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奉法西來道路賒,秋風淅淅落霜花。
乖猿牢鎖繩休解,劣馬勤兜鞭莫加。
木母金公原自合,黃婆赤子本無差。
咬開鐵彈真消息,般若波羅到彼家。
這首詩說的是,取經之路,其實也是修身務本之道。師徒四人領悟了佛法真諦,擺脫了塵世的束縛,從心性的海洋和塵世的流沙中跳出,毫無牽掛,徑直踏上了西行的大路。他們一路曆經青山綠水,看遍了野草閑花。時光飛逝,轉眼間又到了九月深秋。隻見那:
楓葉滿山紅似火,黃花在晚風中搖曳。老蟬的吟唱漸漸變得慵懶,愁蟋的思緒卻無窮無盡。荷葉已經殘破,如同青色的絲絹扇子,橙子散發著陣陣香氣,金黃的果實掛滿枝頭。可憐那幾行南飛的大雁,在天空中排成點點,逐漸遠去。
正走著,不知不覺天就黑了下來。唐僧說:“徒弟們,現在天色已晚,我們該去哪裏休息呢?”孫悟空迴答說:“師父您說錯話了。我們出家人以風為食、以露為飲,睡在明月之下、寒霜之上,到處都是我們的家。您又何必問在哪裏休息呢?”豬八戒說:“猴哥啊,你隻知道自己走路輕鬆,哪裏會關心別人是否疲憊不堪?自從過了流沙河之後,這段時間一直都在爬山越嶺,我一個人挑著重擔;實在是太難熬了!必須得找戶人家,一方麵可以討點茶水和飯菜,另一方麵也能好好休息一下,恢複精力,這樣才合理嘛。”
孫悟空說:“呆子,你這麽說好像是在抱怨。難道你還想像在高老莊那樣,懶惰地享受生活而不追求福氣嗎?恐怕已經不可能了吧。既然你已經成為了佛門弟子,就必須吃苦耐勞,才能算得上是一名合格的徒弟。”豬八戒說:“哥哥,你看看這擔子有多沉?”孫悟空說:“兄弟,自從有了你和沙師弟,我就再也沒有挑過擔子了,怎麽會知道它有多重呢?”
八戒道:“哥啊,你看看這數量:四片黃藤蔑,長短共有八條繩。還要防備陰雨天氣,需要用氈子包裹三四層。扁擔也怕滑,得在兩頭釘上釘子。那銅鑲鐵打的九環杖,還有篾絲藤纏繞的大鬥篷。
像這樣多的行李,卻讓我老豬一個人每天挑著擔子走,偏偏你跟著師父當徒弟,卻把我當成長工!”行者笑著說:“呆子,你在和誰說話呢?”八戒迴答:“哥哥,我在和你說呀。”行者說:“你說錯對象了吧。老孫隻負責師父的安全,你和沙僧專門負責行李和馬匹。要是有一點疏忽,我的金箍棒可就不客氣了!”八戒連忙說:“哥啊,別動手打人啊,打人可是欺負人的行為。我知道你的脾氣高傲,肯定不會願意挑擔子。但是師父騎的馬那麽高大肥胖,隻馱著老和尚一個人,讓他順便帶點東西,也是我們兄弟之間的情誼嘛。”
行者笑著解釋道:“你以為它隻是一匹普通的馬嗎?其實不然,它並非凡物,而是西海龍王敖閏之子,名為龍馬三太子。隻因其放縱地燒了殿上明珠,惹得他父親以忤逆之罪告發於天庭,觸犯天條。幸而得到觀音菩薩的救助,方才撿迴一條性命。它在那鷹愁陡澗,久久等候著師父到來,而後幸得菩薩親自降臨,將其退鱗去角,摘下頸項上的珠子,這才有了如今的模樣,心甘情願馱著師父前往西天拜佛。這些皆是個人的功果,你切莫與他攀比。”那沙僧聽後驚訝不已,忙問:“哥哥,此馬真是一條龍嗎?”行者肯定地迴答:“的確如此。”八戒則好奇地問道:“哥啊,我曾聽聞古人言:‘龍能夠噴雲吐霧,撥土揚沙,擁有移山填海的本領,具備翻江攪海的神通。’可為何今日它走起路來這般緩慢呢?”
行者笑道:“你要它快些走,我就讓它快給你看看。”大聖把金箍棒用力一揮,頓時萬道彩雲出現。那白馬看到孫悟空拿著棒子,生怕被打,嚇得四隻蹄子像閃電一樣飛快地奔跑起來。唐僧手軟拉不住韁繩,隻能任由白馬盡情發揮,飛奔上山崖後才停下來。唐僧喘過氣來,抬頭遠望,隻見前方有一簇鬆陰,裏麵有幾間房屋,氣勢非凡。
仔細一看,隻見:大門前低垂著翠綠的柏樹,房屋靠近青山。幾棵鬆樹挺拔聳立,幾根竹子色彩斑斕。籬笆旁邊的菊花凝結著秋霜,顯得格外豔麗;小橋邊的蘭花映照在水中,猶如紅色的寶石。粉色的泥土牆壁,用磚頭砌成圍牆。高大的殿堂非常壯麗,寬敞的樓閣也很清淨安穩。看不到牛羊和雞犬,想來是因為秋天收獲時農事繁忙。
唐僧正在慢慢觀賞,又看到孫悟空和豬八戒也趕來了。沙和尚問道:“師父沒有從馬上摔下來吧?”唐僧罵道:“這個該死的孫悟空,把馬都嚇跑了,幸好我還能駕馭住!”
行者趕忙陪著笑臉說道:“師父您就別責怪我了,都是因為豬八戒說這馬走得太慢了,所以才催它快點。”那個呆子由於要趕著馬,跑得太快了些,累得上氣不接下氣,嘴裏還不停地嘟囔著:“夠了!夠了!自己肚子餓,腰又酸,擔子這麽重,根本挑不動,還要讓我這樣奔波地趕馬!”長老說道:“徒弟們,你們看看那邊,有一座莊院,我們正好可以去那裏借宿。”行者聽到這話,急忙抬起頭向遠處看去,果然看到半空中祥雲繚繞,祥瑞之氣彌漫。心裏明白這一定是佛仙顯靈,但他不敢泄露天機,隻是說道:“好,好,好!我們快去借宿吧。”
長老連忙下了馬。隻見一座門樓上懸掛著低垂的蓮花和大象鼻子形狀的裝飾,建築華麗,雕梁畫棟。沙僧放下擔子休息。八戒牽著馬說:“這家肯定非常富有。”行者正要往裏走。三藏趕緊攔住他說道:“不行,我們出家人應該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不要隨便進入別人家裏。還是先等裏麵有人出來,我們再禮貌地請求住宿。”
八戒將白龍馬拴好後,便悠閑地斜倚在了牆根之下。唐僧則端坐在石鼓上。孫悟空和沙僧並肩坐在台基邊,四人靜靜等待。然而過了許久,都不見有人出來迎接他們。孫悟空性子急躁,等不及就縱身跳入門裏查看情況。他發現這裏麵有一座向南的三間寬敞大廳,廳前的簾櫳高高卷起。屏風門上掛著一幅壽山福海的橫披畫卷。兩側的金漆柱子上貼著一副鮮豔的大紅紙春聯,上聯寫道:“絲飄弱柳平橋晚”,下聯是:“雪點香梅小院春”。
大廳正中央擺放著一張退光黑漆的香幾,幾上放置著一尊古銅色的獸形香爐。四周設有六張交椅,兩側牆上懸掛著四季吊屏。正當孫悟空好奇地四處張望時,突然聽到後門傳來一陣腳步聲,緊接著走出來一個半老不老的婦人。她用嬌柔的聲音問道:“是誰如此大膽,竟敢擅自闖入我這寡婦之門?”孫悟空被嚇得連忙迴答道:“小僧乃是從東土大唐而來,奉唐王之命前往西天拜佛取經。我們師徒四人路過寶地,此時天色已黑,因此特地前來拜見老菩薩您,並請求借宿一晚。”
那婦人笑語盈盈地迎上前去,說道:“長老,那三位在哪裏呢?請他們過來吧。”行者提高聲音喊道:“師父,快請進來啊!”三藏這才和八戒、沙僧牽著馬,挑著擔子走進門來。隻見那婦人走出廳堂迎接。八戒眯起眼睛偷偷打量,你猜她怎麽個裝扮:
身上穿著一件織金官綠色的絲綢棉襖,外麵套著淺紅色的比甲;下身係著一條色彩斑斕的鵝黃色錦繡裙子,腳下踩著高高的花鞋。頭上梳著當時流行的發髻,上麵纏著黑色的紗布,襯托著兩條盤繞的龍形頭發;宮廷樣式的牙梳上鑲嵌著朱翠寶石,閃爍著光芒,斜插著兩支赤金釵子。如雲般的發絲半白如蒼鷹翅膀,耳環下垂著寶珠排列成串;雖然沒有塗抹胭脂花粉,但仍然美麗動人,風姿綽約如同年輕時一般。
那婦人見到他們三個,更是喜笑顏開,彬彬有禮地邀請他們進入客廳房間。一一見過禮後,請各自坐下,奉上茶水。就在這時,從屏風後麵突然走出來一個紮著丫髻、垂著發絲的女童,手裏托著黃金盤子、白玉杯子,裏麵盛著熱氣騰騰的香茶,還有散發著奇異香氣的水果。隻見那女子輕舒彩袖,露出一雙春筍般的纖纖玉手,輕盈地托起玉盞,優雅地將茶水遞到他們麵前,逐一拜見。待眾人喝完茶後,她又吩咐準備齋飯。
三藏拱手說道:“老菩薩,請問您貴姓?此地又是何名呢?”那婦人迴答道:“這裏位於西牛賀洲。妾身娘家姓賈,夫家姓莫。我自幼命運多舛,公婆早逝,便和丈夫繼承祖業。家中資產豐厚,有萬貫家財,良田千頃。然而,我們夫妻命中無子,僅育有三個女兒。前年,丈夫不幸離世,留下妾身寡居。今年服喪期滿,卻隻剩下田地產業,沒有其他親眷族人可以依靠,隻有我母女四人共同承擔。我本有意嫁人,但又難以割舍這份家業。今日恰逢長老到來,想必你們師徒四人正好。妾身母女四人希望能留在此地招贅夫婿,不知長老意下如何?”三藏聽後,假裝耳聾,閉上眼睛,心中默念佛經,默不作聲。
那婦人說道:“我們家有水田三百多公頃,旱田也是三百多公頃,還有三百多公頃的山場和果木林。家中養著上千頭黃牛、騾馬成群,豬羊更是不計其數。東南西北,各處都有莊堡和草場,總共六七十處。家裏的米穀夠吃個八九年,綾羅綢緞能穿個十幾年,金銀財寶一輩子都用不完。這樣的生活,可比住在錦帳裏享春光好多了。你這三個徒弟要是願意迴心轉意,入贅到我家來,自由自在地享受榮華富貴,不是比去西天取經要好得多嗎?”唐僧聽了這話,依舊呆呆地不說話。
那婦人又說:“我出生於丁亥年三月初三日酉時,前夫比我大三歲,我現在四十五歲了。我的大女兒叫真真,今年二十歲;二女兒叫愛愛,今年十八歲;三女兒叫憐憐,今年十六歲,都還沒有嫁人呢。雖然我長得不好看,但我的幾個女兒倒是頗有幾分姿色,而且針線活做得好,什麽都會做。因為我死去的丈夫沒有兒子,所以我將你們視為自己的兒子來撫養。小時候,我也曾經教導過他們讀一些儒家經典,他們也都懂得吟詩和作對。盡管他們住在山村裏,但也並非完全粗俗無知之輩,想必也能與諸位長老相配。如果您願意放下過去,蓄起頭發,留在我的家中成為一家之長,穿上綾羅綢緞,勝過穿著簡陋的衣服,踏雪鞋、戴雲笠!”
唐僧坐在上方,猶如被雷擊中的孩子,又像被雨淋濕的蛤蟆,隻是呆呆地發愣,翻白眼,後仰著身子。豬八戒聽到如此富貴的條件,還有這樣美麗的女子,心中癢癢難耐。他坐在那裏,就像屁股被針紮一樣,左扭右扭,無法忍受。於是他走上前去,拉扯了一下師父,說道:“師父啊!這位娘子告訴了你這些事情,你為什麽假裝不理睬呢?好歹也應該迴應一下吧。”師父猛地抬起頭,發出一聲怒喝,將八戒喝退,說:“你這個孽畜!我們是出家人,怎能被富貴所動搖,被美色所吸引呢?這成何體統!”
那婦人臉上帶著笑意,說道:“真是可憐啊,可憐!出家人能有什麽好處呢?”三藏雙手合十,迴答道:“女菩薩,你是在家人,那在家人又有何好處呢?”婦人微笑著請三藏坐下,然後緩緩說道:“長老請聽,等我把在家人的好處說與你聽。你看,有詩為證。”她輕聲吟道:
春裁方勝著新羅,夏換輕紗賞綠荷;
秋有新糯香酒,冬來暖閣醉顏酡。
四時受用般般有,八節珍饈件件多;
襯錦鋪綾花燭夜,強如行腳禮彌陀。
三藏聽後,微微點頭,說道:“女菩薩,你所說的在家人享榮華、受富貴,有可穿、有可吃,兒女團圓,確實是很好。但不知我出家的人,也有一段好處。”接著,他也吟詩一首:
出家立誌本非常,推倒從前恩愛堂。
外物不生閑口舌,身中自有好陰陽。
功完行滿朝金闕,見性明心返故鄉。
勝似在家貪血食,老來墜落臭皮囊。
那婦人聽聞此言,頓時怒不可遏地說道:“這可惡的和尚真是無禮至極!若不是看在你們來自遙遠的東土,我早就應該將你們嗬斥出去。我可是一片真心誠意,想要把家中產業和姻緣都托付給你們,可你們竟然用這樣的話語傷害我。就算你已經受戒、發誓永不還俗,但你手下總有人吧,我家也可以招贅一個。你為何如此不講道理呢?”
三藏見她發怒,隻能唯唯諾諾地說道:“悟空,要不你留在這裏吧。”行者迴答道:“我從小就不知道做這種事情,還是讓八戒留在這裏吧。”八戒連忙擺手說道:“哥哥,你別開玩笑了。我們還是再商量商量吧。”三藏無奈地說:“你們兩個都不願意,那就讓悟淨留下來吧。”沙僧堅決地說:“師傅,您怎麽能這麽說呢?我承蒙菩薩的勸化,接受了戒律修行,一直等待著師傅的到來;自從被師傅收下後,又得到了師傅的教導;跟隨師傅不到兩個月,還沒有取得任何功績,怎麽敢貪圖這榮華富貴呢!我寧願去死也要前往西天取經,絕不會做出這種違背良心的事情。”
那婦人見他們推辭不肯,急忙抽身轉進屏風後麵,猛地將腰門關上。師徒四人被撇在門外,不僅沒有茶喝,連飯都沒得吃,再也沒有人出來招唿他們。
八戒心裏焦急萬分,開始埋怨起唐僧來:“師父啊,您怎麽這麽不會辦事呢?把話說死了。您哪怕留些餘地,隻是含含糊糊地應承一下,先哄她給咱們弄些齋飯吃了,今晚能睡個安穩覺;明天願不願意,那不就是看你我的意思嗎?像這樣關著門不出來,咱們這冷冷清清、沒吃沒喝的,可怎麽熬過這一晚啊!”
沙僧說道:“二哥,要不你就在她家當女婿吧。”八戒生氣地說:“三弟,別拿我開玩笑。還是從長計議吧。”悟空笑著說:“還有什麽好商量的?如果你願意,就讓師父和那婦人做個親家,你就去當個上門女婿。她家這麽有錢,肯定會準備豐厚的嫁妝,擺一個熱鬧的喜宴。我們也能跟著沾點光。你在這裏還俗成家,豈不是一舉兩得?”
八戒道:“話雖如此,但我畢竟已經出家又還俗,休妻後又要娶親。”
沙僧驚道:“二哥原來還有妻子?”
行者笑道:“你不知道他的過去呢,他本來是烏斯藏高老莊高太公的女婿。因為被我收服,也受過菩薩的戒行。無奈之下,被我抓來當和尚,隻好拋棄前妻,跟隨師父去西天取經。現在大概是離別太久,又想起了以前的事。剛才聽到這件事,肯定又動了心思。呆子,不如你給人家當女婿吧。隻要多拜我幾下,我不告發你就算了。”
那呆子急得跺腳:“胡說八道!胡說八道!你們都有這種想法,偏偏讓我難堪。俗話說:‘和尚都是好色之徒。’誰不想這樣啊?都這麽裝模作樣地端著架子,把好事情都弄砸了。這如今茶水不得見麵,燈火也無人管,眾人雖熬了這一夜,但那匹馬明日又要馱人,又要走路,再若餓上這一夜,隻怕隻好剝皮罷了。八戒見此情景,心急如焚,趕忙說道:“你們坐著,等老豬去放放馬來。”說罷,那呆子便虎急急地解了韁繩,拉出馬去。
行者見狀,對沙僧說道:“沙僧,你且陪師父坐這裏,等老孫跟他去,看他往那裏放馬。”三藏點頭應允,說道:“悟空,你看便去看他,但隻不可隻管嘲他了。”行者笑道:“我曉得。”說完,這大聖便走出廳房,搖身一變,變作個紅蜻蜓兒,飛出前門,趕上了八戒。
那呆子拉著馬,即便看到有草的地方,也不讓馬吃草,隻是嗒嗒嗤嗤地趕著馬,徑直轉到後門首去。隻見那婦人,帶著三個女子,正在後門外悠閑地站立著,觀賞菊花兒玩耍。她們看到八戒走來時,三個女兒便迅速閃進屋裏去了。那婦人卻佇立在門首,問道:“小長老,你這是要到哪裏去呀?”這呆子趕忙丟了韁繩,快步上前,唱了個喏,說道:“娘!我是來放馬的。”那婦人說道:“你師父也太過於精細了。在我家招個女婿,難道不比做個四處遊蕩的掛搭僧,往西趕路要好得多嗎?”
八戒笑著迴答道:“他們是奉了唐王的旨意,不敢違背君命,所以不肯幹這件事。剛才在前廳上,他們都指責我,我心裏也有些七上八下的,隻是擔心娘會嫌棄我嘴長耳大。”那婦人說道:“我倒也不嫌棄,隻是家裏沒有個當家的男人,招一個女婿倒也不錯;隻是恐怕小女兒會有些嫌你醜。”八戒連忙說道:“娘,你去迴複你家女兒,不要這樣挑挑揀揀的。想我那唐僧,雖然人才英俊,但實際上卻沒什麽用。我雖然長得醜,但我有幾句口頭禪。”婦人好奇地問道:“你是怎麽說的呀?”
八戒得意地說道:“我雖然模樣長得醜了些,但勤快肯做事。要是有千頃田地,都不用牛來耕。隻需我這一頓釘鈀,播種就能及時完成。沒雨時我能求雨,沒風時我也會喚風。房舍要是嫌矮了,我還能加蓋二三層。地下髒了掃一掃,陰溝堵了通通就好。家裏長短的各種事情,哪怕是上天入地的本事我都有。”
那婦人聽了,說道:“既然你能幹這些家事,那你再去和你師父商量商量吧。要是不尷尬,我就招你入贅。”八戒連忙說道:“不用商量!他又不是我的親生父母,幹不幹這事,都在於我自己。”婦人說道:“那好吧,我去和小女說說。”說完,她就轉身閃進屋裏,“砰”的一聲關上了後門。八戒也沒去管馬,直接將馬拉到前麵來。
哪知道孫大聖早已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裏,他一個轉身飛了迴來,現出了本相,先去見唐僧說:“師父,八戒把馬牽來了。”長老說:“馬要是不牽著,恐怕會撒歡跑了。”行者笑著說:“師父,你不知道,剛才那婦人和八戒說的那些勾當,我都已經知道了。”接著,他就把八戒和婦人的對話一五一十地講給唐僧聽。唐僧聽了,也是半信半疑的。
過了一小會兒,便看到呆子將馬牽來拴好。長老問道:“你把馬放了?”八戒迴答說:“這附近沒有什麽好草,沒地方放馬。”行者聽了,說道:“沒地方放馬,那可有地方牽馬嗎?”八戒一聽這話,心裏明白消息已經走漏,頓時垂下頭,扭著脖子,努著嘴,皺著眉頭,半晌都不說話。
這時,又聽到“呀”的一聲,腰門打開了,隻見兩對紅燈,一副提壺,香雲繚繞,環佩叮當,那婦人帶著三個女兒走了出來,讓真真、愛愛、憐憐拜見取經的眾人。那三個女子在廳中排列站好,向眾人行禮。她們果然生得十分標致。隻見她們一個個蛾眉如翠,粉麵含春。身姿妖嬈,傾國傾城;體態窈窕,動人心弦。頭上的花鈿更顯嬌態,繡帶飄飄,超凡脫俗。半含笑意時,櫻桃小口微綻;緩步前行時,蘭麝香氣撲鼻。滿頭珠翠,顫巍巍地插著無數寶釵簪;遍體幽香,嬌滴滴地穿著花金縷細衣。這等美貌,哪裏是楚娃、西子能夠相比的?真可謂是九天仙女從天而降,月裏嫦娥走出廣寒宮。
那三藏合掌低頭,默默不語,孫大聖則佯佯不睬,似乎對眼前的情景毫不在意,少沙僧也轉背迴身,避開了眾人的目光。唯有那豬八戒,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那三個女子,眼中淫心紊亂,色膽縱橫,他扭捏著身子,悄聲說道:“有勞仙子下降。娘,請姐姐們去耶。”那三個女子聞言,微微一笑,轉身轉入屏風後麵,隻留下一對紗燈。
婦人見狀,開口問道:“四位長老,可曾商量好,讓哪個配我小女呢?”悟淨連忙說道:“我們已經商議過了,就讓那個姓豬的招贅門下吧。”八戒一聽,頓時急了,連忙說道:“兄弟,不要栽我,還是大家再商量商量吧。”行者卻笑著說:“還商量什麽?你剛才在後門首已經說得停停當當,‘娘’都叫了,還有什麽好商量的?師父做個男親家,這婆兒做個女親家,我老孫來做個保親,沙僧做個媒人。也不必看什麽通書了,今天就是個天恩上吉日,你趕緊去拜了師父,進去做女婿吧。”八戒聽了,連連搖頭,說道:“不行不行,這怎麽能行呢!”
行者道:“呆子,莫要吵鬧。你那口中的‘娘’不知叫了多少聲,又說什麽弄不成。快快應下,帶我們去吃些喜酒,也是美事一樁。”說罷,他一隻手揪著八戒,一隻手扯住婦人道:“親家母,快帶你的女婿進去吧。”那呆子腳步踉蹌,不知該往何處走。那婦人隨即喚來童子:“快去擦拭桌椅,準備晚齋,款待三位親家。我帶姑老爺去房裏歇息。”一旁又吩咐廚子安排筵席,明日一早會親。那幾個童子領命後,便去準備了。他們三人吃了齋飯,匆匆忙忙地在客座裏歇息,不再多言。
卻說那八戒跟著丈母,走進裏麵,隻見房舍層層疊疊,數不勝數。他磕磕絆絆地走著,一路上盡是門檻,不時被絆個跟頭。呆子道:“娘,走慢些。我對這裏的路不熟,你帶我走一程吧。”那婦人道:“這裏都是倉房、庫房、碾房之類的,還沒到廚房呢。”
八戒一邊磕磕撞撞地走著,一邊嘴裏嘟囔著:“好大的人家啊!”他在這曲折的道路上轉了好幾個彎,又走了半晌,才終於來到了內堂房屋。
那婦人笑著對八戒說:“女婿啊,你師兄說今天是天恩上吉日,就讓你招進來了。隻是時間倉促,來不及請陰陽先生來拜堂撒帳,你就朝上拜八拜吧。”八戒聽了,連忙說道:“娘,您說得對。您請上座,等我拜幾拜,就當作拜堂,也當作謝親,一舉兩得,豈不省事?”他的丈母笑著說:“也罷,也罷,你果然是個會過日子的女婿。我就坐著,你拜吧。”
八戒滿心歡喜地朝上拜了八拜,然後問道:“娘,您把哪個姐姐許配給我呢?”他的丈母麵露難色,說道:“正是因為這個事情有些為難。我想把大女兒許配給你,又怕二女兒不高興;要是把二女兒許配給你,又怕三女兒有意見;要是把三女兒許配給你,又怕大女兒不樂意。所以一直猶豫不決。”八戒一聽,連忙說道:“娘,既然您怕她們相爭,那就都許配給我吧,免得她們吵吵鬧鬧,亂了家法。”
他丈母聽聞八戒所言,不禁怒喝道:“豈有此理!你一人就想占我三個女兒不成!”八戒卻嬉皮笑臉地說道:“娘啊,您這話說的。從古至今,哪個男人沒有個三房四妾的?就算再多幾個,您女婿我也照單全收了。想當年,我年幼時,也曾學得個熬戰之法,保管能讓她們一個個都歡喜。”
那婦人聽了,氣得直搖頭,說道:“不好!不好!我這裏有一方手帕,你頂在頭上,遮住臉,然後撞個天婚。我讓女兒們從你跟前走過,你伸出手扯倒哪個,就把哪個配給你。”呆子聽了,依言接過手帕,頂在頭上。
此時,有詩為證:
癡愚不識本原由,色劍傷身暗自休。
從來信有周公禮,今日新郎頂蓋頭。
那呆子頂著手帕,整理妥當後,說道:“娘啊,請姐姐們出來吧。”他丈母便喊道:“真真、愛愛、憐憐,都出來撞天婚,配與你女婿。”
隻聽得環佩叮當,蘭麝馥鬱,仿佛有仙子在其間穿梭往來。那呆子見狀,竟真的伸出手去,想要撈住一個。他在人群中左撲右撞,卻始終碰不到任何人。來來往往的女子眾多,他卻一個也撈不著。他一會兒往東撲,抱住了柱子;一會兒往西撲,又摸到了板壁。如此來迴奔跑,他早已暈頭轉向,站立不穩,隻能不停地摔倒在地。他時而向前蹬著門扇,時而向後撞著磚牆,磕磕碰碰,摔得嘴腫頭青。最後,他坐在地上,大口喘著粗氣,說道:“娘啊,你女兒真是太狡猾了,我一個都撈不著,這可如何是好啊!”
那婦人走上前,為他揭開蓋頭,說道:“女婿,並非我女兒狡猾,而是她們都太過謙讓,不肯招你為婿。”八戒聽了,連忙說道:“娘啊,既然她們都不肯招我,那你就招了我吧。”
那婦人笑著說道:“好女婿呀!你怎如此沒大沒小,連丈母也敢要!我這三個女兒,心靈手巧,每人都縫製了一件珍珠嵌錦汗衫兒。你若能穿上其中一件,就讓那個女兒招你為婿吧。”八戒聽了,興奮地說道:“好,好,好!快把三件汗衫都拿來讓我試試;若都能穿得,就都招了我吧。”那婦人轉身走進房裏,隻拿出一件汗衫,遞給八戒。八戒迫不及待地脫下青錦布直裰,整理好汗衫,就往身上穿;然而,還沒來得及係上帶子,他就突然撲倒在地。原來,這件汗衫是用幾條繩索緊緊繃住的,八戒被勒得疼痛難忍。而此時,那婦人連同她的女兒們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另一邊,三藏、行者和沙僧一覺醒來,發現東方已經發白。他們揉揉眼睛,抬頭四處觀望,卻不見那座大廈高堂,也沒有雕梁畫棟,原來他們都睡在鬆柏林中。長老驚慌失措,急忙唿喊行者。沙僧也惶恐地說道:“哥哥,完了,完了,我們遇到鬼了!”
孫大聖心中早已了然,卻還是微微地笑道:“怎麽說?”長老指了指他們睡覺的地方,說道:“我們在這是睡在什麽地方。”行者笑著說:隻是不知道那呆子現在在何處受罪呢。”長老道:“你說的是哪個在受罪呀?”行者疑惑地問:“難道不是豬八戒嗎?”接著行者大笑起來,說:“昨日那戶人家的母女們,也不知是何方菩薩,在此顯化來考驗我們。想必是半夜裏就離開了,隻可憐那豬八戒要受罪了。”三藏聽了,趕忙合掌頂禮。這時,他們又看到後麵的古柏樹上,飄飄蕩蕩地掛著一張簡帖兒。沙僧急忙跑過去取下來,遞給師父看。隻見上麵寫著八句頌子:
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薩請下山。
普賢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間。
聖僧有德還無俗,八戒無禪更有凡。
從此靜心須改過,若生怠慢路途難!
那長老、行者、沙僧正專注地唱念此頌,突然間,隻聽得林深處傳來一陣高聲叫喊:“師父啊,快救救我!我要被繃死了!下次我再也不敢了!”
三藏聽聞,心中一驚,忙問道:“悟空,那叫喚的可是悟能?”
沙僧在一旁點頭應道:“正是八戒。”
行者卻不以為意,說道:“兄弟,別理他,我們繼續趕路吧。”
三藏麵露不忍之色,說道:“那呆子雖然心性愚頑,但為人憨厚直爽,倒也有些力氣,能挑得行李。況且當日菩薩念他一片赤誠,救他隨我們一同西行。想必他經過此次教訓,以後也不敢再犯了。”
那沙和尚聽了師父的話,默默地卷起鋪蓋,收拾好擔子。孫大聖也解開韁繩,牽著馬,引著唐僧進入林中尋找八戒。
咦!這真的是:
從正修持須謹慎,掃除愛欲自歸真。
畢竟不知那八戒現在是否安全,且聽下迴分解。
奉法西來道路賒,秋風淅淅落霜花。
乖猿牢鎖繩休解,劣馬勤兜鞭莫加。
木母金公原自合,黃婆赤子本無差。
咬開鐵彈真消息,般若波羅到彼家。
這首詩說的是,取經之路,其實也是修身務本之道。師徒四人領悟了佛法真諦,擺脫了塵世的束縛,從心性的海洋和塵世的流沙中跳出,毫無牽掛,徑直踏上了西行的大路。他們一路曆經青山綠水,看遍了野草閑花。時光飛逝,轉眼間又到了九月深秋。隻見那:
楓葉滿山紅似火,黃花在晚風中搖曳。老蟬的吟唱漸漸變得慵懶,愁蟋的思緒卻無窮無盡。荷葉已經殘破,如同青色的絲絹扇子,橙子散發著陣陣香氣,金黃的果實掛滿枝頭。可憐那幾行南飛的大雁,在天空中排成點點,逐漸遠去。
正走著,不知不覺天就黑了下來。唐僧說:“徒弟們,現在天色已晚,我們該去哪裏休息呢?”孫悟空迴答說:“師父您說錯話了。我們出家人以風為食、以露為飲,睡在明月之下、寒霜之上,到處都是我們的家。您又何必問在哪裏休息呢?”豬八戒說:“猴哥啊,你隻知道自己走路輕鬆,哪裏會關心別人是否疲憊不堪?自從過了流沙河之後,這段時間一直都在爬山越嶺,我一個人挑著重擔;實在是太難熬了!必須得找戶人家,一方麵可以討點茶水和飯菜,另一方麵也能好好休息一下,恢複精力,這樣才合理嘛。”
孫悟空說:“呆子,你這麽說好像是在抱怨。難道你還想像在高老莊那樣,懶惰地享受生活而不追求福氣嗎?恐怕已經不可能了吧。既然你已經成為了佛門弟子,就必須吃苦耐勞,才能算得上是一名合格的徒弟。”豬八戒說:“哥哥,你看看這擔子有多沉?”孫悟空說:“兄弟,自從有了你和沙師弟,我就再也沒有挑過擔子了,怎麽會知道它有多重呢?”
八戒道:“哥啊,你看看這數量:四片黃藤蔑,長短共有八條繩。還要防備陰雨天氣,需要用氈子包裹三四層。扁擔也怕滑,得在兩頭釘上釘子。那銅鑲鐵打的九環杖,還有篾絲藤纏繞的大鬥篷。
像這樣多的行李,卻讓我老豬一個人每天挑著擔子走,偏偏你跟著師父當徒弟,卻把我當成長工!”行者笑著說:“呆子,你在和誰說話呢?”八戒迴答:“哥哥,我在和你說呀。”行者說:“你說錯對象了吧。老孫隻負責師父的安全,你和沙僧專門負責行李和馬匹。要是有一點疏忽,我的金箍棒可就不客氣了!”八戒連忙說:“哥啊,別動手打人啊,打人可是欺負人的行為。我知道你的脾氣高傲,肯定不會願意挑擔子。但是師父騎的馬那麽高大肥胖,隻馱著老和尚一個人,讓他順便帶點東西,也是我們兄弟之間的情誼嘛。”
行者笑著解釋道:“你以為它隻是一匹普通的馬嗎?其實不然,它並非凡物,而是西海龍王敖閏之子,名為龍馬三太子。隻因其放縱地燒了殿上明珠,惹得他父親以忤逆之罪告發於天庭,觸犯天條。幸而得到觀音菩薩的救助,方才撿迴一條性命。它在那鷹愁陡澗,久久等候著師父到來,而後幸得菩薩親自降臨,將其退鱗去角,摘下頸項上的珠子,這才有了如今的模樣,心甘情願馱著師父前往西天拜佛。這些皆是個人的功果,你切莫與他攀比。”那沙僧聽後驚訝不已,忙問:“哥哥,此馬真是一條龍嗎?”行者肯定地迴答:“的確如此。”八戒則好奇地問道:“哥啊,我曾聽聞古人言:‘龍能夠噴雲吐霧,撥土揚沙,擁有移山填海的本領,具備翻江攪海的神通。’可為何今日它走起路來這般緩慢呢?”
行者笑道:“你要它快些走,我就讓它快給你看看。”大聖把金箍棒用力一揮,頓時萬道彩雲出現。那白馬看到孫悟空拿著棒子,生怕被打,嚇得四隻蹄子像閃電一樣飛快地奔跑起來。唐僧手軟拉不住韁繩,隻能任由白馬盡情發揮,飛奔上山崖後才停下來。唐僧喘過氣來,抬頭遠望,隻見前方有一簇鬆陰,裏麵有幾間房屋,氣勢非凡。
仔細一看,隻見:大門前低垂著翠綠的柏樹,房屋靠近青山。幾棵鬆樹挺拔聳立,幾根竹子色彩斑斕。籬笆旁邊的菊花凝結著秋霜,顯得格外豔麗;小橋邊的蘭花映照在水中,猶如紅色的寶石。粉色的泥土牆壁,用磚頭砌成圍牆。高大的殿堂非常壯麗,寬敞的樓閣也很清淨安穩。看不到牛羊和雞犬,想來是因為秋天收獲時農事繁忙。
唐僧正在慢慢觀賞,又看到孫悟空和豬八戒也趕來了。沙和尚問道:“師父沒有從馬上摔下來吧?”唐僧罵道:“這個該死的孫悟空,把馬都嚇跑了,幸好我還能駕馭住!”
行者趕忙陪著笑臉說道:“師父您就別責怪我了,都是因為豬八戒說這馬走得太慢了,所以才催它快點。”那個呆子由於要趕著馬,跑得太快了些,累得上氣不接下氣,嘴裏還不停地嘟囔著:“夠了!夠了!自己肚子餓,腰又酸,擔子這麽重,根本挑不動,還要讓我這樣奔波地趕馬!”長老說道:“徒弟們,你們看看那邊,有一座莊院,我們正好可以去那裏借宿。”行者聽到這話,急忙抬起頭向遠處看去,果然看到半空中祥雲繚繞,祥瑞之氣彌漫。心裏明白這一定是佛仙顯靈,但他不敢泄露天機,隻是說道:“好,好,好!我們快去借宿吧。”
長老連忙下了馬。隻見一座門樓上懸掛著低垂的蓮花和大象鼻子形狀的裝飾,建築華麗,雕梁畫棟。沙僧放下擔子休息。八戒牽著馬說:“這家肯定非常富有。”行者正要往裏走。三藏趕緊攔住他說道:“不行,我們出家人應該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不要隨便進入別人家裏。還是先等裏麵有人出來,我們再禮貌地請求住宿。”
八戒將白龍馬拴好後,便悠閑地斜倚在了牆根之下。唐僧則端坐在石鼓上。孫悟空和沙僧並肩坐在台基邊,四人靜靜等待。然而過了許久,都不見有人出來迎接他們。孫悟空性子急躁,等不及就縱身跳入門裏查看情況。他發現這裏麵有一座向南的三間寬敞大廳,廳前的簾櫳高高卷起。屏風門上掛著一幅壽山福海的橫披畫卷。兩側的金漆柱子上貼著一副鮮豔的大紅紙春聯,上聯寫道:“絲飄弱柳平橋晚”,下聯是:“雪點香梅小院春”。
大廳正中央擺放著一張退光黑漆的香幾,幾上放置著一尊古銅色的獸形香爐。四周設有六張交椅,兩側牆上懸掛著四季吊屏。正當孫悟空好奇地四處張望時,突然聽到後門傳來一陣腳步聲,緊接著走出來一個半老不老的婦人。她用嬌柔的聲音問道:“是誰如此大膽,竟敢擅自闖入我這寡婦之門?”孫悟空被嚇得連忙迴答道:“小僧乃是從東土大唐而來,奉唐王之命前往西天拜佛取經。我們師徒四人路過寶地,此時天色已黑,因此特地前來拜見老菩薩您,並請求借宿一晚。”
那婦人笑語盈盈地迎上前去,說道:“長老,那三位在哪裏呢?請他們過來吧。”行者提高聲音喊道:“師父,快請進來啊!”三藏這才和八戒、沙僧牽著馬,挑著擔子走進門來。隻見那婦人走出廳堂迎接。八戒眯起眼睛偷偷打量,你猜她怎麽個裝扮:
身上穿著一件織金官綠色的絲綢棉襖,外麵套著淺紅色的比甲;下身係著一條色彩斑斕的鵝黃色錦繡裙子,腳下踩著高高的花鞋。頭上梳著當時流行的發髻,上麵纏著黑色的紗布,襯托著兩條盤繞的龍形頭發;宮廷樣式的牙梳上鑲嵌著朱翠寶石,閃爍著光芒,斜插著兩支赤金釵子。如雲般的發絲半白如蒼鷹翅膀,耳環下垂著寶珠排列成串;雖然沒有塗抹胭脂花粉,但仍然美麗動人,風姿綽約如同年輕時一般。
那婦人見到他們三個,更是喜笑顏開,彬彬有禮地邀請他們進入客廳房間。一一見過禮後,請各自坐下,奉上茶水。就在這時,從屏風後麵突然走出來一個紮著丫髻、垂著發絲的女童,手裏托著黃金盤子、白玉杯子,裏麵盛著熱氣騰騰的香茶,還有散發著奇異香氣的水果。隻見那女子輕舒彩袖,露出一雙春筍般的纖纖玉手,輕盈地托起玉盞,優雅地將茶水遞到他們麵前,逐一拜見。待眾人喝完茶後,她又吩咐準備齋飯。
三藏拱手說道:“老菩薩,請問您貴姓?此地又是何名呢?”那婦人迴答道:“這裏位於西牛賀洲。妾身娘家姓賈,夫家姓莫。我自幼命運多舛,公婆早逝,便和丈夫繼承祖業。家中資產豐厚,有萬貫家財,良田千頃。然而,我們夫妻命中無子,僅育有三個女兒。前年,丈夫不幸離世,留下妾身寡居。今年服喪期滿,卻隻剩下田地產業,沒有其他親眷族人可以依靠,隻有我母女四人共同承擔。我本有意嫁人,但又難以割舍這份家業。今日恰逢長老到來,想必你們師徒四人正好。妾身母女四人希望能留在此地招贅夫婿,不知長老意下如何?”三藏聽後,假裝耳聾,閉上眼睛,心中默念佛經,默不作聲。
那婦人說道:“我們家有水田三百多公頃,旱田也是三百多公頃,還有三百多公頃的山場和果木林。家中養著上千頭黃牛、騾馬成群,豬羊更是不計其數。東南西北,各處都有莊堡和草場,總共六七十處。家裏的米穀夠吃個八九年,綾羅綢緞能穿個十幾年,金銀財寶一輩子都用不完。這樣的生活,可比住在錦帳裏享春光好多了。你這三個徒弟要是願意迴心轉意,入贅到我家來,自由自在地享受榮華富貴,不是比去西天取經要好得多嗎?”唐僧聽了這話,依舊呆呆地不說話。
那婦人又說:“我出生於丁亥年三月初三日酉時,前夫比我大三歲,我現在四十五歲了。我的大女兒叫真真,今年二十歲;二女兒叫愛愛,今年十八歲;三女兒叫憐憐,今年十六歲,都還沒有嫁人呢。雖然我長得不好看,但我的幾個女兒倒是頗有幾分姿色,而且針線活做得好,什麽都會做。因為我死去的丈夫沒有兒子,所以我將你們視為自己的兒子來撫養。小時候,我也曾經教導過他們讀一些儒家經典,他們也都懂得吟詩和作對。盡管他們住在山村裏,但也並非完全粗俗無知之輩,想必也能與諸位長老相配。如果您願意放下過去,蓄起頭發,留在我的家中成為一家之長,穿上綾羅綢緞,勝過穿著簡陋的衣服,踏雪鞋、戴雲笠!”
唐僧坐在上方,猶如被雷擊中的孩子,又像被雨淋濕的蛤蟆,隻是呆呆地發愣,翻白眼,後仰著身子。豬八戒聽到如此富貴的條件,還有這樣美麗的女子,心中癢癢難耐。他坐在那裏,就像屁股被針紮一樣,左扭右扭,無法忍受。於是他走上前去,拉扯了一下師父,說道:“師父啊!這位娘子告訴了你這些事情,你為什麽假裝不理睬呢?好歹也應該迴應一下吧。”師父猛地抬起頭,發出一聲怒喝,將八戒喝退,說:“你這個孽畜!我們是出家人,怎能被富貴所動搖,被美色所吸引呢?這成何體統!”
那婦人臉上帶著笑意,說道:“真是可憐啊,可憐!出家人能有什麽好處呢?”三藏雙手合十,迴答道:“女菩薩,你是在家人,那在家人又有何好處呢?”婦人微笑著請三藏坐下,然後緩緩說道:“長老請聽,等我把在家人的好處說與你聽。你看,有詩為證。”她輕聲吟道:
春裁方勝著新羅,夏換輕紗賞綠荷;
秋有新糯香酒,冬來暖閣醉顏酡。
四時受用般般有,八節珍饈件件多;
襯錦鋪綾花燭夜,強如行腳禮彌陀。
三藏聽後,微微點頭,說道:“女菩薩,你所說的在家人享榮華、受富貴,有可穿、有可吃,兒女團圓,確實是很好。但不知我出家的人,也有一段好處。”接著,他也吟詩一首:
出家立誌本非常,推倒從前恩愛堂。
外物不生閑口舌,身中自有好陰陽。
功完行滿朝金闕,見性明心返故鄉。
勝似在家貪血食,老來墜落臭皮囊。
那婦人聽聞此言,頓時怒不可遏地說道:“這可惡的和尚真是無禮至極!若不是看在你們來自遙遠的東土,我早就應該將你們嗬斥出去。我可是一片真心誠意,想要把家中產業和姻緣都托付給你們,可你們竟然用這樣的話語傷害我。就算你已經受戒、發誓永不還俗,但你手下總有人吧,我家也可以招贅一個。你為何如此不講道理呢?”
三藏見她發怒,隻能唯唯諾諾地說道:“悟空,要不你留在這裏吧。”行者迴答道:“我從小就不知道做這種事情,還是讓八戒留在這裏吧。”八戒連忙擺手說道:“哥哥,你別開玩笑了。我們還是再商量商量吧。”三藏無奈地說:“你們兩個都不願意,那就讓悟淨留下來吧。”沙僧堅決地說:“師傅,您怎麽能這麽說呢?我承蒙菩薩的勸化,接受了戒律修行,一直等待著師傅的到來;自從被師傅收下後,又得到了師傅的教導;跟隨師傅不到兩個月,還沒有取得任何功績,怎麽敢貪圖這榮華富貴呢!我寧願去死也要前往西天取經,絕不會做出這種違背良心的事情。”
那婦人見他們推辭不肯,急忙抽身轉進屏風後麵,猛地將腰門關上。師徒四人被撇在門外,不僅沒有茶喝,連飯都沒得吃,再也沒有人出來招唿他們。
八戒心裏焦急萬分,開始埋怨起唐僧來:“師父啊,您怎麽這麽不會辦事呢?把話說死了。您哪怕留些餘地,隻是含含糊糊地應承一下,先哄她給咱們弄些齋飯吃了,今晚能睡個安穩覺;明天願不願意,那不就是看你我的意思嗎?像這樣關著門不出來,咱們這冷冷清清、沒吃沒喝的,可怎麽熬過這一晚啊!”
沙僧說道:“二哥,要不你就在她家當女婿吧。”八戒生氣地說:“三弟,別拿我開玩笑。還是從長計議吧。”悟空笑著說:“還有什麽好商量的?如果你願意,就讓師父和那婦人做個親家,你就去當個上門女婿。她家這麽有錢,肯定會準備豐厚的嫁妝,擺一個熱鬧的喜宴。我們也能跟著沾點光。你在這裏還俗成家,豈不是一舉兩得?”
八戒道:“話雖如此,但我畢竟已經出家又還俗,休妻後又要娶親。”
沙僧驚道:“二哥原來還有妻子?”
行者笑道:“你不知道他的過去呢,他本來是烏斯藏高老莊高太公的女婿。因為被我收服,也受過菩薩的戒行。無奈之下,被我抓來當和尚,隻好拋棄前妻,跟隨師父去西天取經。現在大概是離別太久,又想起了以前的事。剛才聽到這件事,肯定又動了心思。呆子,不如你給人家當女婿吧。隻要多拜我幾下,我不告發你就算了。”
那呆子急得跺腳:“胡說八道!胡說八道!你們都有這種想法,偏偏讓我難堪。俗話說:‘和尚都是好色之徒。’誰不想這樣啊?都這麽裝模作樣地端著架子,把好事情都弄砸了。這如今茶水不得見麵,燈火也無人管,眾人雖熬了這一夜,但那匹馬明日又要馱人,又要走路,再若餓上這一夜,隻怕隻好剝皮罷了。八戒見此情景,心急如焚,趕忙說道:“你們坐著,等老豬去放放馬來。”說罷,那呆子便虎急急地解了韁繩,拉出馬去。
行者見狀,對沙僧說道:“沙僧,你且陪師父坐這裏,等老孫跟他去,看他往那裏放馬。”三藏點頭應允,說道:“悟空,你看便去看他,但隻不可隻管嘲他了。”行者笑道:“我曉得。”說完,這大聖便走出廳房,搖身一變,變作個紅蜻蜓兒,飛出前門,趕上了八戒。
那呆子拉著馬,即便看到有草的地方,也不讓馬吃草,隻是嗒嗒嗤嗤地趕著馬,徑直轉到後門首去。隻見那婦人,帶著三個女子,正在後門外悠閑地站立著,觀賞菊花兒玩耍。她們看到八戒走來時,三個女兒便迅速閃進屋裏去了。那婦人卻佇立在門首,問道:“小長老,你這是要到哪裏去呀?”這呆子趕忙丟了韁繩,快步上前,唱了個喏,說道:“娘!我是來放馬的。”那婦人說道:“你師父也太過於精細了。在我家招個女婿,難道不比做個四處遊蕩的掛搭僧,往西趕路要好得多嗎?”
八戒笑著迴答道:“他們是奉了唐王的旨意,不敢違背君命,所以不肯幹這件事。剛才在前廳上,他們都指責我,我心裏也有些七上八下的,隻是擔心娘會嫌棄我嘴長耳大。”那婦人說道:“我倒也不嫌棄,隻是家裏沒有個當家的男人,招一個女婿倒也不錯;隻是恐怕小女兒會有些嫌你醜。”八戒連忙說道:“娘,你去迴複你家女兒,不要這樣挑挑揀揀的。想我那唐僧,雖然人才英俊,但實際上卻沒什麽用。我雖然長得醜,但我有幾句口頭禪。”婦人好奇地問道:“你是怎麽說的呀?”
八戒得意地說道:“我雖然模樣長得醜了些,但勤快肯做事。要是有千頃田地,都不用牛來耕。隻需我這一頓釘鈀,播種就能及時完成。沒雨時我能求雨,沒風時我也會喚風。房舍要是嫌矮了,我還能加蓋二三層。地下髒了掃一掃,陰溝堵了通通就好。家裏長短的各種事情,哪怕是上天入地的本事我都有。”
那婦人聽了,說道:“既然你能幹這些家事,那你再去和你師父商量商量吧。要是不尷尬,我就招你入贅。”八戒連忙說道:“不用商量!他又不是我的親生父母,幹不幹這事,都在於我自己。”婦人說道:“那好吧,我去和小女說說。”說完,她就轉身閃進屋裏,“砰”的一聲關上了後門。八戒也沒去管馬,直接將馬拉到前麵來。
哪知道孫大聖早已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裏,他一個轉身飛了迴來,現出了本相,先去見唐僧說:“師父,八戒把馬牽來了。”長老說:“馬要是不牽著,恐怕會撒歡跑了。”行者笑著說:“師父,你不知道,剛才那婦人和八戒說的那些勾當,我都已經知道了。”接著,他就把八戒和婦人的對話一五一十地講給唐僧聽。唐僧聽了,也是半信半疑的。
過了一小會兒,便看到呆子將馬牽來拴好。長老問道:“你把馬放了?”八戒迴答說:“這附近沒有什麽好草,沒地方放馬。”行者聽了,說道:“沒地方放馬,那可有地方牽馬嗎?”八戒一聽這話,心裏明白消息已經走漏,頓時垂下頭,扭著脖子,努著嘴,皺著眉頭,半晌都不說話。
這時,又聽到“呀”的一聲,腰門打開了,隻見兩對紅燈,一副提壺,香雲繚繞,環佩叮當,那婦人帶著三個女兒走了出來,讓真真、愛愛、憐憐拜見取經的眾人。那三個女子在廳中排列站好,向眾人行禮。她們果然生得十分標致。隻見她們一個個蛾眉如翠,粉麵含春。身姿妖嬈,傾國傾城;體態窈窕,動人心弦。頭上的花鈿更顯嬌態,繡帶飄飄,超凡脫俗。半含笑意時,櫻桃小口微綻;緩步前行時,蘭麝香氣撲鼻。滿頭珠翠,顫巍巍地插著無數寶釵簪;遍體幽香,嬌滴滴地穿著花金縷細衣。這等美貌,哪裏是楚娃、西子能夠相比的?真可謂是九天仙女從天而降,月裏嫦娥走出廣寒宮。
那三藏合掌低頭,默默不語,孫大聖則佯佯不睬,似乎對眼前的情景毫不在意,少沙僧也轉背迴身,避開了眾人的目光。唯有那豬八戒,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那三個女子,眼中淫心紊亂,色膽縱橫,他扭捏著身子,悄聲說道:“有勞仙子下降。娘,請姐姐們去耶。”那三個女子聞言,微微一笑,轉身轉入屏風後麵,隻留下一對紗燈。
婦人見狀,開口問道:“四位長老,可曾商量好,讓哪個配我小女呢?”悟淨連忙說道:“我們已經商議過了,就讓那個姓豬的招贅門下吧。”八戒一聽,頓時急了,連忙說道:“兄弟,不要栽我,還是大家再商量商量吧。”行者卻笑著說:“還商量什麽?你剛才在後門首已經說得停停當當,‘娘’都叫了,還有什麽好商量的?師父做個男親家,這婆兒做個女親家,我老孫來做個保親,沙僧做個媒人。也不必看什麽通書了,今天就是個天恩上吉日,你趕緊去拜了師父,進去做女婿吧。”八戒聽了,連連搖頭,說道:“不行不行,這怎麽能行呢!”
行者道:“呆子,莫要吵鬧。你那口中的‘娘’不知叫了多少聲,又說什麽弄不成。快快應下,帶我們去吃些喜酒,也是美事一樁。”說罷,他一隻手揪著八戒,一隻手扯住婦人道:“親家母,快帶你的女婿進去吧。”那呆子腳步踉蹌,不知該往何處走。那婦人隨即喚來童子:“快去擦拭桌椅,準備晚齋,款待三位親家。我帶姑老爺去房裏歇息。”一旁又吩咐廚子安排筵席,明日一早會親。那幾個童子領命後,便去準備了。他們三人吃了齋飯,匆匆忙忙地在客座裏歇息,不再多言。
卻說那八戒跟著丈母,走進裏麵,隻見房舍層層疊疊,數不勝數。他磕磕絆絆地走著,一路上盡是門檻,不時被絆個跟頭。呆子道:“娘,走慢些。我對這裏的路不熟,你帶我走一程吧。”那婦人道:“這裏都是倉房、庫房、碾房之類的,還沒到廚房呢。”
八戒一邊磕磕撞撞地走著,一邊嘴裏嘟囔著:“好大的人家啊!”他在這曲折的道路上轉了好幾個彎,又走了半晌,才終於來到了內堂房屋。
那婦人笑著對八戒說:“女婿啊,你師兄說今天是天恩上吉日,就讓你招進來了。隻是時間倉促,來不及請陰陽先生來拜堂撒帳,你就朝上拜八拜吧。”八戒聽了,連忙說道:“娘,您說得對。您請上座,等我拜幾拜,就當作拜堂,也當作謝親,一舉兩得,豈不省事?”他的丈母笑著說:“也罷,也罷,你果然是個會過日子的女婿。我就坐著,你拜吧。”
八戒滿心歡喜地朝上拜了八拜,然後問道:“娘,您把哪個姐姐許配給我呢?”他的丈母麵露難色,說道:“正是因為這個事情有些為難。我想把大女兒許配給你,又怕二女兒不高興;要是把二女兒許配給你,又怕三女兒有意見;要是把三女兒許配給你,又怕大女兒不樂意。所以一直猶豫不決。”八戒一聽,連忙說道:“娘,既然您怕她們相爭,那就都許配給我吧,免得她們吵吵鬧鬧,亂了家法。”
他丈母聽聞八戒所言,不禁怒喝道:“豈有此理!你一人就想占我三個女兒不成!”八戒卻嬉皮笑臉地說道:“娘啊,您這話說的。從古至今,哪個男人沒有個三房四妾的?就算再多幾個,您女婿我也照單全收了。想當年,我年幼時,也曾學得個熬戰之法,保管能讓她們一個個都歡喜。”
那婦人聽了,氣得直搖頭,說道:“不好!不好!我這裏有一方手帕,你頂在頭上,遮住臉,然後撞個天婚。我讓女兒們從你跟前走過,你伸出手扯倒哪個,就把哪個配給你。”呆子聽了,依言接過手帕,頂在頭上。
此時,有詩為證:
癡愚不識本原由,色劍傷身暗自休。
從來信有周公禮,今日新郎頂蓋頭。
那呆子頂著手帕,整理妥當後,說道:“娘啊,請姐姐們出來吧。”他丈母便喊道:“真真、愛愛、憐憐,都出來撞天婚,配與你女婿。”
隻聽得環佩叮當,蘭麝馥鬱,仿佛有仙子在其間穿梭往來。那呆子見狀,竟真的伸出手去,想要撈住一個。他在人群中左撲右撞,卻始終碰不到任何人。來來往往的女子眾多,他卻一個也撈不著。他一會兒往東撲,抱住了柱子;一會兒往西撲,又摸到了板壁。如此來迴奔跑,他早已暈頭轉向,站立不穩,隻能不停地摔倒在地。他時而向前蹬著門扇,時而向後撞著磚牆,磕磕碰碰,摔得嘴腫頭青。最後,他坐在地上,大口喘著粗氣,說道:“娘啊,你女兒真是太狡猾了,我一個都撈不著,這可如何是好啊!”
那婦人走上前,為他揭開蓋頭,說道:“女婿,並非我女兒狡猾,而是她們都太過謙讓,不肯招你為婿。”八戒聽了,連忙說道:“娘啊,既然她們都不肯招我,那你就招了我吧。”
那婦人笑著說道:“好女婿呀!你怎如此沒大沒小,連丈母也敢要!我這三個女兒,心靈手巧,每人都縫製了一件珍珠嵌錦汗衫兒。你若能穿上其中一件,就讓那個女兒招你為婿吧。”八戒聽了,興奮地說道:“好,好,好!快把三件汗衫都拿來讓我試試;若都能穿得,就都招了我吧。”那婦人轉身走進房裏,隻拿出一件汗衫,遞給八戒。八戒迫不及待地脫下青錦布直裰,整理好汗衫,就往身上穿;然而,還沒來得及係上帶子,他就突然撲倒在地。原來,這件汗衫是用幾條繩索緊緊繃住的,八戒被勒得疼痛難忍。而此時,那婦人連同她的女兒們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另一邊,三藏、行者和沙僧一覺醒來,發現東方已經發白。他們揉揉眼睛,抬頭四處觀望,卻不見那座大廈高堂,也沒有雕梁畫棟,原來他們都睡在鬆柏林中。長老驚慌失措,急忙唿喊行者。沙僧也惶恐地說道:“哥哥,完了,完了,我們遇到鬼了!”
孫大聖心中早已了然,卻還是微微地笑道:“怎麽說?”長老指了指他們睡覺的地方,說道:“我們在這是睡在什麽地方。”行者笑著說:隻是不知道那呆子現在在何處受罪呢。”長老道:“你說的是哪個在受罪呀?”行者疑惑地問:“難道不是豬八戒嗎?”接著行者大笑起來,說:“昨日那戶人家的母女們,也不知是何方菩薩,在此顯化來考驗我們。想必是半夜裏就離開了,隻可憐那豬八戒要受罪了。”三藏聽了,趕忙合掌頂禮。這時,他們又看到後麵的古柏樹上,飄飄蕩蕩地掛著一張簡帖兒。沙僧急忙跑過去取下來,遞給師父看。隻見上麵寫著八句頌子:
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薩請下山。
普賢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間。
聖僧有德還無俗,八戒無禪更有凡。
從此靜心須改過,若生怠慢路途難!
那長老、行者、沙僧正專注地唱念此頌,突然間,隻聽得林深處傳來一陣高聲叫喊:“師父啊,快救救我!我要被繃死了!下次我再也不敢了!”
三藏聽聞,心中一驚,忙問道:“悟空,那叫喚的可是悟能?”
沙僧在一旁點頭應道:“正是八戒。”
行者卻不以為意,說道:“兄弟,別理他,我們繼續趕路吧。”
三藏麵露不忍之色,說道:“那呆子雖然心性愚頑,但為人憨厚直爽,倒也有些力氣,能挑得行李。況且當日菩薩念他一片赤誠,救他隨我們一同西行。想必他經過此次教訓,以後也不敢再犯了。”
那沙和尚聽了師父的話,默默地卷起鋪蓋,收拾好擔子。孫大聖也解開韁繩,牽著馬,引著唐僧進入林中尋找八戒。
咦!這真的是:
從正修持須謹慎,掃除愛欲自歸真。
畢竟不知那八戒現在是否安全,且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