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那孫大聖心中懊惱煩悶,獨自一人飛騰在空中,想要迴到花果山的水簾洞中,又怕被自己洞府中的那些小妖怪們嘲笑,說他出爾反爾,不是個大丈夫所為;想要去投奔天宮吧,又擔心天宮不會讓他長久居住;想要去投靠海島,又覺得不好意思麵對三島諸仙;想要去投奔龍宮,又不願意低聲下氣地向龍王求救;真真是沒有依靠啊,隻能自己苦苦思索著:“罷了,罷了,罷了!我還是迴去拜見我的師父吧,這樣才有可能修成正果。”
於是他按下雲頭,徑直飛到三藏的馬前,恭敬地站在那裏說道:“師父,請原諒弟子這一次!從此以後,弟子再也不敢行兇作惡了,一定聽從師父的教誨。無論如何,還請師父讓我保護你前往西天取經。”唐僧見到孫悟空迴來了,仍然不理會他,勒住馬韁繩,立刻念起了緊箍兒咒。顛來倒去,念了二十多遍,終於把大聖咒倒在地,金箍深深地陷入了肉裏足有一寸深,這才停了下來,說道:“你既然已經離開了,為何又迴來糾纏於我?”
行者忙說:“莫念,莫念啊!我也是有地方可以過活的人,但恐怕沒有我,你到不了西天。”唐僧生氣地說:“你這猢猻,亂殺生靈,給我帶來了多少麻煩,現在真的不需要你了!我能不能去得了西天,跟你沒關係。快走,快走!再晚一點,我就又要念緊箍咒了。這次我絕對不會停嘴,會把你的腦漿都勒出來!”孫悟空疼得受不了,看到師父根本沒有迴心轉意的意思,無奈之下,隻好再次駕駛筋鬥雲,飛到空中。突然醒悟過來:“這個和尚辜負了我的心意,我還是去向普陀崖告訴觀音菩薩吧。”
好一個大聖,迅速調轉筋鬥雲,不到一個時辰,就早早來到了南洋大海。停下祥光,直接來到落伽山,闖入紫竹林中,忽然看見木叉行者迎麵向他行禮問:“大聖要去哪裏?”
行者說道:“我要拜見菩薩。”木叉隨即引領行者來到潮音洞口,又見善財童子行禮道:“大聖,您從何而來?”行者迴答:“我有事要向菩薩稟報。”善財聽到一個“告”字,不禁笑道:“好個刁鑽嘴利的猴兒!還像當初我捉住唐僧時被你欺負的樣子!我菩薩乃是大慈大悲、大願大乘、救苦救難、無邊無量的聖善菩薩,有什麽不對之處,你竟然要告他?”行者滿心鬱悶,一聽到這話,心中怒火中燒,怒喝一聲,將善財童子喝得倒退幾步,說道:“你這背信棄義、忘恩負義的小畜生,實在是愚蠢魯莽!那時你興風作浪、成精作怪,我請菩薩收服了你,讓你皈依正道、受持佛法,如今你得以享受這般極樂長生、自在逍遙、與天同壽的福祉,不但不拜謝老孫,反而如此侮辱怠慢!我確實是有事前來請求菩薩相助,你怎麽能說我是刁鑽嘴利要告菩薩呢?”善財趕忙賠笑道:“大聖還是這般急性子。我隻是與你開個玩笑,你怎麽就變臉了呢?”
正在講述之時,隻見一隻白鸚哥在空中來迴飛舞,眾人知曉這是菩薩的召喚。木叉與善財趕忙向前引導,來到了寶蓮台下。行者望見菩薩,立刻俯身參拜,淚水如泉湧般止不住地流淌,放聲大哭起來。
菩薩示意木叉和善財將行者扶起,說道:“悟空,你有何事如此傷感,不妨明明白白地說出來。莫要哭泣,莫要哭泣,我會為你救苦消災的。”行者再次含淚參拜,說道:“想當年弟子還是凡人之時,何曾受過這等氣啊!自從承蒙菩薩解脫天災,讓我皈依佛門,保護唐僧前往西天拜佛求經,我弟子舍生忘死,拚命解救他脫離魔障,就如同從老虎口中奪取脆骨,在蛟龍背上揭下鱗片一般艱難。隻期望能夠修成正果,洗淨業障,消除邪惡,怎料那長老竟然背信棄義,忘卻恩情,直接迷失了一片善緣,更不分辨是非黑白!”
菩薩問道:“先說說這黑白緣由讓我聽聽吧。”於是行者將那打殺草寇的前因後果,細細陳述了一遍。原來唐僧因為他打死了很多人,心生怨恨,不分青紅皂白,就念起了緊箍兒咒,還驅趕了他好幾次。他感到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所以特意前來向菩薩訴說。菩薩說道:“唐三藏奉旨意前往西天取經,一心想要秉持善良成為僧人,絕對不會輕易傷害他人性命。像你這樣擁有無邊的神通,為什麽要打死那麽多草寇呢?草寇雖然不是好人,但畢竟也是人的身體,不應該被打死。這和那些妖禽怪獸、鬼魅精魔不一樣。那些妖怪被打死,是你的功績;而這些人被打死,就是你的不仁。隻要你驅散他們,自然就能救出你的師父。按照我的公正論斷,還是你的行為不好。”
行者噙淚叩頭道:“縱然是弟子有過錯,但也應當將功贖罪啊,怎麽能就這樣驅逐我呢?還請菩薩大發慈悲,將鬆箍兒咒念念,褪下金箍,還給您,讓我仍舊迴到水簾洞逃命去吧!”菩薩笑著說:“這緊箍兒咒,本來就是如來傳給我的。當年他派我到東土尋找取經人,賜予我三件寶物,分別是錦襴袈裟、九環錫杖和金、緊、禁三個箍兒。並秘密傳授給我三篇咒語,但是並沒有鬆箍兒咒。”行者說:“既然如此,那我就向菩薩告別了。”菩薩問:“你要離開我去哪裏?”行者迴答:“我要上西天,拜見如來,請求他念鬆箍兒咒。”菩薩說:“你先別走,我來幫你看看運勢如何。”行者說:“不用看了,已經夠倒黴了。”菩薩說:“我不是要看你的,而是要看唐僧的運勢。”
好菩薩,端坐在蓮花台上,用心關注著三界萬物,用慧眼看透世間萬物,瞬間開口說道:“悟空啊,你的師父馬上就要遭遇傷身之難,很快就會來找你。你就在這裏等著吧,等我跟唐僧說明情況,讓他繼續和你一起去西天取經,修成正果。”孫悟空隻能恭敬地聽從菩薩的指示,不敢再有任何放肆的行為,靜靜地站在寶蓮台下等待。
話說唐長老自從趕走了孫悟空後,就讓豬八戒牽著馬,沙和尚挑著擔子,他們四個人騎著馬向西奔走,不到五十裏遠,三藏突然拉住韁繩說道:“徒弟們,我們從五更天出發到現在,已經走了很久了,我又被那弼馬溫惹得生氣,這半天又餓又渴,誰能去化點齋飯給我吃呢?”豬八戒迴答道:“師父您先下馬休息一下,我看看附近有沒有村莊可以去化齋。”三藏聽了,立刻從馬上下來。豬八戒縱身飛到半空,仔細觀察四周,但看到的都是連綿起伏的山嶺,根本沒有人家。八戒隻好降落在地上,對三藏說道:“實在找不到地方化齋。一眼望去,全是山嶺,一個村莊都看不到。”
三藏說道:“既然沒有化齋的地方,能得到一些水來解渴也是可以的。”八戒迴答說:“等我去南山澗下取些水來。”沙僧隨即取出缽盂,遞給八戒。八戒托著缽盂,駕起雲霧離去。那長老坐在路旁,等待了許久,都不見八戒迴來,可憐他口渴難耐,痛苦不堪。有一首詩為證。詩中寫道:
保護精神、滋養氣息被稱為精,情感和性格原本就是一種稟賦形態。心情紛亂、神誌昏迷會引發各種疾病,身體衰老、精神衰敗則會導致道德本源的傾斜。
三朵花不能成就隻是徒勞忙碌,四大元素蕭條白費力氣爭奪。土木工程無法成功,金水也會斷絕,法身懶散何時才能修成正果!
沙僧在旁邊,看到三藏饑渴難忍,八戒又遲遲取不到水,隻好穩住行李,係好白馬,對唐僧說:“師父,您在這裏安心等著,等我去催促一下水。”長老含著眼淚無話可說,隻能點頭迴應。沙僧急忙駕馭雲光,也向著南山飛去。
那唐僧獨自一人煉丹熬藥,遭受了極大的痛苦和困難。正當他驚慌失措的時候,突然聽到一聲巨響,嚇得他趕緊起身查看,原來孫悟空正跪在路邊,雙手捧著一個瓷杯說道:“師父,如果沒有我老孫,你連一口水都喝不到呢。這一杯清涼的水,你先喝一口解解渴,等我再去化些齋飯迴來。”唐僧迴答說:“我不喝你的水!就算立刻渴死,也是我的命數!我不需要你了,你走吧!”悟空急忙解釋道:“如果沒有我,你根本無法到達西天取得真經。”唐僧卻固執地迴應:“能不能到達西天與你無關!你這調皮搗蛋的猴子,總是纏著我幹嘛!”悟空聽後臉色大變,憤怒地辱罵唐僧:“你這個無情無義的和尚,竟然如此輕視我!”說著便揮舞起金箍棒,扔掉瓷杯,朝著唐僧的脊梁骨打了下去。唐僧頓時昏迷不醒,無法說話,而悟空則將兩個青氈包袱提起,駕馭著筋鬥雲,消失得無影無蹤。
卻說那八戒手托著缽盂,直奔山南坡下而去。忽然,他瞧見山凹之間,有一座草舍人家。先前他並未發現,隻因被高山遮擋住了視線。如今走到近前,才知曉這是戶人家。
呆子心中暗自思量道:“我這副醜陋嘴臉,定然會把人嚇跑,白費心思,肯定化不到齋飯。必須得變個模樣才行,必須得變個模樣才行!”這呆子倒也機靈,撚動法訣,念起咒語,將身子搖了七八搖,瞬間化作一個患有食癆病的黃胖和尚。他嘴裏哼哼唧唧,步履蹣跚地挨近門前,高聲叫道:“施主,廚中有剩飯,路上有饑人。貧僧乃是從東土而來,前往西天取經的。我師父在路途中饑渴難耐,家中若有鍋巴冷飯,還望能施舍一些,救救急。”
原來,那家的男人都不在家,全都下田插秧種穀去了;隻有兩個女人在家,剛剛煮好午飯,盛起兩盆,正準備收拾送去田裏。鍋裏還剩下一些飯和鍋巴,尚未盛出來。那兩個女人見他這副病懨懨的模樣,又聽他說著東土往西天去的話,隻擔心他是病得糊塗了在胡言亂語,又怕他跌倒在門前,死在那裏。無奈之下,隻好連哄帶勸,將一些剩飯鍋巴,滿滿地盛了一缽給他。
呆子接過缽盂,轉身恢複了本相,沿著原路返迴。
正行走間,忽然聽到有人喊“八戒”。八戒抬起頭看去,原來是沙僧站在山崖上大聲唿喊:“這裏來!這裏來!”八戒趕忙下崖,迎著沙僧走到他麵前說道:“這澗裏這麽多清澈的水不舀,你要去哪裏呢?”八戒笑著迴答說:“我剛才看到山凹子裏有戶人家,就去化緣得到了這一缽幹飯。”沙僧高興地說:“有飯吃當然好,隻是師父口渴得厲害,怎麽能找到水喝呢?”八戒自信滿滿地說:“要找水並不難,你把衣襟用來兜住這缽飯,我去用缽盂舀些水迴來。”
於是兩人歡歡喜喜地迴到路上,然而眼前的景象卻讓他們大吃一驚。隻見唐僧臉朝地麵摔倒在地,毫無動靜;白馬掙脫韁繩,在路旁嘶鳴奔跑跳躍;而行李擔子早已不知去向。八戒頓時驚慌失措,跺腳捶胸,大唿小叫起來:“不用多說了,肯定是孫悟空趕走的那些妖怪餘孽,又迴來殺害師父,搶走行李了!”
沙僧聽到孫悟空說唐僧死了,連忙說道:“先去把馬拴好再說!”然後不停地歎氣,嘴裏念叨著:“完了,完了!這真的是半途而廢,中道而止啊!”接著大聲唿喊:“師父!”眼淚像珍珠一樣滾落下來,傷心地痛哭起來。八戒見狀,安慰道:“兄弟,別哭了。現在事情已經這樣了,關於取經的事,就別再提了。你守著師父的屍體,等我騎馬去附近的府州縣鄉村店集市賣掉,換幾兩銀子,買一口棺材,把師父埋葬了,我們兩個各自尋找出路散夥吧。”
沙僧實在不忍心離開,他將唐僧的身體翻轉過來,用自己的臉貼著唐僧的臉,哭泣著說:“可憐的師父啊!”就在這時,他們驚訝地發現唐僧的口鼻中竟然吐出了熱氣,胸前也感覺溫暖。沙僧急忙喊道:“八戒,快來看,師父還沒有死呢!”八戒這才走近前來扶起唐僧。唐僧逐漸蘇醒過來,呻吟了一會兒後,生氣地罵道:“好可惡的猴子,竟敢打死我!”沙僧和八戒連忙問道:“是誰打死了你?”
長老沉默不語,隻是深深歎息。過了一會兒,他討了幾口水喝,然後說道:“徒弟們啊,你們剛剛離開不久,那孫悟空就又迴來纏著我。我堅決不肯收他為徒,他竟然打了我一棒,還搶走了我的青氈包袱。”八戒聽到這裏,咬牙切齒,怒火中燒地罵道:“這個可惡的潑猴,怎麽敢如此無禮!”他吩咐沙僧:“你好好照顧師父,我要去他家討要包袱!”沙僧連忙勸道:“你先別發火。我們先攙扶師父到那山凹人家,化些熱茶湯給他喝,把先前化好的飯菜加熱一下給師父吃,等師父恢複體力後,我們再去找那猴子算賬。”
八戒聽從了沙僧的建議,小心翼翼地把師父扶上馬,自己則拿著缽盂,兜著冷飯,一路來到那家門口。隻見家中隻有一個老婆子,她一見他們到來,立刻慌張地躲進屋裏。沙僧雙手合十,恭敬地對老婆子說:“老母親,我們是從東土大唐前往西天取經的僧人。師父身體有些不適,特意前來貴府,想向您討一口熱茶湯,讓他喝點熱湯,吃點東西。”
那媽媽說道:“方才才有個患了食癆病的和尚,自稱是從東土而來,已經化齋離去了,現在又來一個什麽東土的。我家中無人,還請你去別家看看吧。”長老聽聞此言,趕忙扶著八戒,下馬躬身說道:“老婆婆,我有三個徒弟,他們齊心協力,保護我前往天竺國大雷音寺拜佛求經。隻是我的大徒弟,名叫孫悟空,他生性兇惡,不遵守善道,我便將他逐迴。沒想到他竟暗暗跟來,在我背上打了一棒,還搶走了我的行囊和衣缽。如今我需要派一個徒弟去尋找他並討迴行李,由於在那空曠的路上無處可坐,所以特地來老婆婆府上暫且休息片刻。等討迴行李後我們就會離開,絕不會久留。”那媽媽說道:“剛才有個患了食癆病的黃胖和尚,他來化齋,也說是從東土前往西天去的,怎麽又有一夥人?”
八戒忍不住笑道:“那就是我呀。因為我長得嘴長耳大,擔心你家會害怕,不肯給我齋飯,所以才變成那副模樣。你要是不信,我兄弟衣兜裏裝的不就是你家的鍋巴飯嗎?”那媽媽認出果然是她給的飯,於是便不再拒絕他們,留他們坐了下來。隨後,她燒了一罐熱茶,遞給沙僧用來泡飯。
沙僧趕忙將冷飯泡好,恭敬地遞給師父。師父吃了幾口後,定了定神,說道:“誰去討要行李呢?”八戒自告奮勇道:“我前年曾因師父趕他迴去,去花果山找過他一次,認得水簾洞的路。讓我去吧!”長老搖搖頭說:“你去不得。那猢猻原本就與你不和,你說話又粗魯,萬一有一言兩句不對,他可能就要打你。還是讓悟淨去吧。”沙僧點頭應道:“我去,我去。”長老又細心地吩咐沙僧道:“你到了那裏,要留意觀察情況。他若願意給你包袱,你就假意謝謝他,然後拿迴來;若他不肯,千萬不要與他爭執,直接前往南海菩薩那裏,將此事告知菩薩,請菩薩去問他要。”沙僧一一牢記在心。他轉身向八戒說道:“我現在就去找他,你千萬不要抱怨,要好好供養師父。這戶人家也不可撒潑,以免他們不肯提供飯食。我去去就迴。”
八戒連連點頭說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但你不管能不能討要成功,都要盡快迴來,可千萬不能像挑著尖擔一樣,一頭沒了另一頭也沒了啊!”沙僧聽後,念動咒語,駕駛著祥雲,徑直向東勝神洲飛去。真是:
身體雖然在飛翔,但心思卻不在身上,沒有爐火怎麽能煉製丹藥呢?黃婆離開主人去找金公,木母延請老師卻遭遇病痛。此次前去不知道何時才能返迴,這一迴難以估量什麽時候才能迴來。五行相生相克的情感並不順暢,隻能等待心猿再次進入關卡。
那沙僧在半空中飛行了三天三夜,終於到達了東洋大海。忽然聽到波濤洶湧的聲音,他低下頭看去,果然是:
黑霧彌漫天空,陰氣濃厚,滄溟吞沒太陽,早晨的光線寒冷。
他亦無意觀賞遊玩,望著仙山渡過瀛州,朝著東方徑直抵達花果山的地界。乘著海風,踏著水勢,又過了許久,方才望見高峰如排列的戟一般聳立,峻峭的石壁如懸掛的屏風。待來到峰頭,按住雲彩尋找道路下山,尋覓水簾洞。走近前,隻聽到一片喧鬧之聲,隻見那山上有無數的猴精,喧鬧叫嚷著。沙僧又走近仔細再看,原來是孫行者高高地坐在石台之上,雙手扯著一張紙,大聲地念道:
“東土大唐王皇帝李世民,駕前敕命禦弟聖僧陳玄奘法師,前往西方天竺國娑婆靈山大雷音寺專門拜見如來佛祖求取真經。朕因疾病纏身,魂魄遊曆地府,幸得陽壽未盡,感激冥君放行讓我還陽,廣施善緣,修建超度亡魂的道場。承蒙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金身顯現,指示西方有佛有經,可以超度幽冥亡魂超脫苦難,特地派遣法師玄奘,遠涉千山萬水,詢問尋求經偈。倘若經過西方諸國,不毀滅善緣,依照牒文施行。
大唐貞觀一十三年秋吉日禦前文牒。自從告別大國以來,經過諸多邦國,中途收得大徒弟孫悟空行者,二徒弟豬悟能八戒,三徒弟沙悟淨和尚。”
行者拿起通關文牒,口中念念有詞,從頭又念了一遍。沙僧在一旁聽得真切,這分明是師父的通關文牒,他不禁走上前去,厲聲高叫道:“師兄,你為何要念師父的關文?”
那行者聽到聲音,急忙抬頭,卻不認得眼前之人是沙僧,大聲喝道:“拿來!拿來!”眾猴見狀,一擁而上,將沙僧團團圍住,拖拖拽拽地把他拉到行者麵前。行者喝問道:“你是何人?竟敢擅闖我的仙洞?”
沙僧見行者變了臉,不肯相認,心中十分難過,但他還是強忍著悲痛,朝上行了一禮,說道:“上告師兄,之前確實是師父性情急躁,錯怪了師兄,還將師兄咒了好幾遍,最後把師兄逐迴了家。我們師兄弟幾個沒有及時勸解,又因為師父饑渴難耐,我便去尋水為他化齋。沒想到師兄好意歸來,卻又怪師父執法不留情麵,竟然將師父打倒在地,致使師父昏迷不醒,還搶走了行李。後來我們救醒了師父,我便特地前來拜見師兄。如果師兄不怨恨師父,還念及昔日解脫之恩,就請和小弟一起帶著行李迴去見師父,共同前往西天,修成正果。倘若師兄怨恨太深,不肯同去,也請把包袱還給小弟,讓師兄在這深山之中,安享晚年,這也算是兩全其美的辦法了。”
行者聽後,不禁冷笑起來:“賢弟啊,你這話可真不符合我的心意。我打唐僧、搶行李,並不是因為我不想去西天取經,也不是因為我喜歡留在這裏;而是我現在已經熟讀了牒文,可以自己去西天拜佛求經,然後送到東土,這樣一來,隻有我一個人能成功,讓那南贍部洲的人們都尊我為祖師,世代傳頌我的名字。”沙僧笑著說:“師兄,你這麽說就不太合適了。自古以來,從來沒有聽說過‘孫行者取經’的說法。我佛如來創造了三藏真經,原本是由觀音菩薩向東土尋找取經人來求經,要求我們曆經千辛萬苦,訪問各國,保護那位取經人。菩薩曾經說過:取經人乃是如來的弟子,法號叫做金蟬長老。隻因為他不認真聽佛祖講經,被貶低到靈山之下,轉世投胎到了東土,讓他修正西方,重新修煉大道。在路上遇到這些魔障,是為了解救我們三個人,讓我們成為他的護法。如果兄長不能帶著唐僧一起去,哪個佛祖會把經文傳授給你呢!這豈不是白費了一番心思嗎?”
那行者道:“賢弟,你原來懵懂,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諒你說你有唐僧,同我保護,我就沒有唐僧?我這裏另選個有道的真僧在此,老孫獨力扶持,有何不可!已選明日大走起身去矣。你不信,待我請來你看。”說罷,行者便叫:“小的們,快請老師父出來!”隻見小猴們果跑進洞去,牽出一匹白馬,請出一個唐三藏,後麵跟著一個八戒,挑著行李;一個沙僧,拿著錫杖。
這沙僧見了,頓時大怒道:“我老沙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裏又有一個沙和尚!不要無禮,吃我一杖!”說時遲那時快,好沙僧,雙手舉降妖杖,朝著“假沙僧”的腦袋就劈了下去,隻一下,便將其打死了,原來這是一個猴精所變。那行者見此情形,不禁惱羞成怒,掄起金箍棒,率眾猴將沙僧圍了起來。沙僧東衝西撞,想要打出一條出路,最終還是憑借著雲霧,成功逃脫了。他一邊逃,一邊說道:“這潑猴如此憊懶,我定要去菩薩那裏告他一狀!”
那行者見沙僧打死一個猴精,竟把沙和尚逼得揚長而去,他卻也並不來追趕。隻見其慢悠悠地迴到洞中,指使小的們將打死的妖屍拖至一旁,而後殘忍地剝了皮,取其肉加以煎炒,又取出椰子酒、葡萄酒,與眾多猴兒一同大快朵頤。不僅如此,他還另選了一個擅長變化的妖猴,讓其變化成沙和尚的模樣,重新教導,妄圖讓這假沙僧代替真沙僧,繼續前往西方取經,此事暫且不提。
再說沙僧,他一路駕雲,離開了東海,日夜兼程,經過整整一晝夜的飛行,終於抵達了南海。正在前行之時,他遠遠地便望見落伽山已近在眼前,心中大喜,急忙降低雲霧,仔細觀瞧。
包羅乾坤之奧秘,囊括天地之區域。匯聚百川而沐浴日月光輝,容納眾流而生出清風明月。潮水洶湧奔騰,如同巨大的鯤魚在變化;波濤翻滾浩蕩,好似巨大的鼇魚在遊動。水流通向西北海,海浪匯合正東洋。四海相連,同屬大地的脈絡;仙方洲島,各自有仙宮居住。休要說滿地都是蓬萊仙境,且看這普陀雲洞的美妙景致。
山頭霞光燦爛,壯大著元氣精華;岩下祥瑞之風蕩漾,月光晶瑩明亮。紫竹林中孔雀飛翔,綠楊枝上靈鸚啼鳴。琪花瑤草年年秀麗,寶樹金蓮歲歲生長。白鶴多次朝山頂飛來,素鸞數次來到山亭。遊魚也能理解修行的真諦,躍浪穿波,聆聽佛經。
沙僧徐步登上落伽山,觀賞這仙境。隻見木叉行者迎麵而來,說道:“沙悟淨,你不保唐僧去取經,卻來這裏幹什麽?”
沙僧恭敬地作禮完畢,說道:“弟子有一事特來朝見菩薩,煩請菩薩為我引見引見。”木叉心中知曉沙僧此來是為了尋找行者,便沒有提及此事,直接先進去對菩薩說道:“外有唐僧的小徒弟沙悟淨前來朝拜。”孫行者在台下聽到,心中暗笑:“這必定是唐僧遭遇了困難,沙僧前來請菩薩相助。”菩薩隨即命木叉將沙僧叫進來。
沙僧倒身下拜,拜完之後,抬頭正要講述之前發生的事情,忽然看見孫行者站在旁邊。他來不及說話,便舉起降妖杖朝著行者的臉劈去。行者並沒有還手,而是側身躲過了這一擊。沙僧口中不停地怒罵道:“我把你這個犯下十惡不赦之罪、造反的潑猴!你竟然又來欺騙菩薩!”菩薩大聲喝道:“悟淨,不要動手。有什麽事情先與我說。”
沙僧收了寶杖,再次向台下拜去,隨後氣衝衝地對菩薩說道:“這猴子一路上行兇作惡,簡直數不勝數。前些日子,在山坡下他打死了兩個剪徑的強盜,師父因此責怪了他。沒想到晚上我們竟宿在了賊窩主的家裏,那猴子又將一夥賊人全部打死,還血淋淋地提著一個人頭來給師父看。師父被嚇得跌下馬來,罵了他幾句,便趕他迴去了。分別之後,師父饑渴難耐,便讓八戒去尋水。八戒久等不來,師父又讓我去尋他。不曾想,那孫行者見我二人不在,竟又折迴來用鐵棍打了師父,還搶走了兩個青氈包袱。
我等迴來,趕忙將師父救醒,隨後便前往他的水簾洞尋找他,想要討迴包袱。怎料他竟變了臉,不肯認我,還將師父的關文反複念了又念。我問他念了做甚,他竟說不再保護唐僧,而是要自己上西天取經,將經文送到東土,以此算作他的功果,還要立他為祖,讓他的名聲萬古傳揚。我又說:“沒有唐僧,誰會傳經給你?”他卻迴答說他已經選了一個有道的真僧。接著他請出那人,果然是一匹白馬,一個唐僧,後麵還跟著八戒和沙僧。我說道:“我便是沙和尚,哪裏又有個沙和尚?”於是我衝上前去,打了他一寶杖,這才發現原來是個猴精。他便率眾捉拿我,無奈之下,我隻好特來向菩薩告狀。隻是不知他會使筋鬥雲,預先到了此處;也不知他用了什麽巧語花言,竟然隱瞞了菩薩。菩薩說道:“悟淨,不要冤枉人。悟空到此,如今已經四天了。我更是不曾放他迴去,他又哪裏有另請唐僧,自己去取經的意思呢?”
沙僧急忙說道:“我怎麽可能會欺騙菩薩呢!現在花果山水簾洞裏確實有個孫行者啊!”菩薩點了點頭,說:“既然這樣,你先別急著生氣。讓悟空跟你一起迴花果山看看吧。如果是真的孫悟空,就很難消滅他;但要是假的,那就容易解決了。你們到那兒自然就能知道真相。”
孫悟空聽了這話,立刻和沙僧向菩薩告辭。他們這一去,來到了花果山前,要分清黑白、辨明真假。
至於到底該怎麽分辨,那就得等下一迴再講了。
於是他按下雲頭,徑直飛到三藏的馬前,恭敬地站在那裏說道:“師父,請原諒弟子這一次!從此以後,弟子再也不敢行兇作惡了,一定聽從師父的教誨。無論如何,還請師父讓我保護你前往西天取經。”唐僧見到孫悟空迴來了,仍然不理會他,勒住馬韁繩,立刻念起了緊箍兒咒。顛來倒去,念了二十多遍,終於把大聖咒倒在地,金箍深深地陷入了肉裏足有一寸深,這才停了下來,說道:“你既然已經離開了,為何又迴來糾纏於我?”
行者忙說:“莫念,莫念啊!我也是有地方可以過活的人,但恐怕沒有我,你到不了西天。”唐僧生氣地說:“你這猢猻,亂殺生靈,給我帶來了多少麻煩,現在真的不需要你了!我能不能去得了西天,跟你沒關係。快走,快走!再晚一點,我就又要念緊箍咒了。這次我絕對不會停嘴,會把你的腦漿都勒出來!”孫悟空疼得受不了,看到師父根本沒有迴心轉意的意思,無奈之下,隻好再次駕駛筋鬥雲,飛到空中。突然醒悟過來:“這個和尚辜負了我的心意,我還是去向普陀崖告訴觀音菩薩吧。”
好一個大聖,迅速調轉筋鬥雲,不到一個時辰,就早早來到了南洋大海。停下祥光,直接來到落伽山,闖入紫竹林中,忽然看見木叉行者迎麵向他行禮問:“大聖要去哪裏?”
行者說道:“我要拜見菩薩。”木叉隨即引領行者來到潮音洞口,又見善財童子行禮道:“大聖,您從何而來?”行者迴答:“我有事要向菩薩稟報。”善財聽到一個“告”字,不禁笑道:“好個刁鑽嘴利的猴兒!還像當初我捉住唐僧時被你欺負的樣子!我菩薩乃是大慈大悲、大願大乘、救苦救難、無邊無量的聖善菩薩,有什麽不對之處,你竟然要告他?”行者滿心鬱悶,一聽到這話,心中怒火中燒,怒喝一聲,將善財童子喝得倒退幾步,說道:“你這背信棄義、忘恩負義的小畜生,實在是愚蠢魯莽!那時你興風作浪、成精作怪,我請菩薩收服了你,讓你皈依正道、受持佛法,如今你得以享受這般極樂長生、自在逍遙、與天同壽的福祉,不但不拜謝老孫,反而如此侮辱怠慢!我確實是有事前來請求菩薩相助,你怎麽能說我是刁鑽嘴利要告菩薩呢?”善財趕忙賠笑道:“大聖還是這般急性子。我隻是與你開個玩笑,你怎麽就變臉了呢?”
正在講述之時,隻見一隻白鸚哥在空中來迴飛舞,眾人知曉這是菩薩的召喚。木叉與善財趕忙向前引導,來到了寶蓮台下。行者望見菩薩,立刻俯身參拜,淚水如泉湧般止不住地流淌,放聲大哭起來。
菩薩示意木叉和善財將行者扶起,說道:“悟空,你有何事如此傷感,不妨明明白白地說出來。莫要哭泣,莫要哭泣,我會為你救苦消災的。”行者再次含淚參拜,說道:“想當年弟子還是凡人之時,何曾受過這等氣啊!自從承蒙菩薩解脫天災,讓我皈依佛門,保護唐僧前往西天拜佛求經,我弟子舍生忘死,拚命解救他脫離魔障,就如同從老虎口中奪取脆骨,在蛟龍背上揭下鱗片一般艱難。隻期望能夠修成正果,洗淨業障,消除邪惡,怎料那長老竟然背信棄義,忘卻恩情,直接迷失了一片善緣,更不分辨是非黑白!”
菩薩問道:“先說說這黑白緣由讓我聽聽吧。”於是行者將那打殺草寇的前因後果,細細陳述了一遍。原來唐僧因為他打死了很多人,心生怨恨,不分青紅皂白,就念起了緊箍兒咒,還驅趕了他好幾次。他感到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所以特意前來向菩薩訴說。菩薩說道:“唐三藏奉旨意前往西天取經,一心想要秉持善良成為僧人,絕對不會輕易傷害他人性命。像你這樣擁有無邊的神通,為什麽要打死那麽多草寇呢?草寇雖然不是好人,但畢竟也是人的身體,不應該被打死。這和那些妖禽怪獸、鬼魅精魔不一樣。那些妖怪被打死,是你的功績;而這些人被打死,就是你的不仁。隻要你驅散他們,自然就能救出你的師父。按照我的公正論斷,還是你的行為不好。”
行者噙淚叩頭道:“縱然是弟子有過錯,但也應當將功贖罪啊,怎麽能就這樣驅逐我呢?還請菩薩大發慈悲,將鬆箍兒咒念念,褪下金箍,還給您,讓我仍舊迴到水簾洞逃命去吧!”菩薩笑著說:“這緊箍兒咒,本來就是如來傳給我的。當年他派我到東土尋找取經人,賜予我三件寶物,分別是錦襴袈裟、九環錫杖和金、緊、禁三個箍兒。並秘密傳授給我三篇咒語,但是並沒有鬆箍兒咒。”行者說:“既然如此,那我就向菩薩告別了。”菩薩問:“你要離開我去哪裏?”行者迴答:“我要上西天,拜見如來,請求他念鬆箍兒咒。”菩薩說:“你先別走,我來幫你看看運勢如何。”行者說:“不用看了,已經夠倒黴了。”菩薩說:“我不是要看你的,而是要看唐僧的運勢。”
好菩薩,端坐在蓮花台上,用心關注著三界萬物,用慧眼看透世間萬物,瞬間開口說道:“悟空啊,你的師父馬上就要遭遇傷身之難,很快就會來找你。你就在這裏等著吧,等我跟唐僧說明情況,讓他繼續和你一起去西天取經,修成正果。”孫悟空隻能恭敬地聽從菩薩的指示,不敢再有任何放肆的行為,靜靜地站在寶蓮台下等待。
話說唐長老自從趕走了孫悟空後,就讓豬八戒牽著馬,沙和尚挑著擔子,他們四個人騎著馬向西奔走,不到五十裏遠,三藏突然拉住韁繩說道:“徒弟們,我們從五更天出發到現在,已經走了很久了,我又被那弼馬溫惹得生氣,這半天又餓又渴,誰能去化點齋飯給我吃呢?”豬八戒迴答道:“師父您先下馬休息一下,我看看附近有沒有村莊可以去化齋。”三藏聽了,立刻從馬上下來。豬八戒縱身飛到半空,仔細觀察四周,但看到的都是連綿起伏的山嶺,根本沒有人家。八戒隻好降落在地上,對三藏說道:“實在找不到地方化齋。一眼望去,全是山嶺,一個村莊都看不到。”
三藏說道:“既然沒有化齋的地方,能得到一些水來解渴也是可以的。”八戒迴答說:“等我去南山澗下取些水來。”沙僧隨即取出缽盂,遞給八戒。八戒托著缽盂,駕起雲霧離去。那長老坐在路旁,等待了許久,都不見八戒迴來,可憐他口渴難耐,痛苦不堪。有一首詩為證。詩中寫道:
保護精神、滋養氣息被稱為精,情感和性格原本就是一種稟賦形態。心情紛亂、神誌昏迷會引發各種疾病,身體衰老、精神衰敗則會導致道德本源的傾斜。
三朵花不能成就隻是徒勞忙碌,四大元素蕭條白費力氣爭奪。土木工程無法成功,金水也會斷絕,法身懶散何時才能修成正果!
沙僧在旁邊,看到三藏饑渴難忍,八戒又遲遲取不到水,隻好穩住行李,係好白馬,對唐僧說:“師父,您在這裏安心等著,等我去催促一下水。”長老含著眼淚無話可說,隻能點頭迴應。沙僧急忙駕馭雲光,也向著南山飛去。
那唐僧獨自一人煉丹熬藥,遭受了極大的痛苦和困難。正當他驚慌失措的時候,突然聽到一聲巨響,嚇得他趕緊起身查看,原來孫悟空正跪在路邊,雙手捧著一個瓷杯說道:“師父,如果沒有我老孫,你連一口水都喝不到呢。這一杯清涼的水,你先喝一口解解渴,等我再去化些齋飯迴來。”唐僧迴答說:“我不喝你的水!就算立刻渴死,也是我的命數!我不需要你了,你走吧!”悟空急忙解釋道:“如果沒有我,你根本無法到達西天取得真經。”唐僧卻固執地迴應:“能不能到達西天與你無關!你這調皮搗蛋的猴子,總是纏著我幹嘛!”悟空聽後臉色大變,憤怒地辱罵唐僧:“你這個無情無義的和尚,竟然如此輕視我!”說著便揮舞起金箍棒,扔掉瓷杯,朝著唐僧的脊梁骨打了下去。唐僧頓時昏迷不醒,無法說話,而悟空則將兩個青氈包袱提起,駕馭著筋鬥雲,消失得無影無蹤。
卻說那八戒手托著缽盂,直奔山南坡下而去。忽然,他瞧見山凹之間,有一座草舍人家。先前他並未發現,隻因被高山遮擋住了視線。如今走到近前,才知曉這是戶人家。
呆子心中暗自思量道:“我這副醜陋嘴臉,定然會把人嚇跑,白費心思,肯定化不到齋飯。必須得變個模樣才行,必須得變個模樣才行!”這呆子倒也機靈,撚動法訣,念起咒語,將身子搖了七八搖,瞬間化作一個患有食癆病的黃胖和尚。他嘴裏哼哼唧唧,步履蹣跚地挨近門前,高聲叫道:“施主,廚中有剩飯,路上有饑人。貧僧乃是從東土而來,前往西天取經的。我師父在路途中饑渴難耐,家中若有鍋巴冷飯,還望能施舍一些,救救急。”
原來,那家的男人都不在家,全都下田插秧種穀去了;隻有兩個女人在家,剛剛煮好午飯,盛起兩盆,正準備收拾送去田裏。鍋裏還剩下一些飯和鍋巴,尚未盛出來。那兩個女人見他這副病懨懨的模樣,又聽他說著東土往西天去的話,隻擔心他是病得糊塗了在胡言亂語,又怕他跌倒在門前,死在那裏。無奈之下,隻好連哄帶勸,將一些剩飯鍋巴,滿滿地盛了一缽給他。
呆子接過缽盂,轉身恢複了本相,沿著原路返迴。
正行走間,忽然聽到有人喊“八戒”。八戒抬起頭看去,原來是沙僧站在山崖上大聲唿喊:“這裏來!這裏來!”八戒趕忙下崖,迎著沙僧走到他麵前說道:“這澗裏這麽多清澈的水不舀,你要去哪裏呢?”八戒笑著迴答說:“我剛才看到山凹子裏有戶人家,就去化緣得到了這一缽幹飯。”沙僧高興地說:“有飯吃當然好,隻是師父口渴得厲害,怎麽能找到水喝呢?”八戒自信滿滿地說:“要找水並不難,你把衣襟用來兜住這缽飯,我去用缽盂舀些水迴來。”
於是兩人歡歡喜喜地迴到路上,然而眼前的景象卻讓他們大吃一驚。隻見唐僧臉朝地麵摔倒在地,毫無動靜;白馬掙脫韁繩,在路旁嘶鳴奔跑跳躍;而行李擔子早已不知去向。八戒頓時驚慌失措,跺腳捶胸,大唿小叫起來:“不用多說了,肯定是孫悟空趕走的那些妖怪餘孽,又迴來殺害師父,搶走行李了!”
沙僧聽到孫悟空說唐僧死了,連忙說道:“先去把馬拴好再說!”然後不停地歎氣,嘴裏念叨著:“完了,完了!這真的是半途而廢,中道而止啊!”接著大聲唿喊:“師父!”眼淚像珍珠一樣滾落下來,傷心地痛哭起來。八戒見狀,安慰道:“兄弟,別哭了。現在事情已經這樣了,關於取經的事,就別再提了。你守著師父的屍體,等我騎馬去附近的府州縣鄉村店集市賣掉,換幾兩銀子,買一口棺材,把師父埋葬了,我們兩個各自尋找出路散夥吧。”
沙僧實在不忍心離開,他將唐僧的身體翻轉過來,用自己的臉貼著唐僧的臉,哭泣著說:“可憐的師父啊!”就在這時,他們驚訝地發現唐僧的口鼻中竟然吐出了熱氣,胸前也感覺溫暖。沙僧急忙喊道:“八戒,快來看,師父還沒有死呢!”八戒這才走近前來扶起唐僧。唐僧逐漸蘇醒過來,呻吟了一會兒後,生氣地罵道:“好可惡的猴子,竟敢打死我!”沙僧和八戒連忙問道:“是誰打死了你?”
長老沉默不語,隻是深深歎息。過了一會兒,他討了幾口水喝,然後說道:“徒弟們啊,你們剛剛離開不久,那孫悟空就又迴來纏著我。我堅決不肯收他為徒,他竟然打了我一棒,還搶走了我的青氈包袱。”八戒聽到這裏,咬牙切齒,怒火中燒地罵道:“這個可惡的潑猴,怎麽敢如此無禮!”他吩咐沙僧:“你好好照顧師父,我要去他家討要包袱!”沙僧連忙勸道:“你先別發火。我們先攙扶師父到那山凹人家,化些熱茶湯給他喝,把先前化好的飯菜加熱一下給師父吃,等師父恢複體力後,我們再去找那猴子算賬。”
八戒聽從了沙僧的建議,小心翼翼地把師父扶上馬,自己則拿著缽盂,兜著冷飯,一路來到那家門口。隻見家中隻有一個老婆子,她一見他們到來,立刻慌張地躲進屋裏。沙僧雙手合十,恭敬地對老婆子說:“老母親,我們是從東土大唐前往西天取經的僧人。師父身體有些不適,特意前來貴府,想向您討一口熱茶湯,讓他喝點熱湯,吃點東西。”
那媽媽說道:“方才才有個患了食癆病的和尚,自稱是從東土而來,已經化齋離去了,現在又來一個什麽東土的。我家中無人,還請你去別家看看吧。”長老聽聞此言,趕忙扶著八戒,下馬躬身說道:“老婆婆,我有三個徒弟,他們齊心協力,保護我前往天竺國大雷音寺拜佛求經。隻是我的大徒弟,名叫孫悟空,他生性兇惡,不遵守善道,我便將他逐迴。沒想到他竟暗暗跟來,在我背上打了一棒,還搶走了我的行囊和衣缽。如今我需要派一個徒弟去尋找他並討迴行李,由於在那空曠的路上無處可坐,所以特地來老婆婆府上暫且休息片刻。等討迴行李後我們就會離開,絕不會久留。”那媽媽說道:“剛才有個患了食癆病的黃胖和尚,他來化齋,也說是從東土前往西天去的,怎麽又有一夥人?”
八戒忍不住笑道:“那就是我呀。因為我長得嘴長耳大,擔心你家會害怕,不肯給我齋飯,所以才變成那副模樣。你要是不信,我兄弟衣兜裏裝的不就是你家的鍋巴飯嗎?”那媽媽認出果然是她給的飯,於是便不再拒絕他們,留他們坐了下來。隨後,她燒了一罐熱茶,遞給沙僧用來泡飯。
沙僧趕忙將冷飯泡好,恭敬地遞給師父。師父吃了幾口後,定了定神,說道:“誰去討要行李呢?”八戒自告奮勇道:“我前年曾因師父趕他迴去,去花果山找過他一次,認得水簾洞的路。讓我去吧!”長老搖搖頭說:“你去不得。那猢猻原本就與你不和,你說話又粗魯,萬一有一言兩句不對,他可能就要打你。還是讓悟淨去吧。”沙僧點頭應道:“我去,我去。”長老又細心地吩咐沙僧道:“你到了那裏,要留意觀察情況。他若願意給你包袱,你就假意謝謝他,然後拿迴來;若他不肯,千萬不要與他爭執,直接前往南海菩薩那裏,將此事告知菩薩,請菩薩去問他要。”沙僧一一牢記在心。他轉身向八戒說道:“我現在就去找他,你千萬不要抱怨,要好好供養師父。這戶人家也不可撒潑,以免他們不肯提供飯食。我去去就迴。”
八戒連連點頭說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但你不管能不能討要成功,都要盡快迴來,可千萬不能像挑著尖擔一樣,一頭沒了另一頭也沒了啊!”沙僧聽後,念動咒語,駕駛著祥雲,徑直向東勝神洲飛去。真是:
身體雖然在飛翔,但心思卻不在身上,沒有爐火怎麽能煉製丹藥呢?黃婆離開主人去找金公,木母延請老師卻遭遇病痛。此次前去不知道何時才能返迴,這一迴難以估量什麽時候才能迴來。五行相生相克的情感並不順暢,隻能等待心猿再次進入關卡。
那沙僧在半空中飛行了三天三夜,終於到達了東洋大海。忽然聽到波濤洶湧的聲音,他低下頭看去,果然是:
黑霧彌漫天空,陰氣濃厚,滄溟吞沒太陽,早晨的光線寒冷。
他亦無意觀賞遊玩,望著仙山渡過瀛州,朝著東方徑直抵達花果山的地界。乘著海風,踏著水勢,又過了許久,方才望見高峰如排列的戟一般聳立,峻峭的石壁如懸掛的屏風。待來到峰頭,按住雲彩尋找道路下山,尋覓水簾洞。走近前,隻聽到一片喧鬧之聲,隻見那山上有無數的猴精,喧鬧叫嚷著。沙僧又走近仔細再看,原來是孫行者高高地坐在石台之上,雙手扯著一張紙,大聲地念道:
“東土大唐王皇帝李世民,駕前敕命禦弟聖僧陳玄奘法師,前往西方天竺國娑婆靈山大雷音寺專門拜見如來佛祖求取真經。朕因疾病纏身,魂魄遊曆地府,幸得陽壽未盡,感激冥君放行讓我還陽,廣施善緣,修建超度亡魂的道場。承蒙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金身顯現,指示西方有佛有經,可以超度幽冥亡魂超脫苦難,特地派遣法師玄奘,遠涉千山萬水,詢問尋求經偈。倘若經過西方諸國,不毀滅善緣,依照牒文施行。
大唐貞觀一十三年秋吉日禦前文牒。自從告別大國以來,經過諸多邦國,中途收得大徒弟孫悟空行者,二徒弟豬悟能八戒,三徒弟沙悟淨和尚。”
行者拿起通關文牒,口中念念有詞,從頭又念了一遍。沙僧在一旁聽得真切,這分明是師父的通關文牒,他不禁走上前去,厲聲高叫道:“師兄,你為何要念師父的關文?”
那行者聽到聲音,急忙抬頭,卻不認得眼前之人是沙僧,大聲喝道:“拿來!拿來!”眾猴見狀,一擁而上,將沙僧團團圍住,拖拖拽拽地把他拉到行者麵前。行者喝問道:“你是何人?竟敢擅闖我的仙洞?”
沙僧見行者變了臉,不肯相認,心中十分難過,但他還是強忍著悲痛,朝上行了一禮,說道:“上告師兄,之前確實是師父性情急躁,錯怪了師兄,還將師兄咒了好幾遍,最後把師兄逐迴了家。我們師兄弟幾個沒有及時勸解,又因為師父饑渴難耐,我便去尋水為他化齋。沒想到師兄好意歸來,卻又怪師父執法不留情麵,竟然將師父打倒在地,致使師父昏迷不醒,還搶走了行李。後來我們救醒了師父,我便特地前來拜見師兄。如果師兄不怨恨師父,還念及昔日解脫之恩,就請和小弟一起帶著行李迴去見師父,共同前往西天,修成正果。倘若師兄怨恨太深,不肯同去,也請把包袱還給小弟,讓師兄在這深山之中,安享晚年,這也算是兩全其美的辦法了。”
行者聽後,不禁冷笑起來:“賢弟啊,你這話可真不符合我的心意。我打唐僧、搶行李,並不是因為我不想去西天取經,也不是因為我喜歡留在這裏;而是我現在已經熟讀了牒文,可以自己去西天拜佛求經,然後送到東土,這樣一來,隻有我一個人能成功,讓那南贍部洲的人們都尊我為祖師,世代傳頌我的名字。”沙僧笑著說:“師兄,你這麽說就不太合適了。自古以來,從來沒有聽說過‘孫行者取經’的說法。我佛如來創造了三藏真經,原本是由觀音菩薩向東土尋找取經人來求經,要求我們曆經千辛萬苦,訪問各國,保護那位取經人。菩薩曾經說過:取經人乃是如來的弟子,法號叫做金蟬長老。隻因為他不認真聽佛祖講經,被貶低到靈山之下,轉世投胎到了東土,讓他修正西方,重新修煉大道。在路上遇到這些魔障,是為了解救我們三個人,讓我們成為他的護法。如果兄長不能帶著唐僧一起去,哪個佛祖會把經文傳授給你呢!這豈不是白費了一番心思嗎?”
那行者道:“賢弟,你原來懵懂,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諒你說你有唐僧,同我保護,我就沒有唐僧?我這裏另選個有道的真僧在此,老孫獨力扶持,有何不可!已選明日大走起身去矣。你不信,待我請來你看。”說罷,行者便叫:“小的們,快請老師父出來!”隻見小猴們果跑進洞去,牽出一匹白馬,請出一個唐三藏,後麵跟著一個八戒,挑著行李;一個沙僧,拿著錫杖。
這沙僧見了,頓時大怒道:“我老沙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裏又有一個沙和尚!不要無禮,吃我一杖!”說時遲那時快,好沙僧,雙手舉降妖杖,朝著“假沙僧”的腦袋就劈了下去,隻一下,便將其打死了,原來這是一個猴精所變。那行者見此情形,不禁惱羞成怒,掄起金箍棒,率眾猴將沙僧圍了起來。沙僧東衝西撞,想要打出一條出路,最終還是憑借著雲霧,成功逃脫了。他一邊逃,一邊說道:“這潑猴如此憊懶,我定要去菩薩那裏告他一狀!”
那行者見沙僧打死一個猴精,竟把沙和尚逼得揚長而去,他卻也並不來追趕。隻見其慢悠悠地迴到洞中,指使小的們將打死的妖屍拖至一旁,而後殘忍地剝了皮,取其肉加以煎炒,又取出椰子酒、葡萄酒,與眾多猴兒一同大快朵頤。不僅如此,他還另選了一個擅長變化的妖猴,讓其變化成沙和尚的模樣,重新教導,妄圖讓這假沙僧代替真沙僧,繼續前往西方取經,此事暫且不提。
再說沙僧,他一路駕雲,離開了東海,日夜兼程,經過整整一晝夜的飛行,終於抵達了南海。正在前行之時,他遠遠地便望見落伽山已近在眼前,心中大喜,急忙降低雲霧,仔細觀瞧。
包羅乾坤之奧秘,囊括天地之區域。匯聚百川而沐浴日月光輝,容納眾流而生出清風明月。潮水洶湧奔騰,如同巨大的鯤魚在變化;波濤翻滾浩蕩,好似巨大的鼇魚在遊動。水流通向西北海,海浪匯合正東洋。四海相連,同屬大地的脈絡;仙方洲島,各自有仙宮居住。休要說滿地都是蓬萊仙境,且看這普陀雲洞的美妙景致。
山頭霞光燦爛,壯大著元氣精華;岩下祥瑞之風蕩漾,月光晶瑩明亮。紫竹林中孔雀飛翔,綠楊枝上靈鸚啼鳴。琪花瑤草年年秀麗,寶樹金蓮歲歲生長。白鶴多次朝山頂飛來,素鸞數次來到山亭。遊魚也能理解修行的真諦,躍浪穿波,聆聽佛經。
沙僧徐步登上落伽山,觀賞這仙境。隻見木叉行者迎麵而來,說道:“沙悟淨,你不保唐僧去取經,卻來這裏幹什麽?”
沙僧恭敬地作禮完畢,說道:“弟子有一事特來朝見菩薩,煩請菩薩為我引見引見。”木叉心中知曉沙僧此來是為了尋找行者,便沒有提及此事,直接先進去對菩薩說道:“外有唐僧的小徒弟沙悟淨前來朝拜。”孫行者在台下聽到,心中暗笑:“這必定是唐僧遭遇了困難,沙僧前來請菩薩相助。”菩薩隨即命木叉將沙僧叫進來。
沙僧倒身下拜,拜完之後,抬頭正要講述之前發生的事情,忽然看見孫行者站在旁邊。他來不及說話,便舉起降妖杖朝著行者的臉劈去。行者並沒有還手,而是側身躲過了這一擊。沙僧口中不停地怒罵道:“我把你這個犯下十惡不赦之罪、造反的潑猴!你竟然又來欺騙菩薩!”菩薩大聲喝道:“悟淨,不要動手。有什麽事情先與我說。”
沙僧收了寶杖,再次向台下拜去,隨後氣衝衝地對菩薩說道:“這猴子一路上行兇作惡,簡直數不勝數。前些日子,在山坡下他打死了兩個剪徑的強盜,師父因此責怪了他。沒想到晚上我們竟宿在了賊窩主的家裏,那猴子又將一夥賊人全部打死,還血淋淋地提著一個人頭來給師父看。師父被嚇得跌下馬來,罵了他幾句,便趕他迴去了。分別之後,師父饑渴難耐,便讓八戒去尋水。八戒久等不來,師父又讓我去尋他。不曾想,那孫行者見我二人不在,竟又折迴來用鐵棍打了師父,還搶走了兩個青氈包袱。
我等迴來,趕忙將師父救醒,隨後便前往他的水簾洞尋找他,想要討迴包袱。怎料他竟變了臉,不肯認我,還將師父的關文反複念了又念。我問他念了做甚,他竟說不再保護唐僧,而是要自己上西天取經,將經文送到東土,以此算作他的功果,還要立他為祖,讓他的名聲萬古傳揚。我又說:“沒有唐僧,誰會傳經給你?”他卻迴答說他已經選了一個有道的真僧。接著他請出那人,果然是一匹白馬,一個唐僧,後麵還跟著八戒和沙僧。我說道:“我便是沙和尚,哪裏又有個沙和尚?”於是我衝上前去,打了他一寶杖,這才發現原來是個猴精。他便率眾捉拿我,無奈之下,我隻好特來向菩薩告狀。隻是不知他會使筋鬥雲,預先到了此處;也不知他用了什麽巧語花言,竟然隱瞞了菩薩。菩薩說道:“悟淨,不要冤枉人。悟空到此,如今已經四天了。我更是不曾放他迴去,他又哪裏有另請唐僧,自己去取經的意思呢?”
沙僧急忙說道:“我怎麽可能會欺騙菩薩呢!現在花果山水簾洞裏確實有個孫行者啊!”菩薩點了點頭,說:“既然這樣,你先別急著生氣。讓悟空跟你一起迴花果山看看吧。如果是真的孫悟空,就很難消滅他;但要是假的,那就容易解決了。你們到那兒自然就能知道真相。”
孫悟空聽了這話,立刻和沙僧向菩薩告辭。他們這一去,來到了花果山前,要分清黑白、辨明真假。
至於到底該怎麽分辨,那就得等下一迴再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