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靈台無物謂之清,寂寂全無一念生。


    猿馬牢收休放蕩,精神謹慎莫崢嶸。


    除六賊,悟三乘,萬緣都罷自分明。


    色除永滅超真界,坐享西方極樂城。


    話說唐三藏以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誌,堅守著自己的不壞之身。他感激孫悟空等人打死了蠍子精,將他從琵琶洞中救出。此後,他們一路前行,默默無語。不知不覺中,又到了朱明時節。


    此時,熏風陣陣,送來陣陣野蘭的香氣;陣雨過後,新竹透出絲絲涼意。艾葉滿山,卻無人采摘;蒲花盈澗,獨自爭芳鬥豔。海榴花嬌豔欲滴,引得遊蜂飛舞其間;溪邊柳陰濃密,黃雀在枝頭歡快地歌唱。


    在這漫長的旅途中,哪裏能找到包粽子的材料呢?而龍舟也應該在汨羅江上競渡,以悼念投江自盡的屈原。


    他們師徒一行人正在欣賞端午節的美景,享受著這美好的時光,突然看到前方出現一座高山擋住了去路。唐僧連忙拉住韁繩,迴頭對孫悟空說:“悟空啊,前麵有座山,恐怕會有妖怪出沒,一定要小心防範。”孫悟空和其他徒弟紛紛迴答道:“師父請放心,我們已經皈依佛門,真心誠意地修行,還怕什麽妖怪呢!”唐僧聽到這話,心中大喜,立刻揚起馬鞭,催促駿馬前進,放開韁繩讓蛟龍加速奔跑。


    不一會兒,他們就登上了山崖,抬頭望去,眼前的景象真是令人驚歎不已:山頂上的鬆柏高聳入雲,與青色的天空相接;石壁上荊棘叢生,掛滿了野生藤蔓。山峰高聳入雲,險峻異常,懸崖峭壁層層疊疊,深不見底。蒼綠色的苔蘚鋪滿了陰暗的石頭,古老的檜樹和高大的槐樹交織成一片茂密的森林。在樹林深處,可以聽到鳥兒婉轉悅耳的歌聲,清脆動聽,實在值得吟詠。山間的溪流像美玉般傾瀉而下,路旁的落花堆積如山,猶如黃金。山勢險惡,難以行走,十步之內都沒有半寸平地。狐狸和麋鹿成雙成對地出沒,白鹿和黑猿也結伴而行。忽然間,老虎的咆哮聲傳來,讓人驚心動魄,仙鶴的鳴叫聲響徹雲霄,震耳欲聾。黃梅和紅杏可以作為食物,而那些不知名的野草和野花則點綴著這片山林。


    四眾緩緩進山,許久之後,方才過了山頭。下了西坡,眼前是一片平坦的平陽之地。豬八戒為了賣弄自己的本事,讓沙和尚挑著擔子,而他自己則雙手舉起釘耙,快步上前趕馬。然而,那馬卻絲毫不懼怕他,任憑呆子如何驅趕,隻是緩慢前行,並不加快速度。


    行者見狀說道:“兄弟,你何必如此驅趕它呢?就讓它慢慢走吧。”八戒迴答道:“天色已晚,我們從上山到現在已經走了一整天,肚子都餓了,大家加快腳步,找個人家化些齋飯吃吧。”行者聽了,說道:“既然如此,那我來讓它快走。”說完,他將金箍棒一晃,大喝一聲,那馬頓時掙脫了韁繩,如飛箭一般向前奔去。


    你也許會問,為什麽馬不怕八戒,卻隻怕行者呢?原來,行者在五百年前曾受玉帝之封,在大羅天禦馬監養馬,官名為“弼馬溫”。這個名號流傳至今,所以所有的馬都懼怕猴子。那長老拉不住韁繩,隻能緊緊抓住馬鞍,任由馬放開韁繩跑了二十多裏路,直到一片開闊的田地,馬才放慢腳步,緩緩前行。


    就在他們往前走的時候,突然聽到一聲銅鑼響,隻見道路兩旁竄出三十多個人,每個人都手持長槍、大刀和棍棒等武器,擋住了去路,大聲喊道:“和尚!往哪裏跑!”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唐僧渾身發抖,連坐都坐不穩,直接從馬上摔下來,蹲在路邊的草料堆裏,驚恐地求饒:“大王饒命啊!大王饒命啊!”為首的兩個大漢說道:“我們不會傷害你,但要把盤纏交出來。”這時,唐僧才迴過神來,意識到這些人是一夥強盜。他抬起頭仔細觀察。隻見其中一人長著一張青色的臉,獠牙突出,仿佛能欺壓太歲;另一人則有著一對暴突的眼睛,眼神兇猛,如同喪門神一般。他們的頭發像火焰一樣飄拂在耳邊,下巴上的胡須又硬又直,就像插在臉上的針一樣。兩人頭上戴著虎皮花紋的頭盔,腰間係著色彩鮮豔的戰袍裙子。一個手中拿著一根狼牙棒,另一個肩上扛著一根粗壯的藤條。他們的氣勢絲毫不遜色於巴山虎,簡直就像從水中躍出的水龍。


    三藏見到他如此兇惡,心裏害怕不已,但又不敢反抗,隻能緩緩站起身來,雙手合十放在胸前,恭敬地說道:“大王,貧僧乃是從東土大唐而來,受唐太宗派遣,前往西天取經之人。自從離開長安後,已經過去了很長時間,身上帶的盤纏也都用光了。出家人向來以化緣為生,哪有什麽錢財啊!懇請大王行行好,讓貧僧通過吧!”


    那兩個賊人帶領著一群手下向前逼近,大聲喊道:“我們在此處埋伏已久,就是為了攔住過往行人,專門索要財物,哪有什麽行好不行好的!你要是真沒有錢,那就趕緊把衣服脫下來,留下白馬,放你過去!”三藏急忙說道:“阿彌陀佛!貧僧身上這件袈裟,是東家化布,西家化針,一點一點拚湊而成的。你們若是強行奪走,豈不是要害死我嗎?不過這一世做了好漢,下一世恐怕就要變成牲畜了!”


    那賊人聽了這話,頓時火冒三丈,舉起手中的大棍,怒氣衝衝地衝上前準備動手。三藏雖然內心害怕,但表麵上卻不動聲色,暗自思忖道:“真是可憐啊!你隻知道自己的棍子厲害,卻不知道我徒弟們的手段有多厲害呢!”


    那賊哪裏肯聽唐僧分辨,舉起棒子,沒頭沒臉地朝唐僧打過來。唐僧一輩子都沒有撒過謊,現在遇到這種緊急危難的時候,實在沒辦法,隻能編個謊話騙他們:“二位大王,請先不要動手。我還有一個小徒弟,就在後麵,馬上就來了。他身上有一些銀子,你們可以拿去。”那賊說道:“這個和尚也是不吃虧的主兒,還是先綁起來再說。”於是一群強盜一起動手,用繩子把唐僧綁了起來,然後高高地吊在了樹上。


    再說那三個惹事的家夥,一路追了上來。豬八戒哈哈大笑著說:“師父走得真快啊,不知道在哪裏等著我們呢。”突然看到唐僧被吊在樹上,他又說:“你看師父,等就等吧,還玩起了這種把戲,爬上樹去,扯著藤條打秋千玩呢!”孫悟空一看,連忙說道:“呆子,別亂說。師父被吊在那裏了,你們倆慢點,讓我去看看。”好個大聖,急忙登上高坡仔細觀察,發現是一夥強盜。心裏暗自高興:“真是運氣,運氣,生意找上門了!”


    說罷轉身,搖身一變,變成一個幹淨整潔的小和尚,身著一襲黑色僧袍,年齡不過十六歲,肩上背著一個藍色包袱。大踏步走到前麵,高聲喊道:“師父,您這是怎麽迴事?這些是什麽壞人啊?”唐僧答道:“徒弟啊,快救救我吧!別再問了!”孫悟空問道:“他們想幹什麽?”唐僧迴答:“這夥強盜攔住了我,要我交出買路錢。因為我身上沒有財物,就被他們吊在了這裏,等你來商量怎麽辦。不然,就把這匹馬送給他們算了。”孫悟空聽後笑了笑,說道:“師父真不行。天下的和尚很多,但像你這麽軟弱的可不多。唐太宗派你去西天拜佛取經,誰讓你把這匹龍馬送給別人呢?”唐僧著急地說:“徒弟啊,我都被吊成這樣了,還被他們打得受不了,隻好把你供出來了。”


    行者說道:“師父,你可真是沒點兒出息。你供我又能怎樣呢?”三藏迴答道:“我剛才說你身邊有些盤纏,並且讓他們別打我,那隻是一時救難的話而已。”行者笑著說:“好,好,好!多謝你抬舉我。正是應該這樣供著我。要是一個月能供我七八十迴,老孫的買賣就越做越大了。”


    那夥賊人見行者與他師父在講話,便散開陣勢,圍了上來,說道:“小和尚,你師父說你腰裏有盤纏,趕緊拿出來,我們就饒你們性命!要是敢說半個‘不’字,就都送你們上西天!”行者不慌不忙地放下包袱,說道:“各位長官,不要大聲嚷嚷。盤纏確實有些在這包袱裏,不過不多,隻有馬蹄金二十來錠,粉麵銀二三十錠,散碎的還沒來得及數。你們要是想要,就連包袱一起拿走吧,千萬不要打我師父。古書上說:‘品德是根本,財富是末梢。’這錢財隻是身外之物。我們出家人,自有化緣的地方;要是遇到個齋僧的長者,給些錢財,或者給些衣服,又能用得了多少呢?隻希望你們能放了我師父,我就把這些都給你們。”


    那夥賊人聽了這話,都十分歡喜,說道:“這老和尚真是吝嗇,這小和尚倒是頗為慷慨。”說著,便讓人將長老放了下來。那長老得了性命,跳上馬背,顧不得行者,揮著鞭子,徑直跑迴了來時的路。


    行者見狀,急忙叫道:“走錯路了!”說著,便提起包袱,想要追上去。那夥賊人卻攔住他說:“哪裏走?把盤纏留下,免得受皮肉之苦!”行者笑著說:“好說,盤纏咱們得三分才行。”那賊頭說:“這小和尚真是狡猾,竟然想要瞞著他師父私藏一些。也罷,拿出來看看。要是多的話,也分一些給你,讓你背地裏買果子吃。”行者說:“大哥呀,不是這樣的。我哪裏有什麽盤纏?我是說你們打劫了別人的金銀,肯定要分一些給我。”那賊人聽了,大怒道:“這和尚真是不知死活!你不但不肯給我們,反而還問我們要!別跑,看打!”說著,便掄起一條撻藤棍,朝著行者的光頭上打了七八下。行者卻裝作不知道,還滿臉賠笑地說:“大哥呀,如果隻是這樣打,就算打到明年春天,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那賊大驚失色,心中暗暗驚歎:“這和尚好生厲害!”行者微微一笑,謙遜地說道:“哪裏哪裏,承蒙誇獎了。”那賊哪裏還容他分辨,兩三個人一同上前亂打。行者連忙說道:“各位請息怒,請稍等片刻,待我拿出來給你們看。”


    隻見大聖不慌不忙,伸手往耳朵裏一掏,竟然拔出一根繡花針。他笑著對眾賊說道:“各位,我是個出家人,確實沒有帶什麽盤纏,隻有這根針送給你們吧。”那賊聽後氣得跺腳,懊惱地叫道:“真倒黴啊!居然放走了一個富有的和尚,卻抓住了你這個貧窮的禿頭!難道你以為我們會做裁縫嗎?要你的針有何用?”行者見他們不要,便輕輕一甩,將繡花針變成了碗口粗的一根鐵棍。那賊見狀,嚇得臉色蒼白,顫抖著聲音說道:“這和尚身材矮小,沒想到卻懂得如此神奇的法術。”行者將鐵棍插在地上,平靜地說道:“如果你們能拿得起來,就送給你們好了。”


    那兩個賊人率先衝上來搶奪金箍棒,但他們的力量就如同蜻蜓撼石柱一般微不足道,根本無法撼動分毫。要知道,這條棍子乃是如意金箍棒,它是用天秤稱過的,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那些賊人哪裏知道這些呢?大聖走上前去,輕輕鬆鬆地將金箍棒拿起來,然後施展出一個蟒翻身拗步勢,對著強人們說道:“你們真是造化低啊,竟然遇到了我老孫!”那賊人再次上前,又打了五六十下。行者笑著說:“你也打得手困了吧,就讓老孫打一棒,可別當真哦。”隻見他展開金箍棒,晃了一晃,變得像井欄一樣粗,長達七八丈。接著,他猛力一揮,將其中一個賊人打倒在地,使其昏迷不醒,再也無法出聲。另一個賊人見狀開口大罵:“這個禿驢太沒禮貌了!我們隻是想要點盤纏,你竟然打傷我的同伴!”


    行者笑著迴答:“別急,別急!等我一個個把你們都收拾了,幹脆叫你們斷子絕孫!”說著,他又揮出一棒,將第二個賊人也打死了。嚇得其他嘍囉們紛紛扔下兵器,四散逃竄。


    卻說唐僧騎著馬,慌慌張張地往東正跑,八戒、沙僧趕緊攔住道:“師父往那裏去?您走錯路啦!”長老急忙兜轉馬頭,焦急地說道:“徒弟啊,你們快去跟悟空說,讓他手下留情,千萬不要打死那些強盜啊!”八戒連忙答應道:“師父放心,我這就去告訴他。”說完,八戒一路小跑趕到前麵,扯起嗓子大聲喊道:“哥哥,師父叫你不要打人哩!”行者迴過頭來,疑惑地問道:“兄弟,我何時打人了?”八戒撓撓頭,問道:“那強盜往哪裏去了?”行者指了指地上躺著的兩個人,迴答道:“其他的都跑了,隻有這兩個頭兒還在這裏睡覺呢。”八戒忍不住笑出聲來,打趣道:“你們兩個真是倒黴催的,大晚上不睡覺,在這裏熬什麽夜,這麽辛苦,不在別的地方睡,卻偏偏睡在這裏!”呆子走到兩人身邊,仔細看了看,笑著說道:“這兩人長得倒是和我有些像,都是張開嘴巴睡覺,還流口水呢。”


    行者也跟著笑起來,開玩笑地說道:“我剛才一棍子下去,把他們打得像豆腐一樣軟。”八戒驚訝地問:“人的腦袋裏怎麽會有豆腐?”行者一本正經地解釋道:“是我把他們的腦子打出來了!”


    八戒一聽要被打出腦子來,嚇得連忙轉身跑迴去,對著唐僧驚叫道:“不好啦,散夥啦!”唐僧趕緊問道:“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他往哪條路上去了?”八戒哭喪著臉迴答:“都被打得腿直不起來了,還能往哪裏走啊!”唐僧疑惑地問:“你為何說要散夥?”八戒氣憤地說:“都已經被打死了,這不是散夥是什麽?”唐僧急忙追問:“打得怎麽樣了?”八戒難過地說:“頭上被打了兩個大洞。”唐僧心疼地說道:“快解開包裹,拿些錢出來,趕快去買兩個膏藥給他貼上。”八戒卻忍不住笑出聲來,調侃道:“師父您可真是太不正經了。膏藥隻能給活人治療傷口,怎麽可能貼到死人身上呢?”唐僧著急地問道:“難道真的死了嗎?”頓時惱怒起來,嘴裏不停地嘮叨著孫悟空的壞話,然後掉轉馬頭,帶著沙僧和八戒來到死者麵前,看到滿地鮮血淋漓,屍體倒在山坡下。


    這長老實在不忍心看到如此場景,連忙讓八戒說道:“快點用釘耙挖個坑把他們埋了吧,我給他們念一卷《倒頭經》。”八戒卻不願意,嘟囔道:“師父您可真會使喚人啊。明明是行者打殺了人,應該讓他去負責掩埋屍體,怎麽能讓我這個老豬來幹這種體力活呢?”行者聽到八戒這麽說,心中有些惱怒,對八戒嗬斥道:“你這個懶惰的家夥!趕快去埋了!如果再拖延時間,小心我給你來一棒!”八戒被嚇得慌了神,急忙跑到山坡下開始挖坑。然而,挖了三尺深之後,發現下麵全是石頭和樹根,無法繼續深挖。無奈之下,八戒隻好丟掉釘耙,改用嘴巴去拱地。經過一番努力,終於將兩個賊人的屍體掩埋好了,並將其整理成一個墳堆。這時,三藏喊道:“悟空,快去拿點香燭過來,等我祈禱完,好好念一段經文。”行者撅起嘴說道:“真是不知道好歹!這荒山野嶺之間,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哪裏去找香燭?就算有錢也沒地方買啊。”三藏生氣地說道:“你這猴子,別再多嘴了!先站遠點,等我抓一把土焚香禱告一下。”


    隻見那三藏跳下馬來,對著那座孤墳悲傷地凝視著,心中充滿了悲憫之情。他雙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詞,誠心誠意地為這座荒墳祈禱祝福。他說:“恭敬地拜望這位英勇無畏的好漢,請聆聽我的禱告和緣由。我乃是來自東土大唐的唐僧,受唐太宗皇帝的旨意,踏上西天取經之路。偶然間來到這裏,遇到你們這些人,不知道你們屬於哪個府邸、哪個州縣,為何會聚集在這裏成為一群山賊。我曾用懇切的話語,向你們求情,但你們不僅沒有聽從,反而心生惱怒。最終,遭到了我徒弟孫悟空的棍棒懲罰,導致你們失去生命。想到你們的屍首被遺棄在外,我便動手掩埋了你們的墳墓。折斷青竹作為香燭,雖然沒有明亮的火焰,但我的心意是真誠而勤勉的;撿起石頭當作供品,雖然沒有美味的味道,但我的誠意卻是真實的。希望你們在陰曹地府告狀時,能夠理清頭緒,不要將罪責歸咎於我這個取經的僧人身上。因為我姓陳,而他姓孫,我們並非同姓之人。冤屈總有源頭,債務也有債主,千萬不要將責任推給我這個無辜的取經人。”


    八戒笑嘻嘻地說道:“師父,您可真是推卸得一幹二淨啊。那毛賊挨打時,可沒我和沙僧什麽事兒。”三藏聽了,趕忙又撮土禱告道:“好漢啊,您要告狀,就隻告行者吧,千萬別牽扯八戒和沙僧。”大聖聞言,不禁笑出聲來:“師父,您老人家也太不講情義了。為了您去西天取經,我不知費了多少心血和勞苦。如今打死這兩個毛賊,您卻讓他們去告我老孫。雖說確實是我動的手,可那也是為了您啊。您若不去西天取經,我也不會給您當徒弟,又怎會來到這裏,還打死人呢!幹脆讓我來詛咒他們一下。”說著,他攥緊鐵棒,朝著那墳頭狠狠搗了三下,說道:“該死的強盜,你們給我聽好了!我被你們前七八棍、後七八棍地打,打得我不疼不癢的,結果惹惱了我的性子,一時失誤,就把你們給打死了。你們盡管去告吧,我老孫才不怕呢!玉帝認識我,天王也得聽我的;二十八宿畏懼我,九曜星官害怕我;府縣城隍見了我都要下跪,東嶽天齊對我也心存恐懼;十代閻君曾經是我的仆從,五路猖神也曾給我當過後生。不管是三界五司,還是十方諸宰,都和我交情深厚、關係密切,隨便你們去哪兒告!”


    聽到悟空說這樣的狠話,唐僧心裏很害怕,他說:“悟空啊,我讓你發誓,是希望你能心存善意,做一個善良的人。你怎麽這麽認真呢?”悟空迴答說:“師傅,這件事可不能開玩笑。咱們還是趕緊找個地方休息吧。”唐僧無奈地騎上了馬。


    此時的孫悟空已經對唐僧心懷不滿,而豬八戒和沙僧也心生嫉妒之情。師徒四人雖然表麵上看起來和睦,但實際上各懷心思。他們沿著大路向西行走,突然看到路北邊有一座莊院。唐僧用鞭子指著那個方向說道:“我們去那裏借宿吧。”八戒附和道:“沒錯。”


    於是師徒四人便牽著馬向莊舍去,到了莊舍前,唐僧下了馬,眾人抬頭看去,發現這莊舍倒是個不錯的地方。隻見一條小路鋪滿了野花,樹木遮住了柴扉。遠處的河岸流淌著清澈的溪水,平坦的田地裏種植著麥子和向日葵。蘆葦葉上的露水滋潤著輕盈的鷗鷺,微風中的楊柳讓疲倦的鳥兒棲息。青鬆和柏樹爭奪翠綠,紅色的蓬草映照出蓼花的芬芳。村裏的狗兒汪汪叫,傍晚的公雞喔喔啼,吃飽的牛羊跟著牧童迴家。炊煙嫋嫋,霧氣凝結,黃色的高粱已經熟透,正好是山裏人家日落的時候。


    長老向前走去,忽然看見那村舍門裏走出來一個老人,立即上前打招唿,並詢問情況。那老人問道:“和尚從哪裏來?”唐僧迴答說:“貧僧是來自東方大唐的使者,奉命前往西天取經。剛好路過寶地,天色已晚,特地前來貴府借宿一晚。”老人笑著說:“你們從那麽遠的地方來到這裏,路途遙遠,為何要涉水爬山,獨自一人來到這裏呢?”唐僧說:“貧僧還有三個徒弟一同前來。”老人問:“你的高徒在哪裏?”唐僧用手一指,說:“那大路旁邊站著的就是。”


    老者猛地抬起頭,瞧見他們麵容醜陋,頓時嚇得心驚膽戰,急忙轉身往屋裏走去。三藏趕忙伸手扯住他,急切地說道:“老施主,懇請您大發慈悲,讓我們借宿一晚吧!”老者渾身顫抖,緊閉雙唇,說不出話來,隻是一個勁地搖頭擺手,說道:“不,不,不,他們不像人的模樣!是,是,是幾個妖精!”三藏麵帶微笑,耐心地解釋道:“施主您切莫害怕。我的徒弟們生來就是這副相貌,並非妖精。”老者聽了,仍然心有餘悸,顫抖著說道:“爺爺呀,一個長得像夜叉,一個像馬麵,還有一個像雷公!”行者聞言,不禁怒從中來,高聲喝道:“雷公是我孫子,夜叉是我重孫,馬麵是我玄孫哩!”那老者聽了,嚇得魂飛魄散,臉色蒼白,隻想趕緊進屋躲避。三藏連忙扶住他,一同來到草堂,賠著笑臉說道:“老施主,您不要怕他。他就是這個脾氣,說話比較粗魯,您別往心裏去。”


    正勸解之間,隻見後麵緩緩走出一個婆婆,她手攜著一個五六歲的小孩兒,步履蹣跚地走來。那小孩兒生得眉清目秀,十分可愛。婆婆見老者如此驚恐,不禁問道:“爺爺,究竟發生了何事,讓你這般驚恐?”老者這才如夢初醒,忙叫:“媽媽,快些看茶來。”那婆婆應了一聲,真個丟了孩兒,轉身入內,不一會兒便捧出二鍾熱氣騰騰的茶來。


    眾人飲罷茶,三藏便轉下來,對婆婆恭敬地作禮道:“貧僧乃是東土大唐差往西天取經的和尚。今日才到貴處,特來拜求尊府借宿一晚。隻因我那三個徒弟相貌醜陋,故而驚嚇到了老家長,還望婆婆見諒。”婆婆聽了,微笑著說道:“見貌醜的就如此虛驚,若是見到了老虎豺狼,那又該如何是好呢?”老者聞言,不禁苦笑道:“媽媽呀,人麵醜陋倒也罷了,隻是那言語更是嚇人。我說他像夜叉、馬麵、雷公,他卻吆喝道,雷公是他孫子,夜叉是他重孫,馬麵是他玄孫。我聽了此言,怎能不悚懼呢?”


    唐僧趕忙解釋道:“並非如此,並非如此。那像雷公的,乃是我的大徒弟孫悟空;像馬麵的,是我的二徒弟豬悟能;像夜叉的,是我的三徒弟沙悟淨。他們雖然相貌醜陋,但都已皈依佛門,秉持教義,修行善果,並非什麽惡魔毒怪,不必害怕!”


    公婆二人聽了他的名號,又聽聞他們已皈正沙門,這才定下神來,轉驚為喜,說道:“快請進來,快請進來。”長老出門將徒弟們叫來,又特意囑咐道:“剛才那老者對你們頗為厭惡。如今進去相見,切不可失禮,各自要尊重些。”八戒說道:“我生得俊秀,又斯文,不像師兄那般撒潑。”行者笑著說:“就算不是嘴長耳大臉醜,也算得上是個好男子了。”沙僧說道:“莫要爭論了,這裏可不是耍嘴皮子的地方。我們還是趕緊進去吧!”


    遂此,眾人將行囊、馬匹都安置在草堂上,然後一起唱喏,各自坐定。那媽媽兒甚是賢慧,趕忙攜轉小兒,吩咐下去煮飯,不多時便安排了一頓素齋,供唐僧師徒享用。


    漸漸地,天色已晚,草堂上又掌起了燈。眾人在燈下閑敘,長老這才開口問道:“施主高姓?”老者迴答道:“姓楊。”長老又問其年紀,老者道:“七十四歲了。”長老接著問:“府上有幾位令郎?”老者道:“隻得一個。適才媽媽攜的便是小孫。”長老說道:“可否請令郎出來相見,讓貧僧拜揖一番。”老者卻搖頭歎息道:“那廝不中拜。老拙命苦啊,養了他這麽個逆子,如今他不在家中。”


    三藏問道:“令郎在何處謀生?”老者聽了,又是一陣點頭歎息:“可憐,可憐啊!他若肯在何處謀生,那便是我的幸事了!可那廝專生惡念,不務正業,專好打家劫舍,殺人放火!所結交的也都是些狐群狗黨!五日之前他出去後,至今未迴。”三藏聞聽此言,心中暗想:“或許悟空打殺的就是此人。”但他不敢多言,隻是暗自思忖著。


    隻見那長者神思不寧,欠身說道:“善哉,善哉!如此賢良的父母,怎會生出這般惡逆之子!”行者走上前道:“老官兒,像這樣不良不肖、奸盜邪淫的兒子,連累父母,留他有何用!等我替你把他找來打殺了罷。”老者連忙說道:“我也想送了他的性命,奈何家中再無其他子嗣,縱然他不成器,也一定要留他為老漢掩土送終。”沙僧與八戒聽了,笑著說道:“師兄,莫要多管閑事,你我又不是官府之人。他家兒子不肖,與我們有何幹係!況且老人家已經答應賜給我們一束草兒,讓我們在那邊打鋪睡覺,等天明了再趕路。”老者隨即起身,讓沙僧到後園裏拿了兩個稻草,教他們在園中草團瓢內歇息。行者牽了馬,八戒挑了行李,與長老一同到團瓢內安歇,不再多言。


    卻說那夥賊人之中確實有老楊的兒子。當天清晨,在山前他們的兩個賊首就被行者打死,其餘人等都四散逃命。大約到了四更時分,這些賊人又聚集在一起,來到老楊家門前敲門。老者聽到門響,立刻披上衣服說道:“老伴兒,那些家夥來了。”老婦說道:“既然來了,你就去開門,讓他們進來吧。”老者這才打開門,隻見那一夥賊人都叫嚷著:“餓了,餓了!”


    老楊的兒子急忙走進屋裏,叫醒他的妻子,讓她去打米煮飯。然而,廚房裏沒有柴了,他便到後園去拿柴。到了廚房後,他問妻子:“後園裏的白馬是哪裏來的?”他的妻子迴答道:“是東土來的取經和尚的,昨晚他們來到這裏借宿,公公婆婆招待他們吃了一頓晚餐,還讓他們在草團瓢裏睡了一晚。”


    那廝聽聞此言,立刻走出草堂,興奮地拍手打掌,哈哈大笑道:“兄弟們,真是造化啊!造化!我們的冤家竟然在我家裏!”眾賊聽了,紛紛問道:“哪個冤家?”那廝迴道:“就是那個打死我們頭兒的和尚,他來我家借宿,現在正睡在草團瓢裏呢。”眾賊一聽,頓時麵露喜色,說道:“太好了,太好了!我們一定要抓住這些禿驢,把他們一個個剁成肉醬,一來可以得到他們的行囊和白馬,二來也能為我們的頭兒報仇雪恨!”那廝說道:“先別急,你們先去磨刀吧。等我把飯煮熟了,大家吃飽了,再一起動手。”於是,那些賊們有的磨刀,有的磨槍,忙得不亦樂乎。


    那老兒聽聞此言,神色一緊,悄然走到後園,輕聲喚起唐僧四人,道:“那夥人領著眾人來了。得知你們在此,心懷不軌,意欲加害。我年老心善,念你們遠道而來,實不忍心看你們遭難。快快收拾行李,我送你們從後門離去吧!”三藏聽聞,心中惶恐,趕忙跪地叩頭,謝過老者的救命之恩。隨即,他喚來八戒牽馬,沙僧挑起擔子,行者則拿起那九環錫杖。老者打開後門,放他們離去,然後又悄悄迴到前屋,繼續睡下。


    卻說那夥人磨利了刀槍,飽餐一頓後,此時已是五更時分。他們一同來到園中查看,卻發現人已不見蹤影。眾人急忙點燈點火,四處尋找,許久之後,仍毫無蹤跡,隻發現後門大開著。他們皆道:“從後門逃走了!快追!”一聲唿喊,眾人紛紛朝著門外追去。


    一個個如飛似箭,直追到東方日出,方才望見唐僧。那長老忽聽得身後傳來陣陣喊聲,迴頭一看,隻見二三十人手持槍刀,氣勢洶洶地朝他們趕來。唐僧頓時驚慌失措,連忙叫道:“徒弟啊,賊兵追至,這可如何是好!”行者卻毫不畏懼,安慰道:“師父放心,有俺老孫在,定保你周全!”說罷,三藏勒馬停下,再次叮囑道:“悟空,切莫傷人,隻需將他們嚇退即可。”然而,行者哪裏肯聽,他急掣金箍棒,轉身迎向那群賊人,大聲喝道:“爾等何處來的毛賊,竟敢在此撒野!”眾賊齊聲罵道:“禿廝無禮!快快還我大王的命來!”說罷,便一擁而上,將行者圍在中間,舉起槍刀,亂砍亂搠。行者見狀,將金箍棒一晃,變得碗口般粗細,然後猛地一揮,隻聽得一陣劈裏啪啦的聲響,那夥賊人頓時被打得星落雲散。有的當場斃命,有的身受重傷,還有的嚇得屁滾尿流,四散奔逃。


    三藏在馬上,見打倒許多人,慌的放馬奔西。豬八戒與沙和尚,緊隨鞭鐙而去。行者問那不死帶傷的賊人道:“那個是那楊老兒的兒子?”那賊哼哼的告道:“爺爺,那穿黃的是!”行者上前,奪過刀來,把個穿黃的割下頭來,血淋淋提在手中,收了鐵棒,拽開雲步,趕到唐僧馬前,提著頭道:“師父,這是楊老兒的逆子,被老孫取將首級來也。”三藏見了,大驚失色,慌得跌下馬來,罵道:“這潑猢猻唬殺我也!快拿過,快拿過!”八戒上前,將人頭一腳踢下路旁,使釘鈀築些土蓋了。


    沙僧放下擔子,攙著唐僧道:“師父請起。”那長老在地下正了性,口中念起緊箍兒咒來,把個行者勒得耳紅麵赤,眼脹頭昏,在地下打滾,隻教:“莫念!莫念!”那長老念夠有十餘遍,還不住口。行者翻筋鬥,豎蜻蜓,疼痛難禁,隻叫:“師父饒我罪罷!有話便說。莫念!莫念!”三藏卻才住口道:“沒話說,我不要你跟了,你迴去罷!”行者忍痛磕頭道:“師父,怎的就趕我去耶?”


    三藏道:“你這潑猴,兇惡太甚,不是個取經之人。昨日在山坡下,打死那兩個賊頭,我已怪你不仁。及晚了到老者之家,蒙他賜齋借宿;又蒙他開後門放我等逃了性命;雖然他的兒子不肖,與我無幹,也不該就梟他首;況又殺死多人,壞了多少生命,傷了天地多少和氣。屢次勸你,更無一毫善念,要你何為!快走,快走!免得又念真言!”行者害怕,隻教:“莫念,莫念!我去也!”說聲去,一路筋鬥雲,無影無蹤,遂不見了。


    咦!這正是:


    心有兇狂丹不熟,神無定位道難成。


    畢竟不知那大聖投向何方,且聽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記擴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秘的小土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秘的小土豆並收藏西遊記擴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