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的情緒依舊在無盡的蔓延和渲染,沒有人挪動腳步。
「大家迴去吧。」圍在柴桑周圍的人,一點點散開,給柴桑留出了縫隙。
「迴去吧。」柴桑揮揮手,上了馬。
依舊有人哭泣著,卻漸漸讓開一條路。
柴桑坐在馬上,拽著韁繩的手卻無論如何都使不上力。
他被眼前的場麵感動,也被當下的情緒感染,他邁不出步。不是他對澶州有多重要,他做的很有限,百姓的挽留讓他心酸。他第一次當地方官,沒有絲毫經驗,隻是做了分內之事,然而他,何德何能。
他又下了馬,分不同的方向,朝著四周的百姓深深行了幾個禮,之後對著百姓說:「會好的,都會好的。」
此去,願他能不負深恩。
城裏的百姓一直跟隨著柴桑的隊伍,一路送到城外的十裏長亭,像送一位遠行的親友。
長亭裏,有人置了酒,杯酒下肚,柴桑望著澶州百姓,道了一聲珍重,而後踏上新的征程。
此後,他這一生縱馬行舟,走過無數的地方,卻從沒忘記過澶州。
九歌騎在馬上,領略過一路的風景。此去前路,不可預知,隻朝前走,莫迴頭。
第28章
來不及將眾人安頓,柴桑一到開封,便直奔皇宮。
上一次來這裏,還是兩年前,他遠遠看見義父坐在大殿之上,看見了他,遠遠地迎了出來,而後就是義父即位、他受封、成婚、辭別……這個地方對於他而言,十足陌生。
郭瑋見到柴桑很是開心,從方才聽到柴桑進了宮,他就高興地放下了奏章,吩咐宮女準備茶水和果子,他們父子倆確實好久沒見了。
「桑兒,你終於迴來了。」郭瑋還是像之前那樣,看見柴桑就迎了上去。
「義父。」兩年了,柴桑看著扶著他的手臂在細細打量的義父,兩年未見,怎的義父就蒼老了這麽多,鬚發皆白,眼睛裏都是疲倦。
「迴來就好,迴來就好。」郭瑋嘴裏念叨著。
「玉娘和孩子呢?」
「她們先迴王府安置了。」郭瑋點點頭,後又說道:「明日一定帶她們進宮來,我還沒見過曆哥兒呢。」
「是。」柴桑應著,扶著郭瑋坐下。
父子倆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著,不一會兒就到了晚膳時間。郭瑋留下柴桑用膳,宮女端上來兩碗湯餅。
「嚐嚐。」郭瑋端起碗向柴桑示意。
柴桑夾起裏麵的麵片放到嘴裏,對他來說,煮的有些軟了。
一碗熱騰騰的麵片下肚,柴桑額頭起了些許微汗。又坐了一會兒,便出了宮。
天下起了濛濛細雨,有些微涼,卻沒有寒意。柴桑打馬走在街上,街邊酒肆不時飄出陣陣酒香,耳邊充斥著推杯換盞的吵鬧聲。
此刻他什麽都沒想,心裏格外的,路過不知誰家的後宅,有桂花的香味透過院牆溢出,「冷落無聲濕桂花」,他突然想起這句詩,還有後麵的「不知秋思落誰家」……
他突然想起,澶州的府中,樹下還埋著兩壇桂花酒,來的時候忘了帶上。
這不是九歌第一次來開封,隻是兒時的記憶湮沒在歲月裏,不屬於她。晚飯過後,她一個人在後院裏四處走著,這是早已養成的習慣。雖然對晉王府不熟悉,但是她白日裏走過,不至於迷路。
柴桑迴到王府裏,正好迎麵撞上了四處閑逛的九歌。
九歌被突然躥出的人影嚇了一跳。
「是我。」柴桑一出口,九歌才安心下來。
夜裏的王府很靜,柴桑清晰地聽到九歌長長地唿了一口氣。
「又不帶燈籠。」話一出口,柴桑心頭湧上一種熟悉感。
「是王爺神出鬼沒,每次都嚇到我。」
「是你心不在焉吧。」柴桑迴擊到:「又在想什麽?」
「想開封的房屋貴不貴,能不能住得起。」九歌玩笑道。
柴桑先是一愣,然後無奈地說:「給你漲月俸。」
他知道九歌要搬出去住是必然的,在澶州時他們師兄妹二人就在外住了,迴到開封,也萬不會住在王府。隻不過當下初來乍到,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住處而已。
「那多謝王爺了。」
柴桑還想再說點什麽,九歌搶白道:「我困的很,就先迴去了,王爺也早點休息。」
「好。」下一刻九歌就不見了蹤影。
柴桑突然覺得,她越來越像風一樣,讓人抓不住。
他迴到玉娘房間,玉娘正抱著曆哥兒在房間來迴走動,想要哄睡他。見柴桑進來,給他做了個手勢,示意他輕聲些。
柴桑躡手躡腳地走近,看著玉娘懷裏的曆哥兒,輕輕戳了戳他軟乎乎的小臉,細膩的柔軟的觸感透過指尖直抵心頭,柴桑的臉上爬滿了笑意。
哄睡了曆哥兒,玉娘主動跟柴桑提起迴娘家探望的事。
「今日義父還提起你和曆哥兒,明日咱們一起去宮裏見了義父,隨後你安排即可。」
「謝過王爺了。」玉娘聽完心裏十分高興,她都一年多沒見娘家人了,不知她那小妹,長高了沒有。
「謝什麽,早些休息吧。」說著柴桑就要走。
「王爺今日不在這裏歇嗎?」
「我還有些事情沒處理,你不必等我,先睡吧。」
玉娘對此早已習以為常,柴桑總是有處理不完的公務,有時她也會好奇,他究竟真的有那麽忙嗎?身邊伺候的人有時也會多一兩句嘴,尤其是她的奶娘。<hr>
「大家迴去吧。」圍在柴桑周圍的人,一點點散開,給柴桑留出了縫隙。
「迴去吧。」柴桑揮揮手,上了馬。
依舊有人哭泣著,卻漸漸讓開一條路。
柴桑坐在馬上,拽著韁繩的手卻無論如何都使不上力。
他被眼前的場麵感動,也被當下的情緒感染,他邁不出步。不是他對澶州有多重要,他做的很有限,百姓的挽留讓他心酸。他第一次當地方官,沒有絲毫經驗,隻是做了分內之事,然而他,何德何能。
他又下了馬,分不同的方向,朝著四周的百姓深深行了幾個禮,之後對著百姓說:「會好的,都會好的。」
此去,願他能不負深恩。
城裏的百姓一直跟隨著柴桑的隊伍,一路送到城外的十裏長亭,像送一位遠行的親友。
長亭裏,有人置了酒,杯酒下肚,柴桑望著澶州百姓,道了一聲珍重,而後踏上新的征程。
此後,他這一生縱馬行舟,走過無數的地方,卻從沒忘記過澶州。
九歌騎在馬上,領略過一路的風景。此去前路,不可預知,隻朝前走,莫迴頭。
第28章
來不及將眾人安頓,柴桑一到開封,便直奔皇宮。
上一次來這裏,還是兩年前,他遠遠看見義父坐在大殿之上,看見了他,遠遠地迎了出來,而後就是義父即位、他受封、成婚、辭別……這個地方對於他而言,十足陌生。
郭瑋見到柴桑很是開心,從方才聽到柴桑進了宮,他就高興地放下了奏章,吩咐宮女準備茶水和果子,他們父子倆確實好久沒見了。
「桑兒,你終於迴來了。」郭瑋還是像之前那樣,看見柴桑就迎了上去。
「義父。」兩年了,柴桑看著扶著他的手臂在細細打量的義父,兩年未見,怎的義父就蒼老了這麽多,鬚發皆白,眼睛裏都是疲倦。
「迴來就好,迴來就好。」郭瑋嘴裏念叨著。
「玉娘和孩子呢?」
「她們先迴王府安置了。」郭瑋點點頭,後又說道:「明日一定帶她們進宮來,我還沒見過曆哥兒呢。」
「是。」柴桑應著,扶著郭瑋坐下。
父子倆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著,不一會兒就到了晚膳時間。郭瑋留下柴桑用膳,宮女端上來兩碗湯餅。
「嚐嚐。」郭瑋端起碗向柴桑示意。
柴桑夾起裏麵的麵片放到嘴裏,對他來說,煮的有些軟了。
一碗熱騰騰的麵片下肚,柴桑額頭起了些許微汗。又坐了一會兒,便出了宮。
天下起了濛濛細雨,有些微涼,卻沒有寒意。柴桑打馬走在街上,街邊酒肆不時飄出陣陣酒香,耳邊充斥著推杯換盞的吵鬧聲。
此刻他什麽都沒想,心裏格外的,路過不知誰家的後宅,有桂花的香味透過院牆溢出,「冷落無聲濕桂花」,他突然想起這句詩,還有後麵的「不知秋思落誰家」……
他突然想起,澶州的府中,樹下還埋著兩壇桂花酒,來的時候忘了帶上。
這不是九歌第一次來開封,隻是兒時的記憶湮沒在歲月裏,不屬於她。晚飯過後,她一個人在後院裏四處走著,這是早已養成的習慣。雖然對晉王府不熟悉,但是她白日裏走過,不至於迷路。
柴桑迴到王府裏,正好迎麵撞上了四處閑逛的九歌。
九歌被突然躥出的人影嚇了一跳。
「是我。」柴桑一出口,九歌才安心下來。
夜裏的王府很靜,柴桑清晰地聽到九歌長長地唿了一口氣。
「又不帶燈籠。」話一出口,柴桑心頭湧上一種熟悉感。
「是王爺神出鬼沒,每次都嚇到我。」
「是你心不在焉吧。」柴桑迴擊到:「又在想什麽?」
「想開封的房屋貴不貴,能不能住得起。」九歌玩笑道。
柴桑先是一愣,然後無奈地說:「給你漲月俸。」
他知道九歌要搬出去住是必然的,在澶州時他們師兄妹二人就在外住了,迴到開封,也萬不會住在王府。隻不過當下初來乍到,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住處而已。
「那多謝王爺了。」
柴桑還想再說點什麽,九歌搶白道:「我困的很,就先迴去了,王爺也早點休息。」
「好。」下一刻九歌就不見了蹤影。
柴桑突然覺得,她越來越像風一樣,讓人抓不住。
他迴到玉娘房間,玉娘正抱著曆哥兒在房間來迴走動,想要哄睡他。見柴桑進來,給他做了個手勢,示意他輕聲些。
柴桑躡手躡腳地走近,看著玉娘懷裏的曆哥兒,輕輕戳了戳他軟乎乎的小臉,細膩的柔軟的觸感透過指尖直抵心頭,柴桑的臉上爬滿了笑意。
哄睡了曆哥兒,玉娘主動跟柴桑提起迴娘家探望的事。
「今日義父還提起你和曆哥兒,明日咱們一起去宮裏見了義父,隨後你安排即可。」
「謝過王爺了。」玉娘聽完心裏十分高興,她都一年多沒見娘家人了,不知她那小妹,長高了沒有。
「謝什麽,早些休息吧。」說著柴桑就要走。
「王爺今日不在這裏歇嗎?」
「我還有些事情沒處理,你不必等我,先睡吧。」
玉娘對此早已習以為常,柴桑總是有處理不完的公務,有時她也會好奇,他究竟真的有那麽忙嗎?身邊伺候的人有時也會多一兩句嘴,尤其是她的奶娘。<hr>