話,怎麽舅爺不來,卻是表兄來了呢?”正說著,隻見那巡河的小怪,又前來稟報:“大王,河內有一支軍隊,屯紮在水府之西,旗號上寫著‘西海儲君摩昂小帥’。”妖怪道:“這表兄也太狂妄了:想必是舅爺不得前來,命他來赴宴;既然是赴宴,為何又領兵勞師動眾?哎!隻怕其中有變故。”於是下令:“小的們,將我的披掛鋼鞭準備好,以防萬一。待我出去迎接他,看看是怎麽迴事。”眾妖領命,一個個摩拳擦掌,嚴陣以待。


    這鼉龍出得門來,果然見一支海兵在右邊紮營。隻見那:


    征旗飄揚,繡帶翻飛,畫戟林立,明霞閃耀。寶劍凝聚著光彩,長槍上纏繞著鮮花。弓彎得如同新月,箭插得好似狼牙。大刀光芒燦燦,短棍堅硬沙沙。鯨鱉、蛤蚌、蟹鱉、魚蝦,大大小小,整齊排列,幹戈如林,密密麻麻。若不是元戎下令,誰敢如此肆意妄為!


    鼉怪來到營地前,大聲唿喊:“大表哥,小弟在這裏等候多時,請進吧。”這時,一名巡邏的螺螺急忙跑到中軍帳,稟報說:“千歲殿下,外麵有鼉龍求見。”太子戴上頭頂的金盔,係緊腰間的寶帶,手持一根三棱簡,大步走出營帳,問道:“你來這裏找我有什麽事?”鼉龍行禮道:“小弟今天早上有帖子邀請舅舅,想必舅舅不願意前來,所以派表哥來了。既然表哥已經來了,為何還要興師動眾呢?不進入水府,卻在這裏安營紮寨,還身披鎧甲,手握兵器,這是為什麽呢?”


    太子問:“你邀請舅舅做什麽?”妖怪迴答:“小弟一直承蒙恩賜居住在這裏,很久沒有見到舅舅的麵容,也沒有機會孝順。昨天捉到一個東土的僧人,聽說他是經過十世修行的原體,人吃了他可以延長壽命,所以想請舅舅過目,把他放在鐵籠子裏蒸熟,給舅舅暖壽。”太子嗬斥道:“你這個蠢貨!你知道那個僧人是誰嗎?”


    妖怪說道:“他乃是從唐朝而來的僧人,是前往西天取經的和尚。”太子迴應道:“你僅僅知曉他是唐僧,卻不了解他手下的徒弟有多麽厲害。”妖怪接著說:“他有一個長嘴的和尚,被喚作豬八戒,我也已經將他捉住了,打算與唐和尚一同蒸著吃。還有一個徒弟,被喚作沙和尚,是個皮膚黝黑的漢子,臉色陰沉,使用一根寶杖。昨日在這門外,他與我討要師父,我率領河兵出戰,一頓鋼鞭揮舞,打得他戰敗而逃,也沒看出有多麽厲害。”


    太子說道:“原來是你並不知曉!他還有一個大徒弟,乃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上方太乙金仙齊天大聖;如今保護唐僧前往西天拜佛求經,是普陀岩大慈大悲觀音菩薩勸其向善,並為他改名,稱作孫悟空行者。你怎麽如此糊塗,闖出了這件禍事?他又在我的海內遇到了你的手下,奪走了請帖,徑直進入水晶宮,拿捏我父子們,指控我們‘勾結妖邪,搶奪人口’的罪名。你趕快把唐僧、八戒送到河邊,交還給孫大聖,然後憑借我與他賠禮道歉,你或許還能保全性命;倘若有半個‘不’字,休想能夠在此地全身而退!”


    那怪鼉聞得此語,心頭頓時湧起一陣怒潮,怒聲喝道:“我與你可是嫡親的姑表關係,你卻反倒護著外人!聽你所言,似乎要將唐僧拱手相送出去;然而天地之間,哪有如此輕而易舉之事!你若是畏懼於他,莫非我也要對他心生懼怕?他倘若真有本事,膽敢前來我水府門前,與我交戰三個迴合,我便會將他的師父交還給他;但若他無法戰勝我,我便連他一起擒獲,一同蒸熟享用,反正也沒有什麽親近之人需要宴請,我隻管關閉門戶,讓小的們唱歌跳舞,自己則舒舒服服地坐在上頭,盡情享受美食!”


    太子聽到這番話,不禁開口怒罵道:“這狂妄之徒!簡直就是放肆無禮!暫且不必讓孫大聖與你交鋒,你可敢與我對峙嗎?”那怪答道:“要做英雄好漢,又何必害怕對峙!”隨即下令:“取來披掛!”


    隻聽一聲唿喚,眾多小妖便如潮水般湧來,跟隨在他左右。他們獻上華麗的披掛,恭敬地捧上鋼鞭。他二人瞬間變了臉色,各自逞起英雄本色,口中傳下號令,緊接著便是一陣齊聲擂鼓。這一場戰鬥與之前和沙僧的爭鬥截然不同。


    但見旌旗飄揚,光芒耀眼,戈戟閃耀著寒光。這邊的營盤瞬間解散,那邊的門戶豁然開張。摩昂太子手提金簡,鼉怪則揮舞著鋼鞭,急切地招架著。一聲炮響,河兵們士氣高昂,如烈火般洶湧;三棒鑼鳴,海士們瘋狂地呐喊著。蝦與蝦相互爭鬥,蟹與蟹激烈搏鬥。鯨魚和鼇魚吞噬著赤鯉,鯿魚和鮊魚則奮起反抗。鯊魚和鯔魚追逐著白鱔,鱸魚和鱠魚則捕捉著烏鯧。一河的水怪們爭個高下,兩處的龍兵們也在一決強弱。混戰持續了許久,波浪翻滾,摩昂太子宛如金剛般勇猛。他大喝一聲,金簡當頭重擊,將那妖精的右臂打得踉蹌。他趁機趕上前,又一腳將其踢倒在地。眾海兵一擁而上,將其緊緊揪住,翻轉過來,用繩子捆綁住雙手,再用鐵索穿過琵琶骨,然後將其拖上岸來。他們押著妖精來到孫行者麵前,說道:“大聖,小龍子已將妖鼉捉住,請大聖定奪。”


    行者和沙僧看見小鼉龍後,齊聲喝道:“你這家夥竟敢違抗旨意!你舅舅本讓你在這裏居住,是希望你修身養性,等待功成名就之時再做任用。可你卻強行霸占水神的府邸,仗勢作惡,欺騙我們師徒四人。我真想給你一棒,但又怕我這金箍棒太重,一不小心就會要了你的命。快說,你把我師父藏在哪裏了?”


    小鼉龍嚇得連連磕頭,求饒道:“大聖啊,小鼉有眼不識泰山,不知道您的威名。剛才我冒犯了表哥,逞強背理,結果被表哥抓住了。現在見到大聖,真是萬幸。多謝大聖不殺之恩,感激不盡。您的師父就在水府裏,還被綁著呢。請大聖解開我的鎖鏈,放開我的手,讓我去河裏救他出來吧。”一旁的摩昂連忙說道:“大聖,這家夥是個叛逆的妖怪,非常狡猾,如果放了他,恐怕會生出惡意。”沙和尚則自告奮勇地說:“我知道水府的位置,讓我去找師父吧。”


    他們二人縱身躍入水中,徑直來到水府門前。隻見那裏門扇敞開,竟然沒有一個小兵。他們直接進入亭台內,看到唐僧和八戒被赤條條地捆綁在那裏。沙僧急忙解開師父身上的繩索,河神也隨即解開了八戒身上的束縛。一家人各自背著一個人,浮出水麵,徑直來到岸邊。


    豬八戒看到那個妖怪被鎖綁在一旁,急忙揮動釘耙衝上前去就要打,嘴裏還罵道:“你這個邪惡的畜生!你現在不敢吃我了嗎?”孫悟空連忙拉住他說:“兄弟,暫且饒過他的性命吧。看看敖順賢父子的情麵。”摩昂走上前行禮道:“大聖,小龍子不敢久留。既然已經救了你師父,我要帶這家夥去見我的父親;雖然大聖饒恕了他的死罪,但我父親絕對不會饒恕他的活罪,一定會對他進行懲罰處理,然後再來向大聖謝罪。”孫悟空說:“既然這樣,你帶他去吧。多多拜見令尊,日後再當麵感謝。”那太子押著那妖鼉,投入水中,帶領著水軍,徑直轉向西洋大海而去,不再提及。


    卻說那黑水河神謝了行者,又恭恭敬敬地向他行了個禮,道:“多謝大聖再次幫我奪迴水府之恩!”唐僧則皺起眉頭,憂心忡忡地說:“徒弟啊,我們現在還在東岸,要怎麽渡過這條河呢?”河神連忙說道:“老爺不必擔心,請上馬吧,小神會為您開路,引領您過河。”於是,唐僧才騎上了白馬,八戒牽著韁繩,沙和尚挑起行李,孫行者則在一旁扶持著唐僧。隻見河神施展起阻水的法術,將河流的上遊擋住。不一會兒,下遊的河水便幹涸了,露出了一條寬闊的大路。師徒四人沿著大路走過西岸,向河神道謝後,登上山崖繼續前行。這真是:


    禪僧有救來西域,徹地無波過黑河。


    究竟他們怎樣才能成功拜佛求經呢?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記擴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秘的小土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秘的小土豆並收藏西遊記擴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