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性圓明道自通,翻身跳出網羅中。修成變化非容易,煉就長生豈俗同?清濁幾番隨運轉,辟開數劫任西東。消遙萬億年無計,一點神光永注空。
此詩恰如其分地契合了孫大聖的道妙精髓。他自從獲得了那魔真寶,便將其籠在袖中。此刻,他滿心歡喜,不禁喜形於色道:“這潑魔苦苦用心想要捉拿我,簡直就是水中撈月,白費力氣;老孫若要擒拿你,就如同火上弄冰,輕而易舉。”說罷,他小心翼翼地藏好葫蘆,悄悄地溜出門外,隨即現了本相,厲聲高叫道:“精怪,速速開門!”旁邊有個小妖聽到唿喊,警惕地問道:“你究竟是何人,竟敢在此大聲吆喝?”行者昂首挺胸,大聲應道:“快快通報你家那老潑魔,就說我行者孫來也!”
那小妖慌慌張張地跑進洞裏報告說:“大王,門外有個叫行者孫的家夥來了。”老魔聽後大吃一驚,說道:“賢弟啊,不好了!我們惹到了一窩蜂似的麻煩!幌金繩現在正綁著孫行者呢,葫蘆裏也裝著者行孫,怎麽又來了個行者孫?難道是他們的幾個兄弟都到齊了嗎?”二魔安慰道:“兄長別擔心。我的這個葫蘆可以裝下一千個人呢。我才剛剛裝進了者行孫一個,哪裏會害怕那個什麽行者孫!讓我出去看看,把他也一起抓進來。”老魔提醒道:“兄弟要小心謹慎啊。”
隻見那二魔提著個假葫蘆,依舊像上次那樣,氣勢洶洶、趾高氣揚地走出洞門,大聲喊道:“你是從哪裏來的,竟敢在這裏大聲喧嘩?”行者迴答道:“你不認識我嗎?”
家居花果山,祖貫水簾洞。隻因大鬧天宮,曆經多時爭鬥。如今幸而脫災,舍棄道家,皈依佛門。秉持教義,登上雷音寺,尋求真經,迴歸正道。途中相逢野蠻潑辣的妖魔,卻要賣弄神通。速速還我大唐僧人,讓他上西天參拜佛祖。你我兩家罷手休戰,各自守護平安之境。莫要惹惱老孫,否則傷殘你的老命!
那妖魔說道:“你且過來,我不與你相互打鬥,隻是我叫你一聲,你敢答應嗎?”行者笑著迴答:“你叫我,我就答應;我若叫你,你可敢答應?”那妖魔說:“我叫你,是因為我有一個寶貝葫蘆,可以裝人;你叫我,又有何物呢?”行者道:“我也有個葫蘆兒。”那妖魔道:“既然有,拿出來讓我看看。”行者便從袖中取出葫蘆,說道:“潑魔,你看!”晃了一晃,又藏迴袖中,唯恐他來搶奪。
那魔見到孫悟空手中的葫蘆後,心中大驚失色,不禁驚歎道:“他的葫蘆究竟從何而來?為何竟和我的一模一樣?即使它們來自同一根藤蔓,也應該有所差異,大小、形狀都不會完全相同,但為何現在卻毫無二致呢?”於是,那魔神色凝重地高聲問道:“行者孫,你手中的葫蘆究竟從何處得來?”然而,孫悟空並不知曉這葫蘆的來曆,便順口迴答道:“你那葫蘆又是從哪裏來的?”那魔並未意識到這隻是一句反問,還以為孫悟空說的是實話,便將葫蘆的來曆一五一十地道出:“我這葫蘆乃是混沌初分時,天地開辟之際所生之物。當時有一位太上老祖,以女媧之名,煉石補天,拯救了整個閻浮世界。當補到乾宮時,發現昆侖山腳下有一縷仙藤,上麵結著這個紫金紅葫蘆,而它正是老君留下來至今的寶物。”
大聖聞言,便故意拿話刺激他說道:“我的葫蘆,也是從那兒得來的。”魔頭疑惑道:“怎麽看出來的?”大聖解釋道:“自從清濁分開之後,天空向西北傾斜,大地向東南傾斜,太上道祖化解了女媧的災禍,補好了天空的缺口,走到昆侖山腳下時,發現有一根仙藤,藤上結著兩個葫蘆。我得到的這個是雄性的,而你那個卻是雌性的。”那怪聽後,不服氣道:“不要說什麽雌雄,隻要能把人裝進去,就是好寶貝。”大聖笑著說:“你說得對,那我就讓你先試試吧。”
那怪非常高興,急忙縱身跳起來,飛到空中,拿著葫蘆,大喊一聲“行者孫”。大聖聽到後,就不停地答應了八九聲,但就是沒有被裝進葫蘆裏。那怪從空中掉下來,跺著腳捶著胸口說道:“天啊!還以為這世界不會變呢!這麽厲害的寶貝,竟然害怕男人,雌性見到雄性,就不敢裝了!”
行者笑著說道:“你先把葫蘆收起來吧,現在該輪到我叫你了。”說完,他急忙縱身一躍,跳起去,將葫蘆底兒朝天,口兒朝地,對準妖魔,大聲叫道:“銀角大王!”那妖怪不敢閉上嘴巴,隻得應了一聲,瞬間就被裝進了葫蘆裏。行者貼上“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奉敕”的帖子,心中暗自高興地想道:“我的兒啊,你今天也來嚐嚐這新鮮玩意兒了!”
他按下雲頭,拿著葫蘆,一心隻想著要救師父,又朝著蓮花洞口走去。那山上都是些崎嶇不平的道路,更何況他還是個羅圈腿,一拐一拐地走著,搖晃得那葫蘆裏嘩嘩作響,聲音不斷。你知道他為什麽會有響聲嗎?原來孫大聖是經過鍛煉的身體,急切之間難以將他煉化;那妖怪雖然也能騰雲駕霧,但隻不過是些法術,大體上還是凡胎肉體,一進入寶貝裏麵就被煉化了。行者還不認為他已經被煉化了,笑著說:“我的兒子啊,不知道你是在撒尿呢,還是在漱口啊。這可是老孫以前幹過的買賣。不等個七八天,化成稀汁,我是不會揭開蓋子來看的。急什麽呢?有什麽要緊的?想著我出來得容易,就應該千年不看才好呢!”
他緊緊地握著手中的葫蘆,口中不停地說著話,不知不覺間便來到了洞口。他輕輕地將那葫蘆搖動了一下,隻聽“嘩啦”一聲,葫蘆裏發出了一陣清脆的響聲。他不禁自言自語道:“這個葫蘆發出的聲音,倒像是發課的筒子響,正好可以用來發課。等老孫發一課,看看師父什麽時候才能走出這扇門。”說著,他便開始不停地搖動手中的葫蘆,口中念念有詞:“周易文王、孔子聖人、桃花女先生、鬼穀子先生……”
就在他專心發課的時候,洞裏的小妖們也聽到了葫蘆發出的聲音。其中一個小妖定睛一看,頓時嚇得臉色蒼白,他驚慌失措地跑到老魔麵前,大聲喊道:“大王,不好了!行者孫把二大王爺爺裝進葫蘆裏發課哩!”老魔一聽,頓時嚇得魂飛魄散,骨軟筋麻。他“撲”的一聲跌倒在地,放聲大哭起來:“賢弟呀!我和你私自離開上界,轉世投胎來到這塵世之中,原本指望能夠一同享受榮華富貴,永遠做這山洞的主人。可誰知,卻為了這個和尚,害了你性命,斷了我們的手足之情啊!”一時間,滿洞的群妖都被老魔的哭聲所感染,也跟著一起痛哭起來。
豬八戒被高高地吊在梁上,聽著下麵一家子的齊聲痛哭,心中實在不忍,忍不住大聲叫道:“妖精們,你們且莫要再哭了,等老豬我給你們講講清楚。先來的那個孫行者,接著來的者行孫,還有後來的行者孫,這反複出現的三個字,其實都是我師兄一人。他擁有七十二般變化,能夠騰雲駕霧進來,盜走了你們的寶貝,還裝成了你們的令弟。如今,你們的令弟已經死了,不必再這樣悲痛欲絕,還是快些兒刷淨鍋灶,準備些香蕈、蘑菇、茶芽、竹筍、豆腐、麵筋、木耳、蔬菜,然後請我師徒們下來,為你們的令弟念一卷《受生經》吧。”
那老魔聽了豬八戒的話,心中頓時大怒,罵道:“隻聽說豬八戒老實憨厚,沒想到竟然如此不老實!他竟然敢拿我開涮,作笑話兒打趣我!”隨即命令小妖們:“暫且不要舉哀了,把豬八戒給我解下來,放到蒸籠裏蒸得稀爛,等我吃完飯,再去捉拿孫行者報仇雪恨!”
沙僧在一旁埋怨八戒道:“你看看,我說什麽來著,讓你不要多話,你偏不聽,這下可好,多話的要先被蒸著吃了!”
那呆子聽聞要將他蒸了,心中也有了幾分悚懼。旁邊一小妖見狀,說道:“大王,這豬八戒不好蒸啊。”八戒一聽,連忙雙手合十,高唿道:“阿彌陀佛!是哪位哥哥積了陰德,說我不好蒸。”又有一個妖道:“將他的皮剝了,就好蒸了。”八戒聽了,頓時慌了神,忙道:“好蒸,好蒸!我的皮骨雖然粗糙,但隻要湯一滾,就會爛掉。戶!戶!”
眾人正嚷鬧間,隻見前門外一個小妖匆匆跑來,報道:“行者孫又罵上門來了!”那老魔聽了,又驚又怒,道:“這廝竟敢輕視我無人!”隨即下令:“小的們,先把豬八戒照舊吊起,再查一查洞中還有幾件寶貝。”管家的小妖應聲道:“洞中還有三件寶貝哩。”老魔問道:“是哪三件?”管家的小妖答道:“還有‘七星劍’‘芭蕉扇’與‘淨瓶’。”
那老魔聽了後,不禁罵道:“這破瓶子真是沒用!本來是用來裝人的,隻要有人答應一聲就能被裝進瓶裏,但我竟然傻到把使用方法告訴了那個孫猴子,結果反而讓自己的兄弟們被裝進去了。哼,先不用它了,放在家裏吧。快去把我的寶劍和扇子拿過來。”於是,那管家急忙將兩件寶貝獻給了老魔。
老魔接過寶劍和扇子,將芭蕉扇插在了脖子後麵的衣領處,然後提起七星劍,同時召集了大大小小的妖怪們,一共有三百多個,命令他們一個個拿起武器,準備戰鬥。而老魔則穿上了頭盔和戰甲,披上了一件火焰般的紅袍。隨後,眾妖擺出了陣勢,準備捉拿孫悟空。
孫悟空早就知道兩個魔王已經變成了葫蘆裏的液體,但他還是小心地將葫蘆係好,掛在腰間,手裏拿著金箍棒,做好了戰鬥的準備。就在這時,隻看到那老妖揮舞著紅旗,從門內衝了出來。他的裝扮十分奇特,頭上戴著一頂鳳翅紫金冠,身上穿著鎖子黃金甲,腳下踩著藕絲步雲履,手上拿著一根如意金箍棒。他的臉上帶著自信和威嚴,仿佛天下無敵一般。
隻見他頭戴一頂由黃金打造而成的頭盔,盔纓閃爍著耀眼的光芒,仿佛燃燒的火焰一般;腰間係著一條鮮豔奪目的彩帶,如同絢麗的霞光般引人注目;身上穿著一套用堅固的龍鱗精心縫製而成的鎧甲,閃耀著神秘的光澤;外麵套著一件紅色的戰袍,如烈火般熊熊燃燒。他的眼睛圓潤而明亮,當他睜開雙眼時,目光猶如閃電般銳利;他的胡須堅硬如鋼鐵,隨風飄動時,宛如飛舞的煙塵。他手持一把七星寶劍,輕鬆地提著,仿佛它隻是一片羽毛;同時,他肩上扛著一把芭蕉扇,半遮住了他的肩膀。他的行動如同流雲般輕盈自如,離開海嶽之間;聲音如同一陣霹靂,震撼著山川大地。他的威風凜凜,足以震懾天上的神將;他怒氣衝衝地率領著一群妖怪,走出洞穴前。
那老魔急忙命令小妖怪們擺出陣勢,憤怒地罵道:“你這猴子,實在太無禮了!竟然害死我的兄弟,傷害我的手足,真是可惡至極!”行者也毫不示弱,迴罵道:“你這該死的怪物!你舍不得自己的一條小命,卻把我師父、師弟和馬都無辜地關在洞裏,我怎麽能忍心?又怎能心安理得?趕快把他們交出來還給我,多給點路費,讓我高興地離開這裏,否則別怪我不客氣!”那怪哪裏還聽得進去,舉起手中的寶劍,毫不留情地朝著行者的頭部砍去。大聖見狀,迅速舉起金箍棒,迎接對方的攻擊。這場戰鬥在洞門外激烈展開!
金箍棒與七星劍,激烈對撞,霞光如閃電般耀眼。悠悠冷氣逼人,令人不寒而栗,蕩蕩昏雲遮天蔽日,籠罩著山嶺。這一切皆因手足之情,雙方都毫不留情;而另一邊則是為了取經的僧人,更是不容有絲毫遲緩。兩家各自懷著深仇大恨,每一處都充滿了憤怒和怨恨。
這場戰鬥殺得天昏地暗,鬼神皆驚,日色黯淡,煙霧彌漫,龍虎相鬥。那老魔咬牙切齒,銼動著玉釘般的牙齒,而大聖則怒目圓睜,眼中噴射出金色的火焰。他們一來一往,各逞英雄,金箍棒與七星劍不停地翻騰交錯。
老魔與大聖大戰了二十迴合,依舊不分勝負。他將劍梢一指,喝令道:“小妖們,一起上!”那三百餘名妖精一擁而上,將行者圍在了垓心。然而,好大聖毫無懼色,揮舞著金箍棒,左衝右撞,前遮後擋。那些小妖也都有些手段,越打越勇,如綿絮般纏身,摟腰扯腿,不肯退後。大聖見狀,心中有些慌亂,隨即施展了身外身法,從左脅下拔出一把毫毛,嚼碎後噴了出去,大喝一聲:“變!”一根根毫毛瞬間都變成了行者。
你看,這些化身有的使棒,有的掄拳,再小的也沒處下手,隻能抱著孤拐啃筋。在大聖的身外法下,群妖被打得星落雲散,齊聲喊道:“大王啊,事情不妙啊!太難了!滿地都是孫行者,我們無法抵擋!”就這樣,群妖被這身外法擊退,隻留下老魔被圍困在中間,被趕得東奔西走,找不到出路。
那魔見狀,頓時慌亂起來,隻見他左手高舉著寶劍,右手則伸到項後,取出了芭蕉扇子。他將扇子對準東南丙丁火的方向,也就是離宮的位置,猛地一扇子扇了下去。刹那間,地上火光衝天,熊熊烈焰燃燒起來。原來,這芭蕉扇竟是如此神奇的寶貝,輕輕一扇,便能憑空生出火焰。
那怪物果然冷酷無情,他接連扇了七八扇子,火勢愈發兇猛,天空被映得通紅,大地也在烈火中顫抖。這火並非尋常之火,既不是天上的神火,也不是爐灶中的凡火,更不是山間的野火或灶底的炭火,而是五行之中自然孕育出的靈光之火。而這芭蕉扇也非凡間之物,它並非人工製造,而是自開天辟地以來便存在的珍寶。用這扇子扇動這火焰,火勢熊熊,如閃電般耀眼,又如紅霞般絢爛。火焰中沒有一絲青煙,隻有滿山的赤焰,將嶺上的鬆樹燒成了火樹,崖前的柏樹也變成了燈籠。
窩中的走獸們為了保命,四處逃竄,東奔西撞;林中的飛禽們則愛惜自己的羽毛,紛紛振翅高飛。這場神火在空中肆虐,所到之處,石頭被燒得崩裂,溪流也被烤幹,大地一片通紅。
大聖見到如此兇猛的火焰,心中不禁驚恐萬分,說道:“不好了!我的本體雖然可以躲避,但這些毫毛根本無法抵擋這樣的火勢,如果落入其中,豈不是像毛發被火燒一樣容易?”於是他連忙抖動身體,將毫毛收迴身上。然後他用一根毫毛變成了一個假身子,用來避開火災和災難。而他的真正身體,則捏著避火訣,縱身一躍,跳出了火海,直接奔向他的蓮花洞,想要救出師父。
當他急匆匆地趕到洞口時,按下雲頭。隻見洞門外有一百多個小妖怪,他們個個破頭爛腳,皮肉綻開。原來這些都是他使用分身法打傷的,現在都在這裏痛苦地呻吟著,忍受著疼痛站立起來。大聖看到這一幕,心中的兇惡和頑皮之情難以抑製,揮舞著金箍棒,一路打進了洞穴。可憐那些苦苦修煉成人體的妖怪,最終還是變迴了原形!
卻說那大聖一路棒,殺盡了那山洞裏的小妖,徑直到了那妖洞深處。本欲救出師父,卻見那洞內火光衝天,火勢兇猛。他嚇得手足無措,口中直唿:“完了!完了!這大火從後門口燒起來,老孫如何能救得師父?”正當驚恐之際,定睛細看,咦!原來並非火光,而是一道耀眼的金光。大聖定了定神,再往裏看去,原來是那羊脂玉淨瓶正在大放光芒。他心中大喜,自語道:“真是個好寶貝啊!這瓶子曾被那小妖拿去山上放光,老孫好不容易得來,卻又被那妖怪奪迴去了;沒想到今日它竟藏在此地,依舊大放光明。”
說罷,他趕忙上前,偷取了這個寶瓶,滿心歡喜。然而,他並未急於解救師父,而是迫不及待地轉身朝洞外走去。剛走到洞口,便看到那妖魔手持寶劍和扇子,從南邊大步走來。大聖躲閃不及,那妖魔舉起手中寶劍,朝著大聖的腦袋狠狠地劈來。大聖急忙縱身一躍,駕著筋鬥雲,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這裏暫且按下不表。
卻說那怪來到門前,看到滿地的屍體,都是他的手下,不禁驚恐地長歎起來,忍不住放聲大哭:“痛苦啊!悲慘啊!”有詩為證,詩曰:
可恨猿乖馬劣頑,靈胎轉托降塵凡。
隻因錯念離天闕,致使忘形落此山。
鴻雁失群情切切,妖兵絕族淚潺潺。
何時孽滿開愆鎖,返本還原上禦關?
可恨猿猴和馬駒頑皮倔強,靈胎轉世托生凡間。隻因錯誤的念頭離開天庭,導致迷失自我落入此山。
鴻雁失去群體心情急切,妖兵絕種淚流不止。何時罪孽已滿打開枷鎖,迴歸本源登上禦關?
那老魔慚愧惶恐不已,一步步哭泣著走進洞內。隻見那些物品都還在,隻是一片寂靜,沒有一個人影;悲傷切切,更加淒涼。獨自坐在洞中,趴在那石案之上,將寶劍斜靠在案邊,把扇子插在肩上,昏昏沉沉地睡著了。這正應了那句話:“人遇到喜事精神爽快,心中煩悶就會打瞌睡。”
話說孫大聖撥轉筋鬥雲,佇立山前,心中思忖著如何營救師父。他緊緊地將那淨瓶兒扣在腰間,小心翼翼地來到洞口窺探。見到洞門大開,裏麵異常安靜,沒有任何聲響傳出。於是,他躡手躡腳地悄悄移步,潛入洞內。
進入洞中後,他發現那妖魔正斜靠在石案上,唿唿大睡。芭蕉扇從他肩上滑落,半掩住腦後,七星劍也隨意地倚靠在案邊。孫大聖見狀,躡足上前,輕輕地拔掉了芭蕉扇,然後迅速轉身,如疾風般衝了出去。然而,就在他匆忙離開時,扇子的柄部不小心刮到了那妖魔的頭發,立刻驚醒了他。
妖魔猛然抬頭,發現是孫行者偷走了扇子,急忙慌亂地拿起寶劍追趕過來。此時,孫大聖已經敏捷地跳出洞外,將扇子收在腰間,雙手緊握金箍棒,準備與那妖魔展開一場激烈的戰鬥。
這一場廝殺真可謂驚心動魄:惱怒的老魔,氣得頭發都豎了起來,怒火中燒,心中憤憤不平。他恨不得把孫悟空一口吞下,以解心頭之氣。老魔憤怒地辱罵道:“你這可惡的猴子,竟敢戲弄我,害死了我的許多手下,現在又來偷取我的寶貝。這次我絕對不會放過你,一定要和你拚個生死!”孫悟空毫不畏懼,迴應道:“你真是不自量力!你的那些徒弟想要和我一較高下,就像雞蛋碰石頭一樣不自量力。”於是,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寶劍揮舞,鐵棒猛擊,彼此毫不留情。他們你來我往,互不相讓,不斷變換招式,施展武藝。原來,這一切都是因為唐僧要前往西天取經,而老魔卻阻擋了他們的去路。雙方的爭鬥導致金火相克,五行混亂,氣氛緊張。孫悟空展現出強大的神通,走石飛沙,威風凜凜。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逐漸西斜,老魔漸漸感到體力不支,最終戰敗,落荒而逃。他朝著西南方向逃竄,投奔壓龍洞而去。
卻說那孫大聖按下雲頭,一頭紮進蓮花洞中,迅速解開唐僧、八戒和沙僧身上的繩索。三人終於脫離危險,連忙向孫悟空道謝,但他們更關心的是妖怪們的去向。
孫悟空告訴他們,二魔已經被裝進了紫金紅葫蘆,估計這會兒應該已經化為膿水了;而大魔則剛剛戰敗,逃往西南方向的壓龍山。至於洞裏的小妖,大部分都被他用分身術消滅,剩下的一些殘兵敗將也被他一網打盡。最後,他才得以進入這裏解救大家。
唐僧對孫悟空感激涕零,表示自己非常感謝他的辛苦付出。孫悟空笑著說,確實很辛苦,你們隻是被吊起來受苦,而他則一直在不停地奔走,比急遞鋪的鋪兵還要忙碌,來迴奔波沒有停歇。正是因為偷到了金角大王銀角大王的法寶,才能成功打敗這些妖魔。
豬八戒好奇地問道:“大師兄,你能不能把那個紫金紅葫蘆拿出來給我們看看?說不定那二魔已經化為膿水了呢。”
大聖小心翼翼地先將淨瓶解下來,又從腰間取下金繩和芭蕉扇,最後才將紫金紅葫蘆拿在手中,神情嚴肅地說道:“你們千萬不要看這個葫蘆!想當初,它曾經把老孫裝進去過,但老孫機智過人,用漱口的方法騙過了銀角大王,讓他打開了蓋子,老孫才有機會逃出來。所以我們千萬別揭開蓋子,否則他可能會趁機逃跑。”說完,師徒四人滿心歡喜,將洞裏找到的米麵蔬菜找出來,洗刷幹淨鍋灶,做了一頓豐盛的素食,美美地飽餐了一頓。吃飽喝足後,他們安心地睡在洞中,一夜無話。第二天清晨,天色漸亮。
與此同時,那老魔急匆匆地趕往壓龍山,召集了所有的大小女怪,詳細講述了自己如何殺死母親、擒獲弟弟、消滅妖兵以及偷走寶物的事情。眾女怪聽後,紛紛痛哭流涕,悲痛欲絕。她們哀傷地哭了許久,最後說道:“你們暫且別哭了,我這裏還有一口七星劍,準備帶領你們這些女兵前往壓龍山後麵,借助娘家親戚的力量,一定要抓住那孫行者,為死去的親人報仇雪恨。”
正說著話呢,突然聽到門外有個小妖怪稟報:“大王,山後麵您的舅舅帶著一群士兵來了!”老魔一聽,急忙換上白色的孝服,恭敬地出去迎接。原來這個舅舅就是他母親的弟弟,名叫狐阿七大王。因為聽說了蓮花洞的妖怪報告,知道他姐姐被孫悟空打死,還假扮成她姐姐的樣子,偷走了外甥的寶貝,最近一直在平頂山上抵抗敵人。所以他親自帶領了本洞的兩百多個妖怪士兵,特地前來支援;因此先到姐姐家詢問情況。剛一進門,就看到老魔穿著孝服,兩人大哭起來。哭了很久,老魔跪下,詳細講述了之前發生的事情。狐阿七大王非常生氣,立即命令老魔換上孝服,提著寶劍,召集所有女妖,一起集合,然後駕馭雲霧,徑直向東北方向飛去。
這時,孫悟空讓沙僧準備好早餐,吃完再出發。突然聽到一陣風聲,他走出門口查看,發現是一群妖怪從西南方向飛過來。孫悟空大吃一驚,急忙轉身,連忙唿喚豬八戒:“兄弟,妖精又請來援兵了。”
三藏聽聞此言,嚇得臉色蒼白,顫抖著說道:“徒弟啊,這下該怎麽辦呢?”行者卻輕鬆地笑了起來,安慰道:“師父放心!有俺老孫在,不會有事的。快把他們的寶貝都給我。”說著,大聖將葫蘆和淨瓶係在了腰間,金繩收進了袖子裏,芭蕉扇也插在了肩後,然後雙手揮舞著金箍棒,讓沙僧保護好師父,穩穩地坐在洞裏;自己則帶著八戒拿著釘耙一同走出洞去迎接敵人。
那怪物擺出了陣勢,隻見當先的是阿七大王。他長得麵容白淨,胡須修長,眉毛如鋼鐵般堅硬,耳朵像刀子一樣鋒利;頭上戴著金色的頭盔,身上穿著鎖子甲,手裏握著方天戟,大聲咒罵道:“我看你這個膽大包天的潑猴!竟敢如此欺負人!偷走了我們的寶貝,傷害了我的眷屬,殺害了我的妖兵,還膽敢長期占據我們的洞府!趕緊一個接一個地伸長脖子等死吧,以報我姐姐家的仇恨!”行者毫不示弱,迴罵道:“你們這群不知死活的小毛球,不了解你孫爺爺的厲害!有種別跑!吃俺老孫一棒!”
那怪物側身躲過,手中方天戟向前猛劈。兩人在山頭上你來我往,激戰了三四個迴合後,怪物力氣不支,戰敗而逃。行者緊追不舍,但被老魔攔住。雙方又戰鬥了三個迴合,這時狐阿七又轉身迴來進攻。這邊八戒見狀,急忙揮舞著九齒釘耙擋住。一個抵住一個,雙方交戰許久,難分勝負。老魔大喊一聲,眾妖兵一起圍攻上來。
再說那三藏坐在蓮花洞中,聽到外麵喊殺聲震天動地,便叫道:“沙和尚,你出去看看你師兄戰況如何。”沙僧果然舉起降妖寶杖衝了出去,大喝一聲,擊退了一群妖怪。阿七見形勢不妙,轉身就跑;被八戒追上,從背後一鈀打下去,打得他九個血洞噴出鮮血,可憐的一條性命就此斷送。八戒急忙把屍體拖過來剝開衣服一看,原來又是一隻狐狸精。
那老魔眼見傷了他的老舅,又丟了行者,頓時怒不可遏,提寶劍便向八戒劈去。八戒趕忙舉起釘耙招架。就在他們賭鬥之時,沙僧也衝了過來,舉起禪杖就打。那妖怪難以抵擋,隻得駕起風雲,向南逃竄。八戒和沙僧緊緊追趕。
大聖見此情景,急忙縱雲跳至空中,解下淨瓶,將瓶口對準老魔,口中叫道:“金角大王。”那怪隻當是自家敗殘的小妖在唿喊,便迴頭應了一聲。說時遲那時快,隻聽“颼”的一聲,老魔就被裝進了淨瓶之中。行者隨即貼上“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奉敕”的帖子,將瓶口封住。隻見那七星劍也隨之墜落塵埃,被行者收入囊中。
八戒迎上前,問道:“哥哥,寶劍你已得到,那精怪現在何處?”行者笑著迴答:“已經解決了!它已被我裝進這瓶兒裏了。”沙僧聽聞,與八戒都十分歡喜。
眾人當即徹底清掃了所有的邪祟,迴到洞裏,向三藏報喜道:“師父,山已清淨,妖怪也已除盡,請師父上馬繼續趕路吧。”三藏聽後,喜不自禁。師徒們用過早齋,收拾好行李、馬匹,便向西出發,繼續尋找前行的道路。
師徒四人正行至途中,突然,路旁閃出一個盲人,徑直走上前扯住三藏的馬,說道:“和尚,你們要到哪裏去?快把我的寶貝還給我!”八戒見狀,大驚失色,叫道:“不好了!這肯定是老妖來討要寶貝了!”
行者定睛仔細觀看,這才發現原來是太上李老君。他趕忙慌張地走上前,施禮道:“老官兒,您這是要到哪裏去呀?”
隻見那老君急忙升上玉局寶座,在九霄雲空中佇立著,大聲喊道:“孫行者,快把我的寶貝還給我!”大聖飛到空中,迴應道:“什麽寶貝?”老君說道:“那葫蘆是我用來盛丹的,淨瓶是我用來盛水的,寶劍是我用來煉魔的,扇子是我用來扇火的,而那繩子則是我一根勒袍的帶子。那兩個妖怪,一個是我看守金爐的童子,另一個是我看守銀爐的童子。隻因他們偷了我的寶貝,逃到下界來,我正四處尋找,沒想到卻被你給捉住了,這可是你的功績啊!”
大聖說道:“你這老官兒,也太不講理了。縱容你的家屬為非作歹,你應該承擔管教不嚴的罪名。”老君迴答道:“這與我無關,你可不要錯怪了人。這是海上菩薩向我借了三次,我才把他們送到這裏,化作妖魔,考驗你們師徒是否有真心前往西天取經。”
大聖聽聞此言,心中暗自思量道:“這菩薩也太懶惰了!當初解脫老孫,讓我保護唐僧前往西天取經,我曾說路途艱難險阻,她答應我在危急時刻親自前來相救。如今卻反而讓妖怪加害,言語也不兌現,活該她一輩子沒有丈夫!若不是老君親自前來,我決不會把寶貝交給他。既然你這樣說,那就拿去吧。”
那老君收了五件寶貝,揭開葫蘆和淨瓶的蓋子,倒出兩股仙氣,用手一指,金銀二童子又化為原形,跟隨在他左右。隻見霞光萬道,閃耀奪目。
縹緲同歸兜率院,逍遙直上大羅天。
至於此後又會發生什麽事情,孫大聖將如何保護唐僧,何時才能到達西天,就留待下迴分解了。
此詩恰如其分地契合了孫大聖的道妙精髓。他自從獲得了那魔真寶,便將其籠在袖中。此刻,他滿心歡喜,不禁喜形於色道:“這潑魔苦苦用心想要捉拿我,簡直就是水中撈月,白費力氣;老孫若要擒拿你,就如同火上弄冰,輕而易舉。”說罷,他小心翼翼地藏好葫蘆,悄悄地溜出門外,隨即現了本相,厲聲高叫道:“精怪,速速開門!”旁邊有個小妖聽到唿喊,警惕地問道:“你究竟是何人,竟敢在此大聲吆喝?”行者昂首挺胸,大聲應道:“快快通報你家那老潑魔,就說我行者孫來也!”
那小妖慌慌張張地跑進洞裏報告說:“大王,門外有個叫行者孫的家夥來了。”老魔聽後大吃一驚,說道:“賢弟啊,不好了!我們惹到了一窩蜂似的麻煩!幌金繩現在正綁著孫行者呢,葫蘆裏也裝著者行孫,怎麽又來了個行者孫?難道是他們的幾個兄弟都到齊了嗎?”二魔安慰道:“兄長別擔心。我的這個葫蘆可以裝下一千個人呢。我才剛剛裝進了者行孫一個,哪裏會害怕那個什麽行者孫!讓我出去看看,把他也一起抓進來。”老魔提醒道:“兄弟要小心謹慎啊。”
隻見那二魔提著個假葫蘆,依舊像上次那樣,氣勢洶洶、趾高氣揚地走出洞門,大聲喊道:“你是從哪裏來的,竟敢在這裏大聲喧嘩?”行者迴答道:“你不認識我嗎?”
家居花果山,祖貫水簾洞。隻因大鬧天宮,曆經多時爭鬥。如今幸而脫災,舍棄道家,皈依佛門。秉持教義,登上雷音寺,尋求真經,迴歸正道。途中相逢野蠻潑辣的妖魔,卻要賣弄神通。速速還我大唐僧人,讓他上西天參拜佛祖。你我兩家罷手休戰,各自守護平安之境。莫要惹惱老孫,否則傷殘你的老命!
那妖魔說道:“你且過來,我不與你相互打鬥,隻是我叫你一聲,你敢答應嗎?”行者笑著迴答:“你叫我,我就答應;我若叫你,你可敢答應?”那妖魔說:“我叫你,是因為我有一個寶貝葫蘆,可以裝人;你叫我,又有何物呢?”行者道:“我也有個葫蘆兒。”那妖魔道:“既然有,拿出來讓我看看。”行者便從袖中取出葫蘆,說道:“潑魔,你看!”晃了一晃,又藏迴袖中,唯恐他來搶奪。
那魔見到孫悟空手中的葫蘆後,心中大驚失色,不禁驚歎道:“他的葫蘆究竟從何而來?為何竟和我的一模一樣?即使它們來自同一根藤蔓,也應該有所差異,大小、形狀都不會完全相同,但為何現在卻毫無二致呢?”於是,那魔神色凝重地高聲問道:“行者孫,你手中的葫蘆究竟從何處得來?”然而,孫悟空並不知曉這葫蘆的來曆,便順口迴答道:“你那葫蘆又是從哪裏來的?”那魔並未意識到這隻是一句反問,還以為孫悟空說的是實話,便將葫蘆的來曆一五一十地道出:“我這葫蘆乃是混沌初分時,天地開辟之際所生之物。當時有一位太上老祖,以女媧之名,煉石補天,拯救了整個閻浮世界。當補到乾宮時,發現昆侖山腳下有一縷仙藤,上麵結著這個紫金紅葫蘆,而它正是老君留下來至今的寶物。”
大聖聞言,便故意拿話刺激他說道:“我的葫蘆,也是從那兒得來的。”魔頭疑惑道:“怎麽看出來的?”大聖解釋道:“自從清濁分開之後,天空向西北傾斜,大地向東南傾斜,太上道祖化解了女媧的災禍,補好了天空的缺口,走到昆侖山腳下時,發現有一根仙藤,藤上結著兩個葫蘆。我得到的這個是雄性的,而你那個卻是雌性的。”那怪聽後,不服氣道:“不要說什麽雌雄,隻要能把人裝進去,就是好寶貝。”大聖笑著說:“你說得對,那我就讓你先試試吧。”
那怪非常高興,急忙縱身跳起來,飛到空中,拿著葫蘆,大喊一聲“行者孫”。大聖聽到後,就不停地答應了八九聲,但就是沒有被裝進葫蘆裏。那怪從空中掉下來,跺著腳捶著胸口說道:“天啊!還以為這世界不會變呢!這麽厲害的寶貝,竟然害怕男人,雌性見到雄性,就不敢裝了!”
行者笑著說道:“你先把葫蘆收起來吧,現在該輪到我叫你了。”說完,他急忙縱身一躍,跳起去,將葫蘆底兒朝天,口兒朝地,對準妖魔,大聲叫道:“銀角大王!”那妖怪不敢閉上嘴巴,隻得應了一聲,瞬間就被裝進了葫蘆裏。行者貼上“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奉敕”的帖子,心中暗自高興地想道:“我的兒啊,你今天也來嚐嚐這新鮮玩意兒了!”
他按下雲頭,拿著葫蘆,一心隻想著要救師父,又朝著蓮花洞口走去。那山上都是些崎嶇不平的道路,更何況他還是個羅圈腿,一拐一拐地走著,搖晃得那葫蘆裏嘩嘩作響,聲音不斷。你知道他為什麽會有響聲嗎?原來孫大聖是經過鍛煉的身體,急切之間難以將他煉化;那妖怪雖然也能騰雲駕霧,但隻不過是些法術,大體上還是凡胎肉體,一進入寶貝裏麵就被煉化了。行者還不認為他已經被煉化了,笑著說:“我的兒子啊,不知道你是在撒尿呢,還是在漱口啊。這可是老孫以前幹過的買賣。不等個七八天,化成稀汁,我是不會揭開蓋子來看的。急什麽呢?有什麽要緊的?想著我出來得容易,就應該千年不看才好呢!”
他緊緊地握著手中的葫蘆,口中不停地說著話,不知不覺間便來到了洞口。他輕輕地將那葫蘆搖動了一下,隻聽“嘩啦”一聲,葫蘆裏發出了一陣清脆的響聲。他不禁自言自語道:“這個葫蘆發出的聲音,倒像是發課的筒子響,正好可以用來發課。等老孫發一課,看看師父什麽時候才能走出這扇門。”說著,他便開始不停地搖動手中的葫蘆,口中念念有詞:“周易文王、孔子聖人、桃花女先生、鬼穀子先生……”
就在他專心發課的時候,洞裏的小妖們也聽到了葫蘆發出的聲音。其中一個小妖定睛一看,頓時嚇得臉色蒼白,他驚慌失措地跑到老魔麵前,大聲喊道:“大王,不好了!行者孫把二大王爺爺裝進葫蘆裏發課哩!”老魔一聽,頓時嚇得魂飛魄散,骨軟筋麻。他“撲”的一聲跌倒在地,放聲大哭起來:“賢弟呀!我和你私自離開上界,轉世投胎來到這塵世之中,原本指望能夠一同享受榮華富貴,永遠做這山洞的主人。可誰知,卻為了這個和尚,害了你性命,斷了我們的手足之情啊!”一時間,滿洞的群妖都被老魔的哭聲所感染,也跟著一起痛哭起來。
豬八戒被高高地吊在梁上,聽著下麵一家子的齊聲痛哭,心中實在不忍,忍不住大聲叫道:“妖精們,你們且莫要再哭了,等老豬我給你們講講清楚。先來的那個孫行者,接著來的者行孫,還有後來的行者孫,這反複出現的三個字,其實都是我師兄一人。他擁有七十二般變化,能夠騰雲駕霧進來,盜走了你們的寶貝,還裝成了你們的令弟。如今,你們的令弟已經死了,不必再這樣悲痛欲絕,還是快些兒刷淨鍋灶,準備些香蕈、蘑菇、茶芽、竹筍、豆腐、麵筋、木耳、蔬菜,然後請我師徒們下來,為你們的令弟念一卷《受生經》吧。”
那老魔聽了豬八戒的話,心中頓時大怒,罵道:“隻聽說豬八戒老實憨厚,沒想到竟然如此不老實!他竟然敢拿我開涮,作笑話兒打趣我!”隨即命令小妖們:“暫且不要舉哀了,把豬八戒給我解下來,放到蒸籠裏蒸得稀爛,等我吃完飯,再去捉拿孫行者報仇雪恨!”
沙僧在一旁埋怨八戒道:“你看看,我說什麽來著,讓你不要多話,你偏不聽,這下可好,多話的要先被蒸著吃了!”
那呆子聽聞要將他蒸了,心中也有了幾分悚懼。旁邊一小妖見狀,說道:“大王,這豬八戒不好蒸啊。”八戒一聽,連忙雙手合十,高唿道:“阿彌陀佛!是哪位哥哥積了陰德,說我不好蒸。”又有一個妖道:“將他的皮剝了,就好蒸了。”八戒聽了,頓時慌了神,忙道:“好蒸,好蒸!我的皮骨雖然粗糙,但隻要湯一滾,就會爛掉。戶!戶!”
眾人正嚷鬧間,隻見前門外一個小妖匆匆跑來,報道:“行者孫又罵上門來了!”那老魔聽了,又驚又怒,道:“這廝竟敢輕視我無人!”隨即下令:“小的們,先把豬八戒照舊吊起,再查一查洞中還有幾件寶貝。”管家的小妖應聲道:“洞中還有三件寶貝哩。”老魔問道:“是哪三件?”管家的小妖答道:“還有‘七星劍’‘芭蕉扇’與‘淨瓶’。”
那老魔聽了後,不禁罵道:“這破瓶子真是沒用!本來是用來裝人的,隻要有人答應一聲就能被裝進瓶裏,但我竟然傻到把使用方法告訴了那個孫猴子,結果反而讓自己的兄弟們被裝進去了。哼,先不用它了,放在家裏吧。快去把我的寶劍和扇子拿過來。”於是,那管家急忙將兩件寶貝獻給了老魔。
老魔接過寶劍和扇子,將芭蕉扇插在了脖子後麵的衣領處,然後提起七星劍,同時召集了大大小小的妖怪們,一共有三百多個,命令他們一個個拿起武器,準備戰鬥。而老魔則穿上了頭盔和戰甲,披上了一件火焰般的紅袍。隨後,眾妖擺出了陣勢,準備捉拿孫悟空。
孫悟空早就知道兩個魔王已經變成了葫蘆裏的液體,但他還是小心地將葫蘆係好,掛在腰間,手裏拿著金箍棒,做好了戰鬥的準備。就在這時,隻看到那老妖揮舞著紅旗,從門內衝了出來。他的裝扮十分奇特,頭上戴著一頂鳳翅紫金冠,身上穿著鎖子黃金甲,腳下踩著藕絲步雲履,手上拿著一根如意金箍棒。他的臉上帶著自信和威嚴,仿佛天下無敵一般。
隻見他頭戴一頂由黃金打造而成的頭盔,盔纓閃爍著耀眼的光芒,仿佛燃燒的火焰一般;腰間係著一條鮮豔奪目的彩帶,如同絢麗的霞光般引人注目;身上穿著一套用堅固的龍鱗精心縫製而成的鎧甲,閃耀著神秘的光澤;外麵套著一件紅色的戰袍,如烈火般熊熊燃燒。他的眼睛圓潤而明亮,當他睜開雙眼時,目光猶如閃電般銳利;他的胡須堅硬如鋼鐵,隨風飄動時,宛如飛舞的煙塵。他手持一把七星寶劍,輕鬆地提著,仿佛它隻是一片羽毛;同時,他肩上扛著一把芭蕉扇,半遮住了他的肩膀。他的行動如同流雲般輕盈自如,離開海嶽之間;聲音如同一陣霹靂,震撼著山川大地。他的威風凜凜,足以震懾天上的神將;他怒氣衝衝地率領著一群妖怪,走出洞穴前。
那老魔急忙命令小妖怪們擺出陣勢,憤怒地罵道:“你這猴子,實在太無禮了!竟然害死我的兄弟,傷害我的手足,真是可惡至極!”行者也毫不示弱,迴罵道:“你這該死的怪物!你舍不得自己的一條小命,卻把我師父、師弟和馬都無辜地關在洞裏,我怎麽能忍心?又怎能心安理得?趕快把他們交出來還給我,多給點路費,讓我高興地離開這裏,否則別怪我不客氣!”那怪哪裏還聽得進去,舉起手中的寶劍,毫不留情地朝著行者的頭部砍去。大聖見狀,迅速舉起金箍棒,迎接對方的攻擊。這場戰鬥在洞門外激烈展開!
金箍棒與七星劍,激烈對撞,霞光如閃電般耀眼。悠悠冷氣逼人,令人不寒而栗,蕩蕩昏雲遮天蔽日,籠罩著山嶺。這一切皆因手足之情,雙方都毫不留情;而另一邊則是為了取經的僧人,更是不容有絲毫遲緩。兩家各自懷著深仇大恨,每一處都充滿了憤怒和怨恨。
這場戰鬥殺得天昏地暗,鬼神皆驚,日色黯淡,煙霧彌漫,龍虎相鬥。那老魔咬牙切齒,銼動著玉釘般的牙齒,而大聖則怒目圓睜,眼中噴射出金色的火焰。他們一來一往,各逞英雄,金箍棒與七星劍不停地翻騰交錯。
老魔與大聖大戰了二十迴合,依舊不分勝負。他將劍梢一指,喝令道:“小妖們,一起上!”那三百餘名妖精一擁而上,將行者圍在了垓心。然而,好大聖毫無懼色,揮舞著金箍棒,左衝右撞,前遮後擋。那些小妖也都有些手段,越打越勇,如綿絮般纏身,摟腰扯腿,不肯退後。大聖見狀,心中有些慌亂,隨即施展了身外身法,從左脅下拔出一把毫毛,嚼碎後噴了出去,大喝一聲:“變!”一根根毫毛瞬間都變成了行者。
你看,這些化身有的使棒,有的掄拳,再小的也沒處下手,隻能抱著孤拐啃筋。在大聖的身外法下,群妖被打得星落雲散,齊聲喊道:“大王啊,事情不妙啊!太難了!滿地都是孫行者,我們無法抵擋!”就這樣,群妖被這身外法擊退,隻留下老魔被圍困在中間,被趕得東奔西走,找不到出路。
那魔見狀,頓時慌亂起來,隻見他左手高舉著寶劍,右手則伸到項後,取出了芭蕉扇子。他將扇子對準東南丙丁火的方向,也就是離宮的位置,猛地一扇子扇了下去。刹那間,地上火光衝天,熊熊烈焰燃燒起來。原來,這芭蕉扇竟是如此神奇的寶貝,輕輕一扇,便能憑空生出火焰。
那怪物果然冷酷無情,他接連扇了七八扇子,火勢愈發兇猛,天空被映得通紅,大地也在烈火中顫抖。這火並非尋常之火,既不是天上的神火,也不是爐灶中的凡火,更不是山間的野火或灶底的炭火,而是五行之中自然孕育出的靈光之火。而這芭蕉扇也非凡間之物,它並非人工製造,而是自開天辟地以來便存在的珍寶。用這扇子扇動這火焰,火勢熊熊,如閃電般耀眼,又如紅霞般絢爛。火焰中沒有一絲青煙,隻有滿山的赤焰,將嶺上的鬆樹燒成了火樹,崖前的柏樹也變成了燈籠。
窩中的走獸們為了保命,四處逃竄,東奔西撞;林中的飛禽們則愛惜自己的羽毛,紛紛振翅高飛。這場神火在空中肆虐,所到之處,石頭被燒得崩裂,溪流也被烤幹,大地一片通紅。
大聖見到如此兇猛的火焰,心中不禁驚恐萬分,說道:“不好了!我的本體雖然可以躲避,但這些毫毛根本無法抵擋這樣的火勢,如果落入其中,豈不是像毛發被火燒一樣容易?”於是他連忙抖動身體,將毫毛收迴身上。然後他用一根毫毛變成了一個假身子,用來避開火災和災難。而他的真正身體,則捏著避火訣,縱身一躍,跳出了火海,直接奔向他的蓮花洞,想要救出師父。
當他急匆匆地趕到洞口時,按下雲頭。隻見洞門外有一百多個小妖怪,他們個個破頭爛腳,皮肉綻開。原來這些都是他使用分身法打傷的,現在都在這裏痛苦地呻吟著,忍受著疼痛站立起來。大聖看到這一幕,心中的兇惡和頑皮之情難以抑製,揮舞著金箍棒,一路打進了洞穴。可憐那些苦苦修煉成人體的妖怪,最終還是變迴了原形!
卻說那大聖一路棒,殺盡了那山洞裏的小妖,徑直到了那妖洞深處。本欲救出師父,卻見那洞內火光衝天,火勢兇猛。他嚇得手足無措,口中直唿:“完了!完了!這大火從後門口燒起來,老孫如何能救得師父?”正當驚恐之際,定睛細看,咦!原來並非火光,而是一道耀眼的金光。大聖定了定神,再往裏看去,原來是那羊脂玉淨瓶正在大放光芒。他心中大喜,自語道:“真是個好寶貝啊!這瓶子曾被那小妖拿去山上放光,老孫好不容易得來,卻又被那妖怪奪迴去了;沒想到今日它竟藏在此地,依舊大放光明。”
說罷,他趕忙上前,偷取了這個寶瓶,滿心歡喜。然而,他並未急於解救師父,而是迫不及待地轉身朝洞外走去。剛走到洞口,便看到那妖魔手持寶劍和扇子,從南邊大步走來。大聖躲閃不及,那妖魔舉起手中寶劍,朝著大聖的腦袋狠狠地劈來。大聖急忙縱身一躍,駕著筋鬥雲,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這裏暫且按下不表。
卻說那怪來到門前,看到滿地的屍體,都是他的手下,不禁驚恐地長歎起來,忍不住放聲大哭:“痛苦啊!悲慘啊!”有詩為證,詩曰:
可恨猿乖馬劣頑,靈胎轉托降塵凡。
隻因錯念離天闕,致使忘形落此山。
鴻雁失群情切切,妖兵絕族淚潺潺。
何時孽滿開愆鎖,返本還原上禦關?
可恨猿猴和馬駒頑皮倔強,靈胎轉世托生凡間。隻因錯誤的念頭離開天庭,導致迷失自我落入此山。
鴻雁失去群體心情急切,妖兵絕種淚流不止。何時罪孽已滿打開枷鎖,迴歸本源登上禦關?
那老魔慚愧惶恐不已,一步步哭泣著走進洞內。隻見那些物品都還在,隻是一片寂靜,沒有一個人影;悲傷切切,更加淒涼。獨自坐在洞中,趴在那石案之上,將寶劍斜靠在案邊,把扇子插在肩上,昏昏沉沉地睡著了。這正應了那句話:“人遇到喜事精神爽快,心中煩悶就會打瞌睡。”
話說孫大聖撥轉筋鬥雲,佇立山前,心中思忖著如何營救師父。他緊緊地將那淨瓶兒扣在腰間,小心翼翼地來到洞口窺探。見到洞門大開,裏麵異常安靜,沒有任何聲響傳出。於是,他躡手躡腳地悄悄移步,潛入洞內。
進入洞中後,他發現那妖魔正斜靠在石案上,唿唿大睡。芭蕉扇從他肩上滑落,半掩住腦後,七星劍也隨意地倚靠在案邊。孫大聖見狀,躡足上前,輕輕地拔掉了芭蕉扇,然後迅速轉身,如疾風般衝了出去。然而,就在他匆忙離開時,扇子的柄部不小心刮到了那妖魔的頭發,立刻驚醒了他。
妖魔猛然抬頭,發現是孫行者偷走了扇子,急忙慌亂地拿起寶劍追趕過來。此時,孫大聖已經敏捷地跳出洞外,將扇子收在腰間,雙手緊握金箍棒,準備與那妖魔展開一場激烈的戰鬥。
這一場廝殺真可謂驚心動魄:惱怒的老魔,氣得頭發都豎了起來,怒火中燒,心中憤憤不平。他恨不得把孫悟空一口吞下,以解心頭之氣。老魔憤怒地辱罵道:“你這可惡的猴子,竟敢戲弄我,害死了我的許多手下,現在又來偷取我的寶貝。這次我絕對不會放過你,一定要和你拚個生死!”孫悟空毫不畏懼,迴應道:“你真是不自量力!你的那些徒弟想要和我一較高下,就像雞蛋碰石頭一樣不自量力。”於是,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寶劍揮舞,鐵棒猛擊,彼此毫不留情。他們你來我往,互不相讓,不斷變換招式,施展武藝。原來,這一切都是因為唐僧要前往西天取經,而老魔卻阻擋了他們的去路。雙方的爭鬥導致金火相克,五行混亂,氣氛緊張。孫悟空展現出強大的神通,走石飛沙,威風凜凜。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逐漸西斜,老魔漸漸感到體力不支,最終戰敗,落荒而逃。他朝著西南方向逃竄,投奔壓龍洞而去。
卻說那孫大聖按下雲頭,一頭紮進蓮花洞中,迅速解開唐僧、八戒和沙僧身上的繩索。三人終於脫離危險,連忙向孫悟空道謝,但他們更關心的是妖怪們的去向。
孫悟空告訴他們,二魔已經被裝進了紫金紅葫蘆,估計這會兒應該已經化為膿水了;而大魔則剛剛戰敗,逃往西南方向的壓龍山。至於洞裏的小妖,大部分都被他用分身術消滅,剩下的一些殘兵敗將也被他一網打盡。最後,他才得以進入這裏解救大家。
唐僧對孫悟空感激涕零,表示自己非常感謝他的辛苦付出。孫悟空笑著說,確實很辛苦,你們隻是被吊起來受苦,而他則一直在不停地奔走,比急遞鋪的鋪兵還要忙碌,來迴奔波沒有停歇。正是因為偷到了金角大王銀角大王的法寶,才能成功打敗這些妖魔。
豬八戒好奇地問道:“大師兄,你能不能把那個紫金紅葫蘆拿出來給我們看看?說不定那二魔已經化為膿水了呢。”
大聖小心翼翼地先將淨瓶解下來,又從腰間取下金繩和芭蕉扇,最後才將紫金紅葫蘆拿在手中,神情嚴肅地說道:“你們千萬不要看這個葫蘆!想當初,它曾經把老孫裝進去過,但老孫機智過人,用漱口的方法騙過了銀角大王,讓他打開了蓋子,老孫才有機會逃出來。所以我們千萬別揭開蓋子,否則他可能會趁機逃跑。”說完,師徒四人滿心歡喜,將洞裏找到的米麵蔬菜找出來,洗刷幹淨鍋灶,做了一頓豐盛的素食,美美地飽餐了一頓。吃飽喝足後,他們安心地睡在洞中,一夜無話。第二天清晨,天色漸亮。
與此同時,那老魔急匆匆地趕往壓龍山,召集了所有的大小女怪,詳細講述了自己如何殺死母親、擒獲弟弟、消滅妖兵以及偷走寶物的事情。眾女怪聽後,紛紛痛哭流涕,悲痛欲絕。她們哀傷地哭了許久,最後說道:“你們暫且別哭了,我這裏還有一口七星劍,準備帶領你們這些女兵前往壓龍山後麵,借助娘家親戚的力量,一定要抓住那孫行者,為死去的親人報仇雪恨。”
正說著話呢,突然聽到門外有個小妖怪稟報:“大王,山後麵您的舅舅帶著一群士兵來了!”老魔一聽,急忙換上白色的孝服,恭敬地出去迎接。原來這個舅舅就是他母親的弟弟,名叫狐阿七大王。因為聽說了蓮花洞的妖怪報告,知道他姐姐被孫悟空打死,還假扮成她姐姐的樣子,偷走了外甥的寶貝,最近一直在平頂山上抵抗敵人。所以他親自帶領了本洞的兩百多個妖怪士兵,特地前來支援;因此先到姐姐家詢問情況。剛一進門,就看到老魔穿著孝服,兩人大哭起來。哭了很久,老魔跪下,詳細講述了之前發生的事情。狐阿七大王非常生氣,立即命令老魔換上孝服,提著寶劍,召集所有女妖,一起集合,然後駕馭雲霧,徑直向東北方向飛去。
這時,孫悟空讓沙僧準備好早餐,吃完再出發。突然聽到一陣風聲,他走出門口查看,發現是一群妖怪從西南方向飛過來。孫悟空大吃一驚,急忙轉身,連忙唿喚豬八戒:“兄弟,妖精又請來援兵了。”
三藏聽聞此言,嚇得臉色蒼白,顫抖著說道:“徒弟啊,這下該怎麽辦呢?”行者卻輕鬆地笑了起來,安慰道:“師父放心!有俺老孫在,不會有事的。快把他們的寶貝都給我。”說著,大聖將葫蘆和淨瓶係在了腰間,金繩收進了袖子裏,芭蕉扇也插在了肩後,然後雙手揮舞著金箍棒,讓沙僧保護好師父,穩穩地坐在洞裏;自己則帶著八戒拿著釘耙一同走出洞去迎接敵人。
那怪物擺出了陣勢,隻見當先的是阿七大王。他長得麵容白淨,胡須修長,眉毛如鋼鐵般堅硬,耳朵像刀子一樣鋒利;頭上戴著金色的頭盔,身上穿著鎖子甲,手裏握著方天戟,大聲咒罵道:“我看你這個膽大包天的潑猴!竟敢如此欺負人!偷走了我們的寶貝,傷害了我的眷屬,殺害了我的妖兵,還膽敢長期占據我們的洞府!趕緊一個接一個地伸長脖子等死吧,以報我姐姐家的仇恨!”行者毫不示弱,迴罵道:“你們這群不知死活的小毛球,不了解你孫爺爺的厲害!有種別跑!吃俺老孫一棒!”
那怪物側身躲過,手中方天戟向前猛劈。兩人在山頭上你來我往,激戰了三四個迴合後,怪物力氣不支,戰敗而逃。行者緊追不舍,但被老魔攔住。雙方又戰鬥了三個迴合,這時狐阿七又轉身迴來進攻。這邊八戒見狀,急忙揮舞著九齒釘耙擋住。一個抵住一個,雙方交戰許久,難分勝負。老魔大喊一聲,眾妖兵一起圍攻上來。
再說那三藏坐在蓮花洞中,聽到外麵喊殺聲震天動地,便叫道:“沙和尚,你出去看看你師兄戰況如何。”沙僧果然舉起降妖寶杖衝了出去,大喝一聲,擊退了一群妖怪。阿七見形勢不妙,轉身就跑;被八戒追上,從背後一鈀打下去,打得他九個血洞噴出鮮血,可憐的一條性命就此斷送。八戒急忙把屍體拖過來剝開衣服一看,原來又是一隻狐狸精。
那老魔眼見傷了他的老舅,又丟了行者,頓時怒不可遏,提寶劍便向八戒劈去。八戒趕忙舉起釘耙招架。就在他們賭鬥之時,沙僧也衝了過來,舉起禪杖就打。那妖怪難以抵擋,隻得駕起風雲,向南逃竄。八戒和沙僧緊緊追趕。
大聖見此情景,急忙縱雲跳至空中,解下淨瓶,將瓶口對準老魔,口中叫道:“金角大王。”那怪隻當是自家敗殘的小妖在唿喊,便迴頭應了一聲。說時遲那時快,隻聽“颼”的一聲,老魔就被裝進了淨瓶之中。行者隨即貼上“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奉敕”的帖子,將瓶口封住。隻見那七星劍也隨之墜落塵埃,被行者收入囊中。
八戒迎上前,問道:“哥哥,寶劍你已得到,那精怪現在何處?”行者笑著迴答:“已經解決了!它已被我裝進這瓶兒裏了。”沙僧聽聞,與八戒都十分歡喜。
眾人當即徹底清掃了所有的邪祟,迴到洞裏,向三藏報喜道:“師父,山已清淨,妖怪也已除盡,請師父上馬繼續趕路吧。”三藏聽後,喜不自禁。師徒們用過早齋,收拾好行李、馬匹,便向西出發,繼續尋找前行的道路。
師徒四人正行至途中,突然,路旁閃出一個盲人,徑直走上前扯住三藏的馬,說道:“和尚,你們要到哪裏去?快把我的寶貝還給我!”八戒見狀,大驚失色,叫道:“不好了!這肯定是老妖來討要寶貝了!”
行者定睛仔細觀看,這才發現原來是太上李老君。他趕忙慌張地走上前,施禮道:“老官兒,您這是要到哪裏去呀?”
隻見那老君急忙升上玉局寶座,在九霄雲空中佇立著,大聲喊道:“孫行者,快把我的寶貝還給我!”大聖飛到空中,迴應道:“什麽寶貝?”老君說道:“那葫蘆是我用來盛丹的,淨瓶是我用來盛水的,寶劍是我用來煉魔的,扇子是我用來扇火的,而那繩子則是我一根勒袍的帶子。那兩個妖怪,一個是我看守金爐的童子,另一個是我看守銀爐的童子。隻因他們偷了我的寶貝,逃到下界來,我正四處尋找,沒想到卻被你給捉住了,這可是你的功績啊!”
大聖說道:“你這老官兒,也太不講理了。縱容你的家屬為非作歹,你應該承擔管教不嚴的罪名。”老君迴答道:“這與我無關,你可不要錯怪了人。這是海上菩薩向我借了三次,我才把他們送到這裏,化作妖魔,考驗你們師徒是否有真心前往西天取經。”
大聖聽聞此言,心中暗自思量道:“這菩薩也太懶惰了!當初解脫老孫,讓我保護唐僧前往西天取經,我曾說路途艱難險阻,她答應我在危急時刻親自前來相救。如今卻反而讓妖怪加害,言語也不兌現,活該她一輩子沒有丈夫!若不是老君親自前來,我決不會把寶貝交給他。既然你這樣說,那就拿去吧。”
那老君收了五件寶貝,揭開葫蘆和淨瓶的蓋子,倒出兩股仙氣,用手一指,金銀二童子又化為原形,跟隨在他左右。隻見霞光萬道,閃耀奪目。
縹緲同歸兜率院,逍遙直上大羅天。
至於此後又會發生什麽事情,孫大聖將如何保護唐僧,何時才能到達西天,就留待下迴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